刀具轨迹生成与动态切削过程仿真

合集下载

实现APT代码刀具轨迹仿真

实现APT代码刀具轨迹仿真

实现APT格式刀具轨迹仿真本例中用的刀具轨迹文件是"idlerarm.tp","idlerarm.tp" 是ASCII APT 格式文件,文件中包含对加工零件所用刀具的描述("CUTTER")。

模拟仿真该刀具轨迹需要一个400 x 615 x 100 的毛坯,这个毛坯和夹具是在CAD系统中生成的,并以模型文件的形式从VERICUT 中直接调用。

操作步骤:1. 打开一个新的用户文件,单位采用米制∙打开菜单File > Properties∙选择默认单位类型Default Units=Millimeter, OK, OK∙打开新窗口File > New Session2. 显示模型坐标系Xm, Ym, Zm和刀具轨迹坐标系Xcs, Ycs, Zcs∙打开菜单View > Axes∙选定Model,Coordinate System∙关闭Close3. 调用毛坯模型文件"idlerarm.stk"∙打开菜单Model > Model Definition: Model tab∙选择类型Type=Model File∙浏览Browse∙Shortcut=CGTECH_SAMPLES∙过滤Filter(选择文件格式)=*.stk∙文件名File Name=idlerarm.stk, OK∙确定单位是米制Units=Millimeter∙添加Add∙适度化4. 调用夹具模型文件"idlerarm.fxt"∙选择组件名Active Component=Fixture∙类型Type=Model File∙浏览Browse∙Shortcut=CGTECH_SAMPLES∙文件名File Name=idlerarm.fxt, OK∙单位米制Units=Millimeter∙添加Add∙OK∙适度化5. 指定刀具轨迹文件"idlerarm.tp"∙打开菜单Setup > Toolpath∙添加Add∙Shortcut=CGTECH_SAMPLES∙文件名File Name=idlerarm.tp, OK , OKWhen the initial tool path-to-stock model relationship is not as desired, you can move the tool path coordinate system, as described by the step that follows.6. 确定对刀点的位置为距离毛坯左下角15mm x 50mm x 5mm 的点完成这个设置需要三步:第一步–在图中选定毛坯左下角:∙打开菜单Setup > 坐标系Coord. System > 自定义Define∙命名为Coordinate System Name=pos1∙加亮显示选择区域Position移动箭头光标到毛坯左下角,单击鼠标左键,坐标值应为(-165 -200 0).∙应用Apply (坐标系的原点将移动到毛坯左下角)第二步–定义一个增量位置,距离毛坯左下角15mm x 50mm x 5mm:∙打开移动标签Translate Tab∙起点From=0 0 0∙终点To=15 50 5∙移动Move∙OKTool path oriented to the stock for proper cutting:第三步–定义刀具轨迹与该坐标系的联系∙打开菜单Setup > Toolpath在刀具轨迹原点栏(Toolpath Origin ),点击打开可选用的坐标系列表∙选择以定义的坐标系名Pos1∙OK7. 设置快速进刀速度"Fast Feed" 1550 MMPM (过高将会是不安全的)∙打开菜单Setup >运动设置Motion∙定义Fast Feed=1550∙OK注意:程序设置的进给速率为1500 MMPM. 如果超出这个速度将会以红色高亮显示的方式报错Error,并在日志文件VERICUT Log file中记录生成的该错误。

实现G代码铣削刀具轨迹仿真

实现G代码铣削刀具轨迹仿真

配置实现G代码铣削刀具轨迹仿真下面部分介绍的是如何配置VERICUT 处理G 代码刀具轨迹文件.本例仿真用的G代码刀具轨迹文件"3axtltip.mcd" 已经编好程序驱动刀尖。

刀具轨迹在类似下图所示的3坐标立式铣床上运行。

Mazak Mazatrol M-32 CNC 铣削控制系统为该铣床解释G代码。

3坐标立式铣床:机床仿真系统可以提供机床样本和配置控制供用户来选择模拟他们NC加工环境这部分介绍的是如何生成一个用户文件在一个特殊机床和相关控制文件的条件下仿真G代码刀具轨迹。

G代码刀具轨迹仿真的基本要求与仿真其他类型刀具轨迹基本一样,即毛坯、刀具归结、切削刀具描述,但还需要附加的事项:- 在机床文件中定义数控机床的运动关系- 在控制文件中具有解释G代码的信息和如何实现控制的方法- 作业相关数据信息,如存储在用户文件中的作业涉及的机床文件名和控制文件名。

操作步骤:1. 开始新一期的 VERICUT ,采用英制单位。

∙File > Properties∙Default Units=Inch, OK∙File > New Session如果有提示的话,这样回复:Reset cut model? Yes /Save changes? No 2. 添加一个 5 x 6 x 2 英寸的长方体毛坯模型∙Model > Model Definition: Model tab∙T ype=Block∙Length(X)=5, Width(Y)=6, Height(Z)=2∙Add∙Cancel∙Fit3.指定一个仿真用的G代码刀具轨迹文件 "3axtltip.mcd"∙Setup > T oolpath∙T oolpath T ype=G-Code Data∙Add∙Shortcut=CGTECH_SAMPLES∙File Name=3axtltip.mcd, OK∙OK4. 从文件库中选用普通3轴铣床 "g3vmtt.mch" 和Mazak Mazatrol M-32 CNC 控制系统的控制文件"mazm32.ctl"∙Setup > Machine > Open∙Shortcut=CGTECH_LIBRARY∙File Name=g3vmtt.mch, Open∙Setup > Control > Open∙Shortcut=CGTECH_LIBRARY∙File Name=mazm32.ctl, Open5. 指定该刀具轨迹的程序编制方法为"tool tip"∙Setup > G-Code > Settings: Settings T ab∙Programming Method=T ool Tip∙OK6. 指定刀具轨迹的起点为毛坯的左上角,如图所示这是刀具轨迹文件"3axtltip.mcd"所必需的设置:∙Setup > G-Code > Settings; T ables tab∙Job T ables∙Add/Modify∙T able Name = Input Program Zero∙Select From/T o Locations∙From, Name = T ool∙T o, Name = Stock∙Click on the selection icon on the "T o" row∙Click top left corner. (value should be 0 0 2)∙Add∙Close∙OK刀具轨迹文件"3axtltip.mcd" 中的字母"T"指定是加工零件时用到的刀具的编号,words which specify the tool number of the cutters used to machine the part. The 刀具库文件"3axtltip.tls" 中包含刀具的描述,这和G代码刀具轨迹文件中刀具编码是相对应的。

复杂曲面的数控加工与仿真技术

复杂曲面的数控加工与仿真技术
技 术
SIC &T HOOYI0§ T: CNL F NLO F M I E C N R AO N
复杂曲面的数控加工与仿真技术
庞勇
(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郑州 400 ) 502
摘 要 :数控加工 是通过 计算机控制 l具做精确的切 削加工运动 , 与传统的机加 工工艺有较大 的区别 。曲面数控加 工 刀具轨 迹的 J J 生成 , 组合 曲面的粗 、精加工 ,了具轨迹优化 、 丁 干涉处理 、切削过程动态仿真一直是在 C / M 系统中实现数控编程 的关键技 术。 AD cA 小义字要介绍数控加j 的一般工 艺技术和关键工艺要 点。主要 包括 :进 刀与退刀工艺规划 、粗加 工工艺、残 留区域加 工工艺 、精加 二 一 艺和动态仿真 。 1 = 关键词 : 数控加J 曲面加工 仿真 二 中图分类号 :TG6 9 5 文献标识码 :A
曲面的 数 控 加工 广泛 应 用于 汽 车 、航 空 、航 天 、造 船 、 1进刀与退刀工艺规 划 . 模 具、机械等 行业复杂 型而 的加 工中。 其中 曲面 的三轴数控加 进 刀工艺规 划是 整个数控 加工 工艺 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 。毛 j 是应用最为广 泛的加j 方法之 ・ 四轴 、五轴数控 加工在 大 坯 实体域 的粗加 工 、零 件表面精加 工以及高 速铣削采 用不 同的 二 二 。 业 在逐渐地运 用 , 别是在航 天和航海制造业 中发挥 着重要 进退 刀方 式对 刀具 寿 命 、工件 精 度至 关 重要 。 特 的作用。长期 以来 , 曲面数 控加 工 刀具轨 迹的生 成 ,组 合 曲面 关 于进退刀有几个基 本概念【 1 1 l【 . 2 的粗 、精加工 , 刀具 轨迹优 化 、干涉处理 、 切削过 程动态 仿真 初始进 刀 : 操作开始 的首次 进刀 直是在 CAD/CAM 系统 中实现数控编程 的关键技术 。掌握 内部进 刀: 刀具在完成一个 区域 的切削后 , 入另一个区域 是 进 这些关键技 术是充分发挥数控机床 和加工中心的 先决 条件 。根 切 削时 的 进 刀 。 据被加工零件 的特 点和要求 ,数控加工 分为多种形式 。根据切 内部退刀: 刀具从一个切削位置退 刀以便移到另一个切削位置。 最终退 刀 : 工结束 后刀具 的最终 退 刀。 加 削量分 为粗加 工和精加工 ,根据工件的 外形分为轮廓加 工 、曲 转 移移动 : 刀具沿 着安 全平 面 ( 或者是 毛坯 ,或者 是以前 面加T 和点位 加 工 ;根据机 床 分铣 削 、钻 i 、车削 等 ;根据 4 i j 机 床轴的联动性 分为 2轴 、2轴 _ 、3轴 、4轴 、5轴 ; 同种 加工 的面 )从一 个位 置移 到工 件上 另一 个 切削 位置 。 半 不 类的 数控加 工具 有相应 的工艺 。 安全距 离 : 当刀具转移到新 的切 肖位 置并且当 刀具进 刀到规 4 数控D  ̄是现 代制造 的重要 的组成部分 , H 它和 传统 的机 加工 定的深度时 ,指定的 刀具 离开工件表 面的距 离。 又分为水平安 . 一 艺有较大的 区别 。传统的机 加工通 常是加 _ __ I : r _测量 - 一再 全距离和垂直 安全距离 。最小 安全距 离是指 当不使用 安全平面 = - _ 刀具在加 工的开始或结 束时 离开加工面的最小距离 。设 置最 加工的模式 ,其加工工 艺在某 种程度上有一 定的随意性 ,且和 时 , 人 员的经验 有很 大的 关系。数控加 工是 通过 计算机控 制 l具做 小安 全距离可 以在 进 刀和 退 刀时使 刀具 离开加 工面某一 距 离。 J j 刀具可 以 自由地运动 , 不会产生干涉和碰碰撞。 精确的切削加工运 动 , 是完全建立在 复杂 的数值运算之上的 ,能 在 安全距离之外 , 自根据 曲面的形态可以采 用不同的进 刀退 刀方法 实现 传统 的机 加工无法实现 的合理 、完整的 工艺 规划 。尽管 如 此 ,因为人脑并不擅长干直接进 行复杂 、精确的数值 计算 ,所 11 . 倾斜进刀类型 以,手工 编程也只能完成一些 简 单的数控程 序 ,对较复杂的零 当进 刀时 ,可以指定 刀具怎样倾 斜下 刀。只 有当 刀具不 能 件加 就 显得无能为力 了。 自从 CAM 软件 的设 计师们利用数 找到下刀开 口区域并且只有在 凹腔加工时 , 才采用倾斜 下 刀。倾 学 工具和 计 算机 图形 学技 术 ,把 人仃】 常用 的加 工工 艺溶 入其 斜下 刀又分 为按 线性 下 刀 、按 形状 下 _ 、按 螺旋 形 下 刀等 。 刀 I ,给数控加 工带来 了全新 的制造模式 ,不仅解 决了编程计算 l 当沿直线切削时 , 可采用按直线倾斜下 刀。按 形状 倾斜下刀 的难题 ,还} 负起编制数控 加工工艺的重任 ,逐 步形成 了具有 是指不管零 件的形状如何 ,允许 沿着所有 轨迹的切 削路径进行 R 倾斜下 刀。螺旋形下 刀是 指 刀具沿 着螺旋线进 行切人 。直 线刀 数控 加丁和 编程特 点的工 艺体 系。

基于刀具轨迹的扭曲薄壁件加工仿真与实验

基于刀具轨迹的扭曲薄壁件加工仿真与实验
Wa ng M i n gha i, Sun Yu e,Su n Gu o q i an g
( Ke y La bor a t o r y of Fun da me nt a l Sc i e nc e f or Nat i o na l De f e n s e o f Ae r on a ut i c a l Di gi t a l Ma nu f a c t ur i ng Pr oc e s s,
do e s n ot f o l l ow t h e a c t ua l t o ol pa t h,whi c h l e a ds t o a l a r g e e r r o r b e t we e n s i mu l a t i on a nd a c t ua l de f o r ma — t i on,a n d t he d e f o r ma t i on a r e a i s n ot a c c ur a t e . To s o l v e t h e s e p r obl e m s,t he s i mu l a t i o n me t ho d f or t wi s t e d t h i n — wa l l e d p a r t of b l a de s b a s e d o n t he t oo l p a t h ge ne r a t e d b y NC p r o gr a m i s pr o po s e d .I n t h e c a s e o f a f ul l — s c a l e s t r uc t ur a l 3 - D mod e l o f c e r t a i n e ngi ne i ns t a l l e d l e a v e s ,t he mi l l i n g p r oc e s s s i mu l a t i on s

数控加工仿真技术实训报告

数控加工仿真技术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数控加工效率和质量,减少实际加工过程中的错误,数控加工仿真技术应运而生。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的学习和操作,提高学员对数控加工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2. 掌握数控加工仿真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3. 提高学员对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优化能力;4. 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的基本功能介绍本次实训所选用的数控加工仿真软件为UG NX数控加工仿真软件。

该软件具有以下基本功能:(1)模型建立:可创建各种几何模型,如实体、曲面等,满足数控加工需求;(2)加工工艺规划:可进行加工工艺参数设置,如刀具路径、加工顺序等;(3)刀具轨迹模拟:可模拟刀具在工件上的运动轨迹,直观展示加工过程;(4)加工过程仿真:可模拟实际加工过程,包括切削力、切削温度、加工精度等;(5)加工结果分析:可分析加工结果,如表面质量、加工误差等。

2. 数控加工仿真技术应用实例(1)零件加工仿真以某零件为例,进行数控加工仿真。

首先建立零件模型,然后设置加工工艺参数,包括刀具类型、切削参数等。

接着,进行刀具轨迹模拟和加工过程仿真,观察加工结果,分析加工误差,优化加工工艺参数。

(2)加工过程优化针对某零件的加工过程,利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分析切削力、切削温度等参数,优化加工工艺参数,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3. 团队协作与沟通在实训过程中,学员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个零件的数控加工仿真。

各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学员需要积极沟通,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学员对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有了深入了解,掌握了数控加工仿真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2. 学员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对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优化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3. 学员在实训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为今后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打下了基础。

基于Windows的数控加工刀具轨迹仿真

基于Windows的数控加工刀具轨迹仿真
维普资讯
基 V ; g 自曩 蕻 。 耳 Vn oI f尝 d ,白 l !

‘‘.


—I n _—
- I_ i — —l 1
I ■ - ● 一 ■ —


7 蔓 ’旦 逮 未
_ - _ lJ _
人 连 铁 道 学 院 虚 拟 制 造 与 网络 制 造 研 究 巾心
郭 爱斌 葛研 军
加 工 信 息 主 要 包 括 G 能 代 码 和 尺 寸 字 功

床 加 工 零件 . 加 工 前 一 般 要 进 行 数 参 数 选 择 是 否合 理 .是 否 存 在 过 切 、
其 中G功 能 ( 也称 准 备 功 能 ) 码 是 由 两 位 内 代 作 相 应 的处 理 .如 表 l 示 。 所

线
g V e t x3 p一> l re f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x
P一>v 、 p z 一> J
gE d ln 0

本文分别对数控铣 削NC 文件进行刀具轨迹仿真
为 ( 图3 如 所示 ) 和对数控车 削NC 文件进行 刀具轨迹包
所 络 面仿 真 ( 图4 示 1 如 所 。

并 且 可 视 化 效 果 好 , 数 控 编 程 人 员 叮 从 多 角度 、
: t ’I hO - h0 一 .
数控 查削 刀 具轨 迹包 络面 与 传统 的二 维 刀具 中的(h >h 改为(h <h ) tO t 1) tO t 1 即可。 工YZ X平 加 、Z 轨 迹仿 真 相 比可 以更为 直 观地 校 验NC代码 的 正 面 内 圆 弧与 上 述 情况相 类 似 。 确性 四.数控加工刀具 轨迹仿真的实现 刀具轨迹仿真就是对 数控加工程序进行翻译, 将 刀尖所 走过轨迹 上的关键点的坐标值存储在一定

五轴数控加工的刀具路径规划与动力学仿真

五轴数控加工的刀具路径规划与动力学仿真

2010年 第55卷 第25期:2510 ~ 2519 英文版见: Ding H, Bi Q Z, Zhu L M, et al. Tool path generation and simulation of dynamic cutting process for five-axis NC machining. Chinese Sci Bull, 2010, 55,doi: 10.1007/s11434-010-3247-8评 述《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CHINA PRESS五轴数控加工的刀具路径规划与动力学仿真丁汉①, 毕庆贞②, 朱利民②, 熊有伦①① 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4; ②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30 E-mail: dinghan@ 2009-10-09收稿, 2009-12-29接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72410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835004)资助摘要 五轴数控加工是航空、航天、能源和国防等领域中高效加工复杂零件的有效手段, 是提升我国制造水平的技术突破口. 从五轴数控加工的优势出发, 描述在刀具路径规划、几何-力学集成仿真和动力学仿真三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重点介绍基于可达性的刀轴方向优化、三阶点接触和线接触成形刀位规划、刀具包络面解析法求解和加工过程稳定性分析等方面的最近研究进展, 分析存在的问题, 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关键词五轴数控 刀具路径几何-力学集成仿真 动力学仿真传统的三轴数控加工通过控制刀具平动来完成零件的加工, 五轴数控机床是由三轴机床增加两个旋转自由度构成, 利用这两个旋转轴, 五轴数控机床可以使刀具处于工作空间内的任意方向. 五轴数控加工的优势主要通过控制刀轴方向实现, 具体体现在: (1) 改变刀轴方向可以避免刀具和零件干涉, 实现整体叶轮和螺旋桨等复杂曲面零件的加工; (2) 通过调整刀轴方向能够更好地匹配刀具几何与工件曲面, 增加有效切宽, 实现大型敞口类曲面零件的高效加工; (3) 控制刀轴方向可以改善加工条件, 如在加工叶轮根部等曲率较大的区域时, 只能用刚度较低的小半径刀具, 选择合理的刀轴方向, 可以缩短刀具悬伸量, 控制刀轴方向还可以控制刀具参与切削的区域, 降低切削力和减少刀具磨损, 提高加工表面质量.五轴数控加工具有上述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由于旋转运动的引入, 刀轴姿态更加灵活, 在机床坐标系下难以直观想象出刀具相对于工件的运动, 增加了刀具路径规划的难度, 而且刀具上各点的进给速度并不相同, 加工条件瞬时变化, 使切削力预测和动力学问题更加复杂. 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 刀具路径规划、加工过程的几何-力学集成仿真和动力学仿真, 如图1所示. 刀具路径规划是根据零件模型、加工方案和误差要求生成刀具相对于工件运动轨迹的过程, 生成的刀具路径对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有决定性的作用, 是加工过程几何-力学集成仿真的基础. 几何-力学集成仿真中的几何是指材料去除过程中刀具与工件之间的切削几何,集成仿真是指集成切削几何和切削力模型来预测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切削力, 是基于切削力规划进给率、预测和补偿刀具与工件变形等工作的基础, 也可以为动力学仿真提供力学信息. 动力学仿真是在切削力、机床-刀具-工件系统动力学特性基础上预测加工过程稳定性和工件表面形貌的过程, 是根据加工过程的动态特性优化工艺参数和刀具路径的基础.图1 五轴数控加工工艺的关键问题国内外对五轴数控加工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目前已有通用CAM软件(如UG和Catia)、专用CAM软件(如加工叶轮的Max和加工叶片的TurboSoft)和动力学仿真软件(如CutterPro). 欧盟在2001年开展了“Flamingo (flank milling optimization)”项目, 联合了SNECMA, Rolls Royce, Dassault Systè- mes等著名公司和高校研究了高效侧铣加工方法. 美国联合技术公司、普惠(Pratt & Whitney)公司和Concepts NREC公司一直在研究五轴高效精密加工技术. 国内也开发了如开目、5BDM和DynaCut等软件, 但在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商业软件在刀具路径规划和仿真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策略, 但在智能性、工艺性和计算效率等方面还不完善, 如刀轴方向控制策略主要依靠编程人员的输入, 难以做到自动优化刀轴方向来同时满足干涉避免、宽行加工、刀具路径整体光顺和缩短刀具长度等需求; 在动力学仿真方面主要针对三轴数控加工, 亟需针对五轴高速加工的切削力和切削过程动力学建模与仿真.1 刀具路径规划刀具路径规划是数控编程的核心技术, 在复杂曲面五轴高效加工的刀具路径规划中, 最大的难点是除满足几何约束外, 还需要考虑加工过程中的动态特性和物理因素, 尤其对于难加工材料的工件, 动态特性和物理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是在刀具路径规划阶段必须考虑的. 规划刀具路径时, 需要在保证无干涉前提下, 通过调整刀轴方向来扩大刀具有效切削面积、改善工艺条件.1.1 干涉避免干涉避免是加工复杂曲面零件时需要首先考虑的几何约束, 目前的无干涉刀位规划方法可以分为先生成后检测的规划方法和基于可达性的规划方法. 先生成后检测是指先生成刀具路径然后检测干涉, 通过调整刀轴方向来避免干涉, 如图2所示; 而基于可达性的刀具路径规划方法是直接在可达空间中生成无干涉刀具路径, 如图3所示.先生成后检测方法的工作集中在干涉检查和刀轴方向调整两方面. 数控程序中刀位点一般有几万行甚至十几万行, 干涉检查往往花费大量的计算时间和资源,因此研究重点在提高全局干涉检查的效图2 先生成后调整的干涉避免方法[2](a) 干涉发生; (b)调整刀轴方向图3 基于可达性的干涉避免方法(a) 可达方向锥; (b) 无干涉刀具路径率方面[2,3]. 在加工复杂零件时, 先产生后检测方法往往需要反复的检查干涉和调整刀轴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考虑几何约束, 难以根据工艺需求优化刀轴方向.基于可达性的规划方法首先在离散的刀触点处计算出刀具的可达方向锥, 然后在可达方向中规划刀具路径,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直接判断零件的可加工性, 减少甚至可以避免对刀具路径进行反复的调整和检测, 因此能够在刀具无干涉空间中优化刀具路径, 例如可以根据机床运动学性能优化刀轴方向, 克服在优化刀轴方向时难以避免全局干涉的难题. 但在加工复杂零件时, 障碍物模型往往由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个多边形组成, 计算可达刀轴方向往往需要庞大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所以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如何快速计算刀具可达方向锥方面, 主要有C(configuration space)空间法[4,5]和可视锥法[6~10]. C-空间法的关键是如何将障碍物表面快速映射到C-空间, 计算效率是该类算法的主要问题. Wang等人[5]的计算结果表明, 当障碍物模型包含10000个三角形时,即使不考虑刀柄的干涉检查, 计算可达方向锥的时25112010年9月 第55卷 第25期2512间会达到1190.33 min. 为了提高计算效率, 先忽略刀具半径, 把刀具抽象为一根从刀位点出发的射线, 可达性问题就转化为可视性问题. 本文作者[6~8]用C-空间方法描述了刀具的可视锥, 利用图形学中的消隐算法提出了3种提高可视锥计算速度的策略, 并提出了基于可视锥的曲面可制造性分析方法. 但可视性没有考虑刀具和刀柄的半径, 仅仅是刀具无干涉的必要条件, 因此需要耗时的后处理来进行精确的干涉检查[9]. 如果将加工曲面和干涉检查面做等距偏置, 球头刀的可达性问题可以等效为可视性问题[10], 但是引出的等距面计算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而且该方法仍然无法准确考虑刀柄的半径, 只适用于球头刀, 因此很难有通用性. 本文作者[11,12]推广了传统可视锥的概念, 提出了高效计算刀具全局可达方向锥的方法, 具有近似线性的时间复杂度. 对于工业中常用的平底铣刀和圆环铣刀, 根据刀触点、曲面外法线方向和刀轴方向一般能够确定唯一的刀位点, 当沿刀轴方向的反方向观察刀位点时, 刀具的全局可达问题可以等价为一组圆盘面和圆锥面的完全可视问题, 利用图形显卡(GPU)中的遮挡查询功能可以快速检测该圆盘和圆锥面的完全可视性, 进而判断刀具的完全可达性. 表1对比了3种算法的计算时间, 可以发现, 当输入障碍物模型的三角形数和刀轴方向数都是文献[9]中的10多倍时, 基于GPU 算法的计算时间仅为文献[9]中算法的2%, 单个刀位的平均计算时间小于文献[9]中算法的2‰. 即使输入三角形个数大于文献[3]的10倍, 基于GPU 算法的单个刀位平均检测时间小于文献[3]中算法的3%.1.2 加工效率五轴数控加工至今仍广泛采用球头刀, 球头刀加工刀位规划简单, 但效率比较低, 而非球头刀通过调整其位置和姿态, 可以使刀触点轨迹线附近带状区域内的刀具包络曲面充分逼近理论设计曲面, 从而显著提高给定精度下的加工带宽, 在加工平坦、敞口类曲面时能充分发挥五轴联动机床的潜力, 成为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 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平底刀和圆环刀的端铣加工, 以及圆柱刀和圆锥刀的侧铣加工. 端铣加工中依靠点接触成形, 通过增大刀具的有效切削面积可以获得高材料去除率, 提高加工效率, 而侧铣加工中使用线接触成形, 直接实现宽行加工.五轴数控加工的成形原理为单参数面族包络原理, 真实的加工误差为刀具包络面相对于工件曲面的法向误差. 由于只有在所有刀位都确定之后才能计算刀具包络面[13,14], 因此如何在单个刀位规划的时候考虑刀具包络面与工件曲面之间的偏差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它直接关系到刀位计算的精度. 由于操作上的难度及复杂性, 多数文献都采用了近似的简化处理[15], 将刀位规划转化为单个刀位下, 刀具曲面与工件曲面间的优化逼近问题, 给出的各种刀位优化模型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加工过程, 并且现有的方法仅仅适合某种曲面或某种刀具的刀位计算, 在通用性、可操作性、稳定性或加工精度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针对端铣加工, 王小椿等人[15~17]相继从刀具包络面与设计曲面在刀触点处高阶切触的角度研究了刀位规划问题. 王小椿等人[15]提出了中凹盘形铣刀的密切曲率法, 在垂直于进给方向的法截面中, 由刀尖轨迹圆形成的包络面与理论曲面的法截线具有相同的1~3阶导数, 从而在保持精度的情况下, 加大了每次走刀的加工带宽. Rao 等人[16]通过讨论设计曲面与刀具包络面的曲率匹配, 给出了消除平底刀五轴加工自由曲面的局部干涉的方法. 上述两种方法均是基于刀具包络面的局部近似模型进行刀位优化, 但仅适用于盘形铣刀或平头刀, 而不能扩展到其他类型的刀具. Gong 等人[17]建立了描述刀具曲面、刀具包络面和设计曲面之间关系的模型, 提出了带状密切意义下刀具包络面逼近设计曲面的原理与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一般的回转刀具, 但它是建立在刀具包络面的二阶局部重建的基础上的, 仅能做到刀具包络面与工件曲面的二阶切触. 对于五轴加工而言, 理表1 可达空间计算时间的对比输入模型 方法计算平台三角形刀位点 刀轴方向计算时间单个刀位的平均计算时间 Sarma 等人[9]SGI 工作站, Dual CPU 250M 10665 1500 80 51.63 min 2.58×10−2 s Elber 等人[3] CPU 2.4G, RAM 512M12600 50000 1 61.61 s 1.23×10−3 s 本文作者的方法[12]CPU2.4G, RAM 512M 1397542000 1026 60.53 s 2.95×10−5 s论上可以实现两者的三阶切触, 因此二阶模型未能充分发挥五轴联动加工的潜力. 这些方法的理论模型也互不兼容, 并且均是将切触条件转化为等式方程, 然后严格计算出满足切触条件的刀位. 但在实际应用中, 由于刀具和设计曲面的复杂性, 以及无干涉约束、机床工作空间约束以及刀具路径光顺性约束的存在, 往往无法实现精确的高阶切触加工. 本文作者[18,19]研究了两线接触曲面间的几何学特性, 刀具包络面的基本条件是沿特征线和刀触点轨迹线分别与刀具曲面和设计曲面线接触, 提出了回转刀具扫掠包络面的局部重建原理. 建立了由单个刀位重建刀具包络面局部三阶近似曲面的数学模型, 刻画了刀具曲面、刀具包络面与设计曲面在刀触点邻域内的三阶微分关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非球头刀宽行五轴数控加工自由曲面的刀位规划新方法——三阶切触法. 该方法通过优化刀具的前倾角和侧倾角使得在刀触点处刀具包络曲面与设计曲面达到三阶切触, 适用于任意回转面刀具、任意设计曲面及各种加工方式, 并且可以自然地处理各种几何学和运动学约束. 采用环心圆半径为10 mm, 母圆半径为2.5 mm的圆环刀加工某螺旋面, 在某一刀触点处限定加工误差δ为0.005, 0.01 mm时, 3种刀位(球头刀一阶切触、圆环刀二阶、三阶切触)的加工带宽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三阶切触加工实现了刀具包络曲面与设计曲面的局部最佳逼近, 即使与二阶切触加工相比也显著提高了加工效率.针对侧铣加工, Lartigue等人[20]首次从控制整体误差入手研究了刀位优化问题, 通过调整轴迹面使得刀具包络面在最小二乘意义下逼近设计曲面, 但他们所采用的误差度量经过了一定的简化. 针对柱刀加工, Gong等人[21]应用等距包容原理将该问题转化为轴迹面向设计曲面的等距面的最小二乘逼近问题. 这种方法不拘泥于局部误差的大小, 而是着眼于控制刀具面族包络在整体上向设计曲面的逼近误差, 因此被称为整体优化方法. 虽然最小二乘曲面拟合可以直接沿用曲面反求的有关理论和方法, 从计算的角度来说更容易实现, 但是不符合ISO和ANSI标准推荐的轮廓度误差评定准则, 而且这两种方法不能处理无过切约束, 不适用于半精加工规划. 此外, 包络面与设计曲面间的法向误差的解析描述以及轴迹面形状改变对法向误差的影响等基础问题也没有很好地解决. 本文作者[22,23]将柱刀侧铣加工刀具路表2 加工带宽比较加工误差δ/mm球头刀(R=5.5 mm)环刀二阶密切环刀三阶密切0.005 0.69 2.48 5.280.01 0.98 3.12 6.14径整体优化问题归结为刀具包络面向设计曲面的最佳一致逼近问题, 定义了点-轴迹面法向误差函数,并推导出其关于轴迹面形状控制参数的一阶梯度和二阶海色矩阵表达式, 在此基础上构造了高效的离散点云轴迹面逼近算法, 应用于非可展直纹面的侧铣加工, 几何精度比国际上现有的方法提高了30%以上, 并且可以自然地处理无过切约束, 对比结果如表3所示. 这一方法利用了柱刀包络面与其轴迹面互为等距面这一几何性质, 因此无法推广应用于锥刀的情形. 在某些应用场合下, 锥刀可在保证刚性的前提下实现端部的小半径切削, 从而避免刀具端部与工件的干涉以及小半径柱刀刚性不足的困难, 因此关于锥刀侧铣加工的刀位优化方法近年来引起重视.本文作者[24,25]基于刀具包络面的双参数球族包络表示, 提出了无须构造包络面而直接计算其与设计曲面间法向误差的方法, 并推导出法向误差关于刀轴轨迹面形状控制参数的一阶梯度表达式, 揭示了刀位微小调整对设计曲面和刀具包络面间整体逼近误差的影响规律, 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基于导数信息的刀具包络面向设计曲面的离散点云的最佳一致逼近算法, 实现了圆锥刀五轴侧铣加工刀具路径的整体优化. 有关理论和方法同样也适用于一般回转刀具的侧铣加工规划. 以圆锥刀侧铣加工某叶轮叶片为例, 叶片直纹面的两条边界曲线均为3次B样条曲线,圆锥刀的底面圆半径为6.25 mm, 高度为30 mm, 半锥角为10°. 在待加工直纹面上均匀选取50×100个离散点. 由Chiou的方法[26]生成初始轴迹面, 此时刀具包络面与设计曲面间的最大过切量为0.0896 mm, 最大欠切量为0.0239 mm, 对轴迹面进行优化后, 最大过切量和欠切量分别减小到0.0062和0.0061 mm, 可以看出刀具路径整体优化显著提高了零件的几何精度.表3 几种不同方法结果的比较a)RRD[27]MBM[28]Gong等人[21]本文作者的方法[22]最大欠切量/mm 0.220 0.264 0.093(0.228) 0.068(0.228)最大过切量/mm 0.220 0.211 0.119(0.172) 0.067(0.172)a) 括号中的为优化前的结果25132010年9月 第55卷 第25期25141.3 工艺条件改善高速加工对刀具轨迹的光顺性和加工系统的整体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刀轴方向光顺性和刀具长度影响五轴数控加工过程的动态特性; 不同刀轴方向也会改变有效切削速度等切削参数, 影响切削力等物理因素. 在刀具路径规划中需要综合这些因素, 改善工艺条件.(ⅰ) 刀轴方向光顺. 刀轴方向的光顺性对运动学非线性误差、加工效率、进给运动平稳性和切削条件[29,30]都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刀轴方向的光顺性是评价刀具路径的一个重要指标. 刀轴方向光顺性的度量可以在机床坐标系中、工件坐标系中或者进给坐标系中定义, 分别对应机床旋转轴的运动、刀轴方向相对于工件的变化和切削条件的变化.现有研究中大多考虑机床坐标系下的度量, Ker- sting 等人[31]研究了在自由C-空间中根据机床坐标系下的度量光顺刀轴方向的方法. Castagnetti 等人[29]以旋转轴进给运动的平稳性和加工效率为目标定义了机床坐标系下的度量, 证明优化刀轴方向后可以明显缩短加工时间. 本文作者[11,12]研究了在刀轴可行空间中整体光顺刀轴方向的算法, 该算法考虑了相邻刀位之间的角速度约束, 把刀轴方向整体光顺问题定义为离散域的约束最优化问题, 用有向图的最短路径算法求解该优化问题获得了整体光顺的刀具路径.根据工件坐标系下的度量光顺刀轴方向的方法主要集中在NURBS 刀具路径规划方面, Dassault 公司[32]研究了用双样条曲线描述五轴加工刀具路径的方式, 通过插值获得光滑的刀轴方向. Siemens 的840D 数控系统推出了支持等距双NURBS 刀具路径的接口, 刀轴方向为球面上的有理样条曲线, 保证了刀轴方向的光滑. 本文作者1)[33]提出了生成等距双NURBS 刀具路径的方法, 基于“点-线”运动学, 引入对偶四元数超平面描述刀具位形空间, 将“离散刀位→ 连续刀具路径”生成问题转化为对偶四元数空间中的平面插值型曲线设计问题, 采用B 样条曲线设计出有理运动表达形式的刀具路径, 可方便地转化为固定间距双NURBS 曲线的表达形式.进给坐标系下的度量反映了切削条件的变化, 根据进给坐标系下的度量光顺刀轴方向有助于实现切削力平滑. Ozturk 等人[34]针对球头铣刀加工分析了刀轴方向与切削力的关系, 证明刀轴方向对球头铣刀的加工质量有明显影响. 本文作者[30,35]提出了在刀触点网格上整体光顺刀轴方向的算法, 该算法综合考虑了工件坐标系下、机床坐标系下和进给坐标系下的三种度量, 可以同时保证沿进给方向和相邻行方向上刀轴方向的整体光顺性, 而且只需要计算刀触点网格上的刀具可达方向锥, 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仿真表明, 整体优化刀轴方向可以提高加工效率, 使机床进给运动更加平稳, 有利于实现加工过程中切削力的平滑.(ⅱ) 缩短刀具长度. 可以用更短的刀具加工复杂零件是五轴数控加工的一个重要优势, 缩短刀具悬伸长度可以提高整个加工系统的刚度. 刀具最短安全长度一般在数控程序仿真阶段计算, 如数控仿真软件Vericut 在6.2版本中提供了计算安全最短刀具长度的功能. 在仿真过程中计算安全最短刀具长度需要首先规划出刀具路径, 只能针对已有刀具路径计算安全的刀具悬伸量, 然而在加工复杂零件时,安全最短的刀具长度往往由刀轴方向决定, 因此应该在刀具路径规划阶段考虑刀具的安全最短长度.如何在规划五轴数控加工刀具路径时考虑安全最短刀具长度, 在现有研究中考虑较少. Morimoto 等人[10]针对球头铣刀的固定角度加工提出了调整刀轴方向来缩短刀具长度的算法, 该方法需要首先求被加工曲面和干涉检查曲面的等距偏置面, 而且在计算安全刀具长度时过于保守. 本文作者[36]在基于GPU 检测刀具可达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计算可达方向上安全最短刀具长度的方法, 为3+2数控加工提供了高效的刀具安全长度规划方法.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探索了以刀具长度最短为目标的五轴联动数控加工刀具路径规划算法[37,38], 以刀具路径的无干涉和相邻刀位之间刀轴方向的光顺性作为约束, 把刀具长度优化问题转化为约束组合优化问题, 并给出了有效的求解方法.2 几何-力学集成仿真动态切削力仿真是物理仿真的基础, 在进给速1) Zhang X M, Zhu L M, Ding H, et al. Kinematic generation of ruled surface based on rational motion of line and point-line. Comput Aided Geom D, (Submitted)度、主轴转速等切削参数优化, 切削颤振预报, 加工过程自适应控制, 刀具磨损和破损监测, 加工表面形貌预测, 加工误差分析与补偿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几何-力学集成仿真是根据材料去除过程中的瞬时切削条件来预测动态切削力, 包含切削力系数和瞬时切削几何两方面的工作, 其中切削力系数一般采用实验标定的方法求得[39,40], 因此主要工作为刀具扫描体和刀具-工件切削几何建模.2.1 几何仿真与切削力预测的集成刀具扫掠体建模的关键是求解其包络面. 对于五轴运动下的刀具扫掠体包络面的建模,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数值法[41], 包括Jacobian秩亏损方法、扫掠微分方程方法、隐式建模方法及Minkowski和方法, 这些方法需要数值求解高阶常微分方程或超越方程, 计算量很大. Chiou等人[42]推导了环刀和由上、下锥面和中间环面组成的APT刀具在五轴线性插补运动下的瞬时特征线的求解公式. Du和Ye等人[43,44]通过引入瞬时标架和刚体速度表示简化了Chiou的结果. 之后, Chiou等[45]通过引入刀触点处的瞬时标架得到了APT刀具在一般空间刚体运动下的瞬时特征线的求解公式. 上述方法需要逐点计算包络面上的点, 解的判别过程比较复杂. 本文作者[13,14]提出了两种回转刀具切削刃扫描面的解析表达方法: (1) 将锥刀、鼓刀和环刀的切削刃回转面表示为单参数可变半径球族的包络面, 利用双参数球族包络理论推导出了这3种刀具在一般空间运动下的扫掠体包络面及其单位外法矢的解析表达式; (2) 应用包络条件和刚体运动的速度表示方法推导出任意回转刀具在一般空间运动下扫掠包络面特征线的解析表达式, 在方法上具有无须引入附加瞬时标架、公式简洁明了的优点.刀具-工件的切削几何是五轴加工铣削力仿真的基础. 目前常用的切削几何建模方法主要分为实体建模法、解析模型法和离散几何建模法3类: (1) 实体建模法, Altintas等人[46]采用ACIS实体建模工具确定五轴侧铣加工圆锥铣刀与工件的瞬时啮合状态和切厚; (2) 解析模型法, Elbestaw等人[47,48]将刀刃曲线表示为NURBS曲线, 通过计算该曲线与工件几何的相交确定瞬时参与切削的刀刃微元与瞬时切厚; (3) 离散几何建模法, Jerard等[40]使用扩展的Z-buffer方法表示工件几何, 通过刀具扫描体与Z-buffer单元的相交关系计算瞬时啮合区域与瞬时切厚. 2.2 切削力约束下的进给率规划在五轴铣削过程几何-力学集成仿真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切削力优化进给率. 目前商用CAM软件的进给率优化算法均基于体积分析(也称为材料去除率). 在这种传统的方法中, 通常把进给率设置为反比于瞬时材料去除率或者与材料去除率成指数函数关系. 该方法的两个主要缺点是: (1) 瞬时材料去除率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切削力的大小, 但不能反映切削力的方向, 故基于材料去除率的进给率优化不能反映切削力的本质; (2) 由这种方法规划出的进给率所产生的切削力的大小难以保持恒定. 针对基于材料去除率规划进给率的缺点, Bailey等人[47,48]提出了基于切削力模型的五轴加工进给率规划方法.Erdim等人[49]对基于切削力模型的与基于材料去除率模型的两种进给率优化策略做了详细比较研究.本文作者[50]提出了切削力约束的五轴数控侧铣加工进给率离线规划方法: 基于机床各轴立方样条多项式插补格式, 建立以各轴相邻位置点之间的时间序列为设计变量, 以各轴相邻位置点之间的运行时间序列之和极小为目标函数, 以各轴的速度、加速度、跃度极限为约束, 同时以刀具切削过程中的最大切削力小于阀域值为约束的优化模型, 并以全局最优算法求解获取最优进给率. 该方法适用于自由曲面粗加工及直纹面或类直纹面曲面半精加工.3 加工过程动力学仿真五轴铣削过程动力学仿真是为加工过程工艺优化提供过程状态变量的时间历程数据, 核心工作包括动力学建模、加工过程稳定性分析和工艺参数优化.3.1 动力学建模刀具-工件系统结构动力学模型分为: (1) 刀具-工件耦合振动模型, 对于薄板类零件加工, Ratchev的研究小组[51]提出了基于FEM的薄板-刀具耦合振动模型; Kovecses等人[52]提出了基于解析法建模的薄板类零件铣削振动模型. 然而, 对于薄壳类零件铣削加工,工件振动模型、刀具-工件耦合振动模型极少见诸国际期刊. (2) 工件-夹具接触动力学建模, Hu等人[53]在柔性多体动力学框架下, 使用集总参数模型分析了夹具的动态稳定性; Kapoor等人[54]研究了夹具-工件动态摩擦接触模型, 并分析了该动态效应对加工性能的影响; Rong等人[55]在FEM的框架下, 建立了夹具-工2515。

CATIA软件零件切削模拟

CATIA软件零件切削模拟

CATIA软件零件切削模拟CATIA软件是一款常用于机械设计的三维建模软件,它不仅可以进行零件的设计和装配,还能够进行切削模拟。

切削模拟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零件的切削过程,并且是进行刀具路径规划和切削参数优化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重点介绍CATIA软件中零件切削模拟的操作步骤和应用。

首先,在开始进行零件切削模拟之前,我们需要完成零件的建模和装配。

CATIA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建模工具,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创建几何体、特征和装配关系。

在完成零件的建模和装配后,我们可以进入零件切削模拟的过程。

CATIA软件中的切削模拟功能主要通过“机加工”工作台来实现。

在机加工工作台中,我们可以定义切削刀具、切削路径和切削参数,并且可以通过仿真来模拟切削过程。

在进行零件切削模拟之前,我们需要先选择适当的刀具。

CATIA软件中提供了多种切削刀具的模型,可以根据具体的切削需求选择相应的刀具。

选择合适的刀具后,我们可以将其放置在切削路径的起点位置。

接下来,我们需要定义切削路径。

切削路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定义,比如直线切削、轮廓切削和孔加工等。

CATIA软件提供了丰富的路径定义工具,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和设置。

在定义切削路径时,我们需要注意保证路径的顺序和方向正确,以确保切削过程的准确性。

在定义切削路径后,我们还需要设置切削参数。

切削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

这些参数的设置将直接影响到切削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CATIA软件中提供了直观的参数设置界面,可以方便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完成刀具和路径的设置后,我们可以通过切削模拟功能来进行切削过程的仿真。

在仿真中,CATIA软件会根据刀具的运动轨迹和切削参数,模拟出切削过程的真实效果。

通过仿真,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材料去除情况和加工表面质量等。

除了切削仿真,CATIA软件还提供了许多其他功能来辅助工程师进行切削模拟。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切削力图来分析和优化切削过程中的力学性能。

数控仿真加工实训总结

数控仿真加工实训总结

数控仿真加工实训总结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数控仿真加工实训是一种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数控加工实践训练的方法。

通过虚拟仿真环境,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虚拟加工操作,并且观察加工过程和结果,以达到仿真实际加工的效果。

数控仿真加工实训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加工技术水平。

本篇文章将对数控仿真加工实训的重要性、实践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

首先,将介绍数控仿真加工实训的背景和意义。

随后,将详细描述实训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并对每个步骤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最后,将总结实训的成果和价值,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数控加工技术,还培养了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数控仿真加工实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安全、高效的实践平台,使我们能够在实际加工之前进行充分的预演和练习,避免了可能的错误和损失。

此外,数控仿真加工实训还具有灵活性和可重复性的优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进行训练,自主选择加工项目和难度,不受实际加工条件和时间的限制。

这样的实训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了他们探索和创新的潜力。

综上所述,数控仿真加工实训是一种创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数控加工技术的复杂性和要求,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技术素养和能力。

希望今后能够进一步推广和完善数控仿真加工实训,为更多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一篇文章中组织和安排内容的框架,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章的主旨。

本篇文章的结构主要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构成。

引言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引出文章的主题并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使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初步了解。

概述部分简要介绍了数控仿真加工实训的主题和内容,为接下来的正文做了铺垫。

文章结构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整体概括,方便读者在阅读时有一个清晰的框架性指引。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阐述数控仿真加工实训的相关内容。

轨迹生成及后处理

轨迹生成及后处理
数控实训
轨迹生成及后处理
1.1 轨迹生成 1.2 后置处理 1.3 模拟和通讯
1.1 轨迹生成
完成几何造型后,接着要产生刀具路径。 (1)
确定加工类型
曲面加工? 轮廓? 挖槽? 点位?
加工部位
走刀路线/ 切削方式
数控铣削加工时,交互式图形自动编程 系统通常处理的几种加工类型。
(2)输入/选取加工所需的工艺切削参数
通讯传输:
计算 机
数控系统
数控实训Biblioteka 刀具类型 刀号刀具直径 刀具补偿号
主轴转速 进给速度 加工预留量
粗精切削次数、余量 进退刀延伸线值
刀具半径长度补偿状况 退刀安全高度
(3)生成刀具运动轨迹数据(刀位文件), 并动态显示刀具运动的加工轨迹。
1.2 后置处理
目的:生成针对某一特定数控系统的数控加 工程序。
刀位文件 合适的数控加工程序
1.3 模拟和通讯
模拟刀具运动的加工轨迹:可检查编程过程 中可能的错误。
由于各机床使用的系统不同,而每种数控系 统所规定的格式也不尽相同,因此,自动编 程系统通常提供多种专用的或通用的后置处 理文件。
后置处理文件的作用: 将已生成的刀位文件转变成合适的数
控加工程序。
自动编程系统通常提供一些模拟方法,如: 线架模拟、实体模拟。

使用CAD进行工具路径和刀具轨迹的生成

使用CAD进行工具路径和刀具轨迹的生成

使用CAD进行工具路径和刀具轨迹的生成在工业制造领域中,CAD(Computer-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工程师们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同时也可以与其他软件进行集成,以生成工具路径和刀具轨迹。

本篇文章将为您介绍使用CAD软件进行工具路径和刀具轨迹生成的一些基本技巧。

首先,在使用CAD软件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工具路径是指在加工过程中,刀具所需经过的路径。

而刀具轨迹则是刀具在工件上的实际运动轨迹。

生成正确的工具路径和刀具轨迹对于获得高质量的产品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CAD模型。

如果您已经有了一个模型,可以直接导入到CAD软件中。

如果没有,您可以使用CAD软件自带的绘图工具创建一个新的模型。

确保您的模型准确无误,以免在生成工具路径和刀具轨迹时出现问题。

接下来,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工策略。

加工策略是决定刀具如何在工件上运动的规则和方法。

常见的加工策略包括等距、等角、直进、螺旋等。

选择合适的加工策略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在选择加工策略之后,我们需要确定工具路径和刀具轨迹的起点和终点。

起点是刀具开始运动的位置,而终点是刀具运动结束的位置。

这两个位置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加工质量。

通常,我们应当选择在工件的边缘或平面上的一点作为起点和终点,以确保刀具能够充分覆盖到整个工件。

在确定起点和终点之后,我们需要定义加工区域。

加工区域是指在工件上需要进行加工的区域。

通过选择合适的加工区域,我们可以避免刀具在无关区域上的运动,从而提高加工效率。

接下来,我们需要定义刀具的尺寸和形状。

刀具的尺寸和形状将直接影响到工具路径和刀具轨迹的生成。

确保选择合适的刀具可以有效地减少加工时间和提高加工精度。

最后,我们需要设置切削参数。

切削参数是指切削过程中刀具的速度、进给量等参数。

合理的切削参数可以确保刀具在工件上的运动平稳,避免出现机械振动和切削失效等问题。

基于MATLAB与V-REP的机器人加工轨迹生成与运动仿真

基于MATLAB与V-REP的机器人加工轨迹生成与运动仿真

基于MATLAB与V-REP的机器人加工轨迹生成与运动仿真刘宇;张世超;龚集响【摘要】提出了联合MATLAB和V-REP进行机器人加工轨迹生成和运动仿真的方法 .该方法首先在MATLAB中,计算机器人操作空间中刀具的轨迹,并通过逆运动学计算获得刀具轨迹对应的关节参数 .然后在V-REP中,采用基于关节和连杆统一坐标系的建模方法,建立与刀轨文件一致的机器人及其加工环境的三维模型 .最后通过MATLAB中的外部控制程序和V-REP中的控制脚本、MATLAB和V-REP之间的通信接口,使V-REP中的机器人模型响应外部控制程序进行运动仿真和碰撞检测 .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对密胺脂餐具盘的机器人铣边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生成无干涉加工轨迹和正确的机器人关节运动参数 .【期刊名称】《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57)005【总页数】7页(P715-721)【关键词】MATLAB;V-REP;联合仿真;机器人建模;刀具轨迹生成;机器人运动仿真【作者】刘宇;张世超;龚集响【作者单位】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福建厦门 361102;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福建厦门 361102;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福建厦门 361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42机器人建模和仿真是当前开展机器人任务规划和实际应用的必要手段.目前国内外对机器人的建模和仿真主要是基于通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软件、MATLAB、OpenGL图形库、专用软件(如RobotStudio、RoboGuide等)[1-2].UG、PRO/E等CAD/CAM软件适用于产品设计与分析,可通过仿真进行虚拟加工和制造,但其功能的扩展性和开放性较差[3-4].MATLAB凭借其丰富的数学计算工具在机器人领域应用较为广泛[5].但是MATLAB不擅长三维图形显示,难以有效进行机器人及其工作环境的三维仿真.OpenGL图形库功能强大,用于机器人建模和仿真时需大量软件开发工作,对操作人员的编程能力和机器人相关知识的要求较高[6-7].而专用软件适用于特定品牌的机器人,难以进行扩展开发.本研究提出了机器人建模和仿真的集成方法.该方法结合CAD软件在三维建模、MATLAB在数值计算、V-REP在运动仿真方面的优势,解决了不同系统集成时机器人约束模型的建立、从工件模型生成机器人刀具轨迹(简称刀轨)、MATLAB和V-REP联合仿真等问题,实现了机器人加工轨迹生成和运动仿真.其中V-REP作为三维运动仿真平台,具有开源性和包含丰富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等优点[8-9].MATLAB则作为外部控制程序进行轨迹计算和提供通信接口.本研究所提出的机器人建模和仿真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首先在三维软件中生成工件坐标系下的加工刀具位置(简称刀位)文件;接着在MATLAB中计算机器人操作空间中末端刀具的轨迹,并通过逆运动学计算获得刀具轨迹对应的关节参数[10-11];然后在V-REP中建立与刀轨文件一致的机器人及其加工环境的三维模型;最后通过MATLAB中的外部控制程序和V-REP中的控制脚本、MATLAB和V-REP 之间的通信接口,使V-REP中的机器人模型响应外部控制程序进行运动仿真和碰撞检测.下文将详细介绍上述步骤中涉及到的机器人建模方法、机器人刀具轨迹生成方法、MATLAB和V-REP之间的任务分工及通信控制方法.1 基于关节和连杆统一坐标系的机器人建模方法关节和连杆的统一坐标系是指关节i的坐标系与连杆i的坐标系始终保持一致重合,而关节和连杆的运动由对应的坐标系的运动表示,故关节i的运动与连杆i的运动相同.1.1 关节和连杆的建模工业机器人常用的关节有旋转、移动和球关节,分别用圆柱、长方体和球来表示3种关节的三维模型.其中旋转关节有1个绕圆柱的轴线转动的自由度,移动关节有1个沿与长方体长边平行的中心轴移动的自由度,球关节有3个绕球心转动的自由度.为了描述关节的位姿,在每个关节上定义关节坐标系,各关节坐标系的原点均为其几何中心.旋转关节坐标系的z轴是其旋转轴,x轴和y轴是在与z轴垂直的平面内互相正交的任意两个方向.移动关节坐标系的z轴是其移动轴,x轴和y轴是在与z轴垂直的平面内互相正交的任意两个方向.球关节坐标系的x轴、y轴和z轴是任意3个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的方向.连杆采用文献[12]中的定义.如图1所示,轴i-1和轴i分别是关节i-1和关节i的轴线,连杆i-1的连杆坐标系为xi-1yi-1zi-1,连杆i的连杆坐标系为xiyizi.连杆i-1由连杆长度ai-1、连杆扭角αi-1、关节i处的关节角θi和偏置距离di来描述.图1 连杆坐标系的定义Fig.1 Definitions of the link-pole coordinate systems 根据连杆长度和扭角是否为零可将连杆形式分成4类;再根据关节偏置或者关节角是否为零,连杆形式进一步各被分成8种类型.当关节i是旋转关节时,根据关节偏置di=0和di≠0的2种情况,连杆i-1有8种可能的形式,表1给出了表示这8种L1~L8的连杆形式,此时关节变量为关节角θi.当关节i是移动关节时,根据关节角θi=0和θi≠0的2种情况,连杆i-1也有8种形式,其关节变量为关节偏置di.表1 旋转关节对应的8种连杆形式Tab.1 8 types of link-poles corresponding to rotational joints连杆参数L1L2L3L4L5L6L7L8ai-1≠00≠00≠00≠00αi-1≠0≠000≠0≠000di0000≠0≠0≠0≠0根据连杆的不同形式来建立连杆的简化三维模型.下面以旋转关节对应的8种形式的连杆的建模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定义连杆坐标系xi-1yi-1zi-1和xiyizi.注意xi-1轴应同时与zi-1轴和zi轴垂直.然后以连杆坐标系的原点为球心生成三维球体,分别构造长度为ai-1(ai-1≠0)、轴线方向为xi-1的圆柱连杆i-1和长度为di(di≠0)、轴线方向为zi的圆柱连杆i将球体连接起来.最后组合连杆坐标系、球体和圆柱体得到如图2所示的连杆i-1的简化三维模型.注意连杆坐标系xi-1yi-1zi-1相对连杆i-1是固定的.坐标系xiyizi相对连杆i-1的位姿是随关节变量θi的值变化的.1.2 机器人的建模图2 旋转关节对应的8种连杆的简化三维模型Fig.2 Simplified 3D model of the 8 types of link-poles corresponding to rotational joints图3 相邻两连杆的简化模型及其模型树Fig.3 Simplified model of two adjacent link-poles and corresponding model tree常见的工业机器人是由一系列连杆通过关节交替连接而成的开式链.文献[12]中已经给出不同连杆坐标系之间的坐标变换关系.基于关节和连杆的统一坐标系按如下步骤进行机器人的建模:1) 根据机器人的尺寸和规格,建立机器人的连杆坐标系,获得机器人的连杆参数.2) 根据关节坐标系与连杆坐标系重合计算各关节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位姿,并在同一场景中建立所有关节的三维模型.3) 确定关节的相互运动关系.从与基座相连的关节1开始,依次令前一关节为后一关节的父节点,而后一关节为前一关节的子节点.父关节的运动将叠加在子关节的运动上.4) 依次建立连杆的三维模型,并通过连杆坐标系与关节坐标系重合的约束依次将连杆依附到对应的关节上,使连杆的运动等于对应关节的运动,从而完成机器人的建模.基座没有对应的关节.在建立基座的三维模型,确定基座相对世界坐标系的位姿后,基座就作为根节点成为其他所有关节和连杆的父节点.图3所示为在V-REP中进行机器人建模时连接起来的2个连杆的简化模型及其模型树.上述机器人的建模方法不仅适用于从连杆的简化模型快速建立机器人的简化模型,也适用于从连杆的精确模型建立机器人的精确模型.但V-REP的三维建模能力较弱,难以建立连杆的精确模型.可以在UG、PRO/E等三维建模软件中建立机器人的精确模型,然后由V-REP提供的接口(V-REP支持导入的格式为obj、stl、dxf、3ds等)将精确模型导入到V-REP中.但导入的过程中会丢失各个连杆模型的坐标系的信息.V-REP会根据每个导入模型的最小包围盒重新定义其坐标系.在基于关节和连杆的统一坐标系的机器人建模方法中,连杆的运动由关节的运动决定,因而V-REP的导入模型的坐标系的设定不会影响机器人模型的运动.但连杆模型相对关节模型的位姿需与实际机器人一致,才能准确进行机器人的运动仿真和碰撞检测等.V-REP会通过使导入模型的世界坐标系与V-REP的世界坐标系重合来确定导入模型在V-REP场景中的位置.在三维建模软件中建立机器人的精确模型时,需保证精确模型与对应的连杆坐标系之间的正确位姿,且调整精确模型的连杆坐标系相对世界坐标系的位姿,使之与V-REP中所建立的连杆坐标系之间的位姿一致.这样就能根据导入到V-REP的模型来建立准确的机器人模型.2 基于工件三维模型的机器人加工轨迹生成机器人末端刀具轨迹的生成过程分为2个步骤:1) 基于工件三维模型生成轨迹的APT文件;2) 将APT轨迹文件转换为机器人的轨迹文件.以密胺脂餐盘的去毛边和打磨操作为例,密胺脂餐盘的生产采用热压成型,成型后需打磨去除餐盘外边缘和把手孔边缘处形成的毛边,以保证边缘的光滑.目前去毛边和打磨操作均由工人手工操作,工作效率不高,且产生的粉尘危害工人健康.若机器人配备圆柱铣刀或立铣刀沿餐盘边缘铣削,则可在去除毛边的同时,获得较好的加工表面光滑度,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人工作环境.首先在CAD/CAM软件中生成刀轨及其APT文件.以图4餐盘为例,图4(a)中餐盘边缘的粗线条为CAD/CAM软件中生成的刀位轨迹,线条的宽度等于所采用的刀具的直径.图4(b)为刀轨所对应的APT文件.在APT文件中,刀轨由线段和弧线段组成.其次,为了使刀具沿给定的轨迹运动,需将APT轨迹文件转换为机器人的轨迹文件使机器人可以控制刀具的位置和姿态(主要是刀轴矢量).而文件转换的关键在于将表示刀具的位置和姿态的刀具坐标系{T}与表示刀具运动到目标点的位置与姿态的目标坐标系{G}重合.刀具坐标系的z轴与刀轴矢量共线,而x轴和y轴在与刀轴矢量垂直的平面内选取,一般取与机器人末端连杆的连杆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的方向矢量.刀具轨迹点处的目标坐标系{G}一般根据加工要求来确定.如图4(a)所示的密胺脂餐盘在热压成型中的分模面与工件坐标系的z轴是垂直的,因而选择与工件坐标系的z轴平行的刀轴方向能够获得较好的铣边效果.对图4(a)所示的密胺脂餐盘,目标坐标系{G}的x轴和y轴的方向矢量可设置为常矢量.这样在整个铣边过程中,刀具除了绕刀轴旋转外,只需做平移运动.图4(a)中所示的工件坐标系与CAD/CAM软件的世界坐标系重合,因而APT文件中给出的刀具轨迹是定义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刀轨点处的目标坐标系{G}也是相对工件坐标系来描述的,即用齐次变换矩阵来描述,其中左上标P表示工件坐标系{P}.如图5(a)所示,将APT轨迹文件转换为机器人的轨迹文件还需知道工件坐标系{P}、目标坐标系{G}、机器人基坐标系{B}、机器人末端连杆坐标系{6}、刀具坐标系{T}之间的变换关系.这些坐标系之间的位姿关系形成了图5(b)所示的封闭环,即(1)从式(1)可得机器人末端刀具沿给定轨迹运动时,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2)图4 通过CAD/CAM软件获取的刀轨和APT文件Fig.4 Tool paths and APT files obtained through CAD/CAM softwares图5 机器人和工件的相互位姿关系Fig.5 The p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robot and a workpiece其中,为单位矩阵,和为常数矩阵,沿轨迹变化,为机器人末端连杆6相对其基座的位姿矩阵.图6 FANUC-M10I机器人的连杆坐标系Fig.6 Link-pole coordinate systems of FANUC-M10I robot位姿矩阵还可通过机器人的连杆变换获得,即(3)在每个轨迹点处由式(2)求得然后根据式(3)求机器人的运动学反解[12],从而给出刀具到达轨迹上某一点时机器人的关节变量的取值.求得的运动学反解往往不唯一,须根据机器人的各项参数和工作环境选择最合适的解.首先每组解对应关节角度值应该符合机器人手册里面规定的关节角的取值范围.其次从满足关节角运动范围的解集中选择关节角绝对值之和最小的解作为最合适的解.3 MATLAB与V-REP联合仿真结合MATLAB和V-REP的优势进行机器人的运动仿真和碰撞检测.MATLAB读取APT轨迹文件,进行轨迹插值和采样,计算不同坐标系之间的位姿变换矩阵,求取机器人运动学的正解和反解.另外,在MATLAB中编写控制程序,通过MATLAB和V-REP之间的通信连接,使得V-REP中模型能够响应MATLAB中编写的控制程序进行运动仿真.V-REP则用来建立机器人加工的三维场景,根据MATLAB提供的关节参数等的控制值进行机器人运动仿真和碰撞检测.在V-REP中创建的机器人控制模型包括机器人及其加工环境的三维模型、机器人的控制代码和通信接口.在V-REP的控制脚本中为机器人编写控制代码和连接通信接口.V-REP的控制脚本分为线程脚本和非线程脚本2种.线程脚本在运动模拟时能够从通信接口不断接受外部指令进行运动.因此选择线程脚本,以便V-REP能不断接受MATLAB控制程序发出的控制指令.V-REP中的机器人控制模型和MATLAB控制程序之间需要可靠地数据通信服务.通信体系选择常见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以V-REP为客户端,MATLAB控制程序为服务器端,具体的过程可以参考V-REP中的帮助文件.仿真开始时,先点击V-REP中的仿真按键,然后在MATLAB中运行控制程序,V-REP中的机器人就会按照MATLAB控制程序生成的控制值进行运动.4 仿真实验以FANUC-M10I机器人对密胺脂餐盘进行铣边加工为例,对机器人加工过程进行运动仿真和碰撞检测.4.1 FANUC-M10I机器人建模根据机器人尺寸规格等相关技术资料获得表2所示的FANUC-M10I型机器人的连杆参数,建立图6所示的连杆坐标系.根据表2中关节变量的取值和连杆参数定义连杆坐标系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并采用前文所述关节和连杆统一坐标系的建模方法在V-REP中建立关节模型、连杆模型、机器人模型.表2 FANUC-M10I型机器人的连杆参数Tab.2 Link-pole parameters of FANUC-M10I robotiai-1/mmαi-1/(°)di/mmθi/(°)关节变量范围/(°)1 0 0 0 0-180~1802150-900-90-90~160 360018000-180~264.54200-90-6400-190~190509000-140~14060-9000-270~2707018010000考虑实际加工的需要,选择铣刀的型号为UTEB9014,其刃径为4 mm,切削长度为20 mm,总长为60 mm.根据铣刀的参数,在V-REP中建立末端刀具和工作台的简化模型,并通过V-REP导入餐盘三维模型.最终建立了图5(a)所示的机器人及其加工环境的三维模型.在建模过程中,确定了工件坐标系和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刀具坐标系和机器人末端连杆坐标系之间的位姿关系.4.2 运动仿真和碰撞检测图7 FANUC-M10I机器人铣边过程的运动仿真Fig.7 Motion simulation of milling process of FANUC-M10I robot借助CAD/CAM软件生成密胺脂餐盘的刀轨迹及其APT文件.然后在MATLAB中读取APT文件,重新计算轨迹点,定义轨迹点处的目标坐标系,由式(2)和式(3)计算刀具沿轨迹运动时机器人的关节变量的取值.对于密胺脂餐盘,除去进刀退刀的轨迹点,共获得了均匀分布的4 570个轨迹点,轨迹点之间的间距约为0.4 mm,其中外边缘有3 590个轨迹点,左右把手的孔边缘各有501个和479个轨迹点.最后结合MATLAB和V-REP对铣边过程进行运动仿真.图7是运动过程中4个时刻的截图.V-REP可在运动仿真中实时计算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最短距离,进行碰撞检测.如果发生碰撞,则改变工件的颜色.在整个仿真过程中,均未出现工件改变颜色的情况,因而刀具沿所生成的轨迹运动时没有与工件发生干涉.为了对碰撞情况进行定量分析,获取刀具在每个轨迹点时与工件的最短距离d.对于外边缘轨迹,d的均值为0.05 mm,均方差为0.03 mm,d的最大值为0.15 mm.对于其中一个把手的孔边缘轨迹,d的均值为0.08 mm,均方差为0.03 mm,d的最大值为0.18 mm.对于另一个把手的孔边缘轨迹,d的均值为0.07 mm,均方差为0.03 mm,d的最大值为0.12 mm.由此可见刀具沿给定轨迹运动时,刀具到工件的最短距离并没有达到理想的零值.这是因为工件模型是以网格模型导入到V-REP中的,存在模型近似和导入误差.另外轨迹的提取和计算、坐标系的建立和变换等还存在舍入误差.这些误差的积累导致刀具到工件的最短距离不为零.通过前述定量分析得到刀具到工件的最短距离保持在0.06 mm左右,均方差约为0.03 mm,满足餐具盘铣边加工的精度要求.5 结论本文中提出了联合MATLAB和V-REP进行机器人加工轨迹生成和运动仿真的方法.在MATLAB中计算刀具轨迹和机器人运动学的正解和反解;在V-REP中建立机器人及其加工环境的三维模型;通过MATLAB中的外部控制程序和V-REP中的控制脚本、MATLAB和V-REP之间的通信接口,使V-REP中的机器人模型响应外部控制程序进行运动仿真和碰撞检测.在机器人建模方面,定义了不同关节和连杆的简化模型,提出了基于关节和连杆统一坐标系的建模方法,给出了机器人简化模型和精确模型的2种建模方式;在机器人轨迹生成方面,给出了从工件三维模型生成机器人刀具轨迹的方法,包括刀轨的APT文件获取方式和APT文件到机器人轨迹的转换方法.采用本文中的方法对密胺脂餐盘的机器人铣边过程进行了仿真.建立了机器人及餐盘铣边加工环境的三维模型,获取了餐盘外轮廓和把手孔的铣边轨迹,对铣边过程进行了运动仿真和干涉检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生成无干涉加工轨迹和正确的机器人关节运动参数.下一步的工作包括对其他工件的加工过程进行仿真,开展机器人加工实验等.【相关文献】[1] XIAO X,LI Y,TANG H.Kinematics and interactive simulation system modeling for robot manipulators[C]∥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Automation.Yinchuan:IEEE,2014:1177-1182.[2] SOSA-MÉNDEZ D,LUGO-GONZLEZ E,ARIAS-MONTIEL M,et al.ADAMS-MATLAB co-simulation for kinematics,dynamics,and control of the Stewart-Goughplatfor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obotics Systems,2017,14(4):1-10.[3] 周金强.基于UG的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1-7.[4] 张海洋.叶片砂带磨削机器人轨迹规划与离线编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4:4-8.[5] HOWARD L,SIMON X Y,MAE L S.Neural-network-based path planning for a multirobots system with moving obstacles[J].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Man,and Cybernetics,Part C,2009,39(4):410-419.[6] 唐涛宇.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2-4.[7] 张政.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6:1-2.[8] ROHMER E,Singh S P N,FREESE M.V-REP:a versatile and scalable robot simulation framework[C]∥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Systems.Tokyo:IEEE,2013:1321-1326.[9] FREESE M,SINGH S,OZAKI F,et al.Virtual robot experimentation platform V-REP:a versatile 3D robot simulator[M].Berlin Heidelberg:Springer,2010:51-62.[10] XIONG G,DING Y,ZHU L M.A feed-direction stiffness based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a milling robot[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 botics and Applications.Wuhan:Springer,2017:184-195.[11] NAGATA F,OKADA Y,KUSANO T,et al.Reverse and forward post processors for a robot machining system[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ics and Applications.Wuhan:Springer,2017:70-78.[12] 熊有伦.机器人技术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1996:32-35.。

刀位轨迹仿真法

刀位轨迹仿真法

刀位轨迹仿真法一般在后置处理之前进行。

通过读取刀位数据文件检查刀具位置计算是否正确,加工过程中是否发生过切,所选刀具、走刀路线、进退刀方式是否合理,刀位轨迹是否正确,刀具与约束面是否发生干涉与碰撞。

这种仿真一般可以采用动画显示的方法,效果逼真。

由于该方法是在后置处理之前进行刀位轨迹仿真,可以脱离具体的数控系统环境进行。

刀位轨迹仿真法是目前比较成熟有效的仿真方法,应用比较普遍。

主要有刀具轨迹显示验证、截面法验证和数值验证三种方式。

刀具轨迹显示验证刀具轨迹显示验证的基本方法是:当待加工零件的刀具轨迹计算完成以后,将刀具轨迹在图形显示器上显示出来,从而判断刀具轨迹是否连续,检查刀位计算是否正确。

下图是采用球形棒铣刀五坐标侧铣图加工透平压缩机叶轮叶片型面的显示验证图,从图中可看出刀具轨迹与叶型的相对位置是合理的。

刀具轨迹截面法验证截面法验证是先构造一个截面,然后求该截面与待验证的刀位点上的刀具外形表面、加工表面及其约束面的交线,构成一幅截面图显示在屏幕上,从而判断所选择的刀具是否合理,检查刀具与约束面是否发生干涉与碰撞,加工过程中是否存在过切。

截面法验证主要应用于侧铣加工、型腔加工及通道加工的刀具轨迹验证。

截面形式有横截面、纵截面及曲截面等三种方法。

采用横截面方式时,构造一个与走刀路线上刀具的刀轴方向大致垂直的平面,然后用该平面去剖截待验证的刀位点上的刀具表面、加工表面及其约束面,从而得到一张所选刀位点上刀具与加工表面及其约束面的截面图。

该截面图能反映出加工过程中刀杆与加工表面及其约束面的接触情况。

下图是采用二坐标端铣加工型腔及二坐标侧铣加工轮廓时的横截面验证图。

纵截面验证不仅可以得到一张反映刀杆与加工表面、刀尖与导动面的接触情况的定性验证图,还可以得到一个定量的干涉分析结果表。

如图所示,在用球形刀加工自由曲面时,若选择的刀具半径大于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则可能出现过切干涉或加工不到位。

刀具轨迹数值验证刀具轨迹数值验证也称为距离验证,是一种刀具轨迹的定量验证方法。

数控加工仿真的主要内容

数控加工仿真的主要内容

数控加工仿真的主要内容数控加工仿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数学模型和仿真技术对数控加工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的方法。

它是数控加工技术发展的重要分支,可以有效提高数控加工的精度和效率,并降低加工成本。

数控加工仿真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控加工过程模拟、工件设计和路径规划、刀具路径优化和工艺参数仿真等方面。

1.数控加工过程模拟:数控加工仿真首先需要对数控机床进行建模,包括机床结构、主要部件和运动系统等。

然后根据加工工艺和机床参数,进行数控编程和仿真,模拟整个加工过程,包括起刀、切削、加工和退刀等过程。

通过模拟,可以预测和分析加工过程中的振动、变形、加热等问题,从而提前进行优化和改进。

2.工件设计和路径规划:数控加工仿真需要对需要加工的工件进行建模和设计。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将产品的三维模型导入到仿真软件中,然后根据加工工艺和机床参数,进行路径规划和仿真。

路径规划主要包括刀具轨迹的确定、切削方向选择和切削顺序安排等,以保证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刀具路径优化:数控加工仿真可以通过对刀具路径进行优化,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通过刀具路径优化算法,可以在不影响工件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减少切削轨迹的长度和切削时间,从而提高加工效率。

刀具路径优化还可以考虑刀具磨损、刀具寿命和切削力等因素,以实现更稳定和经济的加工过程。

4.工艺参数仿真:数控加工仿真可以对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仿真和优化。

通过对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切削角度等参数进行调整和仿真,可以预测和分析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切削载荷等关键参数,从而提前进行调整和优化。

工艺参数仿真可以帮助制定合理的工艺方案,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5.加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数控加工仿真还可以进行加工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通过对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振动和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可以进行加工过程控制,及时调整刀具路径和工艺参数,以保证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提高数控加工仿真速度和效果的关键技术

提高数控加工仿真速度和效果的关键技术

提高数控加工仿真速度和效果的关键技术数控加工仿真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工程师们在设计和制造产品时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对加工路径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由于数控加工仿真涉及到大量的计算和数据处理,因此速度和效果往往成为制约其应用的关键技术。

本文将从几个关键技术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提高数控加工仿真的速度和效果。

一、建模和刀轨生成算法的优化数控加工仿真的速度和效果与建模和刀轨生成算法密切相关。

在进行数控加工仿真时,首先需要对待加工零件进行建模,然后生成零件的切削刀具轨迹。

建模和刀轨生成算法的优化对于加快仿真速度至关重要。

在建模方面,传统的零件建模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而对于一些复杂的曲面零件,传统的建模方法更是难以满足实时仿真的需求。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基于参数化建模和特征识别的方法,通过提取零件的特征来简化建模过程,从而减少建模的时间和计算量,并且方便进行后续的刀轨生成和碰撞检测。

刀轨生成算法的优化也是提高数控加工仿真速度和效果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传统的刀轨生成算法中,往往会出现切削路径不连续、碰撞检测困难等问题,导致仿真时间过长和结果不精确。

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刀轨生成算法,例如光滑刀轨生成算法、局部优化刀轨生成算法等,以提高仿真的精度和速度。

二、碰撞检测和切削力分析技术的突破在数控加工仿真中,碰撞检测和切削力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直接影响仿真的效果和速度。

传统的碰撞检测算法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遍历和计算,导致仿真时间较长,同时由于切削力模型的复杂性,切削力分析也往往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

为了提高碰撞检测的速度和精度,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基于GPU加速的碰撞检测算法,利用GPU并行计算的能力来加速碰撞检测的过程,从而大大提高了碰撞检测的速度。

基于机器学习的碰撞检测算法也逐渐受到重视,通过训练模型来提高碰撞检测的准确性和速度。

切削力分析技术的突破也是提高数控加工仿真效果的关键技术之一。

五轴数控机床加工仿真系统的使用教程

五轴数控机床加工仿真系统的使用教程

五轴数控机床加工仿真系统的使用教程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五轴数控机床在工业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五轴数控机床可以实现对复杂形状零件的高精度加工,然而,对于使用者来说,如何正确使用五轴数控机床加工仿真系统仍然是一个挑战。

因此,本篇文章将向您介绍五轴数控机床加工仿真系统的使用教程,以便您能够更有效地使用该系统进行加工。

第一步:系统安装与初始化配置在开始使用五轴数控机床加工仿真系统之前,需要先将系统安装在计算机上。

确保计算机的配置满足系统要求,并且已经安装了所需的软件。

安装完成后,您需要进行系统的初始化配置。

点击系统图标打开系统,并按照系统的提示依次进行配置。

这些配置项包括语言选择、单位设置、加工参数等。

您可以根据您的个人需求进行适当的配置。

第二步:模型导入与编辑在使用五轴数控机床加工仿真系统之前,您需要将要加工的零件模型导入到系统中。

系统支持多种文件格式,您可以选择符合要求的模型文件进行导入。

导入零件模型后,您还可以对模型进行编辑。

例如,您可以调整模型的大小、位置和角度,以使其适应加工要求。

您还可以添加切削区域、支撑结构等,以增加加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第三步:刀具路径规划与优化在完成模型导入和编辑后,接下来需要进行刀具路径规划与优化。

系统会自动生成一条切削路径,以确保零件能够被准确地加工出来。

您可以通过调整加工参数来优化刀具路径。

例如,您可以设置切削深度、进给速度和转速等参数,以实现最佳的加工效果。

系统会根据您的设置自动调整刀轴的移动轨迹和刀具的角度,以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误差。

第四步:加工仿真与调试在刀具路径规划与优化完成后,您需要进行加工仿真与调试。

系统会模拟出五轴数控机床的工作状态,实时显示加工过程,并生成加工仿真报告。

您可以通过加工仿真报告来评估加工过程中的误差和稳定性。

如果发现问题,您可以对刀具路径和加工参数进行调整,并再次进行仿真。

通过不断地调试,您可以找到最佳的加工方案,并确保零件能够被准确地加工出来。

UG编程在刀具路径仿真中的技巧和方法

UG编程在刀具路径仿真中的技巧和方法

UG编程在刀具路径仿真中的技巧和方法刀具路径仿真(Tool Path Simulation)是数控编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机械加工行业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加工问题。

UG编程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数控编程软件,其在刀具路径仿真中具有一些独特的技巧和方法,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一、刀具路径优化技巧在进行刀具路径仿真之前,首先需要对刀具路径进行优化,以确保加工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UG编程中常用的刀具路径优化技巧:1. 避免空车切削(Air Cutting):利用UG编程软件提供的模拟功能,可以避免在空气中切削,减少机床空载运行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2. 最小化刀具空走时间:UG编程软件可以根据零件形状和工具尺寸自动生成最短的刀具路径,减少刀具的空走时间。

3. 设置合理的切削参数:UG编程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切削参数设定选项,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加工要求,设置合理的切削速度、进给速度等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加工效果。

二、刀具路径仿真方法1. 3D刀具路径仿真UG编程软件支持三维(3D)刀具路径仿真,可以直观地展示刀具在多轴机床上的运动过程,并检测刀具与工件之间的干涉情况。

通过这种仿真方法,操作人员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干涉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2. 碰撞检测UG编程软件内置了强大的碰撞检测功能,能够实时监测刀具与工件、夹具等之间的碰撞情况。

在刀具路径仿真过程中,如果发现有碰撞风险,软件会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及时进行干涉检查和修正,确保加工过程的安全。

3. 干涉检测除了对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碰撞进行检测外,UG编程软件还能够对刀具与刀柄、刀座等内部零部件之间的干涉进行检测。

通过准确模拟刀柄等部件的运动轨迹,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干涉问题,确保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的自由运动。

三、UG编程的自动化功能UG编程软件具有强大的自动化功能,能够极大地提高编程效率和精度。

以下是一些UG编程中常用的自动化功能:1. 基于特征的编程UG编程软件可以根据零件的特征自动生成刀具路径,如孔加工、拉削等常见加工特征。

artcam产生刀轨迹教程

artcam产生刀轨迹教程

第一步新建模型,设置模型基面尺寸,基面尺寸最小要等于要加工模型的尺寸,同时可以更改坐标系的位置,当导入要加工模型时,模型的坐标系将会与该坐标系重合,因此在三维建模的时候要建好基座标系。

第二步输入要加工的三维模型(格式为ASCII码的stl格式)第三步,导入模型后,出现下图提示,这些参数尽量不要更改,点击粘贴,应用然后关闭,如果效果和你预想的效果不一致,可能是你三维模型的坐标建得有点问题。

第四步,如果第三步没有问题,就可以产生刀轨迹了。

参见下图,加工浮雕一般用于精加工,Z轴层粗加工一般为粗加工,具体根据自己需求选择。

第五步,以加工浮雕为例,首先根据自己模型尺寸设置好安全高度,然后点击刀具的选取按键进入刀具的选取和创建的界面。

粗加工还需要设置材料即设置毛坯大小。

第六步,选择和创建刀具,一般建议自己创建刀具,点击增加刀具进入刀具创建界面。

创建刀具主要是设置刀具描述(不可为空),选择刀具类型,刀具直径,以及行距(可理解为进给量),其余参数参见图中设置即可,没有太大影响。

参数设置完毕后,点击确认按钮,然后刀具描述是否有误,有误进入编辑进行修改,无误点击选取即可。

第七步,刀具选取无误后,点击现在按钮开始计算刀具路径,计算完成后,再次刀具路径,选择仿真刀具路径的仿真按钮,进行仿真。

第八步,仿真无误后,便可以输出刀具路径,参见下图所示进入保存刀具路径界面之后,建议依次选择刀具路径进行保存,不建议选择所有刀具路径进行一次性保存,文件的输出格式建议使用图中的格式。

设置完毕后,点击保存按钮即可。

第九步,保存后的刀具路径文件如下图所示,其中XYZ后面的值即为刀轨迹点的坐标值,如何提取这些坐标,需要同学们自己自行探索解决。

至此刀轨迹点已经生成。

刀具轨迹仿真课程设计

刀具轨迹仿真课程设计

刀具轨迹仿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刀具轨迹仿真的基本概念,包括刀具运动轨迹、加工参数及其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公式和图表,分析并计算刀具轨迹的基本参数,如速度、加速度、切削力等。

3. 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识别并解释不同加工策略对刀具轨迹及加工效率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操作相关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软件,进行刀具轨迹的仿真与优化。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具体工件加工需求,设计合理的刀具轨迹方案,并评估其加工效果。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问题分析、方案设计、结果评估等实践活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刀具轨迹仿真在机械加工领域的重要作用,增强对现代制造技术的兴趣和认识。

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形成自主学习和持续发展的习惯。

3. 学生能够关注刀具轨迹仿真技术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工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刀具轨迹仿真基本概念:讲解刀具轨迹、加工参数、加工质量等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刀具轨迹仿真的基本原理。

2. 刀具轨迹参数计算:介绍速度、加速度、切削力等参数的计算方法,分析各参数对加工过程的影响。

3. CAD/CAM软件操作:教授学生如何使用CAD/CAM软件进行刀具轨迹的仿真与优化,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4. 刀具轨迹设计与评估: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刀具轨迹方案,并评估其加工效果。

5. 加工策略分析:分析不同加工策略对刀具轨迹及加工效率的影响,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工策略。

6. 小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问题分析、方案设计、结果评估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依据以下教材章节进行组织:1. 《机械加工基础》第三章:刀具轨迹基本概念及参数计算。

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的操作流程是什么

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的操作流程是什么

数控加工仿真软件操作流程解析数控加工仿真软件是实现数控机床加工仿真的关键工具,它可以模拟数控机床上的加工过程,帮助用户优化加工方案、减少加工错误。

本文将介绍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的操作流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使用这种工具。

步骤一:打开软件首先,打开数控加工仿真软件,通常软件会显示一个欢迎界面或者加载界面。

等待软件完全加载后,用户可以开始进行后续操作。

步骤二:导入工件模型在软件界面中,用户需要导入待加工的工件模型。

通常可以通过“导入”功能选择本地存储的CAD模型文件,也可以手动建立工件模型。

步骤三:设置加工参数在导入工件模型后,用户需要设置加工参数,包括刀具类型、刀具直径、切削速度、进给速度等。

这些参数将决定仿真过程中刀具的运动轨迹和加工效果。

步骤四:选择加工路径根据实际加工需求,用户可以选择数控加工仿真软件提供的不同加工路径,包括轮廓加工、孔加工、曲面加工等。

每种加工路径都有特定的设置选项,用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步骤五:生成加工代码完成加工路径选择后,用户可以生成数控加工代码。

软件会根据用户设置的加工参数和加工路径自动生成对应的加工代码,这些代码将用于控制数控机床进行实际加工操作。

步骤六:进行仿真在生成加工代码后,用户可以进行仿真操作,软件会模拟数控机床上的加工过程,包括刀具的运动轨迹、加工效果等。

用户可以通过仿真结果评估加工方案的合理性,优化加工过程。

步骤七:分析结果最后,用户可以查看仿真结果并分析加工效果。

根据仿真结果,用户可以评估加工方案的优劣,调整加工参数,优化加工路径,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通过以上操作流程,用户可以充分利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实现对数控加工过程的有效控制和优化,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感谢阅读本文,希望对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的操作流程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刀具轨迹生成与动态切削过程仿真五坐标数控加工丁1,*,双qingzhen2,朱利民2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2009年10月9日2009年12月29日收到五轴数控加工提供了一种有效、高效的方法来制造复杂形状的机械零件,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和国防工业。

其技术创新在最近备受关注岁月。

在本文中,国家的最先进的技术,五轴加工工艺规划的总结和挑战从刀具路径生成,集成几何/机械仿真和分析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加工稳定性分析。

基于可访问性的刀具定位优化方法研究进展线接触和三点接触加工,刀具包络面形状控制和铣削稳定性预测详细介绍。

最后,新兴趋势和未来的挑战进行了简要讨论。

关键词:五轴加工,刀具轨迹生成,集成几何/机械仿真,动力学仿真引文:在传统的三轴数控加工的翻译刀具的运动是允许的,而刀具方向可以改变一五轴机床因为另外两个旋转轴。

优势五坐标数控加工主要依赖于控制工具取向:(1)零件间的碰撞可通过选择可访问的工具的方向,它提供了机器的能力复杂的形状,如航空航天,涡轮叶片和船用螺旋桨。

(2)大的加工条带宽度如果工具方向被正确地规划,则可获得工具提示几何匹配的零件几何。

再者,高效的刀面研磨可以应用于机器航空叶轮用一五轴机床。

(3)在五轴加工中,切削条件可以得到改善。

例如,它是可以缩短的工具悬挑长度如果工具定位优化。

确定在一个密闭的空间中,当表面被机械加工时,安全和最短的刀具长度是非常有用的小直径铣刀可用于。

切割区域的刀具,从而影响切削力,刀具磨损和机械加工表面质量也可以通过改变来控制刀具导向。

除了上述优点外,还有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五轴加工中的问题。

自工具方向是可调的,很难像图像的复杂工具的空间运动。

因此,它更难以生成无碰撞和高效率的刀具路径,这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此外,切割力预测和动力学模拟更为复杂因为所涉及的切削参数是随时间变化的在加工过程中。

约五轴电流工作机械加工分为三类1类:刀具轨迹生成,集成几何/机械模拟动力学仿真,如图1所示。

刀具轨迹生成是计划的过程,相对于基于零件模型、加工方法和公差要求。

刀具轨迹对切削效率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它也是基金会集成的几何/机械模拟,这取决于切削几何与切削力模型的研究技术。

切削几何反映了网格的状态在刀具和工件之间的材料清除过程。

通过整合切割的几何形状和切削力模型,可以预测的瞬态切削力。

切削力,然后可以应用到动态模拟,进给率优化,预测补偿变形。

动态仿真目标是预测切削稳定性和加工表面基于切削力和动力学特性的研究机床夹具系统的研究。

力学仿真有助于优化切削参数和刀具路径。

五坐标数控加工的文献是巨大的。

许多相关的商业系统已经开发出来,如通用CAM软件UG和CATIA,专用CAM软件最大AB加工加工叶片的叶轮和turbosoft 和动力学仿真软件cutterpro。

欧盟委员会支持了一个关于刀面铣削优化的方案被称为“火烈鸟”。

因为明显的优势后刀面铣刀在切削效率和表面质量的研究,一些著名公司(Snecma,卷劳斯莱斯,达索系统èMES)和大学(汉诺威)参加了这个项目。

五轴的研究高效率和高精度的加工也有已在一些著名公司,如联合技术,普拉特。

目前商业凸轮系统提供了很多刀具轨迹生成与动态仿真的策略切削加工。

然而,表演的智慧,可用性和计算效率仍然需要改进。

例如,刀具的策略选择方向优化取决于程序员的技能;它是很难自动生成的最佳工具的方向,同时考虑所有的实际切割过程所需的目标,如防撞,大型有效切割宽度,全球范围内刀具方向平滑度和刀具长度短。

再者,关于动态仿真目标的大部分工作三轴加工。

适用的模型和算法要探索五轴加工。

1刀具轨迹生成刀具轨迹生成是最重要的技术数控编程。

五轴加工中的关键问题是规划刀具方向。

理论上,工具定位可以在高斯球上的任何一点。

事实上,可行的刀具方向是唯一的一个有限的区域上的高斯球由于全球冲突的约束避免和机器关节角度限制。

提高加工效率与质量,每一个工具的定位刀具位置(氯)数据应考虑优化一个实际切削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几何约束,运动学约束,动力特性和物理因素。

如何考虑这些因素是最刀具轨迹生成研究中的挑战性问题。

1.1避撞在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碰撞避免刀具轨迹生成。

主要有2种想法为避免干扰:(1)首先生成,然后调整刀具导向,以避免碰撞。

(2)基于访问的工具路径生成。

与前一个想法,刀具方向都是按照一定的策略计划。

碰撞检测方法,然后用于检测的碰撞工具和零件。

如果发生碰撞,该工具方向必须改变如图2所示。

随着后者的思想,刀具的方向直接生成在无障碍视锥如图3所示。

关于第一思想的研究集中于算法提高碰撞检测效率与调整刀具方向,以避免碰撞。

在实际应用中,工具路径通常由成千上万的成千上万的刀具位置。

碰撞检测往往需要大量的计算时间和资源。

因此已经提出了许多算法,以提高碰撞检测[2,3]计算效率。

什么时候加工形状复杂、检测与调整过程通常重复几次。

避免碰撞首先关注的。

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是很困难的切割加工时,调整刀具方向。

基于访问的刀具路径生成方法双步。

每一个刀具的无碰撞刀具方向首先计算接触点。

碰撞集—自由切刀方向称为辅助锥。

这个刀的方向然后在accessibilitycones生成。

这种方法最明显的优点是调整刀具方向的迭代过程几乎可以避免。

基于可达性锥,可制造性可以直接确定。

此外,刀具在碰撞中可以进行方位优化—自由空间。

其他目标,如切削力和速度平滑也可以考虑。

问题有了这个想法是在有效地计算无障碍的难度视锥。

通常可将成本计算大的计算时间,因为复杂的形状可能包括成百上千的多边形网格。

一些算法提出了提高计算效率如空间(配置空间)方法[4,5]和知名度为基础的方法[ 6?10 ]。

虽然空间是一个优雅的概念来处理与碰撞回避,自由空间不能被明确地和有效地计算。

王等人。

[ 5 ]显示所用的时间计算一个由10000个三角形组成的无障碍锥将是1190.33分钟。

此外,该算法不考虑刀具座的碰撞。

刀具可以被抽象为一个发光的光线,如果它的半径被忽略的话,它发出的光。

然后碰撞回避问题被转化为能见度。

我们[ 6?8 ]描述刀的可视锥使用空间的概念提出三种加速计算策略计算机隐藏表面去除技术的速度图形。

一个复杂的表面制造工艺还分析了基于可视锥。

不过,传统的能见度只是必要的条件可访问性,因为一个铣削工具通常由几个有限半径的圆柱形状。

真正的可访问方向不能直接从能见度锥,二次碰撞检验和回避策略仍然需要[ 9 ]。

无障碍将是平等的加工表面和干涉的能见度检查表面被其偏移表面所代替[ 10 ]。

然而,偏移表面通常是不容易获得的和避免工具持人的冲突回避保证,该方法仅适用于简化而且刀具和不能扩展到其他类型的刀具。

我们[11,12]提出了一种计算的高效算法利用图形硬件的可访问性锥。

算法具有几乎线性时间复杂度,并适用于这两个平端和圆端铣刀。

一般来说,氯点可以被指定的,外法线方向的加工表面和刀具方向。

如果观看方向与刀具方向相反,全球可访问性的刀然后等于完整的能见度所涉及的气缸和锥。

这种等价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用于检测可访问性使用遮挡查询的铣刀图形硬件功能。

计算效率在表三中比较了1种算法的比较。

它被发现,我们的算法的计算时间是少比2%,在[ 9 ]即使两个三角形的数目和刀具的方向的数目是大于在[ 9 ]中的10倍。

平均计算时间为在一个接触点一刀定位小于2的‰在[ 9 ]。

平均计算时间也少得多比在[ 3 ]即使输入的三角形的数目比[ 3 ]大得多。

1.2切割效率目前,球头刀具被广泛采用五轴数控加工。

球头的主要优点铣削是,它适用于几乎任何表面,它是相对容易产生的刀具路径。

从制造商的观点,但是,主要的缺点球头铣刀是非常耗时的。

它可以需要更多的完成传球和每一个通过删除少量材料。

与球头铣刀相比,非球头铣刀具有更为复杂的几何形状,和在不同的不同的“有效切割型材”位置。

因此,它是可能的位置的刀具,使其“有效切削轮廓”匹配设计表面,这将导致在一个伟大的改进的加工条宽度。

因此,越来越多的关注已被吸引到铣削复杂曲面刀具路径优化问题用非球头刀具。

在五个轴的加工,加工表面形成由扫过的刀面包络。

真正的加工误差是设计表面之间的偏差和刀具包络面。

这是众所周知的刀具包络面形状不能完全除非所有的刀具位置给出[13,14]。

由于在本地建模的难度和复杂性刀具包络面,大多数工程采用近似或简化模型,制定的问题最优刀盘定位与刀具逼近表面的设计表面附近的电流控制点[ 15 ]。

这些优化模型不真正的加工过程的特点。

而且,他们只适用于某些表面或刀具。

只有几个作品已经解决了刀具定位局部逼近的问题设计表面的刀具包络面[ 15?17 ]。

为一平底或盘形刀具,王等。

[ 15 ]和饶等。

[ 16 ]开发的第三-和二阶近似模型的刀具包络面,分别。

然而,为这样的切割机,它的包络面被切割圆,这不是一个旋转的表面。

因此,这2种方法不能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旋转刀具。

最近,贡等。

[ 17 ]开发了一个数学模型这描述了二阶近似的包络线邻域内一般旋转刀具的表面的连铸点,然后提出了刀具定位使刀具包络面有接触的策略二阶与设计表面在连铸点。

然而,从理论上讲,一个三阶接触刀具包络面与设计曲面可以通过调整刀具方向来实现。

这即刀具位置规划的基础上的二—订单模式不充分利用效率和电源,五轴加工提供。

上述模型是不兼容的彼此。

此外,通过求解2个方程组,得到了最优的氯离子从二阶和三阶接触条件。

由于机器关节角度限制的限制,全球碰撞避免和刀具路径平滑,可能没有方程组的可行解。

在我们最近的作品[ 18,19 ],一对线接触曲面的几何性质进行了研究。

然后,基于关于刀具包络面接触的观察与刀具表面和设计表面沿特征曲线与刀接触(连铸)路径,一种描述三阶近似的数学模型在刀具的包络面上一个给定的刀具位置(氯)的开发。

它显示即在正常的曲率半径的法线刀具包络面及其导数的截面关于正常截面的弧长由刀具表面和设计面。

这种模式的特点的内在关系在刀具表面,刀具的包络面和在连铸点附近的设计表面。

在此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工具定位策略无球头自由曲面加工通过调节倾斜的倾角,获得最佳的氯离子和倾斜角度的刀具,直到它的包络面设计表面有三阶接触连铸点,从而导致在一个宽的加工条。

这个策略可以处理关节角度限制的限制,全局避障与刀具路径平滑自然之道,并适用于一般的旋转刀具和复杂的表面。

数值例子证明了三阶点接触法可以提高加工条宽与最近相比二阶二。

加工的比较带钢宽度采用不同的CLS五轴加工用环形刀具的螺旋面进行了总结表2。

用于仿真的工具参数的值是:圆环面的半径= 10毫米,和半径角= 2.5毫米。

与点铣相比,铣可以提高材料去除率,降低切削力,消除必要的手工完成,并确保改进的组件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