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的特性
什么是阴阳?阴阳是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吗?.
什么是阴阳?阴阳是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吗?.什么是阴阳?阴阳是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吗? .什么是阴阳?现代人认为,什么都是阴阳,什么都在阴阳之内,于是就认为阴阳就是没法描述,等于什么都没说。
其实今天讨论的“阴阳”是想把它分析清楚,解决上面人们的错误观念。
先看阳的特性,古人认为: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外延的、主动的、刚性的、方的、山南、水北等都是。
再看阴的特性,古人认为: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内收的、被动的、柔性的、圆的、山北水南等都是。
上面的概念太抽象,还是没说明什么是阴阳。
借曾仕强教授的例子来说明:白天是阳,夜晚是阴;天是阳,地是阴;大拇指是阳,其余四个手指是阴。
阴阳之间的关系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样才有生命力。
那么,我们又怎么能够证明阴阳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的基本元素呢?说到什么叫阴阳,可以举出很多很多的例子。
我们先从大家最熟悉的说起,晴天阳光很明媚,出大太阳,一定是阳。
因为一出太阳,人就感觉到心情很愉快,做事情就很奋发。
阳是向外扩张的,天气热的时候,大家都往外伸张,想多得到一点冷空气。
可是阴天下雨的时候,大家就开始缩起来,这样才不会受寒。
所以,往外张是阳,向内缩是阴。
慢慢地,人们就把太阳叫做阳,把月亮叫做阴。
要想知道什么时候月亮圆,什么时候月亮缺,要看阴历,不能看阳历。
阴历十五那天月亮一定很圆。
一年有十二个月,也就有十二个十五,十二个月里哪个月的月亮最亮最圆?八月十五。
这个时候的月亮就有一点阳的味道了,所以那天晚上大家就很不安分,因为月亮不光会引动潮水,还会牵动人的情绪。
于是我们说,这天是中秋节,大家要吃月饼,要一家和乐,不能外出。
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种措施。
阴阳是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吗?当人们问到这问题,大家都觉得答案是肯定的。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两仪就是阴阳,所以说它是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
有人就要问,那五行才是宇宙的基本元素,他说的也对,因为五行中都有阴阳。
《中医护理学》第四版第二章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
阴阳消长是指阴阳的对立、依存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始终处 于阴阳消长变化之中。如用四气候逐渐变冷,即所谓“阳消阴 长”的过程,维持了一年四季的动态相对平衡。阴阳消长是绝 对的,阴阳平衡是相对的。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是阴阳平衡、 阴平阳秘,说明人体生命活动正常。在疾病状态下,阴阳消长 变化超过一定范围,阴阳平衡遭到破坏,称为阴阳失调、阴阳 失衡,说明人体生命活动失常处于疾病状态。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最根本的原则就是“法于阴阳”,即遵循自然界阴 阳的变化规律来调养人体之阴阳,使人体中的阴阳与四时阴阳的 变化相适应,以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对阳虚阴盛体质者 ,夏天可用温热之药培护其阳,则冬不易发病;对阴虚阳亢体质 者,冬宜用凉润之品预养其阴,则夏不易发病。此即所谓冬病夏 护、夏病冬养之法。
阴阳学说还用来概括食物、药物的性能,根据食物的性能确 定饮食护理和用药护理的原则。寒性或凉性的药物、食物属阴, 能清热泻火,阳热证多用之。热性或温性的药物、食物属阳,能 散寒温里,阴寒证多用之。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六)指导养生保健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自然环境的阴阳消长必然 影响到人体的阴阳变化。人体内部的阴阳变化如果能与自然界的 阴阳变化协调一致,就能祛病延年。《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 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提出调整人体阴阳是治疗、护理 及养生的最终目标,主张顺应四时,必须适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 规律,即“ ”春夏季节要保养阳气,秋冬季节需固护阴精,并采取相应的护 理措施,维持体内外环境的统一,达到养生防病健身的目的。与 之相反,如果不能顺应四时,便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一、绪论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二、阴阳五行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 1)相关性 2)普遍性 3)相对性 4)属性的规定性3、阴阳的相互关系: 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3)消长平衡 4)相互转化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①、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②、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③、阴阳互损④、阴阳转化4)指导疾病的诊断5)知道疾病的防治6)归纳药物的性能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6、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
2) 火曰炎上: “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
“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
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火”。
3)土爰稼穑:4)金曰从革:5)水曰润下:7、五行的生克关系:1) 相生: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的递资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克: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关系。
五行的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相乘:相克太过,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
4)相侮:反向制约,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克制,又叫“反克”,或者“反侮”,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9)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肝火犯肺”属于A.子病犯母B.母病及子C.相乘D.相侮E.相克【答案】D2、脾与胃的生理关系包括A.精神情志活动B.水谷纳运协调C.气机升降相因D.阴阳燥湿相济E.血液运行调畅【答案】B C D3、与“五更泄泻”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A.心与肾B.肺与脾C.脾与肾E.心与脾【答案】C4、阴阳的特性包括A.普遍性B.关联性C.规定性D.相对性E.绝对性【答案】A B C D5、精亏者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的原因是A.气不摄精B.血不生神C.精不化神D.津不载气E.气不化神【答案】C6、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稳定状态的能力和趋势是A.阴阳交感C.阴阳转化D.阴阳消长E.阴阳自和【答案】E7、反映人体生长发育程度.营养状况和锻炼程度的状态的是A.体型B.体重C.体格D.体态E.体能【答案】C8、“入耳中”的经脉有A.小肠经B.膀胱经C.三焦经D.胆经E.肾经【答案】A C D9、据《素问·五脏生成》,皮槁而毛拔,其原因是A.多食酸B.多食辛C.多食甘D.多食咸E.多食苦【答案】E10、寒邪致病,常导致的症状有A.恶寒B.肢冷C.疼痛D.无汗E.易出汗【答案】A B C D11、风气内动的病机中,属于虚风的有A.热极生风B.阴虚风动C.血虚生风D.肝阳化风E.血燥生风【答案】B C E12、六淫致病,其临床表现具有干涩特点的是A.风邪B.寒邪C.燥邪D.暑邪E.火(热)邪【答案】C13、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A.其性开泄B.善行数变C.易袭阳位D.其性升散E.其性主动【答案】A B C E14、属于气逆的症状有A.嗳气B.呕吐D.头痛头胀E.神疲乏力【答案】A B C D15、患者出现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瘫软,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状,从病机而言属于A.气滞B.气逆C.气陷D.气闭E.气脱【答案】E16、使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中介是A.气B.神C.阴阳D.五行E.太极【答案】A17、126:属于中医学气理论范畴的是B.中气C.烦气D.杂气E.胃气【答案】A B D E18、饮停于肌肤腠理的病证名是A.悬饮B.痰饮C.溢饮D.支饮E.留饮【答案】C19、脾与胃在生理上的关系表现有A.阴阳交通B.精血互生C.燥湿相济D.升降相因E.纳运相助【答案】C D E20、内湿的形成因素有A.气候潮湿B.居处阴湿C.脾不运湿D.涉水冒雨E.肾虚水湿不化【答案】C E21、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有A.外感性B.季节性C.流行性D.地域性E.相兼性【答案】A B D E22、暑邪伤人,常见胸闷.四肢困重等症,其机理是A.暑多夹湿,气滞湿阻B.暑性升散,伤津耗气C.暑性炎热,阳热内盛D.暑邪升散,易扰心神E.暑为阳邪,独见夏令【答案】A23、129:属阳的是A.昼B.夜C.轻D.重E.上升【答案】A C E24、某女,40岁。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
2、表现: (1)重阳必阴,热极生寒。
(2)重阴必阳,寒极生热。
小结:交感是事物发生发展的前提,互藏是交感 的动力根源,亦是消长转化的内在根据 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是阴阳之间最普遍 的规律(对立统一),说明了事物之间相反相成 的最基本关系。 消长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形式,是在阴阳对 立制约、互根互用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由量变到质 变的过程。 阴阳的动态平衡是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 根互用及消长转化来维系的。
制约太过
阴盛则阳病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抑制另一 方而致其相对偏盛,称为“制约不及” 阳虚则阴盛 制约不及
阴虚则阳亢 阴虚---手足心热, 五心烦热
阳虚---畏寒怕冷
(二)阴阳互根互用:
1、涵义: 阴阳互根,比如:上下,寒热。
阴阳互用,比如:气血。
2、应用: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广泛地 用来阐释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和人体的生命活动。 (1)自然界:云雨的转化。 天气―云
(2)医学中严格规定的“阴”和“阳”:
本体阳:是指对人体具有温煦、推动、兴奋、气
化等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
本体阴:是指对人体具有滋养、濡润、抑制、凝
聚等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
(四)事物、现象阴阴属性的划分 阳 阴 运动的 静止的 外向的 内守的 温热的 寒冷的 无形的 有型的 兴奋的 抑制的 明亮的 晦暗的 上升的 下降的
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及阴阳学说的概念 二、阴阳概念的形成 三、阴阳的特性 四、阴阳的关系 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阴阳及阴阳学说的概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 对立双方的概括
《黄帝内经》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 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中基阴阳五行总结
一、词语解释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它既标示相互对立的物和现象,又可标示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2.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有时亦称“阴阳互寓”、“阴阳互合”。
3. 阴阳交感,交互感应。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处于相互感应即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
4. 阴阳对立制约:统一体中阴阳两个方面的属性相反;制约: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相互牵制互为胜负。
阴阳对立制约,即阴阳相反。
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阴阳因为有对立制约才能达到动态平衡。
5. 阴阳消长平衡:消,减少、消耗;长,增多、增长。
阴阳消长平衡,是指阴和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并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6. 阴阳互根,是指阴阳双方互为基础,其中一方的存在是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且双方有着相互依存、相互资生的关系,又称阴阳相成。
7.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过程。
8. 阴阳转化,阴阳矛盾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9.即阴平阳秘。
平,饱满之意;秘即秘密、潜藏之意。
阴平阳秘,即阴阳充盛,相互潜藏而不外亢。
10.阳胜则阴病:阳,指阳热;阴,指阴液。
阳胜则阴病是指阳热偏盛,必消耗阴液而出现各种伤津、伤阴的病证。
11.阴胜则阳病:阴,指阴寒;阳,指阳气。
阴胜则阳病是指阴寒偏盛,必伤阳气而出现各种阳气不足的病证。
12.阳病治阴:阴偏衰产生的“阴虚则热”的虚热证(阳病),治疗当滋其阴(治阴),从而使阴阳恢复平衡,此即阳病治阴。
13.阴病治阳:阳偏衰产生的“阳虚则寒”的虚寒证(阴病),治疗当壮其阳(治阳),从而使阴阳恢复平衡,此即阴病治阳。
阴阳的特性
阴阳的特性一、阴阳的对立统一性也就是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论述的矛盾的对立统一性。
阴阳两种物质或现象,它是对立的和矛盾的,然而又是一个统一体。
不可分开,分开了就没有对立的特性,就不存在着矛盾。
二、阴阳互根性阴阳互根是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具有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联系。
每一个侧面都以另一个侧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阴,阳就不存在;没有阳,阴也不存在。
如没有天,就没有地。
没有男人就没有女人。
没有了左,就没有了右。
没有了白天,就没有黑夜等等。
三、阴阳的消长特性阴阳消长是指事物和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是运动变化的,其运动是以彼此消长的形式进行的,由于阴阳两个对立的方面,始终处在彼消此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之中,才能保持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
《系辞》说:“日往月则来,月往日则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成岁月焉。
”所谓往来就是阴阳消长,由白天变黑夜,黑夜变白天,天气由热变冷,由冷变热。
四、阴阳转化的特性阴阳转化,就是阴阳变化,它是事物或现象的阴或阳两种不同的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在矛盾论中称矛盾的转化。
如人生病的过程就是阳的方面向阴的方面转化,恢复健康的过程就是阴向阳的转化过程。
五、阴阳的广泛性在我们人类生存的这个世界里,处处都存在阴阳,事事都有阴阳,物物都分阴阳,从内到外,从小到大,都有阴阳。
所以说阴阳具有广泛性。
六、阴阳的包容性阴阳的包容性是说大的阴阳体中包容着无数个小的阴阳体。
在阴阳两极的范畴内,大中含小,小中又含小,层层包容,难以数数。
七、阴阳的互含性阴阳的互含性是说阴中存着阳,阳里含着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八、阴阳的多层级性在阴阳两极范畴内,从最大的阴阳体到最小的阴阳体,分有无数个层级。
如,大宇宙是阴阳体,银河系也是阴阳体,太阳系也是阴阳体,地球也是一个阴阳体。
人体也是一个多层级的阴阳体。
以动物言,大到性命,再到脏腑、细胞、分子、原子等。
解读阴阳:阴阳及阴阳产生的来源
解读阴阳:阴阳及阴阳产生的来源《解读阴阳》之:阴阳和阴阳的产生来源!阴阳是什么?从字面上看,是由对立的阴性质与阳性质共同组合而成的统一整体,如果孤立地看问题,单从字义上理解,它只不过是在用阴与阳的组合来表达“对立统一”思想。
但实质上,阴阳不仅仅是在表达“对立统一”这么简单,它以“对立统一”为本质,吸取了中华远古文明的全部精华,凝聚了宇宙间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法则,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标准化规范模式,它既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又是一切事物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更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范,又还是生产一切物质的基础材料。
自古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阴阳有这样的特性:一、阴阳为虚无的形态,没有实质性的物质存在,是有其名而无形的一种概括性表达;二、阴阳拥有气与理的双重面目,可以在不同的需要下,体现出不同的表达形式;三、阴阳能够渗透到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代表一切事物。
人们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个有名而无形,拥有理与气双重面目的百变之身,究竟是一个什么?为阴阳确定一个标准的身分,为阴阳下一个现代化的准确定义,让所有的人都能够正确地知道阴阳是什么,这很有必要。
为了让人们能够容易明白,这就必须要用新时代的新思维,从总体意义上作出一个准确表达,这对阴阳的研究和运用都很有益处,也是阴阳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必须要做的第一步工作。
为阴阳确定一个能够全面表达内涵的身分,或者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却是势在必行之事,不管有多大的难度,也一定要做的事情。
从现有的资料上看问题,可以认为,要确定阴阳的真实身分,要划定阴阳的准确定义,就必须从阴阳身上挖掘,从阴阳所有的原理表达中寻找,从阴阳与事物之间反映的种种变化中挖掘,只要遵循这个思路,就必然会找出一个真实而恰当的身分与定义。
从《太极图》中看到,阴阳是由阴和阳两种相反性质的组合统一,在统一整体内部的对立性质中,阴不是具体的指定事物只拥有一个广义的阴性属性范畴,同样,阳也不是具体的指定事物,也只拥有一个广义的阳性属性范畴,双方的性质表达泾渭分明。
阴阳基本概念
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两方面的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特征: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积极的、进攻的、刚强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的范畴;凡是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消极的、柔弱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的范畴。
阴阳属性的特点:阴阳的抽象性、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
(相对性表现为:阴阳的相互转化和阴阳的无限可分性)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一、阴阳的相互对立:阴阳相互矛盾,阴阳相互制约。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相互依存(以对方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阴阳相互为用(相互资生、相互促进)。
三、阴阳相互消长: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阴阳俱长或阴阳俱消,阴阳双方处于暂时的动态平衡。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指一切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可向其各自相反方向转化的运动方式。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一切组织结构均可用阴阳划分。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生理活动的规律可概括为阴精(物质)与阳气(功能)的运动变化;阴气和阳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存续的基本形式。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衡是一切疾病发生的基础。
阴阳失衡的表现形式:1、阴阳偏盛,特征“邪气盛,正气未伤”,属“实证”,阴盛则为寒实证,热盛则为实热证。
所谓,“阴盛则含,阳盛则热”。
2、阴阳偏衰,特征“正气虚弱”,属“虚证”,阴虚则为虚热证,阳虚则为虚寒证。
所谓,“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
3、阴阳互损,是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失调的结果。
4、阴阳转化(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确立治疗原则:损其有余,补其不足。
阳盛者泻热,阴盛者散寒;阳虚者温阳,阴虚者滋阴。
2、归纳药物性能:四气(阴:寒、凉;阳:温、热);五味(阴:酸、苦、咸;阳:辛、甘);升降浮沉(阴:沉、降;阳:升、浮)。
阴阳五行学说ppt
• 互根与互用不可分离,互用必须 以互根为前提。
(三)消长平衡
• 消,减少;长,增加。 • 消长,反映了阴阳双方量 的不断变化。 • 平衡,反映了阴阳双方的 变化状态。即通过阴阳的 消长变化维持着一种动态 平衡状态。
• 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变化,反映了事 物之间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的协调平衡。
声高 息粗
阴阳属性的特性
• (2)相对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 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 转化为阴。
例如:
动
静
(参照物或标准不同)
阴阳属性的特性
(3)可分性:
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可以划分 阴阳,而其中的任何一方又可以再分阴阳。 例如: 阳 阴
昼 上午 阳中之阳 下午 阳中之阴 上半夜 阴中之阳 夜 下半夜 阴中之阴
•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度制约另一方 而致其不足,称为“制约太过”。如“阳胜则热” •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抑制另一方而 致其相对偏盛,称为“制约不及”。如“阴虚则热”
(二)互根互用
• 互根,指阴阳互为对方存在的前 提,离开了一方,另一方不能单 独存在。
–如:明与暗、上与下。
• 互用,指阴阳双方不断地相互资 生、促进和助长。
• 例1:春夏秋冬四季的温、 热、凉、寒的气候变化, • 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 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 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 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 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 的缘故。
一方面互相对立 互为参照 一方面 互相抑制
• 例2: 人体阴阳双方相互制约而达到协调平 衡,则人体生命活动健康有序。若动态平衡 失调,则标志着疾病的产生。
阴阳学说
阳, 体内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
阴。
⑵ 阴阳之中再分阴阳
“人生有形 不离阴阳”《素问· 宝命全形论》 从人体部位分: 体表——为阳 背部——为阳 体内——为阴 腹部——为阴 上部——为阳 四肢外侧——为阳 下部——为阴 四肢内侧——为阴
从脏腑分: 六腑——为阳 五脏——为阴 从气血分: 气——主动、属阳 血——主静、属阴
(4)切诊:部位、形态、至数分阴阳 寸部浮、数、洪、滑——阳脉 尺部沉、迟、细、涩——阴脉
(四)指导疾病诊断
八纲辨证
表、热、实三纲属阳
里、寒、虚三纲属阴
(五)确定护治原则
根据阴阳偏盛确定 寒者热之——“阴盛则寒”的实寒证 温热药以热治寒
热者寒之——“阳盛则热”的实热证 寒凉药以寒治热
(五)确定护治原则
阴阳之中再分阴阳
↗阳(心、肺)
五脏属阴 ↘阴(肝、脾、肾) ↗心阴 ↗肾阴 心 肾 ↘心阳 ↘肾阳
(二)概括人体生理功能
中医学认为:人的正常的生理功能活 动,是阴阳双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调 平衡的结果。
阳——兴奋、亢进、温煦、功能活动、气升
阴——抑制、衰退、滋润、营养物质、气降
(三)说明病理变化
此消彼消
阴随阳消,阳随阴消,阴阳互根互用不 及。
如:阳损及阴、阴损及阳
(四) 阴阳的相互转化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各自向其对 立面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是质变的过
程。
如:冬天→夏天,夏天→冬天 病理:阳证→阴证→阳证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寒极生热、热 极生寒”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疾病发生发展取决于两方面:正气、邪气 正气又阴精和阳气之别 阴邪——寒邪、湿邪 阳邪——风邪、暑邪、热邪、燥邪
第一篇 基础理论 第一章 阴阳五行
• 3、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具损。阴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具损。 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 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 致另一方的不足。 阳损及阴” 致另一方的不足。“阳损及阴”,“阴 损及阳” 最终均会导致“阴阳具损” 损及阳”,最终均会导致“阴阳具损”, 阴阳两虚” 气血双亏” 即“阴阳两虚”,“气血双亏”。
• • •
• • • •
第一篇 基础理论
第一章 阴阳五行
第一节 阴阳
一 、阴阳的基本概念 朴素的唯物主义。意近辩证唯物论的二分法。 朴素的唯物主义。意近辩证唯物论的二分法。 阴阳的含义: (一)阴阳的含义: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两种事 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物,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是 我国古代哲学的一对矛盾范畴。 我国古代哲学的一对矛盾范畴。是对立统一的 意思。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阴阳者, 意思。“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者, 有名无形也” 有名无形也”
•
第二节 五行
•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五”是五种物质: 五行的基本概念: 是五种物质: 是运行, 木、火、土、金、水。“行”是运行,变 化。 • 二、五行的基本内容: 五行的基本内容: • (一)五行的特性:五种物质的抽象推演。 五行的特性:五种物质的抽象推演。 木曰曲直” 火曰炎上”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 金曰从革” 水曰润下” 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正邪
• (1)阳盛则热。阳邪偏盛的热证。阳邪多 阳盛则热。阳邪偏盛的热证。 之邪侵犯机体, 阳胜其阴” 为热燥 之邪侵犯机体,使“阳胜其阴”, 发生“热伤之证” 证见发热出汗, 发生“热伤之证”。证见发热出汗,唇舌 鲜红,脉洪数,倦怠,痴狂发热等实热证 实热证。 鲜红,脉洪数,倦怠,痴狂发热等实热证。 阳盛则热”又因阳盛伤阴(出汗,耗津) “阳盛则热”又因阳盛伤阴(出汗,耗津) 出现口渴贪饮,故曰“阳盛则阴病” 出现口渴贪饮,故曰“阳盛则阴病”。
阴阳的特性
阴阳的特性阴阳[ yīn yáng ]基础释义1.我国古代哲学指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
2.古代指日、月等天体运行规律的学问。
3.指星相、占卜、相宅、相墓的方术。
详细释义指山丘的北面和南面。
《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宋叶适《醉乐亭记》:“永嘉多大山,在州西者独细而秀,十数步内輒自为拱揖,高不孤耸,下亦凝止,阴阳附从,向背以情。
”特指北河星以北和南河星以南。
《史记·天官书》:“行南北河,以阴阳言,旱水兵丧。
”张守节正义:“南河三星,北河三星,若月行北河以阴,则水、兵;南河以阳,则旱、丧也。
”古代指宇宙间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
指天地间化生万物的二气。
《易·繫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
”《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阴阳不和,五穀踊贵。
”《红楼梦》第三一回:“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
”天地。
《礼记·郊特牲》:“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阴阳和而万物得。
”孔颖达疏:“和,犹合也,得谓各得其所也,若礼乐由於天地,天地与之和合则万物得其所也。
”孙希旦集解:“乐由天作,故属乎阳;礼由地制,故属乎阴,阴阳和则万物得,礼乐和则万事顺。
”唐玄宗《春晚宴两相学士探得风字》:“阴阳调历象,礼乐报玄穹。
”宋范成大《民病春疫作诗悯之》:“阴阳何者强作孽,天地岂其真不仁?”清李渔《蜃中楼·献寿》:“黑漫漫云起阴阳混,乱纷纷魃走魍魎遁。
”日月。
唐杜甫《阁夜》诗:“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宋苏辙《冬至日》诗:“阴阳升降自相催,齿髮谁教老不回?”昼夜。
《礼记·祭义》:“日出於东,月生於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廵。
”孔颖达疏:“阴谓夜也,阳谓昼也。
夏则阳长而阴短,冬则阳短而阴长,是阴阳长短。
”《国语·周语上》:“阴阳分布,震雷出滞。
”韦昭注:“阴阳分布,日夜同也。
滞,蛰虫也。
明堂《月令》曰:‘日夜分,雷乃发声。
第—章.阴阳
既可代表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 现象的对立双方。如:男与女,天与地, 明与暗,冷与暖等。 又可分折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相互对 立的两个方面。如:内与外,上与下, 向阳与背阳等。
阴阳,首先见于《周易.系辞》“一阴 一阳之谓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 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 说明阴阳二气互相结合交感,而产生 万物。
阳双方的对立制约所产生的消长变化:从冬至经春
至夏,阳生而旺,阳制约阴而见阳长阴消;从夏至
经秋至冬,阴生而盛,阴制约阳而见阴长阳消。
再以人体的生理功能对自然界阴阳二气变化 的适应而言,昼日阳气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 兴奋为主;夜间阴气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抑 制为主。 子夜——阳生,日中阳气隆,阳生则制约阴, 故出现阳气渐盛而阴气渐消的变化,机体的生理 功能由抑制转为兴奋;日中——阴生,阴盛则制 约阳,故出现阳气渐衰而阴气渐长的变化,机体 则由兴奋转为抑制。前为阳长阴消的过程,后为 阴长阳消的变化。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
规律的,并用以阐述事物的发生、发展和
变化规律的古代哲学。
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运用阴阳之间的对
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交感互藏的观点,来解释宇宙间一切事物
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规律的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 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发展变化着的。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 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如:大与小,只在一组事物中区分大小,若
比较对象不同,大小亦随之改变。
二、阴阳学说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用以认识自然
和理解自然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阳的特性概括为阴阳的相关性、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相对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
事物的阴阳属性,是根据事物或现象不同的运动趋势、不同的功能属性、不同的空间和时间等,通过相互比较而归纳而得出来的。
1.阴阳的相关性必须强调满足两个条件才能构成阴阳。
一是事物个体本身具有对立相关的两个面,如物体的内部与外部,上面与下面,才具有阴阳属性。
如果将内部与上面配对则不成阴阳关系;二是必须符合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矛盾双方的事物才能构成阴阳关系。
如进与退、朋友与敌人、正与邪,天与地。
而朋友与面包,美女与蛇,太阳与树木,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不能用阴阳关系来划分。
这也表明阴阳学说存在一定局限,不能完全用来解释世界上所有的关系和现象。
2.阴阳的普遍性大到天和地,小到人体性别男女及体内的气血;从抽象的方位之上下、左右、内外,到具体的水火、药物的四性五味,宇宙中万物的发展与联系,无一不是阴阳的体现。
3.阴阳的绝对性亦可理解为阴阳的规定性。
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
如上述划分阴阳的水火标准是绝对不可改变的。
水与火,水属阴,火属阳,其阴阳属性是固定不变的,不可反称的。
水不论多热,对火来说,仍属阴;火不论多弱,对水来说,仍属阳。
其他如天与地、日与月、上与下、升与降、动与静、寒与热、明与暗、温煦与凉润、兴奋与抑制、推动与宁静、弥散与凝聚等,其阴阳属性具有不可变性和不可反称性,故说事物的阴阳属性在某种意义上是绝对的。
4.阴阳的相对性若事物的总体属性发生了改变,或比较的层次或对象变了(参照物改变了),则它的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故事物阴阳属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相对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阴阳属性互相转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如属阴的寒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属阳的热证;属阳的热证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寒证。
病变的寒热性质变了,其证候的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
再如人体气化过程中,精属阴,气属阳:精代谢为能量(气),为阴转化为阳;消耗能量而获得营养物质(精)的产生,为阳转化为阴。
(2)阴阳之中复有阴阳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
属性相反的两种事物或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可以划分阴阳,而其中的任何一方又可以再分阴阳,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例如:昼为阳,夜为阴。
而白天的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夜晚的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由此可见,自然界中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可以概括为阴阳两类,一事物内部又可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内部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
事物这种既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自然界是无穷无尽的。
故《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 (3)比较对象不同事物的阴阳属性往往是通过比较而划分的。
若比较的对象发生了改变,那么事物的阴阳属性也可以发生改变。
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与冬天比较,其气候温而属阳;若与夏天比较,则其气候凉而属阴。
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有以阴阳两分法标示的,也有以阴阳三分法标示的。
上述的昼夜时段分属于阳中之阴、阳中之阳、阴中之阴、阴中之阳,即属阴阳的两分法。
《周易·系辞上》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也是以阴阳两分法说明八卦的生成及其阴阳属性。
以阴阳三分法表示事物的阴阳属性,是将一阴分为三阴:太阴、少阴、厥阴,一阳分为三阳:阳明、太阳、少阳,主要用以阐释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规律、经脉及脏腑的阴阳属性和伤寒病的六经辨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