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新课标 人教版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名师教学课件
01 导入目02 疏通来自意——亦真亦幻探主旨录
03 品鉴写法——曲径通幽识匠心
04 以读促写——真知灼见评太白
教学目标
了解李白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
懂得古体诗的基本知识。
反复诵读,品味诗歌意象与意境,体悟本诗 情景交融的写法。 品味诗人语言的独特魅力、艺术风格及 作品产生的影响。 背诵并默写。
导入
李白还是一个剑客,他 “十五好剑术,”曾经“仗剑 出国,辞亲远游”;写下“安 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临江王节士歌》)的诗句。
导入
对于李白的诗、李白的酒、李白的剑,诗 人余光中曾经做过非常生动的评价: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 吐,就是半个盛唐。在这样的评价中,我们似 乎可以感受到,衣袂翩翩的诗仙李白,那样的 洒脱,那样的超拔不群,今天我们就有机会一 起来学习李白的著名诗篇《梦游天姥吟留别》。
导入
“道”即道家的“出世”思想,在李白的思 想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与天 地万物并生而共存的道家哲学思想,构成了李白的思想 态势和心理框架。所以当他在官场无路可走时,他能超 然世外,取法山水以自适。他的大量描山绘水的诗作有 着浓厚的道家色彩。“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 水”的潇酒中透着无奈。
导入
该诗的另一个标题为“梦游天姥山别 东鲁诸公”,全诗是通过记叙“梦游天姥” 的经历,来“留(诗)(赠)别(东鲁诸 公)”,这里的“吟”和《琵琶行并序》 的“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 “歌”一样,只是标明古诗的一种体裁, 所以最好将标题写成《梦游天姥吟留别》。
导入
“吟”是乐府诗体的一种,属古体诗, 它的章节、句式和格律般比较自由, “歌”“行”“吟”是我国古代古体诗中的 乐府旧题,称之为“歌行体”。汉魏以下的 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 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因声求气,逐步加深对李白“诗仙〞内涵的理解。
2、结合文本,缘景明情,理解“诗仙〞艺术的浪漫艺术和人生的理想追求。
3、知人论事,探究并揭示“诗仙〞内涵。
教学准备课前通过导学案,疏通字音、诗意,注意停顿起伏,反复诵读,因声求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这是贺知章心中的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这是余光中心中的李白;唱红了李荣浩的“如果能重来,我要选李白〞表达了现代人对李白的爱慕。
李白是国人心中的“诗仙〞,从古到今,无人质疑。
可同学们知道因何称之为“诗仙〞吗?今天,我们以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一起来探究“诗仙〞内涵吧!〔PPT1〕二、因声求气入诗境课前,我们疏通了字音、诗意,反复诵读,因声求气。
现在让我们在朗诵声中进入诗境吧!〔PPT2〕问:标题是诗文之眼,从诗题中同学们读出了哪些信息?〔PPT3〕【出示课件】梦游天姥:是写作内容。
〔梦前梦中梦后〕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
很适合抒发起伏跌宕的感情。
留别:本诗写作原因。
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这样我们通过诗题就把握了诗的内容,我们一起读出诗题吧!注意停顿。
三、缘景明情觅仙踪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是诗人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世界,这就是我们缘景明情的依据。
现在请同学们齐读梦前、梦中两段,读时请找找在这两段中写了哪些景?这些景又构成了哪些画面?〔PPT4〕请小组合作,找出你们喜欢的几幅画面,从下面三个方面说说你们的品读收获。
【出示课件】运用了?的手法〔或词语〕描绘了?的画面融入了?的情感交流小结,点评提升明确:①第1段“越人语山〞,通过“瀛洲〞“烟霞〞等衬托了天姥山的神奇、高大,通过“天〞“五岳〞“赤城〞“天台山〞等进行比照,用“信〞“或〞“连〞“横〞“拔〞“掩〞“倾〞等词语和极度的夸张手法,描绘了天姥山的高大雄伟,激发人们的神往之情。
第二单元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教案
第二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领会李白诗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重点难点1、诗人抒情的手法及其浪漫主义特征是教学的重点。
2、在理解诗歌的抒情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是重点。
教学设计计划用两教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明史中,唐诗是颗璀璨的明星。
唐朝诗人创作的诗歌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
唐诗的意象,成了我们民族诗歌最具的象征;唐诗精神成了我们民族精神血液的一部分。
而这方面,李白的贡献是最大的。
二、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
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大体上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这四十多年中。
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开元盛世”,是唐代社会最繁荣的时期。
他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思想,希望能有一番作为。
天宝二年,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这时他已四十二岁了,满以为可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但因玄宗沉溺于声色,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次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
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
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年,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
吟,是古文体的一种,也称“引”。
梦游,梦中游历。
留别,临别留下的赠言。
李白一直是以诗仙的形象活在人们的心目中的。
他渴酒“天子呼来不上船”;他作文“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五岳寻仙,浪迹山水,就连他的出生和逝去也染上神奇色彩。
传说他的母亲“梦长庚星而诞”,又说他的死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
在人们心里李白并没有死去,只是去追赶他所喜欢的月亮了。
李白诗自然隽永,雄奇飘逸,充满着超尘脱俗的浪漫主义情调。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李白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般风流倜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学课件: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人并没有到过天姥山,所有关于天姥山的描述都是一种虚拟和想象。 这是全诗感情的凝聚点,表现了诗人的傲骨,不取悦于世又不苟合于世、追求自由、蔑视权贵、不卑不亢的叛逆性格。
说 据《列子•汤问》:“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
“ 梦 游 ” , 在 梦 里 游 玩 ; “ 天 姥 ” , 山 名 , 在 今 浙 江 新 昌 东 ; 写熊咆龙吟,写雷电霹雳,写空中楼阁,写霓衣风马……写得活灵活现,令人惊心动魄。
他博览群书,才能出众,然而仕途多舛,最后只得寄情山水。
主要作品有五绝《静夜思》《秋浦歌》,七绝《望天门山》,五 律《送友人》,古体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行路难》, 词《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忆秦娥》(箫声咽),散文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等。
2019年秋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语 文必修1教学课 件: 梦游天姥吟留别 (共20张PPT)
2019年秋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语 文必修1教学课 件: 梦游天姥吟留别 (共20张PPT)
2019年秋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语 文必修1教学课 件: 梦游天姥吟留别 (共20张PPT)
作者简 介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
仙”之称。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二 十五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天宝初供奉翰林。受权贵谗毁,仅一 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因璘败牵累, 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当涂。他是继屈原之 后我国又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 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3课《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说课稿一、说教材《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这一单元鉴赏唐宋诗词。
编者意在要求学生在前一单元系统学习四言诗、骚体诗、早期五言诗并了解意象的基础上,感受唐诗的意境,明了表现手法。
故而,教学的重点难点在于把握意境,明了手法,结合背景理解梦境与诗歌的内在联系。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其想象的瑰丽奇特、夸张的大胆离奇,特别是其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深得高中生的喜爱,若能教学得法,将不仅能很好地贯彻大纲的思想,还能带领同学们进行独特的审美感受,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
二、说学情我的教学对象是刚刚进入高二的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在主动鉴赏、探究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力求层层设问,或者由浅入深,化抽象为具体的探究文章的主题和细节。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教学大纲,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鉴赏雄奇瑰丽、变幻莫测的梦境以及深层含义。
2、感悟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学习他独立傲岸的人格。
(1)诵读领悟,把握诗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手法。
(2)整体感悟诗的意境。
(3)体会诗人强烈的情感,了解诗人独特的艺术气质。
四、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把握诗的内容和形式,整体感悟诗的意境。
(2)难点:体会诗人强烈的情感,了解诗人独特的艺术气质。
五、说教法与学法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活动,据此,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1)诵读教学法学习诗歌,必须强调朗读、背诵,在诵读中理解、鉴赏,使学生逐步培养诵读文学作品的习惯;指导学生注意诵读时的节拍和情调。
说到诵读教学,它即是传统的又是时新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强调朗读和诵读,加强学生对诵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美妙。
语文:2.2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课件(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共36张ppt
【自我校对】 一 、 yínɡ mǔ jī lù yǐn hōnɡ luán dàn mínɡ fēi mínɡ ní jì jiē shàn 二、 (1) 实在 (2)遮住天空 (3)超出 (4)依据 (5) 清澈 凄清 (6) 天黑、夜晚 (7) 用作动词, 震响 (8) 使„„战栗 使„„震惊 (9) 黑沉 沉的 作动词,下雨 (10) 通“裂”,分裂 指云的缝隙 (11) 门扇 形 容 声 音 很 大 (12) 天 空 (13) 恍 然 , 猛 然 (14)侍奉迷花倚石忽已暝 (3)青冥浩荡不见底 (4)仙之人兮列如麻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6)云霞明灭或可睹 (7)我欲因之梦吴越 湖月照我影
一、作家档案 李白 (701 ~ 762) ,盛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 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 书,并好“剑术”。相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 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他青少 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已显示 出突出的才华。李白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 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 多地方。开元十八年 (730) 左右,他曾一度抵 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
一、重点突破 1 .诗人游的是天姥山,却首先谈瀛洲,有何 用意?作者是怎样来表现天姥山的高峻的? 【参考思路】 ①首先用“烟涛微茫”的瀛洲 的难求、难得来衬天姥山的可睹、可寻,这便 是陪衬、铺垫的手法,这使诗一开始就带有神 奇的色彩。
②作者将它与五岳、赤城、天台进行比照,把 其高耸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它纵可连天,横 可遮天,五岳赤城不在话下,万丈天台拜倒脚 下。事实上天姥山只不过是浙东一处灵秀之地, 与天台并峙,较五岳却是小巫见大巫,这便是 用陪衬、夸张的手法营造一个神奇的氛围。神 奇的色彩、神奇的氛围,将我们一步步引向那 梦幻的境界。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新课标、突出任务环节)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新课标、突出任务环节)【学习提示】①《梦游天姥吟留别》以浪漫瑰丽的想象,描绘了一个迷离惝恍的梦境。
诗作以七言为主,不受诗律限制,在奇特的梦境中寄寓着深沉的慨叹。
②学习这首诗歌的时候,要在诵读和感悟中,发挥想象,品味组成梦境的意象以及梦境所隐含的精神追求。
【素养目标】1.了解李白的生平以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积累相关文体知识。
2.鉴赏雄奇瑰丽、变幻莫测的梦境以及深层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3.体会和学习夸张及想象结合的表现手法,总结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4.明确诗歌的主旨和内涵,感悟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独立人格。
【重点难点】把握梦境的含义及作用,并从中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他因“梦长庚星而诞”,又因“乘酒捉月,遂沉水中”而死。
他喝起酒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他作起文章来“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他五岳寻仙,浪迹山水。
他有“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但政治上却屡屡受挫。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这样评价他:“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环节一:知人论世1.浪漫主义诗人--李白2.了解创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
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
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
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
离开长安后,李白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
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
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
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
3.解题“梦游”:在梦里游玩;“天姥”:梦游的对象,山名,在今浙江新昌东,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而得名。
《梦游天姥吟留别》说课稿
《梦游天姥吟留别》说课稿我说的课题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型为诵读课,内容分为说大纲和课标,说文本和位置,说思路和教法三个部分。
一、说大纲和课标新课标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体验,应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造学生与文本、教师平等对话的机会,注重学生直接经验和感受,从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内涵,受到感染和启迪。
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其想象的瑰丽奇特、夸张的大胆离奇,特别是其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深得高中生的喜爱,若能教学得法,将不仅能很好地贯彻大纲的思想,还能带领同学们进行独特的审美感受,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
二、说文本及位置1、先说写作背景:李白早年就有济世安邦的理想,但他不屑由科举走上仕途,而是希望能由布衣一跃而成卿相。
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扩大声誉。
天宝元年,经友人推荐,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他以为英雄有用武之地了,不禁得意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自信若此。
遗憾的是,此时的唐玄宗只是把他当作御用文人,供己消遣,期望他写些“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之类的粉饰太平的文字。
一身傲骨的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只好日日花钱买醉,以至于“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后因醉酒得罪权贵,招致排挤,被唐玄宗以“赐金放还”名义逐出京城。
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李白亲眼目睹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昏庸腐朽,宫廷斗争的血腥残酷,第二年,他借离开东鲁之机,写下这首离别诗,诚挚地向亲友们表明了与宫廷生活彻底决裂的态度。
2、再说抒情特点:诗歌是抒情的艺术,情感是诗歌的生命。
和大多数寄托感情寻求解脱的诗歌一样,《梦》的抒情结构大致为“物我相对”——“物我相融”——“物我相对”。
所以文中既有直抒胸臆,也有托物言志。
作者先站在千里之外的东鲁借越人之口,写出了天姥山的高大神奇,用五岳、赤城、天台与之相比,烘托其雄伟巍峨,以抒发其对天姥的无限神往。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6篇)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6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2. 能力目标:鉴赏“梦游”的意境;3. 情感目标: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 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2. 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体现他道家风骨、儒家风范。
教学难点:鉴赏“梦游”的意境。
主要教法:诵读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抓关键字把握文脉,抓意象体会诗情,抓关键语段感悟意境。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学生在初中时学过的诗歌,引入到本课。
(让学生在温故中知新)二、解题——梦游天姥吟留别三、写作背景李白早年就有大济苍生的志向,唐玄宗天宝元年,朋友道士吴筠推荐李白,玄宗于是把他召到长安。
李白本想借此机会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做一介词臣,并不重用。
又受权贵排挤,连玄宗也对他不满,天宝三年,李白被赐金放还。
四、朗读感知听配乐朗读,注意字音、语调、节奏。
(教师强调要点——范读——学生朗读)五、整体感知(自主、合作、探究下面的问题)(一)赏析第一部分:入梦缘由1.诗歌写“梦游天姥”,但一开头却写“瀛洲”而不是写“天姥”,为什么这么写?明确:诗中写“瀛洲”用了“信”字,写天姥山用“或”字,“信”是什么意思?是“确实”之意。
“或”是“或许”之意。
这就是说在人们的口中,一个是海外仙山,虚无缥缈,一个是真实存在,可以看见。
把天姥山和仙山并提,就是天姥山沾上了神秘神奇的色彩。
再者,仙山是难觅的,而天姥山是可寻的,接下来自然而然过渡到游天姥山,为下文做了铺垫。
2.那越人口中的天姥山是个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读一下对天姥山的描写。
从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天姥山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明确:突出了山势的高峻。
“天姥连天向天横”,直接描写,其余几句通过五岳、赤城、天台的的对照,运用了夸张、衬托的手法。
2020高中语文 第0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0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1.作者简介李白,字 ,号 ,唐代 诗人,后人称之为 。
著有《李太白全集》。
少年时代是在四川度过的,25岁时,出三峡,泛洞庭,冬游吴越,北上太原,开始了漫游生活。
天宝元年,李白应召入京,供奉翰林。
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仅一年多就被排挤出京,开始了以东鲁、梁园为中心的漫游生活。
天宝四年,他将离开东鲁时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以答东鲁诸公。
2.创作背景本诗题目一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天宝三年(744),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在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
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
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有更高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
这首诗就是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此时李白在政治上遭挫折的愤怨仍郁结于怀,所以才在诗末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3.文体知识七言古诗简称“ ”。
“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
“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 ”;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 ”。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瀛.洲 ②天姥. ③谢公屐. ④渌.水 ⑤殷.岩泉 ⑥訇.然 5.解释下列加线词的含义。
(1)烟涛微茫信难求 (2)云霞明灭或可睹 (3)天姥连天向天横 (4)势拔五岳掩赤城 (5)我欲因之梦吴越 (6)渌水荡漾清猿啼 (7)迷花倚石忽已瞑 (8)栗深林兮惊层巅 (9)水澹澹兮生烟 (10)失向来之烟霞 (11)且放白鹿青崖间 (12)恍惊起而长嗟1.太白 青莲居士 浪漫主义 诗仙 3.七古 歌行体 歌行体 4.yínɡ;m ǔ;jī;lù;y ǐn ;h ōn ɡ 5.(1)确实;(2)或许;(3)遮住天空;(4)超出;(5)依据;(6)清澈,凄清;(7)天黑;(8)使……战栗,使……震惊;(9)波浪起伏;(10)原来;(11)暂且;(12)恍然,猛然。
高中语文 专题08 梦游天姥吟留别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专题08 梦游天姥吟留别1.作者简介李白,字 ,号 ,唐代 诗人,后人称之为 。
著有《李太白全集》。
少年时代是在四川度过的,25岁时,出三峡,泛洞庭,冬游吴越,北上太原,开始了漫游生活。
天宝元年,李白应召入京,供奉翰林。
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仅一年多就被排挤出京,开始了以东鲁、梁园为中心的漫游生活。
天宝四年,他将离开东鲁时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以答东鲁诸公。
2.创作背景本诗题目一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天宝三年(744),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在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
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
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有更高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
这首诗就是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此时李白在政治上遭挫折的愤怨仍郁结于怀,所以才在诗末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3.文体知识七言古诗简称“ ”。
“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
“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 ”;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 ”。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瀛.洲 ②天姥. ③谢公屐.④渌.水 ⑤殷.岩泉 ⑥訇.然5.解释下列加线词的含义。
(1)烟涛微茫信难求 (2)云霞明灭或可睹 (3)天姥连天向天横(4)势拔五岳掩赤城 (5)我欲因之梦吴越 (6)渌水荡漾清猿啼(7)迷花倚石忽已瞑 (8)栗深林兮惊层巅 (9)水澹澹兮生烟(10)失向来之烟霞(11)且放白鹿青崖间(12)恍惊起而长嗟1.太白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仙 3.七古歌行体歌行体 4.yínɡ;mǔ;jī;lù;yǐn;hōnɡ 5.(1)确实;(2)或许;(3)遮住天空;(4)超出;(5)依据;(6)清澈,凄清;(7)天黑;(8)使……战栗,使……震惊;(9)波浪起伏;(10)原来;(11)暂且;(12)恍然,猛然。
【分析】高中语文重难点第五课梦游天姥吟留别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关键字】分析《梦游天姥吟留别》重点1:理清诗歌层次【要点解读】《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第二年写的,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
诗写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
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
全诗围绕“梦”展开,内容丰富曲折,堪称绝世名作。
【考向】理清诗歌层次【例题】全诗围绕“梦”展开,以梦为中心概括诗歌的主要情节。
【答案】入梦缘由→梦游历程→梦中仙境→梦醒时分→醒梦留别。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诗歌的层次。
考生可仔细阅读全诗,以“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筛选信息,总结得出答案。
【名师点睛】古代诗歌讲究起承转合,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分析诗的结构思路,从大的方面说,必须把握诗句间的关系,是先写景后抒情,还是先叙事行抒情;从小的方面说,针对某句的总起、过渡、铺垫、照应等。
【对点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问题: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重点2:概括诗歌内容【要点解读】《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它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
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
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亦破灭,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
梦境破灭后,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
【考向】概括诗歌内容【例题】诗人写了梦境中的哪些场面?请简要概括。
这些场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答案】场面:月夜——剡溪清幽白昼——山中壮美傍晚——洞外恐怖夜晚——洞中仙乐。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言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文及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译文】航海的人谈起海上仙山瀛洲,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越地的人谈起天姥山,云彩霞光忽明忽暗,有时可以看到。
天姥山直插云霄横向天边,山势高过了五岳,遮蔽了赤城。
那高达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面对着天姥山,就好像要拜倒在它的东南面一样。
我想凭借越人的话梦游吴越,一夜之间就飞过洒满月光的镜湖。
湖光月色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美丽的剡溪。
谢灵运住宿过的地方现在还在,清澈的溪水荡漾,岸边的猿猴发出凄清的啼叫声。
(我)脚上穿着谢灵运当年(穿的那种)木屐,登上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还听到空中天鸡报晓的啼叫。
山岩千折百转,石道弯弯曲曲,不知道拐了多少个弯,(我)迷恋着山花,依倚着怪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
熊在怒吼,龙在长吟,雷鸣般的声音在岩石和泉水间震响,使深林和层巅惊慌战栗。
黑云沉沉啊将要下雨,水波摇动啊升起烟雾。
电闪雷鸣,山峦崩塌。
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
青色的高空广大无边,望不见底,太阳月亮照耀着金银装饰的楼台。
(神仙们)穿着彩虹做的衣裳,乘着风当做马,云里的神仙纷纷降落下来。
老虎弹着琴瑟啊鸾鸟驾着车,排列的仙人啊多得像麻一样数不清。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新课标 人教版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思考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四短句的形式与内容有何联系?与前文 有何联系?
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充分表现了打开天门 的雄伟气势。 从昏暗恍惚到惊天动地,前者烘托后者,形 成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为下文渲染了神奇 的背景。
光辉灿烂,壮丽非 天门打开后的景象如何? 凡。
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他的《怀 李白》中这样写到: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 吐,就是半个盛唐。”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举杯消愁愁更愁 1、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__
我辈岂是蓬蒿人 2、仰天大笑出门去,_________________
欲上青天揽明月 3、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段 落 大 意
一、入梦缘由
二、梦游幻境
现实天姥 神奇雄峻
梦游天姥吟留别
月夜 清晨
梦境 清幽 剡溪 登山途中 雄奇
黄昏 夜晚
山中
洞中
恐怖
和乐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 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 海日,空中闻天鸡。
思考
夸张——心情迫切 “飞”表现了什么?
“照”和“送”写出什 送——拟人 么?
•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必修上册语文新教材人教第三单元 8.1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 1.理解诗歌的主旨,了解李白的创作风格。 • 2. 培养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 1. 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2. 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李白诗歌创作风格及古体诗相关知识。 • 3.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 4. 梳理字词,积累基础知识。
相关知识积累
• (1)谢公屐 • 《南史·谢灵运》记载: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特
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动的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 • 谢灵运:吴越会稽人,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 (2)三山五岳
• 三山是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五岳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 山;五岳各具特色: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南岳衡山之秀,北岳 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封禅相 结合的产物,它们以象征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闻天下。
• 留别:临行赠言。“送别诗”和“留别诗”都写离别时的离愁别绪;送别诗是送者所作,留别诗是 离者所作。
名家点评
• (1)《梦游天姥吟》胸次皆烟霞云石,无分毫尘浊,别是一副言语,故特为难到。 • ——明代诗评家桂天祥 • (2)恍恍惚惚,奇奇幻幻,非满肚皮烟霞,决挥洒不出。——明代诗人、文学批评家郭濬 • (3)“飞度镜湖月”以下,皆言梦中所历。一路离奇灭没,恍恍惚惚,是梦境,是仙境(“列
• 其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 神话中汲取营养私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 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 2.古体诗:
•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 古诗、古风。
8-1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李白诗名句欣赏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
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 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李白离开长 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
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 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yǎn)州不 久,杜甫西入长安,李白离家南下准备再 游吴越故地时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留 赠给友人,借以排谴内心的悲愤。
★ 与那些凡夫俗子只敢远远瞻拜不同,李白让 自己登上天姥山后,“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反倒是仙境为礼遇作者而隆重敞开。
在人间一身傲骨的李白,到了神仙 世界没有丝毫自惭形秽。这是因为李 白认为自己本就属于神仙世界,既然 地上俗世丑陋不堪,“谪仙”当然应 该重返仙界。
嫉恶如仇 狂放浪漫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扰。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
这首诗诚挚地向亲友们表明了自己蔑视 权贵,傲岸不屈,与宫廷生活彻底绝裂的 态度。表现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理想 世界的追求
读准字音
yínɡ
mǔ shàn lù
瀛洲 天姥 剡溪 渌水
zhuó
jī yǐ dàn
脚著 谢公屐 倚石 澹澹
fēi
石扉
jiē
长嗟
hōnɡ
訇然
jué
觉时
luán
jì
鸾
魂悸
配乐朗诵
李白诗名句欣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题
梦游: 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
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 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留别:
文章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吴 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 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如对其妻所说: “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但 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 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 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 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 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 山东,在兖(Yǎn)州话别,临行作本诗。
心惊梦醒 由幻想转到现实。作者与读者 的情绪随之沉静,在全文形成了起 伏的波澜。
总结第二段
月夜渡湖------幽静雅致 著屐登山------壮观雄奇 山中奇景------神奇迷离
仙人登场------和穆富丽
景点欣赏
岩 泉 龙 吟
鉴湖泛舟
天台顶峰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么体现?
使用什么写作和修辞手法?
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把神山和天姥山并提,起陪衬作用, 表现天姥山的神奇色彩,诗 “神”的特色 凸显而出。 天姥山的特点:高大、巍峨
先用神山陪衬,又用高峻闻名的五岳 及附近名山赤城、天台相比。
写作手法:比较、衬托 修辞手法:夸张 极力表现高耸、时隐时现的天姥山,为 幻想做好准备。
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 我欲因之梦吴越: 代神游天姥山的愿望 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惊,使动用法 虎鼓瑟兮风为马: 演奏 失向来之烟霞: 代上文神异的景象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低头;服侍 势拔五岳掩赤城: 超过 烟涛微茫信难求: 的确、确实 二、默写出李白要求“民主自由”的名言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句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思考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四短句的形式与内容有何联系?与前文 有何联系?
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充分表现了打开天门 的雄伟气势。 从昏暗恍惚到惊天动地,前者烘托后者,形 成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为下文渲染了神奇 的背景。
光辉灿烂,壮丽非 天门打开后的景象如何? 凡。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将 进 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整体感知
1、诗人是通过什么方式向朋友告别的? 2、填空: •入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
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他的《怀 李白》中这样写到: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 吐,就是半个盛唐。”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举杯消愁愁更愁 1、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__
我辈岂是蓬蒿人 2、仰天大笑出门去,_________________
欲上青天揽明月 3、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
由写梦转入写实,揭示全 诗的中心思想。这是由梦醒后 的徘徊失望引出的表现了诗人 内心的矛盾。当中有对人生的 伤感,逃避现实、消极处世的 一面,也有鄙弃权臣贵戚的傲 骨。后者更是主要的感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
行乐…… (承上而叹) 心愿 自由自在 点明题旨
原因
不慕权贵
总结第三段
诗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揭示主旨,表现诗人追 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 神
莫使金樽空对月 4、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_________
不及汪伦送我情 5、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_______
孤帆一片日边来 6、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_
随风直到夜郎西 7、我寄愁心与眀月,_________________
对联颂李白:
1)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文苑第一家。 2)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3)酌酒花间,磨针石上; 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思考
如果梦境是一个故事的话,这里到了哪个 阶段?
仙人出现带来了梦境的最高潮。
诗人在梦境中心境如何?
诗人的幻想如神仙遨游,天马行空, 无拘无束,任意奔驰。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思考
写了什么事?有何作用?
梦游天姥吟留别
月夜 清晨
梦境 清幽 剡溪 登山途中 雄奇
黄昏 夜晚
山中
洞中
恐怖
和乐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 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 海日,空中闻天鸡。
思考
夸张——心情迫切 “飞”表现了什么?
“照”和“送”写出什 送——拟人 么?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段 落 大 意
一、入梦缘由
二、梦游幻境
现实天姥 神奇雄峻
梦到剡溪 清幽寂静 白天景象 壮美奇绝 夜间景象 离奇险怪 神仙洞府 壮丽辉煌 梦境消失 无限留恋
三、梦觉
蔑视权贵 反抗现实
•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全 诗 脉 络 入梦缘由 梦中惊醒 梦游历程 梦后留别 梦中仙境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 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 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 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思考: 为何从“瀛洲”谈
起?
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
•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3、概括全诗脉络
诗人是通过什么方式向朋友告别的?
——借“梦游天姥”及抒发梦后感
慨的方式
填
空:
入梦的原因是: “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
明月与人如影随形,人与自然和谐 一体,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眷恋。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思考 写作对象是什么?山中奇景:峰回路转,山 鸣水啸,熊咆龙吟。 写出怎样的一种景象? 昏暗恍惚。
加红句使用了什么句式? 楚辞句式,使节奏 变化
找出文中的多义字
訇然中开(打开,动词) 使我不得开心颜(舒展,动词) 古来万事东流水(事情,名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侍奉,动 词)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虎鼓瑟兮鸾回车(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名词“事”作动词,侍奉) 云青青兮欲雨(名词“雨”用作动词,下雨) 2、名词用作状语 对此欲倒东南倾(方位名词“东南”用作“倾”的状语, 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南) 訇然中开(“中”用作“开”的状语,在中间) 古来万事东流水(方位名词“东”用作“流”的状语,表 示动作的方向,向东) 3、使动用法 栗森林兮惊层巅(栗,使……颤栗;惊,使……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