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学研究

网络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齐如林1

,张宪昌

2

(11聊城大学 学报编辑部,山东聊城 252059;21聊城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聊城 252059)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最终目的,是在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体现出来。如何将人民群众纳入到保护大军中来,是一个重要环节。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诉诸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互联网,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关键词:网络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模式;视听复合;互动;人文环境中图分类号:K 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8)01-0062-06

我们人类的文化传播活动,经过了20世纪,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媒介迭加过程,来到了21世

纪的网络传播时代。新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化、旋律构思五彩缤纷的时代,又是一个文化传播高度民主化与自由化的时代,文化传播的一切都带有合理性和可能性。因此,在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所有环节上,挑战与机遇,竞争与发展,碰撞与包含,理解和宽容,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回避且应积极面对及利用的现实。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演变

人类历史上传播媒介的发展,经历了从口头到

文字,从广播到电影、电视,再到网络的发展历程。先秦时代,对话是人们生活交际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一时期,各种非物质文化的表现是非常活跃的。史诗、歌谣、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口头文化以及相关的表达文化和其他口头传承艺术,自此开始世代传承下来。中世纪开始,人类进入了以书写、文本为标志的文字传播和印刷传播时代。书写这种传播方式虽然使众多的非物质文化得以记载和保存,但它却丧失了口语传播的当下性、即时性和现场感,与音乐、节奏、庆典和宴饮等一系列的超

语言因素剥离开来,同时也抛弃了非物质文化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泯灭了其中双向、互动的对话精神。

20世纪,人类进入到以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为标志的电子传播时代。“收音机的对象

是世界,而不是个人。”[1]

于是,个人性的传播完全被公共性的传播所取代,因而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时代。在此,人的感官“延伸”,使听广播的听众和看电视或电影的观众在声音和图像面前完全沦为一个失去了言说权和书写权的被动“受众”,一个无法参与的、剩余的“他者”。可见,大众传播离口语传播的那种当下性、实时性和即时性越来越远,使直接参与的对话愈发变得不可能,因而沦为纯粹的“独白”。

从上述意义来说,文字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的出现,对非物质文化传播尤其对口头传承艺术是一场“灭顶之灾”。大众传播所带来的全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负载着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和手工技艺的传承使命的艺人日益减少乃至死亡,民族“文化记忆”出现中断的概率大为增加。

进入20世纪末,出现互联网这种所谓的“第四媒

介”,人类进入到波斯特所谓的“第二媒介时代”。

[2]

收稿日期:2007-11-14

作者简介:齐汝林(1981- 

),男,山东临清人,聊城大学民俗学硕士,聊城大学学报编辑,研究方向为民俗学。张宪昌(1956- 

),男,山东莘县人,聊城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民俗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俗学。2

6第4卷第1期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N o 11,20082008年3月

Journal of X i π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erial N o 110

迅猛发展的网络使整个社会信息系统发生着革命性的变迁。互联网不仅适用于大众传播,而且也应用于人际传播。网络全方位、立体型、双向地延伸着人的所有感官,使上网的双方获得亲密的接触,并且实现了能够共享同一人文环境的“虚拟社区”。由此,人类重归“亲自接触”的口语传播时代。总之,文化传播归于对话。

由此,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必须在对话和交流的土壤中才能获得真正成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支撑。自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可能获得更为广阔的传播空间。而这仅仅是个前提,不能忽略的问题是,现代社会的民众能否以久违的激情,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对话优势,传承而非走马观花似的遗弃代表着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身份认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理论上的可能变为现实中的实践,还需要我们立足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网络时代传播的土壤,并深入探索网络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模式。

二、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

 网络时代传播的土壤

能够实现互动与对话,营造必要的人文环境,网络时代具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广泛传播的客观条件。而真正决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还是人心向背。一个漠视民族传统文化,疯狂满足物质欲求而不惜丧失灵魂和精神的群体,是不可能给予非物质文化足够重视和关注的。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网络时代传播的土壤,首先需要解决人们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最为重要的一点,五花八门的网络时代里,我们必须以尊重和亲近的态度拥抱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不等于低俗,民间不等于无价值,风俗不等于迷信。俗的意义有两种:一是通俗;一是低俗。通俗是一种风格,不等于没有文化,没有思想。土气不等于低俗,洋气也不见得高贵。只有民间的,才是世界的。只要具有丰厚的生活底蕴,能引起百姓大众共鸣的就是有价值的。民间和官方并非意义和价值的分水岭。风俗是一种普遍的民间文化现象,在任何民族中、任何社会阶段、任何国家中都存在,在今天它还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如历史学家顾颉刚所言,既有情,又有信仰,那我们民族的前途就是“有望的”了。

要认识到,文化认同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最

深厚的战略资源。随着西方思潮、理念的大规模入侵,相当数量的民族传统文化趋近消亡,中华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力正在削弱。曾几何时,吃麦当劳,啃比萨饼,喝咖啡,过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成为时尚,而对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熟视无睹。长时期文化交流的“逆差”和“赤字”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金钱的损失,而是民族文化的丧失,是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危机。作为政治、经济、军事等力量无法替代的“软实力”,文化认同较之于军事意义上的国防更为牢固和稳定。

如今,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已深入人心,而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资源的文化经济必将成为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有研究表明,“当人均G DP达到3000美元后,经济社会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将会出现消费转变和结构的重大调整,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快速增加、消费‘拖物化’等趋势”。[3]因为就人的本性而言,人的物质需求是有限的,但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却是无限的。事实上,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宰”经济发展的趋势在我国已经开始显现。比如,“原生态”大型艺术表演、各地的民俗风情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就是例子。

也只有在充分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传播的价值和意义的基础上,强调特殊性、多样性的网络对话,才能搭建起一个能容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性及其诸多诉求,而不仅仅是追求同一和普遍民主的新的公共领域———“电子民主广场”,最终构筑一个媒介学者霍华德・莱恩格尔德所倡导的“意义共享”的“网络社区”。[4]

三、网络时代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传播模式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三种方式:一是少数人专事学习传承;二是立法保护,如法定民族节日等;三是划定“保留地”或称整体保护。但就开展情况来看,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还停留在一个发掘和宣传阶段,比较多的还只是在政府及学术研究的范围内,并没有广泛地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最终的目的,是在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体现出来的。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仅靠一年一度的“文化遗产日”,

36

2008年第1期

(总第10期)齐如林,张宪昌:网络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