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冬阳 童年 骆驼队(4)_人教新课标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1. 教材分析本课文为五年级语文下册文学阅读第二单元第三篇,共计1016字。
本文旨在讲述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时见到骆驼队的情景,教育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感受生命的美好。
2. 教学目标•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抓到情感色彩;•能够听懂课文并正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探讨,理解文本中的主题;•能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感受生命的美好。
3. 教学过程3.1 预习让学生在课前阅读课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1.课文的标题是什么?2.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3.课文中提到了哪些形象的描写?4.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一部分?3.2 导入让学生将自己的答案分享给其他同学,并选择一些优秀的答案进行分享。
导师通过对学生的回应来了解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之前对于文学课的学习情况。
3.3 讲解教师安排一段时间,对课文的难点进行讲解,并通过课本中的注释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生疏的词汇和短语。
3.4 分析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2.作者通过怎样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3.文章的主题是什么?4.这篇文章让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主题和情感色彩。
3.5 练习学生在理解后,进行课文的整体朗读,以及突出关键句的朗读,使学生练习时更容易陷入情境,贴近文本中的人物、情感。
3.6 辅导学生在朗读时,有些单词或者短语发音不准确,教师可给予辅导。
并通过多次练习,让学生掌握常见词汇和生词的发音和意思。
3.7 总结让学生总结整个课堂的学习成果,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自己个性化的问题。
4. 作业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的文章,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生命的美好。
5. 教学反思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的热情积极,感受良好,表现出了对文学的兴趣。
五年级语文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四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
教学重点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歌曲《送别》简单制作课件课前思考:1自学字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围绕童年生活,作者写了哪几个片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营造氛围1.时光悄悄流逝,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
你还记得小时候哪些有趣的事呢?(《送别》的音乐轻轻响起)导语:幸福的童年真是各有各的幸福。
这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
(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
从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借这三个意象鲜明的词语,学生联想到冬日的暖阳,一队队的骆驼,清脆的驼铃,好奇的孩子……虽说与真正理解课文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为下面的深入学习作出了铺垫。
]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他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
二、交流信息,了解作者与背景1.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2.结合“资料袋”,总结出示。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2.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1)注意“嚼”字的读音和写法。
(2)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四个片断。
四、品读课文,体会童年趣事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作者童年的往事,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那就拿起笔来,把你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用笔划一划,然后在旁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一个词写下你的感受。
冬阳 —童年—骆驼队 教案
2、指名分段读文,正音。检查读文情况。
3、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分别写了那几件事?
学生在读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交流思考的问题。
4、全班交流
三、质疑
在预习这篇课文时,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同学、老师讨论交流?
留出时间给学生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
本课课文的语言浅显,优美,读起来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以读为主,“读”占鳌头。在朗读教学中采用了默读、师生合作读、范读、赛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过程。我在本课教学中还创设了一定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边读边悟作者通过骆驼队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读出我对骆驼的魂牵梦萦,读出“我”仔细观察,喜欢追问,乐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同时,让孩子们边读边在特别有感悟的地方及时做上批注,在分享读书感悟时与同学交流。在朗读交流中,让学生体会作者围绕骆驼队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式。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乐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2、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学会珍惜生活。
发展方面: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口头表达能力。
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语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
队》语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下册《冬阳middot;童年middot;骆驼队》语文教案
设计理念:
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有效利用课内外学习资源,聚焦重点,强化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遵循语文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构建情知相融、双主并重、教学相长的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教学目标:
1.学习自觉地运用工具书学习和阅读。
2.读准、写好本课生字词,重点体会咀嚼一词。
3.学习用学咀嚼这样的词组或短语概括文章主要事件。
4.品读议驼铃和问去向,关注人物对话,探讨、揣摩作者是怎
样变化地用真实语言表达人物形象和内心情感,并学习运用。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用学咀嚼这样的词组或短语概括文章主要事件。
2.品读议驼铃和问去向,关注人物对话,探讨、揣摩作者是怎样变化地用真实语言表达人物形象和内心情感,并学习运用。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冬阳童年骆驼队(4)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冬阳童年骆驼队(4)_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明白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摘抄自己喜爱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明白得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如何样表达出来的。
领会作者围绕关于“骆驼队”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1、导入:童年是一幅五彩的画,童年是一首欢乐的歌;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
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编织着漂亮的故事。
大伙儿还记得上册课本中我们认识的那个一放学就跑到书店去窃读的小女孩吗?她是谁?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林海音的一篇文章。
请大伙儿齐读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2、再读一遍,请同学们看一看:那个课题和往常的课题有什么不同吗?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这三个词当中,你看起来看到了如何样的画面?3、介绍“冬阳下的骆驼队”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经历最深刻的一个画面。
关于林海音,你对她有哪些了解?(指名说)林海音是我国现代闻名作家。
她原籍台湾,1918年出生于日本,童年时随父母回国住在北京城南,1948年举家迁回台湾。
林海音女士依照在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写成了《城南旧事》一书,深受读者喜爱。
《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正是《城南旧事》这本书的序言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前我已布置大伙儿对课文进行了预习,下面检查一下预习情形。
1、大屏幕出示生字词语:自由读读给同位听互相正音指名读(正音)强调:咀嚼嚼着齐读过渡:生字词语同学们把握得不错,课文读得如何样了呢,谁来告诉大伙儿:课文要紧讲的是什么?()那么,围绕骆驼队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段呢?指名回答依照反馈,相机板书:看骆驼咀嚼——想骆驼为何系铃铛——想替骆驼剪毛——追问骆驼去处。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冬阳童年骆驼队 人教部编版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嚼”;能正确读写“咀嚼、幼稚、寂寞、重临”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情感,并揣摩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抄写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情感,并揣摩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感悟课题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她的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
(板书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2、解题:文题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从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在温暖的冬阳下,一支骆驼队从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
)师:这个题目把三种事物编织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令我们产生了许多遐想。
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她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
(齐读课题)二、预习交流,初步理解1、默读课文,交流预习情况。
(1)小组代表读生字词。
注意“嚼”“傻”“卸”的读音和写法。
“咀嚼”的“嚼”读jué;“慢慢地嚼”的“嚼”读jiáo。
“卸”共9画,第7画是提;“傻”的右上部分里面不是“夕”。
对于不理解的词语通过全班交流弄懂。
(2)各小组分段读课文。
(3)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4)阅读课后“资料袋”中有关林海音和这篇课文的介绍。
师概括总结:“冬阳下的骆驼队”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个画面。
林海音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她原籍台湾,1918年出生于日本,童年时随父母回国住在北京城南,1948年举家迁回台湾。
林海音女士根据在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写成了《城南旧事》一书,深受读者喜爱。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毡帽、卸煤、咀嚼、交错、幼稚、沙漠、寂寞、棉袄、驼绒、袍子、傻事”等词语2、通过情境教学法,提高发散思维想象的能力。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会作者追忆童年的感情。
2、难点: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品读赏析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接触过的关于思念家乡的文学作品;教师引导:中国现代作家多有恋乡情结的作品。
恋乡源于生命中曾经的苦痛与欢乐、苦难与幸福。
尤其是回忆童年故乡题材的创作,更是饱蘸着作者的情与爱,是唱给童年故乡的生命咏叹曲。
我们今天一起走近林海音看看她眼中的老北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读全文,复习生字词,给诗歌断句,标出重读字词,并且明确诗歌总体结构。
诗人从我怎样相信未来到为什么相信未来,最后呼吁人们相信未来。
这是整体感知的第一步,通过自己的诵读体验。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音频文件,注意朗读者节奏、语气、语调的变化,从而体会诗人当时的特殊情感。
3、全班分为四个小组,讨论作者笔下一共写了几幅童年的画面。
明确:第一幅画面:“骆驼队停留在我家门口”,当爸爸和拉骆驼的人在讲价钱时,“我”在看骆驼吃东西。
第二幅画面:“我”和爸爸关于骆驼“为什么脖子上带铜铃”的对话。
第三幅画面:“我”在追问妈妈,“夏天骆驼到哪里去了”。
第四幅画面:作者在回忆中重温了童年的生活画面,最后点明创作《城南旧事》的心灵体验。
回顾四个画面,尤其前三个画面,作者勾勒了老北京城一个普通平民家庭的生活场面:冬天购买烧煤,这在许多北方人家是多么平常普通的场景,然后作者却抓住了这一生活画面,给我们带来了细腻温馨又带有寂寞感伤的情感体验,这样在开篇就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让学生感受作者林海音对童年的怀念和对骆驼队的特殊情感。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从作品中描绘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场景,培养他们的写作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阅读与分析。
2. 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情感、人物形象以及故事背景。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向学生介绍作者林海音及其作品《冬阳·童年·骆驼队》。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感受作者的情感。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题,讨论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骆驼队的特殊情感。
4.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分享各自的想法和感受。
5.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从自己的童年经历中提取素材,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技巧,写一篇关于童年的短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程度,包括对主题、情感、人物形象等方面的把握。
2. 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的掌握程度,能否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学生写作练习的完成质量,包括内容丰富程度、语言表达准确性和创造性等五、教学资源1. 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原文。
2. 作者林海音的简介。
3. 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写作练习所需的相关材料和工具。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童年时的趣事和难忘的经历,让学生体会童年的美好。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他们童年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不同年代的人对童年的感悟。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技巧,写一篇关于童年的作文。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冬阳 童年 骆驼队》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人教版(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作者童年时观看骆驼脱毛的趣事,以及骆驼脱毛的原因,激发了学生对动物特征的好奇心,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童年的美好。
课文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富有童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
他们对于富有童趣的故事比较感兴趣,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文本深层含义方面仍有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骆驼脱毛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童年的美好,珍惜现在的时光。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骆驼脱毛的原因;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童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文内容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2.教学素材: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动物特征资料,以便进行拓展教学;3.课堂练习题:设计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骆驼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骆驼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随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感受童年的美好。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体会课文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童年时的趣事,分享快乐时光,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现在的成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3篇2024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3篇2024〖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第【1】篇〗听了王慧老师执教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很受启发。
这节课从课题入手,把握全文主要内容,营造情感基调,理清文章脉络,抓重点词句进行品析、感悟,逐渐加深情感体验,悟出人生的道理。
这节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1、教给学生方法,授课思路清晰。
在揭示课题后,王老师就出示自主学习的内容,告诉学生读书应会找要点,读课文,其他同学用书中句子概括,这就教给了学生把握小标题概括课文内容的一种读书的方法,从而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让学生逐渐深入文本,加深情感体验。
王老师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逐渐深入文本,加深情感体验。
如在品读“看骆驼咀嚼”这一段时,让学生反复读,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者看呆了,这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于是王老师先让学生感悟骆驼咀嚼是多么有趣。
想象出骆驼的上下牙交错的磨来磨去,吃得津津有味、全神贯注、悠然自得、其乐无穷,于是作者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跟着动起来。
重点的句子让学生反复的读,在联想中理解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进入情境,感受到骆驼有耐力,有韧性,耐得住寂寞。
3、把课堂放给学生,收放自如,营造良好氛围。
王老师在整节课的教学中都体现了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理念,讲完“看咀嚼”部分,把时间放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体会,然后交流展示。
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在学习“谈驼铃”一部分,感受骆驼耐得住饥渴、寂寞后,从反复读中悟出在生活中要沉得住气,有耐性、忍性、韧性,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真是水到渠成。
总之,王老师这节课是一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让我感受到了语文的味道,给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第【2】篇〗《冬阳·童年·骆驼队》是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
既是自传,便是一种追忆,这篇课文中便流水着作者浓浓的回味、追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4)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文章中骆驼队在冬天旅行的背景;2.掌握词语“小伙伴、远航、茫茫、骆驼、倔强、徜徉”的意思;3.理解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冬天的景色。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中的故事情节;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冬天的景色。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尊重大自然的态度;2.培养学生对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文章中的故事情节;2.掌握词语的意思。
难点1.描述冬天的景色;2.理解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冬天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骆驼在冬天的生活环境。
2.提问学生,大家知道骆驼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的吗?第二课时:阅读理解1.让学生集中精力阅读课文,学生可以分段朗读。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梳理主要事件并进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第三课时:词语理解1.分析课文中的生词,让学生猜测词语含义,然后老师进行讲解。
2.让学生写下这些生词,扩展联想,丰富词汇积累。
第四课时:情感抒发1.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描写,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冬天的景色或者自己心目中的冬天。
2.让学生表达对动物、大自然的感受。
第五课时:总结反思1.回顾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收获。
2.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多读书、爱读书。
四、教学后记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文章,并且在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上有所提升。
希望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获取知识,更能够感受到作者用心的情感传达,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小学语文5年下《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一最新3篇
小学语文5年下《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一最新3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朗读、批注、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留恋童年的复杂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初步了解作品的语言特点。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任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关于“骆驼队”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话。
教法情景教学,知道学生品读感悟,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并组织学生讨论。
学法自读自悟,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想象画面1、时光悄悄流逝,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
你还记得小时候哪些有趣的事呢?(《送别》的音乐轻轻响起)2、(板书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谁来读读课题?你发现这课题跟我们以往的有什么不同吗?3、再指名读课题,读着课题,你脑海里出现了什么画面?4、我们一起把这美的画面读出来。
(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画面1、自由读课文,要求:(1)借助文中的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课文围绕“骆驼队”回忆了哪些画面和场景呢?让我们打开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正音。
(重点:“嚼”的两种读音,“卸”的字形)3、默读课文,想想作者围绕“骆驼队”回忆了哪几个场景。
4、读了课文,你认为作者拥有怎样的童年?三、小结,完成作业1、课堂作业第三题2、生字抄写本。
第二课时一、导读——回顾画面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林海音的作品,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
想一想,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场景?(随机板书)2、这四个场景是作者童年里最深刻的记忆,就像电影里的一组镜头常常浮现在她的脑海里。
看了这样一组镜头,你认为作者拥有一个怎样的童年?二、批注——感悟画面过渡:读着这样的童年故事,有时候我们会情不自禁地笑出来。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第【1】篇〗【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3、根据注释,理解课文大意,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之处。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一、【教学过程】(一)歌曲激情,解释课题1.上课前,咱们先一起来听一支歌,会唱的跟着一起唱,认真听注意歌词。
(课件播放歌曲:《童年》)2.谁能说说歌词都写了什么?(生自由说,师板书题目)3.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题目的三个词语中间有两个间隔符号)。
老师读题目,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温暖的冬阳下,一群骆驼队从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
)这个题目把三种事物编织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会令我们产生许多遐想。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它们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收藏在我们的记忆里,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他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齐读课题4、简介作者与背景二、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会写9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读熟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习内容】(一)、我会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1)毡卸咀嚼漠寞袄袍傻(2)我会读,引导学生读准停顿、读通课文。
那样——(骆驼咀嚼的样子的句子)(二)、我知道《冬阳童年骆驼队》选自()的《》这是一部()的小说。
本文讲的是主人公在()经历的童年往事。
(三)、我不解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三、《冬阳童年骆驼队》导学案【学习目标】根据注释,理解课文大意,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之处。
【小组合作探究】1、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22、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3、汇报交流课文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冬阳 童年 骆驼队_人教新课标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作者童年生活的几个场景,边读边想象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4.学习作者通过具体生动的语言,描写一个场景和画面,表达出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作者童年生活的几个场景,边读边想象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具体生动的语言,描写一个场景和画面,表达出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抓住单元主题,导入新课1.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多彩的童年)上节课,我们学习的3首古诗,都是描写古代儿童的生活。
回想一下,诗中描写了哪些场景?2.对,诗人抓住了一个个的场景,用短短的几个字,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儿童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现代女作家林海音笔下的童年生活,你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板书课题)二、交流资料,了解作者1.课文已经预习了,你对林海音有哪些了解?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出示课后“资料袋”进行补充。
三、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通过预习,你知道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场景?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学习咀嚼谈论驼铃学剪驼毛追问去处3.小结:这篇文章作者就是抓住一个个场景进行描写。
让我们一起走进场景,走进人物的内心。
四、走进场景,感悟人物内心。
(一)学习第一个场景——学习咀嚼1.阅读课文4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体会,这个场景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感受到什么?可以写写自己的体会。
2.出示重点词句,交流体会。
①出示句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在胡须上。
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②引导学生抓住“三个那样”“呆”等词语体会,感受到了小英子的天真、可爱、神情专注等)。
此时,你就是那个小英子,让我们再走进场景感受一下。
五年级下册语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童年生活,感受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课文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理解能力。
(3)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珍惜。
(2)培养学生对亲人和朋友的感恩之情。
(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共鸣。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绘的童年生活的理解。
(3)培养学生对课文情感的共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冬阳·童年·骆驼队》。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冬阳、童年、骆驼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2. 课文朗读(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分组讨论,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分享感受。
(2)学生互相交流,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生活的短文。
3. 预习下节课文《夏天的夜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朗读、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
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2.6冬阳童年骆驼队》优秀教学案例
3.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情感体验能力,激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创作出自己的童年故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课文《2.6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3.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亲情对自己的影响,如:“课文中的亲情是如何体现的?”“你觉得亲情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和亲情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2.小组合作完成骆驼队的描绘,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共同创作一幅骆驼队的画面。
4.反思与评价: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我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我是如何克服的?”学生互相评价,从内容、表达、情感等方面对彼此的写作进行评价,给出建设性的意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学生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进能力。
5.教学目标全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涵盖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创作出自己的童年故事。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思考亲情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家庭观念。这种全面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教学目标: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领悟作者围绕关于“骆驼队”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1、导入:童年是一幅五彩的画,童年是一首欢乐的歌;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
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编织着美丽的故事。
大家还记得上册课本中我们认识的那个一放学就跑到书店去窃读的小女孩吗?她是谁?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林海音的一篇文章。
请大家齐读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2、再读一遍,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课题和以前的课题有什么不同吗?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这三个词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3、介绍作者:“冬阳下的骆驼队”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一个画面。
关于林海音,你对她有哪些了解?(指名说)林海音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她原籍台湾,1918年出生于日本,童年时随父母回国住在北京城南,1948年举家迁回台湾。
林海音女士根据在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写成了《城南旧事》一书,深受读者喜爱。
《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正是《城南旧事》这本书的序言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前我已布置大家对课文进行了预习,下面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大屏幕出示生字词语:自由读读给同位听互相正音指名读(正音)强调:咀嚼嚼着齐读过渡:生字词语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课文读得怎么样了呢,谁来告诉大家: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那么,围绕骆驼队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段呢?指名回答根据反馈,相机板书:看骆驼咀嚼——想骆驼为何系铃铛——想替骆驼剪毛——追问骆驼去处。
三、品读欣赏课文(一)体味童年趣出示自学提示,自主探究,小组内交流同学们说得真好,是不是觉得都很有意思?现在,让我们仔细品读课文,请看自学提示,谁来读一读?出示自学提示:我读书我思考:其中最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段,多读几遍,简单写出你的感受和体会,然后和小组内同学交流。
1、请同学们带上这些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勾画。
2、小组内交流讨论。
学生交流读书所得,教师适时点拨(二)集体交流,刚才,同学们读得认真,讨论交流得也很热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好吗?谁先说?(我来说,我最感兴趣的是……)学骆驼咀嚼出示句子:我站在骆驼面前,看他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他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1、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预计学生会说:我感受到了作者看得仔细,这画面很有趣等)2、你从哪些字词感受到作者看得仔细?(1)抓“那样……那样……那样……”从骆驼咀嚼的样子和情态看出作者看得仔细。
(2)抓“磨来磨去,冒,沾”从骆驼咀嚼的动作来品味,能看出作者看得很细微;(3)抓“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看得很入神。
从哪里看出来我看呆了?3、顺势让学生齐读段落,并追问:从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姑娘?(这里,我想孩子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骆驼咀嚼的样子,更重要的是,边上还有一个天真可爱、看的入神的小女孩,小女孩、骆驼,画面就这样定格在孩子们的脑中。
)想骆驼为何系铃铛1、导入:其实,作者不仅看骆驼看得仔细,看得有趣,她的一些想法也十分与众不同,她的什么想法与众不同?能找到有关的句段说一说吗?谁来读一读?齐读一遍(1)你觉得她的想法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她的想法中充满了孩童的天真和内心的美好。
)(2)她的这种想法怎么样?(美好,)难怪爸爸……,齐读(3)在这里,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天真可爱,内心充满无限美好的小姑娘想替骆驼剪毛1、导入:孩子们,像这样只有童年才会有的想法,还有很多。
当春天来的时候,当作者看到骆驼肚子下的皮毛又长又不整齐时,她又有什么奇特的想法?我们来读读。
(抓住:“真想”来体会),你从这里读出了什么?(想法奇特,喜欢骆驼,想让骆驼干净整洁)这就是童年的奇思妙想,这就是作者对骆驼的关心爱护。
2、交流后小结:多么可爱的小姑娘!追问骆驼的去处1、导入:作者与骆驼成为朋友,可夏天来了,他们却不见了,于是她就问:谁来读这一部分?(1)好好读一读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很想念骆驼)(2)师:妈妈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看看这篇文章,林海音都问了些什么?她除了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还问了什么?师:那么既然是“总是问总是问”,你再把课文内容游览一遍,想一想,林海音可能还会问什么?师:童年的林海音真的是什么都问,就像妈妈说的“总是问、总是问”。
为什么童年时的林海音“总是问、总是问”呢?生:她对世上一切事物都十分好奇,看到什么都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此时此刻,她没头没脑的问,说明她满脑子想到都是骆驼,多么有意思的小情怀啊!小结:四个童年生活的小片段让我们看到了什么?(童年生活的有趣、快乐和美好)板书:快乐,美好(二)怀想童年过渡:童年生活就是如此的有趣,如此的美好,就是这样的让人忍俊不禁,看同学们读的时候都笑了。
可是,光总会流逝,童年不会永驻,我们都要长大。
几十年后,已到中年的作者回忆起这些童年往事的时候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在心头呢?(指名)你从哪里看出来?指名1.你从这里读出了什么?“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2.是啊,不光是“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当作者已是人到中年,当她已是人在台湾,可能会产生更多的人生感触。
比如,当她再一次想起那挂在骆驼脖子上的铃铛,当她再一次想起那垂在骆驼肚皮底下的长长的毛,当她再一次想起童年时那满脑子的问题,想象一下她可能会怎么说?(指名说)师:所有从前做的傻事都不会再做了,所有童年时非常幼稚的想法都不会再有了,那满脑子的问题现在也不会再问了。
现在再回想起过去的那些,我们仿佛听到了她轻轻的叹息,透过这轻轻的叹息,我们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什么?(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留恋)板书:怀念和留恋现实的童年已经过去,记忆的童年可以永存,于是,在淡淡的忧伤与深深的怀念中作者写下了《城南旧事》一书,冬阳下的骆驼队仿佛又出现在眼前,悦耳的驼铃声仿佛又响起在耳畔。
所以作者说:童年有重临与我的眼前。
这个童年指的是什么?(三)课文小结:这篇课文,作者通过写童年时在北京生活的几个片段,回忆了童年生活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那段童年生活的怀念和留恋之情。
(四)朗读林海音七十七岁时所作的一首怀念那段美好童年生活的诗:静静地听,静静地想,回忆我的童年,忽见柳条儿摇曳,柳絮飞扬,柳絮吹向我的脸上,鼻孔里刺痒。
抚摸着鼻尖,泪珠儿沾湿我七岁的小手。
……我愿在这儿静静地听;向我自己的心诉求:给我一盏七月的莲花灯,提着它,我去踏冬月的雪,一步一个脚印,踏到明春……静静地听,静静地听,听城南的深夜,听到冬阳的早晨。
先自由朗读,然后齐读:从这首诗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什么?(五)谈感悟和收获现在,请同学们再快速朗读一遍课文,1、还有什么问题?2、学过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四、拓展延伸1.说童年: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我们又一次感悟到童年是美好的,光阴是宝贵的,童年是我们都做过一些“傻事”,你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许多有趣的经历呢?还记得小时候哪些有趣的事吗?说来给大家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