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近代音乐史练习题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略)

见在线练习。

二、名词解释

1. 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16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成立了“北京大学音乐

团”。1919年改组为“音乐研究会”,1922年8月经萧友梅提议,改组为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蔡亲任会长,设钢琴、提琴、古琴、琵琶、昆曲五个组。该所简章提出“以养成乐学人才为宗旨,一面传习西洋音乐(包括理论与技术),一面保存中国古乐.发扬而光大之。”开办之时共有学员44人,设甲、乙种师范科及各项选科,选学科目以音乐理论和西洋弦乐器为多,学习成绩采用学分制评定。这是我国第一所专门的音乐教育机构,办所近五年,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早期的专门音乐人才。

2. 国乐改进社:1927年5月成立于北京。由刘天华等人发起,并主持日常工作。该社

活动的主要内容有:组织进行民族音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民族乐器的改进,民族乐曲的创作以及编辑出版音乐刊物。自1928年至1934年间共出版期刊《音乐杂志》10期。该社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也即“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所掀起的探求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热潮时期,兴办各种新文化事业,发行各种刊物杂志,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新风气,对新文化的发展起了有益的促进作用。

3. 萧友梅:萧友梅(1884~1940),字思鹤,又字雪明,广东香山县石岐镇兴宁里人(今

中山石岐区兴宁里人)。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开基创业的一代宗师、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4. 国立音乐院: 1927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根据其一贯倡导的“以美

育代宗教”的教育宗旨,派肖友梅博士到上海筹建国立音乐院。肖友梅,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是民国元年国歌(卿云歌)的作曲者,肖友梅参照法国“国立巴黎音乐院”,办起了中国第一所音乐高校。由蔡元培兼任院长,12月蔡元培因大学院公务纷繁,委派教务主任肖友梅代理院长。1929年7月奉南京政府之命,学校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此后便逐渐成为中国一所著名的音乐学府。

5. 黎锦晖:黎锦晖(1891-1967)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黎锦晖生于湖南湘潭,“黎

氏八骏”之一。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家乡民间音乐和当地流行的湘剧、花鼓戏、汉剧等戏剧音乐对他影响至深。1927年,他创办了“中华歌舞学校”,后又组建“中华歌舞团”。1929年组织“明月歌舞团”,并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931年,“明月歌舞团”并入联华影业公司。1949年后,他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担任作曲,1967年逝世于上海。

6. 《小小画家》:《小小画家(套装共10册)》为套装书,共10册。分别是《蔬菜篇》、

《水果篇》、《生活用品篇》、《动物篇(上)》、《动物篇(下)》、《玩具篇》、《交通工具篇》、《人物篇》、《学习用品篇》、《建筑风景篇》。

7. 《旗正飘飘》:《旗正飘飘》是四部合唱。由韦瀚章作词,黄自作曲。作于1933

年元月出版的《音乐杂志》第1期,同年9月被大长城影片公共场所司的有声故事片《还我山河》采用作片中插曲。歌曲表现了"国亡家破,祸在眉梢"的悲愤情绪,以及要求抗战的炽烈深沉的爱国激情。该曲风格,节奏铿锵有力,音调慷慨激昂。

8. 《长恨歌》:《长恨歌》是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其代表作之一,

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9. 青主:廖尚果(1893--1959),即青主,中国音乐理论家,广东惠阳县府城人(今惠

城区桥西),曾用笔名黎青主,别署黎青、L.T.等。1893年6月10日生于广东惠州,1959年逝世于上海。辛亥革命前为广东黄埔陆军小学堂学生。武昌起义时他曾参加进攻潮州府的武装行动。民国成立后,于1912年,以功臣资格受广东政府派遣留学德国,入柏林大学法学系,同时学习钢琴和作曲理论。1920年获法学博士学位。

二、简答与论述题

1.萧友梅对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贡献:

(一)在音乐创作方面:

萧友梅作为中国第一代作曲家,对我国专业音乐创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改变了中国历史上“集体创作”和“依曲填词”的创作传统。

(二)在音乐理论方面:

萧友梅的著作《近世西洋音乐史纲》,阐述了当时巴洛克音乐鼎盛时期至古典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和作品,让学生很容易掌握学习西洋音乐史的关键。萧友梅还设立了“钢琴的历史与弹奏者”一章,让学生的学习范围更广、更精。

(三)在音乐教育教学方面:

萧友梅在担任国立音乐院代理院长和国立音专校长的10余年间,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专业音乐人才。这一伟大创举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纵观历史,没有哪一个音乐院校可以像国立音专一样。其中,最为知名的代表人物有贺绿汀、江定仙、刘雪庵、钱仁康、冼星海、吕骥、李焕之、丁善德等,这些曾在国立音专学习过的人多数成为我国现代音乐界的代表人。萧友梅亲自为普通学校编撰音乐教材,并大声疾呼要普及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他以培养音乐

师资为主要目的,对偏远地区的音乐师资匮乏相当关注,为此他向教育部征求每年报送两名学生到国立音专学习,在完成学业后返回家乡工作,为我国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更广的人脉。

2.以《教我如何不想他》为例谈:

如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对“天上”、“地上”运用前短后长的节奏处理方式对“飘着”、“吹着”运用前长后短的节奏处理方式,以及对“微风”、“微云”句尾长音的安排,都体现出了音乐的节奏与诗句内在的韵律相吻合的特点。

3.论述刘天华国乐改进思想及其具体实践:

在国乐改革的道路上,“国粹派”,主张“复兴雅乐,不闻西乐”,对西方音乐采取抵制态度;和“崇洋派”,主张“全盘西化”,认为只有西洋音乐才是最先进的音乐,甚至把西洋音乐说成是“蓝眼金发的美少女”,而把中国传统音乐说成是“不堪入目的黄脸婆”;在这双重攻击下,他依然故我,坚持己见,主张“中西融合派”,主张“洋为中用”。

4.论述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及其特点:

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音乐,包括儿童歌舞表演区和儿童歌舞剧,这些音乐作品,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运用儿童的语言反映儿童的生活,富于儿童的情趣,深受儿童的喜爱,黎锦晖儿童歌舞剧语言的通俗化,口语化,音乐的民族化,大众化,以及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寓教于乐的表现手法,对后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以《玫瑰三愿》为例谈黄自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

《玫瑰三愿》词作以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玫瑰的不幸和愿望。黄自的作品音乐上富于浪漫主义气息,具有一定民族风格,充满了宽广的气势和明朗乐观的情绪。另一类是以现代人的诗词作为题材。在这类品中,他注意了发挥演唱技巧,对作曲技术的处理也作了精心的设计,对钢琴伴奏的运用和对和声的处理都有他自己的风格特点。明显地表现了他的独特创作个性――在严谨的形式中,以洗练的笔调,鲜明的形象,丰富的和声语言表现情景交融和内在的戏剧性激情。

三、聆听曲目

1.《问》(萧友梅曲)

2.《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曲)

3.《海韵》(赵元任作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