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认识论文
近代史论文 理性看待太平天国运动
被谬赞的历史——理性解读太平天国运动提起太平天国运动,许多人都会赞不绝口,夸赞他的先进性、时代性和进步性,它被认为是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农民革命,被载入史册,所谓“太平天国革命无可非议的是农民战争,以农民作为革命的主力,但它爆发于中国开始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之后,崛起于经济较为发达、中西交通频繁的两广,“此时社会各阶级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民已不是中世纪的封建农民,他们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特点,农民以外还有新兴的市民等级,这一社会力量投入革命斗争中,成为其核心和骨干。
”(1)读来让人觉得太平天国运动就是一群在新宗教信仰、新思潮影响下崛起的一群农民发动的先进革命,甚至归结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也是简单的归根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诚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除了表面上的指挥失误、丧失斗志,以及再深追一步到主管者的贪污腐败问题等原因外,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可是在我看来,太平天国运动,本质上仍然只是一场在封建社会中发生过无数次的农民起义,其根本未曾脱离过小农思想中争粮争地,称皇称帝的内核,从运动的一开始,就注定了其失败的结局。
提到太平天国运动,就不得不提及客家人。
太平天国运动首先反的是清王朝统治,如同历代大大小小王朝一样,打的是受不了清政府重税盘剥的旗号,可是事实上,清王朝从康熙时代开始逐步实施“摊丁入亩”和“盛世滋丁,永不加赋”等利民政策,解决清王朝因人口剧烈增长而带来的人地矛盾。
清王朝的土地制度是建立在大量的小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在人口不断膨胀的条件下,剥夺小农的土地,不仅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而且在政治上也是完全不可为的。
因此,养活庞大人口,并促进生产发展,就只能是通过减税的方式、以扩大分工剌激交换的方式来鼓励农民经营和开发土地,增加粮食产量。
(2)可是在这样看起来万世太平百姓富足天下安康的社会环境下,以洪秀全为首的客家人却造反了,那么原因就显然不是因为清政府的剥削,而是客家人与当地原住民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结果,矛盾重重升级,最终导致械斗,为起义创造了良好的导火索。
近代史论文 太平天国
不可及的天国——小议太平天国单位:13级综合日语一班姓名:吴永正摘要: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
斗争锋芒直指国内封建统治者,同时打击了资本主义侵略者,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最终失败。
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如同历史上各次农民起义一般,产生了保守、迷信、享乐、皇权等封建思想意识。
历史告诉我们,农民战争无法诞生先进制度,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不能独立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自发的农民思想不能拯救中国。
关键词:太平天国,阶级,失败,时代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多日以野草充饥后病逝。
7月19日天京失守,随后清军屠城。
1872年4月,石达开余部李文彩部在贵州大塘覆灭,这是最后一支可以查证的使用太平天国旗号的反清武装,理论上是最后一支太平军。
不少学者认为,当以李文彩部的覆灭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束标志。
太平天国前期,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神权与政权形成了复杂的关系。
杨秀清与萧朝贵分别取得了代天父上帝与天兄耶稣传言的宗教特权,从此,如同希伯来人须通过摩西之口来聆听上帝的指示那样,太平天国包括君主洪秀全在内的全体君民须通过杨秀清和萧朝贵之口来聆听上帝和耶稣的指示。
萧朝贵战死后,仍有东王杨秀清能“代天父传言”。
(利用迷信“邪教”聚集力量,中国历史中并不少见,如东汉时期黄巾起义中太平道;宋朝方腊叛变,约是一个佛教分支;元朝红巾起义的明教以及清朝的白莲教。
)天王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君主,是政权的代表。
天王是上帝教的教主,但却没有天父或天兄附身下凡、代天父或天兄传言的宗教特权。
当东王作为天父下凡的时候,杨秀清就是天父皇上帝,就是最高神权,天王须跪在东王之前,俯首听命。
从上帝教理论和教义说,只要东王愿意这样做,他就可以随心所欲。
从形式上看,太平天国前期确实表现出神权政治的特点,其主要特征和表现就是东王握有神权,而天王为一国之君,东王所掌握的神权却凌驾于天王代表的政权之上。
东王府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设尚书,每部尚书12人,共达72人之多,分掌国务;六部设承宣,共24人,主发号施令。
太平天国运动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院系:XXXXXXXXXXXXXX 班级:XXXXXXXX姓名:XXX学号:XXXXXXXX太平天国运动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可以从中明白一条真理,即:“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尤其是农民阶级,受来自地主、官僚、封建主义的压迫,迫使他们不得不站起来反抗压迫。
至此,我们不得不谈一下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目的最明确的一次农民战争。
它转战范围跨十八个省,涉及约半数中国人口,从兴起到失败时间长达十四年,它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农民战争之一——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将大笔军费和巨额赔款,全部转嫁给劳动人民,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由于五口通商,外国的工业产品涌进中国,质高价廉的工业产品,排斥了中国传统的家庭副业和手工业,使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失去生计。
同时,地主加紧了对农民的盘剥,土地兼并更为严重。
清政府的捐税,年年增加,使农民不堪重负。
1840-1850年,广东、广西和全国许多地区,水灾、旱灾、蝗灾,连年不断,广大农民家破人亡,陷入绝境。
农民反抗斗争多达110次。
特别是两广地区,由于受到鸦片战争的直接冲击,社会动荡更为激烈。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3月,太平天国转战到武宣东乡,洪秀全正式称“天王”。
从此,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开始了。
金田起义后,太平军北上,9月攻克永安。
洪秀全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立政权。
之后太平军继续北上,1853年初,太平军攻克武昌。
不久,在洪秀全、杨秀清指挥下,太平军从武昌出发,沿江东下,连战连捷,1853年占领南京,同时定都南京,改名为天京。
太平军从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进军武汉到定都天京,历时两年三个月。
天京这个政权巍然屹立于南方,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权遥相对峙,坚持斗争长达十余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要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必须北伐;要巩固天京大本营,控制长江中游,必须西征;为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必须东征、至此,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革命声威震撼全国。
史纲论文_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的得与失自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加重,中国的民族与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各阶级都对国家的出路感到迷茫,不断进行着探索,并提出了不同的方案。
先后出现了农民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以及辛亥革命。
这些运动,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但是这一次次的探索与失败确是为国家的出路提供了借鉴,让人们跟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必须走的道路。
而最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无疑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鸦片战争后,为支付巨额赔款,清政府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激化。
而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使得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农民生活困苦。
因此,1846至1850年严重的自然灾害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
这场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它坚持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不但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又强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甚至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权威。
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更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指出了社会进步方向。
虽然《资政新篇》并不完善而且又未被施行,但是其在思想上的先进性是不容置疑的。
但太平天国运动最终的失败,也告诉我们其中也存在着缺陷。
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在历史上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1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主要在政治、经济、文教、外交四方面作了规定。
政治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各省设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
经济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兴办保险事业等。
反对迷信,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
外交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是先进的中国人第一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封建主义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起了抵御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太平天国运动的产生背景和历史地位-近代史纲要论文-历史论文
太平天国运动的产生背景和历史地位-近代史纲要论文-历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成为了半地半封建国家,中国的农民内受封建腐败官僚的压迫,外受国家的欺凌,生活极端困苦。
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
太平天国运动一方面,另一方面封建主义,在运动过程当中还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施政纲领。
虽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但是客观上它推动了清政府进行变革,从而为中国带来了资产阶级,为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创造了思想和制度基础。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西方列强和清政府的反帝反封建的农动,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农动。
一方面太平天国运动的核心力量和主力军仍然是农民,逃脱不了农动的局限性。
虽然后期在洪仁玕等人领导下颁布了具有资本主义制度性质的《资政新篇》,但是最终由于运动的主体不了解资本主义,也不懂得如何建设资本主义,这些制度都成为了供为观赏的花瓶,没有产生真正的社会效果,那么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就是必然。
一、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背景清王朝自建国起施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到康熙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逐渐繁荣,经过雍正帝的进一步巩固,清王朝到乾隆年间经济社会各方面都达到了鼎盛时期。
而在乾隆即位之时(1735),欧洲正在进行工业,之后的六十年,整个欧洲经过工业,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在工业、军事各方面都全面超过了中国。
在嘉庆帝即位的时候(1795),中国已经落后于欧洲国家,而清政府却依旧沉浸在世界大国的优越感里,丝毫没有危机感。
在国内,在乾隆末年清朝的总人口达到了 3.1 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三亩,按照当时的生产力农民依靠这些土地就很难保证温饱。
又加上乾隆年间由于国力强盛,统治者对于官吏的治理也比较懈怠,从基层到中央滋生了严密的腐败官僚体系,更加使得百姓生活困难。
因此,在嘉庆年间就陆续爆发了小刀会起义、白莲教起义等农动。
到了道光年间,国家官僚腐败更加严重,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得膘肥体壮,资本主义的本性也使得这些国家对于中国这块肥肉垂涎三尺,最终在1840 年爆发了鸦片战争,势力开始侵略中国,清政府统治下的农民阶级一方面要承受因为土地不足和官僚腐败的内部压迫,另一方面又要承受外国侵略者的压迫。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论文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
开始的标志是道光三十年(1851年)金田起义,转战湘,赣、皖、浙等省,最后定都天京(即今南京)正是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南方农民政权,结束的标志是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陷落,历时13年。
这次起义开创了中国不少先河,例如中国农民起义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利用西方宗教发动起义、颁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纲领《资政新篇》等2农民与太平天国的兴亡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运动,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超过了以前任何一次农民运动。
而从整个运动过程看,太平天国政权的兴亡与农民的支持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
平天国的兴起离不开农民的支持,而要获得农民支持,就必须重视和照顾农民利益,尤其是农民的土地问题。
早在金田起义以前,洪秀全根据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摆脱贫穷苦难的愿望,表示了对土地问题的极大关注和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不满。
在《原道醒世训》中,洪秀全对私有制作了深刻批判,认为“世道乖漓,人心浇薄,所爱所憎,一出于私”。
定都天京不久,太平天国颁布了解决土地问题的经济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这个改革方案以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要求按照平均主义原则重新分配土地,即土地归天父公有,将田地划分九等,由农民平均分耕,所谓“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产品也平均分配,余物归公,以便“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最终的目标是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无疑,这种土地改革方案,表达了千百年来生活在苦难之中的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是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大胆否定。
虽然这个方案不可能真正实行,但在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这种平分土地的主张对许多农民来说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对动员广大农民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极大的调动了农民支持太平天国的积极性,从而也推动了运动的发展除重视农民土地问题外,太平天国还从政治上广泛动员和依靠农民。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中论文论文题目:太平天国运动浅析学生姓名:夏立学号:2010213579所在院系:数理学院所在年级:2010级太平天国运动浅析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
开始的标志是道光三十年(1851年)金田起义,转战湘,赣、皖、浙等省,最后定都天京(即今南京)正是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南方农民政权,结束的标志是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陷落,历时13年。
这次起义开创了中国不少先河,例如中国农民起义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利用西方宗教发动起义、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纲领《资政新篇》等。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运动,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超过了以前任何一次农民运动。
而从整个运动过程看,太平天国政权的兴亡与农民的支持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离不开农民的支持,而要获得农民支持,就必须重视和照顾农民利益,尤其是农民的土地问题。
早在金田起义以前,洪秀全根据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摆脱贫穷苦难的愿望,表示了对土地问题的极大关注和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不满。
定都天京不久,太平天国颁布了解决土地问题的经济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这个改革方案以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要求按照平均主义原则重新分配土地,即土地归天父公有,将田地划分九等,由农民平均分耕,所谓“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产品也平均分配,余物归公,以便“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最终的目标是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无疑,这种土地改革方案,表达了千百年来生活在苦难之中的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是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大胆否定。
虽然这个方案不可能真正实行,但在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这种平分土地的主张对许多农民来说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对动员广大农民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极大的调动了农民支持太平天国的积极性,从而也推动了运动的发展。
从太平天国运动看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从太平天国运动看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姓名:***院系、专业: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专业学号:*************二零一一年十一月概要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社会为基础的国家。
几千年来,农民阶级一直是构成中国社会群体的最主要部分。
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农民阶级创造了我国封建时代的繁荣与辉煌;同时农民阶级受所处时代的影响,也具有本身所不可克服的阶级局限性。
在中国近代史中,农民阶级为救亡图存进行过探索和斗争,最值得一提的可能就是太平天国运动了。
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固有的局限性,这些探索都以失败告终。
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又是难以克服的,它有着形成的深层原因,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地理的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阶级局限性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饱蘸民族血泪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在饱受列强侵略的近代中国,各个阶级为救亡图存,都进行过不懈的斗争。
其中,农民阶级的斗争主要包括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而就其规模和影响力而言,太平天国运动又更具历史意义。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侵略的农民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它持续了14年, 势力发展到18个省,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在全盛时期曾坐拥中国的半壁江山。
它的声势之浩大,影响之深远,是我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所罕见的。
但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最终还是失败了。
究其根本原因,过去不少人都认为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力量过于强大”。
这种分析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看到了事物的实质,个人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一个客观原因和直接原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
如果我们深入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主要还是归咎于主观因素。
1.历史告诉我们,农民起义要推翻封建剥削制度,取得解放,必须有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而太平天国时期并没有出现先进阶级及其政党,有的只是农民阶级,而农民阶级本身并不代表先进生产力,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
太平天国历史论文
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缘由19世纪中叶,清政府在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的同时,自己的家里面也起了火。
鸦片流入清朝不仅使国力下降,而且也使国家的财力也下降了很多。
在加上鸦片战争要赔款的数额巨大,清政府没有钱了于是就找百姓索要,赋税加重,加上战争征兵,自然灾害又严重,百姓苦不堪言,无家可归,无饭可吃,死伤无数。
但清政府没有看见,他们一样的吃香的喝辣的,过着逍遥快活的生活。
农民难以忍受无穷无尽的压迫,政府与百姓的矛盾已经到了极限,人民都相继反抗举起了起义的旗帜。
这当中有个叫洪秀全的人,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他是无数奇异中的一个但又是不平凡的一个,他把大清的江山摇动了,把他们的梦摇醒了。
他的举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洪秀全原名洪仁坤广东花县人,祖上是客家人,家里“薄有田产”。
本想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人生,但在3次落榜后便放弃了这条路,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他自称是什么天人下凡说是上天派他来拯救受苦的人民的,于是自己创建了拜上帝教会,用了一些坑蒙拐骗的手法来为他自己的反叛事业寻找成员。
杨秀清、肖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等太平天国的骨干成员就是通过这个教会才成为几大天王的。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这一天举起了他的起义大旗。
在他的几大天王的努力下,他们的起义事业进在缓慢的进行着,其中有失败也有成功,他们一直打,直到1853年3月19日攻破南京城,斩杀两江总督陆建瀛。
于是决定定都南京,改为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在攻占城池的过程中,洪秀全颁布了5条军令。
第一:恪遵条命。
第二:别男行女行。
第三:秋毫莫犯。
第四:公心和傩,各遵头目约束。
第五:同心合力,不得临阵退缩。
这5条可以看出此时的洪秀全的心怀百姓,真的为就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
定都南京之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土地分配问题的原则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
近代史太平天国运动近代史论文
近代史太平天国运动近代史论文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战争,达到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下面是为大家推荐的近代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
各级官吏在征收钱粮时往往浮收勒扣,横征暴敛,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
正如天地会的《万大洪告示》所说:“天下贪官,甚于强盗,衙门污吏,何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
1842年至1850年,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
清政府调兵镇压,但群众斗争此起彼伏,酝酿着更大规模的反抗。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并颁布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
天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
其平均分配的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因此最后也未能付诸实行。
谈起太平天国运动,首先映入我的脑海中的是一个个首先站出来反抗清王朝奴隶般统治的一位民族运动的英雄们: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李秀全,陈玉成„„早些时候,我读了曾国藩的传记,在我看来,曾国藩最伟大的成就在于在那个昏庸是非颠倒的社会中,依靠了自身和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志士们一起建立了湘军,成功的镇压了当时清廷无力镇压的太平运动的起义军们,并且引领了洋务运动的发展,建立了我国第一家军工厂“安庆军械厂”,并提拔了一批有能力,有正气的将领们,其中当然包括后来建立淮军并成为清末第一重臣的李鸿章,为清朝的延续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代史论文-太平天国
近代史论文----︽天朝田亩制度︾给太平天国带来了什么《天朝田亩制度》给太平天国带来了什么“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摘自《天朝田亩制度》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资料来探讨一下《天朝田亩制度》对太平天国的影响。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建立一个理想的地上“天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1853年冬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这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方案,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是:第一,以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为基础的经济改革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的最核心内容是彻底废除私有制度。
它宣布根据“天下皆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解决土地问题的指导思想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希望通过平分土地,最终实现“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太平天国从土地和财产公有的原则出发,制订了平均分配土地的具体方案。
它规定将田地按产量高低分成九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并规定十五岁以下者受田数量为十六岁以上者的一半,杂以九等,好坏搭配。
第二,以乡官制度为基础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改革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县以下设各级乡官,负责管理地方民政和百姓的经济、文化生活。
乡官主要通过选举由本地人充任。
乡官的体制、称呼与军队完全相同,设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伍长。
每军共13’156人。
在军帅之上直接领导乡官的有总制和监军,“皆受命于朝,为守土官”。
近代史论文-太平天国
近代史论文----︽天朝田亩制度︾给太平天国带来了什么国际教育学院互联网 08-1 班范振《天朝田亩制度》给太平天国带来了什么“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摘自《天朝田亩制度》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资料来探讨一下《天朝田亩制度》对太平天国的影响。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建立一个理想的地上“天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1853年冬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这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方案,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是:第一,以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为基础的经济改革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的最核心内容是彻底废除私有制度。
它宣布根据“天下皆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解决土地问题的指导思想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希望通过平分土地,最终实现“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太平天国从土地和财产公有的原则出发,制订了平均分配土地的具体方案。
它规定将田地按产量高低分成九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并规定十五岁以下者受田数量为十六岁以上者的一半,杂以九等,好坏搭配。
第二,以乡官制度为基础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改革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县以下设各级乡官,负责管理地方民政和百姓的经济、文化生活。
乡官主要通过选举由本地人充任。
乡官的体制、称呼与军队完全相同,设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伍长。
每军共13’156人。
近代史论文---小议太平天国运动
小议太平天国运动日语112班杨娟摘要太平天国运动,那是一段令人为之兴奋地抗争史,同时也是一段颇受批评议论的历史:它是我国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在打击外国侵略者及其走狗封建满清贵族等方面功不可没;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次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起义依旧无法摆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固有的弱点决定了他不能把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中解放出来。
本文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既有进步之处,亦有落后之处。
但总体来说,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抗争史农民起义局限性进步落后推动正文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正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太平天国的英雄们举起了反对清王朝和外国侵略势力的旗帜,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这场运动作过高度的评价。
恩格斯在《波斯和中国》一文中认为,这场斗争使我们“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称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等反抗斗争,“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战争,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而且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鼓舞和推动了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笔者谨在此对其进步之处与落后之处进行简要分析。
进步处:一、.太平天国运动有自己的纲领。
在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中,都没有提出过明确的纲领。
不论是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还是张角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以及钟相、杨么的“等贵贱、均贫富”等等口号,其目的都是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残暴统治,并使自己能够成为替天行道的“好皇帝”,主观愿望是让百姓安居乐业,共享太平盛世。
太平天国则不同,它提出的《天朝田亩制度》这个纲领,明显地带有一些新的因素,即实行平分土地,使耕者有其田,并且想通过分田达到“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历史论文 太平天国
寻访身边的历史——走进近代南京树人学校初二(15)班夏雨飞第一项:南京总统府的历史第二项: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第三项:太平天国的没落南京总统府的历史南京总统府,绿树环绕,景色优美,每天总有上万的游人,来此处游览。
这座规模庞大的宫殿不仅是一座遗址,也是一百多年历史的活见证。
关于太平天国的兴建,历史上并没有太多详述,只是知道,因为那一天,中国的近代史就此改写。
1853年3月洪秀全的太平军占领了南京,定都天京,在此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天王府,这便是我们现在所称的总统府,这在当时,规模虽不如故宫庞大,但却是太平天国成立的一个象征,也是历史对这次革命的一个认证。
1870年,清军攻破南京,焚毁宫殿建筑,重建了两江总督署。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处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4月,临时政府结束,在这里成立了以黄兴为留守的南京留守府1913年,"二次革命"中,此处成为讨伐袁世凯军总司令部。
黄兴、何海鸣曾先后任司令。
1913年至1927年,这里先后成为江苏都督府、江苏督军署、江苏将军府、江苏督办公署、副总统府、宣抚使署、五省联军总司令部、直鲁联军联合办事处等机构。
1938年3月28日梁鸿志等人在南京这里成立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傀儡政权。
1940年3月和另一傀儡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入南京国民政府。
1948年5月20日,蒋介石、李宗仁在"行宪国大"分别当选总统和副总统后,国民政府改称总统府。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二十世纪末,总统府作为政府机关单位使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机关单位陆续搬迁。
现在,南京总统府为闻名世界的旅游景点,向全体民众开放。
一个游人,在它那恢弘的外表下,又怎能想到它沧桑而有坎坷的历史?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在清末,曾有一阵又一阵的反清热朝,而太平天国运动,正是打响了头一枪的那发子弹。
中国近代史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论文
中国近代史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论文摘要: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革命运动,其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关系长期以来成为史学界热议的话题。
郑大华教授在《晚清思想史》中指出,与清王朝相比,太平天国更有理由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启者。
事实上,就太平天国统治所存在的严重问题而言,其自身根本无力担负起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任,然其对晚清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却客观上成为清政府实施近代化的催化剂。
关键词:太平天国;近代化;催化剂关于太平天国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关系,郑大华教授在其近作《晚清思想史》中指出太平天国存在着实施中国近代化的可能性[1]97,并从太平天国靠近最先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上海,其领导人不反对西方文化并进行了军事近代化的尝试,还提出了第一个资本主义方案《资政新篇》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证。
但这仅仅是就其实施近代化的可能性而言的,并没有考虑其现实性。
笔者认为,太平天国固然有推行近代化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在逐渐封建化的农民政权中是极其有限的,换言之,太平天国领导人很难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因为他们必须和自身的封建性做艰巨的斗争,包括其严重的宗教迷信,高度集权式的皇权主义统治,存在于诸王中的腐败现象,经济上的平均主义以及太平天国群众的小生产者的自发倾向等。
而郑教授所做出的与清王朝相比,太平天国更有理由成为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启者[1]99这一论断无疑将太平天国实施近代化的可能性扩大化了,甚至上升到了对其实施近代化的现实性的讨论。
一、太平天国的自身问题使其无力担负起开启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1.太平天国日益滋生的腐败现象随着贪图享乐思想的攀升,太平天国领导人的权力欲望也不断膨胀,其最初的同心同德,情同骨肉的手足之情逐渐被浮华的物质生活所淹没,取而代之的则是彼此暌隔,互生嫌隙。
杨秀清奸异常,自恃功高,朝见立而不跪[2]45,欲与天王齐,《贼情汇纂》中称秀清叵测奸心,实欲虚尊洪秀全为首,而自揽大权独得其实。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论文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论文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农民起义,从1850年到1864年持续了整整14年时间。
这场运动由洪秀全发起,他宣称自己是上帝的二儿子,带领一支庞大的农民军队推翻清朝政权,建立一个理想的“太平天国”。
然而,尽管具有强大的力量和广泛的支持,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本文将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
首先,太平天国运动内部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尽管洪秀全有着极大的野心和魅力,但他在领导上的不足和一系列的错误判断导致了太平天国的失败。
首先,洪秀全忽视了组织和纪律的重要性。
太平天国的指挥系统混乱不堪,缺乏有效的统一指挥,这导致了军事行动的混乱和低效。
此外,洪秀全也没有建立起一个合适的行政机构,无法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落后的管理体制严重损害了国家的治理和军事行动的协调。
其次,太平天国运动在外部环境上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太平天国的敌人包括了清朝政权以及其国内外的盟友。
清朝政权通过调动大量的军队来镇压太平天国,展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
而且,清朝还利用了外国势力与太平天国抗衡,例如,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参与了对太平军的镇压。
外部力量的干涉以及他们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军事和政治压力,这使太平天国运动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第三,太平天国运动的意识形态和战略也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
太平天国运动的核心思想是基督教教义,旨在建立一个基于基督教原则的社会。
然而,这种新颖的意识形态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农民更加关注实际的生计和利益问题,对新的意识形态的接受程度有限。
此外,太平天国运动缺乏合理的军事战略,他们缺乏有效的对敌战略,过于依赖人海战术而忽略了技术和战略的重要性。
最后,太平天国运动的经济支持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
太平天国经常抢劫杀戮,对当地经济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导致人民的反感。
太平天国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财政和物资保障体系,没有足够的财政收入和物资支持,这对军队的长期战斗能力造成了很大的限制。
史纲论文 对太平天国的爆发及失败的原因分析
对太平天国的爆发及失败的原因分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中论文内容摘要:1.鸦片战争之后,鸦片走私更加猖獗,白银外流加速,银价激涨。
2.洋货大批涌入东南各省,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3.巨额战争赔款分摊到参战各省,各级官吏趁机搜刮百姓。
4.连年发生自然灾害。
5.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6.农民暴动此起彼伏。
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也由此爆发,分析其发展到鼎盛,而后衰退最终灭亡的原因。
关键词:太平天国,洪秀全,原因。
首先来分析一下为何太平天国运动能够爆发并发展至足以威胁清廷的统治地位: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背景: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
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正因为这些条件才使得洪秀全能够创造出影响极大的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原名洪火秀,是广东花县的一个农民子弟。
他9岁开始读四书五经,原本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命运。
他14岁开始参加秀才的资格考试,到1843年他29岁的时候他第四次落榜。
多次考场的失意使他感到愤愤不平。
这时候,他想到了7年前一个基督教传教士给他发的一本小册子,读过后他对里面描述的上帝、耶稣、天堂等等非常感兴趣,受到启发他萌生了反抗清政府的想法,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洪秀全。
由于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而且为了反对清政府的需要,洪秀全不久便创立了拜上帝教。
由于外在因素的影响,及洪秀全抓准了农民的心理和其愚昧无知,使洪秀全成功地创办了拜上帝教并使规模越来越大,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农民受清廷的压迫太大,再加上两广地区灾害严重使得农民阶级无法生存,于是这些农民便被“逼”上反清的道路。
并且太平天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据具体形势,顺应农民的愿望,采取“著佃交粮”政策,和向农民颁发田凭的措施,收到了“耕者有其田”的效果,使江南地区自耕农普遍增加,使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若干变动。
正确的道路在曲折中探索出历史小论文
正确的道路在曲折中探索出历史小论文一、维持封建社会延续的道路(一)太平天国运动首先是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下层农民阶级运动,这是封建王朝农民阶级最大一次、最后一次运动。
虽然他们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口号,然而运动本身没有挽救中国命运的危局,这次运动仍然沦为了改朝换代的工具。
究其失败的实质就是农民阶级局限性造成。
农民阶级所适应的社会形态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社会,所以它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其生产方式比较原始,没有出现机器制造性质的先进生产力,所以它不可能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二)洋务运动其次是以地主阶级阶级为代表的上层改良性尝试,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开明人士很早就意识到了中国的危局,传统的经世致用儒家思想,使得一部分人开始睁眼观看世界,例如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伴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不断加深,封建统治飘摇不定。
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封疆大吏着手开始由上至下的改良,购买西方先进的武器提高国防能力,后期开办官督商办的现代实业,企图增强国力。
但是,他们提倡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始终没有触及封建体质的改变,始终维护着封建阶层的利益核心,这就为中国的近现代化造成了藩篱。
甲午海战一役,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虽然它客观的为中国近代化引进了先进的理念、培养了人才,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但是历史证明维护封建制度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
二、资本主义道路的尝试(一)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的戊戌变法运动,该运动的出现代表了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出现了新的元素,这就是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洋务派运动虽然失败,但却为资产阶级的壮大客观的提供经济基础和政治教训。
近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由西方列强带入到中国的,并非本土产物,所以中国资本主义企业也是寥寥无几,直到洋务派运动才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且重工业有限,后期主要开展于轻工业。
中国的资产阶级是在帝国主义和本土封建势力的夹缝中诞生的,并脱胎于封建性质、帝国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它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是无法割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天国运动认识论文
摘要:虽然太平天国在政治上的意义并不大,但是容闳对于它在思想解放上的作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以破中国顽固之积习,使全国人民皆由梦中警觉,而有新国家之思想。
容闳出生于广东香山县南屏乡(今属珠海市),少年时先后进入古特拉富夫人创办的“西塾”和玛礼逊学校,接受西学教育。
1846年,玛礼逊学校校长布朗借抱病回国之机,带容闳等三人一起赴美留学。
容闳在美国先后就读于孟松中学和当时著名的耶鲁大学,并于1854年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八年的留美生涯使容闳切身感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先进与强大,那么受过西方教育的他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又是怎么看的呢?
一、归国后对太平天国的同情之情
1855年,在太平天国的鼓动下,广东出现了农民暴动,遭到两广总督叶名琛的残酷镇压,75000名无辜群众被杀。
事后,容闳亲临刑场,“地上之土,吸血既饱,皆作赭色。
余血盈科而进,汇为污池。
空气中毒菌之弥漫,殆不可以言语形容”【2】,这血腥的场面令他茶饭不思,夜不能寐。
他强烈的谴责这一行为,认为“乃法国革命时代之惨剧,杀人亦无如是之多”【3】。
他认为叶名琛是罪魁祸首,因为叶是汉阳人,而汉阳一开始就被太平军所占,而叶在汉阳有很多的财产被太平军烧毁,这使得叶名琛对太平军恨之入骨,而太平军的首领多是两广人民,叶因此迁怒于两广人民。
这一事件使得容闳减少了对清政府的认同,开始同情太平天国运动,“愤懑之极,乃深恶满人之无状,而许太平天国之举动为正当”【4】。
二、对太平天国的亲自考察
容闳在1860年对太平天国进行了实地考察。
他在从无锡到常州去考察太平天国的路上看到太平军对于人民很好,他们竭力保护人民,由此来得到人民的认同。
“当忠王(即李秀成)在苏州时,尝竭力欲禁抢掠之风,悬重赏以幕奇才。
谓有能出力禁绝焚掠之事者,立酬巨金,并颁以爵位。
又下令三通:一不许杀平民,二不许妄杀牛羊,三不许纵烧民居。
有犯其一者,杀无赦”【5】。
正是这些容闳亲自目睹的这种情况,使得他一开始对太平天国进行了发自内心的赞许。
1860年11月18日,容闳到达天京(今南京),与他同行的有两位传教士和一名中国人。
容闳一行到达天京的第二天,就来到干王府与洪仁玕见面。
容闳向洪仁玕提出了具有明显资本主义色彩的七条建议。
洪仁玕非常清楚明白欧洲各国富强的原因,他对容闳提出的建议格外的重视。
但遗憾的是由于太平天国当时前方战线吃紧的客观环境,以及农民运动本身的阶级局限,容闳的建议根本没有实行的可能。
过了一段时间,干王派人送给容闳一个小包袱,里面是太平军的官印,封容闳为天朝的“义”爵,这地位仅次于“王”的爵位。
容闳对此非常感激,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他对太平天国的前途产生了怀疑,“予每见太平军领袖人物,其行为品格与所筹划,实未敢信其必成”【6】。
三、容闳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总体认识
容闳认为太平天国与原来的革命比,确实有它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利用宗教发起战争,并且存在了相对较长时间,影响了较为广泛的
区域。
但究竟它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怎样的精神,容闳不敢轻易下结论。
容闳分析太平天国发生的是为“以宗教观念为原质”。
但是,他认为即使没有洪秀全组织拜上帝教进行反抗,起义也依然会发生。
基督教和宗教迫害都不是引起起义的直接和必然原因。
容闳很认真的指出了起义爆发的真正原因是国家行政机关的腐败,整个国家行政机构就建立在一个庞大的欺诈和虚假的体制上,以说假话、说谎话来维持。
容闳所总结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非常有深度的,发人深省。
容闳认为太平天国运动虽然令全世界震惊一时,但它犹如埃及石人一般,有其两面性。
太平军一开始声势浩荡,无坚不摧。
但是后来所招的兵多是无业游民,他们是社会最没有知识的人,让他们加入太平军,不仅不能增加太平军的实力,而且会拖垮太平军,削弱其实力。
这些无业游民,多为地痞无赖,他们没组织没纪律,更无宗教信仰。
“即使齐之以刑,不足禁其抢掠杀人之过恶”【7】。
最后,容闳认为太平天国虽然存在了15年,但不久就烟消云散。
后人读到此,可能只是认为他们不过是一时狂热罢了,这让信仰耶稣的人感到失望,对于基督教的传播更是毫无裨益。
太平军在南京的时间长达十年之久,也不见有什么宗教事迹,广西是起义的发源地,也同样是这种情况。
虽然太平天国在政治上的意义并不大,但是容闳对于它在思想解放上的作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以破中国顽固之积习,使全国人民皆由梦中警觉,而有新国家之思想。
观于此后一八九四、一八九五、一八九八、一九〇〇、一九〇一、一九〇四、一九〇五等年种种事实之发生,足以证予言之不谬矣”。
【8】在清统治者把太平
天国革命运动看成是“大逆不道”、“犯上作乱”的时代里,容闳敢于如此肯定太平天国的积极作用,这是难能可贵的。
注释:
【1】1909年,容闳完成自传性回忆录《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同年11月在美国出版。
1915年,由徐凤石等以“新民体”节译成中文,书名《西学东渐记》,最初在《小说月报》第6卷1-8期发表,旋交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198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按此译本校点重印。
本文主要采用该版本。
【2】容闳:《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0页。
【3】容闳:《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1页。
【4】容闳:《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1页。
【5】容闳:《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4页。
【6】容闳:《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8页。
【7】容闳:《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2页。
【8】容闳:《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2页。
参考文献:
[1]容闳:《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李华兴:《容闳:中国近代化的卓越先驱》,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3]周靖程:《容闳维新思想的四次转变》,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4]于语和:《容闳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文史杂志》,1995年第一期.
[5]于语和:《从<西学东渐记>看容闳的爱国思想》,《东岳论丛》,199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