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资料2林毅夫我和张维迎在争论什么
减税激励_研发操纵与研发绩效_杨国超
* 杨国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邮政编码: 430073,电子信箱: yang. guochao@ outlook. com; 刘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会计学院,邮政编码: 100070,电子信箱: wenmu9@ 163. com; 廉鹏,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邮政编码: 201620,电子信箱: lianpeng82@ gmail.com; 芮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邮政编码: 201206,电子信箱: oliver@ ceibs.edu。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 项目( 7140205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1372203)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17YJC790186) 及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八批特 别资助( 2015T80421) 支持。本文为 2017 年中国金融学术年会( CFRC) 最佳论文。作者感谢中国金融学术年会( CFRC) 、中国金融 国际年会( CICF)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泉会计论坛及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研讨会与会者的建议。特别感谢王克敏教授和两 位匿名审稿专家为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但文责自负。
伴随《管理办法》的实施,我们不难发现公司进行研发操纵的“蛛丝马迹”。如 2பைடு நூலகம்11 年 5 月 26 日,南岭民爆( 002096) 宣布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查阅南岭民爆历年年报发现,2009、2010 和 2011 年公司研发投入占当年销售收入之比均恰好等于 3%。上述现象并非个例。据本文统计, 2008—2014 年,研发投入强度刚刚超过法规门槛 0. 5% 的公司年度观测数共 1195 个。由此,本文 推测,围绕法规门槛的研发操纵行为可能十分普遍。
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学
在经济发展上,不是比中国好的问题,而是比中国差多远的问题。在人口过亿的发展中国家,除了中国之外,俄罗斯和巴西也都把斯密抛在脑后而有点凤凰涅槃的态势,要知道它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确实“回到斯密”,结果几乎是国家失败,俄罗斯的损失比美国1929年大危机的损失还严重。处于政治上代议制民主而经济上又“回到斯密”的印度、菲律宾、墨西哥,更别说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其前景又如何呢?至少目前还看不到好过中国的希望何在。
格申克龙和阿玛蒂亚·森的理论似乎为中国量身定做,但是我们为什么没有这样的经济思想家甚至还无视这样的经济思想家?说到底,是因为有的经济学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世界上有一个国家叫“中国”,却乐意做新自由主义的学徒。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这样的学者在世界上早就集体失语了,没有话语权了,但是他们为什么在中国还能大呼小叫?
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学
被忽视的政治逻辑和管理实践——对林毅夫、张维迎之争的再反思
被忽视的政治逻辑和管理实践——对林毅夫、张维迎之争的再反思作者:宋磊来源:《文化纵横》 2016年第6期宋磊参考政治学家讨论政体问题时所使用的句式,产业政策论战的焦点可以概括为“产业政策是不是个好东西”。
由于相关的政策实践涉及多个社会科学领域,所以相关讨论不但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展开,而且需要从不同的方向进行。
林张之争以特定学科的特定学派的视角为出发点,是多种讨论方向之中的一种。
但是,由于两位学者具有影响力,所以各界对于产业政策的理解可能被锁定在特定的方向之上。
比如,即使顾昕以大批量地介绍不同学科的经典文献的形式加入论战,间接地提示了讨论产业政策的不同方向,各界的思考仍然主要围绕特定的议题进行。
考虑到产业政策的复杂性,这种锁定效应不利于全面地理解“产业政策是不是个好东西”。
三种讨论方向:经济学、政治学与管理学现实中的产业政策涉及经济理论、政治逻辑和管理实践。
因此,重要的是如何设定讨论的起点、协调不同学科的研究的关系。
实际上,关于产业政策的讨论,可以有三个起点:一是将经济学(特别是特定流派的经济学)作为起点,假设在解决了经济学问题之后,政策当局自然会决定取舍进退,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二是将政治学作为起点,强调政治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推行以及推行何种产业政策,讨论的重点是经济意识形态、政治结构如何规定了政策选择的空间;三是将管理学作为起点,认为政治经济环境决定了后进国家必然推行产业政策,所以如何抑制政策成本、提高政策收益是讨论的关键。
产业政策具有不同的侧面,理想的讨论格局是三种方向并存。
实际上,这也是国际学术界关于产业政策的讨论的基本形态。
但是,林张之争及其激发的后续讨论表明,中国各界关于产业政策的讨论为特定流派的经济学主导,部分政治学家的意见没有充分体现应有的问题意识,管理学者则基本没有发出声音。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制造2025等产业政策相继推出、产业政策的经济学论战难以结束的背景下,认识产业政策的政治背景是进行讨论的前提,从管理学的角度提高政策收益是讨论的关键,特定流派的经济学主导讨论未必合宜。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7)
B.模仿返璞归真
C.追捧返璞归真
D.追逐洗尽铅华
下一题
(2/15)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2题
一个民族的追求与向往、历史与传承往往通过节日_______出来。传统节日期间的各种带有仪式性的活动甚至饮食,都能_______人们强烈的情感波澜,使人们深深感觉到自己是这个民族的一分子。因此,传统节日_______了民族身份认同,是区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一个标志。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迷信和盲从仍然影响着现代人们的生活
B.中国传统的专制统治为盲从提供了土壤
C.根除迷信与盲从必须大力提倡科学精神
D.科学知识的普及不足以根除迷信的恶习
上一题下一题
(8/15)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8题
预计到2045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赡养老人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这种养老观念不仅会增加年轻人的负担,也有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将养老问题纳入社会统筹和政府责任范围,不仅会使老年人口受益,也会减轻年轻人的负担。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河北省公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7)
(1/15)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1题
资料显示高跟鞋最初是由波斯人发明的。16世纪,高跟鞋文化传人欧洲,成为当时的服装潮流,甚至连贵族也争相_______。到了大约17世纪30年代,欧洲女性开始穿高跟鞋,以带动潮流。17世纪70年代,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规定,只有他的宫廷人员才可穿高跟鞋。及至启蒙时代,当时的人_______,关注高跟鞋的实用性而非为潮流而穿。直到18世纪中叶,男士穿着高跟鞋被视为笨拙的象征,所以不再穿着。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专栏导语:如何走出讨论产业政策的窠臼?
比较有趣的是本专栏论文多次提及2016 年下半年林毅夫与张维迎两位老师 的“产业政策” 辩论。几位作者都认为该场辩论确有其不可忽视的时代意义, 但同时,几位作者也难掩对林、张之辩的部分失望,认为其深陷传统“产业政 策”讨论的窠臼,对于国家发展方略的设计规划,并无明显实质的贡献。因为, 在那场涉及“产业政策是否有效” 的辩论中,林毅夫坚持发展需要产业政策引 导,张维迎则否定产业政策能够发挥任何成效(张维迎、林毅夫,2017)。双方 不但流于老生常谈,缺乏理论新意;也忽视了如下事实:无论是基于历史经验, 还是参考案例研究,产业政策的成效都有优有劣,发展的结果也有成有败,无 法一概而论(聂辉华,2016;耿曙,2017)。
其次,若基于郭年顺博士的论述,传统的产业政策研究———无论林毅夫的 “有为政府”或张维迎的“自律市场”———都严重忽略对于企业行为的考察,或 者将企业视为生产函数或契约关系的抽象集合,或者将企业看作政府政策回应 或政府管制顺民。但是根据郭文所见,企业才是真正的生产者、经营者、创新 者,或者经济活动的“能动者”。因此,针对产业政策的研究,首先必须“找回 企业”,以其为分析标的,考察政府政策如何影响其决策与行为,才能发展出完 整的产业政策研究。此外,根据程聪慧和郭俊华两位老师文章的建议,针对发 展引导与产业扶持的手段为何?国家经常面临一个两难———既需要政府参与缓 解信息不对称、外部效应等问题,又得避免政府介入带来寻租浪费、配置低效 等问题———在考察国外近年的发展后,两位所建议的策略似乎是设立“引导基 金”,政府间接扶持。如此既能收政府扶持产业之效,又能避免政府凡事做主 之弊。
产业政策思辨会——张维迎VS林毅夫
五、大部分产业政策的失败是好心做错事
• 转型中国家遗留了一批违反比较优势、没有自生能力 的资本密集型的大型企业。 对这些企业的保护补贴不 能一下完全取消 , 否则会带来大规模破产、 失业, 造成社会和政治不稳定 ,需要政府给予原有的产业一 些转型期的保护补贴。 另一 方面, 转型中国家由于 过去政府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去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 导致基础设施非常差 , 同时存在很多制度扭曲
●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
外部性无处不在,而且外部性理论特别容易给专制提供理论 基础。因为我们可以以外部性的名义压制言论自由、压制不 同异议。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
市场本身就是信息不对称。因为市场的前提是分工和专业化,不同的人 做不一样的事情。信息不对称无处不在。
根据米塞斯哈耶克,市场的完全性来自于不完全性,分工和专业化的价 值就来自信息不对称,这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的分散性和主观性我 们才需要市场。
五、林毅夫理解产业政策的矛盾
产业政策一是迷糊了企业家的眼睛,如果要违反比较优势的话就需要产 业政策,这个意义上讲的经济学都是跟逻辑上一样的。所以我们举日本 的例子,日本的制定战略主要是收入弹性需求高的产业就支持,比如说 纺织业,虽然是比较优势,但是它不支持,它是支持汽车、钢铁。
林毅夫讲的比较优势战略的唯一矛盾就是林毅夫讲的比较优势是他自己 理论上的比较优势,不是实际上的比较优势。他的理论比较优势是由要 素禀赋决定的,但是他又说要素禀赋和决定要素是由市场表现出来的。 你既要政府引导市场,又要市场跟着政府走。
• 一个国家陷入低收入陷阱或中等收入陷阱是由于其结构未能有动态的变 迁
• 遵循一国每一时点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技术、发展 产业是升级该国的要素禀赋结构,进而和产业结构,促进收入增长,消 除贫困的最好办法。
产业骗补频现,谁在骗国家的钱
产业骗补频现,谁在骗国家的钱作者:来源:《新传奇》2016年第40期新能源补贴:企业乐,产业伤新能源产业补贴,得到钱的是企业。
每制造、销售一辆车,企业便能得到相应的补助(这个补助说是给终端用户的,实际上是直接给到企业这里)。
匪夷所思的是,金额可能比造车的成本还要高。
比如说,一辆6-8米的电动客车从中央和地方大概能拿到60万元的补贴,比业内人士透露的造价要高上10-15万元。
于是一些企业便搞起了自产自买的把戏,而这个被买卖的车甚至都还没造出来,通过文书造假,补贴便到手了。
造假主要有四种方式,1.有牌照但是车并没生产出来(企业利用牌照申请补贴);2.车有是有,但是却没有或者少电池(这叫什么电动车呢?);3.车的标识上的性能和申请补贴的时候是不一致的;4.获得补贴的车辆并未投入使用,而是闲置状态(很可能是生产企业自己左手卖右手,又或者关联企业交易)。
而企业利用这些方式得到了大量的补贴,甚至比他们的利润都要多,例如,被曝光的苏州金龙2015年获得的补貼是5.19亿元,而它的净利润是4.81亿元。
那么,企业拿到了补贴之后,是不是大力地促进了产业发展了呢?答案是很悲观的。
在骗补中,一个很极端的例子是,企业在拿到了补贴之后,又把车辆给重新进行了组装,改成传统燃油车,然后卖给农村。
有的媒体采访了业内人士,提到了“劣币驱逐良币”这个词语,浮躁的企业为补贴而努力,认真踏实的企业非常吃亏。
无序和不公平竞争带来的是混乱的市场。
的确,光看销量,中国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国,但是再看核心的技术和突破,却屈指可数。
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张鲁生博士在《电动乘用车产业发展及对策》论文里,悉数了中国和国外电动车在2015年的技术进展,我国仅有五项创新成果,其中两项电池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还是中科院团队与德国、英国等地的学者一起联合做出来的。
当然,那些骗补的公司根本不可能上榜。
产业补贴:在各种合力下跑偏一说到产业骗补,经常关注经济新闻的人并不陌生,可能脑海里一下子便蹦出光伏、动漫等词语。
人格化资本营运主体论浅探——兼与张维迎、林毅夫商榷
是在传统 国有企业制度基础上 的改造 ,而不是沿着业主制 、 合伙制 , 再到完备的股份公 司制这种 “ 路径 而来 在此过程
中要受 到旧体制的诸多束缚 , 其难度比 自然演进所形成的新 制度 . 甚至重建新 的制度都要大得多。 虑及此 , 我们有必要对 西方理论 中的基石 “ 企业的本质”进行辨证分析 和中国式理 解 , 理论 和中国实践结合起来 综台理解 。 把
科斯认 为,企业是市场 的替代物 , 其本质是降低交易成
本。他在《 企业 的性质》 文巾 , ~ 开拓性地指 出了自由价格机 制运转的代价 , 井提 出了为什 么会有企业 的问题。 科斯认为 , 建立企业就能 节约 某些市场交易成本 , 但利用市场机制也 是 需要付出成本 的, 比如说 . 要发现价 格. 进行签署合约的谈判
明。
张维迎博士为代表的“ 内部组织论” 为. 认 产权 明晰和治理结
掏是国企改革的关键 ;而以林毅夫博 士为代表的 “ 外部环境 论” 则认 为关键不在产权和治理 , 而是由于市场竞争不够 。 笔者 为, 这里 面有一 个对西方现代企、 理论尤其 是 业之 l 本质全面 、 辨证认识和方法论问题 中国历年来 的发展史告
体之一 的企业改革 ( 尤其是国有企业) 并没有取得
突破性进展 , 至今 已成 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的 瓶 颈” =在我 国已正式加入 gI 全面融^国际社会 " ' O、 的今天 , 机遇与挑战并存 ,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 到 了攻 坚阶段 , 中华民族 的兴衰 和改革开放成 败的关键正 聚 焦在国有企业能否快速转换 成现代企业上 。因此 , 面对汗牛 充栋的国外各种企业理论 , 本着“ 拿来 主义” 结台中国囝情创 造性地吸收和发展 , 以探寻适台 国情 、 』 作 、 利企业长期 口 操 有 稳定 发展 的有中 国特色的企业 理论 至关重要。 然而,“ 代企业制度 ”这个概念是从某些西方企业管 现 理、 企业治理结构 和金融布局 中演变而来 的 固是故 , 往主流 经济理论界 , 一条 不言而喻的臆断由此 产生:那就 是只要采
从林张之争看中国的发展道路问题
从“林张之争”看到底走什么发展道路?摘要:林毅夫以“新结构经济学”为武器,论证了政府主动的经济政策对于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进步的意义;张维迎继续坚持“市场派”。
林毅夫当下被一些人视为“主流经济学家”,他的某些观点也早已被决策者所采用,感觉林毅夫论证逻辑性更完整。
但是,这么多年的刺激,出了这么多问题,造就这么多隐(quan)性(gui)富豪,我们的刺激意味何在?还要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经济的产业政策吗?关键词:林张争论;产业政策;政府的定位;市场主导1 引言2016年11月9日下午,北京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林毅夫与张维迎二人面对面进行了一场关注度极高的“产业政策”之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持续发酵。
双方是中文经济学者中非常知名的两位,他们争论的点是,中国要不要实行产业政策。
在产业政策是否有效上,张维迎认为创新本身是不可预测的,应该取消一切产业政策。
随后,林毅夫指出产业政策是经济发展必须要的。
张维迎对此再次撰文,痛批林毅夫犯错了四大错误。
与此同时,林毅夫教授也再次撰文,驳斥张维迎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林张之争”不仅仅是产业政策中可有可无的争论,他们两位已经争论了20年,从最先关注政府和市场、中国的改革会怎么走等等问题,他们俩的争得由来已久。
对于这场争论,有人认为这是一场政府和市场之间的争论,还有人认为他们俩的争论根本不是同一个命题的争论,甚至还有人认为这场对产业政策的争论本身就是伪命题,关键是找到两者的边界在哪里等等,各种评论都有。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我们这一代的经济学家对国家发展和对社会的讨论,所以我认为这种行为已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中国产业政策的历史可以直接追溯到建国后不久模仿苏联开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直至今天,苏联已经轰然崩塌十几年,中国的五年计划仍在继续,今天正是十三五计划的开端。
“国家重点发展产业”、“国家重点扶持项目”这些词从来不绝于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至于可能很少有人会去思考,产业政策这种方式,是不是真的对经济发展有利。
宁波大学820公共管理学专业课考研真题(2020年)
二、简答题(5 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
1.简述公共组织横向结构分工的依据。 2.简述传统科层制理论的不足表现。
坚持不懈 3.简述公共物品供给的特点。
4.简述公共部门的任务性职能。 5.简述战略管理的特征。
三、论述题(2 题,每题 30 分,共 60 分)
1. 论述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内容。 2.试分析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管理应该发挥哪些职能?
四、案例分析题(2 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案例分析题 1 2016 年 11 月,中国发生了一场经济学争论——林毅夫和张维迎两位教授关于产业政策之争,引起 了广泛的关注。林毅夫信奉的是新古典经济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结构经济学。张维迎信奉的是米塞 斯、哈耶克范式(奥地利学派),属于古典自由主义者。林毅夫主张,既需要充分竞争的有效市场,也 需要有为政府。处于追赶阶段的国家需有产业政策,发达国家要保持领先也需要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有 失败的教训,但不是必然失败。否则,如何解释中国过去能保持长期的高速增长。张维迎更看重发挥企 业家的作用。他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家所谓的“市场失灵”,是市场理论的失灵,不是市场本身的失灵。 产业政策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将社会资源集中投入到政府选定的目标,这是一种豪赌。创新的不可
第1页共2页
第 1/2页
全国高校自命题专业课考研真题(原版试题)
宁波大学 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B 卷)
(答案必须写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
科目代码: 820 总分值: 150 科目名称: 预见性意味着产业政策一定会出现失误。
公共管理学
〖问题〗
1.基于材料,你认为两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8 分)
建设的机构。
〖问题〗
1.请列举两项以上该市上述做法可能出现的弊端,并加以说明。(8 分)
辩论二十载,林毅夫、张维迎到底在争什么?
辩论二十载,林毅夫、张维迎到底在争什么?作者: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4期或许林毅夫与张维迎的争论,还没有画上句号。
已经争论了20年的林毅夫与张维迎,均是中国一流的经济学家,同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创始教授,多年来是对手也是同事。
1952年生的林毅夫和1959年生的张维迎,他们此番关于产业政策旷日持久的争论,不仅是双方为自己坚持的立场辩解正名,更是一场关乎市场与政府命题的大讨论,是中国改革道路的选择问题。
从1995年至今数度交手在此次公开辩论之前,林毅夫和张维迎曾就学术观点数度交手。
1995年,林毅夫、张维迎就国有企业改革方向问题发生争论,被外界称为“北大交火事件”。
张维迎的论述从现代企业理论出发,强调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对称安排的重要性。
国企改革的出路是民营化,将企业中的国有资本变成债权、非国有资本变成股权。
林毅夫认为国有企业私有化后,所有者利用政策性负担为借口寻租的积极性会更高,效率会更低。
国企的主要问题是承担了太多的社会负担和政策负担,改革的起点应在于剥离战略性政策负担和社会性政策负担,以硬化预算约束,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04年9月,林毅夫、张维迎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创办十周年活动上就中国经济发展预期发表截然相反的观点。
林毅夫认为,只要沿着当前的路子走下去,中国经济再增长二三十年没问题,到2030年经济总体规模一定赶超美国。
张维迎则担心在未来的20年里,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将发生根本性转变,这将会使中国企业面临很大的挑战。
如果企业制度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将非常令人担忧。
2014年7月,林毅夫、张维迎在复旦大学举办的杨小凯逝世10周年追思会上就“政府定位与后发优势”展开争论。
林毅夫与杨小凯有过著名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之争。
张维迎认为,没有国家和政府参与,市场或变得更好,政府再不退出市场,后发优势就要转变为后发劣势了。
林毅夫则认为,后发国家需要政府发现和扶持企业的比较优势,不然就是无效市场。
林毅夫张维迎之争的真问题是什么
湘 声 报
规矩是怎样变软的
乐朋在《 湘声报》 上撰文指 出: 国家的典章 制度 , 俗称 规矩 , 要 求
社会 成 员一 律 遵 行 , 没 有例 外 。但
笔 替儿子做试 卷 , 使之 夺得 “ 廷试
第一 ” 的 状 元 。 钦 定 的教 育条 例 对
张 居 正 而言等 于一 张废 纸 !绝 对的
权 力必 然 导 致 滥权 枉 法 , 滋 生绝 对
『 寺 服务业上 , 所 以 它们 的 经济 没 有
曹长 。 这 方 面 是 可 以 吸 取 的 教 训 。
际 上 过 去 我 们 已经 找 到 经 济 持 卖中 高速 增 长 的 一个 正 确 路 径 。 这 卜路 径 就 是 以 工 业化 带 动 城 市 化 。
大 儿 子 张 敬 修 科 考 落 第 ,一 怒 之
下 ,张居正 竞下令停 止 当次 “ 馆
期, 党 员责任 和 义务无 穷期 。 优 秀的
党员领 导干部 应 当光 明磊 落 、・ 心胸
坦荡, 对 党和人 民 忠心耿 耿 . 做 到知
工, 并没有给他 足够的教 育 、 足 够
训练 , 让他 们 可 以转 到 高 附加 值 均第三 产 业。为什 么拉 美 国家会 陷
索
因为 张居 正 不 一 般 , 他 是 明神 宗 的
“ 使 绊 子” ;有 的 因退 出领 导班 子有
牢骚 ,对待 问题 隔岸观 火、任 其泛
帝 师 ,又 是 当朝 宰辅 之 首和 功 臣!
张 居 正 大力 推 行 “ 整顿学风 、 重 振
滥; 有 的 离任 时 交接 只点表 面问题 ,
乏由 于 他 们 过 早 去 工 业 化 的 结 果 。
产业政策之争
产业政策之争作者:安文静曹若楠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7期摘要:近年来,张维迎和林毅夫的争论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其实质是产业政策之争,本文将从产业政策的含义出发来剖析张、林所谓的产业政策,并对两位的产业政策之争的观点进行整理,最后做出总结。
关键字:产业政策政府市场一、产业政策的含义关于产业政策的概念,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至今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定义,截止目前的研究文献大体上将定义聚焦在“功能”上。
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将其理解为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
其二将产业政策理解为是弥补市场缺陷的政策。
其三将产业政策理解为产业赶超政策,即工业后发国为赶超工业先进国家而采取的政策总和。
屈运炳(1988)认为产业政策是指导产业发展方向,规划产业发展目标,调节各个产业之间的互相关系,引导微观经济活动的综合政策体系;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要求,赶超发达国家的重要手段,是整个经济政策体系中的核心政策[1]。
黎文靖和李耀淘(2014)认同以下定义,认为产业政策是指政府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增长目标,通过多种手段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形式,从而提高供给总量的增长速度,并使供给结构能够有效地适应需求结构要求的政策措施。
基于该定义,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形式的调整、供给总量的增长两个方面[2]。
Weiss(2011)将产业政策定义为设计用来对某一产业(区别其他部门,一般为制业)施加倾向性资源配置影响的政策干预措施,产业政策的功能是资源引导[3]。
二、张维迎、林毅夫所指的产业政策张维迎和林毅夫两位经济学家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引起了学术界、产业界、政策制定部门与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两位经济学家的二十年之争,发现他们虽然可能在政府的经济发展中的一般问题上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分歧,但具体到目前引起争论的创新,与产业政策的关系问题上,其实各自的观点并不一定是矛盾的。
林毅夫VS张维迎 一场产业政策的“世纪之辩”
i C O V E RS T OR Y.
‘
林毅夫 v s张维迎
“ 产业政策 ”思辨会现场 , 从左至右依次为林毅夫 、黄益平 、张维迎 。剧操 厢
世 纪 之 辩 " 现 场 林毅夫 . .张维迎如何交锋
造 势 已久的 “ 世纪之 辩” 终于在 I 1 月 9日 于北 京 大 学 朗 润 园 拉 开 序 幕 , 这 不 是 林 毅 夫 与张 维 迎 的 第 一 次 交 锋 . 也应 该不 是最 后一次 。此次 “ 世纪之 辩 ” 的 主 办 方 北 京 大 学 国 家 发 展 研 究 院 将 题 目定 为 “ ‘ 产 业政 策 ’ 思辨会” ,
可以看出其背后减少火药味 , 强调 “ 思
于 面 积 不 大 的 主 会 场 吸 引 了 近 千 名 听 众 ,主 办 方 不 得 不 在 主 会 场 外 另 设 两 个 分 会 场 转 播 主 会 场 情 况 担 任 主 持 人 的北 京 大学 国家 发展 研 究 院 副 院长 黄 益 平 教授 认 为 ,这 是一 场 非 常 重 要的 历 史讨 论 , 甚 至会 载 入历 史
院 成 立 的 学 者 针 锋 相 对 ,互 不 相 让 . 但都保持 了 “ 君 子 之 争 ”的学 者 风 度 。
什么是产业政策?
林毅夫 方 政 府 为 促 进 某 种 产 业 在 该 国 或 该 地 区发 展 而 有 意 } 只地 采 取 的 政 策 措 施 ,包 括 关 税 和 贸 易 保 护 政 策 、税 收 优 惠 、工 业 园 和 出 口加 工 区 、研 发 工 作 中 的 科 研补 贴 、垄断 和 特 许 、 政府采购及强制规定等 一
中 叶 的 美 、德 、法 以 及 二 战 之 后 的 日本 和 “ 亚 洲 四 小 龙 ” 都 在 快 速 发 展 过 程 中 使
林毅夫与张维迎——姚树洁
林毅夫与张维迎———姚树洁来源:刘万顺.Shleifer的日志姚树洁,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著名华裔经济学家, 西安交通大学特聘讲座教授,全英中国专业团体联和会副主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经济顾问,到过20个亚非欧国家工作。
张维迎的政治走向落凤坡,林毅夫世行上任两年多展示中国经济学家特有的魅力。
林张两人的沉与浮透视了中国学术和政治之间的博弈谜团。
从他们身上,人们可以学到许多有价值的人身哲学。
张维迎把博弈论推广到中国,自己却被中国的政治体制和他的众多对手彻底博下了落凤坡。
他的经历证明,在中国,要同时当好一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家是件超越普通人类的事情。
张维迎做为经济学家应该是出类拔萃的,也是难得的。
做为政治家,他是彻底失败的。
他并不能适应于尔虞我诈的中国官场。
在当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的4年里,他遭受各种无情的打击和诽谤,才50岁不到,满头皆白。
与张维迎不同,林毅夫平静为人。
在学术上他磨刀砺剑,用精湛的学术成果赢得中外同行和政界的推崇和尊敬。
政治上,他采用‘无为而治’的策略。
在中国,除了守住他的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山头,把它做大做强,他从来不愿意进入中国的官场。
应该说,林毅夫的这种大智慧才使他终于修成正果,在中外经济学界创造了人人皆知的佳话。
说起来,林毅夫和张维迎都是我20多年来的好友和熟人。
第一次认识林毅夫是1987年冬。
那年,他刚从美国回到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我刚开始在曼彻斯特大学读经济学博士学位。
由于老师的介绍,我到北京拜访他,向他学习如何做博士,如何做好学问。
初次见面,林毅夫对我非常好。
他跟我说做学问,一定要有理论基础,同时必须结合实际,要把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做数学模型不能只是为了做模型,而是如何用模型来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
他当年还年轻,在中国还没有人知道他是谁,而我却从他的谈话中得到了启发,影响了我后来的学术道路和研究风格。
林毅夫不仅学问做得好,为人更好。
林毅夫、张维迎关于产业政策争论的核心问题
林毅夫、张维迎争论的核心问题林毅夫、张维迎,两个优秀的经济学家,同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今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初始创立者,20多年来亦敌亦友,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多争锋相对的思考。
2016年11月9日,一场关于产业政策的思辨会更是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一辩论中二人各具见解。
两人关于产业政策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什么是产业政策?林毅夫认为,产业政策是指中央或地方政府为促进某种产业在该国或该地区发展而有意识地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关税和贸易保护政策、税收优惠、工业园和出口加工区、研发工作中的科研补贴、垄断和特许、政府采购及强制规定等。
在他看来,产业政策将帮助企业解决企业解决不了的问题。
张维迎表示,“我理解的产业政策是指政府出于经济发展或其他目的,对私人产品生产领域进行的选择性干预和歧视性对待,其手段包括市场准入限制、投资规模控制、信贷资金配给、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进出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土地价格优惠等。
”在他看来,政府在公共产品上的投资不属于产业政策,普遍性的政策也不属于产业政策。
2.产业政策是否该存在?林毅夫表示,“我没有见过不用产业政策而成功追赶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也没见过不用产业政策而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
”他认为,大多数成功的经济体正是因为积极有为的政府制定了产业政策,才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不能因为产业政策大部分是失败的就放弃产业政策,而更应做到的是提高成功的概率、减少失败的概率。
张维迎认为“产业政策是披着马甲的计划经济”,坚决主张废除任何形式的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成功的例子凤毛麟角,对此他表示,产业政策会误导企业家,使他们将资源投入不该投入的领域和不该投入的项目,所以中国企业家需要的是自由和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而不是产业政策的扶植。
3.产业政策为什么会无效?林毅夫认为,除了政府的执行能力存在问题之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急于赶超,过度支持先进的产业;而发达国家的失败则是为了就业而去支持失掉比较优势的产业。
2016产业政策争论
张维迎的观点
产
产业政策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
业
政 策
创新是不可预见的 产业政策是豪赌
认知能力问题
注
定
不搞砸绝不罢手
激励机制问题
失
败
企业家要争取的是普遍的权利,而不是特权
第22页,共30页。
产业政策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
阻碍着企业家精神的发挥
市场经济的发展
2009年十大产业振兴计划
追赶型产业
领先型产业 退出型产业 “弯道超车型”产业
战略型产业
第14页,共30页。
我国如何才能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
汽车 追赶型产业 高端装备
高端材料
资金融通和外汇获取上支持 利用国外的高端人才推动技术创新 针对高端制造业招商引资
第15页,共30页。
我国如何才能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
白色家电
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
第3页,共30页。
第4页,共30页。
目录
1.林张二人的观点 2.针锋相对的九个要点 3.外界评论
第5页,共30页。
林毅夫关于产业政策的论证
第6页,共30页。
产业政策的定义(林毅夫)
产业政策是指中央或者地方政府为促进某种产业在该国或该地区发 展而有意识的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 ——关税和贸易保护政策 ——税收优惠
关于市场失灵 关于企业家精神
关于范式之争
第28页,共30页。
外界评论
国家发改委
外界将他们之间的交锋简化为“政 策派”与“市场派”的对垒。
坚决捍卫市场自由的张维迎被称之为“市场先生”,而强调“有为 政府”的林毅夫则被很多人指为“官方经济学家”。
换汤不换药的虚假争论
张维迎林毅夫在争论什么
张维迎林毅夫在争论什么?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杨小凯多半没有想到,在他逝世十年的追思会上,关于中国问题的分歧不仅没有弥合,反而越加分裂,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之争也迎来引来2.0版本,也就是张维迎与林毅夫关于政府与市场的争论。
两天追思会我都在现场,一些感想已经写在《杨小凯:经济学家还是思想家》。
坦白说张维迎与林毅夫当时发言时间有限,逻辑未能完整展开,没有形成全面对话,还是流于观点之争。
林毅夫主要立足于其新结构经济学阐释,尤其是“有为政府”,当场不止一次表示自己被误解;而张维迎则表示典型的后发劣势的情形在中国开始显示,中国的改革甚至经济改革不能断言成功,随时可能倒退,甚至可能摧毁原来所有取得的成就。
比起这场辩论引发各种讨论,更耐人寻味的是不同的评价态度。
但从我个人公共微信“经济人”等社交媒体的反馈来看,对张林的态度,基本取决于评价者的个人左右倾向而不是观点本身。
回看林毅夫和张维迎的论战,他们的不同被总结为三点交锋:亚当·斯密谈政府作用的理论过时吗?企业是企业和政府合作的结果吗?利用比较优势是政府擅长还是企业擅长?这些话题其实都是经济学基本问题,一方面从现场感觉来看,两人所谈问题层次不同,也有基本理念与操作层面之别,一方面如果要较真,相关研究文献汗牛充栋。
如果是一个学术讨论,那么同行评议最为重要。
华裔经济学家黄有光参加会议,在FT中文网《对纪念杨小凯的感想》一文中表示自己看法在张维迎和林毅夫中间,在中国市场与政府都做得不够,“张维迎对思想自由、市场与企业家的强调,显然是正确与重要的,但他说政府无论怎么做都做不好的看法,显然极端。
林毅夫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95%作对了,也有些夸大。
”问题在于,这场辩论已经超越学术。
任何话题进入公共议程,除了专业维度,更重要是常识维度。
这场辩论与其说学术之争,不如说是观点之争,甚至路线之争,可谓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之争在不同语境下的重演,甚至可以追溯到杨小凯的少年大字报《中国向何处去》的分裂与对抗。
产业政策大辩论-林毅夫vs张维迎
100%原汁原味:林毅夫、张维迎“产业政策大辩论”实录澎湃新闻见习记者韩声江【写在前面】11月9日,初冬的北京大学朗润园万众楼中,一场备受瞩目的辩论正在进行。
这场辩论在中国经济学界引起的震动,至今仍未平复。
辩论的内容是中国是否应施行产业政策。
辩论的双方是林毅夫和张维迎,他们现同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国发院的前身正是林、张等六位经济学家于1994年一起创立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辩论过程中,林毅夫不断地强调此前媒体对他观点的误读,“很多东西在网上我看到说是我讲的话我都不相信是我说的”、“我郑重地说我是既要有市场,也要有政府。
”他慢慢地铺陈着自己的“新结构经济学”、“六步增长甄别法”、“产业政策的五种分类”,试图给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开出一剂追赶发达国家产业的药方。
“我还没有看到不用产业政策实现成功追赶的发展中国家,也没有看到不用产业政策还能够继续保持领先的发达国家!”张维迎则用自己略带陕北口音的普通话向林毅夫的理论体系发起进攻,“林毅夫‘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逻辑矛盾”、“林毅夫‘增长甄别法’的谬误”等PPT标题一经抛出就让人嗅到了一丝火药味。
“产业政策之所以失败,一是由于人类认知能力的限制,二是因为激励机制的扭曲。
通俗地讲,一是由于人的无知,二是由于人的无耻!”面对张维迎的质疑,林毅夫一再重申,“张维迎反对的那些产业政策我也反对”。
在林毅夫看来,他的理论中除了国防安全产业没有一种是需要补贴的。
除了国防安全产业,也没有产业是由政府选择的,都是企业家主动进入的。
“我不知道你到底是在批我,还是在批我也在批评的产业政策”,“你老是批评我没说的事,把罪名加到我头上,我觉得我好冤枉。
”分歧的根源似乎在俩人对“产业政策”的不同定义,林毅夫一直强调政府按照比较优势因势利导帮助企业解决软硬基础设施以及基础科研,而张维迎则将范围限定在政府“对私人产品生产领域进行的选择性干预和歧视性对待”。
正如张维迎所说,他们二人此番争论的背后是新古典经济学与米塞斯-哈耶克经济学的范式之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资料]2林毅夫:我和张维迎在争论什么2016-09-25近日,两位顶尖经济学者林毅夫和张维迎围绕我国产业政策爆发了激烈争论。
8月25日,张维迎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发表演讲,主张废除一切形式的产业政策。
9月13日,林毅夫教授发表文章,观点鲜明地针锋相对。
中秋节期间,张维迎又对此作出了回应。
随后,针对张的批评,林毅夫进行了逐条反驳。
林毅夫与张维迎之争,是一场在学术界纷扰良久的争议,双方都在为自己坚持的立场而正名。
回到本质,这是一个关乎市场与政府的命题。
这是一个值得点赞的争鸣,最起码说明经济学的圈子不至于死水一潭。
林毅夫与张维迎之争,不仅是一场学术之争,更是未来中国经济走向方向和方式的争论。
最终,哪一种观点占上风,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未来的取舍和走向,所以必须看起来!下文为近期林毅夫回应张维迎的文章主要内容,标题:《我和张维迎在争论什么》在中国经济改革与转型进行了35年、成绩斐然但问题同样尖锐的当下。
维迎和我的发言及相互评论在媒体上广受关注,并连带地追述到1995年我和张维迎有关国企改革以及2002年我跟杨小凯有关“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争论。
为了使这场争论能够达到“认真思考和探讨一下中国经济学科未来发展道路乃至中国社会发展的整体问题”,我想对照中国和其他转型中国家的实践,再次回顾二十年前的国企改革、十二年前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争论,并就中国经验和回归斯密等争论做进一步的阐述。
1 国企改革的争论1995年我和维迎就国企改革问题的辩论,被媒体称为“北大交火事件”,那次争论媒体进行了许多报道,其后我和蔡昉、李周合作出版了《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其他文章,维迎也有系列论著,系统阐述各自的观点。
张维迎的论述从现代企业理论出发,强调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对称安排的重要性。
他认为负责经营决策的人应该享有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让真正承担风险的资产所有者选择经营者,优先成为企业家,才能保证真正有经营能力的人占据经营者岗位。
当一个经济中不允许个人成为财产所有者时,就等于失去了判断经营者才能的可靠信息。
维迎的观点是:国企改革的出路是民营化,将企业中的国有资本变成债权、非国有资本变成股权。
我则认为国有企业问题的关键是“委托-代理人”之间是否会产生道德风险的问题。
国企(尤其大型国企),是在资金稀缺状况下为执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而设立的,由此承担了违反比较优势,在公平、开放的竞争市场上缺乏自生能力的战略性政策负担,和为了解决就业和社会稳定的冗员、养老等社会性政策负担。
在有政策性负担的情况下,政府无法摆脱给予企业保护补贴的责任,形成了预算软约束。
在有政策性负担的情况下,任何有关公司治理的改革都难于奏效,尤其,国有企业私有化后,所有者利用政策性负担为借口寻租的积极性会更高,效率会更低。
我同时认为,享有剩余索取权的所有者和经营者要统一起来,只有中小企业才能做到,大型企业不管国有或民营都同样面临委托-代理问题,要避免代理人利用信息不对称产生道德风险,侵蚀所有者的利益,必须依靠公平竞争的市场使企业盈利状况成为企业经营好坏的充分信息,并据此来制定经理人员的奖惩,以使代理人和委托人的激励相容。
如果是垄断,大型的民营企业也无法解决效率和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
因此,改革的起点应在于剥离战略性政策负担和社会性政策负担,以硬化预算约束,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在此公平竞争的基础上,中小型国有企业以私有化为宜,以达到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统一。
大型的企业,则不管国有或民营,如果经营好都可以发展,如果经营不好,则都可能被其他所有制的企业兼并,甚至破产。
在复旦的讨论会上,对我主张对于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比简单的私有化重要时,维迎据此认为我主张把大型企业都国有化,显然是一个误解。
维迎和我的观点就内部逻辑来说都是自洽的。
从实践来讲,在抓大放小的思路下,中国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基本都已经私有化,大型国有企业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私有化,而是,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的思路进行了改革,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有不少还成为上市公司。
到现在冗员等社会性负担基本已经剥离;并且,由于30多年的快速发展,资本迅速积累,许多原来不符合比较优势的大型装备、汽车等产业在中国已经符合比较优势,在国内外市场有了竞争优势。
因此,我建议应该消除双轨制遗留下来的以金融抑制、资源低税费和市场垄断的方式对大型国有企业的暗补,放开要素市场,建立完善的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在市场上让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公平竞争。
极少数和国防安全有关,资本技术极端密集,仍然违反中国比较优势的国企,则和发达国家一样由财政拨款直接补贴。
维迎的观点则在前苏联和东欧的国家中得到实践,除了波兰、白俄罗斯、斯洛文尼亚和乌兹贝克斯坦等少数国家外,基本按现代企业理论的政策建议,把国有企业都私有化了,但是,结果和改革预期达到的目标正好相反。
根据世界银行、欧洲开发银行和其他许多国外学者的实证研究发现,除了在私有化过程中出现许多低价甩卖国有资产造成分配不均和寡头垄断的情形外,大型企业的情形就像20年前我和维迎争论时所预测的那样,目前从国家拿到的补贴比在国有时期多而不是少了,效率是低了而不是高了。
并且,就经济总体表现情形,在东欧国家中表现最好的波兰以及斯洛文尼亚,和在前苏联国家中表现最好的白俄罗斯和乌兹贝克斯坦则都是没有实行大规模私有化。
2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杨小凯是我在留美经济学会成立之初就认识的朋友,自那时以后直至2004年他不幸病故,我们保持了20年深厚的友谊,他对推广以超边际分析来把斯密的分工理论模型化所做的贡献,以及他对中国现代化的思索所做的努力都是我所尊敬的。
2002年12月,小凯提出了后发劣势的观点,认为落后国家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容易而模仿发达国家的制度难。
落后国家倾向于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管理而不去模仿发达国家的制度,这样落后国家虽然可以在短期内经济获得快速的增长,但是会强化制度模仿的惰性,给长期增长留下许多隐患,甚至长期发展变为不可能,因此,他认为后发国家有“后发劣势”。
为了克服“后发劣势”,他主张后发国家应该由难而易,在进行较易的技术模仿前,要先完成较难的制度模仿。
他提出最好的制度是英国和美国的共和宪政体制,并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尽管在改革后20多年经济发展很成功,但是由于没有进行根本的宪政体制改革,而俄国虽然当时看起来在经济发展方面比中国失败,但由于他们进行了根本的宪政体制变革,所以俄国的成就将来会超过中国。
和小凯主张发展中国家应该先推行共和宪政,等宪政建立起来以后再来发展经济以克服不去模仿发达国家优秀制度的“后发劣势”的观点不同,我从就一直认为从理论和经验的角度来看,后发国家固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必要不断对现有的经济、社会体制做出改革,但一个后发国家并非要先进行英、美的宪政体制改革克服了后发劣势以后才去发展经济。
我认为经济发展的本质是基于劳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技术不断创新和产业不断升级,一个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所形成的“后发优势”来加速经济发展。
我同时认为:由于过去的赶超发展战略,转型中国家有许多资本密集、违反比较优势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缺乏自生能力的大型国有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以渐进双轨的方式来改革,一方面保留些扭曲给予违反比较优势的产业中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必要的转型期保护补贴,一方面放开原来受抑制的、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的准入,经济转型期才能取得稳定和快速发展,并创造条件改革各种制度扭曲,最终建立起有效的竞争性市场。
其后的媒体报道中对我和小凯的争论有两个误读:1.认为我强调后发优势,所以,我主张只要发展经济不需要进行制度改革;2.中国现在出现的腐败等一系列问题,证明了小凯所主张的后发劣势的观点的正确性。
任何人只要细读我的文章,都可以了解我在强调发挥“后发优势”来加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创造条件,审时度势,推进制度改革,把旧体制中的各种扭曲消除掉,以建立完善、有效的市场。
把我的主张简化为不需制度改革是严重误解。
其次,中国在取得快速的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腐败等一系列问题是否就是因为没有先进行“共和宪政”改革的结果?是否就证明了“后发劣势”的观点的正确性?未必!原因是根据世界银行和欧洲开发银行等机构的研究发现,先进行“共和宪政”改革并推行休克疗法试图一次性的把各种扭曲消除掉的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在中国广受诟病的腐败、收入分配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也同样存在,而且,和中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这些现象的产生不在于中国没有按“后发劣势”的观点先进行共和宪政的改革。
我曾分析、预测到,由于中国推行了双轨渐进改革,为了给违反比较优势、不具自生能力的资本密集型大型国有企业,以压低各种要素价格或是市场垄断的方式给予这些企业保护、补贴,那么就会创造制度租金,就会有腐败、收入分配恶化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双轨制改革引起的,解决这些问题的“釜底抽薪”的办法是在条件成熟时,深化市场改革把各种要素扭曲消除掉。
前苏联、东欧国家,虽然,进行了“共和宪政”的改革并采用了“休克疗法”,但是,为了避免私有化以后的大型企业破产倒闭造成大量失业和社会、政治不稳,或是,因为这些企业是国防安全和国家现代化所需不愿让其破产,在休克疗法消除了旧的补贴以后,又引进了新的更大、更隐蔽的补贴,结果,寻租、腐败和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也就比中国还严重。
所以,腐败、收入分配恶化的问题不在于有没有共和宪政改革,而在于有没有保护补贴所形成的制度租金。
我和小凯的核心争论其实是在于:1.共和宪政是否就是最优的制度安排?2.是否应该采取休克疗法把各种制度扭曲都一次性消除掉,再来发展经济以克服“后发劣势”,还是应该利用“后发优势”来加速经济发展,并边发展经济边改革完善制度?对于前者,小凯和杰弗里·萨克斯等合作者认为英美的共和宪政是最好的体制,所以,为了推行共和宪政,小凯认为美国出兵伊拉克是值得支持的。
他也把日本在1990年代出现的金融危机作为是日本没有推行英美共和宪政的结果,但是,美国在2008年也爆发了金融危机。
同时,欧洲有许多国家没有采行英美的宪政体制,发展水平、社会公平、政府清廉等高于英美,亚洲国家中唯一收入水平高于美国的新加坡也没有采行英美共和宪政体制。
和中国同样为新兴市场经济大国的印度虽然有英美的共和宪政体制,但是印度的经济发展绩效一直低于中国。
而且,《国富论》中斯密记载了英国18世纪时触目惊心的腐败现象,哈佛大学Glaeser and Saks教授的研究也发现19、20世纪初美国的腐败普遍化的程度不比中国现在低。
这些事实证明,小凯认为英美共和宪政是最优制度安排的看法只是理想条件下的臆想,在现实中是站不住脚的。
对于第二点,小凯主张在转型过程中先难后易,先推行共和宪政的改革,并推行休克疗法一次性把各种扭曲消除掉,等建设完理想的制度体制再来发展经济才能避免“后发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