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李宁品牌的战略分析
李宁品牌的战略分析自从李宁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点燃了圣火那一刹那,李宁公司从被全国人民熟知到被全世界关注,随后李宁公司的市值不断上升。
网络上随处都是李宁当年如何从一名运动员到一名成功创立李宁公司的成媒体孜孜不倦地研究报道。
渐渐地李宁名牌也映入了我们的心里。
研究李宁品牌的战略,必须从其公司的使命开始延伸。
使命是我们生存的理由,是我们承担的责任,是企业的基础,没有使命的品牌是短命的品牌,使命决定寿命。
大的公司在很渺小时就有自己的使命。
而李宁的使命就是:“推动中国体育事业,让运动改变我们的生活”。
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李宁公司的使命演变为:我们以体育激发人们突破的渴望和力量!致力于专业体育用品的创造。
让运动改变生活。
追求更高境界的突破。
李宁公司从不放弃任何努力以实现他的使命愿景。
行业竞争面对全世界总舵运动品牌服装品牌的剧烈竞争,李宁公司又是如何应对这些竞争者,并在这次战争中保持自己进步的步伐呢?主打产品潜在新竞争者——休闲服饰品牌企业国内排名第一的是森马休闲服。
森马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96年,是一家以虚拟经营为特色、以系列休闲服饰为主导产业的无区域集团,是温州市大企业大集团之一。
近年来,集团先后与法国PROMOSTYLE公司、韩国色彩协会、上海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一批国内外智力机构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成立了森马的设计开发中心和技术中心,始终致力于国际化与本土化、时尚与流行的完美结合。
目前森马的产品已经覆盖到T恤、衬衫、牛仔、茄克、羽绒(服)、羊毛衫等21大系列。
2003年7月和2005年1月,森马分别聘请香港小天王谢霆锋和香港美少女偶像组合TWINS共同演绎“穿什么就是什么”的品牌休闲风格,从而更好地传播森马崇尚年轻活力、炫耀青春本身的品牌主张。
由于森马集团有自己的设计开发中心和技术中心,再加上其也致力于服饰业,因此此类休闲服饰品牌很容易就能进入运动服饰的产业。
而运动品牌的消费群体主要针对青年人,这部分消费人群的特点是追求时尚与个性,这恰好也与休闲服饰不谋而合。
李宁公司目标及战略
李宁公司目标及战略打造一个充满运动员精神的品牌,一个来自中国的全球性品牌。
1990年,李宁有限公司在广东三水起步。
创立之初即与中国奥委会携手合作,透过体育用品事业推动中国体育发展,并不遗余力赞助各种赛事。
1995年,李宁公司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跑者。
2005年,李宁公司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向着国际一流品牌的目标冲刺……产品的专业化属性,是在体育用品行业中竞争的基础。
李宁公司把产品的研发,看作一个不断创造纪录、刷新纪录的赛程。
早在1998年,公司就建立了本土公司第一家服装与鞋的产品设计开发中心,率先成为自主开发的中国体育用品公司;2004年,李宁公司与香港中文大学人体运动科学系合作,对李宁公司生产的运动鞋的力学特性进行运动生物力学测试,建立专业运动员的脚型数据库,对专业运动特征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专业性和舒适度。
经过十五年的探索,李宁产品已由单一的运动服装,发展至运动服装、运动鞋、运动配件等多系列并驾齐驱。
不久的将来,李宁牌将致力跻身世界一流品牌,为全世界的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提供专业的体育产品。
因为这样的热忱,李宁公司拥有了中国最大的体育用品分销网络。
同时,李宁公司的国际网络也在不断拓展,目前已进入23个国家和地区。
每一个冠军团队的背后,必然有一套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
李宁公司也是如此。
在实践与探索中,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的战略规划模式和管理体系,使公司组织运作顺畅无阻,战略执行果断快速。
目前,李宁公司正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ERP为起点的信息系统,全面整合产品设计、供应链、渠道、零售等资源,发展电子商务,进一步提高运作效率和品牌形象。
“推动中国体育事业,让运动改变我们的生活”,是李宁公司成立的初衷。
李宁公司从不放弃任何努力以实现这一使命。
从1990年支持北京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开始,李宁公司对体育事业已投入大量赞助,同时也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
独特的企业文化,是李宁公司每个部分紧密协作、奋力向前的接力棒,使所有的供应商、经销商、服务商成为合作伙伴,让所有的员工合力同心。
李宁SWOT分析
李宁SWOT分析SWOT分析;优势:1.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体育品牌2.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较高的消费者忠诚度3.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4.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5。
具备设计高档世上产品的能力6.十年的积累经验7.与中国的体育界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容易得到体育界的认可劣势:1.市场细分不清,功能专业化不够2.实际消费群体与目标群体差距大,且实际消费群体年龄较大3.产品设计,产品广告,开店风格,形象代言人凌乱,传递信息不一致4.产品档次不高,品味不够,在一线城市不太受欢迎5.给消费者感觉为中档产品,在开发高档产品市场是面临与众多洋品牌的正面竞争,竞争力度不够机会:1。
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行,中国政府出台发展体育产业的宏观政策2.体育用品市场发展速度快,市场空间大,尤其是青少年市场3.未被挖掘的高档市场4.更宽的产品拓展空间威胁1.不是行业的绝对领先者2.行业竞争加剧,高端受阻于国际品牌,低端受阻于国内品牌3.国际化和本土化之间的矛盾4.消费者偏爱国际品牌5.客户发展能力问题策略选择优势机会策略(S.O)1.国际化战略-—由一家国内的经验型民营企业向拥有国际品牌和具有专业生产和经营能力的现代化公司转变2.市场渗透战略—-调整目标市场定位优势威胁策略(S。
T)1.李宁公司前向一体化战略分析,在产品链的前端研发阶段能力2.市场渗透战略——营销策略3.成本领先战略—-进一步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4.集中化多元经营劣势机会策略(W.O)1.市场开发战略2.产品开发战略,开发高端产品劣势威胁策略(W。
T)1.专一化经营战略——细分市场2.差异化战略——多品牌战略1 / 1。
李宁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李宁公司发展战略分析内容简介:创始人回归两年来,发起了一系列改革运动,但仍未能挽救摇摇欲坠的李宁公司。
本文使用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法,分别对李宁公司的外部环境、2012年战略转型失败进行分析,用以研究李宁公司的发展战略。
关键字:李宁公司;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法;发展战略一、李宁公司的简介李宁公司由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先生创立。
李宁公司成立于1990年,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已逐步成为代表中国的、国际领先的运动品牌公司。
李宁公司采取多品牌业务发展策略,除自有核心李宁品牌(LI-NING),还拥有乐途品牌(LOTTO)、艾高品牌(AIGLE)、心动品牌(Z-DO)。
此外,李宁公司控股上海红双喜、全资收购凯胜体育。
自2004年6月在香港上市以来,李宁公司业绩连续六年保持高幅增长,2009年更是达到83.87亿人民币。
李宁公司的销售网络遍布中国大地,截至2009年底,李宁公司店铺总数达到8156间,遍布中国1800多个城市、并且在东南亚、中亚、欧洲等地区拥有多家销售网点。
雇员6000余人。
2012战略转型的实施,带来了自创立以来最大的危机。
首先是客户群丢失,销售额下降。
高端市场销售业绩差,中端市场被安踏、361度等国内品牌蚕食和压缩。
然后出现库存积压、关店、高管离职等一系列问题。
2011年年报显示,李宁公司营业收入仅为89.29亿元,同比下跌5.8%,2012年公司业绩继续恶化,亏损19.79亿、关店1800多家。
李宁陷入严重的危机。
2014据最新数据显示,从营收上算,李宁已经被甩到国内体育品牌的第二;从盈利能力上算,李宁则已经排到第六。
二、李宁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一)新进入者的威胁体育用品行业的高端市场有着较高的进入壁垒。
国际知名体育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等占据着高端是市场,构筑了高端市场的一道进入屏障,使潜在新进入者难以逾越。
在中低端市场,对品牌众多,但各品牌差异化特征不明显,营销模式雷同,市场进入门槛因而很低。
李宁体育用品公司发展综合战略
李宁体育用品公司发展综合战略一、本文概述李宁体育用品公司,作为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始终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多元化的体育用品。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制定并实施综合发展战略对公司持续增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阐述李宁体育用品公司的发展综合战略。
二、背景分析1、行业环境:分析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潜力、竞争格局等,识别潜在的机遇和挑战。
体育用品行业一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行业。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体育文化的普及,体育用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全球体育用品市场规模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扩大。
其中,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增长迅速,成为全球体育用品行业的重要增长点。
在竞争格局方面,体育用品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各种品牌林立。
国际知名品牌如耐克、阿迪达斯等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市场份额,而国内品牌如李宁、安踏等也在不断努力拓展市场。
这种竞争格局既给李宁体育用品公司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政策法规对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例如,中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如《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等,为体育用品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另外,消费者行为也是影响体育用品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运动的重视,他们对体育用品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关注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也更加注重品牌的形象和服务。
在机遇方面,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潜力为李宁体育用品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全球体育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和技术实力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此外,政府对体育产业的大力支持和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提高也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然而,挑战也不容忽视。
首先,行业竞争激烈,各种品牌争相抢占市场份额,李宁体育用品公司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李宁公司战略分析
李宁公司战略分析报告小组成员:陶运瑜 2005041496黄燕珠 2005041519刘力华 200504152王碧娴 2005041272黎晓斯 2006046090林冰玲2006046048陈晓东2005041612授课教师:刘莉教授2008年12月30日目录一、前言-----------------------------------------------------------第3页二、使命愿景-------------------------------------------------------第3、4页三、行业竞争-------------------------------------------------------第3、4页四、潜在新竞争者的进入---------------------------------------------第5页五、潜在替代产品的开发---------------------------------------------第5页六、供应商议价力量分析---------------------------------------------第6页七、集体议价力量分析-----------------------------------------------第7、8页八、战略分析-------------------------------------------------------第8—19页九、智能管理—人力资源战略-----------------------------------------第21—22页八、组员工作小结---------------------------------------------------第23—25页作业要求:本报告根据《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要求而做。
综合作业的要求如下:1.选择一家企业,对其近年来的发展进行调研、跟踪,完成一份对该企业的战略分析报告;2.作业应紧密结合本课程各章的理论或方法,对目标企业的战略管理实践及问题进行诊断分析,对其更好地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3.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业,每小组5—7人,要求成员分工、合作,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完成。
困境与超越:李宁体育用品公司营销的战略选择及对策
困境与超越:李宁体育用品公司营销的战略选择及对策作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军企业,李宁体育用品公司一直以其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李宁公司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从李宁体育用品公司营销的战略选择及对策方面展开阐述,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议。
一、困境分析在竞争激烈的体育用品市场上,李宁公司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
市场份额受到来自国际知名体育品牌的挑战。
像耐克、阿迪达斯这样的国际品牌一直占据着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其产品在品质、设计、科技含量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给李宁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也对李宁公司造成了困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运动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体育用品的需求不再只是关注功能性和性能,更加注重时尚性、个性化和情感化。
李宁公司在这方面的产品和营销策略相对滞后,导致了品牌在年轻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减弱。
李宁公司在营销渠道和品牌形象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相比于国际品牌拥有的广泛的零售网络和专柜,李宁公司的渠道覆盖相对较窄,导致了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
品牌形象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在年轻化、国际化、高端化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战略选择针对上述困境和挑战,李宁体育用品公司需要调整营销战略,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在战略选择上,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1. 产品创新:加强科技含量和时尚性李宁公司需要在产品设计和研发上加大投入,注重科技含量和时尚性。
不仅要推出更具竞争力的运动鞋、运动服等产品,还要关注消费者对于个性化、情感化的需求,推出更符合时尚潮流和个性需求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2. 营销渠道拓展:加强线上线下融合针对营销渠道不足的问题,李宁公司可以加强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策略。
通过建立自己的电商平台和与各大电商平台的合作,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同时加强与各大运动用品零售商的合作,拓展线下销售渠道。
李宁公司战略分析
11/16/2019
2.总体战略分析
1.横向一体化战略: 指企业收购、兼并或者联合竞争企业的战略,
这几年,李宁在多品牌经营之路上动作频频,形成了一个主品牌, 多个副品牌的多品牌经营战略。 目前旗下品牌:李宁、乐途、艾高、新动等 2007年7月,李宁以3.05亿收购著名乒乓球品牌“红双喜”合计 57.5%股权。 2008年7月31日,李宁公司披露了其收购意大利著名运动品牌乐 图(LOTTO)在中国大陆20年品牌代理权的消息, 2009年7月,李宁公司宣布1.65亿元收购凯胜品牌羽毛球拍、运 动服装及运动配件等业务。这也是继两个月前成为中国国家羽毛 球队赞助商后,李宁在羽毛球专业领域的再次大手笔投入。
企业文化与企业力量
• “推动中国体育事业,让运动改变我们的生活”是李宁有限公司成立 的初衷。李宁有限公司从不放弃任何努力以实现这一使命。从1990年 支持北京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开始,李宁有限公司对体育事业已投 入大量赞助,同时也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独特的企业文化, 是李宁有限公司每个部分紧密协作、奋力向前的接力棒,使所有的供 应商、经销商、服务商成为合作伙伴,让所有的员工合力同心。
11/16/2019
体育运动用品行业特征分析
• 我国目前十大运动品牌有:安踏Anta、李宁Lining、361度、 乔丹Qiaodan、特步XTEP、匹克PEAK、鸿星尔克ERKE、德 尔惠Deerway、爱乐AILE、美克Meike。
李宁集团公司战略探讨报告课件
市场定位
重点布局中国市场,同时 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市场份 额。
战略机会与挑战
机会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运动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为李 宁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智能化、个性化、 定制化的产品需求日益增长,为李宁公司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增长潜力
李宁公司可以通过拓展新产品线、拓展国际市场和加强品牌建设等方式,进一 步提高市场份额和销售额。此外,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李宁公司可 以利用这些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市场竞争格局与趋势
竞争格局
李宁公司面临着国内外众多竞争对手的挑战,包括国际知名 品牌如耐克、阿迪达斯等,以及国内品牌如安踏、特步等。 然而,李宁公司在国内市场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拥有稳定的消费者群体。
影响力。
拓展国际市场
02
加强国际市场的拓展,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加强智能化研发
03
加强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THANKS
感谢观看
制定实施时间表
为战略目标的实现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表、阶段性目标 和里程碑。
分配资源
根据战略目标和实施计划,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 保战略的有效实施。
优化组织架构与流程
调整组织架构
根据战略需求,对公司的 组织架构进行优化,确保 各部门职责明确、协同高 效。
简化流程
对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梳 理和优化,消除冗余和低 效的环节,提高整体运营 效率。
公司未来战略规划与目标
李宁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
李宁公司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李宁公司背景:李宁公司由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先生于1990年成立,自成立以来在我国体育用品市场一直占有极高的地位,其市场占有率一直领先于国内其他体育用品品牌。
李宁公司成立于1990年,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已逐步成为代表中国的、国际领先的运动品牌公司。
自创办以来,已经由最初单一的运动服装,发展到拥有运动鞋、运动服装、运动配件、运动器材等多系列产品的专业体育用品公司。
此外,李宁公司控股上海红双喜、全资收购凯胜体育。
自2001年6月在香港上市以来,李宁公司业绩连续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更是达到94. 79亿人民币,将要突破100亿。
目前李宁的销售网络遍布中国大地,截至2010年,达到八千多家,遍布中国1800多个城市,并目_在东南亚、中亚、欧洲等地区拥有多家销售网店。
在这样一个好的发展环境下,李宁公司提出并开展实施了国际化战略。
一、李宁公司经营国际化的动因分析:1,李宁公司自身发展的需求从企业层面来看,品牌国际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李宁公司成立于1990年,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已逐步成为代表中国国内领先的知名运动品牌公司。
李宁公司在国内的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瓶颈,拥有相当高的品牌形象,消费市场已经不容易拓展。
随着发展李宁公司有了加入国际化竞争的基本条件:1)国内终端网络完全建立,通路精耕模式已经非常成熟;2)已经形成非常完善的内部运营系统(包括从设计、研发、供应链管理到高端人力资源管理等)。
3)品牌竞争格局基本形成,每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都已基本建立清晰的市场定位,没有差异化的品牌将无法生存。
4)有相当的物力、人力和财力;5)有了优秀的技术创新团队。
所以,品牌国际化是李宁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通过国际化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研发资源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借助“外脑”实现技术获取,以弥补李宁公司与国际知名品牌在技术和创新方面的不足。
尽管,对于大多数体育用品企业来说,致力于国内市场的培育是非常必要的,但对于己经在国内发展得相当成熟的体育用品企业来说,品牌国际化是他们寻求新的市场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李宁企业战略分析
李宁公司战略分析【摘要】:李宁公司成立于1990年,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李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中国运动品牌方面的代表。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行业间的竞争日渐激烈。
各大运动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李宁公司在此影响下,致力于专业化、国际化发展。
2009年,李宁将进入其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在这一阶段,李宁将着重加强其国际化的能力,为下一阶段的全面国际化做准备。
在国际化的前提下,对李宁公司进行了全面的SWOT分析,对其国际化发展策略提出了建议。
同时,通过波士顿矩阵法分析,大概的了解李宁现目前各种品牌的现状。
【关键词】:李宁国际化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法一引言近年来,国际上对运动方面的重视,各种运动品牌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国际上的竞争日趋激烈。
李宁作为中国运动品牌的代表者,不仅面对着国际上如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强力的竞争对手,国内也有如安踏、匹克、乔丹、361°等运动品牌对其虎视眈眈。
基于李宁在我国运动品牌的地位,以及李宁现今已打入国际市场的现状,对李宁的国际化战略进行进行研究。
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李宁公司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李宁的国际化发展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其主要表现为:以专业打造国际化品质;实施多品牌策略;通过多层次体育营销如赞助重大赛事、赞助运动队、开展体育营销活动等营销活动提升品牌国际形象;借助东方元素张扬品牌个性。
目前,李宁已初步建立起国际化的品牌形象,进入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为此,李宁须全面评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及其面对的国际竞争环境,明确战略重心,全面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二公司简介及国际化历程曾经夺得106块金牌创造世界体操史神话的“体操王子”李宁,退役后于1990年3月在广东三水开始“李宁牌”运动服装的生产与经营。
并以不久之后的北京亚运会为契机,承办火炬接力,赞助中国体育代表团。
也因此一炮打响,并成为自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赞助商。
李宁公司的战略分析
1993年-1995年-------高速发展 阶段
在这一阶段的管理团队是经验型的团队, 来自当时国内名牌“十佳”、“梅花” 等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销售管理人员 的加盟,为李宁公司的长足发展奠定了 基础。
2002年-2003年------品牌重塑阶段
2004年-至今-------专业化发展阶段
李宁公司
S W O TBiblioteka S——优势
中国领先体育品牌 借助奥运契机,品牌国际影响力提升。 国际体育明星代言,题生了专业化品牌形象。 东方元素带来品牌差异化的特征。 产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价格适中。
1996年-1998年-------经营调整阶段
这一时期,李宁公司的经营是稳健的、 偏于保守的。
1999年-2001年------二次发展阶段
李宁公司在1999年即提出“品牌国际化” 的战略,2000年着眼于未来发展又提出 了“二次创业”的口号。这一时期李宁 公司的管理团队逐渐从经验型向学院型 过渡。
T——挑战
国际国内市场上强大的竞争对手。 动荡的国际经济形势。 国际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后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产品不够专业化
借助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加强与国际供应商的 合作。 招募国际专业人才。 考虑并购等手段解决国际市场网络供应链问题。 采用差异化市场策略,强化价格优势和东方特 色。
李宁公司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已逐步成为代表 中国的、国际领先的运动品牌公司。李宁公司 采取多品牌业务发展策略,除自有核心李宁品 牌(LI-NING),还拥有乐途品牌(LOTTO)、 艾高品牌(AIGLE)、新动品牌(Z-DO)。 此外,李宁公司控股上海红双喜、全资收购凯 胜体育。
李宁战略分析
李宁战略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李宁案例分析1李宁的发展现状产品设计目前国内运动服装的设计与国际巨头耐克及阿迪达斯等品牌在设计上有着很大的差距,国际一线品牌的产品科技含量高,流行周期长,并且质量好,国内品牌体育用品普遍存在简单的外观模仿和技术拼合,并且在使用舒适度及使用周期上比较短。
李宁曾经作为国内第一运动服装品牌,也并未在产品设计上有多大的建树,同样面临着新产品开发的困难。
品牌定位自2010年李宁更换商标,上调零售价以后,李宁的品牌定位也卡位与中端。
理论上李宁的这个战略调整是非常具有可行性并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但是从过去几年李宁的表现来看不得不说这个中端定位是待商榷的。
如今李宁仍然在坚持这个市场定位,但是居高不下的库存以及年年的亏损都说明了李宁战略调整迫在眉睫。
品牌宣传品牌建设方面,李宁在过去的三年因TPG的入主取得一定的成功,尤其是其“韦德之道”及与CBA的合作方面取得一定成功,对李宁的品牌重塑取得一定效果,但是这个效果主要表现在篮球鞋市场,在整个运动服装市场李宁的品牌知名度正在下降,后起的安踏正在赶超。
渠道管理过去我国的运动服装品牌主要都是以批发为主的分销模式,在今天这个渠道越来越扁平化发展的要求下,国内各大服装品牌近年来纷纷关店,不断加大直营店的建设力度。
不得不说李宁近年来已经意识到渠道改革的必然性,所以在2012年金珍君执掌李宁后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措施就是渠道的改革,目前库存正在回归可控,门店数量也在回归理性,所以不得不说李宁近年的改革中在渠道方面取得的成效最明显。
2主要竞争对手安踏的战略分析安踏较李宁起步晚一年,曾经的安踏作为李宁的追随者,一路追随李宁二十年之多,直到2012年安踏超越李宁成为中国第一运动服装品牌,所以在分析李宁的竞争对手时首选一定是安踏。
安踏的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曾经说过安踏的发展历程可用三个十年来划分。
李宁企业策略分析报告总结
李宁企业策略分析报告总结1.引言1.1 概述李宁企业在中国运动品牌市场具有重要地位,其发展历程和竞争优势对于了解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主要分析了李宁企业的背景资料、发展历程和竞争优势,并总结了其企业策略和未来发展展望。
通过本报告的内容,读者将能够更好地了解李宁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和未来发展趋势。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可能会描述整篇报告的结构和框架,例如所使用的分析方法、论证过程和逻辑顺序。
在这个报告中可以包括了对于李宁企业背景、发展历程和竞争优势的分析,以及对于企业策略总结和未来发展展望的结论。
同时也可以说明每个部分的重点和关键内容,以及在结论部分展开总结和未来展望的详细内容。
1.3 目的文章目的:本报告旨在对李宁企业的发展历程、竞争优势以及未来发展展望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读者提供对该企业的全面了解,揭示其成功的策略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李宁企业背景、发展历程和竞争优势进行详尽的分析,我们将总结出该企业的成功之道,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并提供结论建议,以期为相关从业者及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发。
2.正文2.1 李宁企业背景李宁(Li-Ning)是中国著名体育用品品牌,成立于1990年,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公司以创始人李宁的名字命名,最初以生产体育鞋和服装起家,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多种体育用品的综合性公司。
在中国国内,李宁一直是领先的体育用品品牌之一,也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
作为中国本土品牌,李宁在国内市场拥有良好的信誉和知名度。
公司以“让运动改变世界”为使命,致力于提供优质的体育用品,推动人们积极参与运动,享受运动的快乐与健康。
李宁企业背景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中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崛起和飞速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生活和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这为李宁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在竞争激烈的体育用品市场上,李宁公司凭借其独特的品牌定位和产品特色,成功脱颖而出,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了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