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大全(必修)
高二必修数学知识点归纳
高二必修数学知识点归纳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无论在学校还是社会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高中阶段,数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高二阶段,学生将学习更加深入的数学知识,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等等。
本文将对高二必修数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函数函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也是高中数学的基础。
函数的定义是,给定一个集合A和集合B,如果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a,都有一个唯一的元素b与之对应,那么就称为函数。
函数可以表示为f:A→B,其中f 表示函数名,A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B为函数的值域。
在高二阶段,学生将学习到函数的性质、图像、性质等等。
2.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中数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等等。
它们是由单位圆上的点的坐标值来定义的。
在高二阶段,学生将学习到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变换等等。
3.数列数列是由一系列实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序列。
数列可以分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两种。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是一个常数,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在高二阶段,学生将学习到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前n项和等等。
4.解析几何解析几何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来解决。
在高二阶段,学生将学习到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和曲线的方程、圆的方程等等。
通过解析几何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几何问题,并且能够运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
这些是高二必修数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简单归纳。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高二数学课程还包括概率论、数学推理、数学建模等内容。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精选15篇)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精选15篇)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1第一章:解三角形。
掌握正弦余弦公式及其变式和推论和三角面积公式即可。
第二章:数列。
考试必考。
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 项和及一些性质。
这一章属于学起来很容易,但做题却不会做的类型。
考试题中,一般都是要求通项公式、前n项和,所以拿到题目之后要带有目的的去推导。
第三章:不等式。
这一章一般用线性规划的形式来考察。
这种题一般是和实际问题联系的,所以要会读题,从题中找不等式,画出线性规划图。
然后再根据实际问题的限制要求求最值。
选修中的简单逻辑用语、圆锥曲线和导数:逻辑用语只要弄懂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到底指的是前者还是后者,四种命题的真假性关系,逻辑连接词,及否命题和命题的否定的区别,考试一般会用选择题考这一知识点,难度不大;圆锥曲线一般作为考试的压轴题出现。
而且有多问,一般第一问较简单,是求曲线方程,只要记住圆锥曲线的表达式难度就不大。
后面两到三问难打一般会很大,而且较费时间。
所以不建议做。
这一章属于学的比较难,考试也比较难,但是考试要求不高的内容;导数,导数公式、运算法则、用导数求极值和最值的方法。
一般会考察用导数求最值,会用导数公式就难度不大。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2一、集合、简易逻辑(14课时,8个)1、集合;2、子集;3、补集;4、交集;5、并集;6、逻辑连结词;7、四种命题;8、充要条件。
二、函数(30课时,12个)1、映射;2、函数;3、函数的单调性;4、反函数;5、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6、指数概念的扩充;7、有理指数幂的运算;8、指数函数;9、对数;10、对数的运算性质;11、对数函数。
12、函数的应用举例。
三、数列(12课时,5个)1、数列;2、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3、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4、等比数列及其通顶公式;5、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四、三角函数(46课时,17个)1、角的概念的推广;2、弧度制;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4、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6、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7、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8、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9、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0、周期函数;11、函数的奇偶性;12、函数的图象;13、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4、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15、正弦定理;16、余弦定理;17、斜三角形解法举例。
高二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二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大全高二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导数的应用1、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确定函数在其确定的定义域内可导(通常为开区间),求出导函数在定义域内的零点,研究在零点左、右的函数的单调性,若左增,右减,则在该零点处,函数去极大值;若左边减少,右边增加,则该零点处函数取极小值。
学习了如何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之后,可以做一个有关导数和函数的综合题来检验下学习成果。
2、生活中常见的函数优化问题1)费用、成本最省问题2)利润、收益最大问题3)面积、体积最(大)问题二、推理与证明1、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高二数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其难点就是有部分结论得到一般结论,的方法是充分考虑部分结论提供的信息,从中发现一般规律;类比推理的难点是发现两类对象的相似特征,由其中一类对象的特征得出另一类对象的特征,的方法是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分析两类对象之间的关系,通过两类对象已知的相似特征得出所需要的相似特征。
2、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而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三、不等式对于含有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讨论1)二次项系数:如果二次项系数含有字母,要分二次项系数是正数、零和负数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2)不等式对应方程的根: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方程的根能够通过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来,则根据这两个根的大小进行分类讨论,这时,两个根的大小关系就是分类标准,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方程根不能通过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来,则根据方程的判别式进行分类讨论。
通过不等式练习题能够帮助你更加熟练的运用不等式的知识点,例如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这种技巧以及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九种技巧这样的解题思路需要再做题的过程中总结出来。
四、坐标平面上的直线1、内容要目:直线的点方向式方程、直线的点法向式方程、点斜式方程、直线方程的一般式、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等。
(高二)高二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总结5篇
高二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总结5篇相信有很多同学到了高中会认为数学是理科,所以没必要死记硬背。
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高中数学知识点众多,光靠一个脑袋是记不全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想学好数学,同学们还是要多做知识点的总结。
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高二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总结,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高二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总结1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
2、圆的方程(x-a)^2+(y-b)^2=r^2(1)标准方程,圆心(a,b),半径为r;(2)求圆方程的方法: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
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假设利用圆的标准方程,需求出a,b,r;假设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1)设直线,圆,圆心到l的距离为,那么有;;(2)过圆外一点的切线:①k不存在,验证是否成立②k存在,设点斜式方程,用圆心到该直线距离=半径,求解k,得到方程【一定两解】(3)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圆(x-a)2+(y-b)2=r2,圆上一点为(x0,y0),那么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r2练习题:2.假设圆(x-a)2+(y-b)2=r2过原点,那么()A.a2-b2=0B.a2+b2=r2C.a2+b2+r2=0D.a=0,b=0【解析】选B.因为圆过原点,所以(0,0)满足方程,即(0-a)2+(0-b)2=r2,所以a2+b2=r2.高二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总结2空间中的垂直问题(1)线线、面面、线面垂直的定义①两条异面直线的垂直: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
②线面垂直: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垂直,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高二数学知识点归纳(15篇)
高二数学知识点归纳(15篇)高二数学知识点归纳1、圆锥曲线(18课时,7个)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3.椭圆的参数方程;4.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5.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6.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7.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直线、平面、简单何体(36课时,28个)1.平面及基本性质;2.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3.平面直线;4.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6.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7.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8.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9.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10.空间向量的数量积;11.直线的方向向量;1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3.异面直线的公垂线;14.异面直线的距离;1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16.平面的法向量;17.点到平面的距离;18.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19.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20.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21.平行平面间的距离;22.二面角及其平面角;23.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24.多面体;25.棱柱;26.棱锥;27.正多面体;28.球。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18课时,8个)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2.排列;3.排列数公式;4.组合;5.组合数公式;6.组合数的两个性质;7.二项式定理;8.二项展开式的性质。
概率(12课时,5个)1.随机事件的概率;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3.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4.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5.独立重复试验。
选修Ⅱ(24个)概率与统计(14课时,6个)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3.抽样方法;4.总体分布的估计;5.正态分布;6.线性回归。
高二数学知识点归纳2一、集合、简易逻辑(14课时,8个)1、集合;2、子集;3、补集;4、交集;5、并集;6、逻辑连结词;7、四种命题;8、充要条件。
二、函数(30课时,12个)1、映射;2、函数;3、函数的单调性;4、反函数;5、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6、指数概念的扩充;7、有理指数幂的运算;8、指数函数;9、对数;10、对数的运算性质;11、对数函数。
高二上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二上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1500字高二上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一、函数与方程1.函数与方程的概念和性质2.一次函数及其图像、性质与应用3.二次函数及其图像、性质与应用4.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与一次方程组5.高次函数及其特性与应用6.绝对值函数及其图像与性质7.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8.组合函数及其性质与应用二、数列与数列的应用1.数列的概念与性质2.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3.等差数列4.等比数列5.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联系与应用6.递推数列三、几何1.平面几何基本概念和性质2.平面内直线和角的概念及其性质3.平行线、垂线与角4.平面内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5.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6.圆内角、弧及弧度制7.扇形和扇形的面积8.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9.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与正交投影10.空间中的平面及其性质四、三角函数与三角方程1.角的概念与角度制2.三角函数的概念、性质与图像3.合角与二倍角公式4.诱导公式和旁选公式5.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6.三角恒等变换与三角方程解题方法7.三角函数的应用五、平面解析几何1.平面直角坐标系2.平面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定理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直线方程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圆方程5.曲线的方程六、统计与概率1.统计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频率分布、累计频率和频率直方图3.正态分布的概念和性质4.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和性质5.随机事件、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6.条件概率与事件间的独立性7.排列与组合的概念与计算方法8.概率统计中的应用问题以上是高二上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的大致内容,包括了函数与方程、数列与数列的应用、几何、三角函数与三角方程、平面解析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点。
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高二
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高二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二是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的阶段,掌握必修知识点对于提升数学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数学高二必修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帮助学生全面复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一、函数基础知识函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高二数学来说,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是必修的基础知识。
学生需要掌握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图像、函数的性质等内容,并能够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一个集合的元素映射到另一个集合的元素上。
函数的定义包括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
2. 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是函数在坐标系中的表示,可以通过绘制函数的图像来观察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3. 函数的性质:函数有奇偶性、单调性、最值等性质,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这些性质,并能够应用这些性质进行问题求解。
二、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同时还需要学习三角恒等变换,以便解决更加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
1. 三角函数的定义:学生需要了解正弦、余弦、正切等三角函数的定义,并能够应用三角函数进行角度计算和边长计算。
2. 三角函数的性质:学生需要掌握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以及与角度相关的性质,以便进行函数图像的绘制和性质的分析。
3. 三角恒等变换:学生需要学习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如同角三角函数、余角三角函数等,以便简化三角函数的计算和推导过程。
三、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中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学生需要掌握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理论,以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1. 概率的基本概念:学生需要了解事件与样本空间的关系、事件的概率与频率的区别,掌握概率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公式。
2. 统计的基本概念:学生需要了解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掌握统计量的计算和表示方法,以及统计图表的绘制和分析。
3. 概率与统计的应用:学生需要应用概率与统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如事件的独立性、条件概率、贝叶斯定理、抽样与估计等,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二必修三数学知识点大全电子版
高二必修三数学知识点大全电子版一、代数与函数1. 幂数与指数函数a. 基本幂函数b. 指数函数的性质i. 指数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ii. 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极限c. 对数函数i.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ii. 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d. 指数方程与对数方程i. 指数方程与对数方程的基本解法ii. 特殊指数方程与对数方程的解法2. 三角函数a. 基本三角函数及其图像b. 三角函数的性质i. 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ii.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与奇偶性c.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i.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ii. 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iii. 三角函数的半角公式d. 三角方程的解法i. 三角方程的基本解法ii. 特殊三角方程的解法3.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a.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i.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ii. 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b. 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i. 等差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公式ii. 等比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公式c. 递推数列的概念与应用d.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4. 排列与组合a. 排列与组合的基本概念b. 排列与组合的计数原理c. 排列与组合的应用问题二、解析几何1. 平面与空间直角坐标系a.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性质b.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性质2. 点、线和面的方程a. 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公式b.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c.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d. 平面的一般方程和点法式方程3. 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a. 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b.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c. 点在直线上的投影4. 球与球面a. 球的中心和半径b. 球面方程及其性质c. 球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5. 二次曲线的标准方程a. 椭圆的标准方程b.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c.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三、概率与统计1. 随机事件与概率a. 随机事件的基本概念和性质b. 事件间的关系与运算c. 概率的定义和性质d. 概率计算的方法i. 等可能概型下的概率计算ii. 条件概率与乘法定理iii. 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定理2.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a. 随机变量的定义和性质b. 离散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c. 连续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函数d.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3. 统计与抽样a. 总体与样本的基本概念b. 参数估计与区间估计c. 假设检验与推断四、解方程与不等式1. 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b.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 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不等式组a.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b.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3. 分式方程与分式不等式a. 分式方程的基本解法b. 分式不等式的基本解法五、数学证明与存在性证明1. 数学证明的基本方法与技巧a. 直接证明法b. 反证法c. 数学归纳法d. 矛盾法2. 数学定理的证明与应用a. 数列极限定理的证明与应用b. 三角函数极限定理的证明与应用c. 导数的定义与性质的证明与应用d. 积分的定义与性质的证明与应用六、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与思想1. 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与解决策略a. 实际问题的抽象与理解b.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c. 结果的解释与应用2. 货币问题与利润问题的数学解法a. 资金的简单利息与复利的数学解法b. 利润问题的数学建模与解决3. 几何问题与三角函数的应用a. 几何图形的性质与数学解法b. 三角函数与几何问题的关系与应用。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大全(必修)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必修)第1章空间几何体11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1 三视图:正视图:从前往后侧视图:从左往右俯视图:从上往下22 画三视图的原则: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33直观图:斜二测画法44斜二测画法的步骤:(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2).平行于y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x,z轴的线长度不变;(3).画法要写好。
5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长方体的步骤:(1)画轴(2)画底面(3)画侧棱(4)成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一)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1棱柱、棱锥的表面积:各个面面积之和2 圆柱的表面积3 圆锥的表面积2rrlSππ+=4 圆台的表面积22RRlrrlSππππ+++=5 球的表面积24RSπ=(二)空间几何体的体积1柱体的体积hSV⨯=底2锥体的体积hSV⨯=底313台体的体积hSSSSV⨯++=)31下下上上(4球体的体积334RVπ=第二章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11 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2 平面的画法及表示(1)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0,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2)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222rrlSππ+=D CBAαAC 、平面ABCD 等。
3 三个公理:(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符号表示为A ∈LB ∈L => L α A ∈αB ∈α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使A ∈α、B ∈α、C ∈α。
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高二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高二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高二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函数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考试中出现的概率非常高。
必修的函数知识包括: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图像、函数的性质、函数的极值、函数的导数、函数的微分等。
例子:1、已知函数f(x)=x^3-3x^2+2,求它的极值。
2、设函数f(x)在区间[-1,1]上有连续导数,且f(-1)=f(1)=0,证明至少有一个x∈[-1,1],使得f'(x)=f(x)/(1-x^2)。
3、确定函数y=ln[tan(x/2+π/4)]的定义域、值域、基本性质及图像。
二、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考试中也常常涉及。
必修的三角函数知识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以及它们的图像、性质、三角函数的应用等。
例子:1、设y=a∙sin(bx+c)+d为正弦曲线,已知过点(0,4)、(π/6,5)、(5π/6,-1),求a、b、c、d的值。
2、证明sinx/cos(π/2-x)=tanx。
3、已知sinθ-√3cosθ=a,cosθ+√3sinθ=b,求tanθ的值。
三、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是高中数学中比较基础的内容,但也要求掌握一定的思维能力。
必修的数列知识包括:数列的概念、公式、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的求和公式、数列极限等。
数学归纳法也是数列的重要证明方法之一。
例子:1、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n^3+n^2,求S10的值。
2、已知数列{an}是等比数列,且a1+a2=10,a2+a3=40,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3、证明:对于任意正整数n,有1+2+...+n=n(n+1)/2,然后用这个结论证明1^3+2^3+...+n^3=[n(n+1)/2]^2。
四、平面向量平面向量是高中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的思想贯穿着整个数学课程。
必修的平面向量知识包括: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坐标表示法、向量的加减、数量积、向量积等。
高二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
高二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高二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一、直线与圆:1、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轴相交的.直线,如果把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当直线与轴重合或平行时,规定倾斜角为0;2、斜率: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α,且α≠90°,则斜率k=tanα.过两点(_1,y1),(_2,y2)的直线的斜率k=(y2-y1)/(_2-_1),另外切线的斜率用求导的方法。
3、直线方程:⑴点斜式:直线过点斜率为,则直线方程为,⑵斜截式:直线在轴上的截距为和斜率,则直线方程为4、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平行A1/A2=B1/B2注意检验(2)垂直A1A2+B1B2=05、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条平行线与的距离是6、圆的标准方程:.⑵圆的一般方程:注意能将标准方程化为一般方程7、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一定有两条,如果只求出了一条,那么另外一条就是与轴垂直的直线.8、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通常转化为圆心距与半径的关系,或者利用垂径定理,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弦长问题.①相离②相切③相交9、解决直线与圆的关系问题时,要充分发挥圆的平面几何性质的作用(如半径、半弦长、弦心距构成直角三角形)直线与圆相交所得弦长二、圆锥曲线方程:1、椭圆:①方程(a>b>0)注意还有一个;②定义:|PF1|+|PF2|=2a>2c;③e=④长轴长为2a,短轴长为2b,焦距为2c;a2=b2+c2;2、双曲线:①方程(a,b>0)注意还有一个;②定义:||PF1|-|PF2||=2a<2c;③e=;④实轴长为2a,虚轴长为2b,焦距为2c;渐进线或c2=a2+b23、抛物线:①方程y2=2p_注意还有三个,能区别开口方向;②定义:|PF|=d焦点F(,0),准线_=-;③焦半径;焦点弦=_1+_2+p;4、直线被圆锥曲线截得的弦长公式:三、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1、学会三视图的分析:2、斜二测画法应注意的地方:(1)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轴O_、Oy。
高二数学知识点必修总结
高二数学知识点必修总结高二数学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理科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在高二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必修总结,并提供一些学习建议。
一、函数与方程1. 函数与映射函数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关系,可以用来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函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函数的定义、函数的性质以及函数的图像等相关内容。
2.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一次函数是一种最简单的函数形式,可以表示为y = kx + b的形式,其中k和b为常数。
二次函数是一种常见的函数形式,可以表示为y = ax^2 + bx + c的形式,其中a、b和c为常数。
我们需要学习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图像以及应用等内容。
3. 线性方程与二次方程线性方程与二次方程是常见的数学方程形式。
线性方程可以表示为ax + b = 0的形式,其中a和b为常数。
二次方程可以表示为ax^2 + bx + c = 0的形式,其中a、b和c为常数。
我们需要学习解线性方程和二次方程的方法以及应用。
二、平面几何1. 直线与曲线直线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可以通过两点确定。
我们需要学习直线的性质、方程以及直线的相关定理和推论。
曲线是指不是直线的线段,常见的曲线包括圆、椭圆、双曲线等。
我们需要学习曲线的定义、性质以及相关定理和推论。
2. 三角形与多边形三角形是平面几何中最基本的多边形,我们需要学习三角形的性质、分类以及相关定理,如勾股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
多边形是指边数大于三的几何图形,我们需要学习多边形的性质、分类以及相关定理,如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等。
三、立体几何1. 空间几何体空间几何体包括球体、圆柱体、锥体、棱柱体等。
我们需要学习这些几何体的性质、表面积、体积以及相关定理,如球的体积公式、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等。
2. 空间坐标与向量空间坐标系统是用来描述空间位置的一种方法,我们需要学习三维坐标的表示方法以及空间点的坐标计算。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1一、导数的应用1、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确定函数在其确定的定义域内可导(通常为开区间),求出导函数在定义域内的零点,研究在零点左、右的函数的单调性,若左增,右减,则在该零点处,函数去极大值;若左边减少,右边增加,则该零点处函数取极小值。
学习了如何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之后,可以做一个有关导数和函数的综合题来检验下学习成果。
2、生活中常见的函数优化问题1)费用、成本最省问题2)利润、收益最大问题3)面积、体积最(大)问题二、推理与证明1、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高二数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其难点就是有部分结论得到一般结论,的方法是充分考虑部分结论提供的信息,从中发现一般规律;类比推理的难点是发现两类对象的相似特征,由其中一类对象的特征得出另一类对象的特征,的方法是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分析两类对象之间的关系,通过两类对象已知的相似特征得出所需要的相似特征。
2、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而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三、不等式对于含有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讨论1)二次项系数:如果二次项系数含有字母,要分二次项系数是正数、零和负数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2)不等式对应方程的根: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方程的根能够通过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来,则根据这两个根的大小进行分类讨论,这时,两个根的大小关系就是分类标准,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方程根不能通过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来,则根据方程的判别式进行分类讨论。
通过不等式练习题能够帮助你更加熟练的运用不等式的知识点,例如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这种技巧以及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九种技巧这样的解题思路需要再做题的过程中总结出来。
高二数学学科知识点汇总
高二数学学科知识点汇总一、函数与方程1. 实数与复数1.1 实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1.2 复数的定义和运算法则2. 一元二次函数2.1 一元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3. 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3.1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2 二次函数的最值和零点3.3 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4. 指数与对数函数4.1 指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4.2 对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4.3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的解法5. 三角函数与三角方程5.1 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5.2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变换5.3 三角方程的解法及应用二、空间与立体几何1. 空间几何基本概念1.1 空间几何的公理与定理1.2 点、线、面及其相互关系2. 空间图形的性质与分类2.1 线段、角的性质与分类2.2 三角形的性质与分类2.3 四边形的性质与分类3. 空间立体图形3.1 平行线与平面的关系3.2 空间中的立体图形与四面体3.3 空间中的立体图形与棱柱、棱锥、圆锥、球等4. 空间的解析几何4.1 三维坐标系的表示和应用4.2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和距离计算4.3 空间几何问题的解析几何方法三、概率与统计1. 随机事件与概率1.1 随机事件的概念与性质1.2 概率的定义和计算1.3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2.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2.1 随机变量的定义和分类2.2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2.3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3. 统计与抽样调查3.1 总体与样本的概念3.2 随机抽样与抽样分布3.3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4. 统计图与图表解读4.1 统计图的图示和构造4.2 图表解读与数据分析四、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1. 平面解析几何1.1 平面的一般方程和法线方程1.2 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3 直线与平面的交线问题2. 空间解析几何2.1 空间的一般方程和法线方程2.2 空间曲线的方程和参数方程2.3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的位置关系3. 向量代数基础知识3.1 向量的概念与性质3.2 向量的坐标表示和运算法则3.3 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4. 向量的应用4.1 向量与几何运动4.2 向量与平面图形的性质4.3 向量与立体几何的应用五、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数列的基本概念1.1 数列的定义和性质1.2 数列的分类和常用记号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2.1 等差数列的性质和通项公式2.2 等比数列的性质和通项公式2.3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应用3. 数学归纳法3.1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3.2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和恒等式3.3 利用数学归纳法解决应用问题文章到此结束,内容涵盖了高二数学学科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介绍和讲解,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提升数学学科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15篇)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15篇)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1排列组合排列P------和顺序有关组合C-------不牵涉到顺序的问题排列分顺序,组合不分例如把5本不同的书分给3个人,有几种分法."排列"把5本书分给3个人,有几种分法"组合"1.排列及计算公式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p(n,m)表示.p(n,m)=n(n-1)(n-2)……(n-m+1)=n!/(n-m)!(规定0!=1).2.组合及计算公式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c(n,m)表示.c(n,m)=p(n,m)/m!=n!/((n-m)!_!);c(n,m)=c(n,n-m);3.其他排列与组合公式从n个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的循环排列数=p(n,r)/r=n!/r(n-r)!.n个元素被分成k类,每类的个数分别是n1,n2,...nk 这n个元素的全排列数为n!/(n1!_2!_.._k!).k类元素,每类的个数无限,从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为c(m+k-1,m).排列(Pnm(n为下标,m为上标))Pnm=n×(n-1)....(n-m+1);Pnm=n!/(n-m)!(注:!是阶乘符号);Pnn(两个n分别为上标和下标)=n!;0!=1;Pn1(n为下标1为上标)=n组合(Cnm(n为下标,m为上标))Cnm=Pnm/Pmm;Cnm=n!/m!(n-m)!;Cnn(两个n分别为上标和下标)=1;Cn1(n为下标1为上标)=n;Cnm=Cnn-m20xx-07-0813:30公式P是指排列,从N个元素取R个进行排列。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一、集合。
1. 集合的概念。
- 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
这些对象称为集合的元素。
例如,全体自然数组成一个集合,记为N={0,1,2,·s}。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
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 A;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 A。
2. 集合的表示方法。
-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如{1,2,3}。
- 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一般形式为{xp(x)},其中x是集合中的代表元素,p(x)是元素x所具有的性质。
例如{xx > 0,x∈ R}表示所有大于0的实数组成的集合。
3.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 子集:如果集合A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集合A称为集合B的子集,记为A⊆ B(或B⊇ A)。
如果A⊆ B且A≠ B,则A是B的真子集,记为A⊂neqq B。
- 相等:如果A⊆ B且B⊆ A,那么A = B。
-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为varnothing。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 集合的基本运算。
- 交集:A∩ B={xx∈ A且x∈ B}。
- 并集:A∪ B ={xx∈ A或x∈ B}。
- 补集:设U是全集,A⊆ U,则∁_U A={xx∈ U且x∉ A}。
二、函数。
1. 函数的概念。
-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 = f(x),x∈ 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yy = f(x),x∈ A}叫做函数的值域。
2. 函数的表示法。
- 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y = x^2+1。
高二数学必修课重点知识点总结(8篇)
高二数学必修课重点知识点总结(8篇)高二数学必修课重点知识点总结(8篇)高二数学必修课知识点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数学必修课重点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二数学必修课重点知识点总结篇1(1)总体和样本:①在统计学中,把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②把每个研究对象叫做个体.③把总体中个体的总数叫做总体容量.④为了研究总体的有关性质,一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x1,x2,....,_研究,我们称它为样本.其中个体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2)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
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
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
简单随机抽样是其它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
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3)简单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①抽签法②随机数表法③计算机模拟法在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容量设计中,主要考虑:①总体变异情况;②允许误差范围;③概率保证程度。
(4)抽签法:①给调查对象群体中的每一个对象编号;②准备抽签的工具,实施抽签;③对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测量或调查高二数学必修课重点知识点总结篇21、几何概型的定义: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简称几何概型。
2、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P(A)=构成事件A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3、几何概型的特点: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4、几何概型与古典概型的比较:一方面,古典概型具有有限性,即试验结果是可数的;而几何概型则是在试验中出现无限多个结果,且与事件的区域长度(或面积、体积等)有关,即试验结果具有无限性,是不可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必修)第1章 空间几何体11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1 三视图:正视图:从前往后 侧视图:从左往右 俯视图:从上往下 22 画三视图的原则: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33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44斜二测画法的步骤:(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2).平行于y 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x ,z 轴的线长度不变; (3).画法要写好。
5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长方体的步骤:(1)画轴(2)画底面(3)画侧棱(4)成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一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1棱柱、棱锥的表面积: 各个面面积之和2 圆柱的表面积3 圆锥的表面积2r rl S ππ+=4 圆台的表面积22R Rl r rl S ππππ+++= 5 球的表面积24R S π=(二)空间几何体的体积 1柱体的体积 h S V ⨯=底2锥体的体积 h S V ⨯=底313台体的体积 h S S S S V ⨯++=)31下下上上(4球体的体积 334R V π=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11 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2 平面的画法及表示(1)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0,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 (2)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 、平面ABCD 等。
3 三个公理:(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222r rl S ππ+= D C B A α符号表示为A ∈LB ∈L => L α A ∈αB ∈α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使A ∈α、B ∈α、C ∈α。
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表示为:P ∈α∩β =>α∩β=L ,且P ∈L公理3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1 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2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符号表示为:设a 、b 、c 是三条直线a ∥bc ∥b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公理4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3 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4 注意点:① a'与b'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a 、b 的相互位置来确定,与O 的选择无关,为了简便,点O 一般取在两直线中的一条上; ②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 );③ 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 ⊥b ;④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⑤ 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2.1.3 — 2.1.4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1)直线在平面内 —— 有无数个公共点(2)直线与平面相交 ——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在平面平行 —— 没有公共点指出: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a α来表示a α a ∩α=A a ∥α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符号表示:a αb β => a ∥α a ∥bL A· α C ·B·A · α P · α Lβ 共面直线=>a ∥c 2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符号表示:a βb βa∩b = P β∥αa∥αb∥α2、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种:(1)用定义;(2)判定定理;(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2.2.3 — 2.2.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1、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简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符号表示:a∥αa β a∥bα∩β= b作用:利用该定理可解决直线间的平行问题。
2、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符号表示:α∥βα∩γ= a a∥bβ∩γ= b 作用:可以由平面与平面平行得出直线与直线平行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1、定义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α,直线L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的垂面。
如图,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公共点P叫做垂足。
Lpα2、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注意点: a)定理中的“两条相交直线”这一条件不可忽视;b)定理体现了“直线与平面垂直”与“直线与直线垂直”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1、二面角的概念:表示从空间一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A梭 l βBα2、二面角的记法:二面角α-l-β或α-AB-β3、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2.3.3 — 2.3.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1、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2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本章知识结构框图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3.1倾斜角和斜率1、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 取x轴作为基准, 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规定α= 0°.2、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 0°≤α<180°.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α= 90°. 3、直线的斜率: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α≠90°)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表示,也就是k = tanα⑴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α=0°, k = tan0°=0;⑵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α= 90°, k 不存在.由此可知, 一条直线l的倾斜角α一定存在,但是斜率k不一定存在.4、直线的斜率公式:给定两点P1(x1,y1),P2(x2,y2),x1≠x2,用两点的坐标来表示直线P1P2的斜率:斜率公式:3.1.2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1、两条直线都有斜率而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那么它们平行,即注意: 上面的等价是在两条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这个前提,结论并不成立.即如果k1=k2, 那么一定有L1∥L2 2、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如果它们互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那么它们互相垂直,即平面(公理1、公理2、公理3、公理4)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3.2.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直线l 经过点),(000y x P ,且斜率为k)(00x x k y y -=-2、、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已知直线l 的斜率为k ,且与y 轴的交点为),0(bb kx y +=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1、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已知两点),(),,(222211y x P x x P 其中),(2121y y x x ≠≠),(1212112121y y x x x x x x y y y y ≠≠--=--2、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已知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为A )0,(a ,与y 轴的交点为B ),0(b ,其中0,0≠≠b a3.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1、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关于y x ,的二元一次方程0=++C By Ax (A ,B 不同时为0)2、各种直线方程之间的互化。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3.3.1两直线的交点坐标1、给出例题:两直线交点坐标L1 :3x+4y-2=0L1:2x+y +2=0解:解方程组 34202220x y x y +-=⎧⎨++=⎩得 x=-2,y=2所以L1与L2的交点坐标为M (-2,2)3.3.2 两点间距离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12PP =3.3.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点),(00y x P 到直线0:=++C By Ax l 的距离为:2200BA CBy Ax d +++=2、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已知两条平行线直线1l 和2l 的一般式方程为1l :01=++C By Ax ,2l :02=++C By Ax ,则1l 与2l 的距离为2221BA C C d +-=第四章圆与方程4.1.1 圆的标准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222()()x a y b r -+-=圆心为A(a,b),半径为r 的圆的方程2、点00(,)M x y 与圆222()()x a y b r -+-=的关系的判断方法: (1)2200()()x a y b -+->2r ,点在圆外 (2)2200()()x a y b -+-=2r ,点在圆上 (3)2200()()x a y b -+-<2r ,点在圆内 4.1.2 圆的一般方程1、圆的一般方程:022=++++F Ey Dx y x2、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1)①x2和y2的系数相同,不等于0. ②没有xy 这样的二次项.(2)圆的一般方程中有三个特定的系数D 、E 、F ,因之只要求出这三个系数,圆的方程就确定了.(3)、与圆的标准方程相比较,它是一种特殊的二元二次方程,代数特征明显,圆的标准方程则指出了圆心坐标与半径大小,几何特征较明显。
4.2.1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1、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设直线l :0=++c by ax ,圆C :022=++++F Ey Dx y x ,圆的半径为r ,圆心)2,2(ED --到直线的距离为d ,则判别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1)当r d >时,直线l 与圆C 相离; (2)当r d =时,直线l 与圆C 相切; (3)当r d <时,直线l 与圆C 相交; 4.2.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的位置关系.设两圆的连心线长为l ,则判别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1)当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相离; (2)当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外切; (3)当<-||21r r 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相交; (4)当||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内切; (5)当||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内含; 4.2.3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1、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过程与方法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步骤:第一步: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和方程表示问题中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第二步:通过代数运算,解决代数问题; 第三步:将代数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结论. 4.3.1空间直角坐标系1、点M 对应着唯一确定的有序实数组),,(z y x ,x 、y 、z 分别是P 、Q 、R 在x 、y 、z 轴上的坐标2、有序实数组),,(z y x ,对应着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点3、空间中任意点M 的坐标都可以用有序实数组),,(z y x 来表示,该数组叫做点M 在此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记M ),,(z y x ,x 叫做点M 的横坐标,y 叫做点M 的纵坐标,z 叫做点M 的竖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