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2、管理理论: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语。
3、公共政策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4、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可以用来产生大量关于解决问题的潜在办法的建议。它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专家(通常在10-15人)一道开会研究,共同对某一问题作出集体判断。
5、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6、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且应当是通过缓慢地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目标应当用可生的手段去衡量和加以调整;他们认为所谓最优化纯粹是乌托邦,能够较为满意就已经不错了;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有力来剧烈地改造未来,主张走一步看一步。
7、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8、公共利益: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9、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10、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11、正式评价:是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12、决策支持系统: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米切尔S.斯科特和彼德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它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
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计算机系统。
13、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14、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中,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因为它适应了执行中所需要的迅速准确之特点,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影响到该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
15、完全理性思维: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完美主义类型的决策。他们认为,决策者可以搜集完备所有的决策因素,并且决策系统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分析这些信息,因此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
16、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17、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
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以信息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强大的系统化和高新化、高效化的科研体系为后盾,以追求知识价值的不断更新为目标的经济。
18、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19、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方式的一种改进或具体化,并且是现实公共决策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将决策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可行性这个核心问题上,用经济的数量规则来限定无限的理性追求,将对于完全理性政策的美好愿望限制在预算约束之内。
20、公共政策体制:是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同时也是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22、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两类内容:
1)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
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23、扁平式组织:削减了许多内部层级,使自身结构变
得相对简单,这种组织结构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扁平的学习型组织因其有利于信息传输的优点而成为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
24、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方式的一种改进或具体化,并且是现实公共决策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将决策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可行性这个核心问题上,用经济的数量规划来限定无限的理性追求,将对于完全理性政策的美好愿望限制在预算约束之内。
二、简答题:
1、简述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
1)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
2)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
3)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
4)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5)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2、简述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1)史密斯认为,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为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大因素。理想化的政策是政策制定者试图追求的相互作用形式;目标群体是受政策最直接影响的,必须对政策采取适当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