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建筑设计的研究
地铁出入口设计探讨(建筑部分)
三
1、理论计算方法:
出入口宽度计算
出入口宽度按照车站远期预测超高峰小时的设计客流量经计算确定。但 考虑到客流不均匀的影响,宽度设置要有一定富余。即:根据出入口位置, 主客流方向以及可能产生的突发性客流,分别乘1.10~1.25的客流不均匀系
数。车站出入口宽度的总和,应大于该站远期预测超高峰小时设计客流量所
三
2、结合实际合理确定
出入口宽度计算
(1)实际出入口宽度还应根据平面布置等实际情况确定。出入口的最小宽度一般不小于2.5m。考虑 到紧急情况下,乘客不可能按平常的有序流动特征进行疏解,而是并排最大限度地利用出入口宽度逃生。 所以,对某些站点出入口还应在设计宽度基础上适当加宽。 (2) 出入口宽度过大情况下,为节约造价成本,减少施工难度,出入口通道的宽度在满足出入口同 行能力的条件下可适当减小,如下图:
地铁出入口设计问题探讨
摘要:
一、出入口数量设置 二、出入口位置布局 三、出入口宽度计算 四、出入口通道设计 五、出地面设计
一
出入口数量设置
出入口数量通常是根据车站规模、埋深、平面布置、地形地貌、城市规划路、环境条
件等,并按照车站远期预测高峰小时分向计算设计客流量后再综合确定。《地铁设计规范》
规定:车站出入口的数量,应根据吸引与疏散客流的要求设置,但不得少于两个。原则上,
(3)全封闭式:口部设有顶盖及封闭维护墙体的出入口。此类出人口有利于车站内部环境的清洁,
便于运营管理。
敞口式
半封闭式
全封闭式
五
2、设计要求:
出地面设计
(1)与城市道路关系:设于道路两侧的出入口,与道路红线的间距,应按当地规划部门要求确定。当 出入口朝向城市主干道时,应有一定面积的集散场地。 (2)防灾要求:地下车站出入口、消防专用出入口和无障碍电梯的地面标高,应高出室外地面300mm~ 450mm,并应满足当地防淹要求,当无法满足时,应设防淹闸槽,槽高可根据当地最高积水位确定。 (3) 限界要求:地面出口与周边建构筑物距离不得小于6m。
西安地铁三号线车站建筑设计研究
摘要:针对西安地铁三号线车站建筑设计标准优化、标准化设计、换乘站设计、附属工程设计和车站空间开发进行研究;在吸取我国已建和在建地铁车站成功经验同时,完善以往地铁建筑设计中的不足,使车站建筑设计达到标准化、统一化,并在提高车站服务标准的同时降低工程投资;提出结合城市规划及经济条件,探索车站开发和设计模式,提前策划沿线车站综合开发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西安地铁三号线;车站建筑;设计研究;技术标准;标准化设计西安地铁三号线一期工程为鱼化寨—国际港务区,共设24座车站,其中6座换乘车站,科技路站与咸宁路站换乘六号线、吉祥村站换乘五号线、小寨站换乘二号线、大雁塔北站换乘四号线、通化门站换乘一号线[1]。
车站在建筑设计中吸取国内已建和在建地铁车站成功经验,特别是西安地铁一号和二号线,同时尽量完善以往地铁建筑设计中的不足。
在西安地铁三号线车站建筑设计中,重点对车站建筑设计标准优化、标准化设计、换乘站设计、附属工程设计和车站空间开发进行研究。
1车站建筑设计标准优化在制定西安地铁三号线车站建筑设计技术标准前,对以往地铁车站设计技术标准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三号线车站建筑设计特点,主要在4个方面进行优化。
(1)以往地铁建筑设计中未对车站进行分类,所有车站采用统一标准进行设计,一些车站建筑规模偏大,一些大客流车站建筑功能难以满足运营需要。
在地铁三号线车站建筑技术标准中,根据客流大小将车站分为中心站和非中心站,并区分设置面积,有效控制车站规模,在中心站设置客服中心,为乘客提供便捷和高质量服务。
(2)适当增加车站层高,单柱车站公共区净高不小于3 200 mm,双柱车站公共区中部净高不小于3 300 mm,站台到站厅的层高不小于5 100 mm,为后续装修设计提供较好的创作基础。
(3)换乘站考虑资源共享设置,将冷水机房、民用通信、公安通信、自动售检票系统、站长室等站务用房共享设置,优化车站规模。
(4)考虑屏蔽门及扶梯两侧装修厚度,单柱车站最小站台宽度不小于10.5 m,大于以往单柱车站站台宽度不小于10 m的规定。
地铁建筑设计的思路与技术要点分析
地铁建筑设计的思路与技术要点分析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经过精细的设计和规划,以确保其安全、高效、舒适,以及与城市风貌的融合。
以下是地铁建筑设计的思路与技术要点分析。
一、思路分析1. 安全性思路:地铁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确保乘客的安全。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防火、防爆、防水等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设置逃生通道、灭火设备和安全出口等。
2. 功能性思路:地铁作为交通工具,需要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
在设计上需要充分考虑站点布局、乘客流线、设施设置等,使地铁站点成为方便乘客进出、换乘的场所。
3. 舒适性思路:人们在地铁内的停留时间相对较长,因此设计师需要考虑如何提高乘客的舒适度。
这包括合理的照明设计、通风系统、座椅设置等,并考虑减少噪音和震动对乘客的影响。
4. 美观性思路:地铁站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地铁站的外观设计,与周边环境和建筑风格相协调,以提高城市的美观性和形象。
二、技术要点分析1. 结构设计:地铁站的结构设计需要满足地铁运行所需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地下水位、地质条件、抗震要求、地铁车辆荷载等。
需要考虑地铁站的地下空间利用,合理规划设施和各功能区域。
2. 材料选择:地铁站的材料选择需考虑硬度、防火性能和耐久性等。
常见的材料包括钢结构、混凝土、玻璃等。
在选择地面材料时,需要考虑其防滑性能,以防止乘客在行走中发生意外。
3. 照明设计:照明系统在地铁站设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照明设计能提高乘客的舒适感和安全性。
设计师需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自然光,同时配备适当的人工照明设备,并保证照明光线的均匀和柔和。
4. 空气处理和通风设计:地铁站的空气处理和通风设计有助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
合理的通风系统和过滤设备可以满足乘客的需求,并有效减少异味和细菌的滋生。
5. 智能化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地铁站的智能化应用正在逐渐增多。
成都地铁7号线川师站车站建筑设计研究
地下一层为 预留商业开发空间 ,车站两端 为设 备用房 ,设置有空调机房、照 明配 电室,环控 机房 、 跟随所 ,中部为 商铺,地下一层共设置 了两个紧急
铁票的乘客与主要乘车人流混合。
2 . 地 铁 车 站 换 乘 形 式
疏散 口和两个物业 出入 口,满足疏散和使用 要求 。
2 .地 下 二层 ( 站厅层 )
客 流 与 进 站 出站 客 流 分 开 , 最 后 应 尽 量 避 免 购 买 地
备和器 材 ,地 下四层 是供 乘客上 下 的站 台层 。车 站总长 1 5 7 m ,标准段总 宽 2 2 . 3 m ,站台计算长度 1 4 0 m ,有效站 台宽 1 3m 。
1 . 地 下 一 层
注 意换 乘线路的旅客与直接 出站旅客 间的人流交汇 问题 ,一旦处理不得当将严重 印象公共 交通系统的
效率。
根据成都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地铁 7号线从 城市 北部 的火 车北站 沿顺 时针 方 向主要 途经公 交 路、八里庄路 、锦绣大道、成灌路等站点 。7号线 的存在 串联 了成 都市的火车北站 、东站和南站 。对 于任何 一个城市来说 串联三个火车站 点的公共交通 线路都 必然成为城市建设 的重 点线路 。所 以在设计 之初成都 地铁 7号线便与城市的快速路及整个市区 内的轨道交通相连接 ,已确保 密集 的人流可 以得到
望可 以通过对实 际施工 案例的总结和归纳 ,为地铁 车站建
筑 设 计 提 供 一 些帮 助 。
四 、 川师车站建筑主体设计
本 站 主 体 为 地 下 四 层 双 柱 三 跨 岛式 站 台 车 站 ,
1 . 地 铁 车 站 流 线 设 计
随着我 国城 市化进程 的不断加速 ,在城 市发展
基于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实例研究
基于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实例研究摘要:文章主要结合工程实践,主要针对地下标准车站的建筑设计、车站规模、建筑布置以及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研究,旨在合理地进行地下车站建筑,从中有效减少地铁的工程建设费用。
关键词:地铁车站;平面布局;站台层;风亭设计地铁车站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点、地面客流的集散点,联系着地面与地下的客运功能。
地铁建设对中心城市发展意义重大,是加快大都市建设、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的重要纽带。
本文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首期工程员村站实例,主要就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要点进行了论述。
一、地铁车站设计理念及要求(1)地铁车站设计应合理组织客流,避免交叉干扰,保证乘客进站方便,出站迅速,车站的站厅、站台、出入口、楼梯、通道、自动扶梯、售检票机(亭)等各部位的通过能力应相互匹配,同时应满足事故状态下客流紧急疏散的需要。
(2)车站规模应根据远期设计客流量(如近期值大于远期值时取大值)综合考虑行车组织(列车对数)和车站本身行车管理、设备用房的需要来确定。
远期设计客流量为该站远期预测高峰小时客流量(取早、晚高峰小时客流量中的较大值)乘以超高峰系数,超高峰系数则根据车站规模、车站周围环境等因素所决定的客流性质的不同,分别取1.1~1.4。
(3)换乘车站的设计应包括换乘节点部分,要预留切实可行的换乘接口条件,一次设计,分期实施。
换乘设施的通过能力,应满足远期换乘设计客流量的需要。
车站应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缩小车站规模,以减少投资。
(4)车站设计应保证乘客使用安全、方便,并具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防灾等设施,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
(5)地面车站建筑造型充分体现现代交通建筑简洁、明快的特色,富有时代气息。
全线地面车站建筑造型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要求体现本线车站建筑的统一性,个性则要求突出各车站与所处环境的景观协调性。
二、设计案例分析2.1项目概况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呈东西走向,线路西起芳村滘口,东至广州开发区的黄埔客运港。
地铁车站地面建筑设计研究——以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莫阳站为例
总753期第十九期2021年7月河南科技Journal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地铁车站地面建筑设计研究——以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莫阳站为例赵琳颖(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9)摘要: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形式多样,其中包含地下两层站、地下三层站、地面站、路堑式车站、高架站等。
本文以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起点莫阳站为例,探讨路堑式车站地面建筑的设计,以期对未来类似站点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车站;路堑式车站;地面建筑中图分类号:U231.4;TU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1)19-0097-03 Research on Ground Hall of Subway Station—Take Suzhou Rail Transit Line7Moyang Station as an ExampleZHAO Linying(JSTI Group Co.,Ltd.,Nanjing Jiangsu210019)Abstract:There are various forms of rail transit subway stations,including underground two-story stations,under⁃ground three-story stations,ground stations,cutting stations,elevated stations,etc.Taking Moyang station,the start⁃ing point of Suzhou rail transit line7,as an example,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ground building design of cutting sta⁃tion,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similar stations in the future.Keywords:subway station;cutting station;ground hall苏州,这座有着2500年历史,古老又神秘、现代且时尚的城市,在保护古城、发展新城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地铁车站地下公共空间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地铁车站地下公共空间绿色建筑设计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越来越拥挤,地铁的出现,大大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
当前地铁车站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尚处于探索的过程,缺少相关的评价标准,通常是以技术水平为核心去建立相关的评价体系。
站在设计师的角度,地铁车站的绿色建筑设计思路是主线,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如何去执行才是主要问题。
基于此,笔者将围绕地铁车站和城市的关系进行探讨,在分析地铁站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
关键词:地铁车站;地下空间;绿色建筑设计现如今,虽然城市中的地下空间面积日益扩张,但是形式单一,仅满足于传统功能需要与商业发展需要,缺乏美感与文化氛围。
中国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城市的地下公共空间也不再仅局限于承载实用性功能,更要满足于城市多元化文化需要,因此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也在逐步成为城市文化氛围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
目前,我国针对绿色地铁站的评价标准处于缺乏状态。
一般的评价体系以技术水平为重点,在实际设计中却很难把握。
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绿色地铁站的规划设计思路是主线。
从宏观到微观,探讨了地铁车站与城市的必要关系。
针对地铁站的特点进行筛选适合的绿色应用技术,针对绿色地铁站的可行性设计思路和发展趋势做了充分的说明和应对方案。
一、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概述城市地下公共空间指的是城市为了立体化城市进程的发展,而在地下区域内提供给大众所使用的公共空间,这也是对于城市聚集到一定程度后所表现出的发展成果。
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但对其具体的概念划定则有不同的角度。
例如: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地下交通空间等。
较地面公共空间相比,缺少了通透感与呼吸感,因此更要注重环境氛围的营造与人们使用时的体验感。
我们平常所说的城市地下公共空间泛指由地面向地下范围所扩张的公共区域,公共空间由人类集体创造出来,是人类生存发展与城市立体化发展的产物。
其核心依旧是以“人”为中心进行展开,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发展也秉持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西安地铁二号线建筑设计调研
西安地铁二号线建筑设计调研摘要地铁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上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在宣传城市文化底蕴时,地铁的建筑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大多数前人的研究中,地铁的建筑设计往往很容易被忽略。
本文将以西安地铁二号线的建筑设计为切入点,探讨城市地铁建筑设计对于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从总体上,研究整体地铁建筑设计的特点。
本文是以实际建筑为调研对象,希望以此为鉴,进一步发展地铁建筑设计。
关键词西安地铁地域性文化特征建筑设计轨道交通的发展史,是近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愈来愈注重效率和便捷,公共交通系统在这一认知下迅速发展,大众便捷运输系统——地铁由此问世。
它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在城市文化底蕴的宣传与发展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但一直以来,学界对于地铁交通的研究总是重点关注隧道结构及交通专业领域的问题,建筑设计方面的研究略显少数。
事实上,探索地铁交通设计中的建筑设计,对建筑设计师在城市规划创作上,有着预见性的作用和极佳的现实意义。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于西安地铁二号线的建筑外观设计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大多数建筑设计的对象的存在相同的特征,它们一般都由内部空间及外部体量组成。
而就地铁而言,它的外部体量即地面上的地铁站的外观;内部空间即地铁的整个地下空间,包括:月台、通道、站厅层、站台层和隧道,部分地铁还设有地下商城等。
地铁出入口位于地面,它的一个重要作用便是凸显了地域文化特征。
通过现场调研发现,西安地铁二号线的整体走势是自北向南,共有二十一个车站,主要分为五大类不同类型的出入口设计,其中,行政中心站为特殊车站,有全线唯一的出入口建筑类型。
第一种,筒状玻璃顶配合石材建筑构件,这里运用了古中国建筑中较为经典的砖墙设计,并且该建筑造型方圆结合,体现中国文化中的“无规矩不成方圆”的设计理念;第二种,方形玻璃“盒子”搭配金属建构材料,这一种设计运用了木构架和斗拱等元素,在细节处运用了传统装饰,凸显出特别的中国风设计;第三种,曲面玻璃顶加入口金属装饰,这一种运用了传统中式圆柱设计,且灰色金属感配色使得古今结合更具现代感;第四种,筒状玻璃顶配合钢制建筑构件,这里也运用了木构架、斗拱等设计,且同样的方圆结合经过重新组合后,使得整体建筑更具新意;第五种,曲面玻璃顶配合红色“圆柱”,中国红的元素融入其中。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要点浅析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要点浅析摘要: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一种形式,具有准时、高效的优点,能够解决地面城市道路拥堵问题,能够带动城市的发展。
本文针对地铁车站建筑的主要设计要点进行简要分析,期望对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要点;设计阶段;公共区;设备区地铁建设是一个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项目,可以解决道路拥堵问题,可以实现城市规模扩展过程中不同区域的快速联系,又能引导经济发展,吸引投资,吸引人流。
完整的地铁土建部分包括:地铁车站、地铁区间、车辆段或停车场、指挥控制中心建筑等。
车站建筑是与乘客直接接触的场所,是人流聚集的场所,是地铁设计的重要环节,因此对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进行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1.车站建筑不同阶段的设计重点地铁建筑设计阶段可分为:可研设计阶段、总体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及施工配合阶段,各个阶段侧重点不同。
1.1 可研设计阶段主要研究方案的可行性,消化前期搜集的道路红线、道路现状、道路路面车流量、地下管线、周边现状等资料,明确后期设计中的技术难点、用地协调问题问题,研究车站形式、车站站位及线路走向等问题。
1.2 总体设计阶段的设计重点为稳定线站位和车站形式。
从整条线路的走向来分析车站的站位,重点分析车站前后的三站两区间,综合考虑影响车站站位的因素。
在站位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车站所在区域客流吸引、周边规划、地下管线、周边拆迁等因素,确定车站是否跨路口设置、车站形式、车站层数、附属位置等。
1.3 初步设计阶段,是对上一阶段方案的优化过程,为施工图阶段做准备,确保方案能够实施。
本阶段需考虑所有影响车站的各类不利因素,最终明确车站规模。
车站规模是综合考虑车站的站台长度、站台宽度、车站总长度、层数、层高、覆土等因素稳定的基础上得出的。
1.4 施工图设计阶段,在没有大的方案调整的前提下,对初步设计阶段的深化,一般不允许有太大的变化。
地铁涉及20多个专业,施工图阶段需加强各专业之间的配合工作,确保图纸的准确性,确保施工的可行性。
地铁建筑设计的思路与技术要点分析
地铁建筑设计的思路与技术要点分析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建筑设计不仅关乎乘客的乘坐体验,而且还涉及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
本文将从地铁建筑设计的思路和技术要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地铁建筑设计的思路1. 以人为本地铁站作为城市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设计应以人为本,为乘客提供方便、舒适的乘坐环境。
在站点布局上,应考虑乘客的出行需求,合理安排站点的位置和数量,以满足乘客的乘坐需求。
在建筑风格上,应注重人性化设计,站内空间要保持通透明亮,便于乘客的出行和换乘。
同时要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需求,如老年人、残疾人等,设计无障碍设施,确保所有乘客都能方便快捷地使用地铁。
2. 与城市环境融合地铁站的建筑设计应与周围的城市环境相融合,既要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又要兼顾周边建筑的风格和特色。
在设计中可以采用现代化的建筑手法,同时借鉴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地铁站建筑。
地铁站的建筑设计还要考虑周边地块的土地利用情况,合理规划站点的出入口和通道,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过大影响,确保地铁站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存。
3. 注重功能性与实用性地铁站建筑设计首先要满足功能性要求,即要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在站点布局和内部空间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乘客的出行流线,合理设置出入口和通道,设计合理的候车区域和设施,确保乘客的出行便利。
在实用性方面,地铁站的建筑设计还要考虑到运营和管理的需求。
在材料选择上要考虑到易清洁、耐磨损等特性,同时要注重安全性和可维护性,确保地铁站的长期稳定运营。
1. 结构设计地铁站的结构设计要考虑到地下空间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平支撑、排水、防渗等工程技术要点,确保地铁站的地下结构牢固稳定。
对于地铁站的地下空间利用,还要充分考虑到土壤承载能力、地下管线等情况,以确保地铁站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绿色建筑设计地铁站作为城市交通设施,其建筑设计应注重环保和节能。
在设计中可以采用节能建材、绿色植被等手段,打造绿色环保的地铁站。
浅析地铁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
浅析地铁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摘要:社会的进步和城市设计理论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地铁车站在城市中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本文分析了地铁出入口设计的理念,并结合实例针对国内城市地铁出入口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旨在制定科学系统的规划设计策略,从而提升城市形象。
关键词: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引言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大城市加快了地铁建设的节奏。
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也逐渐受到建筑师的普遍重视。
地铁出入口设计是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是乘客进出地铁车站的重要保证,是连接地铁和城市的主要纽带。
因此,加强对地铁出入口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研究意义重大。
1、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理念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剧作家罗德亚德·吉卜林曾经说过:“交通是一种文明”。
地铁出入口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每天迎接着城市中万千的客流人群。
由于它在城市中的特殊性,它与市民和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
地铁出入口的设计上主要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人们需要通过出入口形式快速提高在大都市中进行空间辨识和定位的能力,即解决标识系统,体现“一线一色”。
如建筑师路易斯所提及建筑应能回应人们在城市中“从哪里来?到哪里去?”2)地铁出入口作为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形象对人们的地段感受有强烈的影响,同时应反映地段的特征,即特殊站点的出入口的设计。
3)地铁出入口尽量体量较小,但其形式对城市的生活环境质量的影响,即体量统一主要与周边环境相结合,特别是城市主干道,要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4)出入口的经济性、延续性和适用性。
地铁出入口设计的经济性包括建设成本的经济性和运营维护的经济性;地铁出入口的延续性包括建设的可持续性和设计元素的延续性。
2、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原则车站出入口作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性交通建筑,应重点考虑以下原则:1)功能性原则轨道交通是为了满足城市扩张需求。
缓解交通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公共交通方式。
因此,能否为乘客提供方便、快捷的进出通道以及紧急状态下的安全疏散。
地铁地上车站建筑设计技术特点浅析
地铁地上车站建筑设计技术特点浅析地铁地上车站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设计技术具有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从空间布局、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和节能环保等方面对地铁地上车站建筑设计技术特点进行浅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和爱好者提供参考。
一、空间布局地铁地上车站的建筑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空间布局。
地铁地上车站一般需要与城市道路、人行系统等周边环境进行融合,因此在空间布局上需要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和一体化。
在站台、售票厅、换乘通道等功能区域的布局设计上,需要考虑到最大限度地提高通行效率和乘客舒适度。
在这一点上,地铁地上车站建筑设计技术需要兼顾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和人性化设计等多重因素,以实现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完美性。
二、结构设计地铁地上车站的结构设计具有承重、抗震、通风等特点。
首先是承重设计,在地铁地上车站的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站台、售票厅、换乘通道等区域所需的承重能力,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是抗震设计,在地铁地上车站的建筑设计中,需要采用符合地震设计规范要求的结构体系,以提高地铁地上车站的抗震性能。
最后是通风设计,在地铁地上车站的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车站内部的通风系统,以确保车站内空气流通和乘客舒适度。
三、材料选用地铁地上车站的材料选用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地铁地上车站的建筑设计中需要选用符合防火要求的建筑材料,以确保车站内部的火灾安全。
其次是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能,地铁地上车站的建筑设计中需要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建筑材料,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最后是建筑材料的维护性能,地铁地上车站的建筑设计中需要选用易于维护和清洁的建筑材料,以确保车站的长期使用效果。
四、节能环保地铁地上车站建筑设计技术具有空间布局、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和节能环保等特点。
在今后的地铁地上车站建筑设计中,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研究和实践经验积累,以不断改进和完善地铁地上车站的建筑设计技术,为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进步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设施。
地铁建筑设计的思路与技术要点分析
地铁建筑设计的思路与技术要点分析一、地铁建筑设计的思路地铁建筑设计的思路应当围绕乘客需求、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展开,注重舒适性、便捷性、安全性和美观性。
具体来说,地铁建筑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思路:1. 注重乘客体验地铁作为城市的交通枢纽,其设计应当以乘客体验为重点。
在站点设计上,应保证通风良好、采光充足,同时需要设置便民设施如无障碍通道、指示牌、舒适的座椅等,提高乘客的出行舒适度。
2. 结合城市规划地铁建筑设计需要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体现城市的特色和文化,同时要考虑未来城市的发展规划,确保地铁站点的位置和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达到与城市景观相协调的效果。
3. 突出绿色环保理念在地铁建筑设计中,应当积极运用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例如使用可再生材料建造站点、设置绿色植被、配置太阳能设备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强调安全和便捷性地铁建筑设计中应当注重安全因素,确保站点内部和外部设施的安全性,同时要保证乘客的便捷出行。
设计合理的出入口布局、快速通道、信息提示系统等,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
以上几个思路是地铁建筑设计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些思路的落实需要依托于一些关键的技术要点。
二、地铁建筑设计的技术要点分析地铁建筑设计的技术要点是保证上述思路得以实现的关键,关于地铁建筑设计的技术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站点选址与规划地铁站点的选址和规划是地铁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
在选址时,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交通流量、人口分布、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进行规划设计。
站点规划还需要考虑乘客出行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保证站点出入口的布局合理,并且可以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
2. 结构设计与材料选用地铁建筑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地下水文、地质条件、软土地层等因素,确保地铁站点的结构稳固和安全。
在材料的选用上,需要考虑材料的抗压、防水、防火等特性,选择适合地铁建筑的材料,保证地铁站点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清水混凝土在地铁交通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设计基本要素分析
清水混凝土在地铁交通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设计基本要素分析清水混凝土是指没有添加任何外加剂或者添加了少量外加剂的混凝土,其制作工艺简单,施工成本较低,而且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抗压强度。
在地铁交通建筑空间设计中,清水混凝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清水混凝土在地铁交通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分析其设计基本要素。
首先,清水混凝土的应用领域很广,包括地铁车站、地下通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
这些空间都需要具备耐久性和抗压强度高的建筑材料,而清水混凝土正是满足这些要求的一个重要选择。
其次,清水混凝土的设计基本要素包括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工艺和表面处理等。
其中,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水泥、砂、石、水等材料的比例,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地铁交通建筑空间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设计标准。
施工工艺是清水混凝土应用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地铁交通建筑空间的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施工效率和质量。
例如,对于地铁车站的地板设计,需要选择适合的施工工艺,包括混凝土浇筑、振捣、抹灰和养护等环节。
表面处理是清水混凝土应用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地铁交通建筑空间的表面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防滑、耐磨和美观性能。
在清水混凝土的表面处理中,可以采用打磨、涂刷或者喷涂等方式来满足这些要求。
例如,地下通道的地面常常需要打磨处理,以增加其防滑性能;而地铁车站的墙面可以采用涂刷或者喷涂的方式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美观性。
总之,清水混凝土在地铁交通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涉及到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工艺和表面处理等多个设计基本要素。
在具体的设计中,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施工环境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以确保清水混凝土在地铁交通建筑空间中的应用能够满足预期的效果。
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研究
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研究摘要:在我国地铁建设初期由于受限于当时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地铁空间布局和设计都是以满足实用为前提,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的不断改善,现代社会物质的丰富以及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使人们对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空间和景观的需求不断提高。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进行研究。
关键词:地铁车站、空间布局、景观设计一、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概述随着地铁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乘坐地铁已经不仅仅是舒适、安全和快捷的简单需求,地铁车站地面的建筑空间也不再是单纯的作为“节点”被利用,它已经成为多功能复杂型、值得被探访的城市标志性空间。
它的社会角色将越来越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人们在乘换地铁或上下地铁时,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双重的满足。
为方便疏散客流,车站整体的造型以分散的形式布置为宜,一般情况下车站设置一个出入口。
目前地铁网线不断扩展,城市中的地铁车站出入口数量不断增多,它作为城市建筑的一部分,必然会对城市整体空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地铁车站地面空间的设计出满足吸引疏散乘客的要求外,还应满足城市规划的城市空间景观设计要求,要做到易识别、大气、美观、协调等环境需求。
二、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空间布局研究2.1地铁车站按区域环境的分类根据地铁车站周边区域用地性质及环境特点,主要分为五大类。
(1)生活办公型,指出入口周边以一般住宅与生活办公环境为主,周边环境特色元素较少。
(2)核心商业区型,指出入口周边办公,商业服务设施比较集中,开发密度大,具有重要业态特色的出入口环境。
(3)风景休闲型,指具有突出的景观风貌特色的出入口环境,主要包括景观公园、滨江绿化带等。
(4)历史文化型,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意义和历史风貌的出入口环境,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和各类历史名胜古迹。
(5)换乘枢纽型,指站点可实现多线换乘或多类型交通工具换乘,是城市内外交通的衔接点,人流量较大。
深圳地铁10号线车站建筑设计研究
深圳地铁10号线车站建筑设计研究摘要:通过对地铁车站周边物业的深度结合,实现车站功能与物业开发的有机整合;通过车站与新建立交桥的结构共建,形成站桥合一的特色车站。
孖岭站以地铁车站为核心、兼具与城市物业开发空间融合,站桥合一的特色车站。
关键词:地铁站;地下空间开发;站桥合一;换乘轨道交通巨大的初期建设投资和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将会形成长期的资金沉淀和成本负担。
发展资源开发,实现创效盈利,是实现轨道交通运营部门的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关键。
积极拓展多种经营和物业发展,可以获得充足的资源储备,为轨道交通运营部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轨道交通枢纽是轨道交通系统引领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载体,能够支撑城市空间更合理分布,结合轨道交通枢纽的立体布局模式,充分利用地下、地面、高架空间,可以实现土地利用的集约化。
1 工程概况孖岭站是深圳地铁10号线的第七个车站,是地铁10、9号线的换乘站,同时也是10号线客流最大的车站。
车站埋置于彩田路西侧,大致呈南北走向。
车站西侧为深圳市梅林片区的城市更新单元地块,东侧为9号孖岭站。
本站与9号线换乘。
车站东侧及正上方为彩田立交桥新建改造项目,车站将于新建彩梅立交合建。
车站总平面图2 车站建筑创作2.1 设计思想孖岭站集换乘、物业开发、站桥合一等内容于一体,功能丰富,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按三条设计思路进行创作,相辅相成,贯穿始终。
(1)充分体现轨道交通建筑特色。
以使用功能为主,并注重交通性建筑应具备的简洁明快、美观大方、易于识别等特点。
建筑设施突出交通功能,体现现代交通建筑的时代气息,同时还应与周围的城市环境相协调。
(2)处理好与9号线的换乘关系。
孖岭站为全线最大的客流车站,与9号线全天换乘客流为81305人,处理好二线间的换乘关系是车站设计的重点。
根据规划路网要求,选择便捷的换乘流线,并确保远期换乘的实施。
(3)梅林片区被深圳市政府定义为深圳市的15个重点发展区域,车站西侧即为梅林片区最大的城市更新单元。
地铁站建筑设计方案
地铁站建筑设计方案地铁站作为城市交通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要满足运输功能,还要考虑设计美观、实用性和舒适性。
本文将介绍一个地铁站建筑设计方案,以满足上述要求。
一、设计理念该地铁站的设计理念是融入自然与现代科技。
通过合理利用自然光与明亮色彩,营造开放、明亮的空间感。
同时,运用绿植装饰与水景设计,提升乘客的舒适感受。
二、外观设计地铁站外观设计采用流线型的造型,增加视觉上的动感。
建筑表面采用高质量的玻璃幕墙,提供开放式的空间感,同时能有效利用自然光线,减少能源的消耗。
建筑立面以灰白色为主色调,配合现代简洁的线条,使整个地铁站的外观显得简洁大气。
三、室内设计1. 室内布局:地铁站内部分为多个区域,包括候车大厅、站台、通道等。
其中候车大厅采用开放式设计,提供宽敞明亮的空间,为乘客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
2. 装饰材料:室内墙面采用保温隔音材料,以减少噪音和温度的传递。
地面选用防滑、耐磨的材料,以确保乘客行走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天花板采用简约设计,利用现代照明系统,提供均匀柔和的照明效果。
3. 灯光设计:地铁站室内采用智能照明系统,根据不同时间段和人员流量,自动调节照明亮度。
同时,在室内设置合适的照明装饰,提供舒适、温馨的视觉效果。
4. 空调系统:地铁站内设置先进的空调系统,确保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同时,合理的空气循环系统和空气净化设备,确保提供清新的室内空气质量。
5. 艺术装饰:为了增添地铁站的艺术氛围,设计在不同区域设置艺术装置或艺术品展示墙,展示城市文化和地方特色,为乘客提供视觉上的享受。
四、便利设施设计1. 无障碍设施:在地铁站设计中注重无障碍设施的设置,包括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盲道等,为行动不便的乘客提供便利。
2. 自动售票机:在地铁站入口处设置自动售票机,提供便捷快速的购票方式,减少排队等候时间。
3. 电子显示屏:在不同区域设置电子显示屏,提供列车时刻表和乘客相关信息,方便乘客了解列车的到站时间和其他实时信息。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实用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实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轨道交通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地铁站建设。
这些车站既要满足实用需求,又要兼顾美观性和创新性。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设计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实用性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的首要任务是提供便捷的进出站通道和高效的乘车服务。
好的车站设计应考虑到无障碍通道、人流量控制、紧急疏散等实用功能,并能在细节上做出改进。
例如,地铁车站常见的行人通道,传统的车站通道常采用直通式,行人只能直行,因而常常出现拥堵情况。
随着人们对地铁交通的扩大需求和逐渐增多的地铁路线,这样的通道设计已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一些车站设计开始采用螺旋式通道,行人可以借助螺旋式交错通道上下转弯。
这种设计节省了行人的空间,使得车站保持了通畅的状态。
此外,和其他地上建筑设计相比,地铁车站较为特别,设计需要特别规划,安全环境是首要考虑条件。
例如设计防火措施,将防火设施与车站的设计、改善乘客的人身安全等紧密联系。
另一方面,即在本地铁站消防设施齐全的前提下,设计人员也要考虑交通拥堵时乘客疏散的问题,也要保证乘客在发生紧急状况下,有足够的逃生空间。
二、美观性设计作为城市的重要交通组成部分,标志性建筑的存在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应该符合城市的整体氛围和文化特点,同时具有表现力和美感。
设计师应考虑到广场规划、景观设置、室内空间规划设计、标识系统设计等问题,将实用性和美观性结合起来。
例如,北京地铁一号线的车站命名全部为古钱币,使得车站名与北京传统文化相结合,增强了城市文化的特色。
同时,这些车站的设计也融入了中国古代钱币元素,增加了车站建筑的兴趣和文化内涵。
又例如,位于日本东京的竹下门通地铁站,其外立面的设计灵感取自周围街道店铺的招牌,运用鲜艳的彩色,使车站看上去比周围建筑更加鲜明突出。
三、创新性设计在实用性和美观性的基础上,更重要的要素是创新性设计,这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设计形式,能极大地提高地铁车站的形象和功能。
地铁上盖建筑抗震设计研究与实践
離Technology地铁上盖建筑抗震设计研究与实践余祥兴(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81)摘要: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地铁交通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由此产生了地铁上盖建筑这一专业性建筑。
同时,以地下层、转换层和高层建筑构成的结构体系,在抗震设计方面的特性成为业内研究探索的内容。
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力学分析、结构试验和设计实践,彳艮好地实现了设计目标,同时获得初步的规律性认识。
关键词:地铁上盖建筑;抗震性能;时程分析;结构体系0引言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轨道交通系统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的作用日渐突出。
在地铁里程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地铁上盖建筑的数量也有所增加[11。
在地铁上盖建筑建成以后,地铁车辆运行所带来的震动效应会给建筑主体带来一定影响。
抗震设计在地铁上盖建筑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建筑下部地铁运行所导致的建筑层间剪力与位移,实现保护建筑主体结构的目标r a。
1工程概况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项目为某高层建筑项目。
建筑设计 基准期与使用年限均为50年。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场地特征周期为0.65S,场地的基本风压为0.8kN/m2。
该建筑 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结构髙40.9m,宽14.4m,建 筑的应用库层高度为10m,车库库层高度为5m,建筑首层高度为3.2m,其余各层的高度为2.8m,建筑总高度为57.9m。
2抗震方案设计通过对该工程项目的建筑特点与结构特点进行分析,该 项目建筑平面及立面设计较规整,抗震设计的结构基本周期为 1.597s,整体刚度相对较大,建筑施工区域的风压相对较大。
就该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而言,若使用基础隔震技术,运 用库内存在的检查坑会让地梁无法拉结,故而此种抗震措施无法满足抗震需求。
该工程的结构为大底盘结构,在柱顶抗 震措施应用以后,施工人员需在建筑施工中安装大量的抗震支座。
此种抗震方案的施工成本相对较高。
为在控制工程施 工成本的基础上实现抗震目标,该建筑所使用的抗震方案为层间抗震与传统抗震措施相结合的设计方案相关人员在车库顶层的转换层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建筑设计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8-04-12T10:16:19.09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作者:宋鸿昊
[导读] 需要牢牢把握地铁车站的设计要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设计工作做得更好,最终能够为当地城市的未来建设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摘要:随着城市的社会活动和经济贸易日益发展,传统的道路交通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和根本治理,必将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于是,城市地铁应运而生,它解决了城市不断增长的出行人口数量与道路交通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矛盾,为乘客创造了安全、快捷、环保的出行环境。
文章介绍了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致力于让跟多人了解这一项新型的轨道交通工具,同时就如何建设好地铁,服务公民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
关键词:地铁建筑设计;主要思路;设计方法
引言
现阶段,地铁在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人口流动的繁重运输任务。
而地铁车站作为乘客汇聚的节点,其设计的合理性不仅直接影响着人们出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更为重要的是还影响着当地城市的市容与市貌。
因此,对于地铁车站的设计,既要体现出经济性和实用性,同时还需要体现出功能性和艺术性,从而将其最大化的价值充分展现出来。
1构成地上车站的建筑设计的主要思路
1.1地铁地上车站线站位选址
在开展此项工作时,我们首先需要进行的工作是如何设计出合理的线站位。
首先需要对站位所在区域进行实地勘察,拍照和现场询问相关情况。
接下来我们需要收集车站所处站位的市政管线资料、规划色块图、地形图、客流资料、初始线站位资料等,充分了解并消化已收集各种信息,形成合理的设计思路,设计出最优的线站位。
一个好的选址,关系到日后使用的各个方面。
1.2站台空间
在地铁车站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就是站台。
其承担着乘客候车以及换乘的重要作用。
地铁在城市交通公共空间当中承担着关键的作用,好似缩小的“城市”形态,代表着城市的整体意象。
因此,在对站台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全面分析以下几点:(1)站台的空间大小尺寸,主要包含站台的长宽高。
(2)增加站台的艺术空间特色,主要突出的空间设计主题,视觉感受以及艺术氛围。
进一步为乘客在乘车、候车、换乘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空间所带来的放松以及享受的清新氛围。
1.3周边环境
大多数地铁车站都位于城市比较繁华的区域,所以不仅用地紧张,而且周边的建筑物也比较多,所以在实际建造过程中还应该和周围的建筑以及空间环境进行充分的结合,同时还要很好地满足地铁的各项使用功能,在制定建造方案的时候应该对其便利性、经济性以及美观性都进行一定的考虑。
2地铁建筑具体的设计技术措施
2.1出入口建筑物的设计和风亭建筑的设计
在对车站出口和入口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都是根据出口和入口的宽度来进行,而宽度又是根据该车站的日常人流量来确定的,楼梯的宽度则是根据对客流的疏散情况所决定的,扶梯的数量主要是根据车站的服务能力来实施配置,楼梯和扶梯的宽度之后也就是出口和入口建筑的宽度。
另外,还应该对出入口外部的情况引起关注,应该对周围各建筑物的使用状况和各个街道路段的交通状况引起足够的关注,如果周围空间比较开阔就有利于乘客的疏散,如果出入口外面的交通比较拥挤的话,在对乘客进行疏散的时候就比较困难,所以在对地铁车站出口和入口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其体量也就是固定的。
同时还应该对装修工程、土建工程以及电气工程的特点进行充分的结合。
就我国来说,在对地铁出入口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其应该具有以下两项功能:首先,建筑物的应该具有很好的辨识度以方便乘客的找寻;其次,车站建筑应该和其周围其他建筑的色调以及高矮都相互比较协调,尽量不要造成客流噪音污染和光污染,而且出口和入口的具体位置也应该比较明显以方便乘客寻找。
除此之外,在设计过程中还应该和该城市的文化元素进行充分的结合,充分体现出当地的地域特色。
在对地铁车站风亭进行设计的时候,同样也是应该对其相关功能需求进行重点考虑,一般情况下风亭的建筑面积和数量都必须严格符合相关的规定与要求。
风亭虽然不会和乘客直接进行接触,但是其也会对乘客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地铁内部的相关需求,还应该对外面的环境进行充分的考虑。
2.2公共区的合理布置
公共区又分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其中付费区主要设置地铁车站竖向或横向的楼梯、电扶梯等;非付费区主要设置乘客安检区、售票区和必要的便民服务设施。
根据车站形式的不同,车站公共区的布置形式不一样。
但原则都是乘客客流组织流线顺畅,紧急疏散安全可靠。
站厅层公共区是由非付费区和部分付费区组成,是乘客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其设计尤为重要。
非付费区空间涉及乘客活动类型很多,例如,售检票、安检、进出车站、过街、便民服务等。
早晚高峰小时内人流活动密集。
因此对于站厅层非付费区的空间应做到尽可能的加大;而对于站厅层付费区的空间而言,乘客流向主要为进出站。
相对非付费区的客流流向较单一,因此站厅层公共区只需处理好进出站的客流组织避免客流组织交叉。
站台层公共区是部分付费区组成,其空间主要是供乘客上下车及候车使用,客流组织单一,设备布置简单。
2.3高架车站设计
地铁的高架车站属于城市的新型建筑,每一座高架车站的设计,都是一件艺术品,犹如一幅画,一首诗,给城市建设增添了特殊的景观。
作为空中建筑,显著的设计风格是高大、舒展和豁亮。
体现出较为明显的时代感和科技感。
有的采用植物或动物形状的整体设计,使整个建筑像一颗植物或者一个动物,连同建筑体周围的草坪和绿化设施的簇拥,高架车站就像巨大的花篮,轻托着搭在上面的十字飘带,若果从低处仰望车站,与周围的建筑形成连绵不断,巍峨飘逸的壮观景象。
在使用方面,设计上注重整合利用内部空间,对外型设计的艺术性要高,体现出城市文化发展的风向标和科技发展改善人们生活的力度;对于一个城市来说,高架车站的设计,要形成群体的风景优
势,形成新的风景亮点,打造城市的旅游品味。
对于不同线路的地铁的高空车站设计,尽量风格和艺术造型上保持一致,表现手法上,相得益彰,特别指出的是切忌地下车站、地上车站、高空车站混乱设计建设,对城市美化和发展不利。
一条整体的地铁线路上很多高架车站被高架桥相互串联穿越城市的一片区域,在不同的地理区位,外观造型设计必须服从区域性特征需要。
2.4车站各层建筑布置及功能分区设计
一般在车站站厅层的两端,设有设备以及管理用房。
车站主要的管理用房在站厅层两端进行布置,在这些管理用房设备中还需要对一条直通地面的消防通道口留置。
站台层是指地下二层的楼层,同样的设备区和管理房一般需要在站台层的两端设置。
一般在该楼层安排管理人员将楼梯间和车站站厅两端的设备相互联系起来。
车站的集散厅一般在公共区域内设置,通过检票机和栅栏划分整个区域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在公共区域内通过设计出多个出入口可以对乘客的集散功能得到实现。
另外可以采取楼梯和电动扶梯相组合的形式组成出入口方式,此外在各个出入口还需要对垂直电梯进行单独设置,从而对残疾等特殊人群进出车站实现方便。
在地铁中,需要划分车站内部的各个区域,并且对各自分工的责任得到明确,才能使乘客有序地进出车站、上下乘车等得到实现,从而使交通性建筑的特点得到了满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地铁车站的设计,需要做到科学的选址、合理的布局,并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充分应用其中,进而为出行的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交通服务时,还能将艺术价值充分展现出来,为提升城市的形象有所帮助。
因此,作为相关的设计人员,需要牢牢把握地铁车站的设计要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设计工作做得更好,最终能够为当地城市的未来建设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支亮,韩玮.地铁工程区间隧道土建施工风险管理研究[J].科技视界,2014,17:110+148.
[2]丁琳.对地铁车站公共空间建筑设计的浅谈[J].四川水泥,2016,(03):94.
[3]王欣.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一次理念创新[J].市政技术,2016,34(05):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