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研究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研究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a6eb02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6.png)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研究学前教育是指对3岁至6岁儿童进行教育和照顾的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财政投入的现状、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我们来看一下我国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现状。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逐渐增加。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全社会教育经费支出达到48174亿元,其中学前教育支出占比为11.6%。
这一数字虽然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们来分析一下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原因。
是财政资金总量不足的问题。
我国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国防、教育、医疗等领域,学前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财政投入相对有限。
是学前教育在财政投入中的优先级较低。
相比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学前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地位相对较低,财政投入相对较少。
是学前教育经费管理和分配机制不完善。
由于学前教育的经费主要由政府负责,但政府的投入方式和管理手段并不充分,导致学前教育经费的使用效果不佳。
针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
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
可以通过增加财政预算、优先安排经费等方式,增加学前教育的财政支出。
可以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
除了政府的财政支持外,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公私合作等方式,增加学前教育的资金来源,提升财政投入水平。
需要改革学前教育经费管理和分配机制。
可以建立健全的经费使用监管制度,加强对学前教育经费的监督和评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议题。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以及改革经费管理和分配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推动学前教育的全面发展。
对学前教育的财政分析
![对学前教育的财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8fe74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4.png)
对学前教育的财政分析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学前教育的财政分析,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包括政府、家庭、教育机构和社会等各个方面。
本文将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政府方面对于政府来说,学前教育的财政分析首先就是要考虑到政府在学前教育上的支出问题。
政府需要为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提供足够的经费,包括建设、运营和维护等费用。
除此之外,政府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标准,对学前教育进行规范和管理。
政府的支出主要来自于税收和财政预算。
政府需要对学前教育进行投入,才能满足广大家庭对于学前教育的需求。
在这方面,政府需要考虑到资金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性,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得到合理地使用。
二、家庭方面对于家庭来说,学前教育的财政分析主要考虑到家庭在学前教育上的支出问题。
在前往学前教育机构的过程中,家庭必须对孩子的饮食、住宿、交通等问题进行支出,同时还需要支付学费和教材费用。
在这方面,家庭必须考虑到经济能力和供需关系,在合理安排家庭收支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前教育。
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孩子来说,他们通常能够接受更为优质的学前教育,而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困难的孩子来说,他们通常需要依靠政府或社会力量的援助,才能够接受到合适的学前教育。
三、教育机构方面对于教育机构来说,学前教育的财政分析主要考虑到其经费来源和支出问题。
教育机构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设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这方面,教育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加强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同时,教育机构还需要考虑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确保每一位孩子都能够得到合适的教育资源。
在这方面,教育机构需要在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基础上,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四、社会方面对于社会来说,学前教育的财政分析主要考虑到社会资金的投入和支出问题。
社会可以为学前教育提供各类资金支持,包括教育基金、捐赠、资助等。
学前教育财政支出不合理的原因和对策
![学前教育财政支出不合理的原因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437cdb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5.png)
学前教育财政支出不合理的原因和对策学前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学前教育财政支出的不合理性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学前教育财政支出不合理的原因及对策。
一、学前教育财政支出不合理的原因1. 政府部门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不足学前教育的开支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
然而,许多政府部门的财政投入存在不足的情况。
这主要源于政府财政支出的优先级,在其他领域的投资占用了更多的资金,而学前教育被忽视了。
2. 市场竞争不充分目前,学前教育市场虽然已经逐步形成,但竞争还不充分。
这可能导致学前教育机构在运营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因而经营效益难以保证,也无法获得足够的投资。
3. 学前教育体制和机制不完善学前教育在体制和机制上存在不完善的情况,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例如,在教师聘用和培训上,机制并不完善,无法吸引足够的教师投入学前教育工作。
4. 学前教育机构的盈利模式不够成熟学前教育机构的盈利模式并不稳定,经常被依靠过度依赖“升学”等途径来谋取收益。
这种盈利模式容易导致有些学前教育机构教学质量水平下降,导致家长的不满意,再加上市场竞争不足,也使得学前教育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5. 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的误解在学前教育的发展中,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有些家长对“品牌教育”产生错误认识,过于追求知名品牌,导致学前教育机构的财政支出加大,制约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学前教育财政支出不合理的对策1. 政府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
政府应该关注到学前教育的重要作用,逐步提高其财政投入,保障学前教育的基本运转。
2. 改善学前教育机构经营环境。
政府部门可以提供非财政支持,如减免税收等方式,帮助学前教育机构获得更多投入。
3. 完善学前教育的机制和体系。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管,防止不良机构的出现,实现学前教育机构的规范化管理。
4. 推动学前教育市场的竞争。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3eeda8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c.png)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教育部•【公布日期】2015.07.01•【文号】财教[2015]222号•【施行日期】2015.07.01•【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15]2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育厅(教委、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教育局:为规范和加强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幼儿资助水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财政部、教育部制定了《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政部教育部2015年7月1日附件: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以下简称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是由中央财政设立、通过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用于奖补支持各地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开展幼儿资助的资金。
第三条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由财政部和教育部共同管理。
财政部负责组织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中期财政规划和年度预算编制,会同教育部分配及下达资金,对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教育部负责制定学前教育专项计划,为预算编制和资金分配提供基础数据,会同财政部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共同做好项目管理。
第四条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分配使用管理遵循“总量控制,突出重点,省级统筹,规范透明”的原则。
第二章资金使用范围第五条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支持的范围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各省份),重点支持中西部和东部困难省份,并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研究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f13f97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f.png)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研究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成长发育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针对这一现状,有必要对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找到解决方案,推动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普及化进程。
一、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现状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财政投入支出占比低: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支出占比较低,远远低于国际标准。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占全国教育总支出的比例仅为4%左右,而发达国家通常都在10%以上。
这说明我国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财政投入明显不足,影响了学前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2. 地区差异较大: 在我国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中,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明显偏高,而中西部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则偏低。
这导致了地区之间学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使得一部分地区的学前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3. 学前教育教师待遇低: 学前教育教师的待遇一直是财政投入问题的重要方面。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工资水平普遍偏低,福利待遇不高。
这导致了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较大,也难以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投身学前教育工作。
4. 公立学前教育资源不足: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资源以公立为主,但是公立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一方面,学前教育资源的短缺导致了很多家长难以为孩子找到合适的学前教育机构;学前教育资源短缺也直接影响了学前教育的普及化和提升质量。
1. 教育观念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很多家长和决策者都存在着“小孩子不懂事,学前教育没必要”的观念。
这种观念影响了我国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程度,使得学前教育始终处于较低的优先级。
2. 财政资源配置问题: 在我国的财政资源配置中,学前教育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地位,大部分财政资源被倾向于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与政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与政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d10bdce58f5f61fb6366606.png)
明显 。以江 苏 省 苏 南 、 中 、 北 为 例 , 济 发 达 的 苏 南 地 区 苏 苏 经
二、 当前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
( J 一 财政对学前教育经 费投入不足
生均预算 内财政投入达到 1 2 .8元 ,而, 学前教育属于 非义务教 育 , 不在教 育财 政保 北地 区仅 为 6 74 2. 7元 , 前者是后者的近 25倍。另外 , . 从财
因之一。 比 2 0 相 0 7年世界经济合作组织各成员国的政府投
入平均 7 . 97 %而 言 ,江苏 省财政在学前教育经费投入 中就
经费投入问题。这一系列举措充分体现 了党 中央 、 国务 院对 显得相形见绌 了( 见表 1 。 )
( ) 三 政府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不完善
1 同地 区幼儿 园之 间财政投入不均衡 . 不 学前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基础 , 也是教育公平的起点。当 前我 国学前教育的投 入体 制主要是地方政府 ,各地经济 发 展 水平和财政收入的不 同,导致 了学前教 育财 政投 入差距
有被真正纳入到 国民教育体 系中 ,学前教 育的经费也没有 被纳入国家公 共财政 的保障范 围。 各种 “ 园难 ” “ 入 、 入园贵” 的言论纷至沓来 : 到底谁该来“ 供养” 幼儿园?学前教育发展 体制的藩篱又该如何跨越?公共财政能 否保 证学前教育 的 普惠性和公益性?怎样才能让我们 的下一代 不输在 “ 起跑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下达2021年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下达2021年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9b93b0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8.png)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下达2021年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教育部•【公布日期】2021.04.10•【文号】财教〔2021〕76号•【施行日期】2021.04.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预算、决算正文关于下达2021年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财教〔2021〕7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育厅(局、教委):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部署,根据教育部提供的基础数据,经研究,现核定下达你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下统称省)2021年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预算(项目代码:Z135050000015),详见附件。
收入列202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1100245 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支出列“205 教育支出”相关项。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省级财政、教育部门要切实发挥省级统筹作用,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公办民办并举、多种形式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保教质量。
要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合理安排预算,科学分配资金,继续加大对脱贫地区支持力度,加大对积极推动普惠性民办园发展的地区支持力度。
要进一步巩固幼儿资助制度,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获得资助。
二、各级教育、财政部门要按照《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73号)要求,切实加强资金使用管理。
要对照区域绩效目标同步分解省以下绩效目标,强化绩效监控和评价, 注重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做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
附件:1.2021年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预算表2.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区域绩效目标表财政部教育部2021年4月10日附件1附件2。
学前教育政策落实及办学经费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报告(3篇)
![学前教育政策落实及办学经费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2fc6a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f.png)
第1篇一、前言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学前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确保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本审计调查组对XX地区学前教育政策落实及办学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
本次审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学前教育经费的来源、分配、使用及管理情况,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二、审计调查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保障幼儿受教育权益,XX地区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然而,在学前教育经费管理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经费投入不足、经费使用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等。
三、审计调查内容与方法本次审计调查主要针对XX地区学前教育政策落实及办学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具体内容包括:1. 学前教育政策落实情况;2. 办学经费来源及分配情况;3. 办学经费使用及管理情况;4.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审计调查方法主要包括:1. 文件查阅:查阅相关文件、政策、报告等,了解学前教育政策及经费管理使用情况;2.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前教育经费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3. 实地考察:实地考察幼儿园的办学条件、经费使用情况等;4. 访谈:与相关部门、幼儿园负责人、教师等进行访谈,了解学前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情况。
四、审计调查结果1. 学前教育政策落实情况XX地区学前教育政策落实情况总体较好,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政策宣传不到位、政策执行不力等。
2. 办学经费来源及分配情况XX地区学前教育经费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拨款、社会捐赠、家长缴费等。
经费分配方面,主要用于幼儿园建设、设备购置、人员工资等方面。
但从审计调查情况来看,部分幼儿园经费分配不合理,存在浪费现象。
3. 办学经费使用及管理情况审计调查发现,XX地区学前教育经费使用及管理存在以下问题:(1)经费使用不规范:部分幼儿园存在经费使用不透明、不合规现象,如虚报冒领、挪用经费等;(2)经费管理不到位:部分幼儿园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督,导致经费使用效率低下;(3)经费使用效益不高:部分幼儿园在设备购置、人员工资等方面存在浪费现象,经费使用效益不高。
吉林省财政厅、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吉林省财政厅、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dd86af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9.png)
吉林省财政厅、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财政厅,吉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0.05.08•【字号】吉财教〔2020〕333号•【施行日期】2020.05.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财政其他规定正文吉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吉财教〔2020〕333号各市(州)财政局、教育局,长白山开发区财政局、教育局,各县(市)财政局、教育局:为加强对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补助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我们研究修订了《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吉林省财政厅吉林省教育厅2020年5月8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补助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和省预算管理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补助资金),是指由省级财政预算安排和中央财政补助我省,专项用于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资金。
第三条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要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讲求绩效,规范透明,强化监督”的原则,充分发挥对学前教育规范发展的引导促进作用。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补助资金由省财政厅、教育厅共同管理(一)省财政厅主要职责:1.负责补助资金管理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2.组织补助资金支出预算的编制和执行。
根据省教育厅提供的学前教育等相关基础数据和资金分配建议,按照政策规定测算资金需求,安排补助资金年度预算,并及时分配下达。
3.会同省教育厅开展补助资金使用的绩效管理工作。
4.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明确的其他职责。
(二)省教育厅主要职责:1.配合省财政厅做好补助资金政策的制定、调整,提出项目资金使用绩效管理目标。
2.按照预算管理要求,提出年度补助资金支持重点等合理化建议。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774d53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f.png)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教育部•【公布日期】2021.04.10•【文号】财教〔2021〕73号•【施行日期】2021.04.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21〕7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育厅(局、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教育局:为规范和加强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对《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政部教育部2021年4月10日附件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是指中央财政用于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转移支付资金。
实施期限根据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政策等确定。
第三条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遵循“中央引导、省级统筹、突出重点、讲求绩效,规范透明、强化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现阶段,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支持地方补足普惠性资源短板。
坚持公益普惠基本方向,扩大普惠性资源供给,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理顺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集体办幼儿园办园体制并向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等。
(二)支持地方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落实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或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三)支持地方巩固幼儿资助制度。
资助普惠性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四)支持地方提高保教质量。
改善普惠性幼儿园办园条件,配备适宜的玩教具和图画书。
对能够辐射带动薄弱园开展科学保教的城市优质园和乡镇公办中心园给予支持。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研究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ca19e0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8.png)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研究引言学前教育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起点,对于其质量的提升和普及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长期以来存在着不足的情况。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导致了学前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教师队伍不稳定、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而学前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也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人们对学前教育质量的需求日益增强,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关注也逐渐加深。
深入研究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方案,对于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培育未来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学前教育是儿童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对于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则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研究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研究可以帮助政府和决策部门更好地了解学前教育领域的资金需求和分配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深入研究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有助于揭示当前学前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为未来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研究还能促进学前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研究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意义在于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公平,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了解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影响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通过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国际比较,寻找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建议,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程度。
我国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
![我国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9e6e82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8.png)
我国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杜贝贝1,褚旭2(1.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2.辽阳县首山镇博科幼儿园,辽宁辽阳111200)[摘要]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部分。
由于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长期滞后,目前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依然处于最薄弱环节。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但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依然是阻碍学前教育向前发展的一大难题。
办好学前教育事业,需要充足的资金来给予保障,需要合理优化经费保障机制,制定科学的教育经费监管制度等来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通过针对我国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出了一些问题及完善对策,丰富了我国学前教育经费研究视角,同时为实际保障我国学前教育经费贡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21)03-0141-02第2021年第3期(总第535期)商业经济No.3,2021Total No.535[作者简介]杜贝贝(1994-),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褚旭(1979-),女,辽宁辽阳人,硕士,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一、引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办学条件也在逐步改善,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却仍然伴随着学前教育经费紧缺等问题。
为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需要加强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全面保证学前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对此,我国各级政府也紧密结合形势发展变化,提出了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坚持完善多渠道筹集学前教育办学经费等相关政策,有力促进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学者也不乏对学前教育财政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这些研究为我们进行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及其保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分析依据。
本文主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学前教育目前取得的主要成就、经费保障问题、保障经费对策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探讨。
我国学前教育投入情况及政策梳理
![我国学前教育投入情况及政策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5d07c91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f.png)
我国学前教育投⼊情况及政策梳理我国学前教育投⼊情况及政策梳理⼀、我国学前教育投⼊情况(⼀)中国⼊园率增幅显著,但与 OECD1国家仍有差距1. ⽑⼊园率2:三分之⼀的国家超过 100%,中国为 82%OECD国家的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差异较⼤。
如图1所⽰,2014年⽑⼊园率超过了100%的有11个国家,如捷克(105%)、法国(109%)、德国(111%)、⽐利时(118%)等。
14个国家介于90%—99%,如⽇本(90%)、韩国(92%)、冰岛(97%)和西班⽛(98%)等。
低于90%的国家有10个,其中低于70%的只有墨西哥(69%)和⼟⽿其(69%)2个国家。
从2005⾄2014年⽑⼊园率发展趋势来看,各国增幅也有较⼤差异,⼗年间OECD国家平均⽑⼊园率从82%上升到93%。
⽑⼊园率增幅在20%以上的国家有智利、澳⼤利亚和波兰,增幅分别为46%、23%和21%。
增幅在0-20%的国家有19个,如以⾊列、葡萄⽛、美国等。
⽽爱沙尼亚、法国、捷克等8个国家出现了负增长,如爱沙尼亚下降31%、法国下降8%、⽐利时下降3% ;中国学前⼉童⽑⼊园率从2005年的51%上升⾄2014年的82%,增幅为31%,仅次于智利的增幅,属于增长较快的国家。
图 1 2005 与 2014 年中国与部分 OECD 国家 3 岁⼉童⼊园率和⽑⼊园率(%)1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于1961年,⽬前成员国总数35个,总部设在巴黎。
2⽑⼊园率:在园学习⽣⼈数除以户籍所在三周岁以上六周岁以下适龄⼉童总⼈数。
2. 3 岁⼊园率:多数国家逾⼋成,中国低两成如图1所⽰,2014年3岁⼉童⼊园率超过了90%的有11个国家,如法国(100%)、⽐利时(98%)、韩国(90%)等。
7个国家介于80%—89%,如新西兰(87%)、英国(84%)、荷兰(81%)等。
7个国家介于60%—79%,如匈⽛利(79%)、捷克(68%)和奥地利(63%)。
改善学前教育经费管理的财政思考与建议
![改善学前教育经费管理的财政思考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8ff557d71fe910ef02df892.png)
教育是国家的底色,学前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其主要责任在政府,用好、管好学前教育经费是实现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目标、破除“入园难”、“入园贵”的关键。
一、尤溪县学前教育经费管理的基本情况分析(一)财政支持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坚持县级政府主导,按照“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要求,逐步建立政府投入、集体经济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家长交费,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原则,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整体推进学前教育在经费投入、收费、财务管理、用人、经费使用绩效考核改革,支持普惠性、低收费幼儿园建设,共同发展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
(二)财政支持学前教育的主要政策1.新(改)建园舍补助。
一是新建幼儿园。
县级财政比照校安工程“八个统一”的管理方式,全额承担新改建公办园舍主体工程。
二是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
选择农村闲置校舍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改建成幼儿园,按照拟改建的闲置校舍面积和每平方米500元的测算标准予以补助。
三是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
依托当地农村小学或教学点现有富余校舍资源增设附属幼儿园,按照每班5万元的标准予以一次性补助。
2.普惠性、低收费民办幼儿园奖补。
对入园幼儿人均月收费在150元(不含伙食费)以下的低收费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按上学年末在园幼儿数予以100元/年·人补贴。
3.困难幼儿就园资助。
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给予资助。
资助标准在500元/人*学期以上。
4.运转经费财政保障制度。
公办幼儿园入编教师工资由国库统一发放;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生均公用经费低于限定标准的财政给于全额补足。
(三)学前教育经费管理情况1.收费管理制度。
幼儿保育教育费属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额缴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并纳入预算管理,年内全额返还幼儿园。
公办幼儿园收费实行政府核定制,民办幼儿园采取备案公示制、开具经营服务性税票。
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9〕256号)
![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9〕256号)](https://img.taocdn.com/s3/m/30c827ddb9d528ea81c779d8.png)
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是指中央财政用于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转移支付资金。
实施期限根据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政策等确定。
第三条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遵循“中央引导、省级统筹、突出重点、讲求绩效,规范透明、强化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2019-2020年,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支持地方坚持公益普惠基本方向,公办民办并举多种形式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通过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支持各地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等。
(二)支持地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省地(市)统筹、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理顺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集体幼儿园办园体制,面向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健全成本分担机制,制定并落实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或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三)支持地方健全幼儿资助制度,资助普惠性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确保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幼儿优先获得资助。
上述政策到期后,财政部、教育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等情况,适时按程序调整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支持方向。
第五条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由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共同管理。
教育部负责审核地方相关材料和数据,提供资金测算需要的基础数据,审核地方提出的区域绩效目标,并提出资金需求测算方案。
财政部根据预算管理相关规定,会同教育部研究确定有关省份资金预算金额。
省级财政、教育部门明确省级及省以下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资金安排、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切实加强资金管理。
第六条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采取因素法分配。
首先按照中西部地区90%、东部地区10%(东部地区适当向困难省份倾斜)的区域因素确定分地区资金规模,在此基础上再按基础因素、投入因素、管理创新因素分配到有关省份,重点向中西部农村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分担机制研究--基于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视角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分担机制研究--基于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f9abdfc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8.png)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分担机制研究--基于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视角学前教育是国家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培养儿童数理、语言、社会等多方面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基础教育各阶段的桥梁,其质量和规模的不断提高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而,我国学前教育在财政投入和经费来源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建立合理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分担机制,推动学前教育质量和规模的不断提高,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和经费来源的问题1、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短缺当前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对于如何加大财政投入以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也是各级领导和学前教育机构面临的难题。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在不断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例如,2016年,我国学前教育财政公共支出占GDP比重为0.4%,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通常在1%以上。
这意味着我国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较低,需要加大投入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满足普及化和优质化的需要。
2、学前教育经费来源单一目前,学前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添加、缴费和社会募捐,但从添加中取得的经费显然无法满足学前教育的需求,缴费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比较困难,因此不能成为主要收费来源。
而社会募捐又不稳定,与学前教育的真正需要有所偏差。
这样,学前教育经费来源偏窄,不仅限制了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而且还限制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建立合理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分担机制应当从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视角,构建起合理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分担机制。
1、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来源多元化的经费来源是制定合理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分担机制的前提。
领导应当加大学前教育的财政公共支出,同时,商业、社区、慈善组织等各方应当积极参与,实现学前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经费的充足、稳定和可持续性。
2、建立以领导投入为主的多层次的分担机制在基本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多层次的财政分担机制,协调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投入比例,建立以领导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家庭自主缴费的分担机制。
我国学前教育投入情况及政策梳理
![我国学前教育投入情况及政策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376635af87c24028905fc37c.png)
我国学前教育投入情况及政策梳理一、我国学前教育投入情况(一)中国入园率增幅显著,但与 OECD1国家仍有差距1. 毛入园率2:三分之一的国家超过 100%,中国为 82%OECD国家的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差异较大。
如图1所示,2014年毛入园率超过了100%的有11个国家,如捷克(105%)、法国(109%)、德国(111%)、比利时(118%)等。
14个国家介于90%—99%,如日本(90%)、韩国(92%)、冰岛(97%)和西班牙(98%)等。
低于90%的国家有10个,其中低于70%的只有墨西哥(69%)和土耳其(69%)2个国家。
从2005至2014年毛入园率发展趋势来看,各国增幅也有较大差异,十年间OECD国家平均毛入园率从82%上升到93%。
毛入园率增幅在20%以上的国家有智利、澳大利亚和波兰,增幅分别为46%、23%和21%。
增幅在0-20%的国家有19个,如以色列、葡萄牙、美国等。
而爱沙尼亚、法国、捷克等8个国家出现了负增长,如爱沙尼亚下降31%、法国下降8%、比利时下降3% ;中国学前儿童毛入园率从2005年的51%上升至2014年的82%,增幅为31%,仅次于智利的增幅,属于增长较快的国家。
图 1 2005 与 2014 年中国与部分 OECD 国家 3 岁儿童入园率和毛入园率(%)1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立于1961年,目前成员国总数35个,总部设在巴黎。
2毛入园率:在园学习生人数除以户籍所在三周岁以上六周岁以下适龄儿童总人数。
2. 3 岁入园率:多数国家逾八成,中国低两成如图1所示,2014年3岁儿童入园率超过了90%的有11个国家,如法国(100%)、比利时(98%)、韩国(90%)等。
7个国家介于80%—89%,如新西兰(87%)、英国(84%)、荷兰(81%)等。
7个国家介于60%—79%,如匈牙利(79%)、捷克(68%)和奥地利(63%)。
低于60%的国家有波兰(57%)、爱尔兰(46%)、美国(42%)等7个国家。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下达2018年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财科教〔2018〕43号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下达2018年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财科教〔2018〕43号](https://img.taocdn.com/s3/m/fd2a18c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6.png)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下达2018年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正文:----------------------------------------------------------------------------------------------------------------------------------------------------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下达2018年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财科教〔2018〕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育厅(局、教委):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支持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经研究,现核定下达你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下同)2018年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预算,详见附件。
请列205“教育支出”相关项。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省份要按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等要求,切实发挥省级统筹作用,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公办民办并举、多种形式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要按照轻重缓急原则科学分配资金,重点向革命老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
要进一步健全幼儿资助制度,确保幼儿资助投入规模只增不减,确保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幼儿优先获得资助。
二、各省级教育、财政部门要按照《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参照2018年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整体绩效目标(附件2)和本省获得的补助额度,对本地区绩效目标进行调整,在收到预算文件60日内填报《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区域绩效目标表》,报教育部、财政部备案,并抄送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备案后的绩效目标作为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的依据。
请在组织预算执行中对照区域绩效目标做好绩效监控。
同时,请参照中央做法,将你省绩效目标及时对下分解,做好省内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北京市市级财政支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实施细则(修订)
![北京市市级财政支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实施细则(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32acf7c319e8b8f67c1cb957.png)
京财教育〔2018〕2953号附件北京市市级财政支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实施细则(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市级财政支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根据《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市对区促进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学前学段)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京财教育〔2018〕2950号),依据绩效成本预算分析成果,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市级财政支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补助资金(以下简称“市级补助资金”)是指使用市对区促进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学前学段)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安排用于学前教育生均定额补助、租金补助、扩学位补助和非普惠性幼儿园转为普惠性幼儿园一次性奖励资金。
第三条申请市级补助资金的幼儿园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收费项目和标准不高于公办幼儿园政府指导价的普惠性幼儿园(包括中小学附设幼儿班、幼儿园;幼儿园或事业单位附设普惠性社区办园点);民办幼儿园注册登记性质为非营利性;幼儿园不得设立多种保教费收费价格标准,或以开办特色班、兴趣班等形式另行收费。
第四条本细则所称普惠性幼儿园及其认定、质量督导评估按照教育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生均定额补助政策的认定第五条对普惠性幼儿园按照1000元/生.月给予生均定额补助,每年按12个月计发,用于弥补办园成本支出。
已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保障的幼儿园不享受生均定额补助。
第六条补助儿童基数按照秋季招生年龄满3岁的在园儿童数核定。
毕业班儿童离园后次月不再计入补助基数。
秋季学期新招儿童从当年9月计入补助基数。
第七条普惠性幼儿园应通过北京市学前教育综合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学前管理系统”)对儿童入园、离园、转园信息实行动态管理,每月核实在园儿童信息,确保学前管理系统内数据与实际在园儿童数相符。
第八条区教委可采取按月、按季或按年的方式拨付幼儿园补助资金,并按照多退少补的原则对全年拨付幼儿园资金进行清算。
第九条逐步提高普惠性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研究
学前教育是个人教育的开端,良好的学前教育无论是对个人行为习惯培养还是灵智开发都至关重要;从大的方面来说,学前教育可以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
一方面,学前教育对提升全民素质有直接作用,另一方面,学前教育对于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也具有一定意义。
近年来,政府认识到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加快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推进,但现实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仍处于卖方市场状态,市场不断爆出的“天价幼儿园”不仅震惊了看客的眼球,也考量着人民的承受底线。
因此顺应政府解决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的意愿,研究和提出解决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的建议很有意义。
从理论上来讲,财政学将公共产品界定为满足公共需要的物品。
从学前教育的主要类型看,学前教育既包含公办园这种由政府承担主要经费的公共教育服务,又包括民办园这种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
结合财政学的规定,我们将学前教育认定为准公共产品。
因此,政府应该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承担主要责任,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促进学前教育的普及和有效率地发展,同时保证学前教育财政支出及资源配置达到公平和效率。
一、学前教育发展的财政支出规模、结构分析
(一)学前教育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财政用于学前教育支出正在逐年增长,其中2007-2009年增长速率较缓,从2010年开始增长迅速,至2014年我国用于学前教育事业的财政支出增长到2048.76亿元,相当于2007年度的学前教育经费的13倍。
2.财政用于学前教育的支出结构
(1)学前教育经费生均支出、占教育财政总支出、总教育经费比重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07年到2014年,我国学前教育经费的支出值正在逐年增加,且增长较快,尤其是2010年后。
2007-2009年,全国幼儿生均教育经费都不足1000元,远远没有达到标准。
从2010年开始增长较快,但是生均教育经费还是较低。
2007-2014八年来财政支出和学前教育经费都在逐年按照一定的比例增长。
2007-2009年,全国幼儿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保持在3.2%左右,从2010年开始这个比重有了较快增长;2007-2009年,全国幼儿教育经费占总教育经费的比重平均保持在1.38%左右,从2010年开始这个比重成倍增长,至2014年达到了6.2%,这说明2010年《纲要》颁布以后,中央财政对学前教育的关注空前提高,财政经费增长较快,但总体而言,这个比例还是过小。
(2)各教育阶段学前教育经费量比较
通过2007-2011五年教育经费对比图(图2)更能直观的表现各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量比较,其中高等学校的教育经费多于中学教育
经费,再多于小学教育经费,而幼儿园教育经费最少,甚至不足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的八分之一。
(3)省际、区域、城乡之间比较
财政经费在省际、区域、城乡之间等存在较大差距。
东、中、西部财政经费的占有量准循着东部占有率大于中部占有率,西部的占有率最低的顺序,东南沿海城市基本上已经解决“无学上”问题,但是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城镇以及乡村地区仍面临“上学难”的问题,这种公共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势必将直接激化社会上收入不均,机会不均的矛盾,成为破坏公平效率的重大问题。
此外,不仅省际之间,边、少、穷与其他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财政倾斜。
二、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存在问题
1.政府财政资金总体支出不足
2007年至2014年学前教育经费逐年增长,但是绝对总量依然不多,平均到我国入学儿童数量上,我国学前教育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香港的十分之一。
学前教育的财政支出不足直接反映在公办幼儿园数量少,基本被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垄断,这些公办门槛都比较高,造成市场上对民办园的需求直接成刚性需求;另一方面导致对民办幼儿园的补助不足,民办园的配件设施等教育资源不足。
造成学前教育资源匮乏的另一大原因就是财政资金并未在预算内单独列项。
政府下拨的教育经费在被划拨使用时随意性较大,再加上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很有可能使教育资金大多投入到其他教育事业,导致学前教育资金缺乏。
2.财政支出分配不均
我国的财政支出在区域之间、省际之间以以及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财政倾斜”。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出现经济分层现象是由地理、历史、政策等综合原因决定的,但教育分层现象更直接的原因却是财政支出的“财政倾斜”。
当前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的配备远远没有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的要求。
更普遍的是公私?W园的资源配给矛盾,公办园的数量虽少却得到了绝大多数的财政支出,显然,这些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将导致对社会公平的直接破坏。
3.财政支出方式单一,存在管理体制障碍
由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较缓,学前教育不仅在制度建设方面有所缺失,在财政支出方式上也欠缺创新性。
在新西兰等英语国家,政府创新推出了教育学券政策,通过这种方式对适龄入学儿童提供财政资金,不仅解决了幼儿入学的学费负担,也没有破坏市场的活性;另外印度也制定了专门的财政政策保证幼儿教师的工资补助,有效控制了教师人才的流失度。
相比之下,我们国家以财政资金拨付的支出方式就显得十分单一。
此外,我国学前教育管理制度上也有诸多缺陷,如政府职责定位不清晰、监督制度不完全等。
一方面政府对对政府承担学前教育主要责任的认识有失偏颇,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将“政府主导”等同于“政府办园”,没有充分发挥市场效率;另一方面很多学前教育工作者,不少地方学前教育工作者也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履职弱化,甚至很多地方存在责任
推诿现象。
政府整体职责定位不清晰,随之会影响各级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权责配置。
三、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建议
(一)加大财政支出,推进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公平
加大对学前教育财政资金投入,具体的做法包括:增加公办幼儿园,降低公办园的门槛,打破事业单位、机关单位垄断公办园的的局面;加强财政支出对民办园的补助与支持;将财政直接补贴于学前教育从业教师的工资及福利待遇,充分保证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留住人才;致力于改善学前教育的教学资源,包括强化硬件设施,加强学园的安全保障,保障入学儿童的卫生健康,为幼儿学前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和成长环境等。
(二)规范学前教育财政支出机制,提高资源的分配效率
1.加强学前教育财政支出制度,健全管理体制
加强学前教育的立法,是保障学前教育的根本手段。
在法律制定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本国的国情和目前学前教育的具体发展情况,制定符合本国特色的法律文件。
此外,在财政经费的使用过程中,还应实现对学前教育经费的专项管理,促使资金使用透明化,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
2.财政支出还应该注重效率,适当向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
与单一的公办、民办园等途径来比较,总体效益最高的学前教育财政支出模式应该是“财政支出为主、家庭支出为辅”的模式。
因此,财政支出资金应当“好钢用在刀刃上”,重点保障学前教育基础设施
建设和基本师资力量,特别是更多地照顾经济欠发达地区学园的基本建设。
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财政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等学前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的补助可以带来更多的公共效益,使财政支出和公共资源的分配达到最有效率。
(三)优化财政支出方式
吸取英、法、美等国家的经验,建立学前资助制度和特殊的补助制度。
建立专项资金对学前教育建立特殊的补助制度,一方面针对生活困难无法承担相应的学前教育费用的家庭的学龄儿童提供一份入园的机会,可以看做是对“希望教育”的完善。
另一方面可以为学前教育的幼师等专职人员提供一份生活的补助或建立一种奖惩激励制度,有利于加强对学前教育系统的管理和激发学前教育的效率,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