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的女性角色

合集下载

文学作品中对女性的赞赏——以欧·亨利《麦琪的礼物》和《爱的牺牲》为例

文学作品中对女性的赞赏——以欧·亨利《麦琪的礼物》和《爱的牺牲》为例

2020年3期┆1争鸣文学作品中对女性的赞赏——以欧·亨利《麦琪的礼物》和《爱的牺牲》为例姬靖童摘 要:欧·亨利是著名的美国短篇小说家,他擅长描写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并且以他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而著名。

在他的小说《麦琪的礼物》和《爱的牺牲》中,两对恋人都为了爱的人而无私奉献,特别是女主人公的奉献让读者为之感动,从中也体现出作者对女性的赞美,也能侧面反映出时代背景下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本文将从时代背景,作者自身经历的影响和这两部作品分析其对女性的赞美和女性地位的提高。

关键词:欧·亨利;《麦琪的礼物》;《爱的牺牲》;女性;赞美;地位提高一、时代背景 欧·亨利生于19世纪60年代,每个时代背景都会影响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而在1848年7月美国举行了塞内卡福尔斯大会,即美国妇女权利大会,主要为了女性争取选举权。

其实塞内卡福尔斯会议并不是第一次支持妇女权利的会议。

在这次大会上,美国妇女仿效《独立宣言》,通过了《妇女权利宣言》,它开宗明义:“男人和女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妇女参政者后来将其视为发起选举权运动的会议。

在接下来的50年里,妇女选举权领导者支持者们,努力教育公众妇女们选举权的重要性。

在苏珊·安东尼、伊丽莎白等先驱的领导下,妇女参政论者散发请愿书,游说国会通过一项赋予妇女选举权的宪法修正案。

甚至采取激进行为,比如在白宫前示威游行,让所有人意识到妇女权利的重要性。

至于为什么先从选举权开始,我认为是有原因的。

选举权对于美国公民来说代表着自己可以选举自己所支持的领导人,从而治理国家管理社会,是一种公民的象征,是对公民身份的肯定和尊重。

妇女和男人同样是成年人,且同样具备能力和素养,为什么仅仅是因为性别就不能够拥有选举权呢?人生而平等,不论种族、肤色、性别、年龄,所以这些妇女们十分勇敢地站出来,为维护自己的权利而斗争,而首先就应该是选举的权利。

《欧亨利短篇小说》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及婚姻价值观

《欧亨利短篇小说》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及婚姻价值观

《欧•亨利短篇小说》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及婚姻价值观富冬青[摘要]美国优秀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作品探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女性婚恋价值观。

作家从家庭生活、择偶标准、离婚态度等几个方面从女性角度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人们对待婚恋的价值取向,虚构、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局和元小说等手段是其故事叙事的主要策略。

与其他现实主义作家和自然主义作家的社会批判和人性本质弱点批判不同,欧·亨利并非以泛性论入手来描写爱情与婚姻,而常常以悲剧开始、以喜剧结束的短篇故事为载体,以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深深打动读者。

欧·亨利女性角色及其婚姻观研究,对于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婚恋观错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欧·亨利;女性角色;婚姻价值观;意义欧·亨利在其绝大多数短篇小说作品中涉及女性角色书写及其婚姻价值观的探讨。

就美国文学对婚恋观探讨的发展史而言,欧·亨利以其独特的创作方法,向广大读者展示了其笔下女性角色的优秀品质。

这些女性人物甘愿为爱做出无私的奉献:她们善良质朴,既不是以色媚人的放荡女性,也不是刚强坚韧的欲望女神。

相反,这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女性小人物对待婚姻生活和爱情抱以认真与忠诚的态度,其爱情超越了婚恋加物质、肉欲与心灵描写的传统小说创作模式。

作为人类自身社会生活的“镜”与“灯”,欧·亨利小说的女性角色对婚恋态度的研究对于解决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婚恋误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对女性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欧·亨利作为现实主义作家,在世界短篇小说发展史上占据重要位置,其女性角色书写对于广大读者了解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婚姻观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然而,国内外对欧·亨利小说女性角色书写及其婚姻价值观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文学对人的关注,关键在于人的自然存在走向了社会存在,其核心在于社会结构中形成的各种人际关系,而社会的最小单位“家庭”则是这些关系中更为重要的一环。

英语开题报告-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英语开题报告-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英语开题报告-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前言欧亨利(O. Henry),是美国短篇小说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他独特的笔调、妙语连珠的幽默感,更是让读者爱不释手。

在欧亨利的小说中,虽然故事情节简单,但是每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人性思考和心理描写。

因此,在这篇英语开题报告中,我们将分析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探究欧亨利是如何通过人物形象展现故事主题。

人物形象分析贝克先生(Mr. Shiftlet)——《说笑话的人》在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说笑话的人》中,贝克先生是唯一的主角。

他是一个流浪汉,一个不折不扣的社会底层人物,但贝克却对命运抱有深深的希望。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让他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

在这个小说中,欧亨利通过贝克先生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一个人在绝境中的心理状态和对命运的抗争不屈精神,表达了对人生的豁达和对生命的感慨。

吉姆(Jim)——《礼物任你选》在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礼物任你选》中,吉姆是一个深受父母疼爱的孩子,但他的优越感却是由家境所决定的。

然而,面对圣诞节,他却感受不到什么幸福的气氛,因为他的礼物并没有比其他人好多少。

在故事的高潮部分,吉姆为了给妻子买一条漂亮的发簪而卖掉了自己的爱物——一只手表。

欧亨利通过对吉姆的描写,表现了一种坚守自己的初心,不被周围的环境所左右,令人感动至深。

德拉马(Dela)——《赠送的礼物》在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赠送的礼物》中,人物德拉马是一个突破常规的女性,她的一颗心充满了爱和付出。

即便是在她被判终身监禁时,她也毫不怨言,仍然将自己能够送出的仅有的一样东西——自己的美丽长发,在圣诞节前夕,送给了自己唯一的爱人,詹姆斯。

欧亨利通过对德拉马的性格刻画,表现了一种纯粹和坚强的人生态度,令人感到钦佩和敬意。

总结通过以上对欧亨利短篇小说中人物角色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欧亨利在刻画人物形象时非常深刻和透彻。

他通过对人物内心感情的描写和行为举止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个具有人性特征的普通人物,优美的叙述风格,真挚的情感表达,让这些简单的短篇故事充满了温情与感动。

欧亨利小说知识课件

欧亨利小说知识课件
往。
06
欧亨利小说与其他文学作品的 比较
与其他美国作家的比较
欧亨利与马克吐温的比较
两者都擅长描绘美国西部乡村生活,但 欧亨利更注重人性的揭示,作品多带悲 剧色彩。
VS
欧亨利与海明威的比较
两者都擅长描绘人物内心世界,但欧亨利 更注重幽默和讽刺,作品多带喜剧色彩。
与世界文学的比较
欧亨利与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比较
拜金主义
金钱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人际关系变得冷漠和功 利化。
贫富分化
贫富差距悬殊,穷人生活 在贫困和苦难中,富人则 过着奢侈和挥霍的生活。
欧亨利对社会的批判
对道德沦丧的批判
对贫富分化的关注
欧亨利通过小说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道 德沦丧现象,对人们追求物质利益、 忽视精神追求进行了批判。
欧亨利通过小说反映了贫富分化的社 会现实,呼吁人们关注贫困和弱势群 体的处境,追求社会公正和平等。
两者都擅长短篇小说创作,莫泊桑更注重情节的紧凑和悬念的设置,而欧亨利更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 揭示。
欧亨利与俄国作家契诃夫的比较
两者都擅长揭示社会问题,契诃夫更注重对社会的批判,而欧亨利更注重对人性的理解和同情。
对后世作家的影响
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欧亨利的小说风格和主题对后来的美 国作家如菲茨杰拉德、福克纳等产生 了深远影响。
对拜金主义的讽刺
欧亨利通过描写人物的拜金主义行为 ,讽刺了金钱对人们价值观的扭曲和 破坏。
04
欧亨利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小人物形象
小人物形象
欧亨利小说中经常出现小人物形象,这些人物通常生活在社会底层,面临着贫困 、失业、疾病等种种困境。他们虽然生活艰难,但往往保持着乐观、坚韧的精神 风貌,通过幽默、机智和善良来应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

欧亨利 《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 《麦琪的礼物》

对后世的影响
文学创作
欧亨利的作品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 了深远影响,许多作家都从中汲取灵 感,尤其是在短篇小说领域。
叙事技巧
欧亨利在《麦琪的礼物》中运用了独 特的叙事技巧,如意外结局、反转情 节等,对后来的叙事文学产生了重要 影响。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文学经典
《麦琪的礼物》被视为短篇小说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广泛选入教材和推荐 阅读书目。
正是爱情主题的体现。同时,麦琪的礼物作为爱情的象征,也进一步强
调了这一主题。
02
贫贱夫妻百事哀
通过象征意义的表现,小说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一主题。吉姆的
金表和德拉的长发,都是他们生活中最珍贵的东西,但为了对方,他们
都毫不犹豫地舍弃了。
03
生活的艰辛与温情
象征意义与主题相互呼应,共同展现了生活的真实面貌。尽管生活充满
德拉的长发是她的骄傲和魅力所在, 但在故事中,她为了给吉姆买礼物而 卖掉了自己的长发,象征着女性在爱 情面前的牺牲和奉献。
金表与贫穷
吉姆的金表象征着贫穷和生活的艰辛。 然而,尽管生活困苦,吉姆却依然珍 视这块金表,因为它代表着他和德拉 之间的爱情。
主题与象征意义的关联
01
爱情与牺牲
小说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紧密相连。德拉和吉姆为了对方而做出的牺牲,
通过讽刺手法,欧亨利对 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 刻的揭示和批判。
反讽与戏谑
在作品中运用反讽与戏谑 手法,使得作品更加具有 思考价值。
05
比较与影响
与其他作品的比较
与同时代作品
欧亨利的作品多以幽默、讽刺为主,与同时代的作家如马克吐温等人的作品风格有所不同,更注重情感和人性的 探讨。
与古典文学

欧亨利

欧亨利

莫泊桑
• 莫泊桑(Maupassant 1850~1893) 法国作 家。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 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 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 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 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
契夫
• 安东· 巴甫洛维奇· 契诃夫( Аnton chekhov.1860~1904) 俄国小说家、戏剧 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短篇小说艺术大师。他和法国的莫泊桑, 美国的欧· 亨利 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代表作《变色龙》 《装在套子里的人》,创作后期转向戏剧。
初一(1)班
欧亨利简介
• 欧•亨利(O.Henry 1862~1910年),原名:威 廉· 西德尼· 波特(WilliamSydneyPorter),是世 界著名 • 的短篇小说家。他的一生富于传奇性,当过药房 学徒、牧牛人、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新闻记 者、银行出纳员。他的创作紧随莫泊桑和契诃夫 之后,而又独树一帜。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 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 有“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
警察与赞美诗
• 一刹那间,新的意境醒醐灌顶似地激荡着他。一股强烈迅 速的冲动激励着他去向坎坷的命运奋斗。他要把自己拉出 泥坑,他要重新做一个好样儿的人。他要征服那已经控制 了他的罪恶。时间还不晚,他还算年轻,他要重新振作当 年的雄心壮志,坚定不移地把它实现。管风琴庄严而甜美 的音调使他内心起了一场革命。明天他要到熙熙攘攘的商 业区去找事做。有个皮货进口商曾经让他去赶车。他明天 就去找那商人,把这差使接下来。他要做个烜赫一时的人。 他要—— 苏比觉得有一只手按在他胳膊上。他霍地扭过 头,只见是警察的一张胖脸。 “你在这儿干什么?”那 警察问。 “没干什么。”苏比回答。 “那你跟我来。” 警察说,“你因为闲荡的罪名被捕了。” 第二天早上, 警察局法庭上的推事宣判道:“布莱克威尔岛,三个月。”

欧亨利小说知识课件

欧亨利小说知识课件

鲜活的人物形象
05
欧亨利小说的社会意义
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捕捉与揭示
欧亨利小说敏锐地捕捉到了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如贫富差距、社会不公、道德沦丧等。
捕捉社会现象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欧亨利小说呈现了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如贫富差距造成的社会分裂、道德沦丧带来的社会风气败坏等。
揭示社会问题
欧亨利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作者通过他们的故事和命运,深入剖析了人性的复杂性。
情节
一个年轻画家为了给重病的老妇人带来生命的希望,在寒冷的冬夜画下了一片绿叶,这片绿叶成为了老妇人生命的寄托,也成为了欧亨利笔下感人至深的故事。
写作特点
情节感人至深,结局温馨动人,以真实感人的故事展现了欧亨利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和同情。
《最后一片叶子》
04
欧亨利小说的艺术特色
VS
欧亨利小说的剧情结构常常出人意料,有着反转的情节和结局。这种反转的手法使得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入胜。
欧亨利在短篇小说创作中展现出了高超的技巧和被誉为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欧亨利的小说常常有着意想不到的结局,让读者在结尾处感到惊喜和感动。
意想不到的结局
欧亨利的这种创作手法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悬念和吸引力,让读者难以忘怀。
这些出人意料的结局往往与故事情节紧密相连,既符合逻辑又富有创意。
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祖上曾是奴隶主。
03
欧亨利的代表作是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以“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而著称。
欧亨利的创作历程
01
欧亨利的创作生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和晚期。
02
早期作品以幽默、讽刺为主,后期作品则以悲剧和感人的爱情故事为主。

最后的常春藤叶ppt实用课件46

最后的常春藤叶ppt实用课件46

警察与赞美诗(结尾)
• 苏比这时敏感的心情和老教堂的潜移 默化会合在一起, 使他灵魂里突然起了奇 妙的变化。他猛然对他所落入的泥坑感到 憎厌。那堕落的时光,低俗的欲望,心灰 意懒,才能衰退,动机不良——这一切现 在都构成了他的生活内容。

一刹那间,新的意境醒醐灌顶似地激
荡着他。一股强烈迅速的冲动激励着他去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欧·亨利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欧·亨利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文学伦理学视角下欧•亨利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陈雪莲 南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王臻 南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基金项目:第九届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GWYJYJJ2018B62)。

摘 要:欧•亨利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是世界文学史上与俄国的契诃夫和法国的莫泊桑齐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本文将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出发,选取其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和《最后一片叶子》中的两个人物:善良乐观的德拉和大无畏牺牲的贝尔曼,来分析他们在不同的伦理环境中的伦理身份及伦理选择,探索欧•亨利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伦理教诲意义,并反思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欧•亨利;文学伦理学;伦理身份;伦理选择作者简介:陈雪莲(1995-),女,南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指导老师王臻(1983-),女,河南南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英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106-021. 引言文学伦理学是指在借鉴、吸收伦理学方法基础上,融合文学研究方法而形成的一种用于研究文学的批评方法。

作为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家代表之一,欧•亨利一直在文学论坛广受赞誉。

在其作品中,涉及到了丰富的伦理道德因素,如婚姻伦理、社会伦理等。

本文试图在文学伦理学的视角下,结合其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和《最后一片叶子》中的两个人物:善良乐观的德拉和大无畏牺牲的贝尔曼,分析在当时美国社会伦理环境下,他们的伦理身份以及所做出的不同伦理选择,揭示欧•亨利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伦理教诲意义。

2. 《麦琪的礼物》中德拉的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麦琪的礼物》主人公是一对年轻夫妇:靠薪金维持生活的丈夫吉姆和乐观善良的主妇德拉。

他们生活贫困但都拥有一样最让人引以为傲的珍贵物品:吉姆拥有一块祖传的金表;德拉有着一头瀑布般漂亮的秀发。

为了给对方买礼物,两人都牺牲了彼此最珍贵的物品:吉姆卖掉金表为德拉买来了成套的玳瑁发梳,德拉剪掉秀发买来了与吉姆金表相搭配的表链。

欧·亨利笔下的草根人物及创作特色分析

欧·亨利笔下的草根人物及创作特色分析

欧·亨利笔下的草根人物及创作特色分析【摘要】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独具艺术特色,其中主人公多是草根人物,但大多有着美好的心灵和人性的光辉,其作品的艺术魅力还表现在黑色幽默风格上,这些成就都得益于他丰富的生活经历。

【关键词】欧·亨利草根人物“草根”一词时下大多指的就是基层群众。

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笔下就描写了许多草根人物,他们是与主流的或者精英的文化、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他们朴素,拥有纯净的心地,反映出“草根人物”身上那股执着的、或者说是执拗的力量。

他们传递给我们的,是没有经过过滤、加工和改造的意识,他们不会瞻前顾后,不会去核算结果和付出的比值,不会委曲求全。

在常人看来,他们有点愣,有点直肠子,有点钻牛角尖,甚至会有人摇着头叹息,说他们少了“迂回”的头脑和“能屈能伸”的风范。

但正是因为有这股执着的力量的存在,触动了更多的人的某根神经,让社会感觉到了某种触痛。

本文将从其笔下的草根人物人手,分析其创作特色。

一、活灵活现的草根人物反映人性的真善美欧·亨利是美国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通俗易懂,并且具有浓郁的美国风味,有着“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

他是世界文学史中少有的专门为市民写作的大作家。

他描写纽约生活的集子取名为《四百万》,因为他认为构成纽约的社会基础是“四百万”民众,而不是“四百个”富翁。

他在《四百万》的序言这样写到:“不必作更多的解释,仅仅从四百万纽约人这个角度上来说,就可以断言他们才是真正值得注意的人物。

”因此小说主要以描写社会底层的人物为主,那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草根人物”,反映他们辛酸贫困而滑稽的生活,反映他们在死亡线上的挣扎,但同时着力挖掘平凡生活中草根人物的伟大人格和高尚品德,表现他们崇高的心地和感人的互助精神,展示他们真挚的爱情,赞美他们人性的真善美。

他最杰出的代表作《麦琪的礼物》描述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妻吉姆和黛拉互相赠送圣诞礼物的故事。

英语论文-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英语论文-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英语论文-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附表6: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系别:专业:英语教育指导教师:作者姓名: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欧·亨利(o·henry,1862-1910).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

欧亨利善于观察生活各个方面,其故事人物一般都是他寄予同情的小市民,情节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

国内外对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他的作品的各个方面,如欧·亨利小说的结构艺术。

象他的独特的小说结尾;他的小说的写作技巧与风格,象充斥于作品的字里行间的幽默与讽刺。

以及作品的主题社会意义等各个方面。

评论家弗门(h·j·forman)认为亨利“具备漠泊桑的技巧,而幽默上则远超过他。

”描写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是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现实主义文学的一大特色,但从世界范围来进行衡量,象欧亨利在《四百万》中那样以明快,抒情的描写手法写出这些小人物的命运,写出他们的内心痛苦和快乐的小说实不多见。

更主要的是通过一些小人物命运的描写,在戏而不谑的讽刺和怒而不哀的揭露中,显示出作者对社会的抨击。

本选题将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作者在短篇小说中所创造的人物形象。

在作者数量众多的短篇小说中,我们可以见到当时美国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小人物、骗子、富翁等。

这些形象已有不少成为世界公认的艺术典型。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为人们认识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提供了生动而准确的形象材料。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欧·亨利是美国文学史上优秀的短篇小说家。

本课题研究的是欧·亨利短篇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作者写了许多故事,围绕虚假的掩饰,无情的欺骗,伪装的高贵等主题,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贫穷但快乐的小人物,善良的骗子,阴险狡诈的富翁等等。

欧亨利的女性角色

欧亨利的女性角色

爱与美的化身——浅谈欧·亨利小说中的女性观【摘要】作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的欧·亨利,在其短篇小说中包含了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小人物的描绘是最引人瞩目的内容。

尤其是他用幽默风趣、轻松活泼的语言刻画了很多女性人物,她们身处金钱万能的时代,虽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和社会的侵蚀,仍顽强、认真、努力地坚持着,成为爱与美的化身。

【关键词】欧·亨利;女性形象;女性观;爱与美欧·亨利一生写下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它们不仅让读者看到了美国不同阶层和不同社会地位的形形色色的人物,而且常常以其富含幽默特色的“欧·亨利笔法”打动读者。

因此他的小说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

在这样生活百科全书式的大量作品中,自然不乏生动可爱、焕发人性光辉的女性形象。

欧·亨利笔下的女性角色不是菲茨杰拉德塑造的美艳自私的蛇蝎妇人,亦不是莫泊桑眼中爱慕虚荣的小女人,也不是契诃夫描绘的以色媚人的行尸走肉,更不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刻画的刚强坚韧的欲望女神。

相反,欧·亨利笔下的女性世界是别有洞天的,是带有其自身浓郁的女性观色彩的。

因此,本文试图从女性的视角,对欧·亨利作品中的女性角色进行分析,梳理欧·亨利的女性观。

一、欧·亨利的女性观及形成原因欧·亨利以塑造挣扎在生活困境的泥沼里的小人物而著称,这些人物又用我们平凡人力所能及的行动,来表现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以感动读者。

并且在作品中,常常以女性人物为视角,通过她们的语言、心理、行为以及遭遇,来进一步表达他的主题思想。

这使得人们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对女性的处境和遭遇尤为关注,进而感受到作者注入人物背后的富有自我特征的女性观。

(一)欧·亨利的女性观欧·亨利笔下的女性都带有其女性观的烙印,她们在贫困艰难中挣扎,渴望幸福,忠于爱情。

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她们表现出了坚忍、豁达和乐观的态度;面对金钱、名利的诱惑,她们顽强地坚持自己的原则,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简介

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简介

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简介篇一: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是指法国的莫泊桑(1850-1893),俄国的契诃夫(1860-1904),美国的欧·亨利(1862-1910)三位文学大师。

居伊·德·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拜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

他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文学成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

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1880年发表第一个中篇小说《羊脂球》,此后陆续写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小说,博得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赞誉。

他的创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丑恶,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寄予同情。

小说构思新颖,描写生动,人物语言个性化,布局谋篇别具匠心。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的朋友》等。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

他的早期作品讽刺和揭露了俄国社会官场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恶面目,写得谐趣横生,发人深思。

80年代中期,他创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剧的短篇小说,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套中人》、《假面》、《牡蛎》、《必要的前奏》、《脖子上的安娜》、《乞丐》、《彩票》、《名贵的狗》等。

契夫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

他截取片段平凡的日常生活,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

这种小说抒情气味浓郁,抒发他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把褒扬和贬抑、欢悦和痛苦之情融化在作品的形象体系之中。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欧·亨利笔下的都市女性形象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欧·亨利笔下的都市女性形象

070《名家名作》·研究[摘 要] 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欧·亨利的作品以反映社会现实的题材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而著称。

他在作品中创造了为数不少的都市女性形象。

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以欧·亨利作品中的一些都市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类和解读,探究其背后的时代背景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以求为欧·亨利作品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关 键 词] 女性主义;欧·亨利;都市女性形象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欧·亨利笔下的都市女性形象梁颂宇一、引言欧·亨利(1862—1910)是著名的美国文学家,被称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与莫泊桑和契诃夫并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他的短篇小说反映了所处时代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被誉为“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欧·亨利结尾”而闻名。

欧·亨利的许多作品经过多次译介,被译为多种文字,时至今日其魅力依然不减。

女性主义,亦称女权主义, 起源于欧洲15世纪的启蒙运动,主要是指以女性自身体验为来源,以实现男女平等为目标的社会运动和思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女性主义与心理分析、后殖民主义、生态主义等思潮相结合,形成多个分支。

女性主义文学评论作为女性主义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延伸,指的是通过对文学文本的解读,探究文学作品中男性和女性形象以及两性关系,揭露存在于文学中的性别歧视,同时对女性文学进行探究,旨在构建独特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

欧·亨利的作品自问世以来就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和解读,有关欧·亨利作品的论文论著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基于女性主义视角对其进行研究的论文论著却为数寥寥。

本文将选取译介最多、最广为人知的数篇欧·亨利短篇小说,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作品中的都市女性形象进行分类和解读,探究其背后的时代背景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以求为欧·亨利作品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欧亨利市政报告主要内容

欧亨利市政报告主要内容

欧亨利市政报告主要内容(最新版)目录1.欧亨利《市政报告》的背景和主题2.故事情节概述3.主要人物角色分析4.作品结局及意义正文一、欧亨利《市政报告》的背景和主题《市政报告》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一部作品,故事的背景设定在南北战争之后的美国南方。

在这一历史时期,南方取消了农奴制,百废待兴,原来的黑奴大都成为了自由劳动者。

然而,这部作品通过描绘南方生活的一个侧面,展现出战争给南方社会带来的颓垣断壁、生活艰苦以及人们的垂头丧气。

同时,作品通过多个巧妙设计的骗局,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对人性、道德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二、故事情节概述故事从一位记者的视角展开,他受邀来到南方一个城市,采访一位名叫凯斯威尔少校的人。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结识了黑人车夫凯撒大伯和女作家阿代尔小姐,他们三人各自有着不同的故事。

少校曾是南方军队的军官,战争结束后,他因为妻子的贵族身份而陷入贫困。

为了生存,他开始从事各种谋生手段,包括向记者出售自己撰写的市政报告。

凯撒大伯是少校家的黑仆,他在战争中为少校效力,战争结束后,他继续留在少校家,身兼二职,既当仆人,又出去拉车打工。

女作家阿代尔小姐则是因为丈夫的暴戾而极度贫困,她向记者求助,希望他能够为她撰写一部关于南方生活的小说。

故事的高潮在于少校发现凯撒大伯对他的背叛,原来凯撒大伯一直在为阿代尔小姐提供有关少校的情报。

愤怒的少校与凯撒大伯发生了冲突,最终凯撒大伯杀死了少校,抢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钱。

而记者因为恻隐之心,捡走了少校的扣子,成为了这起谋杀案的见证者。

三、主要人物角色分析1.凯斯威尔少校:作为故事的主要人物之一,少校是一个典型的南方贵族形象。

他曾是南方军队的军官,战争结束后,生活的落魄使他不得不从事各种谋生手段。

尽管生活艰难,但他仍然保持着贵族的尊严和傲慢。

2.凯撒大伯:他是少校家的黑仆,身兼二职,既当仆人,又出去拉车打工。

在战争中,他为少校效力,战争结束后,他继续留在少校家。

尽管他的地位低下,但他对少校的忠诚和善良始终如一。

麦琪的礼物完整版

麦琪的礼物完整版

善良
真诚
伟 富 大 有
杰姆
1.精巧的构思。 2.丰富的细节描写。 3.幽默风趣的语言。 4.出人意料的结局 5.讲故事一样的叙事。
《最后一片叶子》
经过一夜凄风苦雨的吹打,第二天,常春藤上只剩下了 一片叶子,那是最后的一片叶子了。忧郁无助的她凄凉地说, 当最后的那片叶子凋落时,她也就死了。为了唤起她战胜疾病 的自信,她的另一位穷画家朋友鼓励她、无微不至地关怀她, 但都无济于事。因为她将自己的精神和希望寄托在最后的那片 叶子上。在接下来那个风雨交加的夜里,她们楼下的一个穷苦 的老画家不顾年迈体弱,冒雨在常春藤下的墙上画了一片藤叶。 这位老画家一生不得意,但他总是说他会画一幅杰作的,就是 这幅杰作——那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增强了她的精神力量, 当年轻画家慢慢康复时,老画家却因为冒雨画下那一片树叶而 生病死去。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想法、
感触、联想等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的描写,它旨在深刻 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
(三)、环境描写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 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 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 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 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 境的描写。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 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描写的内容可 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 社会环境的描写应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
分析人物形象:
德拉:她有着让希巴女皇的“珠宝和首饰相形见绌”的金 发,可以想见她的美丽。她对贫苦平淡的生活心静如水, 也没有渴望表现自己的骚动。小说细致地描写了她无钱为 丈夫买礼物的焦灼心情,她上街卖发买表链的急迫,回家 后为了不让丈夫难过精心修饰短发,这一切都深刻细腻地 表现了她深厚诚挚的爱情。 吉姆:他在小说中着墨并不算多,作者对他没有什么深入的 刻画,只是用“很瘦削,非常严肃”稍加润色。不过从他卖 掉祖传金表为妻子买礼物,以及回家后一系列的言行,都表 现出他是一位体贴妻子、纯真善良的男人。 德拉和吉姆夫妇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但是苦难的生活并没有消磨尽他们纯真的感情。 他们勇于自我牺牲,无私奉献,仍保持着纯朴、 善良的美德。在人性化的时代,他们是真正有智 慧、有勇气的“麦琪”。

资料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小人物形象解析

资料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小人物形象解析

0000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小人物形象解析2011-06-16 12:28:33 来源:评论:0点击:6900000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小人物形象解析王缙苓(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摘要: 欧.亨利作为美国现实主义作家之一,把更多的笔墨投 (0000)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小人物形象解析王缙苓(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摘要: 欧·亨利作为美国现实主义作家之一,把更多的笔墨投向小人物性灵中善和美的一面。

其笔下的小人物形象生动而鲜明,极具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纯真的爱、“小家子气”的贪欲和不变的善念三个方面,为后世小说的小人物形象塑造提供了范本。

关键词: 欧·亨利; 小人物; 贪欲; 善念中图分类号: I106.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5379( 2011) 02 0103 04小人物向来是受到作家关注的一类人。

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性格迂腐而庸俗,中国作家巴金作品中的小人物命运痛苦而悲凉,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惯用幽默的笔调、戏谑的口吻揭示小人物的多面性。

同样一类形象,到了欧·亨利( 1862—1910) 的笔下,却是充满了同情与赞美。

他着力刻画的是小人物性灵中美和善的一面,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美国,仿佛是一道鼓舞人心、温暖人心的黎明曙光。

一、纯真的爱欧·亨利笔下小人物的情感丰富多样,具有多元性,突出地表现了小人物纯真的爱。

纵然文人笔下爱的方式很多,或纯粹,或狂野,或痴迷,或平和,但是若在“爱”的前面加上一个形容词“纯真”,那这个词便适合于欧·亨利。

从《麦琪的礼物》到《爱的牺牲》[1],从《爱情信使》到《菜单上的春天》[2],爱无处不在悄然萌动。

爱的背景没有奢华的厅堂,爱的表白没有华丽的词藻,爱的冲动也不再源自兽性的欲望。

“纯真的爱”好似一股涓涓细流贯穿于巧妙的故事情节之中,在不经意间就注入了读者的心灵,让读者和主人公一起为这份纯真而感动。

擦亮的灯欧亨利解析

擦亮的灯欧亨利解析

擦亮的灯欧亨利解析
摘要:
1.引言:介绍欧亨利的《擦亮的灯》
2.主题一:作品中的人物刻画
3.主题二:作品中的情节设计
4.主题三: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5.结论:总结《擦亮的灯》的艺术价值
正文:
《擦亮的灯》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之一。

该作品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引人入胜的情节设计和深刻的象征意义,展现了欧亨利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首先,人物刻画是《擦亮的灯》的一大亮点。

欧亨利通过描绘主人公亚当和琳达之间的微妙关系,成功地塑造了两个栩栩如生的角色。

亚当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年轻画家,他渴望成功却又无法得到认可;琳达则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同情心的女性,她在亚当最需要帮助时给予了他无私的支持。

这两个人物之间的互动,以及他们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选择和决定,都充分体现了欧亨利的人性观和价值观。

其次,情节设计也是《擦亮的灯》的一大特色。

欧亨利通过巧妙的情节安排,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故事中,让人难以抗拒地想要知道故事的结局。

例如,他通过描绘亚当在琳达的帮助下逐渐走向成功的过程,以及亚当和琳达之间日益加深的感情,成功地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

此外,象征意义也是《擦亮的灯》的一个重要主题。

在故事中,灯象征着希望和光明,它代表着亚当在琳达的帮助下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目标。

这种象征意义深化了故事的主题,使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擦亮的灯》是一部艺术价值极高的作品。

它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引人入胜的情节设计和深刻的象征意义,成功地展现了欧亨利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破茧而出的爱情献祭者———欧亨利《麦琪的礼物》与巴金《家》中的女性对比评析

破茧而出的爱情献祭者———欧亨利《麦琪的礼物》与巴金《家》中的女性对比评析

破茧而出的爱情献祭者———欧亨利《麦琪的礼物》与巴金《家》中的女性对比评析摘要〕女性的命运与自我意识一直是备受小说家的关注。

本文以美国小说家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和中国著名小说家巴金的《家》为中心,从女权主义出发,主要围绕着时代影响意识主流这条主线来分析比较两位作者笔下的女性形象,批判了当时社会制度对女性的压迫,礼赞了女性的品质,对现代女同时也审视了女性与家庭的关系性的自我意识的解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欧亨利巴金女性自我意识时代美国小说家欧亨利与中国作家巴金属于两个全然不同民族的作家,然而在他们的作品中关于女性的主题有着巨大的感召力,赢得了世界读者的赞誉。

其中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与巴金的《家》,以他们不同的民族素材和社会背景,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1 “镀金时代”与个人经历欧亨利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随着资本在美国社会的快速流动,是美国成为了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

欧·亨利长期生活在下层,对美国社会豺狼虎豹的剥削本质通透明了,而他非常人的经历让他拥有了悲悯情怀,所以想道出了下层劳动群众对剥削、压迫的愤怒与反抗。

所以在其作品中,常常以女性为视角,通过她们的语言、行为、心理和遭遇,表达主题思想。

另外欧亨利笔下的女性都是美与爱的化身,这与他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欧亨利年幼丧母,是由其姑母抚养长大,而后又与艾斯蒂相恋,当时热恋期间,艾斯蒂的父母极力反对,于是两人瞒着父母私奔,婚后生下一个女儿。

后来欧亨利为躲避在银行做出纳时盗用资金的审讯,他不得不抛下妻子和女儿,独自到洪都拉斯漂泊。

得知妻子病危的消息,他赶回家乡,安置好亡妻后被捕,入狱五年。

在他心中,艾斯蒂一直是他的最爱,妻子无怨无悔的等待以及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给欧亨利留下永生难以磨灭的记忆,并对其创作生涯产生了重大影响。

所以在欧亨利笔下的女性都是乐于奉献、渴望婚姻美满幸福的坚忍的女人。

2 封建制度的压迫和五四运动新潮两重天社会因素、文学思潮以及个人经历对巴金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与美的化身——浅谈欧·亨利小说中的女性观【摘要】作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的欧·亨利,在其短篇小说中包含了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小人物的描绘是最引人瞩目的内容。

尤其是他用幽默风趣、轻松活泼的语言刻画了很多女性人物,她们身处金钱万能的时代,虽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和社会的侵蚀,仍顽强、认真、努力地坚持着,成为爱与美的化身。

【关键词】欧·亨利;女性形象;女性观;爱与美欧·亨利一生写下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它们不仅让读者看到了美国不同阶层和不同社会地位的形形色色的人物,而且常常以其富含幽默特色的“欧·亨利笔法”打动读者。

因此他的小说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

在这样生活百科全书式的大量作品中,自然不乏生动可爱、焕发人性光辉的女性形象。

欧·亨利笔下的女性角色不是菲茨杰拉德塑造的美艳自私的蛇蝎妇人,亦不是莫泊桑眼中爱慕虚荣的小女人,也不是契诃夫描绘的以色媚人的行尸走肉,更不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刻画的刚强坚韧的欲望女神。

相反,欧·亨利笔下的女性世界是别有洞天的,是带有其自身浓郁的女性观色彩的。

因此,本文试图从女性的视角,对欧·亨利作品中的女性角色进行分析,梳理欧·亨利的女性观。

一、欧·亨利的女性观及形成原因欧·亨利以塑造挣扎在生活困境的泥沼里的小人物而著称,这些人物又用我们平凡人力所能及的行动,来表现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以感动读者。

并且在作品中,常常以女性人物为视角,通过她们的语言、心理、行为以及遭遇,来进一步表达他的主题思想。

这使得人们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对女性的处境和遭遇尤为关注,进而感受到作者注入人物背后的富有自我特征的女性观。

(一)欧·亨利的女性观欧·亨利笔下的女性都带有其女性观的烙印,她们在贫困艰难中挣扎,渴望幸福,忠于爱情。

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她们表现出了坚忍、豁达和乐观的态度;面对金钱、名利的诱惑,她们顽强地坚持自己的原则,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在他眼中,女性是爱与美的化身。

也就是基于这一点,男性在感情上需要女性的慰藉与感化,而这种慰藉最好的体现方式是在爱情关系中。

因此他倡导的女性观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欧·亨利承认女性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价值,尤其是在情感方面。

其次,在大体上是支持男女平等的观点,赞同女性并不是男性的附属品而是有自我的独立个体,甚至有时认为女性比男性更为高尚。

但是尽管欧·亨利是一位女性的赞美者和人道主义作家,他也还是社会道德的遵循者。

他也会将文学传统、社会文化和自身经历结合起来形成的女性观和塑造的女性形象无法摆脱男权文化和自身性别的影响。

因此在欧·亨利的女性观也不是完美无瑕的,在他理想中的女性是大多外貌美丽、善良温柔、聪明能干的,她们不仅能够把家庭收拾得井井有条,还要能够全身心地把爱奉献给自己的家庭和亲人;她们用爱和行动去感化周围的世界和男性,但自己面对困境时往往只能在其中挣扎,而不是奋起反抗。

另外,他的极少数作品中也有反映丑陋的女性形象,如《供应家具的房间》里贪婪无情的女房东的模样就像一条蠕虫,让人深恶痛绝。

这无形之中给人留下优秀的女性往往是美丽的,而令人厌恶的女性则是丑陋不堪的。

“女性形象在根深蒂固的男性叙事中不是‘天使’便是‘魔鬼’。

将女性神圣化是由于她们为男性而奉献或牺牲 , 把女性妖魔化是源于对她们不肯顺从的厌恶与恐惧。

究其实质,无非是以不同的方式对女性进行着歪曲和贬抑。

”[1]由此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这种女性外貌丑与美的差别对待可以说就是一种对女性观的一种缺失。

(二)欧·亨利女性观形成的原因罗马不是一天筑成的。

欧·亨利的女性观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等多个方面是息息相关的。

1、大步向前的时代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从原来的13个州逐渐拓展成50个州,国土也从东岸扩张到西岸和海外领土。

并且经济也得到长足发展,1894年跃居世界第一。

南北战争后,由于南部种植园制度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造船业和机器制造业迅速发展,横贯大陆的4条铁路建成,西部广大土地的垦殖,边疆的消失,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扩大。

这样大步向前发展的时代背景,促使社会需要更多的人才以及人力来齐心协力共同建设,同时还诞生了萨拉·奥恩·朱厄特、凯特·肖宾等一系列著名的女作家,足见当时女性地位的提高。

而欧·亨利的女性观就得力于美国年轻的资本主义共和国的民主传统。

在美国的独立和开发中,男女劳动者并肩战斗、共同建设,女性获得较多的经济权力、人身自由,两性关系也较和谐。

[2]2、富于戏剧化的家庭环境时代的巨浪对个人的影响仅是个熏陶的作用,家庭环境的影响才至关重要。

欧·亨利的一生就像小说一样极富戏剧性。

三岁时母亲便去世了,不久后做医生的父亲也辞世了。

他靠姑母抚养长大,十五岁就迫于生计到一家药店当学徒,饱尝世间辛酸。

但是,对欧·亨利一生文学创作、女性观产生不可替代影响的是他的妻子艾斯蒂。

与女友艾斯蒂相恋后,却遭到女方父母反对,1887年两人瞒着父母私奔结婚并生下一女。

正当他的生活颇为安定之时,却发生了一件改变他命运的事情。

1896年,奥斯汀银行指控他在任职期间盗用资金。

他为了躲避审讯带来的人格羞辱,抛下妻女,到处流浪,一直漂泊到中美洲的洪都拉斯。

1897年一月,妻子艾斯蒂重病,冒险回家探视病危的妻子被捕入狱,判处5年徒刑。

艾斯蒂终其一生,欧·亨利都没有给她幸福,她在病重时也一直在等丈夫回来。

正是艾斯蒂对欧·亨利毫无怨言的等待、对爱情忠贞不移,给欧·亨利的人生留下不小的影响,使得其笔下许多女性形象都是以妻子艾斯蒂为原型,她们对爱情忠贞不移、为爱奉献终生、用自己的爱感动他人,她们和艾斯蒂一样都是爱与美的伟大化身。

另一位在欧·亨利生命中不容忽视的女性就是他与艾斯蒂的女儿。

在三年多忘记姓名、没有自由的日子里,与欧·亨利相伴只有悲痛、悔恨与屈辱,而他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他那孤苦无依的小女儿、让他魂萦梦牵的小天使。

并且他创作第一部作品《口哨狄克的圣诞礼物》的起因是为了给女儿买圣诞礼物,从此欧·亨利名声鹊起。

由此迈开文学创作之路,导致欧·亨利的小说中的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常常充当精神支柱的角色。

坎坷的人生经历不仅给欧·亨利的文学创作积累不少有用的材料,使其作品更为写实,能深深地打动读者。

更给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不小的洗礼,尤其是他因寄人篱下、缺乏母爱而弱化的女性观又因妻子与女儿的存在,让他对女性有了与一般男性作家的不同认识,对女性的价值与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从而不断丰富着自身的女性观。

3、欧·亨利的女性观对西方文明传统中女性形象的继承与突破被西方文学界视为至宝的三个文本:古希腊神话、《圣经》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否定性的女性形象。

这些是几千年来西方文学的文化土壤,这些否定性的女性形象身上所带有的某些特质是西方文化对女性的普遍观念,也是一直以来西方男性作家在作品里一再表现的。

欧·亨利在表现理想女性的时候,常常夸耀她们的美丽、聪明、能干、善良、甘于奉献,特别是能够感化男性的女性,当男性感到困惑不解或者要迷足深陷的时候,她们的爱总能给男性以安慰和指导。

他并不认为女性不如男性,尤其在情感方面,他们已经走向了平等。

根据男女关系可以判断文明程度,可以说这也是作家对当时时代进步的反映和思考。

但另一方面,欧·亨利在作品里女性形象仍存在着一般男性作家塑造女性时又存在一定范围内的不足。

对女性的歧视,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已溶解到父系文化的历史中,成为传统的组成部分。

卑贱的女人、尊贵的男人是女性和男性在历史上的整体象征形象。

这种传统的男权文化作为“集体无意识”不可避免地会在欧·亨利心灵上刻下印迹。

这一点正是作家将自己的女性观与传统文学模式结合的产物。

二、在欧·亨利的女性观指导下塑造的典型女性形象在欧·亨利女性观长期作用下,久而久之,他心目中己经有了衡量女性的一把“尺子”,于是,在他的“丈量”下,作品中有了一下几种典型女性形象。

(一)爱的牺牲者姊妹篇《爱的奉献》和《麦琪的礼物》是两篇典型的欧·亨利式的小说。

它们在主题、情节和手法上都给人以异曲同工之感。

作家创造出了著名的夫妇双方“施爱”与“受爱”双项对等式。

这在金钱至上、性解放曾甚嚣尘上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弥足珍贵,反映出作家女性审美观的较高品位,具有浓厚的平等意识、民主内涵。

[3]作家不仅突出表现了把他所追求的创作主题——“自我牺牲”的人情味和人性美,更塑造了两位经典爱情小说万分雷同仍存异的女性角色。

《麦琪的礼物》中,德拉和吉姆这一对深深相爱的小夫妻为了给对方买圣诞礼物,分别将自己最珍视的礼物家传金表和美丽的金发卖掉,去买了配得上金表的金表链和配得上美丽头发的精美发梳。

故事的布局以德拉为主线,进行细微的心理刻画,给读者描写了一个生动、丰、可爱的家庭妇女形象德拉。

德拉从买菜的钱中一分一分地积攒就体现了她勤俭持家的艰辛和爱护形象、容易害羞的德拉无形的牺牲。

与丈夫一同屈就在房租每星期八块钱跟贫民窟相去不远的小公寓里,每天必须省吃俭用,对于一个女子来说这是种无言的牺牲,可德拉自得其乐。

这些牺牲都是容易被人忽视的,而正是我们平凡人相濡以沫的生活牺牲。

最后,“如果示巴女王住在天井对面的公寓里,德拉总有一天会把她的头发悬在窗外去晾干,使那位女王的珠宝和礼物相形见绌”[4],如此耀目并让德拉特别引以为豪的头发作为其爱的牺牲的底线牺牲掉了。

这是除了生命以外唯一仅剩可以拿来换取价值的东西,也正是如此,读者才深深为之感动。

德拉从她的行为上充分体现了小说的主题“自我牺牲”的人情味和人性美。

在欧·亨利心中,德拉式的女性人物也不再是愚昧无知的,她们能从女性自身的独特角度解读人生,得出人生的真谛:“人生是由啜泣、抽噎、微笑组成的,而抽噎占了其中绝大部分。

”[5]但是德拉也存在着她自己的局限性,面对只有一块八毛七分钱的窘境时,她并不是首先想到如何解决而是扑在破旧的小塌上号哭。

面对困境,德拉是消极被动的。

剪发后,德拉的心理活动则表现了她对丈夫吉姆的不信任,间接体现了德拉爱情的盲目性。

为艺术而生的一对年轻人迪莉亚和乔,二人因艺术而相恋 ,因爱对方而放弃自己的艺术,并且无怨无悔。

到最后一切真相大白后,学钢琴的妻子为筹措丈夫的学费,去洗衣店打工并被熨斗烫伤了手而丈夫却为谋生计在同一家洗衣店里烧锅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