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超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审美超越
摘要:审美超越是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目前我国文艺理论和美学共同面对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探析,有助于我们审视它的意义,反思其缺点,为中国当代美学理论丰富与发展提出新思路。
同时,审美超越也有其独特的地方,那就是可以使人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和解放感。
这对于目前人们重物质利益追求,对内在精神追求日益贫乏的现状的改善,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审美超越自由理性
一、关于审美超越问题
审美超越问题并不是现在才被人们提出来,这个命题在西方可以算是源远流长。
柏拉图就以可知不可见的理念超越现实世界,发出“没事难得”的感叹,提出:现实中没有真正的美。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诗比历史更哲学”的超越途径。
此后,西方文艺理论和美学从未停止关于审美超越问题的思考。
审美超越问题在中国也是备受关注。
形成了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两大学派,后实践美学是在对实践美学的反思和批判中产生的,主要包括了杨春时的超越美学、潘知常的生命美学。
这两大学派争论的一大焦点也是审美超越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日益丰富,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就是人们往往更加重视对物质利益追求,忽视精神世界的追求,人们的内在精神却日益贫乏,鉴于这种情况,重提审美超越问题是必要的,对今天建构精神世界有其现实意义。
二、何为审美超越
要知道审美超越是什么,那么,首先要对“超越”这个概念有所了解。
“超越”问题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是极为重要的。
所谓超越,就是对主客二分的关系的超越,因而也就是对“自我”的超越,是对个体生命的有限存在和有限意义的超越。
这种超越是一种精神的超越。
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暂时的存在。
但是人在精神上有一种趋向无限、趋向永恒的要求,所以超越是人的本性。
超越是超越“自我”的有限性。
人只有超然于实践活动所特定的视界,才可能进入到审美
超越这个层面。
究竟什么是审美超越,很难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关于美学的许多文章中,“审美超越”可以算是一个高频词汇,但对于什么是审美超越,这个首要问题却往往被忽略掉了,或者说没有明确的进行说明,这对于开展研究是不利的。
对概念混淆不明,会给研究带来诸多阻碍。
就审美超越概念而言,很难明辨审美究竟是超越的目标还是超越的手段。
如果我们将审美当作是超越的目标而存在的话,则审美超越研究的重点就应该是“审美超越是怎样的一种超越”,并进一步与其他诸多超越方式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辨审美超越的不同之处。
如果将审美作为超越的手段而存在的话,那么,审美超越研究的重点就应该放在“超越是如何实现的”上面,以什么的方式或者说途径实现超越。
审美超越可以使人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和解放感。
在主客二分关系中,人与外界相分裂,人局限在“自我”的牢笼中,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
审美活动会超越“自我”,人在精神上就得到真正的自由。
所以康德说:“诗使人的心灵感到自己的功能是自由的。
”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
三、关于审美超越与其他理性超越方式的比较
超越性并不是审美活动所特有的,在这一点上往往被忽视。
实际上,科学活动、哲学活动、宗教活动等都有超越性,而与此相对的超越形式就是科学超越、哲学超越、宗教超越。
对它们进行一个比较,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认识审美超越。
一是科学超越。
科学超越是借助人类纯粹理性、工具理性,以达到增强人们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实现超越。
这里所说的纯粹理性主要任务就是认知。
科学超越的是人们所学习到的经验知识,是一种认识论上的超越。
但这种超越有两个缺点,一个是它的目光是“向外”的,不是发自内在心灵的。
另一个是“科学不思”的。
二是哲学超越。
哲学超越也是对经验的超越,但是它与科学超越有所不同,那就在于它是对人类精神完整性的抽象性概括,哲学很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终极关怀的追求,崇尚理性化,所以哲学超越更偏重于理性思考,而缺乏感性思维、情感特征。
三是宗教超越。
这是一种外在性的超越,强调以神性制导人性,以信仰支配
理智,个体内心自由屈从于神灵意志,个体内心自由屈从于神灵意志,所以这种超越在自由性上也会受到很大限制的,是一种虚幻性的超越。
其信仰崇拜的外向性压制了自我心灵超越的内在性。
与哲学超越相比,宗教超越具有强烈的情感特性。
审美超越,与宗教超越有相似和相通之处,都是一种超越个体生命有限存在的精神活动。
但是,这二者又相区别,首先,二者超越对象不同。
与宗教的不可言说相反,审美立足于言说,它超越的只是日常用语中的常规或者习惯性的状态。
其次,超越的方式不同。
宗教使个体全部力量投入到对神的理念的膜拜中,在路线上,是想向外的。
审美则是使个体全部力量投入到对人的存在的关怀,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在路线上是向内的。
在宗教超越中,个体的自由和生命价值是被否定了的,而在审美活动中,个体的自由和生命价值是受到肯定和善待的。
所以,可以说审美超越在精神上是自由的,而宗教超越并没有这种精神的自由。
再次,超越的结果不同。
宗教超越形成的神超脱一切的状态具有神秘性和权威性;审美超越形成的人生在世的状态具有形象性、亲切感。
在宗教活动中人们通过塑造带有神秘色彩又令人信服的权威以获得心灵的解脱,超越日常生活。
与此不同,审美活动却置身于现实世界之中,通过敞开自身的存在超越日常生活,是每个人都能亲身体验的。
通过对几种理性超越方式的梳理,可以看出,审美超越,其独特性在于从情感中追求心灵的无限自由。
内心的无限自由使得人的审美超越成为一种远高于科学超越和哲学超越乃至宗教超越的一种超越形式。
四、审美超越理论的意义
审美超越是后实践美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它的出现是对美学内涵的一种深化,面对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现实,关注人的现实生存,从生存的角度对人们状况进行反思,给予理论说明。
从整体上来讲,后实践美学的产生打破了实践美学一统天下的局面,繁荣和推动了中国当代美学理论的发展。
它是在实践美学薄弱之处提出了新的理论,具有理论创新的意义。
这种创新主要是来自对审美超越这一概念的创新。
对美学自身来说,审美超越理论的探析,是对美学理论的丰富、发展,这样能够使审美超越理论与变化了的现实社会更好的结合。
审美超越的独特性质,就
在于开启人生内在的心灵自由,体现的是对个体生命的重视和关注,鼓励人们超越现实的局限和束缚,朝向未来和自由发展,追求人生愉悦和理想的最高境界。
审美超越具有解放作用,它将人从物质束缚中解放出来,使片面畸形的人成为完满的、全面的人,使必然的人成为自由的人,所以,审美超越能够使人朝着全面和谐的人性发展,使社会朝着完美的方向发展。
因而对审美超越问题的探析,对于当今社会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构建和谐、文明社会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刘阳.论审美超越[J].文艺研究,2007(04).
[2].曹秋月.审美超越浅论——后实践美学的思想要旨与西方当代哲学美学比较[D].山东大学.2008.
[3].王伟.审美:参与及超越[J].文艺争鸣,2012(01).
[4].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问题:1.审美活动的现实性与超越性的关系问题
2. 审美超越理论对当今重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