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了说课稿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四乘与除第3课时丰收了说课稿北师大版
(5)总结环节:通过PPT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为学生提供复习的资料。
3.教学媒体和资源使用: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乘法口诀的规律、实际问题和总结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数学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乘法口诀,提高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丰收了”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丰收了”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乘法口诀技能。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逻辑推理:通过学习乘法口诀,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使其能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
2.数学建模: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
3.数据分析:通过数学游戏和实际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使其能够从数据中找出规律,并做出合理的推断。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丰收了”知识点和乘法口诀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丰收了说课稿
丰收了说课稿中班数学:丰收了(说课稿)一、说教材说起数学,大家都觉得比较枯燥单调,但是掌握初步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也是幼儿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为了让幼儿能够愿意学、乐意学,激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选择了丰收的水果作为这个主题。
二、说教育目标实施这个活动的目标在于:1、认知方面。
在秋天的丰收中感知两种物体数量的多少,享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2、能力方面。
会用观察比较\数数\对应\等方式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情感目标。
体验丰收带来的快乐三、说内容:数学活动的内容应具有启蒙性、生活性和可探索性。
在这个活动中也注意到了这三点。
第一、启蒙性。
指幼儿对某一内容有所感知和体验,对这一内容获得较丰富的感性经验。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处于感知和体验规律的氛围中,对于规律这一内容有了较丰富的认识。
第二、生活性。
教育生活与幼儿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内容应该是幼儿所熟悉的,也是他们所能理解的。
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活动选择了搭建动物园——铺一条去动物园的路、为动物园搭围墙这些内容。
铺路搭围墙都是幼儿日常生活中了解熟悉的,幼儿能够接受理解。
第三、可探索性。
即培养幼儿初步的探索、猜想、逻辑推理能力,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探索规律,从而运用规律这一数学概念来解决排序的问题.四、说教学手段操作法是数学活动中的基本方法,这个活动的整个过程都是以幼儿的操作为主,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
在这个活动中,运用了铺路、为小动物搭围墙这个游戏情境。
这个游戏欢乐的氛围存在于活动的整个过程。
幼儿一直处于和小动物们作游戏,享受欢乐、体验成功的高涨情绪中。
真正体现了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
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秋天来了,果园里的果子丰收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呢?1、孩子们分别说一说2、提问:这些水果要送给小动物们,多的送给多的小动物,少的送给少的小动物。
北京市义务改革实验教材第三册5课《丰收了》说课稿
北京市义务改革实验教材第三册5课《丰收了》说课稿大兴区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的美术老师黄远尊敬的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大兴区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的美术老师黄远。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北京市义务改革实验教材第三册5课《丰收了》一课。
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指导思想、理论依据•二、教学背景分析•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四、教学策略•五、教学过程•六、本课亮点一、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本课是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
本课将以《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作为理论支撑。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特别突出美术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通过欣赏、拼摆、演示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组织画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及创新精神,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用美术的方法去表现生活。
最后通过多元评价体现建构意义。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是一节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绘画创作课。
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供大量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去尝试体验丰收后的喜悦。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认识各种果实的外形,了解丰收季节丰富美丽的色彩,通过教师的拼摆和直观演示学习组织画面的方法。
同时,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喜好,充分利用绘画,剪贴等方法,创作一幅表现“丰收了”的作品。
并且在创作的过程中,体会丰收的喜悦。
教学内容分析:在第六册《画民间玩具》、第七册《我设计的鞋》和《石膏浮雕》,本册的《走访民间艺人》等课中已介绍过虎的民俗文化。
通过上一节《虎头装饰》的学习,已深入的讲过在我国民间,老虎被作为驱邪除恶、保佑平安幸福的吉祥物。
本课在之前教材学习的基础上不再把分析虎头装饰特点及方法作为学习重点,而是学习如何合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制作虎头装饰,突出虎的特征。
2、学情分析:认知能力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
丰收了说课稿
丰收了说课稿关键信息:1、课程名称:丰收了2、教学目标3、教学重难点4、教学方法5、教学过程6、教学反思1、课程名称11 本次课程的主题为“丰收了”。
2、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211 学生能够了解农作物丰收的季节特点和相关知识。
212 掌握与丰收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221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222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31 让学生感受丰收的喜悦,培养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232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农业劳动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311 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学习与运用,如“harvest”“ripe”“abundant”等。
312 理解丰收的意义和相关文化内涵。
32 教学难点321 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丰收场景相联系。
322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丰收背后的劳动价值和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4、教学方法41 情境教学法411 通过创设丰收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丰收的氛围。
41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2 问题导向教学法421 提出一系列与丰收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42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小组合作学习法43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和讨论问题。
43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5、教学过程51 导入环节511 展示丰收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512 提问学生对丰收的初步印象和感受。
52 知识讲解521 讲解与丰收相关的词汇和句型,结合图片和实例进行解释。
522 介绍丰收的季节特点和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53 小组讨论531 分组讨论丰收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532 分享自己身边的丰收故事或经历。
54 实践活动541 让学生绘制一幅丰收的图画或制作一份与丰收有关的手工。
542 展示并分享学生的作品。
55 总结归纳55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3_丰收了(3)-》-北师大版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三年级数学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丰收了(3)》。
在说课之前,我想先感谢评委们和老师们给予我的机会,让我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同时,我也会尽我所能,让这篇说课稿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一、教材分析《丰收了(3)》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和简单的乘法,对数学运算有了基本的认识。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进一步巩固乘法运算,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乘法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引导、探究、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运算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我会通过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导入新课,例如:“丰收的季节到了,农民伯伯们正在收割水稻。
假设每亩地收割120公斤水稻,那么5亩地一共可以收割多少公斤水稻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两位数乘一位数。
2. 自主探究我会给学生发放一些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自主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发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 合作交流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各自的成果和心得。
我会引导学生通过互相提问、解答疑问,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4. 总结提升我会对学生的探究和交流进行总结,概括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强调需要注意的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丰收了》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孩子思维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好玩,好动,对事物 存在好奇心,喜欢动手、动脑,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因此要 给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让学生 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
三、说教学目标
1、掌握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首位能整除)。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受数学在实际 生活中的应用。
《丰收了》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 年级上册《丰收了》的课文内容。下面我将从说教材、 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 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 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丰收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内容。针 对课程标准,认真挖掘教材资源,紧紧把握住教学目标,把重点放在指 导学生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 算、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会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了 一个学有所获的空间。
板块三、课堂练习
新课讲授完以后,出示练习题。
1. 计算。
24÷8= 36÷6= 18÷3=
60÷6=
240÷8= 360÷6= 180÷3=60 600÷6=
2.每个纸板装30个鸡蛋,120个鸡蛋可以装几个纸板?
3.小明和小红募集到180本图书,已送到云南光明小学,如果每个班 分 到60本书,可以分到几个班?
人美版(杨力)美术二年级上册《4.丰收了》说课稿2
人美版(杨力)美术二年级上册《4. 丰收了》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丰收了》是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丰收的场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中提供了杨力版本的丰收场景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描绘丰收的场景。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他们能够使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但是,他们对于丰收的概念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观察和描述来理解和表达丰收的场景。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理解丰收的概念,并能够用绘画来表达丰收的场景。
2.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3.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理解丰收的概念,并能够用绘画来表达丰收的场景。
2.难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让学生能够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丰收场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丰收的场景,通过观察来理解丰收的概念。
2.描绘法: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丰收的场景。
3.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教授学生绘画的技巧和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丰收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观察: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丰收场景插图,引导学生用语言来描述丰收的场景。
3.描绘: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丰收的场景,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4.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5.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丰收的概念和绘画的技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丰收的概念、绘画的技巧和方法等内容,通过板书的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丰收的场景和绘画的技巧。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作品来进行,评价学生的绘画技巧、创造力和想象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来进行评价。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反应,以便于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人美版(杨力)美术二年级上册《4.丰收了》说课稿1
人美版(杨力)美术二年级上册《4. 丰收了》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美版(杨力)美术二年级上册》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书以活泼多样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中,《丰收了》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学习绘画丰收的场景,体验丰收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线条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丰收的主题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某些绘画技巧如透视、构图等还不太熟悉,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丰收的主题,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学会绘画丰收的场景,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绘画丰收的场景,体验丰收的喜悦,培养感恩情怀,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幅丰收场景的绘画作品。
2.难点:学生对丰收主题的理解,以及透视、构图等绘画技巧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丰收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利用范画、示范等手段,教授绘画技巧;利用分组合作,促进学生交流、合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丰收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丰收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与分析:学生观察丰收的场景,分析丰收的特点,理解丰收的喜悦。
3.实践与指导:学生动手绘画丰收的场景,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教学。
4.分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幅丰收场景的绘画作品。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4.3 丰收了-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4.3 丰收了-北师大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1.理解丰收的含义;2.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3.掌握小数相加的方法;4.发现小数相加的规律。
2.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小数的读写、小数的相加方法、小数相加的规律。
•难点:小数的相加的规律的理解。
3.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计算器、小黑板、教具“宝箱”、课件等。
•学生准备好小学数学课本、练习册、习题集、作业本等。
4. 教学过程4.1. 课前导入(5分钟)•结合学生最近生活和课堂经验引入话题,唤起学生的思考,例如:最近看到了丰收的新闻,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觉得丰收很好?•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丰收的含义。
4.2. 新课讲解(15分钟)1.首先,给学生展示一些丰收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丰收了”,让学生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2.然后,让学生观察一张关于购物的小票,引导学生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3.接着,通过小黑板讲解小数相加的方法和小数相加的规律,详细讲述了小数相加的注意点和方法。
4.最后,通过教案“宝箱”中的小道具,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巩固小数相加的方法和规律。
4.3. 练习与巩固(10分钟)在本环节,老师可以与学生互动探讨,从多个维度出发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和练习。
例如:•给出两个小数,让学生计算它们的和;•提出两个小数的相加方式不同,但结果相同,请学生探究原因。
4.4. 课堂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再次强调;•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
5. 课后作业•完成本节课的课后习题;•收集本周的财务账单,并计算出支出和收入所占的百分比;•和同学一起分享今天的学习体会。
6.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式,例如图像化教学、练习互动等,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小数相加的方法和规律。
但是,在课后评估中发现,有些学生对小数相加的规律还不够熟悉,下一节课需要更加注重这个问题的强化和巩固。
《丰收了》说课稿
《丰收了》说课稿桑溪中小杨栋一、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课前表内除法的复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索,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在与同伴交流,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倾听与质疑,不断反思自己的思维历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认真观察、主动思考,能够积极地参与数学的研究活动。
3、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使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在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得到理解与发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辅以“情境探究”法、“观察法”、“演示法”、“比较法”等,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过程:本节课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1、温故知新。
在这一环节复习表内除法,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和方法的记忆,便于本节课的学习。
2、故事导入,激情引趣本环节利用教材主题图丰收了故事,创设能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
3、自主探究、理解算法重视算法多样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我利用教材提供的主题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探究算法时,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整十数除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先让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进行尝试计算,然后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不是强求用用统一的语言进行表述,使学生在一种民主亲切的氛围中交流反馈,自然体现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丰收了说课稿
丰收了说课稿以下是为您起草的一份关于“丰收了”的说课稿示例:1、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农作物丰收的过程和特点,掌握与丰收相关的词汇和表达。
111 能够描述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主要阶段。
112 学会运用相关词汇进行简单的写作和口语交流。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121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122 组织小组讨论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31 让学生感受劳动的价值和丰收的喜悦,培养珍惜粮食的意识。
132 激发学生对农业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重点词汇和句型的讲解与运用,如“harvest”“ripe”“abundant”等。
212 理解农作物丰收的流程和重要环节。
22 教学难点221 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22 培养学生对农业劳动的尊重和珍惜之情。
3、教学方法31 直观演示法展示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丰收的场景。
32 情景教学法创设丰收的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4、教学过程4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段丰收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丰收的初步感受。
42 知识讲解421 介绍与丰收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422 结合图片和实例,讲解农作物丰收的过程。
4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对丰收的理解和经历。
44 练习巩固安排相关的练习题,如填空、造句等,巩固所学知识。
45 总结归纳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丰收的意义和价值。
5、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说课稿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修改和完善。
丰收的秋天说课稿幼儿园
丰收的秋天说课稿幼儿园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关于“丰收的秋天”的主题活动。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活动目标、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以及说活动评价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丰收的秋天”是一个富有季节特色和教育价值的主题。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都在这个季节发生着变化。
通过开展这个主题活动,可以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秋天的特点,了解秋天的农作物和水果,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观察能力和热爱之情。
本主题涵盖了科学、艺术、语言、健康、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旨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科学领域,幼儿可以了解秋天的气候特点和动植物的变化;在艺术领域,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秋天的美景;在语言领域,幼儿可以学习与秋天相关的儿歌、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说学情我们班的幼儿大多处于 4-5 岁的年龄段,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经对秋天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比如知道秋天树叶会变黄掉落,天气会变凉等。
但是,他们对秋天的认识还比较零散和表面,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活动来深入了解秋天的特征和意义。
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喜欢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来学习,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在活动设计中,要注重趣味性和多样性,以吸引幼儿的参与。
三、说活动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1)让幼儿了解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认识秋天常见的农作物和水果。
(2)知道秋天的气候特点和动植物的变化。
2、技能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秋天的景象。
(2)通过绘画、手工等活动,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2)让幼儿感受秋天的美好,体验丰收的喜悦。
四、说活动准备为了顺利开展本次活动,我做了以下准备:1、物质准备(1)收集秋天的农作物和水果,如玉米、南瓜、苹果、梨子等,布置成“丰收的果园”和“丰收的农田”场景。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丰收了》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丰收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丰收了》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体验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用。
教材以丰收的景象为背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对分数的理解和运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深化对分数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团队协作和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正确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用。
2.教学难点:学生对分数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以及对分数大小的比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丰收的景象,引导学生关注分数的含义,激发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用。
3.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分数,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4.总结提升: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5.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包括:分数的含义、分数的基本运用、分数大小比较等。
八. 说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问题解决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丰收了》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丰收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称重的情况?”(如:买水果时称重)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奥秘。
(2)设计丰富的实际情景,让学生动手操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强调注意事项,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秤测量物体质量,并进行准确的数据记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掌握程度,针对教学难点与重点进行反复讲解和练习,确保学生理解透彻。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基本概念。千克是质量的基本单位,克是千克的千分之一。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在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如何使用秤来称量收获的果实。这个案例展示了质量单位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丰收了》教案
一、教学内容
《丰收了》教案,对应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千克和克》。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理解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概念;2.学会使用秤测量物体质量,并进行数据记录;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关系;4.结合实际情景,解决丰收果实称重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本,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质量单位的基本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3_丰收了(2)-》-北师大版
《丰收了(2)》说课稿一、说教材《丰收了(2)》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对估算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体会估算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法:通过图片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观察操作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图片,操作学具,发现估算的方法。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分享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总结提升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估算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1.1 出示图片:丰收的果实1.2 提问:如果把这些果实平均分给你的好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个?1.3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是一个估算问题。
2. 观察操作(10分钟)2.1 学生观察图片,发现果实可以分成几份。
2.2 学生操作学具,尝试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2.3 学生交流讨论,分享估算的方法。
3. 小组合作(10分钟)3.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果实进行估算。
3.2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分享估算的方法。
3.3 各组汇报,教师点评。
4. 总结提升(5分钟)4.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估算的方法。
4.2 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丰收了说课稿
丰收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丰收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丰收了》是小学数学具体学段中的一课,这一内容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前期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学生后续学习相关的后续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以丰收的场景为背景,引入了具体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同时,教材通过直观的图示和清晰的步骤,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二、学情分析具体班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但他们在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方面还相对较弱。
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理解上的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引导和帮助。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具体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丰收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丰收的情境中感受劳动的成果和喜悦,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的情感,同时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重点的数学知识或技能,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
2、教学难点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突破这个难点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丰收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4《乘与除 第3节 丰收了》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4《乘与除第3节丰收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乘与除》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境,感受乘法和除法的关系,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乘除法基础,他们对乘除法有一定的认识,但还需要通过实际情境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乘除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乘除法。
3.动手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丰收了”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出乘除法的计算问题。
2.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在小组内进行实际操作。
3.交流: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师生共同总结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4.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乘除法。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数学丰收了一课说课稿
数学丰收了一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数学丰收了》。
这是一堂旨在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与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能够通过实际问题来运用这些基本运算法则。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积极探索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围绕“丰收”这一主题展开,通过设计一系列与农作物丰收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巩固基本的数学运算。
1. 引入:通过展示农作物丰收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2. 新知探究:设计一系列与农作物丰收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计算收成总量、分配收成等,引导学生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进行计算。
3. 实践应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模拟一个小型的“丰收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4. 总结提升: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方法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探究式学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农作物丰收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3. 探究式学习法: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丰收的视频,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丰收的理解,引出本课的主题。
丰收了说课稿
丰收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丰收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丰收了》是小学数学_____年级_____册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创设“丰收了”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整十数、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这一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巩固学生之前所学的运算知识,还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对于_____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运算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但是,对于除法运算,尤其是整十数、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整十数、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方法的算理。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启发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自主探索法、合作交流法、实践操作法。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丰收的果园场景,引出主题“丰收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数学:丰收了(说课稿)一、说教材说起数学,大家都觉得比较枯燥单调,但是掌握初步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也是幼儿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为了让幼儿能够愿意学、乐意学,激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选择了丰收的水果作为这个主题。
二、说教育目标实施这个活动的目标在于:1、认知方面。
在秋天的丰收中感知两种物体数量的多少,享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2、能力方面。
会用观察比较\数数\对应\等方式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情感目标。
体验丰收带来的快乐三、说内容:数学活动的内容应具有启蒙性、生活性和可探索性。
在这个活动中也注意到了这三点。
第一、启蒙性。
指幼儿对某一内容有所感知和体验,对这一内容获得较丰富的感性经验。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处于感知和体验规律的氛围中,对于规律这一内容有了较丰富的认识。
第二、生活性。
教育生活与幼儿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内容应该是幼儿所熟悉的,也是他们所能理解的。
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活动选择了搭建动物园——铺一条去动物园的路、为动物园搭围墙这些内容。
铺路搭围墙都是幼儿日常生活中了解熟悉的,幼儿能够接受理解。
第三、可探索性。
即培养幼儿初步的探索、猜想、逻辑推理能力,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探索规律,从而运用规律这一数学概念来解决排序的问题.四、说教学手段操作法是数学活动中的基本方法,这个活动的整个过程都是以幼儿的操作为主,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
在这个活动中,运用了铺路、为小动物搭围墙这个游戏情境。
这个游戏欢乐的氛围存在于活动的整个过程。
幼儿一直处于和小动物们作游戏,享受欢乐、体验成功的高涨情绪中。
真正体现了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
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秋天来了,果园里的果子丰收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呢?1、孩子们分别说一说2、提问:这些水果要送给小动物们,多的送给多的小动物,少的送给少的小动物。
3、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树上的梨子,哪边的多?哪边的少?4、引导幼儿感知谁多谁少5、再次出示柿子图片,让幼儿感知数量的多少。
哪边的柿子多?哪边树上的柿子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二、引导幼儿去发现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不同方法1、出示图片一请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哪个多哪个少?2、出示图片二在请幼儿说说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哪边多哪边少?3、出示图片三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4、小结比较两组物体数量多少的办法。
三、送水果游戏1、兔子有几个?柿子我们应该送给哪个小动物?2、小鸭子有几个?苹果应该送给哪个小动物?他应该得到什么水果。
3、梨子应该送给小动物?小动物有几个?四、操作练习:请幼儿打开书,观察比较每一组物体的多少,在数量多的一组涂上颜色。
六、说活动延伸:在活动实施后,在区角活动中继续设置类似的活动。
如为小动物搭围墙;为居民小区铺路;设计图纸等等。
让孩子在延伸活动得以巩固按规律排序的知识技能。
七、说活动效果:整个活动气氛欢乐融洽,幼儿情绪高涨。
在游戏情境中,幼儿人人参与操作,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目标达成良好。
杨公苑2104年11月24日篇二:丰收之歌说课稿《丰收之歌》说课稿双沟镇陈湾中心小学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鄂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课题叫《丰收之歌》。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歌曲《丰收之歌》是鄂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首歌曲,歌曲是丹麦民歌,曲调欢快活泼,节奏带有舞蹈性,一拍一个音利落豪爽的音乐风格,使我们联想起人们围者着篝火跳起轮舞的欢乐场面。
表现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
歌曲的情绪明朗欢快,具有活泼跳跃的民间舞蹈特点。
(二)学情分析由于小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都是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的。
因此,创造音乐课堂的愉快情境尤为重要。
针对以上情况,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三)学习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劳动的艰辛,收获要付出辛勤的劳动。
2、“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用欢快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绪,并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歌曲。
3、“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
启发学生积极自主地体验音乐。
(四)学习重难点根据《音乐新课标》确立的阶段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重点:1、学习重点:学生能用欢快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绪。
针对二年级学生自我感知能力欠缺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难点:2、学习难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歌曲。
二、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必须靠教师的启发、指导,“教”为“学”服务。
只有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教学时应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主动、愉快的心境。
基于以上原因,我设计了以下教法:1、兴趣引入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的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首先用学生喜欢的谜语导入,而谜语的答案又是和本课很好的结合。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视觉图象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学习和感受本课内容。
如:我在导入歌曲时,我让孩子们首先欣赏了一组秋天的图片,这些图片是以丰收为主题的。
使学生了解了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又如:在歌曲中一音多字的教学中,我用笑脸的大小形象地表达演唱时间的长短,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3、引导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层层递进,帮助学生了解思考什么样的声音、情绪适合体现这首歌曲,进一步体验音乐情感的直觉性,体现了积极的师生、生生互动,营造了轻松、自由、平等的课堂气氛。
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4、积极评价法: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发放丰收的果实的方式有机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用眼神、笑容、给予学生适时的鼓励。
2、说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给学生如何学习的启示。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线”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如下学法:1、听唱法: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离开了“听”,音乐就不存在了。
我让学生从听入手,逐步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音乐鉴赏力,总之,只有学会了,才是素质教育的目的。
在本课中,我让学生听歌曲范唱、教师范唱,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对音乐的感知、鉴赏能力。
2、自主学习法: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学习和处理歌曲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在节奏的学习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地位,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
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教学歌曲,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民主的氛围,还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
3、创造法: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敢试。
如:我在处理歌曲时,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声势动作,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三、教学过程设计本堂课我针对学习目标,对每个环节都作了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使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实践中。
下面我对课的流程作简单的陈述。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上课开始,我用谜语导入的形式,马上学生进入了状态。
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从而为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聆听歌曲,体验感受1、欣赏歌曲,初步感受教学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从直观入手,使学生如临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我利用学生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将歌曲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用画面的形式呈现于学生眼前,画音结合,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的审美情境中,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
2、读歌词解决难点为了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会《丰收之歌》这首歌,本课的难点是一音多字,我在读歌词的时候就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后又通过图示让学生自主地探索一音多字的唱法,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3、教师哼唱,再次感受在学生熟悉歌词的基础上,老师先引导他们劳动时嘴巴里面发出“嘿嘿”的声音,然后整首歌曲用“嘿嘿”来哼唱。
用嘿来哼唱更接近歌曲的氛围。
(三)学唱歌曲,情绪表达1、学唱歌词:在解决一音多字,找出相同旋律的基础上。
让学生把歌词带入到歌曲中,歌曲学习做到了水到渠成。
2、歌曲处理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接下来进入处理歌曲环节,首先我提问本歌曲的歌曲情绪。
然后根据歌曲的情绪来演唱。
接着我用独唱和齐唱的形式演唱。
最后我加入身势动作,收割,采栽,搬运。
融入到歌曲中,进一步体会感受歌曲的情绪。
(四)、拓展思维,思想教育1、欣赏《丰收锣鼓》:通过播放《丰收锣鼓》,了解不同地方的人庆祝丰收的场景。
最后,在《丰收之歌》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本方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
当然,措施付诸实施,还需要老师的爱心和慧心,教学永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此,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篇三:丰收乐说课稿湘教版小学音乐第十一册第四课《丰收乐》说课稿玉带街道黄官小学张楠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音乐第十一册第四课《丰收乐》,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说教材根据湘教版小学音乐第十一册第四课的内容——《丰收乐》,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
本课是以丰收为情景,以欢庆丰收,赞美生活为主题的乡土气息浓郁的单元组合。
安排了听赏《丰收大锣鼓》和演唱《山乡的彩云》与〈〈栗子大丰收〉〉这三个相互联系的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丰收的喜悦,体验生活的快乐。
本课我准备用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听赏〈丰收锣鼓〉,学习歌曲〈山乡的彩云〉;第二课时学习〈栗子大丰收〉。
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听赏〈丰收锣鼓〉,学习歌曲〈山乡的彩云〉。
《丰收锣鼓》,此曲是彭修文、蔡惠泉借鉴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的鼓点和旋法,充分发挥打击乐器表现功能的一首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的民族管弦乐曲。
乐曲由二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在雄壮嘹亮的引子后,展现了一幅热情欢快、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
旋律跳荡、情绪热烈,第二部分旋律舒展,具有歌唱性,表现了人们内心的喜悦。
《山乡的彩云》是一首民歌调式的歌曲,这是一首乡土气息浓郁的儿童歌曲,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众人和声“嗦罗罗罗喂”的反复,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气氛,歌词以“彩云”这一形象的比喻,描绘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五彩缤纷的丰收景象和喜气洋洋的幸福生活,热情地讴歌了党的富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