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农业的区位选择

合集下载

3.1农业的区位选择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3.1农业的区位选择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2.介绍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
3.通过案例分析,讲解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原理和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分析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区位选择。
2.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该地区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使学生认识到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农业发展的关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3.1农业的区位选择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主题是“农业的区位选择”,是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册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及其影响,掌握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和限制因素,提高对农业生产布局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农业发展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共同影响。例如,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适合水稻种植,而北方地区则以旱作为主。此外,农业政策、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劳动力等因素也对农业区位选择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竞争力,促进农业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
2.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不同?”引发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的思考。
3.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农业的区位选择”,并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讲授新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
2.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表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农业区位选择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定期组织课堂讨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他们的思考欲望;
5.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更加投入到地理学习中。
3.案例教学:以实际案例为载体,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二)媒体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
1.地图:展示不同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理知识;
2.图表:用柱状图、折线图等展示农业区位因素的影响,便于学生分析数据;
3.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案例教学。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节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在学习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掌握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为今后学习农业地理和区域地理打下基础。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把握学习重点。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农业区位选择的现象,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相关知识。
2.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让学生实地考察所在区域的农业发展状况,学会分析农业区位条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如气候、土壤、水源、地形、交通、市场等。
2.学会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实地考察方法,分析特定区域的农业区位条件,提出合理的农业布局方案。
3.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掌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提高对农业发展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4.合作能力:高中学生具备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通过小组讨论、研究性学习等形式,共同探讨农业区位选择的问题。
5.实践能力:学生渴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对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产生共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农业发展的图片,如丰收的稻田、现代化的温室大棚等,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吗?农业在我国的地位如何?”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3.教师总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天我们将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了解如何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效益。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原创3:3.1农业的区位选择

原创3:3.1农业的区位选择

10 11 12 收割(忙碌)
绵羊 在牧场上 配种
剪羊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收割后的
饲养 放牧
(忙碌) (忙碌) 麦田上放牧
③ 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农 农业区
业 的
位因素
区 及其变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技术条件
气候、水源、土壤、地形 市场、交通、政府政策、劳 动力、土地价格等
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气候 地形、土壤、水源
市场
劳动力
科技
交通运输 实质: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政策
除图中的因素外,说一说影响农民决策的因素还 有哪些。
农民的文化素质、资金状况、科技情况等对农民 的决策都会产生影响。
问题探究(二)
6.分析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导因素。 ①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
2.农业区位 (1)区位的含义 。 思考:什么是“区位”? 所谓“区位”,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指农业生产所
选定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
相互联系。
区位=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因素
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上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问题探究(一)
(一)小组讨论 1.在中间这幅图中,如果选 择一个区域发展农业生产 ,你选择那个地方?为什 么?
市场
⑥杂交水稻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
科技
问题探究(三) (一)小组讨论 7.农业区位因素是一成不变的么?请举例说明。
结论:农业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 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什么是农业地域?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点
1、农牧生产活动交错进行
2、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3、生产灵活,市场适应性强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新颖的混合农业
1、把下列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空格中。
A、种甘蔗 E、养蚕业
B、糖厂 C、养鱼业 D、丝厂 2、这是一种新颖的 混合 农业。
D
B C A
E
植桑业
桑基业
鱼塘
一个小麦—牧羊农场的农事安排
(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点
读图思考:在农场内 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 牧羊或休耕地有什么 作用? 保持土壤肥力,使农 场成为一个良性农业 生态系统
一个小麦—牧羊农场的土地利用
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 小麦还是多牧羊,灵 活性强。
休闲地
粮食
种小麦
种牧草 粮食
饲料
牧羊 市场 羊毛
一、农业生产
1、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 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 业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的对象——动物、植物
中国部分农作物的主要分布地区: 水稻: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为界) 小麦(旱地粮食作物):北方地区(东北平原种春 小麦,华北平原种冬小麦) 大豆(喜温凉):北方 棉花: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 区(长绒棉) 油菜:长江流域 糖料作物:南方甘蔗,北方甜菜 茶叶:南方丘陵地区 热带作物橡胶:海南岛和西双版纳为主 苹果:温带水果,主产于鲁和辽
丘陵地形(修建梯田)——发展种植业
温室大棚栽种蔬菜——调节温度、水分等
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改善水源
喷灌
下列农业生产活动是怎样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
(改善水源) (1)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 (调节阳光、温度、水 ) (2)塑料大棚栽种蔬菜。 (3)云贵高原修筑梯田。 (改造地形) (4)三江平原沼泽地排水发展种植业。 (改造水分条件)

高一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新人教版)

高一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新人教版)

思考:这些影响因素是 思考:
一层不变的吗? 一层不变的吗? 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 自然因素相对稳定 自然因素可以改造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南方水稻田施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南方水稻田施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改良酸性土壤)
种植业
林业
农 、 林 、 牧 、副 、渔
牧业
副业
渔业
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
奶牛场布局在哪里?原因? 奶牛场布局在哪里?原因?
B
城 镇 主要公路
C A
河流
区位概念
位置
城市郊区交 通干线附近 近市场—— 近市场——近城市 ——近城市
影响因素
污染、饲料——郊区 ——郊区 污染、饲料—— 时鲜业—— 时鲜业——交通便利 ——交通便利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正好满足好暖喜湿的条件。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正好满足好暖喜湿的条件。 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如果没有充 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 足的灌溉水源补充,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足的灌溉水源补充,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受地形条件的限制
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变化除了受市场的价格、需求变化影 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变化除了受市场的价格、 响外,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响外,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东南部
人口较密集
形成
自然因素
混 合 农 业
气候暖湿、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气候暖湿、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因素
出口海外、交通便利、政策鼓励、 出口海外、交通便利、政策鼓励、 科技发达、地广人稀 科技发达、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无人知是荔枝来。 荔枝是热带水果,生长于南方地区, 荔枝是热带水果,生长于南方地区,要让 远在长安的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 远在长安的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必须 快马加鞭,快速送达。 快马加鞭,快速送达。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为什么不把荔枝移到华 清宫呢?前人不是没有做过, 清宫呢?前人不是没有做过,想当年汉武 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到长安, 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到长安,没有栽 汉武帝竟迁怒于养护人, 活,汉武帝竟迁怒于养护人,对他们处以 极刑。 极刑。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C
5.城镇周围发展乳牛、花卉、小麦三种农业
B
乳牛
主要公路
城 镇 C
花卉
A
小麦
提示(1)距离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的成本越高; 1.地价的变化: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 (2)从单位面积产值看,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小麦; 2.单位面积产值由高到低为:花卉、乳牛、蔬菜、粮棉 3.需水量较大的有:蔬菜、花卉、水稻 (3)还应考虑这几种农业所需土地面积的大小、生产所需水量的多少‘以 及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等方面。 4.对交通迫切性较高的有:乳牛、花卉
畜牧业
案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
羊毛和小麦主要产于 东南部和西南部,东 南部的墨累—达令盆 地是主要的小麦 —牧羊带
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 农业的优点有哪些?
(1)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场 内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 休耕地,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2)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 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 内交替进行。 (3)灵活的生产选择。农民可根 据市场的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 是多牧羊。
一般来说,受市场价格影响,同样的土地, 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花卉,农民 收益是逐渐递增的。同时作为改革开放前沿 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 平日益提高,鲜花消费逐渐兴起。同时东南 沿海地区临近港澳台地区,便于出口,市场 需求量大。
主要因素: 市场 政策
请说出影响下列地理事例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区位的两层含义
气候
热量 光照 降水 利用和改造
自然因素
农 业 的 区 位 选 择 影响农业的 区位因素
地形 水源 土壤 市场 交通运输
社会经济因素 农业地域 的形成
政策 其他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的发展变化

课件11: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课件11: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对农业的区位选 择影响越来越大。
五、农业地域的形成
混合农业
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 会、经济和科技等区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结果
我国的混合农业—基塘生产
开 阔 视 野
课堂小结

农业区位的含义
●政策
❖ 荷兰的鲜花出口占全球 ❖ 市场的60%,在24小时之内,荷 ❖ 兰的鲜花可以空运到世界上每 ❖ 一个角落。可以这样自豪地说 ❖ ,是荷兰的鲜花装点了整个世界。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 + 保鲜冷藏技术 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
地域上大为扩展
姜你军
●市场
“姜你军”、“豆你玩” 、“蒜你 狠” ———刻画出农产品因市场需 求大,出现价格普涨走势。
②气候适宜
③水源丰富
山东省寿光市地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蔬菜之乡”。这 ④土壤肥沃
里光照充足,雨量适度,地下水源丰富,土质肥沃,蔬菜生产有着 悠久的历史。寿光市交通发达。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青羊铁⑤交通发达
路纵贯南北,羊口港可直达日本、韩国、香港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 ⑥市场广阔
区。
⑦蔬菜种植
影响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鼓励、限制、调整、 决策的作用
四、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南方水稻田施用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
(改善温度) 种植蔬菜大棚
(改造地形) 修建梯田
(改善水分) 喷灌
菏泽种植业的变化
交通 运输 的发 展
种植 技术 的提 高
市场 需求 的变 化
自然因素相对稳定,充分利用有利因素, 适当改造不利因素。

3.1农业的区位选择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

3.1农业的区位选择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农业区位选择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问题设置要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逐步揭示农业区位选择的内涵和外延。
3.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利用网络资源、地图等工具,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信息,锻炼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关注,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3.培养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使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历程,明白农业区位选择受到市场需求、交通运输、保鲜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3.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从地理角度审视农业发展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考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后续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我国东北地区丰富的农产品为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农业的区位选择。
2.通过展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历程,引发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农业的区位选择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
一、案例背景
在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中,我们探讨了农业生产如何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共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区位选择。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一概念,我设计了一个紧密结合实际的案例。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生产结构
经营方式 科技应用 农业专业化 地域化
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 的混合农业
家庭大农场 普遍采用现代化科技 程度高 比较高,世界主要小 麦,畜产品产地
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形成的过程中,哪些区位因素在起作用?
(1) 农场成为一个良 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在农场的土地上交 替种植小麦、牧草 和休耕,可充分保 持土壤肥力。
问题4:杭州的“明前龙井”茶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 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 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茶树性喜酸性的土壤 问题5:河套平原地处我国半干旱地区,却是西北重要 的粮棉生产基地,号称塞外江南? 黄河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
考考你:
(1)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 (改善水源) (调节温度) (2)塑料大棚栽种蔬菜。 (改造地形) (3)云贵高原修筑梯田。 (4)三江平原沼泽地排水发展种植业。 (改造水分条件) (5)南方水稻田施用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 (6)西双版纳的多层人工经济林。 (光照垂直变化的
棉花生长习性: 喜温 、喜光
油菜生长习性: 喜温 、喜湿
花生生长习性: 喜高温干燥,不 耐霜,适宜微碱 性砂质壤土
甘蔗生长习性: 喜温 、喜湿
甜菜生长习性: 喜温凉,耐盐碱、干旱
畜牧业:利用放牧、圈养等方式,饲养畜禽以取得动物 产品或役畜的生产部门。
水产业:利用土地空 间进行水产养殖的农 业部门,又叫渔业。
农业的区位选择
厦门外国语学校 刘玉鹏
海沧街道 新阳街道 嵩屿街道 东孚街道
一、农业
是国民经济中重要产业部门,属于第一产业。 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资生产 部门。
种植业:利用土地资源种植农作物的农业部门。
水稻生长习性: 喜热、喜湿

3.1农业的区位选择.ppt

3.1农业的区位选择.ppt

要抄笔记!
1.(1)早期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 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可 以改造某些不利的自然条件,使之适宜发展农业生产,自 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相对减弱。
1.(2)市Biblioteka 、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 来越大,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和冷藏 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 展。 (2).优势互补,加强地区间的协作和区际分工,利用气 候的季节差异分别占领不同季节的市场,减轻灾害损失, 避免恶性市场竞争。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
种植业
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 农、林、牧、副、渔 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
林业
牧业
副业
渔业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若 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含义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2、新颖形式: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我国农耕区 生产谷物 饲养家禽
家庭生产 规模较小
三、混合农业地域——以澳大利亚为例 小麦—牧羊带 分布: 东南部和西南部的草原地区
典型:墨累--达令盆地
三、混合农业地域——以澳大利亚为例
想一想: 澳大利亚 的混合农 东南部 业区与降 水、气温、 人口分布 降水量较大 有什么关 系?
总结 需要 理解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 业
乳畜业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 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混合 农业
世界上的农业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种 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 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混合农业地域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课标考点1、能说出区位的两层含义。

2、分析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及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能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二.主干知识一、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区位(1)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__。

(2)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经济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某地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每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叫主导因素;如果某地其它条件都能满足,只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条件叫限制性区位因素,如果该条件解决了,则该条件就成为该地的主导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有时是一个,有时也可能不只一个(1)自然因素比较________.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_____(2)某一区位因素变化会引起其它因素的变化,进而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体现的地理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P44页案例1 “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分析○1该地区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哪些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三.例题解析例11.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与农业生产的组合,不正确的是()A.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产——气候B.江西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C.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的“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变迁”——市场D.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水源答案 D解析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主要取决于市场和交通的变化。

3.1农业的区位选择---高

3.1农业的区位选择---高

1、农业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是不 是一成不变呢? 2、人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对这些因 素加以利用和改造呢?
自主预习学案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四. 农业区位因素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_____________。 (2)农业与_________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 2.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__________的选择。 展变化较快。 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自然因素:包括______、地形、______、水源等, 比较______。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______、劳动力、__________、 政策、科技等,发展变化______。
请说出影响下列地理事例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请说出影响下列地理事例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晏子使楚》中说:“橘生淮南则为 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 实味不同。 ” 同一种农业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 发展,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下列资料反映出何种因素对农业的 影响?
材料一:海南以水田为主, 一年三熟,能生长椰子、 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而 我们这里以旱田为主,两年 三熟,只能生长苹果,梨 等温带水果。主要原因是 什么呢?
A)Biblioteka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积温 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 季蔬菜,水果.据此回答5—6题. 5.用“温室大棚”代替“南菜北运”的主要原 因是 ( ) A
A.价格因素
C.消费者习惯变化
B.交通运输不便
D.气候变化
6.“温室大棚”能反季节种菜, 引起变化的因 素主要是( C )
材料:欧洲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力超过
市场

3.1农业区位的选择

3.1农业区位的选择
A.政策变化 B.市场需求的变化 C.人口增长趋缓 D.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9.我国南方粮食作物是水稻,而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形成此
差异的区位因素是( A)
A.气候 B.土壤 C.市场 D.政策
10.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适宜发展( A)
A.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作农业 B.以甜菜、棉花为主的灌溉农业 C.以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 D.以瓜果、长绒棉为主的绿洲农业
技术的发展
改造水源
改造地形
2、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市场需求扩大:工业化、城市化
水果、蔬菜、花卉等需求扩大。
交通运输:加强了生产地与市场地 的联系,市场地域范围扩展
冷藏保鲜技术:市场前景更加看好
1.我国东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C)
A.地形 B.水分
C.土壤 D.气候
2.在各项社会经济因素中,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的是 ( )B A.政府干预 B.市场因素 C.文化传统 D.生活习惯
6.我国松嫩平原种植甜菜,而珠江三角洲种植甘蔗,造
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B )
A.地形 B.气候
C.市场 D.政策
7.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D)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
8.我国90年代初苹果畅销,但1996年苹果价格大跌,主要由于( B)
2.农业的区位含义: 一是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二是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二、主要农业区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素
思考: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除图中列 出的因素外,影响农民决策的因素还有哪些?
农业土地 的合理利 用
比较稳定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分析寿光种植蔬菜 的区位条件
一、自然因素 1.气候 2.地形 3.土壤 4.水源பைடு நூலகம்二、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2.交通 3.劳动力 4.科技 5.政策
2、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如:南疆种植长绒棉的有利因素: 如: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有:
3、判断主导因素
农业生产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 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 横断山区的垂直农业 城郊的蔬菜、花卉、乳牛 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以色列的无土栽培 主导区位因素 热量 地形 市场 土壤 技术 交通
第三章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学习目标
1、了解区位的概念。 2、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 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 农业生产活动。
图3.2 澳大利亚牧场
图3.1 泰国湄南河平 原的水稻种植
东北 春小麦
(1)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世界驰名,日本 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 终不好,请问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 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 业景观变迁,原因是? (3)产自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 (4)产自荷兰的鲜花,装扮着日本的高级酒店 (5)以色列虽为热带沙漠气候,但农业却生机勃 勃,原因? (6) 我国南方水稻的单产高。 (7)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 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背诵上课提问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一、自然因素 1.气候 2.地形 3.土壤 4.水源 二、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2.交通 3.劳动力 4.科技 5.政策
2、城市化的三个标志?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3、城市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城市土地质量下降③使城市出现热岛 效应和雨岛效应④对城市水循环产生影响,使下渗、地下 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⑤使城市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 拥挤、住房紧张等问题⑥对城市造成环境污染 4、城市化在时间上分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现象,问 题?

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

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

教学设计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这部分先认识农业的概念和特点、农业区位,然后学习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主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介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怎样影响人们进行区位选择的;第二部分是关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主要学习不同历史阶段,影响农业主导因素是不同的。

这部分主要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们认识到农业区位因素是在发展和变化的,其中自然因素相对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在不断的发展。

第三部分是案例学习,关于新疆农业的“白色产业”和“红色产业”,这是用实例说明新疆地区是如何根据区位条件,发展自身的特色产业的。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区域认知:通过材料学习,理解不同历史阶段,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不同。

综合思维:结合材料,能够综合分析影响某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地理实践力:学会分析影响某地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提出对不利自然条件如何改造。

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观。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难点:运用原理,合理评价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以西湖龙井视频为导入。

【目的】以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回归课本,直奔主题,引出农业的区位条件。

【过渡】农业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后,我们再来答疑解惑。

板书: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学生通过导学案自主完成课前预习,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区位的实质。

【目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熟悉课本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简单介绍农业的概念、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区位的实质。

【思维发散】通过引导,组织学生一起分析影响会泽大洋芋种植因素有哪些,从而得出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3.1农业的区位选择第1课时教学设计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3.1农业的区位选择第1课时教学设计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4.案例分析,深入探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不同地区农业发展优势和劣势,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5.情感态度培养,价值观引导:结合农业区位选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6.总结提升,巩固知识: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化记忆。同时,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农业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课堂开始时,我将通过展示一组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景观图片,如水稻田、茶园、棉花地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农业的多样性和地域特色。随后,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农业景观会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3.情感态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
教师应在课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的地理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章“农业的区位选择”,学生具备以下特点:
b. PPT制作要求:图文并茂,简洁明了,逻辑清晰;
c.展示时间:每人不超过10分钟。
3.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以下思考题,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并完成: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商品谷物农业
混合农业
案例:混合农业地域——以澳大利亚为例
想一想: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与降水、 气温、人口分布有什么关系?
东南部
地广人稀
墨累-达令 盆地
降水适中
光热充足
小麦牧羊农场的农事安排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显著优点:
1、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牧 牧草 牧草 小 麦 草 2、有利于农民有效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小麦 3、农业生产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 休耕地 (因为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生产的规模和类 小麦 休 型) 耕 小麦 休耕 牧草 地 地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收割 (忙) 播种 小麦 犁地 种植 (忙) (忙) 绵羊 在牧场上放牧 饲养 生长季节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 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
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 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农业地域形成 动植物分布的地域差异 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 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 农业地域 类型不同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 及其形成特点. 活动建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 成的条件.
◆概述◆
农业的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 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又是发展历史最 悠久的产业。 农业生产的特点: 地域性→因地制宜
山地(坡度>25°)——牧业或林业

课件27: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课件27: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主要因素:地形
主题2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活动:阅读材料,指出农业景观变迁的主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的一些耕地经历了下列变化
1984年 水稻田
1995年 甘蔗地
2000年 鱼塘
2004年 花卉棚
改革开放政策放开了农民农业生产的自主权;经济繁荣,市场需求不断变化。
主题2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主题3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
耕作业 畜牧业
主题3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
分布: 东南部和西南部的 草原地区
主题3
想一想:澳 大利亚的混
合农业区与
东南部
东南部 降水量较大
降水、气温、 人口分布有 什么关系?
人口较密集
东南部 气温较温和
主题3











休耕放牧小麦
小休放 麦耕牧
地 地地
A.自然条件的改造和改良
B.作物生长季节的调整
C.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
D.交通运输条件和冷藏技术的发展
【解析】自然条件没有发生改变,作物的生长季节没有调整;国家政策 和政府对蔬菜的种植没有干预;而交通运输条件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 蔬菜的销售范围扩大,市场的需求量增加,因此农民的种植面积增大, 形成基地。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创设情境
我国人多
农副产品需求量大
创设情境
能不能请到人帮忙? 能卖出去吗?
气候合不合适? 土质好不好?
运得出去吗?
确定探究主题
探究主题
农业概述
农业区位 因素
农业区位 选择基本
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和案例说明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运用“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等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和主导因素,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基本观念。

教学重点: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和应用
教学难点:结合事例分析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教具准备:有关世界地图、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们大多数都是农村来的孩子,对咱们县的农业情况都应该不陌生,成武县的农作物原来以种(小麦、大豆、玉米、棉花)为主,近年来咱们县的农业可都出现了新变化,请看一组咱们县农村的图片。

(投影成武县特色农业)
这么多的大蒜、蔬菜种植反映了我县的农业的变化,究竟我们县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如何发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读图]阅读教材第42页图3.1和图3.2,分析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为什么不同?并思考什么是“区位”。

一、区位的含义
学生讨论: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两地的农业景观不同,主要是它们所处的位置和自然条件不同所造成的。

这也说明两者的区位不同。

教师归纳:农业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例如泰国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在湄南河平原等地,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分布在东南部等地;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图3.3)。

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过渡:那么哪些因素影响着农业的区位选择呢?
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指导学生读图]根据教材第42页图3.3,思考以下问题:
①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②除图中列出的各种因素外,影响农民决策的因素还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运输、政策等。

除以上因素外,农民的文化素质,农民自身的资金情况等等对农民自身决策都是有影响的。

过渡:每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但都有其主导因素。

那么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着农业的区位选择呢?请根据分好的三个学习小组分别探究第43页“活动题”。

思考这三种农业生产的布局的变化主要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略
下列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变化主要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为什么?
1.结合水稻生长需要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分析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
1.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正好满足水稻好暖喜湿的条件;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如果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补充,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2.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

这个地区为什么要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
.江西的千烟洲是丘陵山区,属于我国的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

丘陵山区耕作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适宜发展林业和人工草场。

坡度小的缓坡和地势更为平坦的谷地,土层较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作业。

地势更为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出现洪涝灾害,因此因地制宜发展鱼塘养鱼业。

地形条件是这里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影响因素。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一甘蔗地一鱼塘一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你知道为什么吗?①候均温是指连续5日的平均气温。

.一般来说,受市场价格影响,同样的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花卉产品,农民收益是逐渐递增的。

同时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鲜花消费逐渐兴起。

同时东南沿海地区紧邻港澳台地区,便于出口,市场需求量大。

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变化除了受市场的价格、需求变化影响外,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过渡: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都有其主导因素,下面就请同学来做一个连线题,将下列农业生产与其主导因素相连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水源
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地形
横断山区、五台山的垂直农业热量
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土壤
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技术
以色列的无土栽培市场
总结: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有技巧的,下面就教同学一招。

我们要从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市场、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

例如南疆的棉花生产,光照是它的优势区位因素,水源是它的限制性区位条件,相比之下,水源更为重要,就成了它的主导区位因素。

过渡:以上我们分析了影响农业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那么影响农业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都是一成不变的吗?下面我们来学习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我们可以对自然因素进行利用和改造。

请看下面三幅图中都是对哪些自然因素加以利用或改造?
1、蔬菜大棚
2、修建梯田
3、喷灌4南方水稻田中施用石灰
除了对自然因素进行利用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有没有变化?
【案例1】以前,北方一到冬季,“萝卜白菜当家”,每家每户都会购买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的大白菜和萝卜存在家里,如今再也没有这种现象了,春节期间我们也能在超市里买到新鲜的南方及当地的水果和蔬菜,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讨论回答:主是是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变化,如市场需求量的变化,交通运输的改善,农产品保鲜技术的提高等等。

[总结]根据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

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再来看案例2
【案例2】:成武县的大蒜种种植原来只是集中在接近金乡的田集镇,近几年其它乡镇也有大面积种植,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总结: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变化,我省也逐渐形成了以金乡为中心大蒜种植区,实现了区域化生产,综合考虑各种农业区位因素,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就会形成一个具有特色的农业地区,这就是——农业地域的形成。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5页第一段,完成下面内容:
1、概念: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教师点拨:农业地域的形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过渡: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下面我们就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为例,来探讨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哪些因素有关。

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明确如下问题:
1.混合农业主要是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

2.澳大利亚既是世界小麦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也是世界畜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还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

请同学们阅读案例2,阅读的时侯请随手划出具有区位因素含义的词句,了解混合农业的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思考混合农业的特点和优点。

气候暖湿,土地肥沃,悠久的历史,鼓励政策,耕作业实现商业化和机械化,机械化水平高,靠近主要公路,交通便利。

教师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是种植小麦和饲养绵羊相结合,土地可以交替使用,生产可以交替进行,种麦和养羊的比例完全由市场决定,这样有很多的优点,农场形成了良性的生态系统,农民可以有效的利用时间安排农活,机械化生产,生产选择非常灵活。

过渡:有同学可能要问我们中国有没有这样的混合农业模式,下面请思维拓展一下,看看这两种生产模式是不是混合农业。

【知识拓展】我国农耕区的家禽、家畜饲养属于混合农业吗?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混合农业吗?
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学习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通过学习,大家了解了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课堂检测】我国南方某省北部山区自高速公路通车后,在政府引导下,由原来粮油产地转变为鲜活农副产品基地。

促使这种转变的区位因素是()
A 资金力量雄厚,机械化程度高
B 劳动者素养高,生产集聚条件好
C 劳动力充足,政策扶持
D 运输条件改善,缩短了产品运达市场的时间【问题探究】某城镇周围要发展小麦、养鱼、果园、乳牛、花卉等农业类型,应怎样进行区位选择?为什么?
【课外探究】到超市去调查分析研究你日常生中的一些食品主要来自哪些地区,讨论说明市场、交通运输等条件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