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学院
《物流法律法规》
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
编制单位:物流管理教研室
编制日期:2015年9月1日
《物流法规》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制定时间:2015年9月1日
课程代码:所属系部:信息工程系
学分:4 学时:44
先修课程:《仓储与配送》《采购实务》《运输实务》等
课程类型:专业课考核方式:考查
制定人:袁霞
一、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 课程定位
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之一,从法律角度阐述我国物流企业的市场准入、设立、变更、终止及破产、清算等问题,特别介绍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货物的运输、仓储、包装、搬运与装卸、流通加工、配送等环节的法律规范及相关的货物运输合同、仓储和保管合同、加工承揽合同、买卖合同、配送合同、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本课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物流实务为背景,解决实践中经常出现的法律问题。
本课程是物流方向的学生课程体系中的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物流环节中的相关法律制度,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践中常见的物流法律纠纷。使学生能够开拓思维,开阔眼界,培养和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
2. 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将教学内容按照物流环节分为九大板块,分别是物流法概述,物流企业法律规范,货物运输法律规范,货物仓储法律规范,物流包装法律规范,货物搬运与装卸法律规范,流通加工法律规范,物流配送法律规范,物流中有关保险的法律规范。通过教学内容项目的设计,以案例带动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中穿插项目,突出教课主题,集中教学资源,使学生真正能学有所用。
二、课程目标
物流法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掌握物流法规的理论知识的,要求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用相关法律知识解决物流活动中的纠纷和法律问题。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对物流法律法规领域的一些基本合同法问题有所了解和掌握。
(2)按照物流活动的内涵,使学生全面了解物流活动每一个操作流程(如:销售、包装、配送、仓储、装卸、搬运、水运、陆运、空运多式联运、口岸管理等)相关领域的法律和法规;
2、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物流环节的各种合同法律知识解决实际工作终于见的问题;
(2)对我国物流业经营所面临的法律环境有所了解和研究。
(3)能够规范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行为,并能利用法律武器维权。
3.素质目标
(1)具有一定法律素养;
(2)能够冷静理性看待一些问题,相应做灵活处理。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表1 课程整体内容及学时安排
表2 课程具体内容及教学要求
四、课程实施建议
1.教学方法建议
牢固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教为学服务。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相长”的原则。突破以往“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该课程运用了讲授法、案例讨论法、视频资料观摩法、体验式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等方法。比较特色的方法有项目教学法和体验式教学法。
(1)体验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情景剧、模拟场景等将学生置身于各种相关法律情景之中,为学生创造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2)项目教学法
设计了9个项目来组织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方法能力和职业社会能力。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2.教材编写或选用建议
(1)《物流法律法规》,苏彩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3.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教参:
1、《物流法律法规概论与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张冬云主编。
2、《新编合同法案例教程》,赵万一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4.教学条件建议
设备、场地:多媒体课室,相应的影视音像资料。希望能建设一个模拟法庭实训室,一个案例模拟实训室。要求配备符合要求的有特点的桌椅设备。
5.师资条件建议
本课程的主讲教师要求不仅具有比较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善于学习和掌握最新法律研究的最新成果,有充分的法律实践经验,熟悉大学生的学习规律,而且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现代职业教育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的先进理念。
本课程的教学教师目前只有一位,随着招生范围和在校学生的不断扩大,需要进一步招聘相关教师,以便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改革的方法。在教学团队建设中,要强化培训,尤其
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个人钻研相结合,提高教师素质。不断完善教师科研和教学相促进的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教师队伍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1.考核原则
(1)评、考结合,以评为主原则。
(2)伴随教学过程的动态考评原则。
(3)“五结合”原则,即课程学习与自主实践相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期末考试与平时学习考核相结合;闭卷笔试、开卷笔试与口试相结合。
2.评价和考核体系构建
(1)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兼顾学生的学习态度、日常表现、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能力培养四个方面,形成了全方位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充分反应了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和日常表现,强化能力培养的思想。
(2)本考核方案采用定性和定量标准,并尽可能将定性指标定量化。具体见下表
六、其他说明
1、本课程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对教材作了适当的取舍处理和主题分类,自编实训指导书。教师可以根据学期教学时数和研究特长,在设定主题中有所侧重。
2、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主题安排项目设置,要求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活动、观察、调查、分析,并对观察结果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或者布置主题组织学生课后进行讨论分析并记录。要求把项目作业报告或者小组讨论稿作为作业上交。每堂课前组织一至二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