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困难心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面对困难我不怕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面对困难我不怕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面对困难我不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面对困难我不怕引言: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对于小学生来说,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念和应对能力至关重要。

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应对困难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的变化和挑战。

本教案旨在引导小学生正面面对困难,树立自信心和勇气,努力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面对困难我不怕”的含义和重要性。

2.启发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自信心,鼓励他们迎接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本、图片、卡片和实物道具。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所学的“积极心态”的概念,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的经验和感受。

步骤二:理解“面对困难我不怕”(2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故事或视频展示不同场景下的困难和挑战,并引导学生讨论面对困难时的不同态度和表现。

2.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并理解“面对困难我不怕”的含义,即勇敢面对困难、不退缩、不怕失败,并通过努力克服困难来实现目标。

步骤三:激发自信心(2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提问他们在解决难题或克服挑战时是如何感受的。

2.教师鼓励学生记住自己的成功经历,并将其刻在心底,提醒自己在面对新的困难时勇敢前行。

步骤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30分钟)1.教师设计一些情境或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2.教师共同分析不同的解决方案,引导学生理解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方式,强调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也是一种成长。

步骤五:应对挫折和失败(25分钟)1.教师以故事、影片或真人经历为背景,讲述成功人士面对挫折和失败时的态度和行为。

2.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失败的原因和吸取教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从失败中学习,不轻言放弃。

三年级心理健康《鼓起通气,面对困难》教案

三年级心理健康《鼓起通气,面对困难》教案

三年级心理健康《鼓起勇气,面对困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困难的含义,认识到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

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学会积极应对挫折。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心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困难是成长的一部分,学会面对困难。

2. 培养学生勇敢面对挫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困难,不畏难,不气馁。

2. 如何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自信心。

四、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讨论话题、案例分析等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引出课题《鼓起勇气,面对困难》。

2. 新课导入:讲解困难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名人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是如何鼓起勇气,最终取得成功的。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5. 分享经验: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经历和感悟。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尝试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困难。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面对困难的方法。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困难体验分享让学生准备一个自己曾经遇到的困难,并在课堂上分享。

引导学生倾听他人的经历,并给予支持和鼓励。

2. 活动二:勇气卡制作让学生制作一张“勇气卡”,上面写上自己在面对困难时可以鼓起勇气的原因或方法。

学生可以写下自己的信心语句、励志名言或者画上激励自己的图片。

七、教学评价1. 评价一:勇气卡展示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勇气卡,并分享背后的故事。

教师和其他学生对其勇气和应对困难的方法进行评价。

2. 评价二:困难应对实践在课后,让学生尝试应用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方法去面对一个实际的困难。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应对过程,对其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

如何面对困难心理健康教案

如何面对困难心理健康教案

如何面对困难心理健康教案如何面对困难心理健康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如何面对困难心理健康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困难和挫折,认识困难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可以磨练意志,增长智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人意志消沉,帮助学生掌握战胜困难的方法。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分析困难的能力,形成自我应对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挫折观,磨砺坚强的意志,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教法选择:情境创设法、认知法、谈话法教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一角硬币10枚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语:多媒体播放FLASH《命运》,之后提问乐曲名及作曲家的情况。

师:贝多芬确实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伟大不仅表现在其卓越的艺术成就上,更加体现在他那无比坚定的意志和坚强不屈的勇者姿态上,勇者无畏,今天,我们就从贝多芬的经历说起,共同探讨今天的活动主题:面对困难也从容。

二、创设情境,树立榜样1、学生讲述名人战胜困难的事例。

2、教师扮记者,采访同学身边的强者3、轻松聊天吧:学生畅谈自己与困难做斗争的经历,并总结出一些战胜困难的经验和方法。

三、明确认知,实践中求法1、学生讲述自己战胜困难的经历,从中总结经验、方法。

2、师生认识困难的客观存在性和战胜困难的方法:战胜困难=坚强+勇气+智慧3、游戏——吹硬币(在实践中加深对困难的认识)四、辩论质疑,正确看待1、开展辩论:正方:有点困难的生活好反方:一帆风顺的生活好2、学生讨论,给予评价3、教师总结,出示真情提示困难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磨练意志,增长智慧,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消磨意志,导致一蹶不振。

困难是对心灵的考验。

五、课堂感悟,再谈收获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畅谈本节收获和感悟。

2、学生自荐发言,与大家交流。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面对困难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面对困难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面对困难教案名称:面对困难教学目标:1. 学生理解“困难不是放弃,而是挑战”的观念。

2. 学生掌握面对困难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课前准备:1. PPT和视频资料2. A4纸、彩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呈现PPT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困难、面对困难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一起思考以下问题:1)你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2)你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3)困难为什么会让我们感到难受?4)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困难?5)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困难?每个小组分别讨论完后,让其代表进行汇报。

其他小组可对其讨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3. 游戏环节将学生分为两组,各在一张A4纸上写下各自想要克服的困难,并将纸张交换。

接着,让每个小组分别加以讨论,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并在纸上标注,最后将成果展示给其他小组。

4. 总结通过以上讨论和游戏,学生应对“困难不是放弃,而是挑战”的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教师应帮助学生总结面对困难的正确态度和方法:1)不害怕困难,勇于挑战。

2)遇到困难,即使遭遇挫折也要坚持尝试。

3)学会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技能和经验。

4)乐观向上,积极寻求支持和帮助。

教学反思:本课程主要围绕“面对困难”这一主题,通过DRIP教学法的运用和游戏的设计,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面对困难,并培养学生的勇气和决心。

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还加强了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让课堂气氛更为活跃。

5. 小结学习如何面对困难是每个人重要的生活技能。

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包括学习、人际关系、情感和健康等,但只要面对困难的方式正确,我们就能够顺利地克服它们。

在这堂课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困难的概念和种类。

2)正确的面对困难的态度和方法。

3)如何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和经验。

4)重要的人际支持和积极解决困难。

最后,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坚定自己的内心,让困难成为挑战,从中获得成长和收获。

6. 课后作业1)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三年级心理健康《鼓起通气,面对困难》教案

三年级心理健康《鼓起通气,面对困难》教案

三年级心理健康《鼓起勇气,面对困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面对困难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认识到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克服困难。

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3. 引导学生学会寻求帮助,提高抗挫折能力,增强心理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提高抗挫折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件:关于困难与情绪的图片、视频等。

2. 教学道具:笑脸、哭脸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小乌龟与大象》引入主题,让学生明白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2. 课堂活动:a. 情绪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情绪感受,引导他们认识到不同情绪对应对困难的影响。

b. 情绪调整:教授学生一些调整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积极思考、寻求帮助等。

c. 情景模拟:设计一些困难情境,让学生尝试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

3.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课堂活动中的收获,引导他们认识到保持积极心态对克服困难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用课堂上学习的方法去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2. 家长协助孩子记录在应对困难时的情绪变化,以及采取的积极措施。

3. 下次课堂上分享各自的经历,共同交流如何更好地面对困难。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a. 学生能够认识到面对困难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

b. 学生能够理解保持积极心态有助于克服困难。

c. 学生能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尝试用积极的方法去面对和解决困难。

2. 评价方法:a.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b. 情景模拟:评价学生在困难情境下的表现,是否能够运用所学方法保持积极心态。

c.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了解他们是否能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成长加油站”活动:邀请心理健康专家为学生讲解面对困难时的心理调适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关于挫折的教学设计15篇

心理健康关于挫折的教学设计15篇

心理安康关于挫折的教学设计15篇心理安康关于挫折的教学设计15篇心理安康关于挫折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理解挫折对人生的影响,懂得挫折可以磨练意志,在挫折中增长智慧。

观看视频,设身处地的讨论总结出应对挫折的方法。

2.才能目的:运用战胜挫折的方法,初步形成自我调适和应对挫折的才能。

通过讨论应对挫折的详细方法,进步合作探究才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努力从挫折中领悟和探究智慧。

擅长用名人、先进人物事迹鼓励自己。

感悟面对挫折要选择坚强,认同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初步形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1.重点:挫折对人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2.难点:树立正确对待挫折的态度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导入:出示图表──本班同学曾经遭遇挫折情况的统计表图表内容:初一(8)班共23人,其中8人认为在开展兴趣爱好和培养技能方面遇到困难;6人认为学习方面没能获得理想成绩;3人在新学校新环境适应方面有困难;3人身体受到意外伤害带来挫折;3人属于学习、兴趣爱好培养和人际关系方面都遇到问题。

师:通过课前调查,老师理解到了我们班同学遇到的挫折,有的同学已经解决了他面前的挫折,有的同学在战胜挫折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同学的问题急待解决。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挫折与人生相伴,我们要用坚强的态度面对它。

那么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挫折,找到战胜挫折的方法。

当挫折再次发生时,我们要沉着地打败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挫折面前也沉着。

教学环节一:播放视频一(4分半钟)2023年11月林丹参加央视节目开讲大时代讲述他的心路历程和自己的奋斗经历。

2023年的雅典奥运会,林丹在第一轮就出局了。

之后林丹陷入人生当中最痛苦的21天,他非常地难受地去面对自己完毕了这一次重要的比赛。

最难受的是他不知道要怎么面对所有关心他的人,甚至他的父母。

回到国内的时候他又特别害怕,他希望把自己关起来,可以让所有人都不看到他。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面对困难我不怕全国通用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面对困难我不怕全国通用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面对困难我不怕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困难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2. 培养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 教授学生应对困难的基本策略和技巧。

教学内容1. 困难的认识:介绍困难的概念,解释困难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2. 积极心态的培养:讲解积极心态对克服困难的重要性,教授如何培养积极心态。

3. 应对困难的策略:介绍常见的应对困难的策略,如问题解决、情绪管理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困难是成长的一部分,学会以积极心态面对困难。

2. 教学难点:如何教授学生具体的应对困难的策略和技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材料、故事书。

2. 学具: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或故事引入困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困难的概念和重要性,强调困难是成长的一部分。

3. 互动: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面对困难的经验和感受。

4. 策略学习:教授学生应对困难的策略和技巧,如问题解决、情绪管理等。

5. 实践:通过角色扮演或实际案例,让学生实际应用所学策略。

板书设计困难的认识积极心态的培养应对困难的策略作业设计1. 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面对困难的一次经历和如何应对的。

2. 列出至少三种你认为有效的应对困难的策略。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困难,学会以积极心态面对困难,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应对困难的策略和技巧。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情况,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程度,以便于在未来的教学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此教案共计约500字,详细阐述了教学内容、过程和评估方式,以便于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地传授知识和技能。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或故事引入困难的主题。

这个视频或故事应该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例如,可以选择一个关于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的故事,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面对困难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面对困难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面对困难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及其表象;2.明确学生面对困难的态度及影响;3.学习面对困难的技巧和方法。

能力目标:1.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能够平静面对困难;3.培养独立自信的态度。

情感目标:1.培养正确的感恩心态;2.培养勇敢面对困难的勇气;3.培养持之以恒的耐力。

二、教学重点学习面对困难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培养独立自信的态度。

四、教学过程热身教师可选择一下方式进行热身:1.唱一首歌,让学生跟着唱;2.带着学生一起伸展身体,放松筋骨;3.让学生进行短暂的课堂“俯卧撑比赛”。

导入1.教师手持一段彩带,对学生说:“小朋友,你们看这条彩带,它是曲折的,但是它还是由纤维交织而成,所以它才有了生命力。

同样,我们今天要聊的,也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面对困难。

往往,生活中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失去信心。

只有我们勇敢面对,学会与困难斗争,我们才能看到光明,在风雨中成长。

”2.教师出示一个场景图片,上面出现了一位学生滑倒后走不了,几个小伙伴看到了也不敢帮忙,这个场景荒谬而令人不安。

教师将场景图片转发到学生群,让学生思考这个场景会对这个学生造成什么影响?是否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将学生讨论结果收集汇总,展开课堂教学。

学习1.让学生分组思考,之前曾经遇到过的困难是哪些?一会儿,让每组派出1人作为代表,分享困难的内容。

这其中包括1)是什么困难,2)如何解决困难以回到平时的生活轨迹,3)对于未来类似困难的态度及采取的行动(如果有);2.教师出示一个轮廓较为简单颜色更深的字形,让学生围绕这个字形,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将其填色。

填好后,老师带着学生解读字形的含义。

教师可引导学生听从自己的内心,像填色一样让自己充满色彩,明白自己的优点,然后,将之与自己的缺点比对,画出画面。

其中,缺点的色彩应该比较浅,优点的颜色则比较鲜艳。

这样,既可以让他们加强自我意识和内心设想能力,还可以公开自己的缺陷,接受别人的帮助并提高自信心。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鼓起勇气,面对困难全国通用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鼓起勇气,面对困难全国通用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鼓起勇气,面对困难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困难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学会正确面对困难。

2. 培养学生鼓起勇气,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强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学会寻求帮助,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困难的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学习中的困难、人际交往中的困难等。

2. 鼓起勇气的意义:勇气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勇气。

3. 克服困难的方法:积极应对、寻求帮助、调整心态等。

4. 心理素质的提升:培养自信、乐观、坚韧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鼓起勇气,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困难,培养心理素质,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教材、案例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或案例,引发学生对困难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困难的认识,鼓起勇气的意义,克服困难的方法,心理素质的提升等。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寻求帮助,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5. 实践活动: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勇气,克服困难。

六、板书设计1. 鼓起勇气,面对困难2. 主体内容:困难的认识、鼓起勇气的意义、克服困难的方法、心理素质的提升等。

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自己面对困难的文章,分享克服困难的经验。

2. 制定一个提升心理素质的计划,包括具体措施和时间安排。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困难的认识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2.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求帮助,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3.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鼓起勇气,克服困难。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课程内容。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需要细致且具有互动性,以确保学生能够在面对困难时鼓起勇气,并学会如何克服困难。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第16课。鼓起勇气,面对困难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第16课。鼓起勇气,面对困难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16课。

鼓起勇气,面对困难Lesson 16: XXX DifficultiesXXX:1.Understand what difficulties are and common difficulties in life.2.Realize that it is normal to XXX in life and learn to face them with a calm mind.3.XXX difficulties.XXX and Difficulties:1.Focus: XXX in life and explain how to deal with it.2.Difficulty: Learn how to be brave and face difficulties.XXX:XXX。

XXX courseware。

XXX.XXX:1.Teaching n:XXX should remind students to follow the class rules and habits of n。

listening。

and n。

This should be XXX.2.n of Difficulties:Starting from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real life。

XXX with the students and let them know that XXX difficulties in life is normal.Ask students what difficulties they can think of.Ask if the XXX.XXX and ask students what animal they would compare it to.3.Reading and Sharing:Students should read the story "Heart-to-Heart Talk" by Yao Yao and describe their own experiences.Discuss how Yao Yao XXX.Ask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own most difficult experiences and how they felt at the time.4.XXX's Summary:Life is not always smooth sailing。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面对困难我不怕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面对困难我不怕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面对困难我不怕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程,学生能够了解困境和挫折对人的影响以及正确面对困境的方法。

教学内容1.困境和挫折对人的影响2.正确面对困境的方法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字“困境”,询问学生困境是什么,鼓励学生举例说明。

2.老师将“挫折”这个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识别它所代表的含义,听学生举例说明自己曾经面临过的挫折。

第二步:知识讲解1.老师让学生总结困境和挫折对人的影响分别是什么?同时教师介绍困境和挫折会产生的消极影响,如失望、抱怨和绝望等等。

2.给学生提供一种积极的心态:正确的面对困境的方法,即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境,勇敢和耐心的去面对,并且相信自己一定能克服困境。

第三步:案例演练1.老师邀请一些学生分享自己曾经成功克服困难或者挫折的经历。

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如何解决困难和挫折的过程,通过个人案例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问题。

2.老师根据不同情况做出总结和提醒,指出触类旁通的方法。

第四步:巩固练习1.小组互动练习:老师让学生分小组思考,自己或家庭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境,以及如何面对,鼓励他们相互倾听和帮助。

2.倾听练习:鼓励班中的学生去倾听同学、老师和家长的话,尤其是在这些人当中出现习以为常和不愉快的话时,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倾听?第五步:课堂总结1.老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并点明要点。

2.引导学生精神上自我感觉良好,以便面对未来的困境和挫折。

参考资料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学》3.《小学生心理调节教育指南》教学过程注重点1.课堂互动:鼓励学生举例说明、讨论或提出问题。

2.多种教学方式:采用小组讨论、案例演练、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不同场景下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3.课堂体验:采用游戏、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体验,加深对课堂内容的认识。

4.教师指导: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引导,合理安排活动,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困难和挫折是人生道路上不可避免的现象,学会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

2. 培养学生积极应对挫折的态度,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3. 教会学生一些应对挫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困难和挫折的含义及表现形式2. 困难和挫折对个人成长的影响3. 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4. 应对困难和挫折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困难和挫折的普遍性,学会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积极应对挫折的态度,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案例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困难和挫折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困难和挫折的含义、表现形式及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人士面对困难和挫折的经历,让学生认识到困难和挫折的普遍性,学会正确面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对困难和挫折,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方法。

5.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的重要性,并给出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6. 实践演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模拟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场景,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解决问题。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勇敢面对。

六、板书设计1. 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2. 主体部分:困难和挫折的含义、表现形式、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应对方法和技巧。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自己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心态和应对方式,并写一篇心得体会。

2. 让学生收集一些成功人士面对困难和挫折的经历,进行分析和总结。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困难和挫折的认识和态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年级心理健康《鼓起通气,面对困难》教案

三年级心理健康《鼓起通气,面对困难》教案

三年级心理健康《鼓起勇气,面对困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面对困难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认识到积极情绪对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情绪,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二、教学重点:1. 认识不同情绪对面对困难的影响。

2. 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心态。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情绪。

2. 如何帮助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关于情绪的图片、视频等。

2. 活动材料:心情卡片、情绪表情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情绪视频,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多样性,引发学生对情绪的思考。

2. 学习情绪:引导学生认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讨论不同情绪对面对困难的影响。

3. 分享困难: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当时的心情体验。

4. 调整情绪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持积极情绪,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5. 情绪实践: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运用情绪调整的方法,模拟面对困难的情境。

6.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情绪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勇于克服困难。

7. 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观察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情绪变化,尝试用积极情绪去应对。

六、教学活动:1. 情绪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害怕等),通过角色扮演展示这种情绪在面对困难时的表现。

其他组的学生观察并描述这种情绪对应对困难的影响。

2. 情绪日记:鼓励学生在日记中记录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情绪变化,以及如何调整情绪的方法和感受。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面对困难时的情绪表现,以及他们是否能够主动调整情绪。

2. 课后收集学生的情绪日记,分析他们面对困难时的情绪调整能力。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心理健康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如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健康手抄报等,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中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勇敢面对困难

中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勇敢面对困难

中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勇敢面对困难一、活动主题:勇敢面对困难二、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帮助幼儿理解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2.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勇敢和坚韧的精神,体验克服困难的快乐。

3.行为目标: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勇于面对困难并尝试解决问题。

三、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了解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

2.物质准备:一些小玩具、拼图等,用于模拟生活中的困难情境。

3.心理准备:通过故事或情境模拟,营造真实的困难情境,鼓励幼儿积极面对。

四、活动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勇敢面对困难的小故事,引导幼儿进入主题。

提问:“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你们是怎么克服它们的?”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

2.主体环节(30分钟):a. 勇敢的小动物:通过故事或图片,展示一个小动物遇到困难但勇敢面对并成功克服的情境。

提问:“小动物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克服的?”引导幼儿理解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b. 我的困难我解决:模拟一些生活中的困难情境,如拼图游戏、搭积木等,请孩子们尝试解决。

教师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不要怕失败,要勇敢面对困难。

对于能够积极尝试的幼儿,给予肯定和鼓励。

c. 团队力量大:组织一些需要合作的活动或游戏,如接力比赛、搭桥过河等,强调团队合作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让孩子们体验到团队的力量,从而明白在困难面前,大家可以一起解决问题。

3.结束环节(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布置家庭作业:请家长记录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并成功克服的困难,第二天与大家分享。

五、活动延伸:1.在班级中设置“勇敢之星”专栏,每周评选出一位在困难面前表现勇敢的小朋友作为“勇敢之星”。

2.鼓励家长在家庭中多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同时也要引导孩子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2024年【大班健康教案】大班心理健康我不怕困难

2024年【大班健康教案】大班心理健康我不怕困难

2024年【大班健康教案】大班心理健康我不怕困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面对困难,我不怕》,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困难,了解困难的两面性,学会面对困难的心态和策略,培养勇于挑战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困难的概念,认识到困难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的积极心态,学会自我调节,勇于克服困难。

3. 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面对困难时的心态调整和策略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卡片、困难挑战箱、心情卡片。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场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曾经遇到的困难,分享克服困难的经验。

2. 讲解困难的两面性(5分钟)通过故事卡片,讲解困难的两面性,让学生认识到困难带来的成长机会。

3. 心态调整策略(5分钟)4. 困难挑战箱游戏(10分钟)每组派一名代表从困难挑战箱中抽取挑战任务,全组共同讨论解决方案,并进行分享。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在心情卡片上画出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情绪,并分享给同伴。

6. 勇气传递(5分钟)每组依次传递勇气接力棒,传递过程中分享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敢事迹。

六、板书设计1. 课程主题:大班心理健康——我不怕困难2. 板书内容:a. 困难的两面性b. 心态调整策略c. 勇于挑战困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困难挑战日记作业内容:记录一周内遇到的困难,以及自己是如何克服的。

答案示例:困难:不会跳绳克服方法:向同学请教,每天练习10分钟2. 作业题目:困难背后的成长作业内容:从困难中找到自己成长的地方,用画笔表现出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家园共育: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面对困难的表现,共同培养孩子勇于挑战困难的精神。

小学乐观面对困难教案

小学乐观面对困难教案

小学乐观面对困难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困难的含义,认识到困难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2. 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学会积极面对困难。

3. 引导学生运用积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困难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会乐观面对。

2. 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困难中看到机会,培养乐观的心态。

2.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积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故事书《小王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困难的名词解释,让学生理解困难的含义。

2.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吗?是什么样的困难?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困难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

2. 教师通过故事书《小王子》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从困难中看到机会,培养乐观的心态。

3. 教师讲解积极面对困难的方法,如:寻找帮助、改变策略、坚持努力等。

三、实践(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困难的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积极面对和解决问题。

2. 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最佳解决方案,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尝试运用。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困难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会乐观面对。

2. 教师强调积极面对困难的方法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困难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并学会乐观面对困难。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通过合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机会表达和思考。

困难心理教案

困难心理教案

困难心理教案教案标题:困难心理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困难心理的概念和特征。

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供有效的心理调适策略,帮助学生应对困难心理。

教案步骤:引入:1. 通过展示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困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提问学生是否在面对困难时有过不同的情绪和反应。

认知:1. 解释困难心理的概念和特征,例如焦虑、压力、自卑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困难心理对个人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探究:1. 分组讨论困难心理的常见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经历,并分析其心理反应。

实践:1. 分发心理调适策略手册,介绍一些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如积极思考、寻求支持、放松技巧等。

2. 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尝试运用其中一种心理调适策略来解决一个困难情境。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困难心理是常见的心理现象,但可以通过积极的态度和适当的策略来应对。

2. 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尝试解决问题,并寻求支持和帮助。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记录下遇到的困难情境,并尝试应用课上学到的心理调适策略。

2. 组织学生分享他们的心理调适经验和成果,以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支持。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和表现。

2. 收集学生书面记录的困难情境和应对策略,评估其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案提醒:1. 教师应提前了解学生的背景和可能存在的心理困扰,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供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态度。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和应对困难心理,提供了一系列的教学步骤和评估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第四课 面对困难 我不怕|辽大版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第四课 面对困难 我不怕|辽大版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第四课面对困难我不怕|辽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面对困难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不怕困难,勇敢面对;2.能够领悟到“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了解“失败”在人生中的作用;3.通过思考自己安排的充实而又有挑战性的计划,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潜能;4.意识到困难常常是暂时的,成功往往在不远处,永远不要放弃自己。

二、教学内容1. 困难与挑战教师通过图片、故事、影像等多种形式,向孩子们展示各种困难场景,让孩子们感受困难的力量和挑战的既死。

教师与孩子们一起探讨面对困难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如何关注挑战和机遇,而不是放大困难和问题。

2. 失败与成功利用故事告诉孩子们失败与成功之间的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哲理故事使孩子们明白,失败就是成功之母,失败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彻底的失败,也不要因为怕失败而不去尝试。

3. 制定计划帮助孩子们认识到通过制定计划来解决困难问题,制定明确的计划,坚定执行,并在达到目标之后,反思过往,不断提升自我。

4. 总结与反思通过教师、同学、家长发言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欢迎和复习1.问孩子们过去一周学到了哪些新知识,从中挑选几项进行复习;2.让孩子们回想上一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点。

第二步:引入主题教师展示一幅图,让孩子们看看图中的人面对着什么样的困难,让孩子们想象自己面对这些困难的时候该怎样做。

第三步:探讨面临困难时的态度1.以小组形式讨论,每个小组由 4-5 名同学组成,讨论一幅图,分别在纸上列出相关困难和挑战;2.请一个小组的代表来到讲台上演示讨论结果,自己是如何面对困难的。

第四步:学习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1.向孩子们讲述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2.让孩子们思考“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含义;3.以小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五步:制定计划1.让孩子们为下一个星期制定自己的计划,包括学习、生活和锻炼等多个方面;2.为孩子们提供指导性意见,帮他们思考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3.让孩子们相互交换自己的计划,分享自己的想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勇敢面对困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勇敢面对困难》教学活动设计一、活动理念:困难是人们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受到得阻碍和干扰,因获取成功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

如果处理不当,它会给人造成心理压力,损害身心健康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二、活动目标:1.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困苦。

正确认识挫折,勇于挑战困难,从而形成能够经受考验的健康心理。

2.学会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方法,迈向成功。

3.通过活动,了解困难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体会感受困难,并掌握战胜困难的一些方法。

三、准备工作:1.课件(图片、名言、音乐)2.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3.心形纸卡等4.师生每人一束鲜花四、实施过程:(一)相反游戏:比大小(二)创设情境,引入活动:1.师:同学们,万物滋润,百花盛开,看,大自然中花开得多么美妙,充满生机与活力,看看你的桌上也有一束这样的花。

(点击课件音乐好一朵茉莉花))学生拿起老师为他们各自准备的花。

(老师拿起花)师:这朵美丽的小花就代表你自己,花是美丽的,你同样是美丽的。

(老师放下花)人人都说生命如花,让我们来观赏一下花开的情景。

2.(点击课件):大屏幕上出现一朵、多朵开得绚烂无比的花。

师:花儿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开得是如此美丽。

生命如花,你手中那朵美丽的小花仿佛就是你自己。

人就像花儿一样,并非一路全是阳光和雨露,难免要经历“虫害”“风雨”,只有经历过风雨后的花,才会绽放的更美更艳。

(二)共同游戏,感受困难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扳手劲比赛。

2.请胜利的同学做一个开心动作,请失败的同学也做一个表达你此刻心情的动作。

3.小结:伤心、难过、遗憾、失落在我们生活中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表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勇敢面对困难”这个话题。

(三)畅所欲言,认识困难1.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有部分同学已感受到了失败,这就是困难,在我们在生活中常会遇到。

2.请你把学习中、生活中、人际交往等方面中遇到的困难用乌云的形式在心形纸片上画下来。

3.倾心交流:(小组讨论):你有过哪方面的困难?遭遇挫折以后有什么样的感受?4.指名学生发言。

5.学生把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写在心卡纸片乌云上,然后贴在黑板。

过渡:同学们,你别小看这些挫折,如果没有解决,藏在心里,那就会越积越多,直接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我们怎样战胜困难呢?(四)勇敢面对,战胜困难1.请听冯瑶和李子萌的故事(课件出示)2.小组讨论:听了这两个小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板书:勇敢面对不折不挠)小结:生活中,我们要像小冯瑶一样,勇敢面对困难。

在学习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应多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解决困难的办法,并在困难中振作起来。

(五)联系实际,谈谈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的成功者事例2.体会名人的伟大。

3.说说自己搜集的关于成功的名言。

4.师生共同参与,帮助解决贴在心形纸卡上的困难。

(六)知识延伸:出示课件:结合实际谈一谈生活中的困难,你坚持会怎样?不坚持会怎样?小结:同学们,成长的路上有阳光,有风雨,就看我们如何去面对,要学会与命运抗争,笑着完成每一次作业,笑着面对每一次考试,笑着度过每一天,让困难成为你成长的阶梯,为你的人生增添光彩!最后,让我们一起伴随熟悉的旋律唱《阳光总在风雨后》,笑着拥抱明天吧!篇二:心理健康教案《遇到困难要求助》教学设计心理健康教案第八课《遇到困难要求助》教学设计新堤小学刘艳梅教学目标1、懂得遇到困难时要主动思考解决困难的办法,不要慌、不要怕,因为这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2、懂得实在没有办法时,再请求别人帮助。

教学准备1、了解和设计在生活中、学习中不同的困难的情境。

2、编一首与本课主题有关的儿歌。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1、谈话: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不过有时也会碰上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请你们看大屏幕,你遇到过这样的困难吗?图一:一男孩上学过马路时面对车流,急得满脸通红,手足无措。

图二:放学后,下大雨,一女孩因没有雨具而冒雨奔跑回家。

图三:一个男孩子要写课堂作业时,发现铅笔头是断的,他只有一支笔,这下写不成作业了,他很急,不知如何是好。

(教师请学生讲图意,强调图上这些小朋友都遇上了困难。

)2、问:你们遇到这样的困难吗?如果没有,那么你们平时遇到过什么困难呢?板书课题:“遇到困难”几个字,(鼓励学生大胆说,实事求是地说。

)二、出示情境1、介绍新朋友球球同学们,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新朋友,这个小朋友的名字叫球球,也在新堤小学读一年级。

(大屏幕显示动画:球球一边招手一边向同学们问好,请同学们也向新朋友问好。

)他最近遇上了一些困难,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2、出示情境,老师讲解情境情境一:球球一天下午放学后自己回家,由于对路不熟,所以迷路了,并且越走越远,他从下午五点钟直到晚上七点半都找不到回家的路,看到天已经黑了,就蹲在路边大哭起来。

(1)教师讲述:球球想回家可是又不懂得走哪条路,他是不是遇上困难了?你们看他哭得多伤心啊。

你们说说他当时的心理会是怎样的?(相机板书——反应:心慌、紧张、害怕) (2)讨论办法。

(四人小组讨论)①球球的眼泪能带他回家吗?球球的哭声能解决困难吗?如果是你的话,你首先要怎么样?(冷静、沉着)②“怎么办?”讨论办法。

相机板书:积极想办法、求助他人。

(补充课题板书:要求助)③指名讲述办法,相机提问:如果遇到陌生人你能随便跟他走吗?④教师归纳办法。

(3)小结:我们遇到了困难,有时会心慌、紧张,甚至害怕,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我们应该明白:心慌、紧张、害怕不能使我们解决困难,甚至还可能使事情更糟。

所以我们首先要让自己冷静下来,积极想办法解决。

自己如果无法解决,一定要大胆求助别人。

能自己解决困难的孩子是个勇敢的孩子。

我们平时遇到困难的时候,有谁能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如果有的话,等一会儿告诉老师,好吗?三、讨论情境二、三。

情境二:球球在操场上跑步,一不小心跌伤了膝盖,他坐在地上哭了很久。

提问:①他为什么哭?(害怕疼痛)②眼泪能让他血止住吗?笑声可以使他的伤口变好吗?③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先要镇定、冷静,然后想办法。

)情境三:在课堂上,该写作业时,球球发现没有带笔来,急得哭了起来。

(引导学生说出先要镇定、冷静,然后想办法。

)四、独立解决问题1、出示活动一:贴鼻子问:你能独自一人完成这个游戏吗?如果是你应该怎么办?2、出示活动二:大胆说出来问:当你遇到四幅图中的困难时,你会怎样寻求帮助呢?五、巩固印象、加深认识1、提问:你以前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今后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办?(学生先同桌讨论,然后指名说。

)2、教师小结:能自己解决困难是好的,但实在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我们应该请别人来帮助自己。

六、教师总结1、总结:刚才教师和大家一起为球球小朋友解决了几个困难,大家真能干,我们也懂得了遇上困难之后尽可能不要——(指着板书)心慌、紧张、害怕,应该勇敢地告诉自己:“我可以解决这个困难。

”然后积极开动脑筋找出办法。

如果问题解决了,就告诉自己:“其实我也很能干。

”实在解决不了的,就请别人帮助。

2、球球懂得了应该怎样对待困难,他多高兴啊,你们看他要和大家一起学一首儿歌呢!屏幕显示动画:球球对大家说:“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让我们一起学一首儿歌吧!”①屏幕显示配乐儿歌:困难人人有,请你别发愁,不要慌和怕,静心想办法,大胆求帮助,定能克服它,人人伸援手,困难不再有!②教师范读、带读、齐读。

篇三:心理健康教案-勇于面对挫折勇敢面对挫折江阴市陆桥实验小学【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教学课时】1课时(40分钟)【设计意图】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大部分是家中的独生子,长辈眼中的小宝贝,家长过分的保护,使得他们内心脆弱,经不起挫折,受不了委屈。

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学生与他人、与社会的接触逐步增多,他们正不断受到生活所赐予的形形色色的挫折与磨难,也面临着未来可能更大、更艰辛的失败和打击。

如何勇敢地面对磨难,承担起失败所带来的种种令人伤心的结果,奋勇走出消极情绪体验,是他们所面对的难题,也是我们教师应密切关注的。

基于以上原因,设计了这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在教学中本着“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理念,努力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挫折,在合作探究中寻求战胜挫折的方法,在交流感悟中增强战胜挫折的勇气,提高自身耐挫能力。

【教学目标】⒈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在游戏中体验、在实际生活中感悟交流对挫折的认识;⒉情感态度目标:感受到挫折与人生相伴,面对挫折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们应采取积极健康的心态,树立自信,激发战胜挫折的勇气;⒊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勇于面对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并能从挫折中有所收获。

【教学重点】(1)在生活中挫折是难以完全避免的。

(2)面对挫折,我们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

【教学难点】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教学方式】游戏活动、讨论感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心形卡片,自制书签。

【教学过程】真情面对面,体验百分百,同学们,欢迎来到真情面对面活动现场。

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一个活动环节:活力体验第一板块:游戏导入,体验挫折一、活动激趣,自我体验1、抢凳子游戏,请五名学生参加。

(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如运动冠军,考试第一名获得者等)2、宣布游戏规则;3、组织活动;4、采访(1)采访第一个淘汰的学生,谈第一个被淘汰的感受;(2)采访最后两位同学,说胜利就在眼前时的心情;(3)采访最后一名被淘汰者,愿意向获胜对手祝贺吗?5、结束活动①下面将进行第二轮活动,谁愿意参加?你不怕失败吗?②心理引导,小结引出本次活动话题——挫折第二版块:你说我说,认识挫折⒈认识挫折:学生交流:什么是挫折?总结引出挫折的概念:挫折是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调查:你失败过吗?小结:挫折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是不可避免的。

⒉了解挫折:介绍名人遭遇挫折的事例:爱迪生、林肯②交流生活中的挫折:※静心回忆,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挫折或困难是什么?当时受挫后自己的心情、表现怎样?把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写下来。

※把你的挫折卡投入老师准备的纸箱里。

第三板块:阳光心态,直面挫折:真实事例:小费遭受意外,身体致残,仍笑对生活。

讨论交流:从小费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引导:面对挫折,应该有的心态面对挫折,我们不仅要有乐观、阳光的心态,更要积极想办法,来应对挫折和困难。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运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箱子里的挫折。

1、抽取纸箱内的任意一张纸条,师生一起讨论解决纸上学生写下的挫折。

交流小结:遇到挫折,我们可以这样做……2、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小组讨论解决学生遇到的挫折;各组组长领取2张挫折纸,在小组里讨论解决的办法,并简单记录下来,然后班级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