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课文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指导
目标1、通过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自学指导一
内容:课文 方法:听录音,把握语言的速度、重音、停顿、节奏,自己练习朗读课文。 时间:8分钟
自学检测
自学检测一
结合背景资料,把握作者感情,分组练习朗诵诗歌,学会朗读诗歌的技巧。
要点归纳
诗歌朗读技巧
• 感情充沛:高昂 低沉 • 语速合理:快速 缓慢 • 重音准确: • 停顿恰当: • 字音清晰: • 抑扬顿挫:
自学指导
目标2、通过品味诗歌优美语言, 学会理解诗歌运用的对比手法,并体会诗人 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
自学指导二
内容:课文 方法:先自学,然后同桌交流。 时间:8分钟 要求:自己默读,给优美的语句做批注。思考下列问题:
自学指导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诗歌以这两行开头,有什么 作用? 2、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什么?
要点归纳
1.看修辞 2.抓关键词 3.明主旨句
当堂检测
• 1、戴望舒,现代 诗人。因创作了一首诗歌《雨巷 》被称为“ 雨巷诗人”。 • 2、分析下列比喻句的作用。 (1)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导入新课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诗歌,能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2、通过品味诗歌优美语言, 学会理解诗歌运用的对比手法,
并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
作者简介
雨巷诗人——戴望舒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梦鸥,浙江杭县人。 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他的早期诗多抒 写个人哀愁、情调比较低沉。代表性的诗:《雨巷》
词语来表达的?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由此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消极的、冷色调的)

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比 (积极的、暖色调的)
一部分是已经遭受敌人蹂 躏、变成灰烬、充满血和 泥的土地;一部分是温暖 明朗、蓬勃生春、依然完 整的辽远的一角。
更好地表达诗 人内心深处的 爱与恨。
自学检测 4、诗人在“摸索”这一动作中容纳了极复杂的感觉经验,请举例说明。由此而 展开的内心情感的变化是怎样的呢?
视觉:“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嗅觉:“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触觉:“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我用残损 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味觉: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畅言教育
第一单元 · 第二课
我用残损的手掌
本课时编写:阜阳市 郭老师
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吗? 今年的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日。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生活。 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 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 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 曾经有一位文弱但高贵而倔强的灵魂,用自己的笔为我们谱写了一首激情的爱国诗歌,让 我们走近这位诗人——戴望舒,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
3、这两种对比鲜明的感情是通过哪些词语来表达的?这些词语有什么特 点?由此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4、诗人在“摸索”这一动作中容纳了极复杂的感觉经验,请举例说明。 由此而展开的内心情感的变化是怎样的呢?
自学指导
5、“辽远的一角”是指什么? 6、读“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一句,这是诗 中第二次出现“我用残损的手掌”,有什么作用?“恋人的柔发”“婴孩手 中乳”这两个意象选用得恰如其分,你认为好在哪里? 7、“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用了什么修辞 方法?起了什么作用? 8、再朗读诗歌,看看在押韵方式上有什么“与众不同”?
自学检测
7、“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起了什么作用? 比喻。是用水深火热的沦陷区反衬解放区——那里是将要实现民族复兴、诞生“永 恒的中国”的地方。
8、再朗读诗歌,看看在押韵方式上有什么“与众不同”? 有时是四行诗句押一个韵,有时是两行押一个韵。押韵方式灵活,既体现了现代 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深沉的爱国之情
切肤的沦亡之痛
线索:手掌的感受。
自学检测
5、“辽远的一角”是指什么? 指敌后人民的抗日根据地,没有被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
6、读“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一句,这是诗中第二次 出现“我用残损的手掌”,有什么作用?“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两个意象 选用得恰如其分,你认为好在哪里? 强调。 因爱国而受到敌人迫害的“我”在这块温暖明朗的土地上找到了安慰。 这两个意象使人对解放区倍感亲切。
抗战爆发以后,诗风有较大转变。具有强烈爱国 精神,积极呼唤光明的到来。代表性的诗有:《我思 想》《寒风中闻声》《偶成》《无题》《我用残损的 手掌》。
读准字音
jǐn zhàng 锦幛 lóu yǐ 蝼蚁
jìn 灰烬
xìng zǎo 荇藻
qiáo cuì 憔悴
dī 堤上
péng hāo 蓬蒿
zhàn 蘸着
rǒu lÌn 蹂躏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42年,是抗日战争的最艰苦年代。当时祖国半壁江 山沦于敌手,民族处于危亡关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 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 服。
写作背景
《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在 诗中,作者面对现实,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 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 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 爱。同时,借助于诗的想象,表达了对“辽远 一角”的解放区的向往。
自学检测
自学检测二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诗歌以这两行开头,有什么作用?
(1)统摄全诗。这两句为实写,确立了“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土地”这一中心 意象,从而展开以下的虚写和想像。 (2)为抒情定调。对敌人的痛恨,对祖国的炽爱。
自学检测 2、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什么?
3、这两种对比鲜明的感情是通过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