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课文讲解
《我用残损的手掌》阅读赏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阅读赏析1941年12月15日,香港英国当局向日本侵略军投降。
日本占领香港后,大肆搜捕抗日分子。
1942年,戴望舒先生也被日本宪兵逮捕入狱。
在狱中,他受尽酷刑的折磨,但他并没有屈服。
在牢狱里他写了几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便是其中之一,寄托了一位中国文人的铮铮铁骨。
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的形象化思绪,在想像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他没有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
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用残损的手掌》阅读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一、诗人内心深处的恨与爱诗人憎恨那沦陷区,“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土地支离破碎,国将不国。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嶂,/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用“锦嶂”来比喻百花争艳的美景,用“奇异”来形容柳枝的芳香,洋溢着喜爱、赞美之情,反衬出对祖国遭受到灾难的哀痛之情。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荔枝花本来是美丽的,可现在却是那么的孤单、残败,可见诗人的内心是十分的痛苦,一种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说。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人教新课标版PPT课件
这一角 / 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 / 只是血和泥;
日本侵略者的“抢光”“杀光”“烧 光”,使中国大地上处处废墟。 这两句诗是对沦陷区凄凉景象的概括。
这一片湖 /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 /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 /荇藻和水的微凉;
家乡春天的景色曾 思
是那么美丽迷人。 乡
坚信胜利,充满希望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再读课文
朗读·赏析·探究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诗 歌以这两行开头,有什么作用?
(1)统摄全诗。这两句为实 写,确立了“用残损的手掌摸 索土地”这一中心意象,从而 展开以下的虚写和想像。(2) 为抒情定调。对敌人的痛恨, 对祖国的炽爱。
我用这残损的手掌,
触觉:“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黄河的水夹泥
沙在指间滑出” “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
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味觉: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深沉的爱国之情
切肤的沦亡之痛
线索:手掌的感受。
我用这残损的手掌, 手掌是残损的
土地是破碎的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沦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陷
区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国土正遭受日寇蹂躏
统 领
饱尝艰难困苦
句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饱含着对祖国诚挚 的爱和深深的哀痛
朗读·赏析·探究
一部分是已经 遭受敌人蹂躏、 变成灰烬、充
2么、?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什满 地血;和一泥部的分土是
3、这两种对比鲜明的感情是通过哪些 词语来表达的?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由此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温暖明朗、蓬 勃生春、依然 完整的辽远的 一角。
《我用残损的手掌》(精品教学课件+精心整理教案)
最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多媒体教学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精心整理教案作者背景阅读归纳运用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祖籍南京,生于杭州,现代诗人。
戴望舒简历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
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
1935年回国。
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报纸副刊。
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
1950年因病去世。
戴望舒作品——戴望舒诗选(配图)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
另有译著数十种。
中国现代象征派的代表戴望舒为什么写此诗?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大肆搜捕抗日分子。
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
在狱中,他受尽酷刑折磨而绝不屈服,还写了几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就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诗,是诗人在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
积累下列词语(含成语)的音、形、义。
蓬蒿(pénghāo):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荇藻(xìngzǎo):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
锦幛(jǐnzhàng):色彩鲜明华丽的幛子。
蝼蚁(lóu lǐ):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的意境和情感MP3配乐朗读FLASH配乐朗读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我用残损的手掌优秀教案_我用我残损的手掌课文阅读赏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优秀教案_我用我残损的手掌课文阅读赏析《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歌一方面从实处着笔。
描写沦陷区阴暗.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侧重于写意,对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深情赞美。
以下是由店铺收集整理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优秀教案设计,欢迎阅读!《我用残损的手掌》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理清诗歌思路,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品味语言。
3.深入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研读诗歌,品味语言。
2.感同身受地体会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导入:健全的双脚总渴望踏在坚实的土地,康健的双手总期盼握住永远的幸福.曾经有这么一个诗人,写了一首《断指》,据说,这位断指的革命者是诗人的友人,他为了不再为感情所累,全身心投入到解放事业当中去,当众砍下一根手指,请友人在酒精瓶里保存好以为见证,以志警醒。
可是,十多年后,诗人被日军逮捕用酷刑审讯,在狱中他想用残损的手掌抚摸被日军蹂躏的国土,身体被拘禁的他用不曾屈服的灵魂写下了《我用残损的手掌》,他是谁?“雨巷诗人”戴望舒让我们来读一读在特殊的年代里写下的《我用残损的手掌》,听一听,他唱出了什么样的心声。
(板书课题)二、听读,品意象1、创设音乐情境,教师配乐范读。
同学们,请先允许老师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这首诗,同学们要设身处地地倾听诗人内心深处的声音。
2.学生自由吟诵两遍。
你们认为老师读得好的地方就试着学一学,不好的地方就改一改,然后激情朗读两遍;读后请你们告诉我: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诗人摸到了一片怎样的土地?预设:黑暗、残损、被侵略军蹂躏等三、想象,知情感1、用残损的手掌哪些事?可以找到相关句子来朗读,重点读出关键的动词预设:他用手掌去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触到、掠过,沾了,轻抚、运力量、贴在上面,寄爱和希望)诗歌围绕题目出现了两次“用残损的手掌”,可两次的动词不同,一处是摸索,一处是轻抚,你觉得两处可以调换吗?通过学生的比较得出:摸索中的摸通常是在黑暗中进行探索,心中是很急切的,沉痛的,很冲破这黑暗,找到光明的出口而轻抚则是轻轻的抚摸,是诗人在抚摸探索无限的江山之后,摸到了自己理想的地方,他对这块土地特别的热爱,于是他会将所有的力量运在手心,贴在这块土地上面,通过这两个词语的比较明白诗人对这“辽远的依然完整的一角”炽爱、倾注柔情、满怀憧憬2、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后半部分诗歌,说说这“辽远的一角”为什么会吸引诗人的心?预设:直接的有: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蓬勃间接的有:“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以情侣关系与母子关系的比喻,把诗人对"这一角"的温柔感情抒发得细致动人。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我用残损的手掌原文及赏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赏析:1941年12月15日,香港英国当局向日本侵略军投降。
日本占领香港后,大肆搜捕抗日分子。
1942年,戴望舒先生也被日本宪兵逮捕入狱。
在狱中,他受尽酷刑的折磨,但他并没有屈服。
在牢狱里他写了几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便是其中之一,寄托了一位中国文人的铮铮铁骨。
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的形象化思绪,在想像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他没有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
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一、诗人内心深处的恨与爱诗人憎恨那沦陷区,“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土地支离破碎,国将不国。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嶂,/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用“锦嶂”来比喻百花争艳的美景,用“奇异”来形容柳枝的芳香,洋溢着喜爱、赞美之情,反衬出对祖国遭受到灾难的哀痛之情。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荔枝花本来是美丽的,可现在却是那么的孤单、残败,可见诗人的内心是十分的痛苦,一种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说。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营造出一种深邃、悠远的意境 ,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情感体验。
04 重点词汇、语句解读与 赏析
重点词汇解析
残损
指手掌受伤残缺,象征个人的痛苦和国家的灾难 。
摸索
暗示在黑暗中寻找出路,具有探索的意味。
荇藻
水生植物,此处用来形容水草的茂盛,象征生命 的顽强。
关键语句解读与赏析
课程小结及延伸阅读推荐
课程小结
总结《我用残损的手掌》的主题、意义、意象、语言和风格等方面的学习内容 ,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和人文关怀。
延伸阅读推荐
推荐学生阅读戴望舒的其他代表作品,如《雨巷》、《寻梦者》等,以及同时 代其他诗人的经典作品,以拓宽视野、深化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6 思考题、课堂活动与小 结
思考题设计
思考《我用残损的手掌》中的主题和意义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和情感?诗人通过残损的手掌想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
诗中的“残损的手掌”象征着什么?还有其他的意象和象征吗?它们如何与诗歌的主题和 意义相联系?
探讨诗歌的语言和风格
戴望舒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哪些独特的语言和风格?这些语言和风格如何帮助表达诗歌的主 题和意义?
02 03
手掌意象的运用
一些作家在作品中运用手掌意象,来表达对战争、历史、文化等主题的 深刻思考,如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通过对人物手掌的描写, 表现了人物的命运和家族的兴衰。
手掌意象与其他意象的关联
在当代文学中,手掌意象常常与其他意象相互关联,共同构建作品的象 征体系,如与海洋、大地、天空等自然意象的关联,可以表现人类对自 然的敬畏和依存。
我用残损的手掌 课件精选教学PPT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的最艰苦年代。当时祖 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民族处于危亡关头。
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 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 折磨,受伤致残,但始终没有屈服。
《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这 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 歌。
一如既往地暖心博爱,那刻的我,内心却毫无波动。 不知道是谁说过一句话,“我只知道他是月亮,却忘了他不是我一个人的月亮”。也对,月亮从来不属于任何一个人。
平静的心情在看到秦城的留言板时却产生了波动,一溜下来,整齐的晚安,头像是个卡通手绘,女生的风格。 我偷摸摸地和林浩辰打探秦城的近况,装作八卦的样子。 ldquo;秦城?最近确实有个女孩子追他追得挺凶的。”
《我用残损的手掌》收入诗集《灾难的岁月》。
整体感知
• 这首诗从内容上可分为几部分? 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我用这残损的手掌,
统 领
饱尝艰难困苦
句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饱含着对祖国诚挚爱和深深的哀痛
研读课文
齐读第一二部
• 我们看第一句“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大家 想想,当时诗人在暗无天日的监狱中,他可能去摸索广大的土地吗?
蓬勃生春
永恒的中国
因为只有那里 是太阳,是春
柔发
残损的手轻抚
比 喻
手中乳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祖国的抒怀之作
我 用 残 损 的 手 掌
摸 索 这 广 大 的 土 地
( 统 摄 全 诗 )
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课件
诗人用残损的手掌轻抚祖国,表达了 他对祖国的深情眷恋和拯救祖国的决心。
抒情手法:直接抒情与情景交融
直接抒情
诗人直接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如“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你壮丽的山河,/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你娇嫩的村庄”。
情景交融
诗人将情感与景物相互融合,如“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这广大的土地,/它在我手掌上展开/一生错综的命运,/ 像诗人内在的思想/寂寞地轻抚”。
祖国
在诗歌中,“祖国”是一个反复出现的意象,它不仅代表了诗人的情感归属,也 象征着诗人的希望和期待。
解析诗歌情感:对祖国的挚爱与痛心
对祖国的挚爱
诗人在诗中用残损的手掌轻抚祖国,这个动作充满了对祖国 的深情厚爱。即使祖国在战争中受到了创伤,诗人依然深爱 着它,这是一种不离不弃的挚爱。
对祖国的痛心
诗人的手掌是残损的,这象征着祖国在战争中所遭受的创伤。 诗人的轻抚既是爱,也是痛心。他感受到了祖国的痛苦,也 看到了祖国的希望。
CHAPTER 03
分析诗歌艺术手法
对比手法:手掌的残损与爱国的炽热
手掌的残损
诗人通过描述自己残损的手掌, 暗示了其遭受的苦难和挫折。
爱国的炽热
诗人用残损的手掌轻抚祖国,表 达了他对祖国的深情厚爱和拯救 祖国的热情。
象征手法:手掌的残损象征祖国的苦难
手掌的残 损
不仅是诗人个人经历的象征,也寓言 了祖国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和破坏。
特殊时期的思想与情感。
作品以手掌的残损为引子,展开 了一幅幅苦难的人间景象,使读 者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忧国忧民之
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具有极高的 文学价值和思想启示作用,是文
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CHAPTER 02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
读准下列字音: 锦 幛 荇 藻 蓬 蒿 蝼 蚁 憔 悴 蘸 着 灰 烬 堤 上 蹂 躏
jǐn
zhàng
xìng
zǎo
péng
hāo
lóu
yǐ
qiáo
cuì
zhàn
jìn
dī
rÓu lÌn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pĭ)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一、填空(50分) _____ _是我国新诗的探索者之一,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其成名作是 ,故又有“雨巷诗人”的美誉.他在狱中唱给祖国的颂歌是_______ _.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 ,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广大的土地”象征 ,“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二、给加点字注音(20分) 1、堤( )上 2、荇( )藻 3、蘸( )着 4、蝼( )蚁三、将诗句中写错的字改正在括号内(12分)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己变成灰尽. ( ) 2、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篷篙;( )四、请写出下面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8分) 1、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 2、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教学课件PPT27页
我 用 残 损 的 手 掌
摸 索 这 广 大 的 土 地
灰烬
表达了对侵略者
血和泥 无比的痛恨,对
沦陷区 像牲口一样 祖国支离破碎的
活,像蝼蚁 惨状无比痛心。
一样死。
对
比
太阳
表达了作者对
残损、冷(、消彻极骨的、、寂寞冷、色憔调悴的、)阴暗…对…
更好地表 达诗人内
辽永远恒、…温…暖(、积明极朗的、、坚暖固色、调蓬勃的、)苏生比、
心深处的 爱与恨。
触摸家乡
触觉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嗅觉 与狱中生活形成对比
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感觉
诗人看到破碎的 山河感到心寒
诗人在 沦
狱中的 陷
想象
区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国土正遭受日寇蹂躏
1、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什么?
一部分是已经遭受敌人蹂躏、变成灰烬、 充满血和灰的土地;一部分是温暖明朗、 蓬勃生春、依然完整的辽远的一角。
2、这两种对比鲜明的意象是通过哪些词语来表 达的?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由此产生了怎样的 表达效果?
强调。因爱国而受到敌人迫害的“我” 在这块温暖明朗的土地上找到了安慰。
这两个意象使人对解放区倍感亲切。
6、“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 样死……”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起了什么作用?
比喻。是用水深火热的沦陷区反衬解放 区——那里是将要实现民族复兴、诞生 “永恒的中国”的地方。
7、再朗读诗歌,看看在押韵方式上有什么“与众不同”?
九年级语文下册《我用残损的手掌》课文原文及赏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我用残损的手掌》课文原文及赏析《我用残损的手掌》课文原文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我用残损的手掌》诗歌赏析:《我用残损的手掌》是现代诗人戴望舒的一首深情而激昂的诗篇。
诗人以“残损的手掌”为线索,描绘了他对祖国大地遭受的战争创伤的痛苦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祖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
诗歌的构思分为两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描绘了家乡湖水的微凉、长白山的雪峰的冷彻、黄河的泥沙、江南的水田等自然景象,以表达对祖国大地遭受战争创伤的痛苦感受。
这些描绘生动而真实,充满了诗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第二部分依然是在想象中进行的。
诗人描绘了一个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这个角落里,诗人寄托了他的全部力量和希望。
这里将是太阳和春天的所在,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诗人用热烈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祖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
全诗内容坚实崇高,情绪高扬阔大,语言明朗鲜活。
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抚摸祖国的大地,用深情的语言诉说了他对祖国的痛苦和希望。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戴望舒深厚的爱国情怀,也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独特理解和高超技巧。
《我用残损的手掌》解析
沦陷区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灰烬”“血”“泥”是 对沦陷区凄凉景象的概括 。侵略者的烧杀抢掠,使 大地上处处是废墟,人民 流离失所。诗人的手掌是 残损的,祖国的土地也是 支离破碎,诗人与祖国有 着共同的命运。
诗人的在这里还描写了他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曾经: 长白山的雪峰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 细,那么软……
03
整体感知
04
研读课文
05
课文小结
06
布置作业
情境导入
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 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 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 “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 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 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 残损的手掌》。
大江南北,是如此的动人美丽、繁华。
3.家乡今非昔比,诗人的内心有怎样的感受?
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家乡遭到日寇的践 踏,今非昔比,一片衰败的景象,表达出诗 人内心的悲愤。
不过,在悲愤中,诗人看到了希望,那 就是: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指没有被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
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 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 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 了深情赞美。
理清思路 1.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 哪些地方? 这土地有什么不同?
前半部分,作者触摸到的是沦陷区; 后半部分,诗人触摸到的应该是解放区。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文评点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文评点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文评点
[第一部分: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抚摸想像中的国土,表达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
]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位手掌残缺的人深情地抚摸祖国土地的情景,表达出对祖国的关注和热爱之情。
]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嶂,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手掌”将诗人引到了他的家乡,这里的景色曾经是那么的美丽迷人。
诗人调动视觉、嗅觉、触觉,写出了记忆中家乡的风景如画,跟眼前身陷囹圄的现实形成强烈对比。
]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九年级下册《我用这残损的手掌》课文及教案
九年级下册《我用这残损的手掌》课文及教案九年级下册《我用这残损的手掌》课文及教案教案是讲课的前提,是讲好课的基础,教案则备课的具体表现形式。
它可以反映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总体设计和思路尤其是教学态度认真与否的重要尺度。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九年级下册《我用这残损的手掌》课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我用这残损的手掌》课文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用这残损的手掌》教案知识目标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3.感情背诵本诗。
能力目标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 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研讨点拨法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诗歌赏析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诗歌赏析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大都具有和谐的、完整的外形,小到一片树叶,大到一座丘山,一座建筑。
但是美好的事物会遭到突然的暴力的破坏,合谐的会成为畸形,完整的会沦为残缺。
由残缺引起的对于完形的追寻和思慕,正是“残缺美”得以生成的心理机因。
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实际上也已经是残损的土地,立即会引起读者一种异样的感觉,一种对于美好事物遭到破坏的惋惜痛楚感,一种形体和心灵遭到扭曲时的逆反,甚至对于自己并不残损者的所想所为的自省与自谴。
可以看到这残损手掌的触觉是何等灵敏,它对于形、质的感触,特别是对于温度的感触是何等细微:“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作者的爱国深情灌注于残损的手掌,使它对祖国母亲的残损的肌体感受特别敏锐,“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的味道它能“蘸”得出,连“阴暗”的色彩它也能“沾”得出来。
诗到穷形极相处陡转笔锋:“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痛楚的悲吟化作深情的倾诉和激情的颂歌,一发而不可收地吐露出赤子的衷肠:“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象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时刻,“我”的整个身心全部通过手掌紧“贴”在那“依然完整”的“辽远的一角”了。
当人随着越来越快的节奏,一口气读完整章最后的时候,会体验到一种悲喜交加的欢愉——那是作者渴望光明、追求一种悲喜交加的欢悦真理的赤心在震颤。
在强烈的对比中,作者歌颂了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象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从控诉日寇残害中国的罪行中对比出解放区的光明。
这首诗的深厚内涵和鲜明、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反映出经过狱中磨难的戴望舒,思想和诗风产生了何等的巨变。
他以“残损”者的心灵推想“残损”的祖国,于是心心相印,同命运,共患难,倍感亲切。
深刻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铸成了这首诗的感人的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语来表达的?这些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什么特点?
由此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消极的、冷色调的)
对
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比 (积极的、暖色调的)
一部分是已经遭受敌人蹂 躏、变成灰烬、充满血和 泥的土地;一部分是温暖 明朗、蓬勃生春、依然完 整的辽远的一角。
自学指导
目标1、通过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自学指导一
内容:课文 方法:听录音,把握语言的速度、重音、停顿、节奏,自己练习朗读课文。 时间:8分钟
自学检测
自学检测一
结合背景资料,把握作者感情,分组练习朗诵诗歌,学会朗读诗歌的技巧。
要点归纳
诗歌朗读技巧
• 感情充沛:高昂 低沉 • 语速合理:快速 缓慢 • 重音准确: • 停顿恰当: • 字音清晰: • 抑扬顿挫:
自学指导
目标2、通过品味诗歌优美语言, 学会理解诗歌运用的对比手法,并体会诗人 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
自学指导二
内容:课文 方法:先自学,然后同桌交流。 时间:8分钟 要求:自己默读,给优美的语句做批注。思考下列问题:
自学指导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诗歌以这两行开头,有什么 作用? 2、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什么?
抗战爆发以后,诗风有较大转变。具有强烈爱国 精神,积极呼唤光明的到来。代表性的诗有:《我思 想》《寒风中闻声》《偶成》《无题》《我用残损的 手掌》。
读准字音
jǐn zhàng 锦幛 lóu yǐ 蝼蚁
jìn 灰烬
xìng zǎo 荇藻
qiáo cuì 憔悴
dī 堤上
péng hāo 蓬蒿
zhàn 蘸着
导入新课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诗歌,能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2、通过品味诗歌优美语言, 学会理解诗歌运用的对比手法,
并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
作者简介
雨巷诗人——戴望舒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梦鸥,浙江杭县人。 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他的早期诗多抒 写个人哀愁、情调比较低沉。代表性的诗:《雨巷》
畅言教育
第一单元 · 第二课
我用残损的手掌
本课时编写:阜阳市 郭老师
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吗? 今年的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日。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生活。 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 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 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 曾经有一位文弱但高贵而倔强的灵魂,用自己的笔为我们谱写了一首激情的爱国诗歌,让 我们走近这位诗人——戴望舒,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
3、这两种对比鲜明的感情是通过哪些词语来表达的?这些词语有什么特 点?由此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4、诗人在“摸索”这一动作中容纳了极复杂的感觉经验,请举例说明。 由此而展开的内心情感的变化是怎样的呢?
自学指导
5、“辽远的一角”是指什么? 6、读“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一句,这是诗 中第二次出现“我用残损的手掌”,有什么作用?“恋人的柔发”“婴孩手 中乳”这两个意象选用得恰如其分,你认为好在哪里? 7、“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用了什么修辞 方法?起了什么作用? 8、再朗读诗歌,看看在押韵方式上有什么“与众不同”?
自学检测
自学检测二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诗歌以这两行开头,有什么作用?
(1)统摄全诗。这两句为实写,确立了“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土地”这一中心 意象,从而展开以下的虚写和想像。 (2)为抒情定调。对敌人的痛恨,对祖国的炽爱。
自学检测 2、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什么?
3、这两种对比鲜明的感情是通过哪些
深沉的爱国之情
切肤的沦亡之痛
线索:手掌的感受。
自学检测
5、“辽远的一角”是指什么? 指敌后人民的抗日根据地,没有被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
6、读“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一句,这是诗中第二次 出现“我用残损的手掌”,有什么作用?“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两个意象 选用得恰如其分,你认为好在哪里? 强调。 因爱国而受到敌人迫害的“我”在这块温暖明朗的土地上找到了安慰。 这两个意象使人对解放区倍感亲切。
rǒu lÌn 蹂躏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42年,是抗日战争的最艰苦年代。当时祖国半壁江 山沦于敌手,民族处于危亡关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 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 服。
写作背景
《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在 诗中,作者面对现实,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 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 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 爱。同时,借助于诗的想象,表达了对“辽远 一角”的解放区的向往。
更好地表达诗 人内心深处的 爱与恨。
自学检测 4、诗人在“摸索”这一动作中容纳了极复杂的感觉经验,请举例说明。由此而 展开的内心情感的变化是怎样的呢?
视觉:“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嗅觉:“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触觉:“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我用残损 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味觉: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自学检测
7、“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起了什么作用? 比喻。是用水深火热的沦陷区反衬解放区——那里是将要实现民族复兴、诞生“永 恒的中国”的地方。
8、再朗读诗歌,看看在押韵方式上有什么“与众不同”? 有时是四行诗句押一个韵,有时是两行押一个韵。押韵方式灵活,既体现了现代 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要点归纳
1.看修辞 2.抓关键词 3.明主旨句
当堂检测
• 1、戴望舒,现代 诗人。因创作了一首诗歌《雨巷 》被称为“ 雨巷诗人”。 • 2、分析下列比喻句的作用。 (1)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