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靶向药物概论--赵军(北京大学)

合集下载

2018抗肿瘤靶向药物概论讲解材料ppt课件

2018抗肿瘤靶向药物概论讲解材料ppt课件
Angiostatin,Endostatin 肿瘤转移、侵袭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Marimastat 肿瘤耐药 :P-gp XR9576 MRP, LRP,GST,PKC,TopoII等 致病基因 :抑制突变基因产物形成 反义寡核苷酸,SiRNA 修复、去除致病基
因 同源重组、基因敲除 其他 :端粒及端粒酶、DNA 拓扑异构酶、泛素化途径调控因子
Iressa (ZD1839,Gefitinib)
口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拮 抗剂
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对乳腺 癌、前列腺癌及头颈部肿瘤等均证实有效
常用剂量:250mg QD 主要毒副作用为消化道反应和痤疮样皮疹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目前常用靶向药物
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吉非替尼,厄洛替尼
EGFR单克隆抗体:cetuximab (Erbitux爱必妥) HER-2单抗:Herceptin(Trastuzumab,贺赛汀) CD-20单抗:Rituximab(美罗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 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imatinib (Glivec,格列卫) 多靶点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

肿瘤靶向治疗的优势与局限性分析

肿瘤靶向治疗的优势与局限性分析

肿瘤靶向治疗的优势与局限性分析摘要:肿瘤靶向治疗技术是指在无创或微创条件下以肿瘤为目标, 采用精准定位、针对性较强、患者依从性强、毒副反应小的局部或全身性治疗,以期达到有效控制肿瘤, 减少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细胞损伤为目的的各种治疗方式的总称。

目前, 肿瘤靶向治疗凭借其针对性与靶向性, 在肿瘤治疗中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成为肿瘤治疗的热点方向。

虽然肿瘤的靶向治疗有着之前肿瘤治疗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如定位精确、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便于实施等,但靶向治疗也存在其目前难以逾越的局限性,如,治疗费用高、对患者的选择性、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耐药性等。

关键词:肿瘤;靶向治疗;优势;局限性[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1-wt 引言:靶向治疗,顾名思义就是对肿瘤进行针对性地打击从而控制肿瘤的发生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癌症治疗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即由经验治疗主义向循证医学、由细胞攻击模式向靶向性治疗模式转变。

“靶向治疗”即应用靶向技术向肿瘤区域精确使用药物的和“靶点治疗”即利用肿瘤细胞特异的信号传导或特异代谢途径控制的是肿瘤研究的两大方向。

1肿瘤靶向治疗的优势1.1靶向治疗定位精确传统的肿瘤放、化疗常常是“敌我不分”,在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体内正常细胞。

而且副作用往往非常多,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脱发、肝肾功能损害、神经毒性等。

晚肿瘤患者在接受传统放、化疗治疗时,除了忍受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也常常不堪其副作用的折磨,十分难受。

而靶向治疗只针对特定的肿瘤细胞或以细胞受体、抗原、细胞信号调控分子、关键的基因、血管等为靶点的治疗方法。

在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由于其精准的定位对正常细胞伤害小,毒副作用相对传统的肿瘤放、化疗少很多。

1.2靶向治疗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目前来自全世界的报道中,靶向治疗有效率约70%。

另外,靶向治疗的无病生存时间(从治疗开始,至疾病复发或由于疾病进展导致患者死亡的时间),明显高于化疗无病生存时间。

外周血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外周血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论外周血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唐兴.蒋东,赵军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江苏苏州215006摘要: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 T C s)水平变化,探讨外周血叶酸受体阳性C T C s在非小细胞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36例为肺癌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10例为良性病变组,健康志愿者54例为对照组。

3组均采用以叶酸受体为靶点的免疫磁珠阴性富集+实时荧光定量P C R法检测外周血叶酸受体阳性C T C s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 E A)、糖链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 C A)125、C A724、细胞角蛋白19 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 Y F R 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 S E)水平。

比较3组C T C s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特征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 T C s水平;绘制R O C曲线,评价C T C s及血清C E A、C A125、C A724、C Y FR A21-1、NSE 5项指标联合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价值。

结果肺癌组C T C s水平[11. 21 (8. 58,15. 30) F U/3m l j高于良性病变组[7. 55 (5. 23,10•25)F U/3m L]和对照组[4.95(3•55,7•62)F U/3m L](;:)<0•05),良性病变组高于对照组(P<0•05)。

T N M分期I、II、丨H、W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TCs 水平[11. 00(8. 58,13. 30)、13. 25(10. 48,16. 88)、14. 77( 11. 47,16. 55)、17. 89(17.07.19.22)F U/3m 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幵=〗6.443./3<0.05);不同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丁分期、分化等级、病理类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 T C 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 O 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 T C s以8. 70 F U/3m L为最佳截断值,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A U C为0. 953(95%t7:0.926〜0. 979,P<0.05),灵敏度为79.40%,特异度为98.10%,诊断效能优于〔[六、(:八125、(:八724乂'丫?1^21-1、>«£联合检测。

靶向治疗药物

靶向治疗药物

激酶
进展期肾细胞癌,GIST,不可切 除或进展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多种激酶,考虑 VEGFR,
PDGFR和KIT
24 Trametinib 曲美替尼
Mekinist
不可切除的恶性黑色素瘤(需携 带BRAF V600E或V600K突变)
MEK-1和MEK-2
25 Vandetanib 凡德他尼 Caprelsa
VEGF,PDGF,FGF,TGF 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Bevacizumab Angiostatin
FDA批准的分子靶向药物
序号 药物名 中文名 商品名
适应症
靶点
1
Afatinib
含有EGFR19外显子确实或21外
阿法替尼 Gilotrif 显子(L858R)突变的转移性
非小细胞肺癌
EGFR,EGFR1/2, HER2和HER4
理想的分子靶向药物
高特异性
高亲合力
理想的靶向药物
高通透性
高同源性
高稳定性
第10页
分子靶向药物的共同特点
①具有调节作用和细胞稳定作用 ②临床治疗不一定需要达到剂量毒性(DLT)和最大
耐受量(MTD) ③毒性作用和临床表现与细胞毒药物有很大区别 ④直接针对引起癌变分子机制,比传统化疗更有选择
性和有效性 ⑤与常规治疗(化疗、放疗)合用,常有更好的疗效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2004
B-RAF抑制剂PLX4032治疗恶性黑色素瘤
PLX4032
• Plexxikon公司研发的靶向B-RAFV600E 突变体 的抑制剂
• 口服有效,目前处于临床III期研究
• 对80%B-RAF V600E突变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 有效

74岁肺腺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效果不好怎么办?赵军教授这样解答

74岁肺腺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效果不好怎么办?赵军教授这样解答

74岁肺腺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效果不好怎么办?赵军教授这样解答74岁的李女士被确诊为肺肠型腺癌IIIB期,当地医院给出的治疗方案为培美曲赛+顺铂+帕博利珠单抗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为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李女士决定先通过远程会诊的形式征询第二意见,于是在铭医严选的帮助下找到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赵军主任进行了一次非常详细的远程会诊。

图源:NFCR什么是肺肠型腺癌?肺肠型腺癌是与结直肠腺癌有相似组织形态的原发性肺腺癌,主要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与普通型肺腺癌相似所以易误诊。

通常其血清癌胚抗原和CA199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型肺腺癌。

肺肠型腺癌还需与结肠癌肺转移相鉴别。

会诊问答实录Q1: 后续理想的治疗方案是什么?赵军主任再次确认了患者的基因检查结果,认为目前患者所做的位点有限,暂时还不能完全判断是否有合适的靶向药,建议先做全套基因突变检测。

目前患者的PD-1表达阴性,建议加做二联检测,看一下TMB和MSI-H(微卫星不稳定)的表达,如果这两者表达高,提示PD-1治疗获益。

目前的治疗方案属于“盲用”,虽然化疗联合PD-1免疫抑制剂是可实施方案,但患者PD-1表达阴性,不是理想适用人群。

从临床数据来看,化疗联合PD-1的中位生存率为20个月,亚洲人群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中位生存率为24个月。

之后的治疗选择有两种:将目前药物组合中的PD-1改为贝伐珠单抗,或在目前三药基础上加贝伐单抗,变成四药联用。

目前国际上可以通过四药联用提高治疗的效果,但是还需要评估患者自身的耐受能力,和TMB和MSI的表达,如果基因检测后的结果提示患者并不适合PD-1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续还是要将PD-1免疫抑制剂去掉。

Q2:为什么要更换为贝伐珠单抗?(1)患者本身PD-1表达阴性,使用免疫药物本身不是理想选择;(2)相比靶向药物,免疫药物有更多的免疫毒性,比如心肌炎等。

但是更换方案前,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如李女士本身具有高血压史,更换贝伐珠单抗可能会导致血压偏高,到时候可能需要再调整降压药物;(3)患者本身有胸腔积液,贝伐珠单抗可以减少胸水渗出。

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展望肿瘤是一种高度复杂且多变的疾病,长期以来,肿瘤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和科研界关注的焦点。

在现代医学技术的推动下,肿瘤靶向治疗已经逐渐成为当今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对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展望进行讨论。

一、肿瘤靶向治疗的概念及优势肿瘤靶向治疗是一种基于肿瘤细胞特异性抗原及其信号传导途径的治疗方式。

传统的癌症治疗主要采用化疗、放疗和手术,虽然这些治疗方式有效,但由于化疗和放疗对正常细胞也有影响,常常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

肿瘤靶向治疗则具有高度特异性、低毒副作用等明显优势。

二、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1. 抗体药物抗体药物是肿瘤靶向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前,抗体药物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其中含有四种抗体药物:单抗、双特异性抗体、人源化抗体及第三代抗体。

其中,单抗作为第一代抗体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如利妥昔单抗可用于结直肠癌等多种肿瘤的治疗;双特异性抗体则是指同时具有不同的抗原特异性的抗体,也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人源化抗体则是将人的Fc部分替换到动物的抗体上,以降低免疫反应,并提高治疗效果。

第三代抗体则是运用新技术改进了抗体的功能,如可避免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性。

抗体药物的研究取得的巨大进展,对于肿瘤靶向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优势在于分子结构相对简单,口服给药方便,适应范围广。

其中较为典型的药物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激素类似物、血管生成抑制剂、转录因子抑制剂等。

目前,较为常见的应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小分子靶向药物有吉非替尼等。

3.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对肿瘤细胞的基因进行干预,以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

基因治疗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将抗肿瘤基因导入肿瘤细胞,即“增加该基因表达的治疗法”;另一种是针对肿瘤细胞已有的基因,直接对其进行干扰,即“干扰其正常功能的治疗法”。

近年来,基因治疗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如CAR-T细胞治疗在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方面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胡宏祥, 王学清, 张华*, 张强(北京大学药学院, 北京100191)摘要: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因其特异性强、耐受性好等特点, 在肿瘤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种类很多, 包括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激酶抑制剂等, 从1997年首个单抗药物利妥昔单抗上市到目前为止, 已被批准上市的药物达50多种, 抗肿瘤靶点也趋于多样化。

以肿瘤细胞特异性分子靶点为导向的药物研发已经成为现代抗肿瘤药物发展的主流趋势。

本文对FDA批准上市的分子靶向药物进行总结, 按照作用靶点的不同进行分类, 并对各类药物的分子机制及临床使用情况作一概述。

关键词: 分子靶向治疗; 单克隆抗体; 蛋白酪氨酸激酶; 抗肿瘤中图分类号: R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513-4870 (2015) 10-1232-08 Mechanism and clinical progress of molecular targeted cancer therapy HU Hong-xiang, WANG Xue-qing, ZHANG Hua*, ZHANG Qiang(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Abstract: Molecular target-based cancer therapy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cancer therapy because of its high specificity, good tolerance and so on. There are different kinds of molecular targeted drugs such as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small molecular kinase inhibitors, and more than 50 drugs have been approved since 1997. When the first monoclonal antibody, rituximab, was on the market.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target-based cancer therapeutics has become the main approach. Based on this, we summarized the drugs approved by FDA and introduced their mechanism of action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order to incorporate most molecular targeted drugs and describe clearly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we divided them into four categories: drugs related to EGFR, drugs related to antiangiogenesis, drugs related to specific antigen and other targeted drugs.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provide a current status of this field and discover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Key words: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monoclonal antibody; protein-tyrosine kinases; anti-cancer肿瘤分子靶向治疗(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与激素治疗、免疫治疗和细胞毒化疗药治疗共同构成了现代肿瘤药物治疗的主要治疗手段。

同位素 靶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同位素 靶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同位素靶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是文章引言的重要部分,用于介绍读者对整篇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在本篇长文中,我们将要探讨的是同位素靶向,这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利用特定同位素的放射性属性来靶向治疗某些疾病。

同位素靶向治疗是一种精准的治疗方式,利用同位素的放射性特性可以将药物直接传递到疾病组织或细胞上,避免对健康组织的伤害。

这种治疗方法有望成为未来医学领域的重要突破,为一些难以治愈的疾病带来新的希望。

本文将深入探讨同位素靶向治疗的概念、原理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前景。

通过对这一新兴治疗方法的全面介绍和讨论,我们将可以更好地了解同位素靶向的优势和潜力,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愿本文对读者有所裨益,为同位素靶向的发展和应用做出贡献。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 引言部分将介绍同位素靶向治疗的概念,文章的目的和结构安排。

- 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同位素的概念,靶向治疗的原理以及同位素靶向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

- 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展望同位素靶向治疗的未来发展,并给出结束语。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同位素靶向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和潜力。

通过分析同位素的概念、靶向治疗的原理以及同位素靶向治疗的应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一治疗方法的机制和优势。

同时,我们也希望为读者提供相关知识和信息,以便他们了解同位素靶向在治疗癌症等疾病中的作用,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探讨,促进同位素靶向在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2. 正文2.1 同位素的概念同位素是指原子核中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元素符号中的那个数字)但具有不同中子数的原子。

换句话说,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中具有相同的电子数,但核内的中子数却有所不同的原子。

同位素通常用化学元素符号后面带有一个或多个数值来表示,例如氢同位素中,普通的氢原子称为氢-1(或称氢-质子),氘(重氢)称为氢-2(或称氢-氘),氚(放射性氢)称为氢-3(或称氢-氚)。

希美替尼结构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希美替尼结构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希美替尼结构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希美替尼(Imatinib)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治疗的靶向治疗药物。

它是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异常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止了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希美替尼已被证明在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和一些消化道肿瘤等疾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随着对希美替尼的深入研究,人们对其治疗机制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着重介绍希美替尼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说明整篇文章的结构安排,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组织。

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在概述部分,会简要介绍希美替尼这种药物的背景和重要性。

文章结构部分即是本段,将会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安排。

目的部分则明确了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包括了希美替尼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这种药物的化学成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使用的情况。

结论部分则对全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希美替尼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的展望。

同时,通过结论部分可以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全文的核心意义和价值。

最后,结尾的结束语也是文章的收尾部分,可以对全文进行一个简短的总结或思考。

整个文章结构分明,逻辑清晰,能够很好地引导读者了解希美替尼这一药物的相关知识和重要性。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详细介绍希美替尼这一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以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重要药物。

通过对希美替尼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并理解希美替尼在临床上的作用机制和应用领域,为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希美替尼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对于肿瘤治疗以及其他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深入了解和研究希美替尼,可以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更多选择和参考,有助于促进医疗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关于抗肿瘤新药临床I期试验起始剂量推算的考虑

关于抗肿瘤新药临床I期试验起始剂量推算的考虑

发布日期20080617栏目化药药物评价>>综合评价标题关于抗肿瘤新药临床I期试验起始剂量推算的考虑作者王海学部门正文内容审评五部审评九室王海学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的起始剂量估算有其独特性,这是因为其临床I期试验多需要采用晚期肿瘤患者来进行耐受性和PK研究。

起始剂量选择时除考虑患者的安全性外,还需从伦理学方面考虑确保患者不经受不必要的低剂量而延误治疗。

抗肿瘤药物目前可以分为经典的细胞毒类药物和非细胞毒类药物,后者如分子靶向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两类药物的毒性反应特点和用药方法不同,因此它们在临床I期试验的起始剂量估算方法也不尽相同。

本文分类讨论了两类抗肿瘤药物的临床I期起始剂量的估算方法。

一、细胞毒类药物:美国、欧盟和日本在抗肿瘤药临床起始剂量推算中的考虑有所不同,简述如下:1)美国FDA明确说明依据啮齿类动物STD10的1/10来推算。

其中对严重或不可逆的毒性进行了补充说明,通常是指:动物死亡;癫痫发作或昏迷;心血管性虚脱或严重低血压休克;肝肾功能不可逆的损伤;临床病理学指征改变在2周内难以恢复;恢复期仍存在神经病变或神经毒性;体重降低过多。

若该剂量在非啮齿类动物引起严重不可逆的毒性,或非啮齿类为敏感动物种属时,临床起始剂量选择可采用非啮齿类动物最高非严重毒性剂量的1/6,上述推算均采用mg/m2表示。

2)日本建议采用小鼠相当于死亡剂量(MELD10)的1/10来推算,剂量单位采用mg/m2,并考虑该剂量在其它动物种属也未出现严重毒性。

如果其它动物(不同于小鼠)的毒性反应为更敏感,则应根据敏感动物选择较低的临床起始剂量。

如果申报产品在国外已有相关临床实验信息,可参考国外临床信息来确定临床起始剂量。

临床I期剂量推算应阐明其合理性。

3)欧盟说明根据MTD确定临床I期起始剂量是合适的,建议采用MTD 的1/10 来推算。

MTD的定义为可使动物存活的最大剂量,该研究通常采用小鼠。

同时需考虑在其它动物种属如大鼠中的毒性水平剂量,以及毒性反应是否具有量效关系。

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新药物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

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新药物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

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新药物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它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复杂而繁琐的工作。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新药物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解释这种新药物的定义、工作原理、以及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

靶向肿瘤干细胞的定义肿瘤干细胞(CSC)是一种高度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它们可以不断分裂并产生出新的恶性细胞。

与传统细胞不同的是,CSC具有抗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方式的不敏感性,这就意味着使用这些方法来治疗肿瘤会有很大的限制和困难。

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概念就是针对CSC的治疗方法,也就是通过选择性地杀死这些干细胞来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靶向CSC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为它可以直接攻击肿瘤的源头,减少轮流使用不同治疗方法的需要,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存和生活品质。

靶向肿瘤干细胞的工作原理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治疗方法的理念非常简单。

一方面,它通过针对CSC的自身生理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另一方面,它利用新型药物来杀死这些干细胞。

首先,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治疗方法必须找到CSC在肿瘤中的生存环境。

通常,这些细胞会聚集在肿瘤组织中心的缺氧和酸性环境下,并与周围的细胞发生相互作用。

除此之外,CSC还可以通过分泌、信号传导等方式影响其周围环境,从而提高其自身的保护能力。

一旦找到了CSC的生存环境,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治疗过程就可以开始了。

通常,这种治疗方法会使用抗体、小分子、病毒等针对CSC的无毒、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从而破坏CSC的结构,使其失去自我更新和恶性化的能力。

具体来说,这些药物可以防止信号传导、影响代谢途径、破坏DNA结构等,从而抑制CSC的新生物形成以及进一步的生长和扩散。

靶向肿瘤干细胞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治疗方法还处于早期阶段,但是已经有一些明显的成功案例。

例如,在治疗胃癌、直肠癌、乳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pd-(l)1抑制剂简介演示

pd-(l)1抑制剂简介演示

pd-(l)1抑制剂分类
PD-1抑制剂可分为单克隆抗体和拮抗剂两类。
单克隆抗体如Nivolumab、Pembrolizumab等,可与PD-1受体结合,阻断PD1信号通路;拮抗剂则可抑制PD-1与配体的相互作用。
pd-(l)1抑制剂发展历程
PD-1抑制剂的研究始于20世纪 90年代,早期发现PD-1信号通 路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
pd-(l)1抑制剂简介 演示
目 录
• 引言 • pd-(l)1抑制剂概述 • pd-(l)1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 pd-(l)1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 pd-(l)1抑制剂的疗效与安全性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CATALOGUE
引言
背景介绍
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旨在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 瘤。
pd-(l)1抑制剂的安全性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1
02
03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pd-(l)1抑制剂可激活免疫 系统,导致免疫相关不良 反应,如肺炎、结肠炎、 肝炎等。
药物相互作用
pd-(l)1抑制剂可能与其它 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 反应或疗效降低。
耐药性问题
部分患者对pd-(l)1抑制剂 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效 果。
pd-(l)1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治疗应用
非小细胞肺癌
PD-1抑制剂对非小细胞肺癌有显著疗效,特别是对于PD-L1表达阳性或TMB(肿瘤突变负荷)高的 患者。
小细胞肺癌
尽管小细胞肺癌对化疗较为敏感,但PD-1抑制剂在部分患者中仍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
肾细胞癌的治疗应用
肾透明细胞癌
PD-1抑制剂在肾透明细胞癌的治疗中发 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PD-L1表达阳 性的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rceptin(Trastuzumab,赫赛汀)

初次负荷剂量 :建议初次负荷量为4 mg/kg,90 分钟内静脉输入。应观察病人是否出现发热,寒 战或其它输注相关症状。停止输注可控制这些症 状,待症状消失后可继续输注。
维持剂量 :建议每周用量为2 mg/kg。如初次负 荷量可耐受,则此剂量可于30分钟内输完。 请勿静推或静脉冲入。
1.00 Surviv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0.75
Tarceva (n=488) Median survival (months) 6.7 31 Placebo (n=243) 4.7 21
0.50
1-year survival (%)
Hazard ratio (HR)=0.73, p<0.001*
Shepherd F, et al. N Engl J Med 2005;353:123–32
Tarceva与二线化疗相近
Outcome Tarceva1,2 (150mg/day)
8.9% 7.9 mo
Docetaxel3,4 (75mg/m2)
7.1–8.8% 5.3–9.1 mo 30–37% 5.7–7.9 mo 9.15 mo
抗肿瘤靶向药物概论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 北京肿瘤医院 胸部肿瘤内科 赵军
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
手术 局部治疗切除已知肿瘤
放疗 局部杀灭快速分化的肿瘤细胞
靶向治疗 特异性抑制肿瘤生长关键途径
化疗细胞毒药物 杀灭迅速分化的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 激发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
传统化疗的缺点

非特异性杀伤 耐药


疗效达到平台

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是将人IgG1的稳定区和针对HER2受体 胞外区的鼠源单克隆抗体的抗原决定簇嵌合在一起的人源化单克隆抗 体 作用机制:与HER2受体结合后干扰后者的自身磷酸化及阻碍异源二 聚体形成,抑制信号传导系统的激活,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在 人体内诱导针对肿瘤细胞的抗体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适应症 :适用于治疗HER2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 :作为单一药物 治疗已接受过1个或多个化疗方案的转移性乳腺癌 ;与紫杉类药物合 用治疗未接受过化疗的转移性乳腺癌。 赫赛汀单用有效率为11.6%~21%,与PDD、CTX及泰索帝等联合化 疗,有协同作用,与紫杉醇、阿霉素有相加作用。
乳腺癌
结直肠癌 胃癌 胰腺癌 卵巢癌 头颈癌
14 - 90%
45 - 80% 30 - 60% 30 - 50% 35 - 60% 70 – 90%
Iressa (ZD1839,Gefitinib)

口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拮 抗剂
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对乳腺 癌、前列腺癌及头颈部肿瘤等均证实有效 常用剂量:250mg QD
0.25 Tarceva
Placebo 0 0 5 10 15 20 Survival time (months) 25 30
*HR and p (log-rank test) adjusted for stratification factors at randomisation and EGFR status

2002年9月,美国FDA批准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标准方案治疗 无效的晚期NSCLC的二线或三线治疗方案 常用剂量:150mg QD


主要毒副作用为消化道反应和痤疮样皮疹
BR.21研究设计
既往经治疗的 NSCLC 按以下因素分层: 研究中心 一般状况评分 (0/1 vs 2/3) 既往化疗疗效 (CR/PR:SD:PD) 既往接受化疗的方案数 (1 vs 2) 既往使用含铂类药物方案 (是 vs 否)
CR = 完全有效; PR = 部分有效; SD = 疾病稳定; PD = 疾病进展
Shepherd FA, Jose Rodrigues Pereira, Tudor Ciuleanu, et al. N Engl J Med 2005; 353(2): 123-132
特罗凯® 150mg/d
随 机 分 组
31% 6.7 mo 9.42 mo
30% 8.3 mo 9.45 mo
1Shepherd F, et al. N Engl J Med 2005;353:123–32; 2OSI and Roche data on file F, et al. J Clin Oncol 2000;18:2095–103; 4Fossella F, et al. J Clin Oncol 2000;18:2354–62; 5Hanna N, et al. J Clin Oncol 2004;22:1589–97 *Results cannot be compared directly because of different patient populations 3Shepherd


Herceptin常见毒性

输液相关症状 :第一次输注本药时,约40%患者会出现 通常包括寒战和/或发热等的症候群。这些症状一般为轻 或中度,很少需停用,可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 抗组织胺药如苯海拉明治疗。 其它症状和/或体征包括:恶心,呕吐,疼痛,寒战,头 痛,眩晕,呼吸困难,低血压,皮疹和乏力。这些症状在 以后的输入本药过程中很少出现。 心脏毒性 :临床实验中观察到本药治疗的患者中有心功 能不全的表现。 腹泻 :单独使用本药治疗的患者中27%发生腹泻
常见不良反应-腹泻

多为大便变稀和次数增多, 多在服药后1周到1个 月出现


遵医嘱口服止泻药物
患者腹泻后,体力较差,应卧床休息,减少体力 损耗 多吃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像米汤等 家属帮助患者保持内裤、床单和肛门清洁干燥

HER-2单抗 Herceptin(Trastuzumab,赫赛汀)



CD-20单抗 Rituximab(美罗华)
Rituximab(美罗华)
是一种针对CD20的人/鼠嵌合单抗, 近年来治疗低度恶性淋巴瘤的最重要进展 经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美罗华可用于: ● 联合CHOP*方案8个疗程治疗侵袭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 联合CVP**方案8个疗程一线治疗惰性(滤泡性)淋巴瘤 ● 治疗复发或化疗耐药的惰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Pemetrexed5 (500mg/m2)
9.1% 4.6 mo
Response rate Median duration of response 1-year survival rate Median survival Median survival in PS0/1 pts with 1 prior regimen

多靶点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
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吉非替尼
厄洛替尼
人类肿瘤的EGFR表达情况
肿瘤高EGFR表达 : 非小细胞肺癌 前列腺癌 40 - 80% 40 - 70%
高表达通常与以下有关: 浸润 转移 疾病晚期 预后差 对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抗拒
*已据分层因素及EGFR情况校正(除研究中心外)
Shepherd FA, Jose Rodrigues Pereira, Tudor Ciuleanu, et al. N Engl J Med 2005; 353(2): 123-132
BR21:Improvement in overall survival with Tarceva
安慰剂 150mg/d
*2:1的比例分组
BR.21: 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
特罗凯®
(n=488) 2.2 6.7 31
对照组
(n=243) 1.8 4.7 22 HR* Log-rank p
无进展生存期 总生存期 (月) 1年生存率(%)
(月)
0.61 0.71
<0.0001 <0.0001
50%
25%
15.7%
10.1%
6.3%
5.0%
5.0%
6.9%
0%

大部分为CTC I-II级,不需处理 与研究药物相关或可能相关的CTC III-IV级不良事件共5例 未见发生明确的肺间质病变的病例
Guan et al, 2005
OSI-774 (Tarceva, erlotinib)
常见不良反应-皮疹

皮疹主要位于皮脂腺分布的部位即颜面部、躯干 上部,中位出现时间为 1 ~ 2 周,常在第 3-4 周达 到顶峰。
应避免抓挠 , 勿用碱性肥皂和粗毛巾擦洗,局部 禁涂刺激性药物


穿舒适、柔软的衣服,避免强烈阳光刺激皮肤 , 保持皮肤卫生 局部按医嘱给予止痒药膏

痤疮样皮疹
皮肤附属器官损害
EGFR单克隆抗体 cetuximab (Erbitux爱必妥)
cetuximab (Erbitux爱必妥)

人-鼠嵌合型 IgG1 抗体抗体 应用:头颈部肿瘤、结直肠癌以及 肺癌和乳腺癌等肿瘤的治疗 与化疗联合应用

作用机制

直接抗肿瘤作用:包括诱导凋亡、抑制受体的生 物功能、提高其他药物的细胞毒作用和抑制肿瘤 细胞生长和存活的重要蛋白质的表达。 间接作用:包括补体介导的细胞杀伤(CDC)和抗 体依赖的细胞杀伤(ADCC)效应。 抑制肿瘤血管生产发挥抗肿瘤作用
HER-2

HER2(c-erbB-2)受体是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 跨膜蛋白。
约20%~30%的晚期乳腺癌的癌组织中有HER2受 体基因的过度表达。 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下 降,同时,预示对某些化疗和内分泌治疗药物耐 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