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大纲

合集下载

三年级德育与法规教学大纲

三年级德育与法规教学大纲

三年级德育与法规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通过德育与法规的教学,使三年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道德素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
2.1 德育部分
德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

2.2 法规部分
法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宪法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守则、校规校纪等。

三、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安排
教学时间为一个学期,共计20课时。

每课时40分钟。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

六、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案例、视频、法律法规文本等。

七、教学注意事项
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
的发展。

3. 强化法治观念,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
适应能力。

以上为三年级德育与法规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
统的德育与法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德育论教学大纲

小学德育论教学大纲
(一)德育的实质是育“德”
(二)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尊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
(三)把握德育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四)学校德育的定义及其组成部分
第二节品德定义
一、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及其形式
(一)哲学
(二)政治思想
(三)法权思想
(四)道德
(五)宗教
二、品德的涵义、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三、品德与社会意识、社会规范的关系
二、各科教学的特点及德育作用
第二节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及其活动
一、共青团组织及其活动
二、少先队组织及其活动
三、学生会组织及其活动
第三节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特点
二、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三、组织课外和校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社会实践活动
一、组织学生参加劳动
二、开展勤工俭学活动
一、提出共同的奋斗目标
二、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三、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四、建立严格的班集体纪律
五、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第五节班集体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
一、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二、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三、评定学生操行
第六节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全面负责、全面安排
二、面向全班,照顾个别
三、善始善终,循序渐进
《小学德育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404208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的对象
(一)课程性质:必修
(二)课程目的:该课程旨在研究德育现象基础上,揭示德育的基本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德育原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对德育各种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及解决各种德育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科学育人理念,即以人为本,遵循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进行德育实施的能力。

全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大纲

全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大纲

全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大纲目的和意义本教育大纲旨在全面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素养。

教育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包括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友善乐于助人等。

2.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他们能够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权益。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关心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4. 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使他们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程序。

教育内容1. 道德教育:-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加强他们的道德修养和品德塑造。

-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教育他们友善待人、团结合作。

- 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惯。

2. 法治教育:- 介绍国家法律制度和法律职能,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 强调法律的公正、平等和保护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尊重。

- 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

- 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使他们能够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益。

教育方法1. 理论教育:- 通过讲授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道德和法律的基本原理和规则。

- 通过研究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道德和法律问题。

- 通过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实践教育:-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和法律的实际应用。

-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 制定学校规章制度,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和法律的惯。

教育评价1. 综合评价:- 通过观察、记录、考察等方式,对学生的道德和法治表现进行评价。

-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2. 考试评价:- 设计合适的考试题目,测试学生对道德和法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 考试内容涵盖道德和法治的基本原理、案例分析等方面。

实施策略1. 教育资源:- 配备专业教师和辅导员,提供专业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一、引言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提升他们的道德行为素养。

为了确保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进行,制定本教学大纲,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道德情感,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学校纪律,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尊心。

三、教学内容1. 爱国主义教育1.1 讲述中国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1.2 通过红色教育,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和革命事迹,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意识。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2 通过教育案例,让学生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

3. 学校和社会公德教育3.1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3.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4. 生活常识和安全教育4.1 指导学生认识并应对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提高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心理健康,增强身心健康素养。

四、教学方法1. 倡导启发式教育,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3. 利用多媒体技术,给予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增加教学趣味性和吸引力。

五、教学评价1.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日常评价、学科综合评价和综合展示评价等。

2.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他们主动思考、自我改进的能力。

全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大纲

全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大纲

全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大纲第一章:引言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法治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在全国小学阶段,我们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实施适宜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第二章:教育目标1.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2. 法治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掌握基本的法律技能。

法治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掌握基本的法律技能。

第三章:教育内容1. 德育内容:包括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勤奋研究等方面的教育。

德育内容:包括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勤奋学习等方面的教育。

2. 法治教育内容:包括宪法法规、法律常识、法律实务、法律案例等方面的教育。

法治教育内容:包括宪法法规、法律常识、法律实务、法律案例等方面的教育。

第四章:教育方法1. 德育方法:采用情景教学、角色扮演、集体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德育方法:采用情景教学、角色扮演、集体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2. 法治教育方法:采用讲解法律、模拟法庭、法律辩论等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技能。

法治教育方法:采用讲解法律、模拟法庭、法律辩论等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技能。

第五章:评价与反馈1. 德育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同伴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情况,给予正面的鼓励和适时的指导。

德育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同伴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情况,给予正面的鼓励和适时的指导。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一、小学低年级(1-2年级)德育目标及内容1.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关爱同学。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具体内容:(1)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礼仪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历史、地理、文化等基本知识,增强国家认同感。

(3)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小学中年级(3-4年级)德育目标及内容1. 巩固和提升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加强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2.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具体内容:(1)开展法治教育,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规,树立法治观念。

(2)进行民族优秀文化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3)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绿色生活习惯。

三、小学高年级(5-6年级)德育目标及内容1. 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2. 深化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现状,增强国家使命感。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具体内容:(1)开展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进行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战略,激发学生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3)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德育教学方法与措施1. 结合学科教学,将德育内容融入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接受德育教育。

2. 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志愿服务等,激发学生参与德育实践的热情。

3. 加强家校合作,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活动,提高家长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五、德育评价与反馈1. 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从学生的道德行为、课堂表现、活动参与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中小学道德教育专题教育大纲

中小学道德教育专题教育大纲

中小学道德教育专题教育大纲背景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自我认知和发展道德判断力的关键时期。

因此,制定中小学道德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中小学道德教育专题教育大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惯。

内容1. 价值观培养-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念。

2. 道德准则教育- 教授学生常见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

- 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的惯。

3. 社会责任教育- 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精神。

- 增强学生对公益事业的认识和意识。

4. 个人品德培养- 培养学生自律、坚毅和勇气。

-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进取、守纪守法的品德观念。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 创造具有真实性和现实性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研究道德问题的处理方式和解决方案。

2. 讨论教学法- 通过对道德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道德思维能力。

3. 角色扮演教学法-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道德决策的过程,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选择能力。

4. 案例分析教学法- 分析真实或虚构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解读和评估其中的道德问题和决策,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评估方式1. 学生调查问卷- 通过学生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惯。

2. 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评估他们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个人作品展示- 学生可以通过个人作品展示展示自己对道德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结中小学道德教育专题教育大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通过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提高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

通过学生调查问卷、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参与度以及个人作品展示等评估方式,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小学德育大纲实施方案

小学德育大纲实施方案

小学德育大纲实施方案一、前言。

小学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进小学德育工作,制定了本实施方案,旨在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总体目标。

本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系统、科学、有效的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成长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

三、具体措施。

1. 设立德育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将德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设立德育课程。

在德育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传授道德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树立榜样。

学校要注重树立榜样,培养一批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师生典型,通过表彰、宣传等方式,让学生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励学生向他们看齐。

3. 开展主题教育。

每学期组织一次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如“诚实守信”、“友爱互助”等,通过讲座、演讲、征文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道德素养。

4. 强化家校合作。

学校要积极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协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5. 加强德育评估。

建立健全德育评估体系,定期对学生的品德和行为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

四、实施保障。

1. 加强师资培训。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德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2. 完善管理制度。

学校要完善德育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的德育工作机制,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加强资源支持。

学校要加强对德育教育的资源支持,提供必要的教育设施和教学资源,为德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五、结语。

小学德育大纲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全体师生能够共同努力,落实好本方案,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贡献力量,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年级德育工作大纲

二年级德育工作大纲

二年级德育工作大纲二年级德育工作大纲2023年,二年级的德育工作将继续加强,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将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个人价值观。

一、思想教育在思想教育方面,我们将注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创造,形成批判思维、探究精神、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德育中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创新。

二、品德教育在品德教育方面,我们将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我们将开展多种形式的品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感恩、友爱、诚信、勤奋、守纪、尊敬、责任、合作等品质,并通过具体事例让他们懂得品德的重要性和应该如何去做一个好的人。

三、纪律教育在纪律教育方面,我们将注重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

象征性地开展“红领巾讲话”、班会纪律学习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守纪律的重要性。

此外,还将组织纪律考试,对于做出优秀表现的学生进行表扬和激励。

四、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方面,我们将增加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培养。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站,开展消防演习,教学生掌握遇事冷静、果断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让学生掌握交通规则,懂得自我保护,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五、团队教育在团队教育方面,我们将注重学生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的培养。

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比赛、文艺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伙伴之间的默契与信任,并注重学生在团队中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同时,也学习如何团结他人,共同完成目标。

六、传统文化教育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我们将注重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学习。

组织学生参加国学经典诵读、书法、民族乐器演奏等活动,促进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以上是二年级德育工作大纲,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中更好地面对困境、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

小学德育纲要

小学德育纲要

小学德育纲要
小学德育纲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民族自豪感。

2. 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要求学生关注他人,乐于助人,与他人和谐相处。

3. 社会公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了解社会规则和秩序,培养正确的社交行为和习惯。

4. 家庭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尊重家长、尊重他人,学会承担家庭责任,培养正确的家庭观念和家风。

5. 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传授基本的卫生知识和健康养生方法。

6. 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欣赏和欣赏艺术作品。

7. 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诚信、正直、勇敢和责任心。

小学德育纲要的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教学大纲

《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教学大纲

《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课程类别:学科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48学时、2.5学时其中实践学时:16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第五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让学生了解小学德育课程,尤其是处于德育主力军地位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充分明确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深刻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在学校德育中的主力地位;二是掌握小学德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三是基本了解各年级德育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四是掌握进行小学德育学科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以及如何进行小学德育课程的开发、利用与整合、共享,并具备初步的实践能力,为将来做一名合格小学德育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五是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心,热爱教育,立德树人,激励学生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二、课程教学要求1.注意本课程与教育学原理、德育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相关内容的链接,注意学科的贯穿。

2.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为灵魂,努力反映本学科的新理念、新成就,新动向,注意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方法。

3.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通过见习、实习,观课、说课、磨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将来更好从事小学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品德奠定良好的基础。

4.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案例教学。

5.在教学中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的关系,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将教、学、研相结合。

三、先修课程本课程以教育学原理、德育原理、教育哲学以及其他文史学科等为先行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1.课程重点:(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2)小学《道德与法治》各年级教材主题解读(3)小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探究2.课程难点:(1)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的综合性特征的落实;(2)《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科学精神、人文关怀及全球视野的引领。

中小学德育指南德育内容

中小学德育指南德育内容
2.5.1价值观教育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播正能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2.5.2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弘扬正能量;
-抵制不良风气,倡导文明行为;
-传承优良传统,培育新时代青年。
三、德育实施策略
3.1课程教育
-和睦相处,互相尊重;
-勤俭持家,树立良好家风。
2.2法律法规教育
2.2.1法律意识教育
-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
-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履行法定义务。
2.2.2知法守法教育
-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治素养;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抵制违法犯罪;
-积极参与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4.1国旗、国徽、国歌教育
-了解国旗、国徽、国歌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尊重国旗、国徽、国歌,增强国家意识;
-积极参与升旗仪式,表达爱国情感。
2.4.2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学习革命先烈事迹,传承革命精神;
-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树立国家观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小学德育指南德育内容
一、德育目标
1.1总体目标
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总体目标为: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
-增强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五年级德育与法制教育课程大纲

五年级德育与法制教育课程大纲

五年级德育与法制教育课程大纲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 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使他们能够遵守法律并正确处理法律问题。

- 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和法律意识,促进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课程内容第一单元:道德与价值观- 研究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如诚实、友善、尊重他人等。

- 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差异。

- 分析道德冲突的情境,培养学生正确判断和处理道德问题的能力。

第二单元:法制意识- 研究基本的法律知识,如法律的定义、法律的作用等。

- 了解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组成部分,如宪法、法律法规等。

- 分析法律案例,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法律和判断法律问题的能力。

第三单元:法律素养- 研究法律常识,如法律的分类、法律的适用等。

- 研究法律文书的基本格式和要素,如合同、诉讼文书等。

- 分析法律文书和案例,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单元:公民责任感- 研究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选举权等。

- 讨论公民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如保护环境、参与公益活动等。

- 分析公民行为的影响和后果,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

第五单元:安全与自我保护- 研究常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如火灾逃生、交通安全等。

- 分析常见的安全风险和危险情境,培养学生正确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 研究法律保护措施和应急求助方式,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评估方式- 课堂参与: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参与小组讨论等。

- 作业评定: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评估。

- 考试评估:定期考试以测试学生对道德与法制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

- 项目评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模拟法庭等项目的表现评估。

参考资料- 《德育与法制教育课程标准》- 《小学德育与法制教育教材》- 《德育与法制教育课程教学指导》。

学校分年级德育目标框架(小学)

学校分年级德育目标框架(小学)

学校分年级德育目标框架(小学)
学校分年级德育目标框架(小学)
一、小学低年级的德育目标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和有关祖国的知识、保护环境,爱惜资源,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

一年级:教育和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对中国共产党、祖国、人民的热爱之情,爱亲敬长,逐步形成集体意识,了解家乡,感受家乡的美好。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和有关祖国的知识,有保护环境的意识,爱惜资源,对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产生强烈的愿望,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等良好品质。

二年级: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熟悉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和有关祖国的知识,有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具体行动和想法,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

二、小学中高年级的德育目标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有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

三年级: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1。

A3-B7-C14 0.1 小学德育大纲

A3-B7-C14 0.1 小学德育大纲

小学德育大纲实施德育主要通过各种教学、校级班级工作和各种教育活动、少先队教育、家长工作和校外工作等途径。

诸途径均应以本《纲要》为指导,在校长的领导下,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

一、各科教学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

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直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以指导他们的行为。

任课教师要以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联系学生实际,在讲清道理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行为要求。

其它各科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任课教师要在全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要根据各种教学大纲中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按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语文教学要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将语言文字的训练。

句段篇章的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利用课文内容中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使学生经常地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数学教学最易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并要通过数学训练,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品生、品社教学最易于具体、形象、生动地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要通过教学,教育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科学教学要在讲授自然常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相信科学的精神和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及能力。

音乐、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治学生的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情趣。

体育教学要在体育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锻炼身体的习惯以及朝气蓬勃、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精神。

并通过体育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和合作精神。

中小学德育大纲

中小学德育大纲

中小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

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和学习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一、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辩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思想品德基础.二、基本内容和要求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湿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一)热爱祖国的教育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祖国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帝国主义的欺辱和进行的英勇反抗,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遇到很多困难,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做贡献的理想;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逐步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爱护国家财产,立志保卫祖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教育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现在正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英勇奋斗、艰苦创业、大公无私、坚持真理、全心全意为人民等高尚品质,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少先队员要接受党的教育,做党的好孩子。

中小学德育大纲

中小学德育大纲

中小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

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和学习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一、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辩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思想品德基础。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湿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一)热爱祖国的教育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祖国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帝国主义的欺辱和进行的英勇反抗,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遇到很多困难,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做贡献的理想;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逐步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爱护国家财产,立志保卫祖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教育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

全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大纲

全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大纲

全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大纲一、前言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全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大纲。

本大纲旨在通过系统、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惯,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二、教育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2.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尊重他人,关爱生命,诚实守信,勤奋好学。

3. 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法律意识,知法守法,用法维权。

4.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健康成长。

三、教育内容1. 道德教育1.1 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1.2 社会公德教育: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1.3 家庭美德教育: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亲人。

1.4 个人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不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 法治教育2.1 法律知识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2.2 法治观念教育: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3 权利义务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4 自我保护教育: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预防违法犯罪。

四、教育途径1. 课堂教学: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学,让学生在课堂研究中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

2. 专题教育:开展道德与法治专题教育,如诚信、感恩、法治教育周等。

3. 实践活动:组织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

4. 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举办各类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氛围。

5. 家庭教育:加强家校合作,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五、教育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度、实践活动等。

2. 成果评价:通过测试、演讲、作文等形式,评价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小学生德育纲要

小学生德育纲要

小学生德育纲要一、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

5、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爱护环境,珍惜资源。

6、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德育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讲述祖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和可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组织学生参加升旗仪式、唱国歌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2、集体主义教育开展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教育学生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光,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合作、分享。

3、道德品质教育(1)文明礼貌教育:教导学生使用文明用语,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2)诚实守信教育:教育学生不说谎、不抄袭、不欺骗,做到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3)尊老爱幼教育:引导学生尊敬长辈,关爱幼小,学会感恩和照顾他人。

(4)团结友爱教育:培养学生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不歧视他人。

4、行为习惯教育(1)学习习惯教育: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

(2)生活习惯教育:教导学生保持个人卫生,整理书包和书桌,按时作息,合理安排时间。

5、环保教育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培养学生节约水电、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等环保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6、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学生应对挫折和困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三、德育途径1、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课文的讲解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和合作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德育大纲(试行)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参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在小学教育中居重要地位,它与其它各教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培养目标: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教育内容和基本要求: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

一、热爱祖国的教育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帝国主义的欺辱和进行的英勇反抗,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遇到很多困难,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做贡献的理想;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逐步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爱护国家财产,立志保卫福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教育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过去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现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英勇奋斗、艰苦创业、大公无私、坚持真理、全心全意为人民等高尚品质,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知道共产党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少先队员要接受党的教育,做党的好孩子。

三、热爱人民的教育教育学生知道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各族人民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了解我国人民勤劳智慧、勇敢顽强、酷爱自由与和平等传统美德,培养热爱人民的感情;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改革开放中的先进人物学习,初步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知道热爱人民要从身边做起,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同情和帮助残疾人、助人为乐、与各族少年儿童、外国小朋友友好相处。

四、热爱集体的教育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要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培养集体意识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服从集体决定,遵守纪律,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珍惜集体荣誉,为集体争光;在集体中团结、谦让、互助、合作,关心他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习做集体的小主人。

五、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教育学生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祖国建设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幸福生活靠劳动创造;要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爱护公物,勤俭节约;学习老一辈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初步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六、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教育学生知道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公民的义务;初步懂得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离不开文化科学知识,从小把自己的学习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想联系起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勤奋好学、刻苦努力、专心踏实、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热爱科学,相信科学,不迷信,提倡爱动脑筋,培养动手能力。

七、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教育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对人热情有礼貌,会用礼貌用语,不讲粗话,不打架,不骂人;初步掌握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场所的秩序;讲究个人卫生,保护环境整洁;爱护公用设施、文物古迹,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养成文明礼貌、遵守纪律、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八、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教育学生要诚实、正直、谦虚、宽厚、有同情心、活泼、开朗、勇敢、坚强、有毅力、不怕困难、不任性、不骄傲、珍惜时间、负责任、守信用、自尊自爱、积极进取,提倡讲效率、重质量、勇于创新。

九、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教育学生懂得在集体中要平等待人,有事和大家商量,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在少先队组织里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行使少先队员的民主权利,学习过民主生活;知道国家有法律,初步树立遵纪守法观念,学习和遵守《交通管理规则》、《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等法规中与小学生生活有关的规定。

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正确看待周围常见的事物;初步学习全面地发展地看待问题的方法。

教育途径实施德育主要通过各种教学、校级班级工作和各种教育活动、少先队教育、家长工作和校外工作等途径。

诸途径均应以本《纲要》为指导,在校长的领导下,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

一、各科教学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

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直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以指导他们的行为。

任课教师要以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联系学生实际,在讲清道理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行为要求。

其它各科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任课教师要在全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要根据各种教学大纲中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按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语文教学要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将语言文字的训练。

句段篇章的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利用课文内容中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使学生经常地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数学教学最易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并要通过数学训练,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史地教学最易于具体、形象、生动地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要通过教学,教育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自然教学要在讲授自然常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相信科学的精神和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及能力。

音乐、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治学生的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情趣。

体育教学要在体育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锻炼身体的习惯以及朝气蓬勃、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精神。

并通过体育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和合作精神。

劳动教学要把传授劳动知识技能与培养劳动习惯结合起来,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工作的责任心,养成劳动习惯。

二、校级、班级工作和各种教育活动校级教育工作是结合学校实际,面向学校学生进行的。

学校校长和有关负责人是校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要认真贯彻《小学德育纲要》、《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组织全校性的教育活动,建立升旗仪式、重要集会、校长讲话等制度以及开壁教育陈列室等,并通过加强日常管理,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

班级教育工作是向全班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组织管理。

班主任是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要全面了解学生,组织培养班集体,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加强班级管理,深入细致地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班风;协调班级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学校和班级要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适合小学生年龄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和劳动、社会实践活动,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活动之中。

要依靠校内外的力量,组织各种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要通过参观、访问、劳动、社会调查等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和认识社会;还应重视社会环境和社会信息对学生的影响,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影视、文娱节目等,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思想品德教育,抵制各种不良影响。

三、少先队教育少先队教育要按照队章的要求,充分发挥其组织作用。

要运用其特有的教育手段,通过队员当家作主的集体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

少先队辅导员是少先队工作的指导者,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同时,加强少先队的组织教育。

四、家长工作和校外工作实施德育,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学校应起主导作用。

学校要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家长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爱好特长和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和教师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了解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情况,向家长宣传和普能教育子女的知识,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

校外工作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扩展。

学校和教师要主动和少年宫(家)、儿童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纪念管、艺术馆、业余体校等校外教育单位建立联系,充分利用这些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学校和教师还应重视与革命老前辈、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科学家、企业家等建立联系,发挥他们对学生的榜样教育作用。

还要争取关心下一代协会等组织和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街道、乡镇等单位的支持,开辟教育活动场所,共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倡全社会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新风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