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三极管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三极管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按照现代的制造工艺来说,根据不同的掺杂方式在同一个硅片上制造出三个掺杂区域,并
形成两个PN结,由此就构成了一个晶体管。
晶体管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放大信号,它是放大电路的核心元件,能够控制能量的转换,
将输入的任何微小变化量不失真地进行放大输出。
以下是我们在电路设计中使用三极管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还是老样子——“看图说话”:(1)需注意旁路电容对电压增益的影响:
这个电路在国内各种模拟电路教材书上是司空见惯的了,也算比较经典的了。由于这个旁
路电容的存在,在不同频率环境中会有不同的情况发生:
a、当输入信号频率足够高时,XC将接近于零,即射极对地短路,此时共射的电压增益为:
b、当输入信号频率比较低时,XC将远大于零,即相当于开路,此时共射的电压增益为:
由此可以看出,在使用三极管设计电路时需要掂量旁路电容对电压增益带来的影响。(2)需注意三极管内部的结电容的影响:
由于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原因,三极管内部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容值的结电容存在,当输入信号频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会使得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大打折扣”,更糟糕的是,它还会因此引起额外的相位差。
a、
由于Cbe的存在,输入信号源的内阻RS和XCbe形成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分压器,也可以看成是一个LPF,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过高时,三极管基极的电位就会有所下降,此时电压增益就随之减小。
b、
由于Cbc的存在,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过高时,Vout的一部分会经过Cbc反馈到基极,又因为此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有180°的相位差,所以,这样也会降低基极的电位,电压增益也由此下降。
(3)需明确把握三极管的截止频率:
这个电路图是一个等效过后的图,其中CL是集电极到发射极、集电极到基极之间的结电容以及负载电容的等效电容。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达到
时,三极管的增益开始迅速下降。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得花心思把CL尽量减小,由此,fH就可以更高一些。首先我们可以在设计电路时特意选择那种极间电容值较小的三极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RF晶体管;我们也可以减小RL的取值,但是这样的话得付出代价:电压增益将下降。
(4)三极管作为开关时需注意它的可靠性:
如同二极管那样,三极管的发射结也会有0.7V左右的开启电压,在三极管用作开关时,输入信号可能在低电平时(0.7V < p> 在这里,由于在基极人为接入了一个负电源VEE,这样即使输入信号的低电平稍稍大于零,也能够使得三极管的基极为负电位,从而使得三极管可靠地截止,集电极就将输出为我们 所希望的高电平。 (5)需要接受一个事实:三极管的开关速度一般不尽人意。 由前所述得知,器件内部结电容的存在极大地限制了三极管的开关速度,但是我们还是可 以想出一些办法有效地改善一下它的不足的,下图就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输入信号的上升时间很小(信号频率很高)时,即dV/dt很大,则ZC 很小,结果Ib非常大,以致三极管可以迅速地饱和或者截止,这自然也就提高了三极管的开关速度。 (6)应该明白射极跟随器的原理: 射极跟随器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它的输入阻抗很高,因而带负载能力也就加强了。但是在运用过程中还是得明白它的原理才行,否则可能会造成意外的“问题源”。下面介绍一下它的原理,对于这个电路而言,有如下方程式: 由此可以看出,连接在发射极的负载阻抗在基极看起来就像一个非常大的阻抗值,负载也就容易被信号源所驱动了。 这篇博文中主要是以共射电路为例来说明问题,以上所说的几个问题只能当是“管中窥豹”了,因为三极管的使用注意事项实在太多,并非一篇博文能够涵盖得了的,况且要好好把 握三极管这个器件也并非易事,但是如果我们在实践中有意识地不断去体会、不断去总结的话,三极管也将会为我们所熟用的。 分析一下NMOS白光的自举部分 /viewthread.php?tid=3547&extra=&page=1 这是我在手谈发布的关于NMOS白光的原始原理图 图中黄色背景部分就是自举部分。 当Q1导通时,R1、R2、D1、D2导通,同时对C1充电。 当Q1截至时,由于C1上还有电,而且对于D1、D2都是反偏,只要不高于击穿电压,D1、D2就不导通。同时C1上的电压通过R1、R2和VCC叠加,完成自举。 如果C1所存电压低于D1击穿压,输出就是VCC和C1的电压叠加。 当C1所存电压高于D1击穿压,C1将通过D1放电,这是R1充当了限流电阻。由于D1 阳极电位为VCC,于是输出电压就是VCC和D1击穿电压的叠加。 上一个传统的自举电路,可以对比分析一下。 C1充的电是下正上负,哪么在Q2截止时,C1通过RL的下端接地了,C1上端电压反反而要变负自举达到了不过是反作用,这个电路只适用N沟道的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