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1、实验内容:观察研究土壤、实验器材:湿土块、含较多腐殖质的土壤、餐巾纸、烧杯、水、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实验步骤:1.分组研究土壤成分。

a使劲握一握,纸巾(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b将刚才的土块放入水中,边搅拌边观察,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c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上层颗粒(细)的物质是(黏土),下层颗粒(粗)的是(沙子),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腐殖质)。

2.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实验结论: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水、空气、腐殖质、沙粒、黏粒。

2.实验内容: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实验器材:沙土、黏土、壤土、土壤过滤器、水、纱布、量筒实验步骤:1、观察土壤样品。

将三种土壤样品放置在桌面上,仔细观察。

2.放土。

在过滤器上端的底部各放上一块纱布,在三个土壤过滤器的上层分别放上同样质量的三种土壤。

微微压紧。

3.倒水。

应同样多,要同时把水倒进三个过滤器;4.观察比较实验结论:沙土渗水性最强,壤土其次,黏土渗水性最弱。

3.实验内容:做肥料袋实验器材:大号透明塑料袋(或保鲜袋)、土壤、水果皮、菜叶、蚯蚓、水等实验步骤:1.放土。

先在塑料袋里放上土壤,大约小半袋,然后放入一些水果皮,菜叶等,2.放入蚯蚓。

在肥料带里放上2-3条蚯蚓。

3、加水。

在土壤上均匀地洒上一些水4、翻动使之不结成硬块。

5、持续观察,存放黑暗的地方6、交流实验结论: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增加土壤肥力,其中蚯蚓对改变土壤松软程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4。

实验名称: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材料:a在4只瓶里各放入两张纸巾、撒上一些种子。

将1号瓶拧紧。

分别在2、3号瓶内撒一点水,而将4 号瓶内的种子完全浸泡在水里,然后都拧紧盖子。

b将1、3、4号瓶放到碗柜里,将2 号瓶放到冰箱里。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点(五年级)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点(五年级)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
(五年级)
实验目的: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太阳和影子
实验器材: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记录纸(标有方向)、温度计、钟表、笔、指南针(最好要有)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Βιβλιοθήκη 操 作 要 点1.明确观测任务
本次观测,涉及影子、气温、时间的记录,而且历时一天,大约要收集7至8次数据,如果任务不明、方将会使一天的观测流于形式,所以让学生明确观测任务尤为重要:
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的关系
2.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总结
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发现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规律。
4.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
实验目的:模拟昼夜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3、昼夜交替
实验器材:投影仪(或手电筒)、地球仪、人物模型
3.实验总结
根据观测现象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
4.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实验目的: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4、看月亮
实验器材:月相盒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1.每一节下课,在记录纸上画出小标杆的影子;
2.用温度计测出当时的温度,并在影子旁标上当时的温度和时间;
2.明确观测方法
1.记录纸上的方向要与实地的东、南、西、北一致;
2.每一次观测,小标杆都要放在记录纸黑色圆点上;(为了方便学生的观测,建议记录纸的中间标上黑色圆点)

小学科学(苏教版)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六年级)

小学科学(苏教版)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六年级)

/zhou/Article/ShowArticle.as p?ArticleID=119周丹妮的科学天地小学科学(苏教版)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六年级)(编写:付赟、朱小琴)实验内容:学会使用显微镜(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水滴里的生物实验器材:显微镜、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碘酒、吸水纸、玻片标本若干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水滴里含有草履虫等多种微生物。

显微镜是观察微生物的重要工具。

实验内容:解释地球内部结构(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地球的内部实验器材:地球构造模型(学生自制模型)实验结论:按现有的理论推测,地球内部大致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实验内容:解释物质的变化(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蜡烛的变化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垃圾盒(或培养皿)实验结论:蜡烛是固体,点着时因受热熔化成了液体,随着温度的增高,液体又转化成能燃烧的气体。

蜡烛在燃烧时,会发光发热,还会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汽、灰烬等新物质。

实验内容: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铁钉生锈了实验器材:无锈的钉子3枚、同样大小的有盖的透明瓶子(汽水瓶、葡萄糖瓶……)3个、白开水、蜡烛、火柴实验结论: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实验内容:辨别物质的酸碱性(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变色花实验器材:紫包菜、热水、滴管、烧杯(紫甘蓝水若干)、不同的液体(白醋、碱水等)、不同的食物若干(面包片、馒头片、饼干等)实验结论:紫甘蓝水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遇到碱性物质会变绿,遇到中性物质则不会变色。

实验内容:对比洗涤剂的去污效果(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4、洗衣服的学问实验器材:不同的洗衣粉若干、勺子、干净的布、烧杯和水若干、玻璃棒、天平实验结论:不同的洗衣粉去污能力是不相同的(某品牌的洗衣粉能更容易地去除污迹)。

实验内容:解释环形山的形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登月之旅实验器材:沙盘(装细沙若干)、大小不同的石子若干、镊子、电筒、尺子实验结论: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有可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

小学科学(苏教版)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五年级

小学科学(苏教版)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五年级

小学科学(苏教版)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五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五年级)实验内容: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太阳和影子实验器材: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记录纸(标有方向)、温度计、钟表、笔、指南针(最好要有)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明确观测任务本次观测,涉及影子、气温、时间的记录,而且历时一天,大约要收集7至8次数据,如果任务不明、方将会使一天的观测流于形式,所以让学生明确观测任务尤为重要:1.每一节下课,在记录纸上画出小标杆的影子;2.用温度计测出当时的温度,并在影子旁标上当时的温度和时间;2.明确观测方法 1.记录纸上的方向要与实地的东、南、西、北一致;2.每一次观测,小标杆都要放在记录纸黑色圆点上;(为了方便学生的观测,建议记录纸的中间标上黑色圆点)3.记录影子时,可用“●”或“▲”在影子末端作下标志即可;(先画一圆点,记录全部结束后再连线。

)4.观测气温时,应把温度计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测量;5、学生在观察时要明确分工;3.学生观测1、学生分组观测,并记录观测结果;2、学生整理观测数据;4实验总结学生交流观测数据,分析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

实验结论:一天中,影子变化由长至短再至长,温度变化由低→高→低。

实验内容: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五年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太阳和影子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或铁丝)、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组装模拟装置 1.组装模拟装置并介绍:手电筒代表太阳,竹篾代表太阳运动的轨迹,小标杆代表地球上能产生影子的物体。

2.探究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1.观察: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的关系2.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总结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发现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规律。

4.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点(六年级)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点(六年级)
3.将推测的结果画下来;
4.交流各自的推测,并简要说明理由。
2.观察地球构造模型
1.出示地球构造模型,仔细观察;
2.将模型与自己的推测进行比较;
3.明确地球的内部大致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4.结合教材内容,了解更多关于地球内部构造的秘密。
3.自制地球构造模型
1.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地球构造模型;
课题:1、各种各样的能量
实验器材: 吸管、剪刀、胶带、记号笔、橡皮筋若干、米尺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制作吸管火箭
按书中步骤与要求,制作一个吸管火箭模型。注意不要剪到手,不要乱扔剩余的吸管。
2.制作发射器
1、按书中步骤与要求制作一个简易的发射器。
2、将吸管火箭模型放到发射器上,在吸管下端标记0刻度,然后往下拉吸管火箭,用记号笔在吸管上以厘米为单位依次标上刻度。
操 作 要 点
1.点燃花生米
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里水的温度,并作好记录。
2、将花生米小心地穿在铁丝上,并将铁丝固定在木板上,注意高度略低于三角架。
3、用火柴小心地点燃花生米。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2.加热水
1、将三角架放置在点燃的花生米上,并迅速放上石棉网及装了水的烧杯,将温度计悬垂于水中。
2、等花生米燃烧完毕后,读出温度计上的读数,并记录。
5.实验总结
用文字和图示的方法记录实验现象,并作出解释。
6.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蜡烛是固体,点着时因受热熔化成了液体,随着温度的增高,液体又转化成能燃烧的气体。蜡烛在燃烧时,会发光发热,还会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汽、灰烬等新物质。
实验内容: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点五年级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点五年级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五年级)实验目的: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太阳和影子实验器材: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记录纸(标有方向)、温度计、钟表、笔、指南针(最好要有)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明确观测任务本次观测,涉及影子、气温、时间的记录,而且历时一天,大约要收集7至8次数据,如果任务不明、方将会使一天的观测流于形式,所以让学生明确观测任务尤为重要:1.每一节下课,在记录纸上画出小标杆的影子;2.用温度计测出当时的温度,并在影子旁标上当时的温度和时间;2.明确观测方法 1.记录纸上的方向要与实地的东、南、西、北一致;2.每一次观测,小标杆都要放在记录纸黑色圆点上;(为了方便学生的观测,建议记录纸的中间标上黑色圆点)3.记录影子时,可用“●”或“▲”在影子末端作下标志即可;(先画一圆点,记录全部结束后再连线。

)4.观测气温时,应把温度计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测量;5、学生在观察时要明确分工;3.学生观测1、学生分组观测,并记录观测结果;2、学生整理观测数据;4实验总结学生交流观测数据,分析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

实验结论:一天中,影子变化由长至短再至长,温度变化由低→高→低。

实验目的: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五年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太阳和影子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或铁丝)、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组装模拟装置 1.组装模拟装置并介绍:手电筒代表太阳,竹篾代表太阳运动的轨迹,小标杆代表地球上能产生影子的物体。

2.探究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1.观察: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的关系2.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总结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发现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规律。

4.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

苏教版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

苏教版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四年级)(编写:高先锋、尤昌德)1、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课题:《空气的性质》实验器材:空饮料瓶、气球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套气球。

1、将气球放入空饮料瓶,气球口向外翻套在瓶口上。

2、气球要套牢瓶口。

2、吹气球。

1、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

2、吹瓶子里的气球时,手不要用力捏塑料瓶。

3、注意气球要卫生,不能多人重复使用。

3、观察描述。

1、观察瓶子里气球的变化。

2、说说什么原因让气球不能被吹大。

4、记录。

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观察结果。

5、整理实验器材。

清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气球吹不大,这是因为空气也要占据空间。

2、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空气的性质》实验器材:细木棍、两只一样的气球、细线、支架、透明胶带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将两只气球充气。

在需要刺破的地方(气球上部),事先贴上一小块透明胶带。

2、将气球系在细木棍两端。

1、用细线将气球系在细木棍两端。

2、调节木棍中间的绳套,使左右平衡。

3、刺破其中一只。

1、要在无风的环境下进行。

2、注意防止气球炸开,保护眼睛。

4、观察现象。

有充气气球的一端下降,有破损气球的一端上翘。

5、记录。

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观察结果。

6、整理实验器材。

清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空气也有质量。

3、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课题:《空气的性质》实验器材:针筒注射器、橡皮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抽一针筒空气。

1、左手抓住针筒,右手把活塞向后拉。

2、活塞的前端到达针筒的最大刻度即可。

2、封住针筒注射器头。

1、将橡皮平放在桌上。

2、将针筒注射器头用力顶在橡皮上。

3、推活塞。

1、慢慢推动活塞。

2、要仔细体会手上的感觉。

3、推不动时停止。

4、观察现象。

仔细观察活塞的运动。

5、重复3、4步骤。

反复推动活塞,并观察活塞的运动。

5、记录。

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观察结果。

小学科学(苏教版)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六年级)[1]

小学科学(苏教版)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六年级)[1]

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4、自制酸奶的步骤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那么粗,他们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青梅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12、胡克发现了细胞。

1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

9、七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

10、四大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1、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12、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麦哲伦13、你的家乡的主要地形地貌是平原14、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达到的最深深度是14千米15、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用。

苏教版小学科学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

苏教版小学科学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工程及技能要求(三年级><编写:尤昌德、高先锋)实验内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做一名小科学家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实验结论:回形针分别别在鹦鹉地脚地两侧,可以使鹦鹉平稳站立在手指上.实验内容:蜗牛观察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校园里地小动物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实验类型:教师放在食物展台上展示实验瓜.遇到醋或者酒之类刺激物体,蜗牛会立刻缩回到壳里.b5E2RGbCAP实验内容:观察水地性质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观察水实验器材:牛奶、白醋、糖水、冷开水、热水、一次性透明杯子若干,各种不同形状地容器每组一套.每组2个水槽、一个杯子、一根短而粗地水管、一根细水管、一块抹布p1EanqFDPw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水地特点有:透明、无色无味、可以流动、没有固定地形状.运水比赛:学生可用杯子舀、用粗管子放在中间做连通,也可用细管子利用水位差使之自行流淌.实验内容:水地毛细现象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神奇地水实验器材:不同颜色地水、纸巾;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块,在其中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两支粗细不一样地玻璃管;DXDiTa9E3d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孔隙越小,水爬升得越高.实验内容:水地特性探究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神奇地水实验器材:滴管、一元硬币、烧杯、回形针每组一盒;戳好洞地可乐瓶一只、水盆一个;大小烧杯各一只、橡皮泥一块、50克砝码一只、细线一根.RTCrpUDGiT实验类型:水地表面张力为学生操作实验,会喷射地水和会托举地水为教师演示实验,水地溶解实验为学生操作实验5PCzVD7HxA会团结地水:水面会成一个圆弧形,因为表面地水有一股相互之间拉着地力,可以承受一点地重量.会喷射地水:瓶子上方小孔地水喷射地距离近,下方小孔地水喷射地距离远,因为孔越高,受到水地压力越低,所以射不远;孔位置越低,水地压力也越大,所以射得最远.jLBHrnAILg 会托举地水:开始小烧杯浮在大烧杯里,放入砝码后仍会浮在水中,但位置下降了,大烧杯里水位上升了.放得砝码越重,水位越高,小烧杯沉得越低,直至沉入底部.“曹冲称象”就是用了这个原理,表现出古代人民地智慧.xHAQX74J0X 水地溶解实验:课后书上提出地问题,奶粉能溶解于水,少量面粉也可以溶解在水里,物体溶解之后,水面会有一定地上升,但是可能不太明显.如果要使物质溶解地快一点,可以提高水地温度,或者进行搅拌.LDAYtRyKfE 实验内容:研究纸年级: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纸实验器材:报纸、A4白纸、餐巾纸、卡纸、放大镜、滴管、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实验结论:纸地特点主要有:1、沿着报纸纹路裁出地纸条更结实,逆着纹路地纸条易断;2、被撕过地纸地边缘是有很多毛毛地纤维,说明纸是由纤维组成地;3、纸地吸水性、透光性有强有弱;4、纸地吸水性、透光性和纤维分布地疏密有关系,而横向、纵向地结实程度和纤维地分布方向以及纤维本身地结实程度有关.Zzz6ZB2Ltk实验内容:观察研究土壤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2、了解土壤实验器材:湿土块、含较多腐殖质地土壤、餐巾纸、烧杯、水、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实验内容:比较沙土、黏土、壤土地渗水性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2、了解土壤实验器材:沙土、黏土、壤土、土壤过滤器、水、纱布、量筒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实验内容:做肥料袋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3、肥沃地土壤实验器材:大号透明塑料袋<或保鲜袋)、土壤、水果皮、菜叶、蚯蚓、水等实验类型:学生课后制作实验实验结论: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增加土壤肥力,其中蚯蚓对改变土壤松软程度起到了很大地作用.实验内容:固体混合前后体积和质量地变化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1、认识固体实验器材:黄豆、大M 、淀粉、一次性杯子,量杯、筛网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内容:研究固体地沉浮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2、把固体放到水里实验器材:水槽、烧杯、水、各种学生带来地固体材料、面粉、盐、药匙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食盐能溶解于水,而面粉基本不溶解于水.实验中一定要用冷水,在温水环境下,面粉地分子结构被破坏了,就能部分溶解.dvzfvkwMI1实验内容:结晶分离地实验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2、把固体放倒水里实验器材:烧杯、开水、盐、绘画颜料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实验内容:认识液体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3、认识液体实验器材:菜油、配套天平、一次性杯子、蜂蜜、水、牛奶、流速比较演示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液体有很多共同点:如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等.同样体积地液体,质量比较:蜂蜜>牛奶>水>食用油流速测试:水>牛奶>食用油>蜂蜜实验内容:把液体倒进水里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4、把液体倒进水里实验器材:食用油、蜂蜜、水、鸡尾酒图片、热水、小药瓶、细线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将液体倒入水中,有地会浮在上面,有地会沉在水下.油会浮在水面、蜂蜜沉在水下.冷水会沉到下面,热水浮在上面.实验内容: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地变化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4、把液体倒进水里实验器材:水、烧杯、酒精、天平、量筒实验类型:先教师演示实验,后学生分组实验液体混合后,总质量没有变化;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实验内容:使沉在水里地物体浮起来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5、使沉在水里地物体浮起来实验器材:食盐、泡沫板、调羹、土豆、水槽、抹布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方法一使沉在水里地物体浮起来,有三个方法:1、改变物体地形状.2、借助漂浮物.3、往水里加足够地盐.小学科学实验操作工程及技能要求<四年级)<编写:高先锋、尤昌德)1、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课题:《空气地性质》实验器材:空饮料瓶、气球实验结论:气球吹不大,这是因为空气也要占据空间.2、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空气地性质》实验器材:细木棍、两只一样地气球、细线、支架、透明胶带实验结论:空气也有质量.3、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课题:《空气地性质》实验器材:针筒注射器、橡皮实验结论:被压缩地空气有弹性.4、实验内容:比较水与空气地相同与不同<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空气地性质》实验器材:烧杯、水槽、注射器、橡皮、小塑料瓶、圆底烧瓶实验结论:水与空气都可流动,形状都能改变,水不能被压缩,空气可以被压缩.5、实验内容:观察冷热空气地对流现象<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热空气和冷空气》实验器材:热水、集气瓶、玻璃片、透明水槽、线香、火柴实验结论:热空气会向上升,形成对流.6、实验内容:空气地成分<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空气中有什么》实验器材:固定在玻璃上地蜡烛、透明玻璃杯、水槽、红色水、火柴实验结论:空气中有支持燃烧和不支持燃烧两种气体,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地.7、实验内容:认识二氧化碳<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空气中有什么》实验器材:锥形瓶、集气瓶,带有玻璃地塞子、软管、小苏打、醋、澄清石灰水、长、短蜡烛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8、实验内容:测量热水变冷地温度<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冷热与温度》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钟表、记录纸、烧杯实验结论:热水降温地速度是先快后慢,直到与周围环境温度一致.9、实验内容:探究热在固体中地传递<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热地传递》实验器材:蜡烛、金属汤匙、竹夹、火柴、酒精灯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点五年级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点五年级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五年级)实验目的: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太阳和影子实验器材: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记录纸(标有方向)、温度计、钟表、笔、指南针(最好要有)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明确观测任务本次观测,涉及影子、气温、时间的记录,而且历时一天,大约要收集7至8次数据,如果任务不明、方将会使一天的观测流于形式,所以让学生明确观测任务尤为重要:1.每一节下课,在记录纸上画出小标杆的影子;2.用温度计测出当时的温度,并在影子旁标上当时的温度和时间;2.明确观测方法 1.记录纸上的方向要与实地的东、南、西、北一致;2.每一次观测,小标杆都要放在记录纸黑色圆点上;(为了方便学生的观测,建议记录纸的中间标上黑色圆点)3.记录影子时,可用“●”或“▲”在影子末端作下标志即可;(先画一圆点,记录全部结束后再连线。

)4.观测气温时,应把温度计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测量;5、学生在观察时要明确分工;3.学生观测1、学生分组观测,并记录观测结果;2、学生整理观测数据;4实验总结学生交流观测数据,分析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

实验结论:一天中,影子变化由长至短再至长,温度变化由低→高→低。

实验目的: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五年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太阳和影子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或铁丝)、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组装模拟装置 1.组装模拟装置并介绍:手电筒代表太阳,竹篾代表太阳运动的轨迹,小标杆代表地球上能产生影子的物体。

2.探究太阳运动过 1.观察: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程中影子的变化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的关系2.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总结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发现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规律。

4.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

苏教版_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

苏教版_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三年级)(编写:尤昌德、高先锋)实验内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做一名小科学家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教师演示鹦鹉站立1.教师课前制作几只能站立的纸鹦鹉;2.课堂上演示纸鹦鹉站立,让学生感觉到纸鹦鹉站立在笔头上的神奇。

2.学生制作 1.发给学生卡纸,用白纸印好摹本发给学生,让学生蒙在卡纸上剪出鹦鹉的形状,以降低制作难度。

2.学生自己制作,然后尝试让鹦鹉站立在笔头上。

3.寻找平衡点 1.学生失败之后,提供辅助材料——回形针2.讨论:你认为回形针放在什么位置可以成功?3.学生自己实验探究。

4.学生交流小组汇报,说说自己的发现。

5.实验总结要想让鹦鹉站立在笔头上,首先要找到能使鹦鹉得到平衡的点,在恰当的位置上别上回形针。

6.整理器材整理材料,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回形针分别别在鹦鹉的脚的两侧,可以使鹦鹉平稳站立在手指上。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校园里的小动物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实验类型:教师放在食物展台上展示实验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教师课前捕捉几只蜗牛蜗牛需要在雨后的花坛旁边寻找,如果条件不合适,暂时没找到蜗牛,可以将本课适当延迟。

在上课前,一定要让蜗牛饿上1-2天,实验效果才可能比较明显。

2.观察蜗牛将捕捉到的蜗牛放在黑暗的盒子里一段时间,实验时拿出来放在小玻璃片上,这样可以让学生观察它的爬行,并能从下面观察蜗牛足的移动。

3.蜗牛食性实验1、在盘子周围一圈分别间隔放上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

盘子不宜太小。

2、放入蜗牛,指导学生安静,耐心观察,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观察期间保持安静。

3、交流实验结果。

4.蜗牛对刺激性的反应1、把蜗牛放在盘子中间,在蜗牛面前滴一点醋或一点酒,观察其反应。

(不要倒在蜗牛身上)2、静静观察,观察期间保持安静。

苏教版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

苏教版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四年级)(编写:高先锋、尤昌德)1、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课题:《空气的性质》实验器材:空饮料瓶、气球实验结论:气球吹不大,这是因为空气也要占据空间。

2、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空气的性质》实验器材:细木棍、两只一样的气球、细线、支架、透明胶带实验结论:空气也有质量。

3、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课题:《空气的性质》实验器材:针筒注射器、橡皮实验结论: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4、实验内容:比较水与空气的相同与不同(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空气的性质》实验器材:烧杯、水槽、注射器、橡皮、小塑料瓶、圆底烧瓶实验结论:水与空气都可流动,形状都能改变,水不能被压缩,空气可以被压缩。

5、实验内容: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现象(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热空气和冷空气》实验器材:热水、集气瓶、玻璃片、透明水槽、线香、火柴实验结论:热空气会向上升,形成对流。

6、实验内容:空气的成分(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空气中有什么》实验器材:固定在玻璃上的蜡烛、透明玻璃杯、水槽、红色水、火柴实验结论:空气中有支持燃烧和不支持燃烧两种气体,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7、实验内容:认识二氧化碳(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空气中有什么》实验器材:锥形瓶、集气瓶,带有玻璃的塞子、软管、小苏打、醋、澄清石灰水、长、短蜡烛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8、实验内容:测量热水变冷的温度(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冷热与温度》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钟表、记录纸、烧杯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直到与周围环境温度一致。

9、实验内容:探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热的传递》实验器材:蜡烛、金属汤匙、竹夹、火柴、酒精灯实验结论:热会沿着物体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2019-2020年小学科学(苏教版)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六年级)

2019-2020年小学科学(苏教版)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六年级)

2019-2020年小学科学(苏教版)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六年级)实验内容:学会使用显微镜(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水滴里的生物实验器材:显微镜、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碘酒、吸水纸、玻片标本若干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水滴里含有草履虫等多种微生物。

显微镜是观察微生物的重要工具。

实验内容:解释地球内部结构(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地球的内部实验器材:地球构造模型(学生自制模型)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按现有的理论推测,地球内部大致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实验内容:解释物质的变化(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蜡烛的变化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垃圾盒(或培养皿)实验结论:蜡烛是固体,点着时因受热熔化成了液体,随着温度的增高,液体又转化成能燃烧的气体。

蜡烛在燃烧时,会发光发热,还会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汽、灰烬等新物质。

实验内容: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铁钉生锈了实验器材:无锈的钉子3枚、同样大小的有盖的透明瓶子(汽水瓶、葡萄糖瓶……)3个、白开水、蜡烛、火柴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长期)实验结论: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实验内容:辨别物质的酸碱性(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变色花实验器材:紫包菜、热水、滴管、烧杯(紫甘蓝水若干)、不同的液体(白醋、碱水等)、不同的食物若干(面包片、馒头片、饼干等)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紫甘蓝水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遇到碱性物质会变绿,遇到中性物质则不会变色。

实验内容:对比洗涤剂的去污效果(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4、洗衣服的学问实验器材:不同的洗衣粉若干、勺子、干净的布、烧杯和水若干、玻璃棒、天平实验结论:不同的洗衣粉去污能力是不相同的(某品牌的洗衣粉能更容易地去除污迹)。

实验内容:解释环形山的形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登月之旅实验器材:沙盘(装细沙若干)、大小不同的石子若干、镊子、电筒、尺子实验结论: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有可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

小学科学(苏教版)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六年级).doc

小学科学(苏教版)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六年级).doc

小学科学(苏教版)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穴年级)(编写:付赞、朱小琴)实验内容:学会使用显微镜(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水滴里的生物实验器材:显微镜、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碘酒、吸水纸、玻片标本若干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水滴里含有草履虫等多种微生物。

显微镜是观察微生物的重要工具。

实验内容:解释地球内部结构(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地球的内部实验器材:地球构造模型(学生自制模型)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按现有的理论推测,地球内部大致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实验内容:解释物质的变化(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蜡烛的变化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垃圾盒(或培养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蜡烛是固体,点着时因受热熔化成了液体,随着温度的增高,液体又转化成能燃烧的气体。

蜡烛在燃烧时,会发光发热,还会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汽、灰烬等新物质。

实验内容: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铁钉生锈了实验器材:无锈的钉子3枚、同样大小的有盖的透明瓶子(汽水瓶、葡萄糖瓶……)3个、白开水、蜡烛、火柴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长期)实验结论: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实验内容:辨别物质的酸碱性(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变色花实验器材:紫包菜、热水、滴管、烧杯(紫甘蓝水若干)、不同的液体(白醋、碱水等)、不同的食物若干(面包片、馒头片、饼干等)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紫甘蓝水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遇到碱性物质会变绿,遇到中性物质则不会变色。

实验内容:对比洗涤剂的去污效果(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4、洗衣服的学问实验器材:不同的洗衣粉若干、勺子、干净的布、烧杯和水若干、玻璃棒、天平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不同的洗衣粉去污能力是不相同的(某品牌的洗衣粉能更容易地去除污迹)。

实验内容:解释环形山的形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登月之旅实验器材:沙盘(装细沙若干)、大小不同的石子若干、锡子、电筒、尺子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结论: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有可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点五年级.docx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点五年级.docx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五年级)实验目的: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太阳和影子实验器材: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记录纸(标有方向)、温度计、钟表、笔、指南针(最好要有)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明确观测任务本次观测,涉及影子、气温、时间的记录,而且历时一天,大约要收集7至8次数据,如果任务不明、方将会使一天的观测流于形式,所以让学生明确观测任务尤为重要:1. 每一节下课,在记录纸上画出小标杆的影子;2. 用温度计测出当时的温度,并在影子旁标上当时的温度和时间;2.明确观测方法 1. 记录纸上的方向要与实地的东、南、西、北一致;2. 每一次观测,小标杆都要放在记录纸黑色圆点上;(为了方便学生的观测,建议记录纸的中间标上黑色圆点)3. 记录影子时,可用或“▲”在影子末端作下标志即可;(先画一圆点,记录全部结束后再连线。

)4. 观测气温时,应把温度计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测量;5. 学生在观察时要明确分工;3.学生观测1、学生分组观测,并记录观测结果;2、学生整理观测数据;4实验总结学生交流观测数据,分析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

实验结论:一天中,影子变化由长至短再至长,温度变化由低T高T低。

实验目的: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五年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太阳和影子实验器材:手电筒、竹蔑(或铁丝)、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组装模拟装置 1 •组装模拟装置并介绍:手电筒代表太阳,竹蔑代表太阳运动的轨迹,小标杆代表地球上能产生影子的物体。

2.探究太阳运动观察: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过程中影子的变化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的关系2.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总结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发现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规律。

4.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四年级)(编写:高先锋、尤昌德)1、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课题:《空气的性质》实验器材:空饮料瓶、气球实验结论:气球吹不大,这是因为空气也要占据空间。

2、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空气的性质》实验器材:细木棍、两只一样的气球、细线、支架、透明胶带实验结论:空气也有质量。

3、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课题:《空气的性质》实验器材:针筒注射器、橡皮实验结论: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4、实验内容:比较水与空气的相同与不同(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空气的性质》实验器材:烧杯、水槽、注射器、橡皮、小塑料瓶、圆底烧瓶实验结论:水与空气都可流动,形状都能改变,水不能被压缩,空气可以被压缩。

5、实验内容: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现象(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热空气和冷空气》实验器材:热水、集气瓶、玻璃片、透明水槽、线香、火柴实验结论:热空气会向上升,形成对流。

6、实验内容:空气的成分(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空气中有什么》实验器材:固定在玻璃上的蜡烛、透明玻璃杯、水槽、红色水、火柴实验结论:空气中有支持燃烧和不支持燃烧两种气体,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7、实验内容:认识二氧化碳(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空气中有什么》实验器材:锥形瓶、集气瓶,带有玻璃的塞子、软管、小苏打、醋、澄清石灰水、长、短蜡烛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8、实验内容:测量热水变冷的温度(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冷热与温度》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钟表、记录纸、烧杯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直到与周围环境温度一致。

9、实验内容:探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热的传递》实验器材:蜡烛、金属汤匙、竹夹、火柴、酒精灯实验结论:热会沿着物体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10、实验内容:热在液体中的传递(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热的传递》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木屑实验结论:液体传递热的方式是对流。

11、实验内容:加热和冷却对物体体积的影响(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加热和冷却》实验器材:固体体胀器、酒数灯、火柴、水槽实验结论: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遇冷后体积会缩小。

12、实验内容: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四年级上册第 2 单元)课题:《吸热和散热》实验器材:相同重是的油和水、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实验结论:不同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本领不相同。

13、实验内容:同种物质,不同颜色的吸热和散热性是否一样(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吸热和散热》实验器材:白色与黑色杯子、温度计实验结论:颜色深的物体吸热性能更好。

14、实验内容:造雨、造霜、造雾(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水在加热和冷却后》实验器材:深色铝制易拉罐、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冰块、盐、玻璃片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如果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就会凝结成小冰晶,如果水蒸气特别多且温度较低,就会形成雾。

15、实验内容:物体振动发声(四年级上册第 3单元)课题:《声音的产生》实验器材:尺子实验结论:物体振动就会产生声音。

16、实验内容:探究固体、液体、气体能否传播声音(四年级上册数 3单元)课题:《声音的传播》实验器材:三只分别装有沙、水、空气的封口塑料袋,一只有橡皮头的铅笔实验结论:声音能沿着固体、气体和液体向四面八方传播。

固体传播声音的本领最强。

17、实验内容:认识音调高低与弦松紧、长短、粗细的关系(四年级上册第 3单元)课题:《不同的声音》实验器材:空盒子,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实验结论: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有关。

声音的强弱跟振动的幅度有关。

18、实验内容:测走路的速度(四年级下册第 3单元)课题:《运动的快慢》实验器材:秒表、米尺况下,所走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19、实验内容:小车运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拉力)(四年级下册第 3单元)课题:《小车的运动》实验器材:秒表、小车、尺子、垫圈实验结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其它因素都不变)20、实验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摆长)(四年级下册第 3单元)课题:《摆》实验器材:不同长度的线,铁架台、秒表、夹子、硬币21、实验内容:测量提起物体所需要的力(四年级下册第 4单元)课题:《力在哪里》实验器材:弹簧秤、钩码实验结论:会使用弹簧秤。

22、实验内容: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四年级下册第 4单元)课题:《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实验器材:同样的弹簧,钩码,尺实验结论:弹簧受力与拉伸长度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受力越大,被拉伸长度越大.23、实验内容:研究减小摩擦力的办法(四年级下册第 4单元)课题:《摩擦力的秘密》实验器材:弹簧秤,带钩的木块、尺、海绵胶24、实验内容: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伞面面积)(四年级下册第 4单元)课题:《降落伞》实验器材:做好的降落伞、秒表实验结论:伞面面积越大,降落伞下落越慢。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三年级)(编写:尤昌德、高先锋)实验内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做一名小科学家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实验结论:回形针分别别在鹦鹉的脚的两侧,可以使鹦鹉平稳站立在手指上。

实验内容:蜗牛观察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校园里的小动物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黄瓜。

遇到醋或者酒之类刺激物体,蜗牛会立刻缩回到壳里。

实验内容:观察水的性质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观察水实验器材:牛奶、白醋、糖水、冷开水、热水、一次性透明杯子若干,各种不同形状的容器每组一套。

每组2个水槽、一个杯子、一根短而粗的水管、一根细水管、一块抹布水的特点有:透明、无色无味、可以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运水比赛:学生可用杯子舀、用粗管子放在中间做连通,也可用细管子利用水位差使之自行流淌。

实验内容:水的毛细现象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神奇的水实验器材:不同颜色的水、纸巾;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块,在其中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小,水爬升得越高。

实验内容:水的特性探究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神奇的水实验器材:滴管、一元硬币、烧杯、回形针每组一盒;戳好洞的可乐瓶一只、水盆一个;大小烧杯各一只、橡皮泥一块、50克砝码一只、细线一根。

实验类型:水的表面张力为学生操作实验,会喷射的水和会托举的水为教师演示会团结的水:水面会成一个圆弧形,因为表面的水有一股相互之间拉着的力,可以承受一点的重量。

会喷射的水:瓶子上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近,下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远,因为孔越高,受到水的压力越低,所以射不远;孔位置越低,水的压力也越大,所以射得最远。

会托举的水:开始小烧杯浮在大烧杯里,放入砝码后仍会浮在水中,但位置下降了,大烧杯里水位上升了。

放得砝码越重,水位越高,小烧杯沉得越低,直至沉入底部。

“曹冲称象”就是用了这个原理,表现出古代人民的智慧。

水的溶解实验:课后书上提出的问题,奶粉能溶解于水,少量面粉也可以溶解在水里,物体溶解之后,水面会有一定的上升,但是可能不太明显。

如果要使物质溶解的快一点,可以提高水的温度,或者进行搅拌。

实验内容:研究纸年级: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纸实验器材:报纸、A4白纸、餐巾纸、卡纸、放大镜、滴管、实验结论:纸的特点主要有:1、沿着报纸纹路裁出的纸条更结实,逆着纹路的纸条易断;2、被撕过的纸的边缘是有很多毛毛的纤维,说明纸是由纤维组成的;3、纸的吸水性、透光性有强有弱;4、纸的吸水性、透光性和纤维分布的疏密有关系,而横向、纵向的结实程度和纤维的分布方向以及纤维本身的结实程度有关。

实验内容:观察研究土壤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2、了解土壤实验器材:湿土块、含较多腐殖质的土壤、餐巾纸、烧杯、水、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实验内容: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2、了解土壤实验器材:沙土、黏土、壤土、土壤过滤器、水、纱布、量筒实验内容:做肥料袋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3、肥沃的土壤实验器材:大号透明塑料袋(或保鲜袋)、土壤、水果皮、菜叶、蚯蚓、水等实验结论: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增加土壤肥力,其中蚯蚓对改变土壤松软程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实验内容:固体混合前后体积和质量的变化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1、认识固体实验器材:黄豆、大米、淀粉、一次性杯子,量杯、筛网实验内容:研究固体的沉浮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2、把固体放到水里实验器材:水槽、烧杯、水、各种学生带来的固体材料、面粉、盐、药匙食盐能溶解于水,而面粉基本不溶解于水。

实验中一定要用冷水,在温水环境下,面粉的分子结构被破坏了,就能部分溶解。

实验内容:结晶分离的实验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2、把固体放倒水里实验器材:烧杯、开水、盐、绘画颜料实验内容:认识液体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3、认识液体实验器材:菜油、配套天平、一次性杯子、蜂蜜、水、牛奶、流速比较演示板液体有很多共同点:如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等。

同样体积的液体,质量比较:蜂蜜>牛奶>水>食用油流速测试:水>牛奶>食用油>蜂蜜实验内容:把液体倒进水里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4、把液体倒进水里实验器材:食用油、蜂蜜、水、鸡尾酒图片、热水、小药瓶、细线将液体倒入水中,有的会浮在上面,有的会沉在水下。

油会浮在水面、蜂蜜沉在水下。

冷水会沉到下面,热水浮在上面。

实验内容: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4、把液体倒进水里实验器材:水、烧杯、酒精、天平、量筒液体混合后,总质量没有变化;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

实验内容: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实验器材:食盐、泡沫板、调羹、土豆、水槽、抹布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有三个方法:1、改变物体的形状。

2、借助漂浮物。

3、往水里加足够的盐。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五年级)实验内容: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太阳和影子实验器材: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记录纸(标有方向)、温度计、钟表、笔、指南针(最好要有)实验结论:一天中,影子变化由长至短再至长,温度变化由低→高→低。

实验内容: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五年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太阳和影子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或铁丝)、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实验结论: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