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导师介绍

合集下载

华北电力大学博导列表

华北电力大学博导列表
纪昌明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康 顺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李鱼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李成榕
电气工程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李存斌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平
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李庚银
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李国庆
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李和明
电气工程
电机与电器
李 琳
电气工程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动力机械及工程
郝建红
电气工程
电气信息技术(自设)
何 青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机械及工程
贺仁睦
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胡兆光
工商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黄国和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黄其励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黄少锋
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黄文杰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黄元生
工商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张胜寒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赵成勇
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赵 毅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周明
电气工程
电力经济(自设)
周涛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自设)
周凤翱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周云龙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工程热物理
朱永利
电气工程

华北电力大学导师库

华北电力大学导师库

职称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级高工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所在地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保定 北京 北京 保定 北京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北京 北京 保定 保定 北京 北京 保定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保定 北京 保定 北京 保定 北京 北京 保定 保定 保定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工 博导
跨信号、电路
跨软件与理论
跨信号
跨电力
跨检测技术
博导 缺方向
缺方向 博导
博导
跨信号、电路、电子 跨信号、电子与通信
博导
跨软件与理论
跨信号、电子与通信
跨软件与理论
鲍海 谷俊杰 梁志瑞 孙保民 李存斌 牛跃辉 董福品 赵强 徐鸿 朱勇华 戴忠信 韩璞 蒋艳杰 董华英 于荣生 张大庆 闫顺林 刘林 尹连庆 宗伟 张国立 刘建飞 阎春雨 高强 郝建红 刘淑平 崔翔 米增强 郑顾平 陈惠良 王伟 王振旗 孙淑珍 王泽忠 刘衍平 张桂芹
缺方向
博导
跨信号、电子与通信 工程热物理
苑津莎 徐磊 刘观起 乌云娜 张新国 纪昌明 刘力丰 周兰欣 赵莲清 孟建良 梁明 杨淑英 张树芳 祖林 李成榕 戴毅姜 李农庄 田沛 曾鸣 张文建 马铁川 张金辉 张希荣 康怡 黄元生 戚宇林 黄少锋 郭铁桥 胡志光 常澍平 宋雨 李永倩 郭京生 戴庆辉 吕跃刚 张丽静
动力能源 热能工程
环境学院 应用化学
环境学院
电气学院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动力能源 水文学及水资源
电气学院 电机与电器
电子系 通信与信息系统

华电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导简介及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华电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导简介及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导简介(按拼音排序)戈志华80798702热能动力工程教研室卞双80798479院办公室付忠广80798469院办公室张光80798702热能动力工程教研室安连锁,男,1955年10月生,汉族,现为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职务。

安连锁教授主要从事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研学研究工作,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流体力学》、《泵与风机》《最优化技术在热力发电厂的应用》等课程。

在热力设备及大型回转机械安全、经济运行与节能技术;声学技术与应用等领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二项、“863”子课题一项、博士点基金三项以及多项横向科研项目;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就工程教育中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承担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省部及多项。

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EI收录论文32篇;出版教材4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21篇。

200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被评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2007年被聘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第四届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力教育协会能源动力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曾培养博士研究生多名、硕士研究生多名。

联系电话:010-********E-mail:als@陈鸿伟,男,1965年1月生,汉族,重庆人。

1996年5月毕业于东南大学热能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曾任热力、热能教研室副主任,现任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锅炉专委会委员、动力工程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年5月至2005年7月赴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开展合作研究,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进行访问研究。

差分吸收光谱FFT+FT频谱细化方法研究

差分吸收光谱FFT+FT频谱细化方法研究
1理论分析模型
DOAS法定量分析污染气体浓度的基础理论是Lamber--
收稿日期:2020-06-24,修订日期:2020-11-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74078),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1950208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2017MS145)资助
作者简介:贾桂红,女,1977年生,华北电力大学机械工程系讲师
FFT
------ FFT+FT
0.10
0.015
0.05
0.010
0
0.005
-0.05 ------ 1------1------ 1------ 1 0J-----1---------- 1---------- 1
280 290 300 310 320
0.06 0.07 0.08
Wavel;'%)是随波长的变化快速变化$由被测气体
的窄带吸收特性决定;“慢变”<%)随波长作慢变化$可以
通过多项式拟合得到。光学密度;%)减去“慢变”<%)得到
“快变%)$即差分吸收光学密度。当被测波段只有一种
吸收气体时$根据式%)计算出被测气体的浓度$见式%)
c= —7
%)
%)
i=1
关键词 差分吸收光谱法;频谱细化;连续细化傅里叶变换分析(FFT+FT)
中图分类号:O43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4/j. issn. 1000-0593(2021)07-2116-06
引言
差分吸收光谱法(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 troscopy, DOAS)由U. Platt提出,该方法可以最大程度 去除烟尘颗粒等影响,实现污染气体排放的在线连续监测, 因而在固定污染源烟气实时在线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23#°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2、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
60
宋光雄

副教授
动力机械及工程
动力工程
1、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失效预防
2、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
61
何成兵

副教授
动力机械及工程
动力工程
1、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
62
董玉亮

副教授
热能工程
动力工程
1、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
63
康顺

教授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工程
1、电站设备优化设计与节能
2、输电线路工程
9
马志勇

副教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
1、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2、新能源技术与设备
10
杨志凌

副教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工程
1、新能源技术与设备
2、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11
高青风

讲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
12
吕雪峰

讲师
动力工程
1、核能科学与工程
2、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13
周世梁

讲师
动力工程
1、核能科学与工程
2、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14
李向宾

讲师
动力工程
1、核能科学与工程
2、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15
曹博

讲师
动力工程
1、核能科学与工程
2、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16
程晓磊

讲师

能源化工领域的执着追求者——记华北电力大学张锴教授

能源化工领域的执着追求者——记华北电力大学张锴教授

能源化工领域的执着追求者——记华北电力大学张锴教授柴玉泽
【期刊名称】《科学中国人》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 作为能源化工领域的一位科技工作者,张锴的人生历程中充满了思考和探索.1989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1992年和1996年分别获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硕士和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担任课题组长和研究室副主任;2000年,以Royal Society Chinese Fellow身份在剑桥大学从事合作研究,次年受聘为伦敦大学学院Research Fellow;2003年,归国受聘为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加盟华北电力大学.任绿色能源化工团队负责人,兼任英国伦敦大学学院Honorary Senior Research Fellow、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会员、IChemE学会Particle Technology专业组会员、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和<燃料化学学报>编委等.
【总页数】2页(P70-71)
【作者】柴玉泽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风雨兼程向着梦想迈进——访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流体工程与流体机械研究所康顺教授
2.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访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付忠广教授
3.摩擦学领域的探索者——记中原学者、河南科技大学教授
张永振摩擦学领域的探索者——记中原学者、河南科技大学张永振教授4.数据之上建构未来——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教授牛东晓5.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教授到凯供雷山供电局调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实验室朗肯循环装置的实验研究

基于实验室朗肯循环装置的实验研究

·实验技术·基于实验室朗肯循环装置的实验研究李维腾,李 季(华北电力大学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 102206)摘要: 朗肯循环是工程热力学课程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动力循环。

该文通过实验室朗肯循环装置对朗肯循环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不同排汽压力下的循环热效率、涡轮相对内效率、循环摩擦损失等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室朗肯循环装置能够模拟朗肯循环的基本热力过程,但是热效率较低、摩擦损失较大。

论文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循环热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涡轮摩擦损失大、主蒸汽参数低,同时提出了改进实验室朗肯循环装置的措施。

实验室朗肯循环将热力学理论与实验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分析热力学基本理论,提高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将自主实验和创新实验融入到实验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基础科研能力,为创新性实验教学提供了借鉴。

关 键 词:工程热力学;朗肯循环;循环热效率;相对内效率中图分类号:TK123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2179/1672-4550.20190414Experimental Research Based on Rankine Cycle Lab-EquipmentLI Weiteng, LI Ji(School of Energy, Power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 China )Abstract: Rankine Cycle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important power cycle in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This paper conducted Rankine Cycle experiments with Rankine Cycle Lab-Equipment, and measured thermal efficiency, turbine relative internal efficiency, cycle friction loss and other parameters. Results showed that Rankine Cycle Lab-Equipment can simulate the basic thermal processes of Rankine Cycle, but with relatively low thermal efficiency and huge cycle friction loss. The main reasons for low thermal efficiency were huge friction loss of steam turbine and low main-steam parameters. Measures to improve Rankine Cycle Lab-Equipment we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analysis. Laboratory Rankine Cycle combined Thermodynamic theory with experiment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Thermodynamics, improve their hands-on ability to conduct experiments and problem-solving cap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independent and innovative experiments were integrated into experimental teaching, which stimulated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nd provided reference for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Key words: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Rankine Cycle; thermal efficiency; relative internal efficiency理想朗肯循环是蒸汽动力装置最基本的循环,热力发电厂各种复杂蒸汽动力循环包括再热循环和回热循环都是在朗肯循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华电导师介绍

华电导师介绍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法政系 法政系 法政系 法政系 法政系
机械系 机械系 机械系 机械系 机械系 机械系 计算机系 计算机系 计算机系 计算机系 计算机系 计算机系 计算机系 计算机系 计算机系 计算机系 计算机系 计算机系 计算机系 计算机系 计算机系 计算机系 计算机系 计算机系 计算机系 计算机系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土木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土木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土木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 法学 公共管理 法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学
1、热力设备及大型回转机械的安全、经济运行与延寿技术
2、动力机械优化设计及安全性评估技术
2
胡三高

教授
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1、热力系统、设备建模、仿真与控制
2、热电联产海水淡化
3
安连锁

教授
博导
热能工程
流体机械及工程
1、热力设备及大型回转机械的安全、经济运行与延寿技术
2、流体工程中的振动、噪声机理及控制
5
蔡军

教授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
6
马雁

副教授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
7
黄美

副教授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结构力学
8
吴英

副教授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辐射防护
9
刘滨

副教授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
能源环境中心
1
黄国和

教授
博导
环境工程
1、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2、不确定性能源与环境系统模拟与优化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导师介绍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称
所属二级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机电研究所
1
芮晓明

教授
博导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流体机械及工程
1、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2、电站设备优化设计与节能
3、风力发电技术与设备
2
柳亦兵

教授
博导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1、机电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2
戈志华

副教授
热能工程
发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3
张光

教授
热能工程
1、电站机组运行优化技术
2、热力设备及大型回转机械的安全、经济运行与延寿技术
4
卞双

副教授
热能工程
热力设备及大型回转机械的安全、经济运行与延寿技术
燃烧所
1
孙保民

教授
博导
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1、热力系统和设备建模、仿真与控制
2、电站锅炉技术
2、创新设计理论与方法
9
马志勇

副教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可再生能源技术与设备
材料研究所
1
刘宗德

教授
博导
材料学
热能工程
1、高温材料性能与寿命评估
2、亚微米、纳米表面工程
3、电厂金属材料的劣化、磨损、腐蚀与防护
4、发电设备失效预防与绿色再制造技术
2
刘东雨

教授
材料学
1、高温材料性能与寿命评估
2、先进金属材料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及理论
1、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2、先进制造技术
6
刘衍平

教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1、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设备
2、先进制造技术
7
杜冬梅

教授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1、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2、机电系统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
8
李林

副教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及理论
1、数字化与网络制造技术
8
王修彦

副教授
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节能理论与技术
9
杨立军

副教授
工程热物理
强化传热与电力节能
10
周乐平

副教授
工程热物理
强化传热与电力节能
11
冼海珍

副教授
工程热物理
1、强化传热与电力节能
2、太阳能热利用
12
魏高升

副教授
热能工程
强化传热与电力节能
动力及流体机械所
1
徐鸿

教授
博导
热能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3
郭永权

教授
材料学
先进磁性材料
4
陈克丕

副教授
材料学
先进陶瓷材料
5
毛雪平

副教授
动力机械及工程
动力机械安全性评估技术与延寿技术
6
李宝让

副教授
材料学
纳米陶瓷及其薄膜
7
张东博

副教授
材料学
1、表面工程
2、电池技术
8
吕玉珍

副教授
材料科学与工程
1、纳米功能材料
2、先进绝缘材料
9
薛志勇

工程师,讲师
材料科学与工程
3
郭民臣

教授
热能工程
工程热物理
1、节能理论与技术
2、能量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4
徐二树

副教授
工程热物理
1、分布式能量系统
2、热力系统、设备建模、仿真与控制
5
刘忠

副教授
工程热物理
节能理论与技术
6
刘文毅

副教授
工程热物理
1、强化传热与电力节能
2、先进能量系统集成与优化
7
段立强

副教授
工程热物理
先进能量系统集成与优化
流体工程所
1
康顺

教授
博导
热能工程
流体机械及工程
1、电厂叶轮机械分析及优化设计
2、旋转机械CFD技术及应用
3、风力机及风电场空气动力学
2
张晓东

副教授
热能工程
流体机械及工程
1、环境污染控制
2、热力设备及大型回转机械的安全、经济运行与延寿技术
建环所
1
周少祥

教授
热能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1、节能理论与技术
2、工业检测与信号处理技术
3、机电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控制
3
夏延秋

教授
博导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流体机械及工程
1、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2、功能化材料与表面分析技术
3、润滑油脂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
4
张照煌

教授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1、先进施工技术与设备
2、动力机械设计与控制技术
5
董兴辉

教授
4
朱萍

副教授
热能工程
热力设备及大型回转机械的安全、经济运行与延寿技术
5
宋光雄

副教授
动力机械及工程
1、动力机械状态检测、控制与优化维修
2、动力机械运行优化与诊断技术
6
何成兵

副教授
动力机械及工程
1、动力机械状态检测、控制与优化维修
2、动力机械运行优化与诊断技术
7
董玉亮

副教授
热能工程
1、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核工程所(核学院)
1
陆道纲

教授
博导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1、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
2、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学与结构力学
2
周涛

教授
博导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1、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
2、热力系统、设备建模、仿真与控制
3
陈义学

教授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
4
牛风雷

教授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反应堆热工系统
4
刘石

教授
博导
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1、强化传热与电力节能
2、可再生能源与燃料电池发电技术
3、发电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
5
梁双印

教授
热能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热力系统、设备建模与仿真
热能所
1
付忠广

教授
博导
热能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1、电站机组运行优化技术;
2、发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3、热力设备及大型回转机械的安全、经济运行与延寿技术
教授
博导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1、光伏材料制备与性质分析
2、高效太阳电池技术
3、光伏发电及综合利用
5
李美成

教授
博导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1、太阳能电池及光伏器件
2、新能源材料与光电技术
3、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技术
6
谭占鳌

教授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1、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2、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
3、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
1、材料的连接、凝固与压力加工技术
2、先进金属材料
10
陈诺夫

博导
教授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1、光伏材料制备与性质分析
2、高效太阳电池技术
3、光伏发电及综合利用
11
谭占鳌

教授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1、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2、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
3、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
12
姚建曦

教授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7
陈宏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