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渗透检测
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规程(4篇)
![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规程(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43ec7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c.png)
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规程压力容器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石化、电力、化工、冶金等行业。
由于容器内部承受的压力较大,如果容器出现泄漏或缺陷,不仅会造成设备损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对压力容器进行渗透探伤是非常必要的。
渗透探伤是一种利用液体渗透性原理进行缺陷检测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液体渗透到被测物表面的缺陷中,并通过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渗透液在缺陷区域形成明显的缺陷脱漏现象,从而实现缺陷的有效检测。
为了确保渗透探伤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了以下渗透探伤操作规程:1. 操作人员准备:(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
(2)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3) 操作人员必须了解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熟悉渗透探伤设备的使用方法。
2. 设备和材料准备:(1) 渗透探伤设备必须经过定期保养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2) 渗透液必须符合相关标准,且保质期内。
(3) 渗透试剂必须与渗透液配套使用,并按照标准比例进行混合。
3. 检测前准备:(1) 检测前必须对压力容器进行清洁,确保表面没有油污、灰尘等杂质。
(2) 渗透液必须在检测前搅拌均匀,并进行适当的温度调节。
(3) 需要进行渗透探伤的区域必须标记清楚,以便于操作人员定位。
4. 检测操作步骤:(1) 将渗透液均匀涂布在被测物表面,并确保表面完全湿润。
(2) 等待一定的渗透时间,使渗透液充分渗透到缺陷处。
(3) 使用吸收性材料吸取表面过量的渗透液,并确保渗透液在缺陷区域形成明显的脱漏现象。
(4) 检查渗透液的颜色变化和缺陷的位置、形状等,进行缺陷的评估和记录。
(5) 清洗被测物表面,将渗透液和试剂彻底去除。
5. 检测结果处理:(1) 检测结果需要进行记录和保存,以备后续分析和比对。
(2) 对于检测到的缺陷,需要根据其大小和位置,评估其对设备安全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渗透检测在压力容器、管道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渗透检测在压力容器、管道无损检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9a6e0f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7.png)
渗透检测在压力容器、管道无损检测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生产技术体系的改革,其中一部分产业在设备升级的过程中涉及了特种设备,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是十分常见的结构。
渗透检测是渗透检测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压力管道以及压力容器提供最基础的质量检测。
本文以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为主要方法,探讨渗透检测的具体应用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确保能够为特种设备以及特殊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渗透检测;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应用效果引言渗透检测技术是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日常检测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合理使用渗透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在正确检查和测试特种设备的过程中,不得损坏工件。
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物理、化学和其他手段检测表面和内部缺陷,可以获得更准确的测试结果。
1渗透检测技术的相关理论阐述1.1渗透检测的具体分类首先,根据渗透剂的染料成分,可分为荧光渗透检测、着色渗透检测和荧光、着色渗透检测三种检测方法;按渗透剂的去除方法可分为四种:水洗型渗透检测、亲油型后乳化渗透检测、溶剂去除型渗透检测、亲水型后乳化渗透检测;根据显像剂的种类,可分为五类:干粉显像剂、水溶解显像剂、水悬浮显像剂、溶剂悬浮显像剂、自显像;按检测灵敏度可分为A级、B级、C级3个不同等级。
1.2侵彻测试方法操作要点分析由于大多数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都是特殊设备,虽然在质量检测过程中渗透检测方法可以实现渗透检测,但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测过程的安全性,对工作点的严格控制也是必要的。
根据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的侵彻试验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首先,压力管道和压力设备在日常使用中存在着许多干扰因素,如日常清洗中残留的化学清洗剂、生产安装过程中的焊接位置质量、使用过程中附着在设备表面的污染物等,会影响渗透测试的准确性。
这些因素不仅影响渗透检测的准确性,还可能与渗透剂发生化学反应,影响最终灵敏度。
渗透检测在压力容器焊缝检测中的应用
![渗透检测在压力容器焊缝检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56bd0cdf78a6529657d5352.png)
渗透检测在压力容器焊缝检测中的应用摘要:压力容器主要是由封头、筒体焊缝连接而组成的,因此明确压力容器的强度问题就是要明确容器在内部压力作用下,会产生怎样的应力及这种应力的分布规律,最终明确整个压力容器中最容易发生强度破坏的关键危险部位及其应力状态。
渗透探伤具有检测操作容易、方法灵活、原理简单、适应性强的特点,对于小零件可以采用浸液法,对大设备可采用刷涂或喷涂法。
它是利用毛细现象,当渗透液渗入被检测设备一定时间后,清洗、去除表面渗透液,无缺陷部位渗透液无残留,而缺陷部位的渗透液却残留,再然后应用显像剂的毛细作用吸附出缺陷中残留的渗透液,最终达到发现、检验缺陷的目的。
关键词:渗透检测;压力容器;焊缝检测引言:渗透检测是确保压力容器质量的重要途径,在焊缝检测中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本文对渗透检测法在压力容器焊缝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
1、本文实验中采用的压力容器简介本文所进行的实验都是在容器制作场所完成,检测对象是容器部分壳体。
要求检测的等级为一级,容器的材质为0Crl8Nil0Ti,壳体是由两个椭圆形的封头和筒体组成,筒体的长度约为20cm,外径为12cm,底层厚度为0.8cm。
壳体中有一条焊缝,焊接方法为采用焊条电弧焊打底和埋弧焊盖面的方法完成。
筒体上的焊缝方向为纵向,封头到筒体的连接焊缝方向为环形。
2、液体渗透探伤检测的方法2.1渗透探伤检测法分类按照渗透探伤检测法中所使用的渗透液、观察时光线的不同渗透探伤检测法大致可分成着色渗透检测法和荧光渗透检测法。
A.着色渗透检测法着色渗透探伤检测法应用的渗透试剂液体是用红色颜料配制而成,呈红色油状液体,在自然光线下观察红色的痕迹提示缺陷,所以在观察评估时不必配合应用其他光源。
只要在明亮的自然光线照射下便可进行观察评估。
因此因其特点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缺乏电源和水源的压力容器的无损探伤检测。
着色渗透检测法的缺点主要是检测灵敏度相对较低,目前主要用于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的表面质量检验。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技术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8217a0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7.png)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技术摘要:人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也是制造业高度发达的时代。
在制造业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之际,机械工程在社会各部门的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机械制造业中,压力容器是最常用的设备。
它具有气体传输、热量传输和质量传输功能。
它是企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设备。
因此,确保压力容器的稳定运行是企业日常正常有序的生产,压力容器的识别和维护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作者重点介绍了无损检测的应用,这是压力容器最常用的检测技术。
关键词:压力容器生产;无损检测;应用与分析简介:压力容器是一种特殊设备。
其特点体现在工作环境的高压和高温,对质量控制有很高的要求。
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爆炸或泄漏,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和伤害。
因此,有必要在制造过程中对压力容器进行适当的无损检测,一方面确保压力容器的合格质量和安全,优化和改进压力容器的非正常制造过程,另一方面也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无损检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流行的检测技术。
许多制造商将使用射线照相试验、超声波试验和渗透试验来检查和计算制造过程中的压力容器。
为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检验员应特别注意检测程序和方法,以确保程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1概述(1)压力容器简介压力容器是指能够容纳气体或液体并承受压力的封闭容器。
目前压力容器应用于许多领域,特别是在工业生产和军事装备中。
压力容器通常用于储存、传热或用作化学反应容器。
它们必须能承受各种压力,如高温、高压、强腐蚀等。
压力容器一旦发生泄漏或爆炸,很容易造成多起事故和严重后果。
因此,提高压力容器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2)无损检测简介与破坏性测试技术相比,非破坏性测试是指在不影响或影响被测对象的性能、结构和组织的情况下,识别目标不同指标的方法。
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丢失检测目标,甚至破坏目标,无法发挥其原有的功能。
因此,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除了不损坏目标物体的特性外,无损检测比破坏性检测更全面、更适用。
渗透检测在压力容器焊缝检测中的应用
![渗透检测在压力容器焊缝检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8a8f6b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9.png)
渗透检测在压力容器焊缝检测中的应用摘要:渗透检测是一种基于毛细作用原理作为基础的检查表面开口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与其他无损检测方法一样,渗透检测也是在一个前提之下,即不破坏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利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理论对各种工程材料、零部件和产品进行有效检验,从而对其完整性、连续性和安全可靠性进行评价。
渗透检测是实现质量控制,节约原料,改进工艺,提高产品制造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也是设备维修保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渗透检测;压力容器;焊缝检测前言渗透探伤检测法是工业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应用技术,该技术是除了目视检查之外,所应用的一种无损检测措施。
由于渗透检测在操作中简单快捷,现阶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技术将会获得更进一步的提升和广泛应用。
1渗透检测的原理主要依据液体的流动、可随时改变形状、无间隙依附特性来进行渗透检测,可立足于以下层面进行论述。
①渗透:将小工件全面浸渍于渗透剂中,倘若工作表面存有缺陷,便可通过缺陷边壁,逐步向缺陷内部渗入。
②清洗:在渗透剂全面渗入容器的缺陷之后,将剩余的渗透剂清除干净。
③显像:将显像剂均匀涂敷于压力容器的工作表面,生成显像膜。
在毛细现象的作用下,容器中残余的渗透液将被吸附,将缺陷痕迹放大显示出来。
④观察:检验人员使用目视法观察缺陷,若无,则进行评估,如存在缺陷,则需将渗透剂清洗以后进行评估,为了保障安全生产,应及时转告企业中止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焊缝表面的预清洗极为重要,倘若未能处理油垢,则易于堵塞缺陷,进而对最终检测结果带来不良影响,无法及时发现缺陷。
渗透检测方法操作简单便捷,不需要复杂设备,耗费的成本费用较少,缺陷显示也比较直观,能够发现宽度一微米以下的缺陷。
这种检测方法也不受检测对象、不受材料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的限制,因而广泛应用于黑色和有色金属锻件、焊接件、机加工件以及陶瓷、玻璃、塑料等表面缺陷的检查。
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规程
![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55aa6e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a.png)
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规程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用于检查压力容器的表面缺陷。
为了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操作规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压力容器渗透探伤的操作规程,以及在操作过程中注意的事项。
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熟悉渗透探伤设备的结构和功能,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修。
2. 检查渗透剂的种类、储存条件和有效期,并保证其质量符合要求。
3. 根据压力容器的材质和应力,选择合适的渗透剂和检测方法。
4. 检查探伤区域的外观和表面质量,确保无灰尘、污染和液体等影响探伤质量的因素。
5. 安装合适的照明设备,以确保探伤区域的光照条件符合要求。
二、操作步骤1. 清洁探伤区域的表面,去除杂质和残留物,并确保表面干燥。
2. 涂刷渗透剂,保证探伤区域完全覆盖,并在渗透剂干燥之前进行下一步操作。
3. 擦拭渗透剂,在探伤区域涂上可与渗透剂颜色对比的吸附剂,并等待适当的时间,使吸附剂与渗透剂反应。
4. 清洗探伤区域,使用合适的清洗剂或溶剂将吸附剂和渗透剂彻底清除。
5. 使用紫外线或白光照射探伤区域,观察是否存在渗透剂的吸附。
6. 检查探伤区域,观察是否有明显的渗透现象,如裂纹、孔洞等。
7. 记录探伤结果,包括渗透剂的吸附情况、渗透现象的位置和严重程度等。
8. 根据探伤结果,判断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和是否需要进一步修理或更换。
三、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并持有相关资质证书。
2.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以确保个人安全。
3. 操作环境必须保持干燥,以免影响渗透剂的质量和探伤效果。
4. 渗透剂和清洗剂必须按照规定的比例和方法使用,不得随意更换或混合使用。
5. 渗透剂和吸附剂的储存和处理必须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6. 在探伤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各个步骤,不得过早或过晚操作。
7. 渗透剂和吸附剂的清洗过程必须彻底,以免残留物影响下一次的探伤结果。
渗透检测在压力容器焊缝检测中的应用
![渗透检测在压力容器焊缝检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84b41dbe2bd960591c67798.png)
工业技术幸福生活指南 2019年第27期81幸福生活指南渗透检测在压力容器焊缝检测中的应用冷 涵 鄢长雨沈阳东方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00摘 要:压力容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随处可见,它与机械化的设备相比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主要是它经常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进行工作。
因此我们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测。
而渗透检测是压力容器检测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这样的检测,能够更好的判断压力容器是否出现损伤,并对焊缝接口处的完整性进行充分的判断,如果出现一定的问题,可以及时有效的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渗透检测;压力容器;焊缝检测;应用引言 压力容器主要是由封头结构和主体结构进行焊接而成,因此一定要对压力容器的强度问题进行有效的明确,保证内部压力能够正常稳定。
因此我们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对于内部的危险性环节进行充分判断,而在所有的检测方法当中,渗透检测法将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主要是因为整个的操作流程更加的简便易懂,每一分项的检测步骤也更加的灵活,同时还会展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1对渗透检测原理进行充分的分析 利用渗透液进行检测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液体的流动性和液体的无间隙性进行充分的检测实施,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压力容器形状进行充分的检测,对于内部产生的变化,可以进行充分的判断。
对于采用的渗透步骤进行充分的分析。
首先,从表现出的渗透性进行分析。
将渗透液体全部的灌输到压力容器的各个零部件当中,在各个表面都能够进行全面的覆盖,如果出现一定的损伤情况,渗透液就会渗入到压力容器的内部结构当中。
在内部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滴液现象。
其次,进行清洗处理工作。
在渗透液渗入到内部当中,并发现相关的缺陷问题之后,我们要利用某种特殊的溶剂,进行压力容器表面的清洗。
再次,进行显像处理。
利用二氧化硅和氧化镁进行显像剂的配合应用,然后将形成的显像液均匀的涂抹的压力容器表面,以此能够形成更加全面的成膜影像。
同时还能够保证渗透液在有问题缺陷的部分进行全面的体现,对于这部分缺陷问题的痕迹进行充分的放大。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技术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79ed222bcd126fff7050b14.png)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技术胡学知(庆安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0077)邱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检测研究中心,北京100013) 摘要:介绍了压力容器渗透检测技术,包括渗透检测的适用范围、检测材料、操作要点、可靠性、国内外渗透检测工艺方法标准、标准试块及渗透检测自动化等。
关键词:渗透检测;压力容器;可靠性;工艺;标准试块中图分类号:TG115. 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656 (2004) 0720359205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PRESSURE VESSELS :PENETRANT TESTINGHU Xue-zhi(Qing An Group Co. , Ltd , Xipan 710077 , China)QIU Yang(National Center of Boiler and Pressure Vessel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Beijing 100013 , China)Abstract : A review of penetrant testing for pressure vessels was presented , including the special inspecting objects , testingmaterials , keys of operation , reliability , new procedure standards at home and abroad , standard test block and automation systemof penetrant testing and so on.Keywords :Penetrant testing ; Pressure vessels ; Reliability ; Procedure ; Standard test block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压力容器为特种设备,其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及检验都被纳入政府各级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的监察范围之内。
浅谈压力容器检验中的渗透检测选择
![浅谈压力容器检验中的渗透检测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670e3cf0a32d7375a41780f3.png)
浅谈压力容器检验中的渗透检测选择摘要:压力容器的使用遍及我国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特别是机械、石油、化工等工业生产行业。
作为承压类特种设备具有高风险的特征,一旦发生爆炸或泄露往往会给人民带来无可估量的身体伤害和经济损失,渗透检测是确保压力容器质量的重要途径,在焊缝检测中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压力容器;渗透检测;选择引言在各类生产中,均会使用到压力容器,压力容器的安全倍受人们关注,随着人们安全生产意识的提升,压力容器安全性、稳定性成为社会焦点。
为了全面确保压力容器安全,从技术标准到使用方式上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全面提高了压力容器安全度。
规定中也明确提出了渗透检测相关的要求,压力容器需要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容器安全稳定,检测过程中,包括对容器焊缝进行无损检测。
规定中也提出,对铁磁性材料进行检测时,应优先选择磁粉检测,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磁粉检测或许无法进行,而对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进行检测和对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进行检测时,则可将渗透检测法合理运用,这样才能够全面有效保证检测结果,实现无损检测。
1渗透检测的原理和优势1.1渗透检测基本原理压力容器检验渗透检测是无损检测的一种方式,不破坏容器功能,达到检测目的。
主要工作原理就是根据液体毛细管作用,结合某些条件下能产生发光效果的固体染料,以此为工作基础,对容器进行全面有效的检测。
本质上看,就是将毛细管作用原理作为渗透检验最为基础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检测的压力容器既能够体现问题,同时也不损坏容器本身,对压力容器检测的效果直观及时。
工作基本原理是:在待检压力容器上,使用一种含有荧光染料或含有着色染料的某种渗透溶液对压力容器表面进行涂层确保表面均匀,待染料经过一定时间融合后,就会像毛细血管一样呈现出的变化,涂抹渗透液能够从压力容器各个方面渗透进去,直观的呈现出压力容器的缺陷。
检测完成以后,需要对缺陷部位进行记录,再把物体表面余留的渗透液清除干净,清除时,可以选择符合的方式进行清理,避免表面残留,经过一段时间的干燥处理再在被检压力容器表面涂另外一类能吸附渗透剂的显像剂,这样在多层处理后,压力容器表面显像剂就会像毛细管一样,呈现出各种纹路,因为显像剂会将已经渗透进物体缺陷中的渗透液回吸,通过有效的处理后,再使用特定光源对容器进行照射,这样,被检压力容器的表面所包含的缺陷处所残留的渗透液痕迹就会明显显现,这样就达到了检测目的,及时发现容器的缺陷。
渗透检测在压力容器焊缝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渗透检测在压力容器焊缝检测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ea41b0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6.png)
渗透检测在压力容器焊缝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在日常生活之中,随处都可以见到压力容器,对比其他机械设备,压力容器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其工作环境具备一定的特殊性,也就是高压环境,所以,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安全检测。
由于保证压力容器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无损检测,其中,对于渗透检测而言,其可以在完全无损的情况下,就对各种表面存在的缺陷问题进行检测,并且对具体状态进行实时显示,由此可见,对压力容器开展定期的渗透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对渗透检测在压力容器焊缝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渗透检测;压力容器;焊缝检测前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压力容器,与此同时,压力容器由于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就会出现相应的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焊缝检测,保证焊缝检测的高效性,可以最大化避免压力容器出现质量问题,在进行压力容器焊缝检测的过程中,有效应用渗透检测,可以实现无损检测,既方便,又不会对压力容器造成任何的影响和损害,同时,渗透检测的效率还非常高,应广泛推广并应用。
1.实验所用的压力容器简介在本文的实验过程过程中,进行的场地,就是容器制作场,对一部分壳体进行检测,实际的要求检测等级为I级。
对于该容器而言,其实际的材质为0Cr18Ni10Ti,整个壳体的组成部分为两方面,首先就是椭圆封头,其次就是筒体。
整个筒体的长度,可以达到2000mm,实际外径为1200mm,底厚度为8mm。
在壳体之中,存在一条焊缝,在焊接的过程中,选用焊条电弧焊打底和埋弧焊盖面的焊接方法,进一步完成。
对于筒体上的焊缝而言,将其定义为纵向焊缝A,在椭圆风头与筒体连接的环形环缝为另一条焊缝,将其定义为焊缝B。
1.本次实验采用的渗透检测简介在本文的实验之中,将H-ST渗透损伤剂应用进来,作为渗透剂。
对于H-ST型着色渗透探伤剂而言,其广泛应用于无损检测之中,属于最常应用的一种方法,同时相关人员的目测,就可以直接发现工件本身表面存在的一些缺陷和痕迹。
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规程
![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af59bd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2.png)
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流程,确保操作的安全性与高效性。
渗透探伤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无损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压力容器表面及其材料内部的缺陷和裂纹,确保其安全运行。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进行渗透探伤操作的人员。
2. 前期准备在进行渗透探伤操作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经验,并接受过必要的培训。
2.2. 审查压力容器的设计和制造规范,了解其材料和容器结构。
2.3. 确保所有用于渗透探伤的设备和试剂齐全,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检验。
2.4. 准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护目镜、工作服等。
2.5. 确保操作区域干净,并清除可能影响操作的杂物。
3. 渗透探伤操作步骤3.1. 第一步:清洁表面在进行渗透探伤之前,需要先将压力容器表面彻底清洁,以去除任何可能影响探测结果的污垢或涂层。
一般情况下,可使用合适的溶剂或清洁剂进行清洗,确保表面干净。
3.2. 第二步:施加渗透剂将渗透剂均匀涂覆在压力容器表面上,确保涂层厚度适宜,并避免产生气泡。
待渗透剂在表面停留一段时间后,使用吸收剂吸去多余的渗透剂。
3.3. 第三步:渗透时间根据渗透剂的要求,将压力容器暴露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内。
这个时间间隔取决于渗透剂和被检测物表面的温度和材料类型。
3.4. 第四步:清洁表面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将渗透剂彻底清洗干净。
需要注意的是,清洗过程不能对压力容器表面造成任何损伤。
3.5. 第五步:施加显像剂将显像剂均匀地喷洒在压力容器表面上,确保显像剂能够充分覆盖所有渗透剂所在区域。
待显像剂在表面停留一定时间后,根据需要可使用吸收剂吸取多余的显像剂。
3.6. 第六步:观察和评估使用适当的照明设备和仪器,观察压力容器表面上的显像剂。
对于有缺陷或裂纹的区域,显像剂将显示出明显的反应。
根据反应程度和缺陷形状进行评估,并记录相关数据。
3.7. 第七步:结果处理根据观察和评估的结果,对压力容器进行分类处理。
压力容器检验中渗透检测的选择
![压力容器检验中渗透检测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b78680e4e009581b6bd9ebd5.png)
压力容器检验中渗透检测的选择【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渗透检测方法所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渗透检测方法也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无损探伤方法。
本文就渗透检测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优势所在、渗透检测的基本分类情况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渗透检测方法的特点及之所在对压力容器检验中渗透检测方法的选择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并对影响压力容器中渗透检测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相关的阐述。
【关键词】压力容器检验渗透检测选择根据《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JB/T4730等对渗透检测的规定,在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查的过程中,应该包括对一定比例的容器焊缝进行无损检测,虽然规定对铁磁性材料进行检测的时候应该优先选择磁粉检测对其进行检测,但是在有的时候磁粉检测或许无法进行,而对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进行检测和对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则可以将渗透检测方法运用其中以满足相关检验的需求。
1 渗透检测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优势所在所谓压力容器检验中渗透检测就是用液体的毛细管作用,再结合在某些条件作用下能够产生发光效果的固体染料作为工作的基础。
也就是将毛细管作用原理作为渗透检验的基础来对压力容器的表面缺陷进行检验而又不会对压力容器产生伤害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这种压力容器检验中的渗透检测工作的基本原理就是:将需要被检测的压力容器被检表面涂上含有荧光染料或者是含有着色染料的某种渗透溶液,之后再利用毛细管作用,经过一段时间渗透之后,所涂抹的渗透液就可以从压力容器所需要检测的表面包含的缺陷中渗透进去;之后再将物体表面余留下来的渗透液利用合适的方法将其去除之后再进行干燥处理,再在被检压力容器的表面涂上一种能够吸附渗透剂的显像剂;基于同种工作原理,压力容器表面被涂上显像剂之后,在毛细管作用之下,显像剂会将已经渗透进物体缺陷中的渗透液进行回吸,也就是将已经渗透下去的渗透液吸收到刚涂抹的显像剂当中;这样处理之后,在特定的光源,比如白光或者黑光之下,被检压力容器的表面所包含的缺陷处所残留的渗透液痕迹就会明显的显现出来,使得物体的缺陷处分布以及各个缺陷处的形态都被检测出来。
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规程范文(2篇)
![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规程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765a9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c.png)
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提高压力容器的质量,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压力容器的渗透探伤操作。
第三条渗透探伤是通过涂覆一种含有荧光材料(荧光液)的液体、胶体或半固体试剂,并在放射能照射或紫外线照射下,通过被试品表面或红外线的法线,检测透过试剂渗入缺陷表面产生荧光或颜色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第四条渗透探伤的目的是检测压力容器的表面缺陷,包括裂纹、气孔、夹杂、疲劳损伤等,以便及时发现缺陷,进行修复或更换。
第五条渗透探伤应由经过培训和合格的员工进行,且具备相关证书。
第六条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第七条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第八条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需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进行,如温度、湿度等。
第二章操作流程第九条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应先进行准备工作,包括环境检查、设备检查和试剂准备等。
第十条环境检查主要包括检查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确保渗透探伤操作能够顺利进行。
第十一条设备检查主要包括检查渗透探伤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如照射器、照度计、紫外线灯等。
第十二条试剂准备主要包括检查荧光液的有效期和试剂的质量,确保试剂的可靠性。
第十三条准备工作完成后,应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清洁,确保表面干净无污垢,并进行标记。
第十四条清洁后,应将试剂涂覆在待测压力容器表面,确保涂覆均匀。
待试剂渗入缺陷后,应根据试剂的要求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试剂渗透时间一般为15分钟至30分钟,具体根据试剂的要求进行。
第十六条试剂渗透完成后,应将压力容器表面清洁干净,以便观察检测结果。
第十七条观察检测结果时,应使用照度计或紫外线灯进行照明,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第十八条检测结果分为无缺陷、合格缺陷和不合格缺陷三类。
检测结果应有相应记录,如照片或数字记录。
第十九条检测结果为无缺陷时,压力容器可继续使用。
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规程模版(四篇)
![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规程模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38a41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e.png)
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规程模版一、目的与范围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提前发现和排除潜在的缺陷,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对各类压力容器进行渗透探伤的操作。
二、术语定义1. 压力容器:指按压力设计规范,由材料制造成力学结构,用于储存、运输或加工气体、液体的设备。
2. 渗透探伤:是一种检查方法,用以检出渗透液中含有的被检测物表面和亚表面的缺陷,通常是裂纹、夹杂和孔洞等。
3. 渗透液:指用于渗透探伤的特殊液体,通常是由渗透剂和显像剂组成。
4. 渗透剂:使渗透液能够渗透到被检测物的缺陷中,以便有效地检测出缺陷的液体。
5. 显像剂:将渗透剂吸附在被检测物表面,形成可见的染色或荧光显像,以便于观察和记录。
三、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1) 确定渗透液类型和规格,根据压力容器材料和检测要求选择合适的渗透液。
(2) 确保渗透液的质量,检查渗透液是否过期或出现异常。
(3) 准备所需的检测设备和工具,包括温度计、计时器、喷雾器、擦拭布等。
(4) 检查压力容器的外表面,清除可能影响渗透检测的污垢和涂层。
2. 渗透涂覆(1) 均匀涂覆渗透剂:使用喷雾器、刷子或滚涂等方式,在压力容器表面均匀涂覆渗透剂,确保涂覆层平整、连续且厚度一致。
(2) 渗透剂吸收:根据渗透液的吸收时间要求,等待一定时间让渗透剂充分吸收到被检测物的缺陷中。
(3) 渗透涂覆完全:根据渗透液的规定时间,检查涂覆层是否已经完全干透,确保涂覆层没有过厚或过薄的现象。
3. 清洗和显像(1) 清洗表面:使用适当的清洗剂或清水将渗透剂彻底清洗掉,确保渗透剂只留在缺陷中。
(2) 显像涂覆:使用喷雾器将显像剂均匀涂覆在清洗后的表面,以便于后续检测。
(3) 显像时间:根据显像液的要求,等待一定的显像时间,以便于形成可见的染色或荧光显像。
4. 检测结果(1) 观察和记录:使用合适的照明条件和放大镜等设备观察被检测物的表面,记录检测结果。
(2) 缺陷评估:根据渗透检测结果,对检测到的缺陷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
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规程
![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41d780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0.png)
压力容器渗透检测操作规程1 客观的该项操作规程,客观的在于对压力容器产品的渗透探伤实施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原材料、钢材和管道的探伤,并且也适用于加工产品锻件、铸件及焊接件的探伤。
3 渗透测验操作渗透探伤分为六种基本方法,这些方法以不同的成像方式组合使用。
任何组合始终遵循以下六个基本步骤。
1)清洁的渗透探伤前,必须进行表面清理和预清洁的,清除被检零件表面所有污染制。
ZBJ04005-87规定:准备工作的范围应围绕探伤部分向外扩展25毫米。
有机械方法清除污垢、化学方法及溶剂去除法等。
2)渗透渗透应用方法应基于零件尺寸、形状、数量和检查部位,来选择喷涂、刷涂、浇涂及浸涂等方法。
渗透过程中的时间长度和温度范围对裂纹检测的灵敏度有很大影响,所以在ZB.J04005-87中规定:渗透温度为15~50℃范围内时,渗透时间一般分为5~10分钟;当渗透温度降低为3~15℃时应根据温度适当增加渗透时间。
3)去除溶剂去除型渗透剂用清洁的剂去除,除了特别难于去除的场合外,一般都用蘸有清洁的剂的布和纸擦拭;不得往复擦拭,不得将被检件浸于清洁的剂中或过量地使用清洁的剂;在用水喷法清洁的时,水管压力以0.21MPa为宜,水压不得大于0.34MPa,水温不超过43℃。
4)干的干的的方法有用干净布擦干、压缩空气吹干、热风吹干、热空气循环烘干装置烘干等方法。
在ZB.J04005-87中规定:被检物表面的干的温度应控制在不大于52℃范围内。
5)成像成像的过程是用成像剂将缺陷处的渗透液吸附至零件表面,产生清晰可见的缺陷图象。
成像时间不能太长,成像剂不能太厚,否则缺陷显示会变模糊。
GB150-98规定:成像时间为10~30分钟,成像剂厚度为0.05~0.07毫米。
6)测验ZB.J04005-87规定:观察显示的迹痕应在成像剂施加后7~30分钟内进行,如显示迹痕的大小不发生变化,则可超过上述时间。
为确保检查细微的缺陷,ZB.J04005-87规定:被检部位的照度至少应达到350勒克斯。
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规程范本
![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规程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71a460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7.png)
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操作规程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压力容器渗透探伤工作的安全、准确和高效进行。
适用于对压力容器进行渗透探伤的操作人员。
二、术语定义1. 压力容器:指用于存放液体或气体,能够承受一定内压的容器。
2. 渗透探伤:利用渗透液和显像剂对容器表面缺陷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
三、工作环境要求1. 渗透探伤应在干燥、洁净、无风的环境下进行。
2. 温度应控制在5°C-35°C的范围内。
四、准备工作1. 确认容器已经放空、清洗干净。
2. 检查渗透剂和显像剂的有效期和质量。
3. 准备好所需的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具。
4. 检查探伤设备的运行情况。
五、操作流程1. 对容器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表面杂质和涂敷渗透液。
2. 等待渗透液渗透进缺陷中,渗透时间根据容器的材质和厚度来确定。
3. 清除多余渗透液,并进行表面干燥处理。
4. 应用显像剂,并等待合适的时间,使其与渗透液反应。
5. 使用紫外光源照射容器表面,观察是否出现缺陷显像。
六、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手套、工作服和防护眼镜。
2. 渗透剂和显像剂应远离火源,避免火灾和烟雾中毒。
3. 注意渗透剂和显像剂的毒性和腐蚀性,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
4. 紫外线对眼睛有损伤,请注意使用防护眼镜。
七、操作记录与报告1. 对每次渗透探伤进行记录,包括容器编号、温度、湿度、渗透时间等。
2. 在发现缺陷的情况下,应及时拍摄照片,并进行缺陷的详细描述。
3. 根据检测结果,编写检测报告,保存相关记录和文书。
八、设备维护与质量控制1. 定期检查和维护渗透探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定期检查渗透剂和显像剂的质量,避免过期或受污染。
3. 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定期组织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
九、操作规范1. 操作人员应熟悉渗透探伤工艺和规范,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2. 对渗透探伤结果应做出准确判断,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发现操作规程不规范的情况应及时纠正,并向上级汇报。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技术探究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技术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5d8315d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1e.png)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技术探究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升,现代工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人们对产品的构造、品质安全性以及运用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
压力容器是否可满足高标准的要求,主要取决于其自身质量,所以在使用时应选择恰当的检测技术对其缺陷进行检测,以此保证压力容器具有较高的质量。
无损检测技术并不会损坏待检测物品,而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所以可用其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测。
本文将会对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技术进行探究。
关键词: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技术前言:在如今的工厂生产作业时,压力容器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例如化工、冶金和机械等。
压力容器在实际的使用中容易因为温度、介质等因素的印象,出现开裂、锈蚀等现象,这样会影响其日后使用效果,所以必须对其使用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技术。
1渗透检测技术的简述渗透检测技术主要应用在检测固体材料表面的开口缺陷问题中,主要原理为借助液体所产生的毛细现象。
在为压力容器进行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时,其应用的方法为把液体逐渐渗透到表层的缺陷中,随后把残留的渗透液全部去除,最后借助显像剂把压力容器表面所存在的缺陷情况进行显示。
如今有很多材料都采用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技术来检查表明缺陷。
不过本检测技术只能检测暴露与外部的表面缺陷,无法对未暴露在外部的缺陷进行检测,该方法比较适用在表面积较大的压力容器缺陷检测中。
2影响渗透检测技术可靠性的因素随着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技术在压力容器的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人们越来越重视其自身的可靠性,容易对渗透检测技术可靠性产生因素的因素为以下三种:1.压力容器实际表面的开口缺陷和试块人工缺陷的对应性。
不管是平行开裂的a型试块、随机开裂的b型试块以及辐射开裂的c型试块,其和待检压力容器表面的实际开口缺陷都不相同,所以在运用以上不同试块时,同时也加上待检压力容器具有实际开口缺陷的某些试块。
不同试块中的人工缺陷表示正常时,待检压力容器试块中的实际开口缺陷也会显示为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压力容器渗透检测文件编号1.总则1.1 目的本工艺规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压力容器渗透检测工作质量。
检测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并严格按工艺要求完成检测任务。
1.2 制定本工艺的依据是:JB/T4730.1-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通用要求JB/T4730.5-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渗透检测JB/T6064-1992 《渗透探伤用镀铬试块》技术要求JB/T9213-1999《无损检测》渗透检查A型对比试块JB/T9216 《控制渗透探伤材料质量的方法》GB150《钢制压力容器》GB12337 《钢制球形储罐》1.3 检测范围和一般要求本规程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成的压力容器及其零部件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和缺陷等级评定本规程规定了在渗透检测过程中,为获得正确的检测结果所必须遵循的程序和要求。
工件的检测比例、检测部位、质量验收等级应由委托方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150《钢制压力容器》、GB12337 《钢制球形储罐》等标准确定,并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规定。
人员资格探伤人员必须持有监察部门颁发的PT资格证书,无证人员只可在持证人员指导下从事辅助性工作。
检测人员资格及身体素质应符合《压力容器质量保证手册》第9章的规定。
2. 一般要求2.1渗透检测剂包括渗透剂、清洗剂和显像剂。
2.2渗透剂的质量控制要求2.2.1在每一批新的合格散装渗透剂中应取出500ml储藏在玻璃容器中保存起来,作为校验基准。
2.2.2渗透剂应装在密封容器中,放在温度为10℃~50℃的暗处保存,并应避免阳光照射。
各种渗透剂的相对密度应根据制造厂说明书的规定采用相对密度计进行校验,并应保持相对密度不变。
2.2.3散装渗透剂的浓度应根据制造厂说明书规定进行校验。
检验方法见JB/T4730.5-2005(3.2.1.3)。
2.2.4对正在使用的渗透剂进行外观检验,如发现有明显的混浊或沉淀物、变色或难以清洗,则应予以报废。
2.2.5被检渗透剂与基准渗透剂利用试块进行性能对比试验,当被检渗透剂显示缺陷的能力低于基准渗透剂时,应予以报废。
2.3显像剂的质量控制要求2.3.1湿式显像剂的浓度应保持在制造厂规定的工作浓度范围内,其比重应经常进行校验,检验方文件编号法是用比重计进行测定。
2.3.2当使用的湿式显像剂出现混浊、变色或难以形成薄而均匀的显像层时,则应予以报废。
2.4渗透检测剂必须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要附带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2.5对于喷罐式渗透检测剂,其喷罐表面不得有锈蚀,喷罐不得出现泄漏。
2.6渗透检测剂必须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对工件无腐蚀,对人体基本无毒害作用。
2.7渗透检测剂应根据承压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对同一检测工件,不能混用不同类型的渗透检测剂。
2.8对于镍基合金材料,一定量渗透检测剂蒸发后残渣中的硫元素含量的重量比不得超过1%。
2.9对于奥氏体钢和钛及钛合金材料,一定量渗透检测剂蒸发后残渣中的氯、氟元素含量的重量比不得超过1%。
2.10渗透检测剂的氯、氟、硫含量的测定方法见JB/T4730.5-2005(3.2.8)。
3.设备、仪器和试块3.1暗室或检测现场暗室或检测现场应有足够的空间,能满足检测的要求,检测现场应保持清洁。
3.2照度计照度计用于白光照度。
3.3 试块3.3.1 铝合金试块(A型对比试块)如JB/T4730.5-2005图1所示,主要用于以下两种情况:a)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检验渗透检测剂能否满足要求,以及比较两种渗透检测剂性能的优劣;b)对用于非标准温度下的渗透检测方法作出鉴定。
3.3.2镀铬试块(B型对比试块)主要用于检验渗透检测剂系统灵敏度和操作工艺正确性。
3.3.3 对比试块的清洗和保存对比试块使用后要进行彻底清洗。
清洗通常用丙酮仔细擦洗后再放入装有丙酮和无水酒精的混合液(混合比例1:1)的封闭容器中保存,或用其它等效方法保存。
4. 渗透检测方法渗透检测方法为“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湿式(快干式显像剂)显像法”,代号“VC-S”。
5. 工件表面准备及检测时机5.1 被检工件机加工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12.5μm;被检工件非机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可适当放宽,但不得影响检验结果。
5.2工件被检表面不得有影响渗透检测的铁锈、氧化皮、焊接飞溅、铁屑、毛刺以及各种防护层。
5.3检测前,准备工作范围应从检测部位四周向外扩展各25mm。
5.4对于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渗透检测应在焊后24小时进行。
6. 操作渗透检测操作的基本步骤为:文件编号6.1 预清洗检测部位的表面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渗透检测的检测质量。
因此在进行过表面清洗之后,应进行预清洗,以去除检测表面的污垢。
清洗时,可采用溶剂、洗涤剂等进行。
清洗范围应满足5.2条的要求。
清洗后,检测面上遗留的溶剂、水分等必须干燥,且应保证在施加渗透剂之前不被污染。
6.2 施加渗透剂6.2.1 应根据工件大小、形状、数量和检测部位选择喷涂、刷涂、浇涂、浸涂等方法,并保证被检部位完全被渗透剂覆盖,并在整个渗透时间内保持润湿状态。
6.2.2 渗透时间及温度在10~50℃的温度条件下,渗透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0min。
当温度条件不能满足上述条件时,应按附录A(用于非标准温度的检测方法)对操作进行鉴定。
6.3 清洗多余的渗透剂6.3.1 在清洗工件被检表面多余的渗透剂时,应注意防止过清洗而使检测质量下降,同时也应注意防止清晰不足而造成对缺陷显示识别困难。
6.3.2 溶剂去除型渗透剂用清洗剂清洗。
除特别难于清洗的地方外,一般应用干净不脱毛的布依次擦拭,直至大部分多余渗透剂被清除后,再用蘸有清洗剂的干净不脱毛的布或纸进行擦拭,直至将被检面上多余的渗透剂全部擦净。
但不得往复擦拭,不得用清洗剂直接在被检面冲洗。
6.4 干燥处理6.4.1 施加快干式显像剂之前,检测面必须自然干燥,当采用溶剂去除多余渗透剂时,应在室温下自然干燥。
6.4.2 干燥时间通常为5~10min。
6.5 施加显像剂6.5.1 显像剂在施加前应充分搅拌均匀。
6.5.2 喷施显像剂时,喷嘴离被检面距离为300~400mm,喷洒方向与被检面夹角为300~400。
6.5.3 显像剂的施加应薄而均匀,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施加。
6.5.4 施加后进行自然干燥或用低温空气吹干。
6.5.5 显象时间取决于显像剂种类,缺陷大小以及被检工件温度,一般不应少于7min。
6.6 观察6.6.1 观察显示痕迹应在显像剂施加后7~60min内进行。
如显示痕迹的大小不发生变化,也可超过上述时间。
6.6.2着色渗透检测时,缺陷显示的评定应在白光下进行,通常工件被检面处白光照度应大于或等于1000lx;当现场采用便携式设备检测,由于条件所限无法满足时,可见光照度可以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500Lx。
6.6.3辨认细小显示时可用5~10倍放大镜进行观察。
6.7 复验6.7.1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进行复验:a.检测结束时,用试块验证检测灵敏度不符合要求;b.发现检测过程中操作方法有误或技术条件改变时;文件编号c.合同各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必要时;6.7.2 当决定进行复验时,必须对被检面进行彻底清洗,以去除前次检测时所留下的痕迹。
必要时,应用有机溶剂进行浸泡。
当确认清洗干净后,按6.1~6.6 条的规定进行复验。
6.8 后处理检测结束后,为防止残留的显像剂腐蚀被检工件表面或影响其使用,应清除残余显像剂。
清除方法可用刷洗、水洗、布或纸擦除等方法。
7. 缺陷显示痕迹分类7.1 除确认显示痕迹是由外界因素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之外,其它任何大于或等于0.5mm的显示痕迹均应作为缺陷显示痕迹处理。
7.2,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3的缺陷显示痕迹,按线形缺陷处理;长度与宽度之比小于或等于3的缺陷显示痕迹,按圆形缺陷处理。
7.3 缺陷显示痕迹长轴方向与工件轴线或母线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0时,按横向缺陷处理,其它按纵向缺陷处理。
7.4 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缺陷显示痕迹在同一条直线上间距小于或等于2mm时,按一条缺陷处理,其长度为显示痕迹长度之和加间距。
8. 质量分级8.1不允许任何裂纹和白点;8.2 焊接接头和坡口的质量分级按表8-1进行。
9. 记录与报告9.1每个工件的检测号按委托规定的编号进行记录。
9.2应记录缺陷的长度及缺陷位置。
9.3记录和报告表格应采用合同方提供或认可的表格形式。
9.4记录和报告应有操作人员、审核人员签字并加盖无损检测专用章后方为有效。
9.5 检测资料至少保存7年以上,以便随时查核,7年后如业主需要,转交业主。
10.注意事项10.1着色渗透检测用的试块不能用于荧光渗透检测,反之亦然。
10.2发现试块有阻塞或灵敏度有所下降时,必须及时修复或更换。
10.3渗透检测用的溶剂易燃,微毒液体,操作时要严禁火种并采取必要的通风措施,如在容器内操作,应需采取防毒措施,以防操作者中毒。
10.4使用完的渗透检测剂不可随意丢弃,妥善处理,防止燃烧爆炸。
文件编号附录A、用于非标准温度的渗透检测方法A1. 概述当渗透检测不可能在10~50℃温度范围内进行时,则要求地较低或较高温度时的检测方法作出鉴定。
通常使用铝合金对比试块进行。
A2. 鉴定方法A2.1温度低于10℃条件下渗透检测方法的鉴定在试块和所有使用材料降到预定温度后,将准备的低温检测方法用于B区。
然后把试块加热到10~50℃之间,在A区用标准方法进行检测,比较A、B两区的裂纹显示迹痕。
如果显示迹痕基本上相同,则可以认为准备采用的方法是经过鉴定可行的。
A2.2温度高于50℃条件下渗透检测方法的鉴定如果准备采用的检测温度高于50℃,则将试块加温至这一温度,在B区进行检测。
然后把试块冷却到10~50℃之间,在A区用标准方法进行检测,比较A、B两区的裂纹显示迹痕。
如果显示迹痕基本上相同,则可以认为准备采用的方法是经过鉴定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