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隧道常用施工方法ppt课件

隧道常用施工方法ppt课件
.
凿岩机安装钢管 顶进联结套
台车 钻孔准备
钻管棚孔
管节联结套 加工制作
顶第一节棚管
接第二节棚管 顶第二节棚管
循环至设计孔深
钢管内灌注水泥砂浆
.
图5 管棚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超前小导管预注浆 1、小导管采用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制作,长度取3~5m。 管壁每隔10~20cm交错钻眼,眼孔直径一般为φ6~ 8mm; 2、沿隧道纵向开挖轮廓线向外以10°~30°的外插角采 用风动凿岩机钻孔,将小导管打入地层、亦可在开挖面上 钻孔将小导管打入地层,小导管环向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3、小导管注浆前,先对开挖面及5m范围内的坑道,喷射 厚度为5~10cm混凝土或用模筑混凝土封闭,检查注浆机 具是否完好,同时备足注浆材料; 4、小导管预注浆的工序流程见图6所示; 5、为充分发挥机械效能,加快注浆进度,在小导管前安 设分浆器,一次可注入3~5根小导管。孔口处设置止浆塞, 止浆塞能承受规定的最大注浆力或水压; 6、.注浆后至开挖前的时间间隔视浆液种类确定,开挖时 保留1.5~2.0m的止浆墙,防止下次注浆时孔口跑浆。
.
.
.
.
6、台阶法施工工法
.
.
.
7、导洞超前预留光爆层施工工法
.
.
.
八、隧道钻爆法施工
第一节 施工程序
.
第二节 施工方法及工艺 一、开挖 钻爆法施工根据围岩类别不同可采用全断面一次开挖法和台阶开挖 法两种施工方法。 (一)、全断面一次开挖法 全断面一次开挖法就是将全部设计断面一次开挖成型,再修筑衬砌。 采用凿岩台车钻深孔,光面爆破,其主要工序为:使用移动式钻孔 台车,首先根据炮眼布置位置全断面一次钻孔,并进行装药连线, 然后将钻孔台车后退到50m以外的安全地点,再起爆,一次爆破成 型,利用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至弃碴地点,出碴后钻孔台车再 推进至开挖面就位,开始下一个钻爆作业循环,同时进行先墙后拱 衬砌。 (二)、台阶开挖法 台阶开挖法是将设计断面分上半部断面和下半部断面两次开挖成型; 或采用上弧形导坑超前开挖和中核开挖及下部开挖(即台阶分部开挖 法),见图2所示。

《公路隧道施工》课件

《公路隧道施工》课件
隧道施工特点
工程量大、施工环境复杂、技术 要求高、安全风险大等。
隧道施工的重要性
01
02
03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隧道建设可以改善地区交 通条件,促进物流和旅游 业发展,提高地区经济水 平。
提高交通效率
隧道可以缩短交通距离, 提高运输效率,缓解交通 拥堵问题。
保障国家安全
在军事领域,隧道建设可 以保障国家战略通道的安 全,提高国防能力。
在隧道内使用模板、支架等设施 ,浇筑混凝土形成衬砌。
喷锚衬砌
通过喷射混凝土和锚杆加固地层 ,形成隧道衬砌。
辅助施工方法
地层加固
通过注浆、搅拌桩等施工方法对隧道周围地层进 行加固,提高隧道施工安全性。
超前支护
在隧道开挖前,对掌子面进行超前支护,防止围 岩坍塌。
监控量测
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围岩、支护结构等进行监测 和量测,及时掌握施工安全状况。
盾构法施工
采用盾构机进行隧道挖掘,具有施工 速度快、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隧道施工机械自动化技术
利用自动化设备进行隧道挖掘、喷射 混凝土等作业,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
隧道施工监控技术
采用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对隧道施 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及时发 现和处理施工中的问题。
发展趋势分析
绿色施工
强调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 护和资源节约,降低能耗和排
问题2
隧道内涌水严重。
03
解决方案
04 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采用水
泵排水,加强隧道防水层施工 。
问题3
05 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解决方案
06 合理规划施工场地,控制施工
噪音、粉尘和废水的排放,加 强环境保护措施。

隧道施工方法ppt课件

隧道施工方法ppt课件
长沙隧道(双. 线,长714m)
4、20世纪80年代 (1)普遍采用新奥法施工; (2)开挖方法普遍采用全断面、半断面法; (3)采用光面深孔爆破、预裂爆破、弱爆破技术减少对围
岩的扰动; (4)喷锚支护技术大发展; (5)编制铁路隧道新奥法指南; (6)应用监控量测进行信息化设计和施工; (7)进入大型机械配套时期,引入凿岩台车、装运碴机械、
.
.
台阶法上断面. 开挖
台阶法上断面. 开挖
台阶法上断面. 开挖
台阶法上断面. 开挖
.
.
分部开挖法
分部开挖法是开挖软弱岩层或土层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 主要适用于隧道断面较大或围岩稳定性较差的条件下。它 将隧道断面分部开挖逐步成型,且一般将某部超前开挖。
“导坑超前开挖法”
先行开挖形成的坑道称为“导坑” 导坑的作用主要是超前探察前方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
开挖成形后即对暴露围岩加以适当的支撑或支护,继而提供
必要的永久性人工结构以保持隧道长期稳定的施工方法。矿
山法又因其采用“钻眼爆破”方式破岩,故隧道工程中也称
之为“钻爆法”。
“传统矿山法”
“新奥法”
.
6.2 新奥法
一、新奥法(NATM)概述
1963年,由奥地利学者L腊布兹维奇教授命名为“新奥地 利隧道施工法(New Austria Tunneling Method)”, 简称“新奥法(NTAM)”正式出台,它是以控制爆破或 机械开挖为主要掘进手段,以锚杆、喷射混凝土为主要 支护方法,理论、量测和经验相结合的一种施工方法。 同时又是一系列指导隧道设计和施工的原则。

Ⅴ 2
4
4
3
2
4
3
6
漏斗 6

隧道施工支护施工技术PPT课件

隧道施工支护施工技术PPT课件

四、钢支撑
(2)钢架安装
钢架安装通常在开挖初喷完成后立即进行。 根据测设的位置,各节钢架以螺栓连接,连接板应密贴。 为保证各节钢架在全环封闭之前置于稳固的地基上,安装前应清
一、喷射混凝土
(7)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检验
1)用喷大板切割试块(100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条件下进行 养护,喷射混凝土3h强度应达到1.5MPa,24h应达到10.0Mpa,28d 用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乘以0.95。 2)当不具备制作抗压强度标准块条件时,可喷制混凝土大板,在标准 条件下养护7d后,用钻芯机取芯制作试块,芯样边缘至大板周边最小 距离不小于50mm。 3)可直接向边长150mm的无底标准试模内喷混凝土制作试块,抗压 加载方向应与试块喷射成型方向垂直,其抗压强度换算系数应通过试 验确定。 4)喷层厚度的检查。可用插针、凿孔等方法检查。喷射时可插入长度 比设计厚度大5cm的粗铁丝,纵、横向1~2m设一根作为施工控制用。
目录
1 初期支护 2 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 3 预支护技术
支护
自支护 人工支护
永久支护
自支护:围岩自身所具备的的支护能力; 人工支护:在自支护能力不充分的条件下,人为采取的措施。
6.1 初期支护
初期支护作为隧道开挖后及时施工的人为支护又称一次支护,主要为喷 锚组合体系。
锚喷支护(视频)是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喷射钢纤维混凝土、钢 支撑等结构组合起来的支护形式。
二、钢纤维喷混凝土
1、钢纤维喷混凝土 是在普通砂浆或混凝土中掺入分布均匀且离散的钢纤维,依靠压缩 空气高速喷射在结构表明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
2、喷射优点 全自动化的喷射机械用活塞泵可达到25m3/h的喷射能力; 仅5%~10%的回弹率,比干喷低的多; 混凝土质量均一,通常强度可达55MPa,弯曲拉伸及抗剪强度大; 耐冲击、抗冻融性好。

隧道施工技术培训课件

隧道施工技术培训课件
1、施工环境恶劣(特殊)
围岩条件:复杂、多变,不可预见因素多; 作业空间:有限,地下水、通风、噪声、采 光问题众多。 2、作业特点 生产线多,专业多,综合性强; 隐蔽性大; 循环性大; 风险高,对作业管理人员的应变能力要求极高; 实施动态管理。
(二)对隧道工程质量控制特点的理解
1、充分认识和彻底领悟隧道工程质量的极端 重要性(事关施工安全);
喷射砼工艺浅析

存在的问题
粉尘
回弹
品质管理和质量控制
喷混凝土的不同工艺
干喷和湿喷工艺的区别
干拌和物 速凝剂
压缩空气
成品混凝土
稀薄流干拌和物 水
稀薄流成品混凝土
成品混凝土
速凝剂
稠密流成品混凝土
相对干喷而言,湿喷砼工艺的主要优势:
●可以很好的控制住影响砼强度的主要因素 W/C,从而确保砼强度,这是湿喷工艺的最 大优势;
6、衬砌质量控制要努力做到内实外 光,内实是基础和关键。其内实(密实) 的核心是:
●喷射砼密实; ●普通砼密实; ●喷射砼与围岩紧贴,背后无空洞; ●二衬砼与喷射砼密贴,背后无空洞。
(三)隧道开挖控制
1、高危地段必须设置钻爆开挖条件 (1)对于高压富水、断层破碎带、浅埋、
偏压 以及瓦斯突出工区等高风险地段,应采用
(八)富水地段的衬砌渗水严重; (九)基底处理不当,在振动荷载作用 下,出现翻浆冒泥。 (十)对围岩量测不重视,量测质量不达 标的现象较为突出(将难以及时掌控围岩 和支护结构的稳定动态,导致丧失处理大 变形甚至结构失稳的良机)。
超前地质预报不到位导致隧道突水突泥
超前地质预报和预处治措施不到位导致隧 道瓦斯爆炸
经业主、监理批复的方案实施。 (2)专项钻爆设计已批。 (3)相关应急预案(人员、物资、逃生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技术ppt课件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技术ppt课件
3
一、前 言
1、隧道分类
高铁隧道的长度等级划分:
⑴长度在500m及以下为短隧道。 ⑵长度在500m以上及3000m以下为中长隧道。 ⑶长度在3000m以上及10000m为长隧道 ⑷长度在10000m以上为特长隧道。
京福项目共有长隧道道1座(蘑菇山隧道)、中长隧道3座( 陈山坞隧道、棋盘上隧道、楼村隧道)、短隧道5座。

折射波法
(1)划分隧道围岩级别;(2)测定岩体的纵波速度


反射波法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2)探测地下洞穴;(3)探测地层划分; (4)测定含水层分布
和 声
隧道地震法(TSP)
(1)划分地层界线;(2)查找地质构造;(3)探测不良地质体的厚度和范 围


瑞雷波法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2)探测地下岩溶、洞穴
高速铁路施工技术
刘周礼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京福项目部 1
目录
一、前言 二、洞口工程施工 三、隧道暗洞施工技术 四、隧道附属施工技术 五、隧道主要设备投入情况 六、隧道施工功效 七、隧道质量通病 八、个人体会
2
一、前 言
1、隧道分类 2、高铁隧道的特点 3、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 4、新奥法的施工原理 5、隧道工程分部分项划分
17
三、隧道暗洞施工
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方法名称
适用范围

直流电法

高密度电阻法
超前探测隧道掌子面和侧帮的含水构造 探测岩溶、洞穴、地质界线

甚低法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2)探测岩体接触带;(3)含水构造及地下 暗河等


地质雷达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技术PPT课件( 30页)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技术PPT课件( 30页)
4、拱架支腿安装时,拱墙的开挖断面宜小不宜大,拱架的榀数宜 不宜多,一般以两榀为宜,支腿安装宜快不宜慢;
中铁十九局集团
安全培
Ⅴ级以上围岩 拱下两侧边墙错开开挖,边墙拱架支腿错开安装, 护拱架整体受力性能。(图 1 2)
5、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隧道施工应通过超前地质预测预报,预知开挖面前方不良地质体 置、规模和性质,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以避免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 为优化、完善变更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提供地质信息 。 (1)预报的内容 ①地层岩性: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及特殊岩土的 预报。
中铁十九局集团
安全培
D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 (5)预报要点 ①研究区域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必要时进行地表补充测绘和勘 对整个地区地质情况做到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分析主要工程地 题、主要地质灾害隐患及其分布范围、在隧道内揭示的大致里程, 预报方案。
②根据地质灾害对隧道施工安全的危害程度和工程设计资料,对 地段地质预报分级,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地段采取不同的预报手段。
安全培
地质条件、隧道埋深、开挖方法及其他特殊要求和设计要求综合 ,必测项目必须量测,其他项目可选测。
(4)必测项目为日常施工管理中所必须量测的项目,主要是位 试项目;净空收敛量测一般只进行水平收敛基线的量测;拱顶下沉 据量测断面大小及开挖方法,布置1-3个测点;地表沉降量测可以反 道开挖对地表土体的影响,在浅埋地段应将地表沉降量测作为必测
中铁十九局集团
安全培
C级: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地段、小型断层破碎 ,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较小。
D级:非可溶岩地段,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极小。 ②不同地质风险地段的预报方式为: A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地质 、红外探测、超前水平钻探等手段进行综合预报。首先以地质分析 行长距离预报,然后采用中长距离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和一 几种短距离物探方法相结合进行预报,同时进行多孔超前钻探探查。 B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辅以 探测、地质雷达,进行必要的超前水平钻孔。当发现局部地段工程 条件复杂时,按A级要求实施。 C级预报:以地质分析法为主。对重要的地质(层)界面、断层 探异常地段可采用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进行探测,必要时采 外探测和超前水平钻孔。(图 1 2)

隧道施工技术质量与安全培训课件(ppt 58页)

隧道施工技术质量与安全培训课件(ppt 58页)
• 4、仰拱、二衬:掌子面与仰拱、二衬安全距离超过卡控标准, 施作不及时;衬砌钢筋间距分布不匀、超标。
• 5、临时用电:临时用电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未执行“ 三相五线制”、“一机一闸一漏”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电线挂设乱,照明不足;掌子面作业未采用安全电压;没有应 急照明设施。
• 6、火工品:炸药库围栏封闭不严,不按双控措施执行;炸药的 领用、押送、使用、交回以及工地存放未严格按要求控制;爆 破作业不按爆破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通风排烟不良;爆破 前安全预警不及时,不设置警戒线。
• 超前预报 • 超前加固 • 超前支护
三超前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
四到位
• 工法选择到位 • 支护措施到位 • 快速封闭到位 • 衬砌跟进到位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
一强化
• 强化量测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
• 光面爆破是基础 • 喷锚支护保安全 • 围岩量测明情况 • 铺底先行造环境 • 通风防尘出效率 • 衬砌紧跟树形象
• 2、隧道开挖:地质情况变化时,存在不报告擅自处理的情况, 开挖与设计断面轮廓不符;隧道超、欠挖现象普遍存在;隧道 超挖处理不及时。
• 3、初期支护: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施作不及时;对岩面渗漏水 不处理;喷射砼采用干喷;个别存在格栅钢架连接角钢偷工减 料现象
隧道施工质量管理
隧道工程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原则
• 先预报 • 预注浆 • 短进尺 • 强支护 • 勤量测
管超前 多台阶 弱爆破 快封闭 紧衬砌
RPD-150C快速地质钻 机水平钻探
XY-2PC钻机进行伞 状定向钻探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
• 钻爆作业线 • 防排水作业线 • 装碴运输作业线 • 喷锚作业线 • 二次模筑混凝土衬砌作业线 • 通风作业线

暗挖隧道施工技术交流PPT(共 105张)

暗挖隧道施工技术交流PPT(共 105张)

一、施工准备
(2)隧道设计的勘测资料,如地形、地貌、工 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钻探图表等。
(3)隧道平面、纵断面(纵断面最主要涉及到 隧道洞内排水方案的选择,顺坡可采用自然排 水,反坡则要采用机械抽排的方式排水)。
一、施工准备
(4)隧道洞口位置,隧道门样式,洞身衬砌类型,支护结 构,防水隔离层;辅助坑道的类型和位置(辅助坑道有 很多种:横洞、斜井、竖井);各设计专业的接口及相 互衔接。
坍方、滑坡等自然灾害威胁的地段。临时房屋 的周围应设有排水系统,并避开高压电线。
一、施工准备
6、弃渣场地的布置要求 (1)场地容量足够,且出渣运输方便。 (2)不得占用其他工程场地和影响附近各种设施
的安全。 (3)不得影响附近的农田水利设施,不占或少占
农田。 (4)不得堵塞河道、沟谷,不得挤压桥梁墩台及
暗挖隧道施工要点
暗挖隧道施工技术
中交一公局莞惠城际GZH-5标项目经理部
交流
暗挖隧道施工技术交流要点
目录 一、施工准备; 二、洞口施工; 三、超前地质预报; 四、超前支护; 五、开挖方法; 六、开挖爆破的技术要求; 七、初期支护; 八、防排水; 九、仰拱及二次衬砌; 十、监控量测;
一、施工准备
一、施工准备
3、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工程特点、重点和难点的项目
(我们菀惠项目暗挖隧道的重难点就是浅埋穿 越松山湖大道、建筑物及断层破碎带)。 (2)施工技术方案设计:施工方法及工艺、关键 工序的作业实施细则、监控量测、地质预报、 施工通风以及供水、供电设计等。
一、施工准备
一、施工准备
(5)合理布置大堆材料(砂石料)、施工备品及 回收材料堆放场地的位置。
(6)生活服务设施应集中布置在宿舍、保健和 办公室用房的附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输巷道
一、隧道的概念及分类
隧道的分类
极小断面隧道(≦3m2)
小断面隧道(3~10m2)
按隧道的断面大小 中等断面隧道(10~50㎡) 大断面隧道 (50~100㎡ )
特大断面隧道(>100㎡)
一、隧道的概念及分类
隧道的分类
短隧道(铁路隧道规定:L≤500m;
公路隧道规定:L≤500m)
中长隧道(铁路隧道规定:500<L≤3000m;
按隧道的长度
公路隧道规定500<L<1000m) 长隧道(铁路隧道规定:3000<L≤10000m;
公路隧道规定1000<L<3000m) 特长隧道(铁路隧道规定:L>10000m;
公路隧道规定:L>3000m)
一、隧道的概念及分类
隧道的分类
连拱隧道
矿山法
按隧道间距离 小净距隧道 按隧道施工方法 新奥法
配备、周围环境等因素决定,但主要取决于地质条件,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正 确判断隧道围岩地质,隧道施工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掌握。 铁路、公路 将隧道围岩分为六个级别。 Ⅰ级围岩: 主要工程地质特征:硬质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60MPa):受地质构 造影响轻微,节理不发育,无软弱面(或夹层);层状岩层为厚层,层间结 合良好。 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岩体完整,整体状或巨厚层状结构。 围岩开挖后的稳定状态(单线):围岩稳定,无坍塌,可能产生岩爆。
一、隧道的概念及分类
隧道围岩的分级
隧道围岩分级判定(分六个级别) Ⅱ级围岩: 主要工程地质特征:硬质岩(Rc>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 节理较发育,有少量软弱面(或夹层)和贯通微张节理,但其产状及组合 关系不致产生滑动;层状岩层为中层或厚层,层间结合一般,很少有分离 现象,或为硬质岩石偶夹软质岩石。 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硬质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呈大块状砌 体结构。软质岩呈巨块状整体结构。 围岩开挖后的稳定状态(单线):暴露时间长,可能会出现局部小坍 塌;边墙稳定;层间结合差的平缓岩层,顶板易塌落。
分离式隧道
盾构法
一、隧道的概念及分类
隧道的分类
鹤大高速公路白水滩1号分离式隧道
鹤大高速公路二郎山隧道
一、隧道的概念及分类
隧道的分类
市政隧道
双连拱隧道
一、隧道的概念及分类
隧道的分类
厦门翔安隧道是中国大陆第一座海底隧道 青岛胶州湾隧道是国内第二条大型海底隧道
一、隧道的概念及分类
隧道的分类
量测、监控来指导隧道和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的方法和原则。
基本特点:光面和预裂爆破,及时施作密贴于围岩的喷锚支护,
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效应,断面及早闭合。
核心理念: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及时反馈变更设计、动态
管理施工。
一、隧道的概念及分类
隧道围岩的分级
隧道围岩分级判定(分六个级别) 隧道施工方法主要由隧道本身围岩地质条件、断面大小、结构形式、机械
隧道的施工方法
新奥法
新奥地利隧道修建方法(简称新奥法)遵循这样一个原理,即主动
地使隧道围岩(岩土体)成为环状承载“结构”的一部分。
新奥法是应用岩体力学理论,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基点,
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地进行支护,控制围岩的
变形和松弛,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
地铁在大中城市建设中悄然兴起,并成为解 地铁建设现在仍以以大城市与省会城市为主。 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最佳选择。
一、隧道的概念及分类
隧道的作用(优点、功能、用途):
在山岭地区: 克服地形和高程障碍; 节约能源,节省时间,保护了地貌和植被; 改善线形,提高车速,缩短里程; 防止落实、塌方、雪崩等自然灾害; 在城市: 减少地表用地; 解决交叉路口的拥挤阻塞; 在江河湖海地带: 较桥梁隐蔽性好,不受气候影响。 影响通航;
一、隧道的概念及分类
隧道的特点
技术难度大 高风险隧道较多 双线隧道及三线隧道断面面积大 由于开挖断面面积的增大,加大了在隧道浅埋和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施
工难度 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新型的洞门形式和更高的洞口环保要求 高标准的防水要求(一级防水标准) 长大隧道的防灾救援和运营通风
一、隧道的概念及分类
一、隧道的概念及分类
隧道围岩的分级
19
一、隧道的概念及分类
隧道围岩的分级
隧道围岩分级判定(分六个级别) Ⅲ级围岩: 主要工程地质特征:硬质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30MPa):受地质构 造影响严重,节理发育,有层状软弱面(或夹层),但其产状及组合关系尚不 致产生滑动;层状岩层为薄层或中层,层间结合差,多有分离现象;或为硬、 软质岩石互层。软质岩(Rc≈5~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较严重,节理较发 育;层状岩层为薄层,中层或厚层,层间结合一般。 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硬质岩呈块(石)碎(石)状镶嵌结构。软质岩呈 大块状砌体结构。 围岩开挖后的稳定状态(单线):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生小坍塌,边墙基本 稳定,爆破震动过大易塌。
五、监控量测
十、隧道施工典型事故
一、隧道的概念及分类
一、隧道的概念及分类
隧道(Tunnel)概念:
狭义义定义:以某种用途,在地面下用任何方法按 规定形状和尺寸修筑的断面积大于2m2的洞室。
一、隧道的概念及分类
隧道的分类
按所处的地质条件
土质隧道 岩质隧道
浅埋隧道 按隧道的埋置深度
深埋隧道
山岭隧道 按所处的地理位置 海底隧道
城市隧道 高速公路及高速铁路隧道均属于山岭隧道,下面我们将着重介绍。
一、隧道的概念及分类
隧道的分类
按隧道的用途
交通类隧道
水工隧道 市政隧道 矿山隧道 人防隧道
公路隧道 铁路隧道 地下铁路 人行通道
引水隧道 尾水隧道 导流隧道 溢洪隧道 给水隧道 排水隧道 管路隧道(煤气、电力等) 采矿巷道
隧道施工技术
主讲人:
二〇一七年一月
第一部分
整体概述
THE FIRST PART OF THE OVERALL OVERVIEW, PLEASE SUMMARIZE THE CONTENT
2
目录
一、隧道的概念及分类 六、防排水
二、洞口工程
七、仰拱及二次衬砌
三、隧道开挖
八、无砟轨道
四、初期支护
九、隧道施工安全质量案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