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八大家的八种高度八大智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八大家:八种高度,八大智慧

唐宋八大家,八人经历,个个饱经沧桑,几度沉浮,但不羁归不羁,狂放归狂放,玩世也好不恭也好,他们各自都活出了真实的自己

1、韩愈:读书,写字,是为了保持节操

韩愈(768—826),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一个真正的君子,他必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对待他人宽容而简约。对自己严格全面,就不会发生懈怠。对别人宽容简约,别人都乐意做好事善事。)

——《原毁》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

——《进学解》

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读一部书,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

——《进学解》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韩愈《师说》

士穷乃见节义(读书人在困境中才能看出节操来。)

——《柳子厚墓志铭》

大丈夫成家容易,仕君子立志不难。

退一步自然潇洒,让三分何等清闲。

忍几句无忧自在,耐一时快乐神仙。

吃菜根淡中有味,守王法梦中无惊。

有人问我尘世事,摇首摆头说不知。

宁可采深山之茶,莫去饮花街之酒。

须就近有道之士,早谢退无情之友。

贫莫愁兮富莫夸,哪见贫长富久家。

——韩愈治家格言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我们能看到他作的很多散文,从碑帖中能看见他的书法:

韩愈《揪树帖》

2、柳宗元:通达世务,刚正不阿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是在人对事物的领悟之上得以体现,是因人而异的,没有人的领悟,也就无所谓美。)

——《马退山茅亭记》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状,去来之不可常。(凡人们的话都是这样说的:盛衰祸福都是互相依存、来去不定的。)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一直以来学界对柳宗元的研究大多侧重在文学和思想体系方面,对于其书法的研究几乎空缺。柳宗元在文学上的成就遮蔽了其书法上的贡献。仅存的《龙城石刻》又一直存在争议。不能看到全貌实属一大遗憾!

3、苏轼:用一生把别人的苟且活成潇洒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

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以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故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

——《留侯论》

勇也有很多种,就这就是做人的境界,真正能做到心如止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能有几人呢?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自古以来能够成就伟大功绩的人,不仅仅要有超凡出众的才能,还一定要有敢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苏轼《晁错论》

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人不能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取得富贵,也不能白白地安于贫贱的处境。)

——苏轼《上梅直讲书》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像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于天地之间,渺小得就像大海里的一粒米粟。)

——苏轼《前赤壁赋》

有所取必有所舍,有所禁必有所宽。(要有所获取,就一定要有所舍弃;要有所禁止,就一定要有所宽容。)

——宋·苏轼《策别第十》

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得到有才能的人的方法,在于了解人,了解人的方法,在于责求事实。这几句用于说明得人在于知人,知人在于考核事实。)

——宋·苏轼《议学校贡举状》

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轼,可算是整个宋朝写字最厉害的一个人,可是,他的字没有王羲之的随意,颜真卿的工整,张旭的洒脱。乍一看,他写的字怎这么"丑"呢?苏轼就说了,我这个字很特殊啊,颜真卿那个叫颜体,柳公权的叫柳体,我这个字呢,叫石压蛤蟆体!

苏轼是善于调侃嘲弄自己的,人人都在炫耀自己书法俊美的时候,他确说自己的书法是"石压蛤蟆体",是被石头压死的癞蛤蟆的风格。其实,这正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精彩正在于此。

苏轼《寒食帖》局部

4、苏洵: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佑集》。工于书法,气韵有余。

思焉而得,故其言深;感焉而得,故其言切;触焉而得,故其言易。(经过探入思考而有所体会,所说的话就深刻;有了亲身感受而有所体会,所说的话就贴切;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