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反射区功能作用

合集下载

足底按摩作用原理

足底按摩作用原理

足底按摩作用原理
足底按摩,也称为足疗,其作用原理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反射区理论:这是足底按摩的基本理论,认为人体的各个器官和部位在足底有对应的反射区,通过刺激这些反射区可以达到调整身体功能、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2. 神经生理学原理:足底按摩可以通过刺激足部的神经末梢,反射性地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影响到大脑皮质,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如放松、减轻疼痛等。

3. 血液循环原理:足底按摩可以刺激足底的血管,增加足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有助于身体废物的排出和营养物质的输送。

4. 淋巴循环原理:足底按摩还可以刺激淋巴循环,帮助身体排除多余的水分和废物,维持体内液体的平衡。

5. 中医理论:在中医理论中,足底有许多重要的穴位,与体内的五脏六腑相联系,通过足底按摩可以调理内脏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总的来说,足底按摩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对足底的刺激,调节身体的内外机能,达到促进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足底推拿疗法-69个足部反射区(配图)

足底推拿疗法-69个足部反射区(配图)

足底推拿疗法-69个足部反射区足底推拿疗法,在中医理论中也被称为“足底反射疗法”。

它是将手法作用于足底的特定穴位和部位,刺激人体反射区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的疗法。

足底各个部位反映了人体的不同部位和器官,包括肾、膀胱、肝、胃等。

据研究表明,足底推拿能够有效缓解身体疲劳、改善睡眠质量、降低血压、促进体内激素的分泌等。

下面将介绍69个足底反射区的位置及其作用:1. 脑部反射区位置:足底大拇指部位。

作用:调节神经系统,提高注意力、记忆力等。

2. 眼睛反射区位置:足底第二个脚趾和第三个脚趾之间的部位。

作用:缓解眼部疲劳和近视。

3. 耳朵反射区位置:足底第三个脚趾和第四个脚趾之间的部位。

作用:缓解耳鸣、失聪和头晕等症状。

4. 鼻子反射区位置:足底第二个脚趾和第三个脚趾之间的部位。

作用:缓解鼻塞、头痛和过敏等症状。

5. 口腔反射区位置:足底第二个脚趾和第三个脚趾之间的部位。

作用:缓解口干、喉咙炎等症状。

……69. 性器官反射区位置:足底内侧中央区域。

作用:调节性功能,缓解泌尿系统疾病等症状。

以上就是69个足底反射区的介绍,每个部位都有其对应的身体器官和功能,因此在进行足底推拿疗法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部位进行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每周进行2-3次,可以缓解身体疲劳、改善睡眠质量、预防疾病等。

需要注意的是,足底推拿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

如有脚部创伤、感染、过敏等情况,建议先咨询医生再进行足底推拿。

第七节 足部反射区按摩作用

第七节 足部反射区按摩作用

第七节足部反射区按摩作用俗话说:洗个热水脚,等于吃补药。

春天洗脚,升得固脱;夏天洗脚,署湿可却;秋天洗脚,肺润肠蠕;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每天洗脚也是一种健身的好方法。

用热水洗脚,浸泡10-15分钟,水温下降添加热水,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冻疮发生。

长途行走或剧烈运动后,用热水洗脚,除能舒通经络外,还能减少局部乳酸的聚集,有助于减轻疼痛,消除疲劳。

洗脚后可顿觉清心沁脾,神轻气爽,其乐融融。

临睡前用热水洗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种舒适的温和刺激,促进大脑皮层进入抑制状态,觉睡得甜香,使人精力充沛,神形相得益彰。

如用茄子枝或红辣椒熬水洗脚可防治习惯性冻疮;银杏叶煎水洗脚可防小儿腹泻;芹菜叶熬水浸泡脚,可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用醋加热水浴脚可防治脚部皮肤病和脚部肿胀。

当代信息万变,人类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工作繁忙,精神紧张,为生活而忙碌奔波,在重病之始却全然不觉,直到病情恶化后,才略有所感,急忙就医,当查出身体有严重疾病时,则已是无可救药了。

实际上,在身体有病而未发作之前,在脚穴(反射区)上就发出了报警信号。

只是人们不知道罢了。

一旦认识到了,就能随时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抢在发病之初就采取积极的治疗手段,这样就不致造成严重后果了。

脚疗就是一种简单易行集查病、治病、保健三位一体的妙法,对治疗急性疾病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对慢性病坚持按摩,也有显着的疗效。

脚穴只要知道它的位置,掌握其要领,无论何时何地均可自己进行按摩。

如看电视之时和晚上睡觉之前都可自己做。

只要人们试一下,一定会被脚疗的神奇疗效惊叹,有道是“自古英雄怕病魔,疾病就怕摩双脚,脚穴按摩疗法定会在健身治病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脚是人体健康之本,智能和长寿之根,身体老化首先从脚开始。

脚勤人长寿,脚健人身壮。

平素不爱走路的人往往最先出现衰老。

那些长期从事用脚劳动及整天粗茶淡饭的中老年人和赤脚体力劳动的老农,就具有长寿的体魄。

运动是生命之源,也是长寿之道。

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

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
足弓 1.内足弓:后跟底至第一跖骨头 2.外足弓:后跟底至第五跖骨头 3.横足弓:由第一至第五跖骨头 内侧足弓中心点位于距骨头部: 即紧贴舟骨的地方。 舟骨位置: 内侧脚眼下前方 后跟成外翻状会更易见
足部简介一只脚:26块骨 一双脚:52块骨 差不多是全身骨骼总数 之1/4(共206块骨) 内及外侧之分别 靠近拇趾为足部内侧 靠近尾趾为足部外侧
二、足部按摩的作用原理 1、神经反射的作用 2、血液循环原理 3、生物全息原理 4、经络原理
神经反射作用
对足部反射区的按摩,实质上是对于机体表面某些 敏感点或敏感带所施加的一种物理刺激(表现为可 使机体局部组织发生形变的压力)。根据神经反射 理论,这种外来的刺激必然要引起机体有规律性的 适应性反应。 对足部反射区所施加的压力,作用于足部的表面, 影响及于皮下。这里分布有许多由神经未梢构成的 触觉感受器、压觉感受器、痛觉感受器,还有毛细 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由于施加压力进行按摩,使皮 层中的结缔组织、深层的肌肉组织受挤压,使血管 和淋巴管受挤压。当压力达到一个临界强度(阈值) 以后,触觉及压觉感受器开始通过躯体传入神经向 神经中枢发送神经冲动。
足部的基本结构及名称
足与内脏的关系
反射区分布规 律
一、足底是内脏, 足背是躯面,足内 是脊中,足外是四 肢,足跟是盆腔。
二、上下对应,头 部交叉,同左同右。
反射区分布规律
足底是内脏:
代表的脏腑器官,如心、 肝、脾、肺、肾等。
足背是躯面:
代表躯体和颜面部,如 肋、面部等。
反射区分布规律
促进循环作用
足部按摩所起的作用,最显而易见的就是能促进血液的循环。 据陈茂松先生报告,他们曾测量过一位女性和一位男性,血液 在血管中流动的平均速度为(女)每秒12.5厘米,(男)每 秒14厘米。对足部按摩15分钟之后,血液流速增为:(女)每 秒29厘米。(男)每秒22厘米。与此同时,脚的表面温度也升 高了。据用红外线测量,在按摩之前,脚尖的温度为20一22℃, 脚掌为28℃;按摩15分钟之后,脚尖为26一28℃,脚掌为 34℃;按摩30分钟之后,脚尖为34℃,脚掌为37℃。对足部 的按摩不但使足本身的表面温度上升,而且测出小腿与手部的 温度也升高了。对脚部按摩15分钟之后,被按摩者的手指温度 增为30一32℃,手掌温度为34℃,小腿温度也在34℃以上。 以上数据表明,足部按摩确实促进了血液循环,不仅促进了 局部的循环,而且促进了全身循环。

足底反应区有什么治疗作用

足底反应区有什么治疗作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足底反应区有什么治疗作用
导语:足底反应区其实是指脚部反射区的一种治疗方法,对足底的保健,以及缓解足部的疾病,有一定的功效,因为在足底反应区进行一些穴位的按摩,对
足底反应区其实是指脚部反射区的一种治疗方法,对足底的保健,以及缓解足部的疾病,有一定的功效,因为在足底反应区进行一些穴位的按摩,对帮助我们保健足部健康,避免足部受伤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功效,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足底反应区的一些治疗和足部保健。

脚部反射区疗法,是一种古老而又新奇的治疗手段。

它起源于中国,数百年前流传到国外,在国外开花结果,在西方国家,尤其在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广为流传。

?随着改革开放,这一传统的治病手段又重新回到祖国。

在诸多专家、学者的努力下,运用中医学的理论及方法,使脚部反射区疗法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具体的操作手法的运用上,都焕发了活力,重新在世界上站在这一领域的制高点。

从生物全息论的角度,足部区域相当于反映全身信息的一个全息胚。

由于足部血管神经分布密集,足三阴、三阳经在脚部相互贯通,通过经络系统与全身连通,所以说,脚部是人体信息相对集中的地方。

各种生理病理的信息均可在足部显现出来。

临床运用时,针对不同的病情,选择一定的反射区进行组合,通过推拿手法及刮痧疗法对足部反射区的刺激,可以调整相应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这些常识问题应该重视了吧,在生活当中,只有我们更加,注重这些常识的了解,那么在面对一些足部疾病的时候,就可以科学的帮助自己缓解,尽可能的减少一些不利的影响。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糖病人如何通过中医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促进身体平衡

糖病人如何通过中医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促进身体平衡

糖病人如何通过中医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促进身体平衡糖尿病患者常常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促进身体的平衡和康复。

除了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外,中医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辅助疗法。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患者如何通过中医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来促进身体平衡。

一、什么是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即通过按摩足底特定的区域来刺激身体其他部位的反射区,达到调理身体、促进健康的目的。

这种疗法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和反射区学说,认为足底是人体重要的反射区之一,通过按摩足底,可以刺激身体的穴位和反射区,调节和平衡身体的功能。

二、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对糖尿病的作用机制1. 刺激胰腺功能:足底的反射区中包含了胰腺的反射区,通过按摩这些区域,可以有效地刺激和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胰腺的功能,从而改善血糖控制。

2. 改善循环系统: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加速代谢废物的排出,减轻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管病变。

3. 调节神经系统: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作用,调节和平衡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减轻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症状。

三、如何进行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1. 按摩工具:可以使用按摩球、足底按摩器等工具进行按摩,也可以用手指进行手法按摩。

2. 按摩方法:按摩时可以适量施加力度,以感到舒适为准,每个区域按摩时间可控制在5-10分钟左右,来回按摩。

3. 按摩次数:根据个人情况,一周进行2-3次按摩,早晚各一次,每次持续10-15分钟。

四、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的注意事项1. 温水泡脚:在进行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前,先用温水泡脚10-15分钟,可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增强按摩效果。

2. 配合其他疗法: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通常作为辅助疗法,可以与其他疗法如食疗、药物治疗等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3. 避免按摩时间过长:虽然按摩对身体有益,但时间过长也会疲劳足肌,产生不适感,因此要控制好按摩的时间。

4. 避免在饭后立即进行按摩:由于按摩会促进胃肠蠕动,因此在饭后立即进行按摩可能会影响消化功能,建议饭后2小时再进行按摩。

足底反射区

足底反射区
腺素,主要作用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加 速血糖分解,维持抗体正常生长和发育, 尤其对骨骼和神经的发育极为重要。
14.甲状腺
14.甲状腺
反射区位置:位于双
脚底第1跖骨头处至第1、第2跖骨 间,向趾端成弯带状。
操作手法:
1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状腺
拇指推掌法(拇指桡侧由趾跟向趾端压推,拐弯处为敏感
点,再向上靠内侧面直推 );
10.大脑
反射区位置:位于整个
双脚拇趾趾腹。
▪右侧大脑的反射区在左脚上; ▪左侧大脑的反射区在右脚上。
10.大脑
操作手法:单食指扣拳法 应用:高血压,脑中风,脑震荡,头痛,头晕,
头重,失眠,脑血栓和视觉受损等。
11.颈项
解剖生理:颈项是头与躯干连接的枢纽,主要
包括骨骼,关节,神经,血管及与之相关的软组 织。 如颈项部发生病变,除引起局部疼痛及功能障碍 外,还会影响神经的功能以及颅内的血液供应, 并应起头痛,眩晕以及睡眠障碍等症状。
在鼻腔的上方上后方和两旁由左右成对的四对鼻窦环绕鼻腔和鼻窦位于颅前窝颅中窝口腔及眼眶之间相互之间仅收一层薄骨板相隔故严重的鼻外伤可伴发其周围结构的外伤鼻部疾病亦可向邻近器官扩散
生理解剖 足部反射区(足底、内侧、外侧、足背)
足部反射区
骨骼
足部解剖
反射区分布
足底反射区:(左足、右足) 内侧反射区: 外侧反射区: 足背反射区:
足底反射区:(左足、右足)
1.肾上腺
解剖生理:肾上腺左、右各一,呈黄色。位于两肾的上端。左侧者近似半月形,右 侧者呈三角形 。
1.肾上腺
生理功能: 肾上腺皮质:分泌多种激素,统称肾上腺皮质激素,如调节水盐代
谢的盐皮质激素(如类固醇),调节糖和蛋白质代谢的糖皮质激素 (如氢化可的松)。此外,还有分泌性激素的功能。 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两者都能使心跳加快, 心力加强,小动脉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

足部反射区高清图,按摩足底穴位疼痛的作用,足底反射区对应病症

足部反射区高清图,按摩足底穴位疼痛的作用,足底反射区对应病症

足部反射区高清图,按摩足底穴位疼痛的作用,足底反射区对应病症足部反射区穴位本高清晰足部反射区完整示意挂图共分五部分分别为足底部、足背部、足内侧、足外侧、小腿部位,详细地介绍了足部各不同位置的反向区域。

可供医护人员,按摩师及广大读者参阅。

足部按摩是中医一种外治法范畴的物理疗法,已被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足部按摩主要是依靠手法的力度和力的方向实施的治疗。

手法由于轻重不同,其渗透于内的力度也有所差别,基本上分为浅(皮毛)、略浅(经脉)、中(肌肉)、略深(经筋)、深(骨髓)几种。

要会按摩,当然要先清楚的知道足部的各个反射区在哪里,是做什么用的,它们的功效分别是什么,以上由经络养生网提供的足部反射区完整示意图是目前最清晰,最完整的版本,不管你是想自己学习按摩,或给家人按摩,或是资深的足部疗养师,想必都能用的上。

人体足部反射区高清图足部反射区排列是有规律的,基本是与人体大体解剖部位相一致。

是按人体实际位臵上下、左右、前后顺序精确排列的。

将双足并拢一起,就像个从后上方向下看到的一个屈膝盘坐并向前俯伏的投影人形:脚的拇趾,形似人的头部,其足拇趾及各趾相当于人的头、颈、面部反射区,内有大脑、小脑、垂体、三叉神经及眼、耳、鼻、舌、口腔、牙齿等反射区;足底上部相当于人的胸腔(有肺及心脏),内有肺脏、气管、心脏、甲状腺、甲状旁腺、斜方肌等反向区;足底中部相当于上腹部,有胃、肠、胰、肝、胆(右侧)、脾(左侧)、肾等器官;脚跟部位,有生殖器官(子宫、卵巢、前列腺等)、膀胱、尿道及阴道、肛门等,内有大肠、小肠、膀胱、生殖器官(女为卵巢、子宫,男为前列腺、睾丸)等反射区;两足内侧相当于脊椎部分,构成足弓的一条线,形似人的脊椎(颈椎-胸椎-腰椎-骶椎)。

从足趾至足跟方向有颈、胸、腰、骶椎及尾骨各部分反射区(见下图);足外侧相当四肢部分,自上而下是肩、肘、膝等部位,足底内有肩、腰、肘、髋、股、膝关节等反射区。

足部基本结构每侧足部有26块骨,分为跗骨、跖骨和趾骨3组。

足底反射知识点总结

足底反射知识点总结

足底反射知识点总结一、基本原理足底反射是基于中医学理论的一种诊断方法,其原理主要包括“反射区”和“脏腑对应”两个方面。

1. 反射区:在足底的特定部位,存在着与人体内脏器官相关联的反射区。

根据中医经典理论,足底的反射区与人体的脏腑器官相对应,通过刺激足底的特定部位,可以引起相应脏腑器官的反射作用,从而揭示身体的健康状况。

2. 脏腑对应: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脏腑器官与足底的特定部位存在着对应关系。

例如,足底的前部反射区与上半身的脏腑器官相关联,而足底的后部反射区与下半身的脏腑器官相关联。

刺激这些部位会产生相应的反射作用,从而反映出身体的脏腑功能状态。

基于以上原理,足底反射成为了一种可以通过观察足部的反射区来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

二、应用价值足底反射在中医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早期诊断:足底反射可以通过观察足底的反射区来发现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例如疾病的早期表现、脏腑功能的隐患等,有助于及时发现疾病,提高治疗的效果。

2. 治疗评估:足底反射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后足底反射区的变化,从而判断治疗的有效性和进展情况。

3. 脏腑功能检测:足底反射可以通过刺激足底的不同反射区来评估脏腑功能的状况,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

4. 预防保健:足底反射还可以作为一种预防保健的手段,通过定期检查足底反射区来预防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综上所述,足底反射在中医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效果。

三、操作方法足底反射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观察、刺激和反应三个步骤。

1. 观察:首先需要观察患者的足底,按照足底的特定部位划分为前部反射区和后部反射区,观察其颜色、形状、纹路等特征。

2. 刺激: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足底的反射区划分,采用适当的刺激方法来刺激特定的足底部位,例如按摩、轻捏、拍打、针灸等。

3. 反应:观察患者在刺激后的反应情况,包括局部皮肤的变化、疼痛、麻木、压痛等情况,根据反应来判断患者的脏腑功能状况。

足底反射区

足底反射区

头(大脑):位于两足足底拇趾趾腹的下部,左、右侧大脑的反射区在足部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变,脑震荡、头晕、头痛、失眠,中枢性瘫痪,视觉受损伤等病症。

额窦:位于两足拇趾靠尖端1cm的范围及其他八个足趾尖端,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脑中风、脑震荡、鼻窦炎、头痛、头晕、失眠、发烧及眼、耳、鼻、口等病症。

小脑(脑干):位于大脑反射区的后外侧。

左、右侧小脑在足底部呈交叉反射,适用于脑震荡、高血压病、头痛、失眠、头昏、头重等病症。

脑垂体:位于两足拇趾趾腹正中央,适用于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脾、胰等内分泌系统病症。

三叉神经:位于两足拇趾趾腹的外侧约45度处。

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偏头痛、面瘫、腮腺炎、耳疾、鼻咽癌、失眠、头重等病症。

鼻:位于两足拇趾第一节趾腹底部内侧,约45度处,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急慢性鼻炎、鼻出血、过敏性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病症。

颈:位于两足拇趾根部,即小脑反射区下方。

适用于颈部酸痛、颈部扭伤、落枕、高血压病等病症。

眼:位于两足底第二、三趾根部。

适用于视神经炎、结膜炎、角膜炎、近视、远视、复视、斜视、散光、视网膜出血、白内障、青光眼等病症。

耳:位于两足底第四、五趾根部,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外耳道疖肿,中耳炎、耳鸣、重听等病症。

斜方肌(颈、肩部):位于两足底眼、耳反射区下方。

适用于颈肩背酸痛、手无力、麻木、肩活动障碍等病症。

甲状腺:位于两足底第一趾骨和第二趾骨之间,呈带状。

适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病症。

甲状旁腺:位于两足底内缘第一趾骨与第一趾关节处,适用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病症。

肺、支气管:位于两足斜方肌反射区外侧,自甲状腺反射区向外呈带状到足底外侧的肩反射区下方,前后宽约1cm。

适用于上呼吸道炎症、肺结核、肺气肿、胸闷等病症。

胃:位于两足底跖骨的中、下部。

适用于胃痛、胃酸增多、胃溃疡、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胃下垂等病症。

足部反射区位置,生理,及适应症

足部反射区位置,生理,及适应症

足部反射区位置,生理,及适应症1 .心脏.位于左足掌最宽连线均分为三段的靠小趾段后片的部分,敏感点在地四。

五趾骨间。

功.推动血液在体内的正常循环,维持生命。

适.心绞痛。

心律不齐,心力衰弱恢复期,心梗恢发期,心辨摸病,心功能不全,血管病,休克等。

2 .仔.位于双足掌第一脚趾关节所形成的人字形凹陷处稍后片区胜利功能.排出代谢废物,排出机体内尿酸,调节体液血浆电解质,掺透压和酸咸平衡,维持提内细胞生理环境的稳定性适应症. 肾炎,肾功能不全,肾结石,肾瘤,尿毒症,水肿,高血压,腰痛,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白发,阳痿,遗精及不孕不育等三.输尿管.位于双足掌自痕反射区膀胱反射区,呈线状弧形区域生理功能.输送自肾产生的尿液及其他代谢废物适应症.输尿管结石,泌尿系炎症,输尿管狭窄,排尿困难,关节炎,高血压,动脉硬化,肾炎,尿毒症等四.膀胱误于双脚足掌内侧骨下分,拇展肌侧稍忽出处生理功能.储尿,排尿适应症.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膀胱炎,尿道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五.尿道及阴道位于双足内侧,自膀胱及反射区斜自上延距骨与舟骨间隙生理功能.排尿及排出病存分泌物适应症. 尿道感染,尿道炎,尿道肿瘤,排尿困难,尿失禁,阴道炎,阴道肿等六.额头位于双足母子趾失端生理功能.协助发音,增强免疫功能适应症. 脑震荡,鼻炎,头云,头痛,失眠,发热,感冒,眼,耳,鼻及口腔疾患七.垂体位于双足拇趾腹正中央,大脑反射区深部生理功能.分泌储存内分泌激素,参与其他内分泌活动适应症. 内分泌失调症,甲状旁腺,生殖腺,胰。

八.三叉神经位于双足母趾第一节处侧协调眼部,上下额,口腔,面部皮肤,肌肉运动及头痛,面神经瘫痪,失眠九.小脑及脑干位于双足拇趾跟部靠近第二趾骨头第一横处小脑主要有维持躯体平衡,调节肌肉强力及协调运动中个肌肉的运动等功能脑震荡,脑萎缩,脑肿瘤,高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痴呆症,失眠,头痛,头晕10.头部位于双组拇趾腹掌面全部功能:具有传导,感觉功能,调节躯体运动,生殖及内脏活动的功能,具有促进大脑的记忆,储存功能,以及增强其兴奋作用,抵制等作用适应症:高血压,低血压,脑萎缩,脑神经管能症,中脑震荡,头晕,头痛,失眠,脑血栓,视觉受损,脑血管病变,小二大脑发育不良等IL眼位于双足第二趾骨与第三趾骨跟部,包括足掌背面生理功能:产生视觉适应症:视神经炎角膜出血,结膜炎,近视,远视,斜视,散光,视网膜出血毒眼光,血内障,迎风流泪等12耳位于双足底第四,玉趾双侧,掌面及跟部功能:产生听觉,协调躯体平衡适应症:中耳炎,处耳道肿瘤,耳鸣,耳聋,垂听,鼻咽瘤等13 .颈项位于双脚拇趾跟部功能:协调关节个方位运动,传导神经反射适应症:颈不酸痛,颈部损劣,高血压14 .斜方肌位于双足斜方肌反射区后方,第一趾骨起至处侧的反射区,成横带状,部分垂叠肺部功能:协调头部活动适应症:肩,颈,上肢及手酸麻,疼痛,肩活动手限,肩固炎15 .肺支气管位于双足斜方肌反射区后方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和气体交换适应症: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16 .甲状腺位于双足掌第一趾骨〈二分之一>功能:促进机体内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调节内分泌适应症:甲状腺动能亢试下,甲状腺炎,失眠,情绪不稳,肥肿瘤,甲状腺肿大17 .食管,气管位于双足足底第一趾骨与趾骨关节呈上下竖状处功能:加强食管主要功能,促进食物由口腔进入胃内适应症:食管炎,食管肿瘤等18 .胃上腺位于双足掌第二趾骨与第三趾骨间,足底人子形交叉点,凹陷深处功能:肾上腺质分泌激素分为L盐液质激素2 .糖皮质激素3 .性激素调节机体电解质,糖,蛋,血制代谢,平衡适应症:心律不齐,过敏性疾病,风湿病,关节炎,高血压,肾上腺皮肤质动能不全等19 .胃位于双足掌第一趾关节后后方功能: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协助消化食物功能适应症:胃肿,胃酸增多,急慢胃炎,胃下垂,消化不良20 .胰位于双组掌第一趾骨中下段功能:促进内分泌功能,加强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适应症:糖尿病,胰腺炎,消化系统疾病,胰功能低下式亢进,21 .十二指肠位于双足掌第一趾骨未段,胰反射区后方功能:具有促进消化,蠕动和吸收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功能适应症:腹涨,十二指肠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22 .脾位于双足掌第四,五趾骨后方,心反射区敏感处小方匀1厘米区域功能:储存,虑过血液,参与免疫功能适应症:机体免疫力功能底下,贫血,皮肤病,食欲不振,产生消化不良,发热,炎癌,感冒等23 .肝位于右足掌第四,玉趾骨上半部,肺反射区后放功能:促进胆汁分泌,协助消化食物,加强肝脏解毒功犯,提高肝糖远代谢能力适应症:中毒,消化不良,眼病,肝炎,肝硬化,肝肥大,肝功能失调24 .三位于右足掌第三,四趾骨间稍偏上,肝反射区深部功能:促进胆汁的储存浓缩,促进消化适应症:胆石癌,肝炎25 .腹脏神经从位于双足掌中心,围绕肾反射区周围功能:调节心脏和消化系统的功能适应症:神经性胃肠疾患,腹涨,腹痛,胸烦躁26 .横结肠位于双足掌中间,横式一条带壮区功能:促进人体进一步吸收营养,排运代谢废物适应症:腹泻,腹痛,急慢性肠炎,便秘等27 .降结肠位于左足掌跟骨缘处侧竖带条状,相对于第四玉趾骨间功能:促进热你进一步吸收营养,排还代谢废渣适应症:使秘,腹泻,腹痛,急慢性肠炎等28 JI11位于左足掌跟骨前缘,直肠反射区未端,与膀胱反射区相印功能:加强代谢废渣的排泄适应症:便秘,肛裂,等29 .小肠位于双足掌足凹下区域,大肠反射区包围部分功能:具有增强消化吸收及加强畅蠕动的功能,且具有免疫功犯适应症:胃肠胀气,腹泻,腹部闷痛,急慢性肠炎,免疫功能低下,发热,心脏病等30.失眠点位于双足底跟骨中央,生殖腺反射区前端处功能:调整机体,改善唾眠适应症:神经衰弱,失眠,精神疾病等31 .生殖腺位于双足掌跟叠中央深部为功能:具有提高机体产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的功能适应症:性动犯低下,月经不调,每期综合症,阳痿。

足底反射区

足底反射区

足底反射区左:心脏——肾上腺——输尿管——膀胱——尿道——阴道右:肝1、心:位置:位于脚前掌第四、五跖骨之间;功能:储存血液和交换血液的场所;主治:失眠、盗汗、高血压、心脏方面的疾病。

2、肾上腺:位置:位于脚八字缝的顶点,它是主要分泌一种激素;功能:调节人体全身状态;主治:昏厥、发热、哮喘、高、低血压,关节炎等各种炎症;3、肾:位置:在肾上腺下一寸;功能:主要运行气血,贯流全身;主治:水肿、风湿性关节炎、失眠、抗衰老、急、慢性肾炎、阳痿、肾结石、前列腺炎、尿路感染、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脱发、牙病、骨质疏松症等;4、输尿管:位置:肾反射区与膀胱反射区之间,竖斜现状的一个区域;功能:输送尿液:主治:尿道感染、前列腺炎;5、膀胱:位置:位于脚内侧、内踝的下方跟骨的前缘的突起处;功能:储存尿液;主治:尿路感染、膀胱炎;6:尿道、阴道:位置:膀胱向上延升到跟骨的肌腱;功能:输送尿液;前额(额鼻)——三叉神经——小脑——脑干——颈项——鼻子——脑垂体——大脑7、前额:位置:位于五指二指端;功能:主要是主持思维神经;主治:头晕、头痛、失眠、鼻炎、鼻窦炎、发热、口眼歪斜、视觉神经衰弱等;8、三叉神经:位置:位于大脚趾的内侧面、关节上方;功能:主要支配面部神经;主治:偏头疼、三叉神经痛、牙痛、颜面神经麻痹或痉挛;9、小脑、脑干:位置:双脚底面、拇趾之根部、靠及第二趾的一侧;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的平衡;主治:治疗平衡、气管炎、头晕、头痛、血压不正常等10、颈项:位置:拇指根部肌肉活动功能:维持颈部肌肉活动主治:颈椎病、落枕11、鼻:位置:位于大脚趾指甲的内侧缘,是一个带状区域功能:呼吸主治:感冒,头疼,鼻塞,鼻炎12、脑垂体:位置:拇趾趾腹腹中央功能:支持人体思维活动主治:头晕、头痛、反应迟钝、高血压13、大脑:膀胱:位置:拇趾趾腹的全部功能:调节内分泌平衡阴阳主治:脑淤血、脑血栓及其后遗症。

脑震荡头痛、头晕、失眠、神经衰弱、神志不清、脑性瘫痪.14、调压点:位置:位于趾骨和跖骨和跖骨交接处功能:调节血压主治:高血压、头痛、头晕15、甲状旁腺:位置:双足脚掌内侧缘,拇指根部的后方,第一跖趾关节前方凹陷处。

足部穴位及其反射区

足部穴位及其反射区

足底穴位及其反射区足底部有好多穴位,且这些穴位都对应着五脏,因此,按摩足部对身体是非常好的,能使你的五脏更加健康.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鹤发童颜,步履轻健"。

这些话无不说明了足部健康的重要,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论述了足部保健养生的理论原则。

千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使用足部按摩的方法来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

足部按摩是对足部表面施加压力使它影响全身,调节身体各器官的功能。

足部与全身脏腑经络关系密切,承担身体全部重量,故有人称足是人类的“第二心脏”。

有人观察到足与整体的关系类似个胎儿平卧在足掌面。

头部向着足跟,臀部朝着足趾,脏腑即分布在跖面中部。

根据以上原理和规律,刺激足穴可以调整人体全身功能,治疗脏腑病变。

人体解剖学也表明脚上的血管和神经比其它部位多,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头、手、身体内部各组织器官有着特殊的联系。

所以,单纯对足部加以手法按摩,就能治疗许多疾病。

足部按摩的常用手法之一叫做单食扣拳法,用食指的关节部刺激有关部位。

它主要用于脚底部,因为按照足部反射区分布,有很多内脏反射区全在脚底,必须力度比较大,才能起到有效刺激作用。

脚内侧、脚面是骨膜,所以要柔和地刺激,不能刺激力太大,容易把骨膜伤着。

按摩双足治疗疾病和保健五个必须选择的反射区:第一个反射区就是腹腔神经丛;第二个反射区是脾脏;第三个反射区是肾脏;第四个反射区是输尿管;第五个反射区是膀胱。

这五个反射区是在按摩的开始或结束时,都必须加强的五个反射区。

在进行足部按摩时,要因人而异,手法灵活运用,按压区位时,要进行适度持续性的刺激,有正常的压痛感最好,应以反射区内压痛最敏感部位为重点,当体内器官发生病变时,双足相应的反射区会有针刺感。

另外,进行足部按摩时应保持室内清静、整洁、通风,按摩前用温水洗净足部,全身放松。

按摩每个穴位和病理反射区前,应测定一下针刺样的反射痛点,以便有的放矢。

按摩结束后30分钟内患者应饮一杯温开水,这样有利于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良好的按摩效果。

足底 按摩 反射区 图解

足底 按摩 反射区 图解

足底按摩反射区图解足底反射区图解■ 脚底按摩的原理:人们的身体籍由新陈代谢的作用,达到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的目的,包括五藏六腑、淋巴系统、大小肠和皮肤组织都是排毒的重要器官。

如果说这些器官功能失常或减弱,平常是看不出,感觉不到的。

由于人体的特殊构造,所有器官都有神经延接至足部,其末梢神经区块,就是所谓的反射区。

临床实验证明,人的双脚合并正是人体器官组织立体分布的缩影。

当体内器官或腺体异常时,其足部反射区就会有结晶沉积而成为(痛点),每个痛点触觉反应不同,有些像沙子,有些呈颗粒,有些只有肿胀的感觉。

适当刺激各反射区,自然也会加快排除沉积在组织周围的毒素和废物,因而达到疗效的效果,这就是现代医学所称的第三医学:利用刺激细胞组织的再生能力,让器官自我恢复并保持正常爱猫扑.爱生活。

■纳米袜子的功能:袜子的功能纤维在常温下可自身发射及吸收自然与人体的能量,并将此转换成人体的生物能,从而激活细胞,促进新陈代谢,充分地改善人体微循环,除了能起到刺激足部穴位,调和肺腑、平衡阴阳的作用外,还可抗菌、杀菌,对脚臭、脚汗、足癣有显著效果。

只要穿上袜子,即开始了足疗,省去了许多跑路去保健店足疗的时间和金钱。

头(大脑):位于两足足底拇趾趾腹的下部,左、右侧大脑的反射区在足部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变,脑震荡、头晕、头痛、失眠,中枢性瘫痪,视觉受损伤等病症。

额窦:位于两足拇趾靠尖端1cm的范围及其他八个足趾尖端,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脑中风、脑震荡、鼻窦炎、头痛、头晕、失眠、发烧及眼、耳、鼻、口等病症。

小脑(脑干):位于大脑反射区的后外侧。

左、右侧小脑在足底部呈交叉反射,适用于脑震荡、高血压病、头痛、失眠、头昏、头重等病症。

脑垂体:位于两足拇趾趾腹正中央,适用于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脾、胰等内分泌系统病症。

三叉神经:位于两足拇趾趾腹的外侧约45度处。

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偏头痛、面瘫、腮腺炎、耳疾、鼻咽癌、失眠、头重等病症。

足部反射区知识

足部反射区知识

足底部分一、肾上腺1.功能:分泌激素、升血压、加强心跳、改善冠脉流量,可进行抢救、抗休克、抗中毒、抗炎症等。

2.反射区位置:双脚掌第二跖骨与第三跖骨之间,足底部“人”字形交叉点下凹陷处。

3.适应症:心律不齐、昏厥、炎症、过敏、哮喘、风湿症、关节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

二、腹腔神经丛(太阳神经丛)1.功能:管理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

2.反射区位置:双脚掌中心,在肾反射区的两侧。

3.适应症:神经性胃肠病症、腹胀、腹泻、气闷、烦躁等。

三、肾1.功能:泌尿功能,从尿中排出大量代谢终产物,如肌酐、马尿酸、无机盐、氯化钠等;调节水、盐代谢,维持酸碱平衡。

2.反射区位置:双脚掌第二、三跖骨近端,相当于脚掌人“字”形交叉后方的凹陷处。

3.适应症:各种肾脏疾患,如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肾结石,游走肾及水肿,风湿症,关节炎,高血压,泌尿系感染等。

四、输尿管1.功能:尿由肾脏生成后,凭借输尿管的蠕动,将尿溶剂化物推进到膀胱。

2.反射区位置:双脚掌自肾反射区中心至膀胱反射区之间,呈一线状弧形区域。

3.适应症:输尿管结石、泌尿系炎症、关节炎、高血压、动脉硬化、排尿困难,肾积水,尿血症等。

五、膀胱1.功能:暂时储尿和快速将积聚的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2.反射区位置:双脚掌内侧舟骨下方的稍突起处。

3.适应症:肾、输尿管结石、泌尿系感染及膀胱疾患等。

六、尿道1.功能:主要功能是排尿,男性尿道兼有排精作用(此反射区也为女性的阴道)。

2.反射区位置:脚跟内侧,自膀胱反射区向上延伸到距骨与舟骨之间隙。

3.适应症:泌尿系感染,尤其对尿道炎、阴道炎更有疗效,阳痿、早泄。

七、额窦(五趾额窦)1.功能:两眉间的空腔参与发音。

2.反射区位置:双脚五趾尖端。

右侧额窦反射区在左脚上,左侧在右肢脚上。

3.适应症:脑中风、脑振荡、鼻窦炎、头痛、头晕、失眠、发烧及眼、耳、鼻、口腔疾患。

八、三叉神经1.功能:管理头面部感觉。

为混合神经,有感觉分支,又有管运动的分支。

足底反射区位置、功效、手法讲解(干货)

足底反射区位置、功效、手法讲解(干货)

⾜底反射区位置、功效、⼿法讲解(⼲货)脚底33个反射区各⾃的功能和主治⼤全,作为⾜疗师⼀定要收藏,这是你提升技术和能⼒的必学知识。

⽂章配图都是⼀样的,这样⼤家就不⽤拉到最上⾯对应位置了1、测试⼼脏部位:位于左⾜底肺反射区下⽅,第4、5跖⾻头之间与肩关节反射区平⾏。

功能:补⽓,益⽓,⽣⾎。

主治:⼼脏疾病(如⼼绞痛、⼼律失常、急性⼼肌梗塞和⼼衰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及⾼⾎压、失眠、盗汗、⾆炎、肺部疾患等。

⼿法:⽤三种⼒度刮压,由⾜跟向⾜趾⽅向定点按摩3~5次。

2、肾上腺部位:位于双⾜底第三跖⾻与趾⾻关节所形成的“⼈”字形交叉的稍外侧。

功能:补肾填精,活⾎祛风,缓解休克,缓解过敏。

主治:肾上腺本⾝的疾病(肾上腺机能亢进或低下)、各种感染、炎症、各种过敏性疾病、哮喘、风湿病、⼼律不齐、昏厥、糖尿病、⽣殖系统疾病等。

⼿法:定点按压3~5次。

3、腹腔神经丛部位:位于双⾜底第⼆、三跖⾻之间,肾与胃反射区的周围。

功能:调理三焦,提⾼痛阈。

主治:胃肠神经官能症、肠功能紊乱、⽣殖系统疾患、更年期综合症等,对失眠亦很有效。

⼿法:围绕肾反射区两侧,由上向下按摩5~6次。

4、肾部位:位于双⾜底第⼆、三跖⾻近端的1/2,即⾜底的前中央凹陷处。

功能:补肾填精,壮阳,温经通脉,醒神开窍,清热利湿,利便通淋。

主治: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结⽯、肾肿瘤、肾功能不全等)、⾼⾎压、贫⾎、慢性⽀⽓管炎、内折、斑秃、⽿鸣、眩晕、⽔肿等。

⼿法:由⾜趾向⾜跟⽅向按摩3~5次。

5、输尿管部位:位于双⾜底⾃肾脏反射区⾄膀胱反射区之间,约1⼨长呈弧线状的⼀个区域。

功能:清热利湿,通淋排⽯,泻⽕解毒。

主治:输尿管结⽯、尿道炎症、输尿管积⽔狭窄、排尿困难、泌尿系统感染等。

⼿法:由⾜趾向⾜跟⽅向按摩3~5次。

⽂章配图都是⼀样的,这样⼤家就不⽤拉到最上⾯对应位置了6、膀胱部位:位于内踝前下⽅,双⾜内侧⾈⾻下⽅,拇展肌侧旁。

功能:清热泻⽕,通利⼩便,解毒。

主治:肾、输尿管、膀胱结⽯、膀胱炎及其他泌尿系统的疾患。

足底按摩的解释

足底按摩的解释

足底按摩的解释
足底按摩是一种通过刺激足部反射区来缓解和治疗身体问题的按摩方法。

以下是关于足底按摩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
足部反射区:人体各部位在足部都有相应的反射区。

通过刺激这些反射区,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缓解身体不适。

按摩技巧:按摩时,可以使用手指、手掌、按摩器等工具,以适当的力度和频率进行按摩。

通常先从轻柔的刺激开始,逐渐增加力度,以适应个人感受。

按摩顺序:按摩时,可以从脚趾开始,逐渐向脚心、脚跟方向按摩。

每个反射区可以按摩3-5分钟,以充分刺激该区域。

注意事项:足底按摩时,应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刺激。

对于敏感部位或疼痛区域,应适当调整力度或避开。

此外,足部皮肤较嫩,按摩前可以涂抹适量的润滑油或按摩膏,以减少摩擦和刺激。

适应症:足底按摩可以缓解多种身体问题,如头痛、失眠、便秘、腰痛等。

同时,对于疲劳、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总之,足底按摩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保健方法。

通过定期进行足底按摩,可以促进身体健康,缓解身体不适。

足底有很多内脏器官的反射区

足底有很多内脏器官的反射区

观察反射区的颜色变化
颜色变深
可能表示相应器官存在淤血或气滞,常见于慢性疾病。
颜色变浅
可能表示相应器官的气血不足或营养不良,常见于虚弱或慢性消耗性疾病。
出现斑点、斑块
可能表示相应器官存在慢性疾病或潜在的隐患。
感知反射区的敏感度
敏感
01
可能表示相应器官的功能亢进或炎症反应,常见于急性疾病或
感染。
麻木
放射性疼痛
可能表示相应器官的病变已经影响到了其他部位, 如心绞痛或坐骨神经痛。
04
足底反射区的日常护理与保 健
定期进行足部按摩
促进血液循环
通过按摩足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改 善脚部冰冷、麻木等症状。
缓解疲劳
足部按摩能够缓解足部肌肉疲劳,减轻长时间 站立或行走后的不适感。
舒缓情绪
足部按摩可以刺激神经末梢,有助于舒缓紧张 情绪,放松身心。
总结词
循环系统反射区主要位于足底的底部区域, 包括心脏、肾脏等。
详细描述
循环系统反射区主要位于双足足底的底部区 域,其中心脏的反射区位于左足足底第四跖 骨与第五跖骨间,肾脏的反射区则位于双足 足底第二跖骨基底部。这些反射区与相应的 循环器官相对应,能够反映循环系统的健康 状况。
生殖系统反射区
要点一
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
鞋子
选择舒适、透气、合脚的鞋子,避免 鞋子过紧或过松,以减少对足部的压 迫和摩擦。
袜子
选择吸湿性好、透气性佳的棉质或羊 毛袜子,避免穿着化纤材质的袜子, 以保持足部干爽舒适。
注意保持足部卫生
01
每天用温水清洗足部,保持足部皮肤清洁干燥 。
02
定期修剪指甲,避免指甲过长或过短,以免损 伤甲周皮肤或引发感染。

足底反射区可维护近视矫治

足底反射区可维护近视矫治

足底反射区可维护近视矫治
足底按摩是根据我国传统中医养生理论发展而来的,由于对中
医缺少了解,大多数患者都不知道,按摩足底也可以配合近视治疗。

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专家说,按摩足底主要是通过对经络及穴位的刺
激而辅助近视治疗。

专家介绍说,根据中医理论,眼睛与肝脏是通过经络相连接的。

肾脏产生的气血会借由肝脏,通过经络运输至眼睛。

如果肝肾功能
虚弱,则气血便会不足,这样眼睛就失去了营养来源,容易因为患
上近视而需要接受近视治疗。

根据以上理论,专家指出,正在接受近视治疗的患者可以通过
足底按摩的方式提升肝肾功能,从而维护矫治效果。

关于具体的足底按摩方式,专家认为应该以全足按摩为主,重
点刺激足部肾、眼及淋巴反射区。

其中,肾反射区与足少阴肾经上
的涌泉穴相合,经过刺激以后会有肾经充足的效果。

眼反射区中有
足阳阴肾经,与视力健康有着直接联系。

最后,淋巴反射区在足厥
阳肝经上,这条经络上有行间穴和太冲穴,经过刺激以后对提升视
力水平也有作用。

因此,适当刺激以上反射区才能发挥配合近视治
疗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 学习者时间: 2011-2-20 12:44 标题: 足底反射区的作用及按摩方式《黄帝内经》的《足心篇》中简述脚底按摩原理:人体器官脏腑各部位在脚底都有反射区,用按摩刺激反射区,通过血液循环、神经传导,能调节机能平衡,恢复器官功能,收到祛病健身之效。

中医理论记载,人有“四根”——耳根、鼻根、乳根和脚根,其中以脚根为四根之本。

人老脚先衰,木枯根先竭,可见脚对人体的重要性。

一、脚底部反射区共分30个步聚按摩1、测试心脏部位位于左足底肺反射区下方,第4、5跖骨头之间与肩关节反射区平行。

功能补气,益气,生血。

主治心脏疾病(如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衰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及高血压、失眠、盗汗、舌炎、肺部疾患等。

手法用三种力度刮压,由足跟向足趾方向定点按摩3~5次。

2、肾上腺部位位于双足底第三跖骨与趾骨关节所形成的“人”字形交叉的稍外侧。

功能补肾填精,活血祛风,搞休克,搞过敏。

主治肾上腺本身的疾病(肾上腺机能亢进或低下)、各种感染、炎症、各种过敏性疾病、哮喘、风湿病、心律不齐、昏厥、糖尿病、生殖系统疾病等。

手法定点按压3~5次。

3、腹腔神经丛部位位于双足底第二、三跖骨之间,肾与胃反射区的周围。

功能调理三焦,提高痛阈。

主治胃肠神经官能症、肠功能紊乱、生殖系统疾患、更年期综合症等,对失眠亦很有效。

手法围绕肾反射区两侧,由上向下按摩5~6次。

4、肾部位位于双足底第二、三跖骨近端的1/2,即足底的前中央凹陷处。

功能补肾填精,壮阳,温经通脉,醒神开窍,清热利湿,利便通淋。

主治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结石、肾肿瘤、肾功能不全等)、高血压、贫血、慢性支气管炎、内折、斑秃、耳鸣、眩晕、水肿等。

手法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按摩3~5次。

5、输尿管部位位于双足底自肾脏反射区至膀胱反射区之间,约1寸长呈弧线状的一个区域。

功能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泻火解毒。

主治输尿管结石、尿道炎症、输尿管积水狭窄、排尿困难、泌尿系统感染等。

手法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按摩3~5次。

6、膀胱部位位于内踝前下方,双足内侧舟骨下方,拇展肌侧旁。

功能清热泻火,通利小便,解毒。

主治肾、输尿管、膀胱结石、膀胱炎及其他泌尿系统的疾患。

手法由足内侧向足外侧旋压3~5次。

7、尿道部位功能主治手法由足内侧向足外侧旋压3~5次。

8、额窦部位位于双足的五趾靠尖端约1cm的范围内。

左额窦反射区在右足上,右额窦反射区在左足上。

功能清热疏风,通络止痛。

主治前头痛、头顶痛,眼、耳、鼻和鼻窦的疾患(失眠要重点按压)。

手法拇趾尖自里向外方向刮压3次,其余各足趾各点按3次。

9、三叉神经部位位于双足拇趾第一节的外侧约45度角,在小脑反射区前方。

左侧三叉神经反射区在右足上,右侧三叉神经反射区在左足上。

功能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偏头痛、眼眶痛、牙痛、面神经麻痹及面颊、唇鼻之诱发的神经痛等。

手法由上向下按摩3~5次。

10、小脑、脑干部位位于双足拇趾近节基底部外侧面。

左小脑、脑干反射区在右足上,右小脑、脑干反射区在右足上。

功能疏风清热,通络止痛。

主治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及小脑萎缩引起的共济失调、帕金森氏综合症。

手法由上向下按摩3~5次。

11、颈项部位位于双足底大拇趾根部。

左侧颈项反射区在右足上,右侧颈项反射区在左足上。

功能疏经通络,柔颈止痛。

主治颈部酸痛、颈部僵硬、颈部软组织损伤、高血压、落枕、颈椎病及消化道疾病。

手法沿拇趾根部,向内侧推压3~5次。

12、颈椎部位功能主治手法牵引手法3~5次。

13、鼻部位位于双足拇趾腹内侧延伸到拇趾甲的根部,第一趾间关节前。

左鼻的反射区在右足上,右鼻的反射区在左足上。

功能通利鼻窍。

主治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衄、鼻窦炎、鼻息肉、上呼吸道疾患等。

手法由足跟端向足趾端按压3~5次,或由足外侧向足内侧方向刮压3~5次。

14、大脑部位位于双足大拇趾第一节底部肉球处。

左半大脑反射区在右足上,右半大脑反射区在左足上。

功能平肝潜阳,清头明目,镇静安神,舒经通络。

主治头痛、头晕、头昏、失眠、高血压、脑血管病变、脑性偏瘫、视觉受损、神经衰弱、帕金森氏综合症等。

手法由上向下按摩3~5次。

15、甲状旁腺部位位于双足内侧缘第一跖趾关节前方的凹陷处。

功能补肾养肾,柔肝养筋。

主治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低下、佝偻病、低钙性肌肉痉挛、白内障、心悸、失眠、癫痫等疾患。

手法在关节缝处定点按压3~5次。

16、甲状腺部位位于双足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以及第一跖骨远侧部连成带状。

功能调节激素分泌,平衡阴阳。

主治甲状腺本身的疾患(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炎、甲状腺肿大等),能促进小孩长高,治疗心脏病、肥胖症等。

手法由足跟向足趾方向压推按摩3~5次(注:拐弯处为敏感点)。

17、其它四个小指的额窦部位位于双足的足趾靠尖端约1cm的范围内。

左额窦反射区在右足上,右额窦反射区在左足上。

功能清热疏风,通络止痛。

主治前头痛、头顶痛,眼、耳、鼻和鼻窦的疾患(失眠要重点按压)。

手法拇趾尖自里向外方向刮压3次,其余各足趾各点按3次。

18、眼(5点6面的位置进行按摩)部位位于双足第二趾与第三趾中部与根部(包括足底和足背两个位置)。

左眼反射区在右足上,右眼反射区在左足上。

功能清肝,养肝,明目。

主治结膜炎、角膜炎、近视、老花眼、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疾和眼底的病变。

手法压趾根部敏感点,点压3~5次或由足外侧向足内侧方向刮压3~5次。

19、耳(5点6面的位置进行按摩)部位位于双足第四趾与第五趾的中部和根部(包括足底和足背两个位置)。

左耳反射区在右足上,右耳反射区在左足上。

功能补肾,开窍,聪耳。

主治各种耳疾(中耳炎、耳鸣、耳聋等)及鼻咽癌、眩晕、晕车、晕船等。

手法压趾根部敏感点,点压、按压3~5次。

20、冲耳迷路神经刮压部位位于双足五趾的根部边缘手法压趾根部敏感点,点压、按压3~5次。

21、斜方肌部位位于双足底眼、耳反射区下方宽约1指的横带状区域。

功能舒筋通络,祛风除湿。

主治颈、肩、背疼痛、手无力、酸麻、落枕等疾患。

手法从外向内方向刮压按摩3~5次。

22、肺、支气管部位位于斜方肌反射区后方,自甲状腺反射区向外到肩反射区处约一横指宽的带状区域。

支气管敏感带位于肺反射区中部向第三趾延伸之区带。

功能补肺益气,清热解毒。

主治肺与支气管的病变(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哮喘等)、鼻病、皮肤病、心脏病、便秘、腹泻等。

手法由足外侧向足内侧方向压刮按摩3~5次。

23、心脏部位位于左足底肺反射区下方,第4、5跖骨头之间与肩关节反射区平行。

功能补气,益气,生血。

主治心脏疾病(如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衰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及高血压、失眠、盗汗、舌炎、肺部疾患等。

手法用三种力度的第2次力度刮压,由足跟向足趾方向定点按摩3~5次。

24、脾部位位于左足底第四、五跖骨之间,距心脏反射区正下方一横指。

功能健脾化湿,统摄血液,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主治发热、炎症、贫血、高血压、肌肉酸痛、舌炎、唇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皮肤病、增强免疫力及抗癌能力等。

手法点按3~5次。

25、胃部位位于双足底第一跖趾关节后方约一横指幅宽。

功能降逆和胃,养气止痛。

主治胃部疾患(如胃炎、胃溃疡、胃胀气、胃肿瘤、胃下垂等)、消化不良、胰腺炎、糖尿病、胆囊疾患等。

26、十二指肠手法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按摩3~5次。

功能理气和胃,养气止痛。

主治十二指肠疾病(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憩室等)、腹部饱胀、消化不良等。

27、胰部位位于双足底第一跖骨体中下段胃反射区与十二指肠反射区交汇处。

功能降糖清胰。

主治胰腺本身的疾病(如胰腺炎、胰腺肿瘤等)、消化不良和糖尿病。

手法由足趾向足跟方向定点按压3~5次。

28、小肠部位位于双足底楔内到跟骨的凹陷处。

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反射区所包围区域。

功能消食导滞,健脾行气。

主治小肠炎症、腹泻、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心律失常、失眠等疾患。

手法快速、均匀、有节奏地从足趾到足跟方向按摩3~5次。

29、横结肠部位位于双足底中间第1~5跖骨底部与第1~3次楔骨(即内、中、外侧楔骨)、骰骨交界处,横越足底的带状区域。

功能导滞,通便,去泻。

主治便秘、腹泻、腹痛、结肠炎等。

手法从右至左方向按摩3~5次。

29、降结肠部位位于左足足底第五跖骨底沿骰骨外缘至跟骨前缘外侧,与足外侧平行的竖带状区域。

功能导滞,通便止泻。

主治便秘、腹泻、腹痛、结肠炎。

手法由足趾至足跟方向按摩3~5次。

29、乙状结肠、直肠部位位于左足底跟骨前缘的带状区域。

功能清热,补虚,通便,消炎,通血。

主治直肠炎、直肠癌、便秘、乙状结肠炎、结肠炎等。

手法由足外侧向足内侧方向按摩3~5次。

29、肛门部位位于左足底跟骨前缘直肠反射区的末端,约近于足底内侧拇展肌外侧缘。

功能消痔,止血,通便。

主治直肠癌、肛周围炎、痔疮、肛裂、便血、便秘、肛门脱垂。

手法从足外侧至足内侧方向定点按压3~5次。

30、性腺反射区部位位于足底根部中间向下压刮。

功能主治手法按压3~5次。

二、脚内侧反射区共分30个步聚按摩4、垂体部位位于足底双拇趾趾腹的中间偏内侧一点(在脑反射区深处)。

功能调节内分泌,平衡阴阳。

主治内分泌失调的疾患、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脾、胰腺、功能失调等,小儿生长发育不良、遗尿、更年期综合症等疾病。

手法由上向下深入定点按压3~5次。

10、肩部位位于双足足底外侧,小趾骨与跖骨关节处,及足背的小趾骨外缘与凸起趾骨与跖骨关节处。

左肩反射区在右足,右肩反射区在左足。

功能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止痛利节。

主治肩周炎、肩颈综合症、手臂麻木,习惯肩关节脱臼、髋关节疾患。

手法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按刮3~5次。

18、肝部位位于右足底第四、五跖骨间肺反射区的下方及足背上与该区域相对应的位置。

功能舒肝利胆,清热解毒,补益肝血,平肝潜阳。

主治肝脏本身的疾患(如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肝功能不会等)、血液方面的疾病、高血脂、扭伤、眼疾、眩晕、指甲方面的疾病、肾脏疾患等。

手法自足跟向足趾方向按摩3~5次。

19、胆囊部位右足底第三、四趾间划一竖线,肩关节反射区划一横线,两线的交界处即为胆囊反射区。

功能清热化湿,利胆止痛。

主治胆囊本身的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肝脏疾患、失眠、惊恐不宁、肝胆湿热引起的皮肤病、痤疮等。

手法定点按压3~5次。

26、盲肠、阑尾部位位于右足底跟骨前缘靠近外侧。

功能抗炎。

主治阑尾炎、下腹胀气等。

手法由足趾向足跟方向,定点按压3~5次。

27、回盲瓣部位位于于右足足底跟骨前缘靠近外侧,在盲肠反射区的上方。

功能导滞,通便,消食。

主治下腹胀气、回盲瓣功能失常。

手法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按摩3~5次。

28、升结肠部位位于右足足底小肠反射区的外侧与足外侧缘平行,从足跟前缘至第五跖骨底的带状区域。

功能行气,通便。

主治结肠炎、便秘、腹泻、便血、腹痛、结肠肿瘤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