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
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分析
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9-04-02T10:58:09.063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2月3期作者:李艳[导读] 目的就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分析进行深入研究。
李艳(云南省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云南昆明650000)【摘要】目的就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分析进行深入研究。
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我院治疗就诊周围性面瘫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
常规组实施常规医疗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实施针灸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和治疗效果,根据portmann评分法进行比较差异。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针灸护理治疗干预后的portmann评分优于只实施常规护理的常规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康复时间也明显小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也高于常规组患者。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提升患者疾病康复率,改善患者面部形象。
因此,建议在临床医学治疗方案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针灸护理;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3-0089-01周围性面瘫作为一类面部疾病,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一般发病多是病毒性感染和非特异性炎症等情况下。
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症状包括面部表情瘫痪,无法自主管理和控制、面部肌肉不自觉抽搐,无法完全闭合眼睛和嘴巴[1]。
发病征兆表现明显,情节严重,需要及时送医就诊,否则会造成永久性面部神经损伤,影响患者面部形象和功能,给予患者长期的负面情绪和精神负担。
现阶段,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护理方案还未完全统一,文章基于常规护理和针灸护理进行比较分析,现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我院治疗就诊周围性面瘫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实验,深入研究,具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我院治疗就诊周围性面瘫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护理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护理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西安交大一附院东院陕西西安 710089【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针灸联合康复护理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文选取2019年1月份-2021年9月份间40例到我院进行针灸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病人进行研究,以观察他们的临床治疗的效果。
与两组病人沟通后使用随机平衡法进行了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的病人仅提供针灸治疗,而观察组除针灸治疗外为病人提供康复护理,对两组的治疗措施在效果上进行了比较。
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20例病人接受了针灸治疗的同时辅以康复治疗后,治疗效果更佳(P<0.05)组间存在差异性。
结论:由此可见,对于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病人使用中医针灸联合康复护理效果更佳,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针灸;康复护理;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临床疗效;面瘫,也叫做面神经炎,是一种以面部的表情肌肉群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的面部疾病,通常表现为口眼歪斜,抬头纹变浅或者消失,眼睛闭合异常,人中沟位置歪斜等【1】。
它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
周围性面瘫主要是病人的面部一侧出现表情或者动作功能性的丧失,病人有嘴角下垂,一侧眼睛闭合困难等。
病人在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治疗,避免出现后遗症,而周围性面瘫分为急性期,静止期和恢复期。
急性期是指病人发病后一周左右。
静止期则为病人发病后的7-20天,恢复期则为病人发病后20天以上。
为病人进行中医针灸治疗时在急性期发病后一周之内为佳。
本文主要讨论中医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于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病人的治疗效果,详见下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选取2019年1月份-2021年9月份间40例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与这些病人进行沟通后使用随机平衡法进行了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该40例病人年龄在20-62岁之间,且平均年龄34.81±5.24岁,女性病人占总数的一半,其余则为男性病人。
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作用分析
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作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取针灸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2021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抽取来我院就诊的13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95.6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4.0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缩短恢复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灸护理;周围性面瘫;临床作用;护理效果周围性面瘫临床上又称之为面部神经炎性病变,是我国较为常见的肌肉麻痹,根据流行病学统计,我国的周围性面瘫中以Bell式面瘫最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及任何人群[1]。
研究表明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包括病毒感染、风寒、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其多为单侧发病,临床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运动表情运动丧失、口角下垂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上治疗周围性面瘫尚没有特效药,大多保守治疗,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严重影响患者身心状态。
此外,周围性面瘫除了进行必要的治疗外还需给予合适的护理干预。
近些年有学者指出针灸护理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神经的兴奋性,另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进而加速患者局部面部肌肉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有学者指出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期间给予针灸护理可以提高疗效、缩短恢复期,进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治后遗症[2]。
本文主要探讨对于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取针灸护理的应用效果,为改善于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缩短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恢复期以及防治后遗症提供参考,详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2021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抽取来我院就诊的13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
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
方法: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对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82例均分两组,归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1例。
分别将早期康复护理、基础护理应用在研究组和参照组中,比较护理效果。
结果:对比两种患者的Portmann评分,研究组较比参照组更高,P<0.05。
对比两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100%)也明显高于参照组(78.05%),P<0.05。
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施以针灸治疗的同时配合康复护理可将面瘫状况得以改善,护理工作满意度也可显著提升,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周围性面瘫为面神经发生非特异性炎症引发,临床症状表现为口眼歪斜和无法闭眼等。
当前的治疗方法首选针灸,但是治疗效果不是十分显著。
有学者研究后指出,治疗期间配合康复护理可将治疗情况明显改善[1]。
为此,本文对比了早期康复护理和基础护理的效果,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1.1基线资料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对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82例均分两组,归为研究组(n=41)、参照组(n=41)。
研究组中,男、女分别为24例、17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22岁,年龄均值为(48.8±11.8)岁。
参照组中,男、女分别为22例、19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20岁,年龄均值为(50.3±11.6)岁。
统计学软件检验研究组和参照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年龄、性别等相关信息,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参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施以基础护理,详情流程为:口腔护理、心理指导和健康宣教。
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则施以康复护理,详情流程为:(1)局部按摩护理。
按摩患者的面部并配合热敷,侧面按摩时间为5至15分钟,力度适中,每天2次。
早期康复护理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中应用价值
早期康复护理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中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中应用价值。
方法研究案例选自我院2018年2月-2019年6月接诊的7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均分2组,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36例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其针灸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深入探究。
结果经治疗与护理后,试验组疗效88.89%较对照组66.67%明显更为优良,P<0.05,数据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中应用价值极高,临床各项症状较明显的改善,患者获得尽早康复。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针灸;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是指面神经因非特异性炎症引起周围性面肌瘫痪,临床又称为面神经炎,也称作Bell麻痹[1]。
患者通常会表现为面部一侧松驰、板滞、麻木等,同时伴有中角歪斜、眼睛闭合困难等情况,基本无法完成闭眼、皱眉、嘟嘴等表情动作,甚至影响饮水与进食,患者的生活的质量严重下降[2]。
该病一般通过中医外治法治疗,期间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对患者的依从性与疗效产生积极影响。
本研究将我院7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组实施常规护理与早期康复护理,对其针灸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深入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研究案例选自我院2018年2月-2019年6月接诊的7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均分2组,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36例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
本文所选患者完全符合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并自愿配合完成研究。
对照组年龄27.3-61.2岁,平均(42.77±11.31)岁,男女比例21:15。
面瘫部位分左侧与右侧各有患者14例、22例。
试验组年龄26.8-60.9岁,平均(43.14±11.52)岁,男女比例20:16。
面瘫部位分左侧与右侧各有患者13例、23例。
就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与疾病发生部位等基础信息资料相比较,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具可比性。
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有效率影响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有效率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影响。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80例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以痊愈时间、治疗前后 Portmann评分及总有效率为评比项进行对比。
结果:对比上述项目,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P<0.05。
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提高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有效率,缩短治疗时间。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早期康复护理周围性面瘫是又称为面神经炎,是因面部神经管内面神经发生非特异性炎症而引起的周围性面积瘫痪,临床表现为口眼歪斜,无法进行抬眉、鼓嘴、闭眼等动作。
中医针灸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周围性面瘫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有实验及临床实践证明,早期康复护理对于疾病的恢复有积极促进作用[1]。
本文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基线资料随机抽取2017年5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波动在28~67岁,平均(40.8±6.7)岁。
对照组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波动在31~65岁,平均(45.5±6.2)岁。
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
内容如下:(1)面部肌肉按摩:在进行按摩前给予面部热敷,用双手对患侧面肌环形按摩,动作轻柔、力度适中,时间为5~15min,2次/天。
(2)面部穴位按压:用中指或食指指腹按压阳白穴、太阳穴、颊车穴、地仓穴和翳风穴5个辅助治疗面瘫的穴位,按压力度在达到治疗的基础上再以患者承受力为准。
(3)面部的功能锻炼:患者患侧面肌出现运动后,指导、鼓励患者进行皱额、示齿、鼓腮、闭眼、吹口哨等动作,每动作2个八拍,2~3次/天,可以防止患侧肌肉的萎缩,促进康复[2]。
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分组法,将所有参与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效果。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于接受针灸治疗的周围神经性面瘫患者,采用精细化的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总有效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灸;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效果;康复时间周围性面瘫是由于面神经发炎,引起的周围性面部肌肉瘫痪[1]。
其主要症状为面部扭曲、嘴角歪斜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面瘫最常见的为针灸治疗法,效果极其显著[2]。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时,可以施用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护理满意度[3]。
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分组法,将所有参与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例。
对照组患者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为(48.35±5.12)岁;研究组男性1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为(49.62±4.03)岁;两组资料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可行。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法,护理周围性面瘫患者。
研究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①早期面部穴位按摩:针对面部穴位进行按摩,可以采用刮痧板进行面部按摩,起到调节经络的作用;②局部按摩:患者发病后,对患者实施局部按摩。
按摩时间为每天三次,每次十分钟左右,先用热敷袋对患者面部进行热敷10分钟,再用手指对面部顺时针按压,可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4];③早期面部功能锻炼护理:指导患者做一些面部表情,如:微笑、闭眼等,每天坚持30分钟,防止发生肌肉萎缩;④早期心理康复护理:患有周围性面瘫的患者,会有口眼歪斜等症状发生,导致患者对自身形象有很大的心理负担,就会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时沟通,告知患者治疗后即可康复,减轻患者心理恐惧、焦虑的不良情绪,以确保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早期针灸治疗的疗效分析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早期针灸治疗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早期针灸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选择早期针灸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早期针灸治疗能够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相关症状,提升治疗有效率,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早期针灸;疗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面部神经麻痹症状,患者常见口眼歪斜、听觉过敏等症状。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病因素较多,感染性病变、耳源性疾病、自身免疫反应等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病,在治疗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可以选择西医药物中甲钴胺片等为患者提供对症治疗,但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对患者症状的改善局限性较大,在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应用较多[1]。
在中医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有良好的效果,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应用针灸治疗可以通过穴位刺激改善患者面部神经状态,促进患者相关症状好转,而临床应用中有研究发现患者病情患病早期为其提供针灸治疗对促进患者病情好转,改善治疗有效率具有更好的作用,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为了具体了解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的早期针灸疗效,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针灸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周围性神经麻痹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41例,男21例,女20例,年龄12—68岁,平均年龄(47.39±5.69)岁;对照组患者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13—66岁,平均年龄(46.47±4.72)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治疗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治疗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周围性面瘫通过针灸治疗结合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的60例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开展早期康复护理。
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面瘫症状Portmann评分、面瘫康复的平均时间、口角歪斜消失时间、进食恢复时间、双侧面部对称时间、皱眉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确切。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早期康复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9-0171-01周围神经性面瘫发生率较高,可影响患者外观和生活,当针灸用于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时,有必要补充早期康复护理以促进早期康复。
本研究分析了周围性面瘫通过针灸治疗结合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的60例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年龄21~72岁(45.11±2.89)岁。
男17例,女13例。
对照组年龄21~71岁(45.67±2.34)岁。
男16例,女14例。
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方法是:(1)早期局部按摩(发病后1周开始)。
按摩前,患者面部发热,面部按摩5次,改善血液循环。
(2)心理疏导。
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促使其保持康复治疗信心,建立乐观态度。
(3)早期穴位按压。
给予面部相关穴位按摩,以改善面神经功能,预防肌肉萎缩。
(4)在针灸后每天监督患者坚持面神经运动,让患者进行面部肌肉的运动,如皱眉,噘嘴,咀嚼等,每次3~6次。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满意度;面瘫康复的平均时间、口角歪斜消失时间、进食恢复时间、双侧面部对称时间、皱眉改善时间;护理前后面瘫症状Portmann评分。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摘要】目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4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的护理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以及早期康复护理形式,护理后对结果研究和对比。
结果:分析和研究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portmann的评分,其中治疗前的评分差异不明显,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3周,观察组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和研究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总有效率情况,观察组的优势明显。
结论: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其优势明显,能改善患者的护理服务体验,促进患者恢复。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早期康复护理;效果分析周围性面瘫是当前比较常见的疾病,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出现,主要是面神经损害导致的,患者一般是急性发病,在几个小时到1-2天内会达到高峰,表现为患侧表情缺少,额纹消失,很难形成闭合眼睑,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等症。
早期康复护理方式有突出的作用,为了分析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选择符合研究的部分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的护理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以及早期康复护理形式,护理后对结果研究和对比。
数据汇总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4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的护理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以及早期康复护理形式,护理后对结果研究和对比。
对照组的男女分别是13例和10例,年龄是22-72岁,均数是48.36±0.36岁。
观察组的男女分别是12例和11例,年龄是23-73岁,均数是49.39±0.39岁。
基本资料分析可知无明显的差异,可分析和对比。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治疗方式,可开展营养神经、祛风散寒和活血化瘀等治疗。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内蒙 古 恢 复 。第二 , 对 患 者进 行 心理 护 理干 预 , 联 3 讨 论 合家 属对 患者 进行安 慰护 鼓励 , 缓解 患者 的焦虑 、 不 安等情 绪 , 同时 提 脑 梗死 的发病 机 制主要 是 因为 患 者 的脑 局部 出现供 血 不 足 的状 进 而使得 患者 的脑 局部 组 织 发生 缺 氧 、 缺 血 现象 , 最 终 进 一 步诱 高患 者 的治疗依 从性 。第 三 , 对 患者进 行饮食 指导 , 建议 患者 多喝 水 , 况, 平 时注 意对 吃高蛋 白质 、 高 纤 维食 物 以及 富含 维 生 素 的蔬 菜 水 果 等 发 患者 出现脑 神 经功 能缺 损症 状 ” 。 目前 临 床 治疗 脑梗 死 多 以西 医 等 。第 四 , 对 患者 的具有 功能 障碍 的肢体 进 行 相关 护理 , 定 期定 量 对 治 疗为 主 , 但 是 中药湿 敷治 疗 的治疗效 果更好 , 更具 有针 对性 , 并 且操 患者 的患 者进 行按摩 浴拍 打 , 根 据患 者的具 体患病 情况 指导患 者活 动 作 比较 简单 。而在 患者 治疗 的 同时 配合 综 合性 护 理措 施 则 有 利 于 身体 , 如 在床 上活 动手指 、 手等 。值得 注意 的是 , 患 者进行 活 动时应 循 改 善患 者 的神经 功能 缺损 情 况 以及 日常 生 活能 力 。本研 究 结 果显 序渐 进 , 谨遵 医嘱 。第五 , 在患 者 中药 湿敷 功能障 碍肢体 时 , 指 导 患者 示 , 两 组患 者护理 前神 经功 能 缺损 评 分 以及 日常生 活 能力 评 分 比较 , 配合 医师 的操 作 。 差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 分析组 患 者 的神经 功 能缺 损评 分 以 及 1 . 3观 察指 标 : 观察 比较 两组 护理前 后 神经 功能 缺损 评 分以及 日常生 日常生 活 能力评 分显 著高 于常 规组患 者 ( P< 0 . 0 5 ) 。 活 能力 评分 状况 。 综 上所 述 , 在 中药湿敷 治疗 脑梗死 肢 体功能 障碍 的同 时实施 综 合 1 . 4统 计学 方 法 : 采用 S P S S 1 3 . 0统 计 学 软 件 对 数 据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性护理 措施 , 能 够显著 改 善患 者的神 经功 能缺损情 况 以及 日常生 活 能 计 量 资料 以均数 ± 标 准差 ( - I - s ) 表示 , 采用 £ 检 验 。P< 0 . 0 5表 示差 力 , 值 得临 床大 力推 广与应 用 。 异 具有 统计 学 意义 。 参考 文献 2 结 果 [ 1 ]郑榕 芳 , 萧 惠 .中 医心 理 护 理对 脑 卒 中后 抑郁 患者 康 复 的 影 响 两组 患者护 理前 神经 功能缺 损评 分以及 日常生 活能力 评分 比较 , 【 J ] . 护 理研 究 , 2 0 1 5 , 2 0 ( 1 8 ) : 1 4 6— 1 4 7 . 差 异 无统 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 分析 组 患者 的神 经 功能 缺损 评分 以及 [ 2 ] 吴荷 花 .康 复 干 预 对 6 0例 脑梗 塞 语 言、 肢 体及 生活 能 力 的影 响 日常 生活 能力评 分显 著高 于常 规组患 者 ( P< O . 0 5 ) 。见表 1 。 [ J ] . 中 国民族 民 间医药 , 2 0 1 5 , 4( 2 z 4 ) : 9 4 — 9 6 .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3 ] 揣松 阳 .早 期 护理 干预在 脑梗 塞 患者 语 言 丙、 肢 体 功 能康 复 中 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11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6例,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痊愈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1、2、3周的Portmann评分,治疗费用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1、2、3 周的Portmann 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综合疗效,同时节省患者费用。
周圍性面瘫是指面神经在面神经管(茎乳孔)内,由于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面神经麻痹,又称贝耳(Bell)麻痹[1]。
本病临床表现为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松驰,不能作皱眉、露齿、鼓腮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患侧眼闭合不全,额纹消失,唇沟平坦,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压痛及头痛。
本病如能早期及时治疗,病情恢复较好。
此病除了常规内科治疗外,早期康复护理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周围性面瘫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6例。
其中男66例,女46例。
年龄18~64岁,平均(36.8±5.4)岁。
病程1.0~28.5 d,平均(11.6±2.8)d。
病变部位:左侧48例,右侧64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抗炎、营养神经、活血治疗,同时采用局部针灸。
针灸取穴:主穴风池、翳风、颊车、地仓、合谷、太冲,配穴有阳白、太阳、颧髎、下关、承浆、足三里、中脘等。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给予患者心理、生活、饮食、眼部、口腔等多方面的护理,即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配合性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后实际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3-2021.1月内收治的5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代表,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29例,应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9例,应用早期康复护理)。
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
结果:观察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因此值得推广采纳。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针灸;治疗;总有效率;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又被称为面神经炎,是由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是一种常见、多发型疾病。
临床症状为口眼歪斜、无法进行闭眼、鼓嘴等动作,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针灸是治疗此病重要方法,相关研究发现,针灸治疗此病后采取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1]。
本文即分析采用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实际情况,主要内容见下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20.3-2021.1月内收治的5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代表,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范围:30-54岁,平均年龄:40.67±2.71岁)和观察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范围:30-54岁,平均年龄:40.30±2.40岁)。
纳入标准:①均知情同意,②均为周围性面瘫患者,③均在30-54岁。
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②配合度较低,③其他合并类疾病。
对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
1.2.1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日常护理、功能性运动指导等基础性护理措施。
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分析引言面瘫是指由于面部神经的损伤或功能障碍导致的面部肌肉无法正常运动的疾病,常见於周围性面瘫。
针灸作为传统中医治疗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面瘫的康复治疗中。
本文旨在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及其分析。
方法通过检索医学数据库,如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CNKI,搜集相关的研究文献。
以“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和“康复护理”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筛选出符合研究目的的文献。
本文选取了符合要求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进行效果分析。
结果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明显。
早期康复护理包括多方面的康复治疗手段,如肌肉功能锻炼、面部神经功能恢复训练、局部针刺按压等。
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面部肌肉的稳定和恢复,增加面部肌肉的张力和活动范围,恢复面部神经和肌肉的协调性。
而针灸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机体的气血循环和神经系统,从而促进面部神经的恢复和功能的重建。
针灸治疗能够缓解面部肌肉的痉挛和僵硬,减轻面瘫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
综合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和针灸治疗,可以显著提高面瘫患者的康复效果。
讨论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早期康复护理是指早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和康复治疗,以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在面瘫的治疗中,早期康复护理能够通过多种康复治疗手段,如肌肉功能锻炼、面部神经功能恢复训练等,促进面部肌肉的恢复和重建。
针灸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具有调节机体气血循环和神经系统的作用,可以促进面部神经的恢复和功能的重建。
综合使用早期康复护理和针灸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显著的疗效。
早期康复护理和针灸治疗相结合,能够促进面部肌肉的稳定和恢复,增加面部肌肉的张力和活动范围,提高面瘫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本文的结论还需要更多的高质量研究进行进一步验证。
周围性面瘫患者给予针灸护理的临床研究
周围性面瘫患者给予针灸护理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究周围性面瘫患者给予针灸护理的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共48例。
以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24例。
所有患者均行针灸联合牵正散治疗,辅助不同模式护理。
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以针灸护理为主,对比两组疗效差异评价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给予针灸护理可提升治疗效果,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常规护理;针灸护理前言周围型面瘫隶属于神经损伤疾病,多以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为征象[1]。
以中医观之,病机为风寒侵体、病毒感染,宿根为气血麻痹、经络失调。
故中医常以针灸联合中药治疗,效用较为理想。
但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治疗方式存在缺失,对治疗效果辅助作用不佳[2]。
而中医护理学为近年新推出的护理模式,其应用效果尚不明确。
故本人立足于中医针灸护理,探究其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48例周围型面瘫患者,以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24例。
观察组男19例,女5例,病程0.5-5年,平均病程(3.7±3.4)年;对照组男18例,女6例,病程1-5.5年,平均病程(3.9±2.7)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基础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纳入标准:纳入经《神经病学》确诊为周围型面瘫;临床症状表现为口眼歪斜;无合并脏器衰竭患者。
(2)排除标准:排除针刺禁忌;合并其他神经性疾病;知情不配合患者。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消除其恐惧等不良情绪。
为患者实施对症护理改善患者基础病症。
指导患者开展面部功能锻炼改善面瘫程度。
告知患者每天热敷3次辅助局部按摩缓解患者面部神经受损。
临床开展医嘱用药护理,定期监督患者服用药物。
观察组实施针灸护理。
第一,针灸前准备。
为患者做好针灸解释及情志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探讨
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
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瘫8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给予早期康复护理。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较对照组(75.00%)更高, Portmann 评分更高,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使针灸治疗疗效得以强化,康复时间大大缩短,值得广为运用。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周围性面瘫;应用效果周围性面瘫(面神经炎)属于面部肌肉麻痹病症,面神经损害与该病病因之间有着极密切关联[1]。
该病大都是在不经意间突然发作,病情进展极快,临床表现多见于微笑说话期间口角歪斜、闭眼皱眉困难、面部板滞等,给进食饮水等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2]。
为最大限度的确保针灸治疗疗效、改善预后,需给予患者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
本研究比较和分析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运用成果,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计算机随机表法将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观察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30~65岁,平均(46.45±4.17)岁。
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32~67岁,平均(46.71±4.23) 岁。
简单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1)穴位按压:用手掌以轻柔的力度依照自上而下顺序按压翳风穴、太阳穴、阳白穴、地仓穴等嘴角、眼部面瘫处穴位,按压时间把控在10min左右即可。
穴位按压可给面部神经带来良性刺激,促使面部气血不和现象得以缓解、神功功能尽快恢复。
(2)面瘫部位按摩:先对面瘫部位行10min热敷处理,3次/d,促使面部神经末梢受到较好刺激。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讨论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方法:选择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9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中使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
结果:两组的治疗1周时,治疗2周时,治疗3周时的Portmann评分,治疗效果,护理满意率、康复时间相比(P<0.05)。
结论: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使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提高Portmann评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针灸;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面部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面肌瘫痪疾病[1]。
在发病后患者无法进行闭眼、嘟嘴、口眼歪斜等面部神经症状[2]。
在治疗中多通过针灸治疗,具有一定治疗效果。
使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以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提高患者满意率[3]。
本文中选择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90例,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90例,其中实验组:年龄均值(49.58±1.76)岁。
对照组:年龄均值(50.86±1.97)岁。
1.2方法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主要对患者实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加强口腔护理以及饮食干预。
在实验组中使用早期康复护理。
(1)局部按摩,护理人员在操作中对患者的面部进行按摩以及热敷,并通过双手对患者的面部瘫痪的侧面进行按摩,每次持续5分钟到15分钟,使用适当的力度,每天使用2次。
通过按摩,有利于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刺激面部神经,对面部肌肉进行牵拉,缓解瘫痪的症状。
(2)对穴位进行按压,主要在口角、乳突、眼部、鼻唇沟、额部等位置实行按压,在翳风穴、地仓穴、颊车穴、太阳穴、阳白穴等,具有通经活络,恢复神经功能的作用。
(3)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对面部功能进行锻炼,在眉部锻炼中,需尽可能皱眉,用力抬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
方法:将笔者所在科2014年4月-2017年4月接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均接受针灸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护理满意率、护理前后Portmann评分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Portman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Portman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能更好地改善Portmann评分,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with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Method:60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from April 2014 to April 2017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30 cases in each group,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c of it.The clinical outcomes,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s,and Portman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efore the treatmen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ortmann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after the treatment,the Portmann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patients with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but also can better improve the Portmann score,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care,it is worth using for reference.[Key words]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Acupuncture;Early rehabilitation care;Effect周圍性面瘫属于常见疾病,指的是面神经非特异性炎性病变所致周围性面肌瘫痪[1]。
本病常有无法完成嘟嘴与闭眼,以及口眼歪斜等面神经表现。
从近几年相关研究报告可以看出,采取针灸治疗本病可取得不错的效果[2]。
不过,针灸治疗后早期康复属于比较重要的环节,为了进一步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效果,笔者所在医院将接诊的60例患者实施了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纳入对象60例,全部是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纳入时间为2014年4月-2017年4月。
入选对象,确诊符合文献[3]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愿意配合本研究,接受针灸治疗,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
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0~71岁,平均(49.9±12.5)岁;左侧17例、右侧13例。
研究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3~73岁,平均(51.3±12.6)岁;左侧14例、右侧16例。
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并做好饮食起居与口腔护理干预。
研究组则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局部按摩。
对面部进行热敷与按摩,之后以双手按摩瘫痪侧面,时间5~15 min,力度适中,减少疼痛,2次/d,实现促进血运与刺激面部神经,以及牵拉瘫痪面部肌肉的效果。
(2)按压穴位。
选择额部、鼻唇沟、眼部、乳突、口角等处穴位实施按压,并用手掌或手指自上而下对阳白穴、太阳穴、颊车穴、地仓穴、翳风穴等实施按压,达到神经功能恢复、通经活络的效果。
(3)锻炼面部功能。
鼓励患者尽早锻炼面部功能,指导其有规律地闭眼、皱额、鼓腮及吹口哨,同时进行咀嚼等锻炼,根据恢复情况3~5次/d,达到预防麻痹肌肉出现萎缩及加速康复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护理满意率、护理前后Portmann评分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
临床效果评价:(1)显效。
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说话、微笑时口角并无歪斜,而且面部表情自然、正常。
(2)有效。
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说话与微笑时略微不对称。
(3)无效。
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4]。
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护理满意率评价:采取护理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护理完成后现场独立完成调查,其中≥90分为满意,70~89分为基本满意,0.05),护理后,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周围性面瘫属于常见面部病变,多认为是病毒感染所致,发病2 h内达到高峰,常有闭眼、嘟嘴、瘫痪侧眼球向上转动等表现,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若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甚至会诱发患者永久性面部神经损伤,发生面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6-8]。
针灸治疗面瘫属于常用方式,被证实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术后康复属于关键问题,成为研究热点。
将笔者所在医院将接诊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分组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不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护理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Portman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从局部按摩、穴位按压及面部神经锻炼等方面实施护理服务,通过穴位的按压来达到通经活络的效果[9],促进受损面部神经的恢复;面部按摩及面神经功能锻炼,能松解小血管痉挛,使得循环得到及时改善,并缓解急性期的不适刺激[10],有效收缩训练面部神经肌肉,避免肌肉挛缩或萎缩,从而激活神经功能,恢复瘫痪肌肉功能[11]。
同类研究中不仅证实早期康复护理能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预后效果,而且可以缩短治疗与康复时间,减少医疗费用,缓解家庭负担。
此外,常规针灸协同康复护理干预,可更好地提高疗效,促进患者治療后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护理干预,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12]。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能更好地改善Portmann评分,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1]王静珊,苟晓华.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4):59-60.[2]林晓红.针灸配合早期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瘫67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9):47-48.[3]冼雪英.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效果探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3):451-452.[4]申瑜.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7(2):17-18.[5]彭程.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13(10):98-99.[6]秦峰,陆荣,俞生,等.针灸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及预后分析[J].陕西中医,2015,23(12):1657-1658.[7]介思,汪溪,徐和偉,等.针灸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预后观察[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6,17(5):164.[8]王兰珍,王姗.针灸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刊),2012,15(12):119-120.[9] Jrg R,Milani G P,Simonetti G D,et al.Peripheral facial nerve palsy in severesystemic hypertension:a systematic review[J].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13,26(3):351-356.[10] Wan H,Zhang L,Blanchard S,et bination of hypoglossal-facial nerve surgical reconstruction and neurotrophin-3 gene therapy for facial palsy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Neurosurgery,2013,119(3):739-750.[11] J Riancho,Delgado-Alvarado M,Valero C,et al.Clinical spectrum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in HIV-infected patients according to HIV statu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D & AIDS,2013,24(1):39-41.[12] Eksi G,Akbay E,Bayarogullari H,et al.The effect of width of facial canal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aralysis[J].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Federation of Oto-Rhino-Laryngological Societies(EUFOS),2015,272(9):2283-2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