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与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发展研究
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发展研究摘要:海洋产业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行业,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的日益枯竭,海洋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研究海洋产业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旨在为海洋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引言: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资源和无限的发展潜力。
海洋产业作为利用海洋资源进行经济活动的产业,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然而,目前海洋产业仍然存在着结构问题和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一、海洋产业现状分析1. 海洋产业的概况:回顾海洋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了解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目前,海洋产业包括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能源利用、海洋旅游、海洋运输等方面。
2. 海洋产业的问题:分析海洋产业存在的问题,如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科技水平滞后等。
这些问题阻碍了海洋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二、海洋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1. 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是稀缺的,对海洋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可以实现资源的加值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促进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使各个产业之间协调发展,避免资源竞争和浪费,实现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海洋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与方法1. 制定政策和法规: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海洋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引导和规范海洋产业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2.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海洋产业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推动发展。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海洋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3. 促进跨界合作:海洋产业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需要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和资源的合作。
政府与企业应加强跨领域的合作,促进海洋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4. 培育新兴产业:海洋产业的结构调整也包括发展新兴产业,如海洋生物技术、深海勘探开发等。
广东省海洋产业布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广东省海洋产业布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广东作为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在综合开发和区域合作方面将承担更重要的使命,研究产业布局指导海洋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于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结合广东省海洋产业布局的现实情况,针对广东海洋产业布局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海洋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高科技产业发展缓慢,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提出促进广东海洋产业布局合理化的对策,并对相关政策保障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海洋经济;产业布局;对策;广东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发展海洋经济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广东省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海洋经济总产值增速高于GDP增速。
但是,在面对海洋经济进入转型期的阶段,却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跟不上产业转移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深入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扎实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海洋资源具有整体性、流动性和使用多样性等特点。
需要将海洋资源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整合,内外联动,使之分布合理,体现出区域发展海洋经济的结构优势。
一、广东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区域分布特点(一)广东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广东省发展海洋经济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其区位优势突出、港口资源良好、海洋资源丰富、产业竞争力强。
自2000年以来,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模式进一步优化,对海洋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12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9.3%,比全省生产总值增幅高3.8个百分点,连续18年居全国首位。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均上一个台阶,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潜力也很突出。
2004年广东省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9:41:40,2010年海洋三次产业比例为2.8:44.6:52.6,2011年海洋三次产业比例为5.0:49.8:45.2,海洋经济已经实现了由过去的以渔为主,向二、三产业并举的重要转变,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发展的后劲更足。
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化对策
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化对策摘要:文章从海岸线经济密度、海洋经济总量、海洋产业结构分析了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同时指出浙江省海洋经济在海洋产业结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浙江省在发展海洋产业中应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强化科技对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健全现代海洋产业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浙江省;海洋产业;经济密度;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150-02浙江省位于我国“t”字形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区,毗邻台湾海峡,是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海通道纵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
全省沿海及海岛岸线全长6696千米,海岛数量达2880个,海域面积为3.09万平方千米。
浙江省拥有丰富的“渔、港、景、油、涂、岛、能”等海洋资源,它们为支撑浙江省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做出了不可比拟的重大贡献。
一、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现状(一)浙江省单位岸线海洋经济密度表1为全国沿海地区2008、2010年海洋产业单位岸线海洋经济密度,其反映的是各沿海地区海洋开发及其贡献度。
分析对比海洋生产经济总产值与海岸线的关系,可以获得海洋产业发展与海洋空间的相互关系。
从表1的数据可知,2010年浙江省单位岸线海洋经济密度相较2008年上升了44.99%,这说明浙江省近年来在海洋开发方面还是卓有成效的。
但是,比较单位海岸线经济密度可知,浙江省单位岸线海洋经济密度在全国11个沿海省市中排名第六,远远低于天津、上海等沿海省市,和山东、广东等省处于同一水平,这说明浙江省在海洋岸线的利用上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海洋经济总量和规模发展趋势21世纪来,由于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成果的强大推动作用,浙江省海洋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
浙江省在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海洋经济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分析
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分析1. 引言1.1 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分析天津市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发展城市之一,其海洋产业化发展备受关注。
海洋经济是指利用海洋资源进行经济活动的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航运、海洋旅游等。
而产业化则是指将海洋经济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实现高效盈利的过程。
天津市海洋经济产业现状分析显示,随着近年来海洋经济政策的倾斜和资金的投入,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海洋渔业、海洋能源开发、海洋旅游等领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果。
天津市海洋经济产业化进程分析表明,天津市在加大海洋产业化投入力度的也在推动海洋技术创新,提升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逐步实现了海洋产业化的转型升级。
天津市海洋经济产业化发展趋势分析表明,未来天津市海洋经济产业化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海洋经济将成为天津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天津市海洋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天津市海洋经济产业现状分析天津市位于华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中国重要的海洋经济发展区域之一。
目前,天津市的海洋经济产业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能源开发、海洋旅游等多个领域。
在海洋渔业方面,天津市拥有众多渔港和渔业资源,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之一。
渔业产值稳步增长,捕捞量逐年增加,海鲜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
在海洋能源开发方面,天津市积极推动海洋石油、海洋风电等领域的开发利用,投资规模逐渐扩大,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链。
海洋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在天津市也逐渐崭露头角,海滨风景区、海岛旅游等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游玩,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天津市海洋经济产业在不断壮大,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渔业资源过度开发、海洋环境污染等。
天津市需要加强海洋经济产业的规划和管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天津市海洋经济产业化进程分析天津市作为沿海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海洋经济产业化进程得到了长足发展。
海洋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与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海洋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与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摘要】海洋产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但目前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科技创新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动海洋产业的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现状,提出了拓展海洋产业链和加强海洋科技创新的政策建议。
在拓展海洋产业链方面,建议加强各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在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方面,建议增加科研投入,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优化升级海洋产业结构,推动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政策的落实和措施的推进,海洋产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海洋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优化升级、政策建议、海洋产业链、海洋科技创新、展望未来。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海洋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国家海洋安全的重要基础。
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不断推进,海洋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存在不少问题,如传统海洋产业占比过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不够完善等,亟需进行优化升级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
深入分析海洋产业结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是当前我国海洋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海洋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海洋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海洋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如产业链条不够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
本文旨在通过对海洋产业结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建议,以实现海洋产业的持续优化升级。
本文将对当前海洋产业的主要发展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包括产业结构、主要产业领域及发展状况等方面。
本文将重点探讨现阶段海洋产业存在的问题,包括产业链条不完善、产业发展不平衡、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方面。
大连海洋产业发展分析及结构优化升级对策研究
源 优 势 ,使 发 展 海 洋 经 济 成 为 大 连 城 市 发 挥 比
较 优 势 、实 现经 济可 持续增 长 的必然 选择 。 1 1 海 洋 经 济 总量 持续 快 速 增 长 . 大连海 洋 经 济 保 持 持 续 快 速 增 长 。从 表 1
可 以看 出 ,大 连 市 海洋 产业 总产 值 占全 市 G DP
增 长率 ,这 表 明海 洋 产 业 的 发 展 对 大 连 市 经 济 增 长 的贡 献率 逐步提 高 ,海洋经济进 入持续增 长
表 1 大 连 市 海 洋 经 济 地 位 及 其 增 长 速 度
海 洋 产 值 占大 连 市 GD P比 重
海 洋 产 值 占辽 宁 省 海 洋 产 业 比 重 海 洋 产 值 占全 国海 洋 产 业 比重
划 面 积 为 2 9万 k ,其 中 浅 海 海 域 面 积 为 . m。 2 8 m。 84 0k ,滩 涂 面 积 为 5 0 k 。全 市 岛 屿 2 m 2 6个 ,面积 约为 4 9k 2 0 m 。港湾 3 O余处 ,深水
岸 线 近 3 0k 0 m。海 洋 自然 景 观 近百 处 ,海 洋 生
业 结构是海洋 经济 的基 础 ,它反 映 了海 洋资 源 开
发 中各产业构成 的 比例关 系口 。 ] 海 洋产业结构 优化 升级 主要 是指 促 进海 洋产 业 结构 的合理 化 和高 度化 的有 机统 一 。海洋 产业
物共 1 2 、4 4种 。得 天独 厚 的地 理位 置 和 资 7科 1
海 洋 开 发 与 管 理
21 0 1年
第 1 期 1
大 连 海 洋产 业发 展 分 析及 结构 优 化 升 级 对 策 研 究
宋 欣 茹
区域海洋产业结构相关分析
二、区域产业结构配置
(一)区域产业结构配置的标准
(1)要提高区域经济的增长力度,使区域产业结构按 照区域优势的准则不断进行选择和交换。 (2)要提高区域产业间的和谐度,使区域产业联系有 序化、产业比例合理化。 (3)要提高区域产业结构的弹性,使区域产业结构既 有吸收区域内外资源、减缓经济波动与外界干扰的素 质,又有促进主导产业稳步发展的潜能。
(二)区域关联产业的配置
根据所确定的区域主导产业发展规模,积极利用市场 机制和科学的规划、计划和管理等手段,引导区域关 联产业以适度的规模发展;根据区域主导产业的空间 布局状况,合理布局区域关联产业。
(三)区域基础产业的配置
区域基础产业按照服务对象和自身性质可划分为生产 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和社会性基础产业三类。 此外,还应重视潜在主导产业及支柱产业的发展。
三、区域海洋产业结构分析结果
区域海洋产业结构优化与配置的本质是正确选择海洋 主导产业,引导和培育其健康快速发展。 区域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包括判断、评价、选择三个 步骤。其中,区域海洋主导产业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 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定权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 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熵值法等。
区域海洋经济与理论
区域海洋经济与理论
区域海洋产业结构相关分析
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二、区域产业结构配置 三、区域海洋产业结构分析结果
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的调整,使各产业实 现协调发展,并满足区域经济不断增长的需要的过程。 不仅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还包括产业发 展国际化、产业素质与竞争力的提高。
(二)区域产展主导产业
各地区应根据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在全国范 围内构筑自己的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这可能有三种 情况:
中国海洋产业结构分析与发展对策
第 2卷 第 3期 21 0 2年 6月
海
洋
经
济
V0 . No 3 12 .
MARI CONOMY NE E
Jn 2 1 u . 02
【 业经济 】 产
中国海 洋产 业结构分析与发展对策
徐 胜 .赵艳 香
( 中国海洋大学 经济学院 , 山东 青岛 2 6 0 ) 6 10
建议 。
关 键词 :传 统 海洋产 业 ;战略 性新兴 海 洋产业 ;灰 色关联 度分 析 中图分 类号 :F 6 . 292 4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 号 :2 9— 6 72 1 )30 2 —6 0 5 14 (0 20 —0 8 0
应 用 于 海 洋 和海 洋 开 发 活 动 的产 品 的 生 产 和 服
之 间 的绝对 差 值 ;△ =m x m x () a a f为母 序 列 与子 序列 之 间最 大绝对 差 值 ,是 系统 整体 性关 联 空 间 的反 映 ;△ =mi mi Ⅱ ) n n A ( 为母 序 列 与 子
灰色关联 分析建立 在灰 色系统理 论基础 之
分辨 系数 会 使结 果 出现误 差 ,故 本 文采 用 了动 态 的分 辨 系数 。 以全 国 海洋 经 济 总 产 值为 母 序 列 ,
差距 。相信在新 兴海洋产业政策支持的影响下 , 第二 、三产业在未来五年的增长速度将会明显提
高。
子序列分别为第一 、二 、三产业产值。在研究时 只进行单序列关联分析, 即只计算母序列与各子
年全 国主要海洋产值数据 , 计算得 出的海洋经济 总产值与海洋三次产业的关联系数 见 3 。 表 )
海洋经济发展转型的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
海洋经济发展转型的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近年来,海洋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持续保持快速增长。
然而,面对日益加剧的资源压力、环境破坏等问题,海洋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成为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先,海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海洋经济产业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传统能源资源的逐渐枯竭,海洋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海洋风力发电、海洋热能利用以及海洋潮汐能等新兴能源形式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对有限能源的依赖,还能够降低碳排放,实现绿色发展。
因此,加大对海洋能源的研发与利用投入,推动海洋能源产业化进程,是海洋经济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
其次,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是海洋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
海洋生物资源潜力巨大,但目前我国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还较为有限。
通过开展海洋生物技术研发,可以实现对海洋生物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利用。
海洋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如海洋生物药物研发、海洋生物能源开发等,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
因此,加大对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投入,培育壮大相关产业,将对海洋经济结构优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海洋旅游业的发展也是海洋经济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
随着人们对休闲度假需求的不断提高,海洋旅游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我国拥有辽阔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具备发展海洋旅游的得天独厚条件。
通过优化海洋旅游产业结构,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我国海洋经济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此外,海洋旅游还可以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运输等,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最后,海洋科技创新是推动海洋经济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
海洋科技创新涵盖了海洋研究、海洋观测、海洋装备研发等多个领域,它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海洋经济产业升级,还可以提升国家的海洋综合实力。
通过加大对海洋科技创新的投入,培养海洋科技人才,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我国海洋经济将迎来新的强劲发展势头。
综上所述,海洋经济的发展转型离不开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
现代海洋产业数字化转型理论基础、现状评价、建议对策
2024年2月第27卷第4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Feb.,2024Vol.27,No.4现代海洋产业数字化转型理论基础、现状评价、建议对策邵 业,欧春尧(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广东湛江524088)[摘 要]现代海洋产业建设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求,而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其战略目标的重要实现路径。
文章在梳理现代海洋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上,对我国沿海11个省(市)的现代海洋产业数字化转型现状进行测度,并得出以下结果:现代海洋产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呈快速提升趋势;东部海洋经济圈内各地区现代海洋产业数字化水平较高且差距较小,南部海洋经济圈居中,北部海洋经济圈数字化水平较低且差距较大。
文章基于研究结果将我国11个沿海省(市)划分为4种类型,并提出我国各沿海地区现代海洋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现代海洋产业;数字化转型;理论基础;现状评价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04.030[中图分类号]P74;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4)04-0092-040 引 言随着海洋经济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而在数字技术迅速发展的趋势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各类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同时,我国当前海洋经济发展模式正从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增长,而产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未来抓手,对于优化我国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方式,探索我国现代海洋产业转型发展路径具有深远意义。
目前,以数字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海洋产业迎来[收稿日期]2023-08-10[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 “‘粤西数谷’创新生态系统培育及治理研究:基于颠覆性创新的分析框架”(GD21YDXZGL03);广东海洋大学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AI赋能下颠覆性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制及其协同治理研究”(060302092102)。
论中国海洋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论中国海洋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首先,中国海洋经济的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经济表现方面,中国海洋经济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产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10.8%。
海洋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支撑。
其次,中国海洋经济的主要领域包括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工程建设、航运物流、海洋旅游等。
其中,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是中国海洋经济的核心。
我国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海洋能源资源等。
渔业是中国海洋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对于保障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2024年,中国渔业产值已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
然而,中国渔业也面临着资源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加强渔业管理和保护。
海洋能源是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兴领域。
我国海洋风电、海洋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海洋能源有望成为未来中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工程建设是支撑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海洋工程建设,如海洋牧场、海洋科研平台、港口码头等。
这些海洋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为海洋产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持。
此外,航运物流和海洋旅游也是中国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全球最大航运货物量的国家之一,航运物流业对于维护国家经济运行和供应链的畅通至关重要。
同时,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国内外游客对于海滩度假、潜水、游艇娱乐等海洋旅游项目的需求不断增加。
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加快创新驱动和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两个方面。
创新驱动是推动海洋经济升级和转型的基础。
我国正加大对海洋科技创新的投入,培育和发展一批海洋高新技术企业。
同时,中国海洋经济也需要逐步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推动绿色发展。
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和海洋合作。
例如,中国成为国际海底区域权威机构的成员国,参与全球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
针对海洋环境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海洋环境经济的对策与建议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海洋环境经济问题日益凸显。
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环境的污染和海平面的上升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如何有效地保护海洋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立法在解决海洋环境经济问题上,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立法,确立海洋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规范海洋经济的开发和利用行为,严格限制和管理污染物的排放,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以维护海洋环境的整体稳定。
二、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主要以海洋资源开发为主,存在着过度开发和没收益入俱增长的问题。
应该加快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打造海洋生态旅游、海洋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海洋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完善海洋环境监测、监管和执法体系,加强对海洋环境问题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处置海洋污染事件,防止环境灾难的发生。
提高执法力度,严格惩处违反环境保护法律的行为,加大对环境污染者的打击力度。
四、增加海洋环境保护投入加大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增加海洋保护环境的资金来源,支持海洋环境保护科研和技术创新,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壮大。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海洋环境保护,促使企业和公众意识到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共同参与保护海洋环境的行动。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海洋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解决。
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环保组织,增强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全球海洋环境保护事业,形成全球性的环保合力,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海洋环境问题。
六、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提高公民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主体责任感,使每个人都成为海洋环保事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七、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各级政府和企业应切实履行环保责任,落实海洋环境保护政策,积极开展环境保护行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环保为前提,推行绿色生产,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
我国海洋产业发展SWOT分析及其对策建议——以烟台为例
3 8 4 . 7 5亿 元 . 2 0 0 0年 . 我 国 主 要 海 洋 经 济 洋 经 济 是 指 开 发 利 用 海 洋 的 各 类 产 业 及 总产 值已超过 4 0 0 0亿 元 .到 2 0 0 9年 . 已 其 相 关 活动 的 总 和 ” 烟 台 海 洋 资 源 丰 富 .经 过 多 年 的 发 洋 经 济 已 日益 成 为 我 国 国 民 经 济 发 展 的 展 . 海 洋 产 业 已初 具 规 模 。2 0 0 0  ̄ 2 0 1 0年 ,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山 东半 岛作 为 我 国 最 大 的 烟 台 海 洋 产 业 总 产 值 同 比 年 均 增 长
、
引 言
的发 展 .人 类 开 发 利 用 海 洋 资 源 的 领 域 济 区 建 设 中 的 地 位 日益 显 现 , 分析 、 探 讨 来 看 . 2 0 0 0年 其 三 次 产 业 结 构 比 为 4 4 . 3 1 :
不 断拓宽 . 并已形成 包括 海洋捕 捞 、 海 水 其海 洋产业 的发展 . 对 于 制订 规划 、 推 进 1 7 . 1 7 : 3 8 . 5 1 . 海 洋 第 一 产 业 占 有 较 高 比
8 . 9 8 %。2 0 0 0年 . 烟 台 主要 海 洋 产 业 总 产 如何推进 、 提 升 烟 台海 洋 产 业 的竞 争 力 提 半 岛 . 海 岸线长达 3 0 0 0多 千 米 , 占全 国 的 5 关键词 : 海洋产业 ; 经济增 长; S W OT 优越 , 海 洋生物 、 矿产 、 旅 游等资源 丰富 。 市G DP 的比 为 1 3 . 0 8 %。 到 2 0 1 0年 , 烟 台
养殖、 海 洋 运输 、 海 盐及 盐 化 工 、 海 洋 油
最新-试议海岛地区发展现状及对策 精品
试议海岛地区发展现状及对策一、海岛地区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限制因素一海岛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海岛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极大限制了海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海岛经济环境方面,海岛与周边陆域县市区在发展环境、区位、政策等方面不在一条起跑线上,经济发展差距越拉越大。
首先,海岛资源单一,生态环境脆弱,难以支撑大规模经济的发展。
大多数海岛是小而分散的地理单元,一般蕴藏的资源比较单一,在单一资源支撑下的经济结构也比较单一,开发形式与开发规模具有很大局限性。
其次,自然灾害频繁阻碍了海岛经济的发展。
我国沿海地区海洋自然灾害严重,尤其是每年台风及台风风暴潮灾害频繁,造成损失巨大。
再次,国家限制性的投资政策削弱了海岛经济发展的动力。
国家对外商投资开发经营岛屿有明确限定,对海岛地区的招商引资造成极大限制。
同时,海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投资环境差,难以吸引社会资金投人,进一步加剧了海岛经济与临近大陆地区的差距。
在海岛社会环境方面,海岛人才资源缺乏,人口结构不合理,对海岛产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不足。
人才缺乏已成为海岛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
对于海岛来说,形势更加严峻,一方面,由于海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各种条件和环境相对艰苦,对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小于陆地地区;另一方面,海岛地区自己培养的人才,由于工作条件、待遇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原因,也出现了向大城市转移的趋势。
二海岛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海岛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由于自然条件限制,我国海岛经济相对脆弱,海岛城镇化水平不高,基础设施落后,大多数岛屿开发面临着缺水、缺电、交通不便等三大难题。
第一,海岛淡水供应问题,海岛淡水资源缺乏,淡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设备能力低及不配套是中国海岛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二,海岛电力供应不足,从目前海岛的电网和发电设施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事故多、浪费大,许多设施和设备无法使用,在利用太阳能、海洋能等再生能源发电方面相对匮乏;第三,海岛交通不便使海岛与外界相对隔绝,海岛经济发展呈现封闭性特征,大多数海岛维持着自给自足和低水平发展状态;第四,海岛建设资金短缺,海岛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人大量资金,但目前海岛投资环境和投资短期效益不佳,导致资金来源不畅,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海洋产业结构
海洋产业结构海洋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海洋经济的各个部门和行业的组成和关系。
海洋产业结构的合理和发展与国家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和竞争力密切相关。
以下是对海洋产业结构的分析和探讨。
海洋产业结构包括渔业、海洋能源、海洋旅游、海洋交通、海洋工程、海洋制造业等多个领域。
首先,渔业是指捕捞、养殖和加工海鲜、水产品的一系列活动。
渔业是传统的海洋产业之一,对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计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海洋能源是指从海洋中获取能源的活动,包括海洋风能、潮汐能、波浪能和海洋热能等。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传统能源的逐渐枯竭,海洋能源成为了能源开发的新方向。
海洋工程包括海底管道、海域堤坝和海底油气田开发等。
海洋工程是对海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关键领域,对于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最后,海洋制造业包括船舶制造、海洋工具制造等。
这些行业是海洋产业的基础,为其他领域提供了关键设备和支持。
要实现海洋产业结构的合理和发展,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效率,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培养专业人才,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等。
同时,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竞争力。
总之,海洋产业结构是一个多领域、多行业的组成和关系。
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推动的关系,发展海洋产业需要加强合作和创新。
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利用海洋资源,可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双赢。
只有推动海洋产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向海经济的建议
发展向海经济的建议
1.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加大对海洋科技研究的投入,支持海洋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研究工作,鼓励企业进行海洋技术创新。
培养高素质的海洋科技人才,加强国际海洋科技合作与交流,提升我国在海洋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2. 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推动传统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如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培育和发展新兴海洋产业,如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工程装备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制定和完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加强对海洋污染的治理和监管。
推进海洋生态修复工程,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深化海洋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合作组织和机制,加强与沿海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向海经济的融合,拓展海外市场,促进海洋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利用。
5.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应加大对向海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关的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向海经济领域。
同时,建立健全的海洋经济统计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为向海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发展向海经济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保护海洋环境、深化国际合作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措施,可以推动我国向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期。在能源. 原材料的供 给约束下 , 传统高增长产业增速
放慢 , 以地产汽车等消费升级带动的增长模式开始调整。 但与此鲜明对 比的是, 海洋经济呈现 出快速增长态势, 正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根据( ( 2 0 1 1 年 中国海洋经济统计
公报》 , 2 0 1 1 年我 国海洋生产总值为 4 5 5 7 0亿元 , 较2 0 1 0 年 增长 1 0 . 4 %, 占G D P的9 , 7 %, 海洋经济对 国民经济的贡献 ( 二) 海洋经济发展具有广泛的产业带动效应 海洋产业关联性较大, 如海洋石油工业 的兴起会影响 和推动钢铁 、 冶金、 造船 、 运输、 化工、 机械等一 系列工程技
我 国在周边及世界重要海峡 的通航利益、 促进我 国国际贸
易的发展至关重要 。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首要问题。
( 三) 海洋将成为我国突破资源瓶颈的关键领域 未来 2 0年是 中国工业化、 城镇化快速发 展的关键 时
撑和人才培养仍存在较大 的差距 。主要表现为 : 涉海企业 自主研发能力较弱 , 产 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 海洋科技创新 体系形成缓慢 ; 主要海洋产业多以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 型为主; 海洋产业的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数量有限。整体 来看 , 我国海洋科技领域还处在第 二方 队, 落后 发达 国家 2 0 —3 0 年 。这主要是 由于海洋科技投资渠道单一 , 资金投 入不足 , 使得海洋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以及海洋科技成果 转化相对滞后 。同时, 海洋科研资源较为分散, 难 以形成 合力。我国现有海洋科研机构分 布在沿海 1 1 个省( 自治 区、 直辖市) , 归属于不 同机构与部门( 海洋局、 农业部、 中 科院、 教育系统等) , 整合度较低。人才培养主要基于海洋 教育力量。我国海洋产业属于 国家战略性 的新兴产业 , 但 却缺少高素质的海洋人才与之配套 , 海洋高新技术研发和 产业化的人才、 海洋基础学科的领军人才 以及海洋环境保 障人才等都不能满足海洋经济发展 的需求。
青岛市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对策
论, 将海 洋经济活 动 的价值评估 扩展 到太平 洋沿 岸地 区 。 另有一 些学者 侧重 于对海洋 经济及 产业
1 7 1
维普资讯
结构 现状 的简单总量 分析 或战 略对策研 究 。 我 国对 海 洋 产 业 方 面 的 研 究 还 处 于 初 级 阶 \
2评 价 分 析 海 洋 经 济 ( 业 ) 一 个 区 域 经 济 . 产 对
的 影 响
17 94年 , 国 经 济 分 析 办 公 署 (B ) 担 了 美 B A承 美 国海 洋 对 G P的 贡 献 的 研 究 ,办 公 署 根 据 可 N
以确认 的海洋产业 和经 济活 动标 准 , 国 民收入 从 统计 中选 择 了 6 6个部 门进行 分析 ,使用 经 济普 查数据 对 17 年 总产 品源 自海洋 的评估 进行 了 92 完善 。 ue 通 过对 大湖地 区的分析 , L gr 完善 了测量
统陆域 产业结 构调 整 固有思维 的束 缚 , 木上属 基
于“ 平补齐” 填 的适 应性 调 整 , 即还 停 留在 数量
比例 、 划 配 置 、 闭 性 调 整 的 阶 段 。这 种 类 型 计 封
美 国
世界
的调整 主要是 基于对 海洋产 业结构 转换 的进程 、
所 处 的 阶 段 和 出现 矛 盾 及 失 衡 情 况 的判 断 , 着 其
维普资讯
沿 海 都 市
青 岛市海 洋产业 结构分析
及优 化对策
刘 曙光 赵 明 王 百峰
摘 要 随着全球海洋经济的飞速发展 ,海洋产 业结 构的优化升级 问题 引起各 国的普遍关 注。文章在借鉴 国际经
验 的基础上 ,针对青 岛市 的具体情况 ,通过海洋产 业的部 门分析法 ,对 目前 的海 洋各产 业产值 进行排序 ,分析 出
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目录
01 一、广西海洋经济发 展现状
03 参考内容
02
二、广西海洋经济发 展对策分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的黄金海岸,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海洋经济的重视和政策的扶持,广西的海洋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本次演示将对广西海 洋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广西的渔业产值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广西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广西 的水产品产量逐年增加,渔业经济总值不断提升,渔业从业人员数量也呈现稳 步增长态势。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广西渔业逐渐形成了以养殖业、捕捞业和加工业为主 体的产业结构。特别是养殖业的发展迅速,形成了以罗非鱼、对虾、鲈鱼等优 势品种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同时,水产品加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提升了渔 业的经济效益。
(2)海洋交通运输业: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北部湾港是中国西南 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近年来,广西不断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 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海洋交通运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3)滨海旅游业: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滨海旅游资源,包括美丽的海滩、丰 富的海洋文化和历史遗迹等。近年来,广西积极推进滨海旅游业发展,加强旅 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一、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1、海洋经济总值持续增长
近年来,广西海洋经济总值持续增长,海洋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以海洋 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为主导,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等 新兴产业为辅助的产业发展格局。
2、重点海洋产业发展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世纪以来,海洋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资源价值日益凸显,海洋成为全球竞争新的焦点,由此海洋战略被推到从未有过的高度。
舟山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核心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优势,海洋经济增速一直保持较快增长。
2014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出2435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69.8%,在全国地市中比重最高,已成为海洋资源最丰富,海洋产业最齐全的地区,初步形成了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在这里我们试图从舟山海洋经济的核心环节――产业结构分析入手,在深入研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助推产业发展。
一、舟山海洋产业结构的现状与特点近年来,舟山凭借优良的区位、资源、政策优势,海洋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渔业产业化、标准化水平提高,海洋水产品产量、产值、出口等一直保持全省第一位;水产品精深加工规模继续扩大,船舶工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竞争力增强;海洋运输、港口服务、滨海旅游等产业增长幅度均超过10%。
2014年三次产业比重为9.9∶42.1∶48.0。
海洋产业门类齐全,形成了各业互促共进、有序推进的新业态。
从各产业具体情况看又呈现以下特点。
1、海洋渔业产业链拉长、转型加快近年来舟山加快了渔业结构调整,通过淘汰落后渔船,改善生产设备,产业结构优化。
2014年海洋渔业产量达166.9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出182.5亿元。
远洋渔业发展迅速,作业船只达到450余艘,已经形成国内一流的现代远洋船队,无论是数量、技术装备、生产能力都位居全国前列。
渔业产业结构呈现出由捕捞向养殖、由近海向深海远洋、由产销为主向产加销一体化发展趋势。
水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高,目前全市拥有水产加工企业200多家,单冻虾仁、烤鳗生产线、蟹肉罐头等上百条现代化生产线,水产精深加工比例达47%,水产品出口占全国的9.5%左右,初步形成集养殖、捕捞、储运、加工、商贸、网上交易平台、出口、休闲渔业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2、船舶修造业规模扩大、质量提升2014年实现船舶工业总产值762亿元,约占全市工业的46.9%,占全省、全国船舶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62%和13%,全市造船完工量676.6万载重吨。
手持订单1882万载重吨,总体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近年增幅有所趋缓。
造船周期明显缩短,目前能够制造常规船型外,还能制造大型原油轮、大型液化气船、大型冷风集装箱船、滚装船等技术含量高的船舶,船舶产业集群化已经形成,涌现了金海湾、扬帆、中远船务、日本常石等国内知名大型船舶企业。
造船能力正朝着大型化、规模化、高端化、智能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并开始向海工产业拓展。
3、港口物流发展迅猛、辐射增强2014年舟山港域货物吞吐量达到3.5亿吨,是我国十大港口之一。
目前港域有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41个,其中25万吨级以上的大型深水泊位5个。
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内外开放的港口体系,货物吞吐量持续增加,石油储存,煤炭、铁矿石中转发展迅速。
海运能力不断壮大,目前共有海运企业274家,海上运力达到543万吨。
港口辐射增强,从传统的装卸、转运业务逐步向加工仓储、配送、提供信息服务等高附加值综合物流延伸,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4、海洋旅游特色鲜明、档次提高重点培育以普陀山为依托的佛教文化旅游,以海岛、海洋风光为依托的滨海休闲度假旅游,以海鲜美食为依托的饮食文化旅游。
开发邮轮、游艇、海上游轮、环岛旅游巴士、印象普陀、禅修、海钓等特色旅游产品,推出观音文化节、国际沙雕节、海鲜美食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海洋旅游呈现出开发档次趋高、投资规模扩大、海洋特色显明的特点。
2014年接待游客339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38.4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0%以上。
旅游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接待能力提高,服务质量提升。
旅游产业由低端化、大众化向低、中、高并举梯度演进。
5、海洋新兴产业端倪初露、增势强劲近年来临港化工、海水综合利用、海上风能、生物质能等新兴产业增势强劲。
舟山具有“风能大市”的优越条件,全省最大的岱山衢山风电场己并网发电,海水综合利用增幅明显,嵊泗海水淡化使用率达78%左右,华东地区最大、日产十万吨级的六横海水淡化厂一期已投入使用。
海洋科教服务得到快速发展,国家级“海洋技术海上公共实验场”、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科技引智园区等业已创建或正在筹备。
风险投资、涉海咨询、信息软件、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物流金融、航运结算等服务业也呈现增长势头。
二、加快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实困境舟山海洋产业已步入快速成长期,但仍然存在明显的结构问题,制约了产业发展。
1、人才支撑力不足,产业技术瓶颈凸显舟山海洋科研力量薄弱,与产业布局相适应的人才紧缺。
从对16家修造船企业调查看,大专以上学历仅占从业人员的10.51%,拥有中高级职称人员只占从业人员的7.42%,而国外则占到25%以上。
海洋科研机构的数量,也明显少于山东、江苏同类地区。
船舶设计、船配制造、现代物流等人才明显不足,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稀缺,由企业参与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几乎为零,尽管我市在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等方面已有涉及,但总体来说,海洋产业的技术水平还相对偏低,在船舶关键性设备研制、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距离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甚远。
同时,涉海金融保险、海洋信息服务、港航物流服务、海洋地质勘探、海洋环境保护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研发平台层次低,制约了海洋经济的集约化发展。
2、海洋渔业捕捞能力过剩,养殖产量不稳定一是海洋捕捞能力过剩,生态平衡破坏。
马力产能依旧过剩,导致鱼资源锐减,尤其是近海渔场已很难形成渔汛,陆源污染、近海养殖污染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渔业生态平衡破坏,大黄鱼等一些优质鱼种濒临灭绝的境地,水产捕获物产量总体平稳,但质量下降,高值鱼减少、低值鱼增加。
远洋捕捞同样面临资源衰退的趋势,投资风险加大。
二是养殖产量不稳定,受气候环境影响明显。
水产养殖范围有所扩大,但养殖产量受气候变化、病害影响还比较明显,产量不稳定,养殖人员素质虽有提高但总体偏低,养殖规模偏小,疫苗等安全、有效的专用渔药研发滞后,不合理用药现象时有发生。
养殖饲料主要依赖投喂天然鱼虾,浪费现象严重。
3、临港工业产业链不完整,要素制约明显(1)造船业组装为主、配套滞后。
虽然造船模式离自动化、流程化、数字化、绿色化造船提升较快,但离造船强国还有较大距离。
国际船级社资质认证通过率低,自主品牌少,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产业链不完整,缺少钢材、管子等中间产品的企业,船用配套设备本土化水平低,仅为8~9%,造船生产能力过剩,综合竞争优势不明显。
(2)水产加工业资源短缺,成本上涨,精细化加工不足。
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提高,原材料短缺,价格上涨、利润减少,加工生产设备空置率提高。
精深加工虽有提高,但粗放型加工比例还是偏高。
海洋功能食品开发、海洋生物化妆品、海洋生物药品等与日韩有较大的差距。
(3)新兴产业规模小、成本高、融资难。
海水淡化成本偏高,浓缩海水没有综合利用。
风电产业虽得到快速发展,但比例不高,各项指标体系还需不断完善。
临港石化、游艇业、海洋工程、海洋高科技生物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份额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面向社会进行市场融资的能力不强。
4、服务业高端产品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1)旅游业精品景点少,高端服务跟不上。
除普陀山外,精品景点相对缺乏,游客逗留时间较短,抽样调查平均1.7天,人均消费约820元,游客消费偏低,旅游商品缺少特色。
旅游企业规模偏小,导游数量严重不足,尤其缺乏高端服务,对地方财政贡献度不大。
(2)生产性服务业明显滞后。
研发设计、金融保险、技术咨询、通关中介、信息服务、第三方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成为生产发展的短腿。
(3)本土运力缺乏规模效应。
每家海运公司,平均运力不足2万吨。
金融支撑能力弱,服务中介发育滞后,特别是缺少远洋运输相配套的业务网络体系和信息服务。
航运抗风险能力不强,海上保险业务滞后,港口物流集疏运体系网络尚不完善。
三、加快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针对舟山海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这就必须发挥政策在产业准入、扶持、规制等方面的作用,通过政策的指导与管控,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
1、以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为契机,争取更多国家海洋政策的投放与落地一是用足海洋新兴产业政策。
利用舟山群岛新区承接海洋强国战略实验区的优势,争取国家对海洋新兴产业扶持政策,对舟山范围内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给予出口退税特定政策,在土地使用、基础设施、投融资方面给予政策便利。
二是用好国际旅游岛建设政策。
参照香港、海南岛政策,开辟国际邮轮航线,对国际海员、国际邮轮乘客等,实行免签证政策。
设立免税商店,保税旅游小商品交易区,实行海空航权开放、开辟国际航线航班,岛间区域低空开放,进一步提高舟山旅游产业的国际化水准。
三是争取自由贸易港政策。
按照港航联运中心定位,大宗散货国际枢纽港的要求,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政策延伸到舟山群岛新区,以优惠的政策吸引物流企业落户舟山,推进企业开设离岸账户试点,对外向型企业在境内银行开设离岸账户,对境外业务提供资金结算便利等,逐步由保税港向自由贸易港发展。
2、以引进大项目、大企业为平台,带动产业优化发展一是创投资好环境。
加大政府投入,完善设施配套建设,为投资者创造优良的服务环境、诚信环境、治安环境,围绕大企业、大项目推进,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营造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发展环境。
二是招高端大企业。
运用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会展招商、网络招商等手段,促进招商引资向产业重点区块和领域倾斜。
要搭建大平台,把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高端大企业作为引进的重点,鼓励智慧海洋供应商励图高科等高新技术企业来此发展,用足用好国家政策,招强选优,落地生根,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三是促产业新组合。
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积极引进新兴产业和适用技术。
依托国际、国内航运集团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组合方式,改变航运企业“散小弱”的现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以智库管理、人才开发为核心,提升产业发展支撑力人才是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核心,要通过区域间的政策协调、制度衔接和服务贯通,提高人才资源效率。
一是建立专家智库。
建立国内外一流专家资源库,组建高效的管理团队,专门从事收集国际、国内领军人才、名家教授及其它一流高端人才的资料信息,实行动态有效的智库管理。
二是破解引才难题。
要打破长三角区域内限制人才流动的行政壁垒。
在人才培养、资质认证、户籍制度、就业政策、社会保障等方面互相衔接,为人才自由流动营造政策环境。
建立区域性人才市场,搭建网上最强人才招聘平台。
借助各地猎头公司,高薪猎取急需人才,对优秀人才配给一定比例的研发经费和必要待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