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例如:
(1)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蔺列传》) (2)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西”本为方位名词, 活用作一般动词,意思是向西推进。 2.名词的使动用法。例如: (1)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百姓),臣 诸侯,非并不可。(《战国策〃苏秦》)
“子”、“臣”均为名词用作使动,使……成为子女, 使……成为臣子。 (2)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生”、“肉” 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死人复生,使骨头长肉。
第三章 语法〃实词的活用
例如(1)甘其食,美其服。——“食”为名词,食物。 (2)公赐之食,食舍肉。 ——前“食”为名词,食物。 后“食”为动词,吃。这句意思是,吃东西时把肉放在一边 (不吃)。 (3)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食”为动词, 使动用法,给……吃。 “食”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因此属于词兼类。 活用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 的某种功能。 如:“从左右,皆肘之。”——这句的“肘”本是名词,而在 这个语言环境里活用作动词,表示“用手肘撞”的意思。这只 是一种临时性的情况。动词的用法并没有成为“肘”的经常性 的功能。所以这只是活用。
活用的条件
(1)浴乎沂,风乎舞雩。“风”为名词,在 句中带上了介词结构的补语,说明已经活用 为动词,意思是“吹风、乘凉”。 6、 名词用连词“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 (1)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王”、“霸”本为名词,句中用连词“而” 连接,说明已经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 王”、“称霸”(做盟主)。
参考文献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 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学》(第四章), 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一)名词活用
特点:名词用作谓语动词,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 代表的人或事物,或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 3.名词的意动用法。例如: (1)孟尝君客我。“客”为名词用作意动,即把我 当作贵客。 (2)今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 鹿。”“侣”、“友”在这里都是名词活用做意动 用法,即“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 特点: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充当谓 语动词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即“认为宾语 是……”。
活用的条件
(1)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众贤”为形 容词“众”后面带上了名词“贤”,两者不是修饰 关系,所以这里的Baidu Nhomakorabea容词“众”活用为动词,意思 是使贤人增多。
3、 名词、形容词处在助动词、副词或辅助代词 “所”后面,一般活用为动词(因为后面这类词 一般只修饰动词)。例如: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本是名 词,受助动词“能”的修饰,可知已活用为动词, 意思是游水。
活用的条件
(2)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农”本是 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可知已活用为 动词,意思是从事农业生产。 (3)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形容词“高”出现 在代词“所”的后面,说明已经活用为动词, 意思是“以为高”(尊崇)。 4、 名词、形容词放在代词“之”、“我”前面, 一般活用为动词(因为古汉语中的代词不受 名词或形容词修饰)。例如:
活用的条件
(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胜”、“王”为 两个名词连用,“王”活用为动词,构成主谓 关系,意思是陈胜为王。 (3)沛公欲王关中。“王”、“关中”为两个名 词连用,“王”活用为动词,“关中为表示地 点的补语,构成动补关系,意思是在关中称王
2、 形容词用在名词前面,如果不是修饰 关系,则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 关系(动宾)。例如: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三)动词活用
使动用法: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都有使动用法。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 使之全。(《荀子〃天论》)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如果带上宾语,一般是作使 动
及物动词本来就带宾语,在形式上和用作使动没有区别; 区别只在意义上。如:
活用的条件
(1)既来之,则安之。“安”本是形容词,在句 中出现在代词“之”的前面,说明已经活用为 动词,这里是“使……安”的意思。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和面目见之?“王” 本是名词,位于代词“我”的前面,活用为动词 “使……为王”的意思。 5、 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 用为动词(因为补语一般置于动词谓语之后)。 例如:
(一)名词活用
4.名词的为动用法。例如:
(1)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 “客”作客,冯谖作孟尝君的客人。
5.名词活用为副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可以表示处所、时间、行为的工具 或依据、表示对人的态度,也用来表示比喻等。 翻译时可根据情况加上介词(见p144-147)
(二)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如:
第三章 语法〃实词的活用
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各词类的语法功能相对固定。但是 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某些词可以按 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 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叫 “词类活用”。
注意:活用与兼类区别:临时/经常 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 能的表现,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因而这个词 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史记》)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 武……武曰:“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 前!”(《汉书〃苏武传》)
(三)动词活用
动词活用作名词。例如: (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指出产的东西;“入”指收入的钱财。
(四)数词活用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梁惠王 上》)
(2)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如果出 现在叙述句中充当谓语(且带宾语),就是活 用为一般动词。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项羽本纪》) 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
§
(二)形容词活用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 之富。(《荀子〃天论》)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 庖厨远(离得远远的)”。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 上》)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苏秦连横》) 以上例子,都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 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数词活用作动词。例如: (1)法後王,统礼仪,一制度。一:统一。 (2)诸侯不二。二:产生二心。 有些数词活用後,不再包含数量意思。例如: (1)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二三:不专一。
活用的条件
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条件 1、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或修饰关系, 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 配关系(动宾)、陈述关系(主谓)、或补 充关系(动补)。例如: (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王”、 “天下”为两个名词连用,“王”活用为动 词,“王天下”为动宾关系,意思是做天下 的王(统治天下)。
练习
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1.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左传》) 2.管仲,世所谓贤臣,而孔子小之。(《史记》) 3.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孟子》) 4.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史记》) 5.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孟子》) 6.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庄子》) 7.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