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合集下载

【优化指导】高中生物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优化指导】高中生物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的现象。
(2)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的特殊存在形式,在减数分裂 过程中,联会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才可称为四分体。 【拓展延伸】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同源染 色体存在,但是联会和四分体只存在于减数分裂过程中。
4.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 含量的变化 (1)变化曲线
(2)曲线分析 ①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核DNA分子含量的变化不是完全 平行的,因为复制后的染色体数目没加倍,而DNA分子含量
(4)假如A、B、C表示同一生物的三个不同时期的细胞,
其分裂的先后顺序应为________。
解析:根据图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行为判断:A、 B、C分别为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 次分裂前期。A、B、C的染色体和DNA数分别为12条、6
条、6条和12个、6个、12个。
答案:(1)有丝 细胞的两极移动 后 含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 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受纺锤丝牵引向 1∶1 后 0 1
分裂后精细胞变形为精子。
答案:D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
1.精、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
项目 部位 原始生 殖细胞 不 同 点 减数第 一次分 裂 精子的形成 动物睾丸或精巢 卵细胞的形成 动物卵巢
精原细胞
卵原细胞
项目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减数 第二 不 次分 同 裂 点 是否 变形 4个精细胞 变形 4个精子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完成复制,进入分 裂期后,同源染色体就出现联会现象,应发生在c~d初期,e 点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发生了分离,染色体数
目变为n;f点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
目仍为n条;e点表示等位基因已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进入 了两个子细胞中;f点表示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分 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a~c段完成DNA的复制,表示间 期;c~f段DNA连续两次减半,表示分裂期;f~g表示完成

高中生物第二册 2 1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课后作业

高中生物第二册 2 1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课后作业

2.1.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通过观察兔的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来了解减数分裂过程B.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C.必须在高倍镜下才能分辨出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D.用蝗虫的精巢做实验,视野中可以看到处于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2.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数目不变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减数分裂A.①②B.①③C.①④D.①⑤3.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A.肝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第一极体D.卵细胞4.下图为马蛔虫细胞的分裂图像,四个细胞来自同一个体的生殖器官。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细胞④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细胞②中B.细胞①②③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C.细胞①分裂形成的是体细胞,细胞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D.图中细胞分裂时都由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动,减数分裂实际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5.某同学在观察某个哺乳动物生殖器官的细胞装片时,不小心与其他动物细胞分裂装片混在一起,将观察结果绘制成如下各示意图后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图中①②③④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B.图中①③细胞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C.图中②与④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体D.图中①②③④细胞所含核DNA分子总数相同6.下列有关果蝇(2n=8)的精原细胞进行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观察到一个细胞中有2条X染色体,则这2条X染色体一定为同源染色体B.若观察到一个细胞中有2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中可能含有姐妹染色单体C.若观察到一个细胞中有4条X染色体,则该细胞不可能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D.若观察到一个细胞中有1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可能出现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现象7.某实验小组将某二倍体生物(2n=18)的卵原细胞的全部核DNA分子的两条链都用32P标记,然后置于不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期间收集到甲、乙、丙、丁四个细胞,四个细胞中染色体和DNA分子被标记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甲乙丙丁染色体DNA 染色体DNA 染色体DNA 染色体DNA 被标记数18 36 18 18 9 18 18 18 未标记数0 0 18 18 0 0 0 0A.只有甲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基因重组B.只有乙细胞不可能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C.乙细胞可能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D.只有丁细胞可能正在发生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8.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时9.对果蝇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将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B.乙组细胞暂时没有进行分裂C.丙组细胞的出现与减数分裂有关D.甲组细胞数目是三组中最多的10.下列关于受精作用,错误的是()A.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离不开细胞膜内侧的糖蛋白B.受精卵中来自卵细胞的染色体有50%,而DNA多于50%C.精子与卵细胞的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D.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有关11.下列关于人体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卵中来自精子和卵细胞的核基因数量不一定相同B.导致配子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精卵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精子细胞膜上的信息分子和卵细胞膜上相应受体D.初(次)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是为了将营养物质最终尽可能多的集中在卵细胞中12.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B.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13.图1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1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B.若图1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23C.若图1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D.图2所示为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相应变化可发生在图1中的b点时14.某夫妇表现型正常,却生育了一个(染色体)三体男孩,已知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 受精作用)(同步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 受精作用)(同步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自主预习·悟新知
二、配子中染色体组的多样性
1.原因
时期
图像
染色体行为
减数分裂Ⅰ前期
.
四分体中的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可能发生互换
减数分裂Ⅰ后期
.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⑤____________
C
[解析] 一个卵细胞只能与一个精子受精,C错误。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 精子被释放出来以后,移向退化的助细胞的合点端,营养核被留在后面。一个精子从助细胞的合点端缺乏细胞壁的部位进入卵细胞。由于精子和卵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可以看作活体状况下的原生质体融合。精子通过与卵细胞的细胞膜相互融合进入卵细胞后,精核与卵核融合,产生合子,继而形成胚。另一个精子也通过细胞膜融合的方式进入中央细胞,精核与两个极核融合,产生胚乳。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在双受精过程中,核的融合始于雌雄配子核膜的融合,随后双方的核质融为一体。双受精是被子植物受精过程的最后阶段。
4.受精作用的实质是什么?受精作用有什么意义?
提示 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例2 下列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 的细胞质B.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C.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对点练1.下图表示染色体组成为 的生物产生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组合分析,在不考虑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zzd>不正确</zzd>的是( )。

【课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课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温故知新
问题探讨
在腐烂的水果周围常可看到飞舞的 果蝇。果蝇的生长周期短,繁殖快, 染色体少且容易观察,是遗传学上 常用的实验材料。 右图是黑腹果蝇雌雄个体的体细胞 和配子的染色体是示意图。
讨论: 1、配子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有什么差别?
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2、针对插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或猜想?
A.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B.一个卵原细胞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C.初级卵母细胞进行不均等的细胞质分裂 D.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后需要经过变形才能形成卵细胞
二 受精作用
探究·实践 建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
• 需要模拟的对象:细胞、染色体
细胞——白色或浅色的纸张
2
34
一个四分体 = 1 对同源染色体 = 2 条染色体
= 4 条染色单体 = 4 个DNA分子。
一、精子的形成过程
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
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
注意: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含有同源染色体,
但是不联会,也不出现四分体和互换
a a, b b, 染色体互换示意图
一、精子的形成过程
练习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 色体 B.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定相同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 染色体 D.一个四分体一定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一对同源染色体不 一定形成四分体
练习
与精子的形成相比,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D )
分 析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来源、减数分裂异常的分析
1、根据配子染色体特点判断配子来源(以精子为例)

人教版教学课件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人教版教学课件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DNA 变 化 曲 线
4N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染色单体变化曲线
4N
2N
间期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变化曲线
4N
DNA 染色体
染色单体
2N
间期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
B
2 A C
1
D
E
0
若表示有丝分裂
AB段: 间 前、中 BC段: DE段: 后、末 AB段: 减Ⅰ间
①大小(长度)——相同 属于同源染色体
②形状(着丝点位置)——相同
③来源(颜色)——不同
例2:下列几组染色体中,属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是(CD )
A
B
C
D
E
1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2 有丝分裂中期
3 有丝分裂前期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前期
8 16 16
8 16 16 中期
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体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
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4、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常常 发生交叉互换。
①同源染色体: A和B、C和D
②非同源染色体:A和C、A和D、B和C、B和D ③姐妹染色单体:a和aˊ 、b和bˊ 、c和cˊ 、d和dˊ ④非姐妹染色单体
本节聚焦
♣减数分裂的含义是什么?
♣配子的形成为什么必须经 过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怎样进行的?

必修二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必修二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右图为某哺乳动
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 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 (

)
A.肝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第一极体 D.卵细胞

解析 图示染色体已复制,所以一定为分
裂过程中的细胞,可排除A,每一着丝点连
着两条染色单体,可以排除D,细胞中染色
体数为奇数(5条),可排除B,通过排除法,
得到正确答案。

答案 C

右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
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反
映的是(

)
A.发生了基因突变 B.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


D.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

答案 C 解析 据图中无同源染色体判断该细胞处
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该图细胞质均 等分裂,该细胞应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 体,而次级卵母细胞表现不均等分裂,则该 图不能表示次级卵母细胞。

染色体数目 (2)减数分裂和受精卵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
前后代体细胞中
的恒定,对于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互动探究 精子与卵细胞识别的基础是什
么?

提示 细胞膜外表面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
用。

要点归纳 1.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原因及意


(1)原因:①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
体的自由组合
染色体散乱地分布 在细胞的中央, 期 有同源染色体
同 分 染色体的着丝点有 点 裂 中 规律地排列在赤 过 期 道板上;有同源 程 染色体
后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 裂、姐妹染色单
项目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四 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同源染色 分体,不出现染色 四分体,出现非姐妹 体行为 单体的交叉互换及 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及同源染色体分离 子细胞数 目 2个 雄为4个,雌为(1+3) 个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课件【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课件【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数目
4n
染色体
核 DNA
染色单体
2n
n
0
G1 S G2 减Ⅰ前 减Ⅰ中 减Ⅰ后 减Ⅰ末 减Ⅱ中减Ⅱ后减Ⅱ末 减Ⅱ前
四、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的变化规律
5、染色体/核DNA数目变化曲线
染色体/核DNA 变化原因? 染色体复制
1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 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变化原因?
1/2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6、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次 级 精 母 细 胞
减Ⅱ前期
减数分裂Ⅰ与减数分裂Ⅱ之间通常没有间期,
或者间期很短;这期间的

特点:
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 该过程无同源染色体;
注意:减数分裂Ⅱ的各时期变化除无同 源染色体之外,其他均与有丝分裂一样;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7、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细胞分裂,同源染色体
每个细胞中 染色单体数
4n
分离,进入两个子细胞
变化原因?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
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2n
染色体复制
变化原因?
n
变化原因?
时期
间期 减I前 减I中 减I后 减I末 减II前 减II中 减II后 减II末
四、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的变化规律
3、每个细胞中的DNA数目变化曲线
4n
2n
细胞分裂,同源染色体 分离,进入两个子细胞
变化原因?
着丝粒分裂,姐 妹染色单体分开, 形成子染色体
变化原因?
细胞分裂,子染色 体进入两个子细胞
变化原因?
n
时期
间期 减I前 减I中 减I后 减I末 减II前 减II中 减II后 减II末

2021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同步课件:2.1减数分裂

2021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同步课件:2.1减数分裂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间前

后末
染色体 4
4
4
8
4
染色单体 0-8
8
8
0
0
DNA分子 4-8
8
8
8
4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 减数分裂
㈠ 减数分裂的概念
• 范围: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 时期: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 殖细胞的过程中。 如:精原细胞 → 精子
• 特点: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N→ 2N
2N 2N 2N N N N 2N →N
4N
4N
4N
4N→ 2N 2N
2N 2N
2N →NN
2N →0
0
配子形成过程中DNA含量变化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变化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单体变化 4n 3n 2n 1n
间期
减⑴期
减⑵期
数目变化的原因 • ①DNA复制 • ②细胞分裂 • ③着丝点分裂
体细胞:除了生殖细胞外,构成机体 的细胞都叫体细胞。构成人体的体细 胞有200多种,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 、血细胞等。
生殖细胞:指精子和卵细胞或雄配子 和雌配子。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间期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间期 (初)
核膜 核仁 染色质
间期 (末)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前期
两失、两现 核膜、核仁消失 纺锤体、染色体出现
同 道板上
→减Ⅰ中
源 同源染色体分离


→减Ⅰ后

色 若无上述特殊行为

体 →有丝分裂
色无
行为 若均等分裂则为第一
极体、次级精母细胞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公开课)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公开课)

不变 体细胞
联会、四分体
出现
不出现
非姐妹染色单体 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分离
__有__
有;发生在 减__数__第__一__次__分__裂__后__期
着丝点分裂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子细胞间的遗传 物质的组成
不一定相同
__无__ 无 后期
一般相同
染色体与DNA变 化曲线模型
2、主要分裂时期图像的判断(二倍体生物) (1)三个前期图的判断
考题讲练 2、如图为某个二倍体生物体内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
A 正确的是( )
A.图②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 B.图中属于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有①③⑤ C.图示5个细胞均具有同源染色体 D.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
课堂小结
考点一 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和物质的变化规律 1、减数分裂动态过程 2、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规律
课后作业: 1、《金版教程》相关练习题 2、《限时规范特训》第1、2、3、5、7、8题
(1)图中2~4时期的细胞有__4_0__个DNA分子,有__1_0__对同源染色 体。 (2)图中8时期,处于_减__数__第__二__次__分__裂后 期。 (3)图中4发展至5时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_同__源__染__色__体__ 分离,并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
(4)图中7发展至8时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 _着__丝__点__分__裂__,__染__色__单__体__分__离___,并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其子 细胞的名称是_精__细__胞___。 (5)请在空白坐标上画出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DNA分子数目变化曲线 图。
(3)三个后期图的判断
①判断步骤

高中生物必修2课件: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2课件: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 在细胞赤道板的两侧,末期在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由该细胞一 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组成,其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每条染色体均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 胞的赤道板位置。末期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3.同一生物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增殖的过程 相同;不同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因此,可以 通过观察多个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推测出一个精原细胞减 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
典 例 导 析
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出现 的现象是( ) B.着丝点分裂 D.染色体复制
A.同源染色体分离 C.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解析] 解此题首先应明确,初级卵母细胞对应的是减 数第一次分裂,次级卵母细胞对应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染 色体复制和同源染色体分离均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 中,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不 均等分裂发生在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两次分裂中。
(2)建构模型 ①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数目及主要行为的变 化,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②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的自由组合,加深对配 子中染色体多样性的理解。
2.受精作用 (1)定义: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________的 过程。 (2)过程 ①精子的________进入卵细胞,________留在外面。 ②卵细胞的________发生生理反应,阻止其他精子再进 入。 ③精子的________与卵细胞的________相融合,彼此的 ________会合在一起。
1.每个性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的相同。 因此,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都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 2.①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数目不变,构成染色体的 DNA数目加倍,在每个染色体中形成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的两 个姐妹染色单体。

《2_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后培优分层练

《2_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后培优分层练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核心知识梳理1.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2.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设染色体数为2N)(1)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间期:染色体复制(完成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前期(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发生互换,四分体散乱分布。

中期: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不是细胞的结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缢裂为两个子细胞,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不含同源染色体。

(2)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

中期: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染色体着丝粒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缢裂为两个子细胞。

3.减数分裂的几组重要概念:(1)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不相同,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配对的染色体。

(2)联会和四分体联会:减数笫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减数分裂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对数。

数量关系: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含4个DNA分子)。

(3)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同一着丝粒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图中的a和a'、b和b'、c和c'、d和d'非姐妹染色単体:不同着丝粒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

包括: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単体。

2-1-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2-1-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4n→2n
无 分裂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 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 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n→2n→n 2n→n 2n→0
五、减数分裂
巩固练习
精子形成的顺序依次是:
4→ 5 → 7 → 2 → 9 → 6 → 8 → 10 → 1 → 3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减数分裂
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C.只有同源染色体才能配对
D.配对后形成的每个四分体含有4个核DNA分子
2.若某动物的精子内含有10条染色体,它体内的一个细胞含有20条染色
体,且不存在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可能正在
A.进行有丝分裂 C.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B.进行减数分裂Ⅰ
√D.进行减数分裂Ⅱ
随堂练习
3.关于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减数分裂Ⅰ前期,④与⑦、⑤与⑥联会,形成两个四分体
三、减数分裂Ⅰ VS 减数分裂Ⅱ
比较项目 分裂前的间期 DNA的复制与否
同源染色体 着丝粒变化
染色体主要行为
染色体数目 核DNA数目 染色单体数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复制
不复制
有 不分裂 ①同源染色体联会; ②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 体可以发生互换; 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 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n→n
4n→2n
【注意】 ①人类性染色体X和Y是同源染色体, 但形状大小不相同
②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但不发生联会,即同源染色体只在 减数分裂发生联会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 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 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成才之路 ·生物 ·人教版 · 必修2
——精子的过程。第2小节《受精作用》有两个重点内容, 一个是通过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模型,模 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及主要行为的变化和非同源染色体 的自由结合,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另一个是了 解受精作用的过程和实质。
第二章
第1节
成才之路 ·生物 ·人教版 · 必修2
上述过程可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这样再通过以后 发生的两性配子结合成合子的受精作用,就能维持生物前后 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保证遗传的稳定性。上述 过程还可以使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多样,从而增加 了生物的变异,增强了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利于生物的 进化。
(二)旁栏思考题 1.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 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不复制。 2.初级精母细胞两极的这两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 之间是自由组合的。
第二章
第1节
成才之路 ·生物 ·人教版 · 必修2
3.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出现了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 体形成,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使 得细胞两极各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从而使形成的次级精 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为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等行为。
第二章
第1节
成才之路 ·生物 ·人教版 · 必修2
(三)实验 1.减数第一次分裂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 成、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 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等现象。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细胞 赤道板位置,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________两侧
同源染色体分离,并移向细胞两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 点一分为二,两条染色单体形成两条染色 体发生在:( D ) A、第一次分裂中期
B、第一次分裂后期
C、第二次分裂中期
D、第二次分裂后期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同源染色体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第一次分裂开始不久两两配对的染色 体
6、一种卵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
2n种
1个精原细胞 间期: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姐妹染色单体形成 第 一 次 分 裂 1个初级精母细胞 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染色体数目减半,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2个次级精母细胞 第 二 次 分 裂 4个精细胞 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无同源染色体 中期:染色体在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染色体数目不变,各形成2个精细胞
1个初级精母细胞
2个次级精母细胞 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 4个精细胞
4个精子
分裂、分化
变形 成熟生殖细胞
1个卵细胞+3个极体 受精作用 受精卵 胎儿
受精作用
一、受精作用
1、精子和卵细胞如何识别和融合,受精作 用的实质是什么?
2、受精卵有同源染色体吗?来源是什么?
3、卵细胞受精前后有什么不同?
4n
横轴表示时间、 纵轴表示数量
2n
0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卵细胞
受精卵 胎儿
学习目标:
1、说明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
2、说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的变化 3、说明受精过程 4、识图与绘图
有丝分裂
1、减数分裂:
范围
时期 特点 结果
2、精子的形成过程
1个精原细胞 间期 第 一 次 分 裂 1个初级精母细胞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2个次级精母细胞 第 二 次 分 裂 4个精细胞 变形 4个精子
2、什么是同源染色体、 联会、四分体、交叉互 换?(P22.4)
减 数 分 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重要事件与时期 同源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 体 染色体 联会: 分离: 形成: 分开: 复制: 数目减半:
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1、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分裂1 次,形成2个子细胞,其染色体数目与亲代 相同 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分裂2 次,形成4个子细胞,其染色体数目是亲 代一半
减 数 分 裂
变形
4个精子
精 子 的 形 成 过 程
受精作用
概念:精子与卵细胞融合的过程
意义:维持生物体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
体数目的恒定
有丝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选择题: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 生在:( B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与减Ⅰ比:有丝分裂有相同数目的同源 染色体,但不联会 3、与减Ⅱ比:减Ⅱ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 数目比有丝分裂少一半
有丝分裂
第8关 受精作用 第7关 卵细胞形成过程 第6关 识别图像 第5关 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第4关 分析数据变化背后的事件 第3关 说出每个时期染色体等数目变化 第2关 理解精子形成过程染色体形态变 第1关 化 理解概念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四分体
B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大小、形状相 同的染色体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向两极移动
填空题:
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分析:
(1)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是( 24 ),染色单 体数是( 48 ),后期的着丝点数是( 48 )。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点数是( 24 ), 染色单体数是( 48 )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睾丸(雄性生殖器官)
有丝分裂 原始生殖细胞 精原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的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 裂 (减Ⅰ ) 减数第二次分 裂 (减Ⅱ) 变形 成熟生殖细胞
卵巢(雌性生殖器官)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分裂、分化 受精作用
2N 4N 04 N
4N 4N
4N 4N
4N 4N
2N 2N
2N 2N
2N 0
同源 染色 体数
N
N
NNຫໍສະໝຸດ N 0 000
0
设某生物体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为2n,根据 精子的形成过程,在下图中绘出减数分裂过程 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变化曲线。
4n
横轴表示时间、 纵轴表示数量
2n
0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DNA数、染色 单体数和同源染色体数的数量变化
比较 项目 间期 染色 体数 DNA 数 染色 单体 数 2N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前期 2N 中期 2N 后期 2N 末期 2N N 4N 2N 4N 2N 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 前期 N 中期 N 后期 2N 末期 2N N 2N N 0
事件与时期 同源染色 体 姐妹染色 单体 染色体 联会: 减Ⅰ(前)分离:减Ⅰ(后) 形成: 间期 复制:间期 分开: 减Ⅱ(后) 数目减半: 减Ⅰ(末)
睾丸(雄性生殖器官) 1个精原细胞
有丝分裂 原始生殖细胞
卵巢(雌性生殖器官) 1个卵原细胞 1个初级卵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的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 裂 (减Ⅰ ) 减数第二次分 裂 (减Ⅱ)
4、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说明遗传的多 样性和稳定性。 5、想象空间P25
一种生物体细胞中有n对同源染色体,不考虑交 叉互换
1、1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 2种
2、1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 1种 3、一种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
2n种
4、1个卵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 1种
5、1个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 1种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是( 24 ), 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染色体数是(12 )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精原 细胞
联会
四分体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精子
设某生物体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为2n,根据 精子的形成过程,在下图中绘出减数分裂过程 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变化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