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穿刺术的详细操作步骤教程文件
心包穿刺作业指导书
![心包穿刺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67cb8a36294dd88d0d26bf2.png)
1.适应症
1.1心包炎伴积液,需抽液检查确定病因者。
1.2大量心包积液有心包填塞症状者.
1.3心包内注射药物用于治疗。
2.禁忌症
以心脏扩大为主积液量很少者。
3. 术前准备
3.1 明确心包穿刺目的,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合作。
3.2 精神紧张者可在穿刺前予安定5-10mg肌注。
3.3 通过超声定位,在体表做好标记。
3.4 准备心包穿刺包,无菌手套,消毒器材,无菌试管。
4. 操作方法
4.1 体位:坐位或半卧位。
4.2 穿刺部位:通常选择在剑突下:剑突与左肋弓交角处,穿刺针与腹壁呈
30-40度角,紧贴胸骨后向上向后方刺入,深度约4-8cm。
4.3 穿刺时针头边进边吸,有穿刺抵抗感消失后停止进针,抽液时随时夹住
胶管,以免空气进入心包。
4.4 穿刺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如出现ST段抬高或出现室性早搏、室速提
示损伤心肌,应立即退回。
5. 注意事项
5.1 术中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继发感染。
5.2 抽液时应缓慢,第一次抽液在100ml以内,以后每次抽300-500ml。
5.3如穿刺过程病人出现不适、心跳加快、冷汗、头晕、气短等应立即停止
操作。
5.4术毕拔出针头,局部以消毒纱布覆盖,记抽液量、颜色、性质,并留标
本送检。
5.5 病情危重,有出血倾向或有严重肺气肿者,操作时应谨慎小心。
6.相关支持文件
6.1 《内科学》第四版 2000年李斌
6.2 《外科学》第四版 1995年黄家驷
6.3 《医疗护理操作常规》第四版 1995年陈伟明。
心包穿刺
![心包穿刺](https://img.taocdn.com/s3/m/0e28f1ea81c758f5f61f67fb.png)
穿刺部位
注意事项
(1)掌握好穿刺方向及进针深度。 (1)掌握好穿刺方向及进针深度。 (2)进针速度要慢,当有进入心包腔的感觉后即回抽有无液 (2)进针速度要慢,当有进入心包腔的感觉后即回抽有无液 体,如未见液体,针头亦无心脏搏动感时尚可缓缓边进 边抽。若针头有心脏搏动感应立即将针头稍后退,换另 一方向抽取,避免损伤心及心的血管。 (3)抽液速度宜缓慢,首次抽液量以100m1左右为宜,以后 (3)抽液速度宜缓慢,首次抽液量以100m1左右为宜,以后 每次抽液300~500ml,避免抽液过多导致心急性扩张。 每次抽液300~500ml,避免抽液过多导致心急性扩张。 助手应注意随时夹闭胶管,防止空气进入心包腔。 (4)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的脉搏、面色、心律、心率变化,如 (4)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的脉搏、面色、心律、心率变化,如 有虚脱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穿刺,将病人置于平卧位, 并给予适当处理。 (5)术后静卧,24小时内严密观察脉搏、呼吸及血医情况。 (5)术后静卧,24小时内严密观察脉搏、呼吸及血医情况。 心电图或心电示波监护下进行心包弃刺。
心包穿刺术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 高海
心包穿刺术
► 心包穿刺术是借助穿刺针直接刺入心包腔
的诊疗技术。
适应证► 引流ຫໍສະໝຸດ 包腔内积液,降低心包腔内压,是急性心包壤塞症的急救措施。 ► 通过穿刺抽取心包积液,作生化测定,涂 片寻找细茵和病理细胞、作结核杆菌或其 他细菌培养,以鉴别诊断各种性质的心包 疾病。 ► 通过心包穿刺,注射抗生素等药物、进行 洽疗,
心包穿刺术应用解剖
►
6.心包 为包裹心脏及其大血管根部的密闭性纤维浆膜囊,可分为纤维性心包和浆膜性心包两部分。 6.心包 为包裹心脏及其大血管根部的密闭性纤维浆膜囊,可分为纤维性心包和浆膜性心包两部分。 (1)纤维性心包 为坚韧的纤维结缔组织膜。根据部位分四部分: 膈部:以纤维层与膈穿刺时穿经此部。 胸肋部:此部大部分被左、 (1)纤维性心包 为坚韧的纤维结缔组织膜。根据部位分四部分:①膈部:以纤维层与膈穿刺时穿经此部。②胸肋部:此部大部分被左、 右肺及左、右胸膜的前缘遮盖,在胸中心键和一小部分肌质紧密相贴,胸骨下心包骨下部的左半及左侧第4 肋软骨的胸骨端, 右肺及左、右胸膜的前缘遮盖,在胸中心键和一小部分肌质紧密相贴,胸骨下心包骨下部的左半及左侧第4~6肋软骨的胸骨端, 直接与胸前壁相贴,此区域称心包游离部(心包裸区) 在左侧壁胸膜的肋胸膜和纵隔胸膜反折线距胸骨左缘的距离为:4、 直接与胸前壁相贴,此区域称心包游离部(心包裸区)。在左侧壁胸膜的肋胸膜和纵隔胸膜反折线距胸骨左缘的距离为:4、5肋间 成人约0.4~0.5cm,新生儿约0.5~0.7cm。所以,在心前区做心包穿刺时,常有伤及胸膜的可能,应予以注意。 外侧部: 隙,成人约0.4~0.5cm,新生儿约0.5~0.7cm。所以,在心前区做心包穿刺时,常有伤及胸膜的可能,应予以注意。③外侧部: 被纵隔胸膜覆盖,两者之间有脯神经及心包膈血管通过。 后部:以疏松结缔组织与食管、主动脉胸部(胸主动脉)相连。 被纵隔胸膜覆盖,两者之间有脯神经及心包膈血管通过。④后部:以疏松结缔组织与食管、主动脉胸部(胸主动脉)相连。 (2)浆膜性心包 由浆膜构成,分脏、壁两层。脏层紧贴心肌层,在大血管根部反折至纤维性心包的内面,形成壁层。 (2)浆膜性心包 由浆膜构成,分脏、壁两层。脏层紧贴心肌层,在大血管根部反折至纤维性心包的内面,形成壁层。脏、壁层相 互移行形成密闭潜在腔隙称心包腔。腔内有浆膜分泌的少量浆液,以减少心搏动时脏、壁层的摩擦。病理情况下,分泌屋增多, 互移行形成密闭潜在腔隙称心包腔。腔内有浆膜分泌的少量浆液,以减少心搏动时脏、壁层的摩擦。病理情况下,分泌屋增多, 即心包腔积液。大量积液可压迫心脏,心浊音界扩大,听诊时心音减弱。壁层心包在纤维性心包的胸肋部内面移行为脯部处, 即心包腔积液。大量积液可压迫心脏,心浊音界扩大,听诊时心音减弱。壁层心包在纤维性心包的胸肋部内面移行为脯部处,形 成一隐窝,其深度为1 2cm,不被心脏所充满,称心包前下羹寸是心包积液游留处,为心包腔穿刺的适宜部位; 成一隐窝,其深度为1~2cm,不被心脏所充满,称心包前下羹寸是心包积液游留处,为心包腔穿刺的适宜部位; (二)操作的解剖学要点 1.部位选择 常用穿刺部位有两个。 1.部位选择 常用穿刺部位有两个。 (1)心前区穿刺点 于左侧第5肋间隙,心浊音界左缘向内1 2cm处 沿第6肋上缘向内向后指向脊柱进针。 (1)心前区穿刺点 于左侧第5肋间隙,心浊音界左缘向内1~2cm处,沿第6肋上缘向内向后指向脊柱进针。此部位操作技术较胸 骨下穿刺点的难度小,但不适于化脓性心包炎或渗出液体较少的心包炎穿刺。 骨下穿刺点的难度小,但不适于化脓性心包炎或渗出液体较少的心包炎穿刺。 (2)胸骨下穿刺点 取左侧肋弓角作为胸骨下穿刺点,穿刺针与腹壁角度为30o~450,针刺向上、 (2)胸骨下穿刺点 取左侧肋弓角作为胸骨下穿刺点,穿刺针与腹壁角度为30o~450,针刺向上、后、内,达心包腔底部;针头边 达心包腔底部; 进边吸,至吸出液体时即停止前进。 进边吸,至吸出液体时即停止前进。 2.体姿参考 多取坐位或半卧位。 2.体姿参考 多取坐位或半卧位。 3.穿经结构 3.穿经结构 (1)心前区穿刺点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胸大肌、肋间外韧带、肋间内肌、胸内筋膜;纤维性心包及壁层心包,进入心包腔。 (1)心前区穿刺点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胸大肌、肋间外韧带、肋间内肌、胸内筋膜;纤维性心包及壁层心包,进入心包腔。进 针深度成人约2 3cm。 针深度成人约2~3cm。 (2)胸骨下穿刺点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腹直肌、脯肌胸肋部、脯筋膜、纤维性心包及壁层心包,进入心包腔。 (2)胸骨下穿刺点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腹直肌、脯肌胸肋部、脯筋膜、纤维性心包及壁层心包,进入心包腔。进针深度成人 5cm。 约3~5cm。 4·进针技术与失误防范 (1)掌握好穿刺方向及进针深度 (1)掌握好穿刺方向及进针深度。 掌握好穿刺方向及进针深度。 (2)进针速度要慢 当有进入心包腔的感觉后即回抽有无液体,如未见液体,针头亦无心脏搏动感时尚可缓缓边进边抽。 (2)进针速度要慢,当有进入心包腔的感觉后即回抽有无液体,如未见液体,针头亦无心脏搏动感时尚可缓缓边进边抽。若针头 进针速度要慢, 有心脏搏动感应立即将针头稍后退,换另一方向抽取,避免损伤心及心的血管。 有心脏搏动感应立即将针头稍后退,换另一方向抽取,避免损伤心及心的血管。 (3)抽液速度宜缓慢,首次抽液量以100m1左右为宜,以后每次抽液300~500ml,避免抽液过多导致心急性扩张。 (3)抽液速度宜缓慢,首次抽液量以100m1左右为宜,以后每次抽液300~500ml,避免抽液过多导致心急性扩张。助手应注意 抽液速度宜缓慢 左右为宜 随时夹闭胶管,防止空气进入心包腔。 随时夹闭胶管,防止空气进入心包腔。 (4)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的脉搏 面色、心律、心率变化,如有虚脱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穿刺,将病人置于平卧位, (4)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的脉搏、面色、心律、心率变化,如有虚脱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穿刺,将病人置于平卧位,并给予适当处 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的脉搏、 理。 (5)术后静卧 24小时内严密观察脉搏 呼吸及血医情况。心电图或心电示波监护下进行心包弃刺。 (5)术后静卧,24小时内严密观察脉搏、呼吸及血医情况。心电图或心电示波监护下进行心包弃刺。 术后静卧, 小时内严密观察脉搏、 此方法较为安全。用一根两端带银夹的导线,连接在胸导联和穿刺针上,接好地线,检查机器确无漏电。 此方法较为安全。用一根两端带银夹的导线,连接在胸导联和穿刺针上,接好地线,检查机器确无漏电。穿刺中严密观察心电图 变化,一旦出现ST段抬高或室性心律失常 表示针尖刺到心脏,应立即退针。穿刺部位、层次等同前。 段抬高或室性心律失常, 变化,一旦出现ST段抬高或室性心律失常,表示针尖刺到心脏,应立即退针。穿刺部位、层次等同前。
心包穿刺术
![心包穿刺术](https://img.taocdn.com/s3/m/c3f0bcc3e009581b6bd9ebe4.png)
ppt课件
1
胸片
ppt课件
2
心脏超声
ppt课件
3
请问:诊断明确之后,什么是最简单有效的治疗?
ppt课件
4
心包穿刺术
赵莹
5
ppt课件
定义
心包穿刺抽液术(简称心包穿刺术)是采用针头或导管 经皮心包穿刺,将心包内异常积液抽吸或引流出,以迅速 缓解心脏填塞或获取心包液,达到治疗或协助临床诊断的 操作方法。
患者张某,男,60岁。 主诉:气短3月,夜间不能平卧1天。 查 体 : 血 压 80/70mmHg , 面 色 苍 白 , 口 唇 紫 绀 , 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双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心 尖搏动不能扪及,叩诊心脏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率80次 /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肝肋下2cm,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中度浮肿。 辅助检查:胸片及心脏超声如下:
ppt课件
7
适应症
一.治疗性穿刺:
1. 2. 3. 4.
任何原因引起的严重心脏填塞。 需心包腔内注入药物。 虽经特殊治疗,心包积液仍进行性增加或持续不缓解者。 少数室性心动过速者,需在心外膜进行射频消融术。
ppt课件
8
适应症
二. 诊断性穿刺:
原因不明的心包积液,通过心包穿刺抽取心包积液,作生 化测定,涂片寻找细菌和病理细胞,作结核杆菌或其他细 菌培养,以鉴别诊断各种性质的心包疾病。
18
六、操作步骤
7. 抽液:进入心包腔后,助手将注射器接于橡皮管上,放 开钳夹处,缓慢抽液。当针管吸满后,取下针管前,应 先夹闭橡皮管,以防空气进入。记录抽液量,留标本送 检。 抽液完毕后,拔出穿刺针或套管,覆盖消毒纱布,压迫 数分钟,并以胶布固定。 术后嘱患者静卧休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24小时。
心包穿刺术
![心包穿刺术](https://img.taocdn.com/s3/m/17300ef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8.png)
心包穿刺术
今日下午15:00行心包穿刺留置引流术,术前由心超指导定位,进针,定于左腋中线第四肋间处为穿刺点,确定垂直进针位,在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心率90次/分,血压140/80mmHg,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用10ml注射器抽2%普鲁卡因5ml,在穿刺点处行皮丘局麻,并深入皮下沿心包穿刺的预定行针途径浸润局麻至心包,用5ml注射器抽吸1ml生理盐水,接16-18号薄壁短斜面静脉穿刺针进行穿刺,进针感心包膜被突破和抽出心包积液(血性),停止进针,固定穿刺针位置,撤下注射器,通过穿刺针将J型导引钢丝送入到心包腔适当深度,约15cm左右,随即快速退出穿刺针并将导引钢丝留在原位,用深静脉扩张管沿导引钢丝插入至心包壁层即退出,随后将导管头部穿过导引钢丝,导管远端露出导引钢丝并握紧,靠近皮肤位置处握紧导管,沿导引钢丝轻轻扭动送入猪尾导管到达15cm适当深度,此时握住导管固定于皮肤,均匀用力将导引钢丝抽出,将导丝撤出导管后导管远端接注射器,回抽心包积液通畅流出,抽取血性心包积液约500ml,送心包积液常规和生化检查,抽后同时注入甲强龙20mg,且生理盐水20ml封管,用无菌纱布包裹固定,术程顺利,术中患者未诉不适,心电监护未见心律失常,血压异常等现象,术后常规彩超检查:心包积液明显减少,可见留置管于心包脏层和壁层之间,术后常规拍X线片排除气胸及核实导管位置。
心包穿刺术
![心包穿刺术](https://img.taocdn.com/s3/m/05ee5ac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0.png)
谢谢观看
心包穿刺术
基本介绍
心包穿刺术对心包积液的诊断和治疗都有重大价值。心包积液的常见原因为感 染、外伤、心包或心内手术后、尿毒症等。当发现心包积液时应进行诊断性心包穿 刺,当穿刺发现大量心包积液时应进行心包引流术。
穿刺部位
一.左侧第五肋间心浊音界以内1.01.5cm处。
二.剑左缘穿刺时,针头向上向左与额面及矢状面分 别成30〜45角进针,针尖指向乳头方向。当针头穿过心包 时,术者会有一种抵抗力突然消失的感觉。
八.在进针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心电变化,若ST段突然升高或期 前收缩频频岀现,或T波突然倒置,说明针尖已触及心肌。
九.抽出液体若为血性应放于清洁的试管内观察10分钟,如液 体静置10分钟后不凝固,则证明为心包内液体;如10分钟后 血液凝固则证明血液来自心腔。
WPS OFFICE
器械
一.20号腰穿针一个。 二.50ml注射器两个,5ml注射器一个。 三.19号聚乙烯引流导管两条。 四.培养管及普通化验标本管若干。 五.有良好接地线的心电图机。
方法
一.术前检查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 酶时间、血小板计数。 二.患儿取仰卧位,床头抬高10-20° 三.联好心电图各肢导联。 四.将腰穿针通过橡胶导管接上注射器。 五.以2%利多卡因在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 六.肋间穿刺时,在左侧第五肋间,心浊音界以内约1cm处进针,针尖自下向上向内向后
心包穿刺术
![心包穿刺术](https://img.taocdn.com/s3/m/45e305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b.png)
(三)术前准备
• 有心包积液, 用超声波确定穿刺部位。
• 2.器械与药物无菌心包穿刺包(与胸腔穿 刺包相同)、消毒手套、量筒、容器、 1~2%普鲁卡因、及需用的药物等。
(四)操作方法
• 1. 体位 • 2.穿刺部位 • 3.操作步骤
1. 体位
• 根据病情取坐位或半坐位。
2.穿刺部位
• (1)胸骨下穿刺 • (2)心前区穿刺
(1)胸骨下穿刺
• 取胸骨剑突与左肋弓交点处为穿刺点。 • 穿刺方向与腹前壁成45°角,针刺向上、
后、中。 • 缓慢推进,边进针边抽吸,至吸出液体
时即停止前进,以免触及心肌或损伤冠 状动脉
(2)心前区穿刺
学、细胞学检查。
(五)注意事项
• 1. 在心电图监视下进行,发现异常时,酌情处 理或停止操作。
• 2.穿刺过程中患者不要咳嗽或深呼吸。 • 3.抽液过程中应注意随时夹闭胶管,以免空气
进入心包腔,抽液速度要慢,首次抽液量不超 过500ml。为减轻急性心包填塞症状,可抽 500~1000ml,抽液时多过快可导致心脏急性 扩张或回心血量过多而引起肺水肿。
• 4.术后静卧,每半小时测一次脉搏、血压,共4 次,以后每1小时一次,共观察24小时。
• 于左第五或第六肋间隙,心浊音界内侧 2cm,针自下向上、后方刺入心包腔。
心穿刺点
3.操作步骤
• 皮肤常规消毒、麻醉、穿刺前检查器械 是否正常完好,针头、空针及乳胶管是 否通畅。
• 抽出液体后,助手协助固定针头,直至 将心包腔内液体基本抽尽。
• 拔出穿刺针,局部盖以纱布、胶布固定。 • 抽出液体根据需要分别作细菌学、生化
心包穿刺术
• 用空心针穿入心包腔,抽取心包腔内液体, 判断积液的性质和查找病原、解除压迫 症状、排脓、进行药物治疗。
标准心包穿刺术
![标准心包穿刺术](https://img.taocdn.com/s3/m/f8fe2f2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a.png)
标准心包穿刺术
简介
标准心包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和血管诊疗技术,用于获取心包腔内液体样本以进行诊断或治疗。
它是通过在胸壁上特定位置穿刺进入心包腔进行操作。
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消毒手术区域,戴无菌手套,使用无菌巾包裹工具。
2. 定位:使用超声波成像等技术辅助定位心脏位置,特别是心包位置。
3. 局部麻醉:使用局部麻醉剂麻醉穿刺点,减轻患者疼痛。
4. 引导针穿刺:将引导针插入胸壁并引导到心包腔内。
5. 穿刺:在引导针引导下,使用针刺穿刺心包,并及时确认是否进入心包腔。
6. 抽取样本:通过穿刺针抽取心包腔内液体样本,将其收集到合适的中。
7. 结束操作:拔出针头,为穿刺点贴上敷料,观察患者有无不
适反应。
注意事项
- 操作过程中需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心率和血压。
- 在穿刺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心脏病史和可能的并发症风险。
- 抽取样本后,应及时将其送往实验室进行相应的检测。
- 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减小感染的风险。
可能的并发症
- 感染:穿刺操作会破坏皮肤屏障,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 血肿:穿刺针头插入心包腔时,血管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出血。
- 心律失常:穿刺操作可能会对心脏产生一定的刺激,引发心
律失常。
结论
标准心包穿刺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心脏和血管诊疗技术。
在进行该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循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减小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对于需要进行心包腔内液体样本的诊断或治疗,标准心包穿刺术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最全配图详解心包穿刺术
![最全配图详解心包穿刺术](https://img.taocdn.com/s3/m/62c8b55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15.png)
并发症
1. 穿刺针损伤心脏、大血管致心包积血。 2. 损伤心脏并发心肌损伤、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 3. 麻醉不充分因疼痛致神经反射性休克。 4. 化脓性心包炎穿刺后引起胸膜感染。 5. 一次大量抽取积液导致回心血量骤增而发生急性肺水肿。
术后处理
1. 术后患者观察:重点观察生命征24小时。 2. 手术记录:详细记录穿刺过程、
操作步骤-穿刺术
(1)患者一般取坐位或半卧位,暴露前胸、上腹部。仔细叩 出心浊音界,超声心动图来确定穿刺方向,选好穿刺点。 常用的部位有剑突下和心尖部。
(2)消毒局部皮肤,覆盖消毒洞巾,在穿刺点自皮肤至心包 壁层做局部麻醉。
(3)将连于穿刺针的橡胶皮管夹闭,穿刺针在选定且局麻后 的部位进针,具体方法为,①剑突下穿刺:在剑突与左肋 弓夹角处进针,穿刺针与腹壁成30~45度角,向上、向 后并稍向左侧进入心包腔后下部;②心尖部穿刺:在左侧 第5肋间或第6肋间浊音界内2cm左右的部位进针,沿肋 骨上缘向背部并稍向正中线进入心包腔;③超声定位穿刺 :沿超声确定的部位、方向及深度进针。
穿刺部位
剑突与左侧肋弓缘夹角处,穿刺针与腹壁皮肤成 30°,紧贴胸骨后方进针,指向左肩部,进针深度为 4~8cm,该方法多用于少量及中等量积液,能避开心 脏表面大的冠状动脉和乳内动脉,是较佳途径。
穿刺部位
左侧第五或第六肋间心浊音界内侧2cm处,穿刺针 指向内上后方(脊柱方向),进针深度为3~5cm; 该方法多用于大量积液。
禁忌证
1.出血性疾病、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及正在接受抗 凝治疗者为相对禁忌证。 2.拟穿刺部位有感染者或合并菌血症或败血症者。 3.不能很好配合手术操作的患者。 4. 主动脉夹层破裂入心包是心包引流的禁忌!
术前准备
心包穿刺记录范文
![心包穿刺记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5058c3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7.png)
心包穿刺记录范文心包穿刺是一种临床操作技术,用于治疗或诊断心包腔内疾病。
它是通过穿刺胸部壁肌肉和软组织,进而穿过胸膜,将针头直接插入到心包腔内,以获取心包腔内液体样本或注射药物。
心包穿刺一般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或专业心血管技术人员完成。
在进行手术前,患者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完成相关的准备工作,例如脱光上身,消毒手术部位等。
以下是一份心包穿刺记录,旨在详细记录整个操作过程。
手术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手术医生:______助手:_______患者信息:姓名:__________年龄:______性别:______病历号:__________病床号:__________手术部位:胸前局部消毒:使用酒精液将手术部位(通常是第四或第五肋间隙的左侧)进行彻底消毒。
局部麻醉:使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对手术部位进行局部麻醉。
穿刺部位定位:使用无菌手套和消毒器械,用指尖或指缝寻找到第四或第五肋间隙的穿刺点,并标记。
无菌铺助巾:铺设无菌铺助巾覆盖手术区域以确保无菌操作。
穿刺针的选择:根据实际需要,在无菌条件下选择合适的穿刺针。
常用的有15G至18G的穿刺针。
穿刺步骤:1. 无菌条件下,用消毒的手术钳拿取穿刺针,并检查针尖是否完好无损。
将针先与无菌盐水灌洗3-5ml,并拧紧注射器的塞子。
2.经过严密无菌操作后,医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张开皮肤,将穿刺针以45度角插入已标记的穿刺点中。
3.当穿刺针插入胸膜之后,医生会感到阻力突然减轻。
在此阶段,轻轻旋转针头以找到穿刺点,并保持针头稳定。
4.使用注射器吸取心包腔内液体样本或注射所需药物。
通常,心包穿刺会取得15至100毫升的心包积液样本。
5.完成心包液采集或注射后,缓慢地拔出穿刺针,并观察出血情况。
6.在穿刺点上轻轻按压几分钟,确保止血。
7.使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并记录穿刺时间和液体采集量。
相关建议:1.心包穿刺术后,患者需要平卧休息,并监测生命体征至少2小时。
2.监测心电图和呼吸频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完整版)心包穿刺技术操作规程
![完整版)心包穿刺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6c8403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f.png)
完整版)心包穿刺技术操作规程心包穿刺术操作规程目的:本文介绍心包穿刺术的操作规程。
心包穿刺术可以穿刺心包放液,解除心包填塞,对心包液进行常规、生化、细菌及细胞学检查,以明确病因。
同时,也可以心包内注入药物用于治疗。
适应症:1.确定心包积液性质;2.解除心包填塞;3.心包积脓的治疗;4.心包开窗的术前判断。
禁忌症:1.出血性疾病、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及正在接受抗凝治疗者为相对禁忌证;2.穿刺部位有感染者或合并菌血症或败血症者;3.不能很好配合手术操作的患者。
用物准备:1.物品准备:基础治疗盘一套、心包穿刺包1个(内含:心包穿刺导管、套件含穿刺针、导丝、止血钳2把、纱布数块、孔巾1块、弯盘1个),50ml、10ml、2ml注射器各1支、无菌治疗碗一个、量杯一个、无菌手套2副、试管数支、心电监护仪及心肺复苏器械。
2.药品准备:需备心肺复苏药物,阿托品、多巴胺、局麻药,2%利多卡因。
操作程序:1.术前宜行X线及(或)超声检查,以便决定穿刺部位及估计积液程度;积液量少者不宜施术。
2.选择适宜体位,如从心尖部进针常取坐位;如选择剑突下进针常选斜坡卧位,腰背部垫枕。
3.嘱患者于术中勿咳嗽或深呼吸,必要时术前可给予适量的镇静剂。
4.常用穿刺方法有下列二种:①心前区穿刺,于左第5、第6肋间隙心浊音界内侧进针,向后、向内指向脊柱方向刺入心包腔。
穿刺针尖入皮下后,助手将注射器与穿刺针后的橡胶管相连接,并抽吸成负压,当穿刺针入心包腔后,胶管内立即充满液体,此时即停止进针,以免触及心肌或损伤冠状动脉;②胸骨下穿刺于胸骨剑突与左第7肋软骨交界处之下作穿刺点,穿刺方向与腹壁成45°,针刺向上、后、稍向左而入心包腔的后下部。
其余操作同上。
有条件可在超声指导下进行。
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
2.术中严密心电、血压监护。
3.抽液速度宜缓慢,防止空气进入心包内。
4.首次抽液量以100ml左右为妥,以后每次抽液300~500ml,以免抽液过多引起心脏急性扩张。
心包穿刺术的标准操作规程
![心包穿刺术的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564fa9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0.png)
心包穿刺术的标准操作规程心包穿刺术是一种治疗心包疾病或进行心包腔内操作的重要方法,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下面是心包穿刺术的标准操作规程,包括术前准备、操作步骤、术后处理等。
一、术前准备1. 清点所需器械和药品,确保齐全,包括消毒剂、麻醉药物、穿刺针、引流管等。
2. 为患者解释手术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3. 检查患者的过敏史,特别是对麻醉药物和消毒剂。
4. 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并记录基础生命体征。
5. 安置患者的卧床位,保持患者的舒适和稳定。
6. 为患者进行静脉麻醉,静脉麻醉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史和麻醉医生的推荐来确定。
二、操作步骤1. 患者处于平卧位,暴露心前区,清洗和消毒皮肤。
消毒可采用酒精或碘酒,消毒的时间应达到30秒以上。
2. 将穿刺器械放入消毒溶液中浸泡,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3. 术者穿戴手套、口罩、帽子和无菌衣物,同时保持操作区域干净。
4. 术者用无菌巾覆盖术区,露出穿刺点。
5. 在穿刺点处进行局部麻醉,可以使用局部麻醉药或冷冻麻醉的方法。
6. 在穿刺点上插入无菌针头,逐渐引导到心包腔内,同时向患者询问有无剧痛或异常感觉。
7. 当针头进入心包腔后,将针头与引流管连接并注射生理盐水进行引流。
注意观察引流的性状,如颜色、量等。
8. 在引流过程中,慢慢抽取穿刺针,保持引流管稳固,并维持引流畅通。
9. 操作结束后,仔细检查穿刺点是否有出血,如果出血较多,需立即进行止血处理。
10. 将穿刺器械进行正确清洁和消毒,以备后续使用。
三、术后处理1. 记录术中操作过程、引流情况和使用药物的时间和剂量等。
2. 根据术后引流情况、患者病情和医生判断,决定是否保留引流管。
3. 观察患者术后反应,包括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记录。
4. 根据医生判断和患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留观或继续治疗。
5. 对患者进行术后指导,包括休息、饮食、药物使用等,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心包穿剌术操作规范
![心包穿剌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b37961b866fb84ae45c8d4b.png)
心包穿剌术一、适应症1、确定心包积液的性质及病因诊断。
2、大量心包积液伴有心包填塞时,进行心包减压。
3、化脓性心包积液时,穿剌排脓、冲洗、注药等。
二、准备工作1、操作者首先核对病人,了解病情。
2、耐心向病人解释心包穿剌的必要性,消除紧张,要求病人配合,在操作中避免用力咳嗽或深呼吸。
3、签署有创操作同意书。
4、术前测呼吸、脉搏、血压,心率,便于观察病情变化。
5、器械及药品准备:心包穿剌包1个、无菌手套2付、皮肤消毒液(喷雾型)1只、5ml一次性注射器1只(局麻用),50ml一次性注射器1只(抽液用),无菌试管多个。
2%利多卡因1支。
6、洗手、戴口罩和帽子。
三、操作方法1、患者体位:取坐位或半坐位,操作中保持好体位。
2、选择穿剌点,并做好标记:可在心前区左侧第五肋间的心浊音界内侧2cm处,或在剑下区剑突与左肋弓缘夹角处两个部位作为穿剌点,目前多应用超声定位,选择积液最深且距皮肤最近处作为穿剌点,做好标记。
3、常规皮肤消毒。
4、打开穿剌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检查穿剌针是否通畅。
5、用5ml注射器抽吸2%的利多因数毫升,对穿剌部位逐层进行局麻,并按操作过程进行心包试穿,试穿成功后退针,记住进针路径做为穿剌参考。
6、穿剌:用止血钳夹住穿剌针后的橡皮管防止漏气。
用左手固定穿剌部位皮肤,右手进行穿剌,根据选择的穿剌点部位决定进针方向。
在心前区穿剌时,针尖垂直皮肤剌入,指向脊柱左侧方向缓慢进针;在剑下穿剌时,穿剌针与腹壁成30—40度角,指向左肩方向缓慢进针。
针尖进入心包腔后下部,见到心包积液后停止进针,用左手固定住穿剌针,如触及心脏搏动感立即退针少许,以免划伤心脏。
由助手缓慢抽吸,留标本送检。
第一次抽液量不宜超过100—200ml,重复抽液时可逐渐增至300—500ml。
每次完成抽液后一定夹住橡皮管以防空气进入。
7、术毕,拨出针头。
用消毒沙布覆盖。
8、操作结束后再次测量血压、脉搏,观察病情变化。
操作者洗手。
心包穿刺术流程
![心包穿刺术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82f89e2e009581b6bd9eb74.png)
心包穿刺流程仔细看题干!观察所备物品!洗手。
旁白: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抢救药品准备齐全。
穿刺包、医用棉签、2%利多卡因、碘伏均在有效期、可以使用。
”治疗车推至床旁。
面对病人:“您好!我是您的主管医生,体检和B超提示心包积液,今天准备给您做心包穿刺术,手术同意书已签,现进行术前核对信息。
请问您的名字。
(停顿1秒)。
×××,请问您是否需要排尿。
”旁白:患者排尿完毕,测生命体征(注意做动作!)。
(面对虚拟护理人员):“建立静脉通道!连接心电监护仪。
”旁白:患者取半卧位。
(边做边说)旁白:暴露前胸和上腹部。
(边做边说)叩出心脏浊音界。
(仅叩左侧第5、6肋间)旁白:常用2个穿刺部位:左侧第5肋间或第6肋间心脏浊音界内侧2cm;(和)左侧肋弓角。
今天选取左侧肋弓角作为穿刺部位。
穿刺部位无感染,做标记。
洗手。
消毒。
打开穿刺包,检查消毒日期。
清点物品。
铺孔巾。
核对麻药。
(和助手一起核对麻药!)麻醉。
开始穿刺。
(对病人说:我们现在开始穿刺,请您配合,不要深呼吸和咳嗽。
)穿刺针进入心包腔后,(穿刺过程中嘱助手监测生命体征),嘱助手戴无菌手套,持注射器缓慢抽吸,第一次抽吸少量,<100ml。
夹闭橡皮管,缓慢拔针。
助手:消毒;敷料覆盖、压迫2-3分钟,胶布固定。
留取标本,填写化验单送检。
整理物品。
去手套。
洗手。
旁白:帮助患者取平卧位,整理衣物,测生命体征。
穿刺已结束。
谢谢您的配合。
请您安静卧床休息,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如有不适请及时告诉我。
护士注意监测生命体征。
面向评委:洗手、记录、操作完毕!。
心包穿刺的操作方法
![心包穿刺的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62bf5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7.png)
心包穿刺的操作方法心包穿刺(pericardiocentesis)是一种紧急医疗技术,用于治疗心包填塞等紧急情况。
在进行心包穿刺之前,需要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准备好所需的器材。
一、评估患者病情:1. 患者病史询问:询问患者有关心脏病、手术史等相关信息。
2. 观察症状:查看患者是否有胸痛、呼吸困难、窒息感或低血压等症状。
3. 生命体征检查:测量患者的体温、呼吸频率、脉搏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
二、准备所需器材:1. 手术包:准备好无菌手术包,其中包括穿刺针、导管、注射器、消毒剂等。
2. 心电监护:准备好心电监护设备,以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
3. 无菌手套和面罩:佩戴无菌手套和口罩,以保持操作过程的无菌环境。
三、准备心包穿刺位置:1. 选择穿刺点:通常选择第五肋间心脏剑突连线的左缘作为穿刺点。
2. 消毒皮肤:用适当的消毒剂消毒穿刺点周围的皮肤,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镇痛:依据需要,可以使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四、进行心包穿刺:1. 向心脏导向穿刺:以15-30的角度插入穿刺针,将其指向心脏方向。
顺着途径穿刺针刺入胸廓,在一侧第五肋间心脏剑突连线处完成穿刺。
2. 固定穿刺针:一旦穿过胸廓,将穿刺针固定在胸廓上,以保持稳定。
3. 引流心包积液:通过穿刺针插入心脏腔,将心包积液引流出体外。
可以使用连接在穿刺针上的导管和注射器,以便于控制和监测引流过程。
4. 监测心电图:在引流心包积液的同时,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以观察是否有心律失常等病情变化。
5. 引流完毕:当心包积液引流完毕后,将导管关闭,并进行密封。
6. 固定导管:将导管用带子或胶布固定在患者体表上,以保持导管的稳固。
7. 采集样本:取少量心包积液作细菌、病毒、细胞学及生化学检查,以确定病因。
8. 术后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心电图和呼吸情况,以监测患者的病情和可能的并发症。
五、注意事项:1. 操作时应确保穿刺点位无大血管,尤其是无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等存在。
心包穿刺术的详细操作步骤
![心包穿刺术的详细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e1110c65aef8941ea76e05b6.png)
心包穿刺术心包穿刺术(pericardiocentesis)是将穿刺针和(或)留置导管置入心包腔,抽吸心包积液(pericardium effusion)用于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心包穿刺患者可通过化验心包(pericardium)腔中的液体了解心包积液的性质,并根据心包积液的性质来查明心包炎(pericarditis)的病因。
此外,当心包有大量积液时,患者的血液循环受到严重干扰,静脉血不能顺利回到心脏,心脏的排血功能发生障碍,心包穿刺放出大量积液便可使患者症状减轻,甚至消失。
1840年维也纳医师Franz Schuh首次演示了心包穿刺术。
心包穿刺必须在无菌技术下进行,局部麻醉,穿刺部位不可过深,以免刺破心房、心室或刺破冠状动脉造成心包腔大量积血。
心包穿刺虽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如严格按操作规程谨慎进行,还是比较安全的一种诊断兼治疗的方法。
1. 心包穿刺可缓解症状、协助诊断和给药治疗。
2. 心包穿刺部位可选择剑突下穿刺、心尖部穿刺或超声定位穿刺。
3. 冠状动脉造影的主要目的是明确有无冠状动脉疾病、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4. 首次抽液量以100 ml左右为宜,以后每次抽液300~500ml。
5. 穿刺及引流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和生命体征的变化。
一、适应证1. 大量心包积液出现心脏压塞症状者,可穿刺抽液以解除压迫症状。
2. 抽取心包积液协助诊断,确定病因。
3. 心包腔内给药治疗。
二、禁忌证1. 出血性疾病、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及正在接受抗凝治疗者为相对禁忌证。
2. 拟穿刺部位有感染者或合并菌血症或败血症者。
3. 不能很好配合手术操作的患者。
三、术前准备1. 药品2%利多卡因及各种抢救药品。
2. 器械5 ml注射器、50 ml注射器、胸穿包。
如行持续心包液引流则需要准备穿刺针、导丝、扩皮器、深静脉输液管。
3. 心脏监护仪、除颤器。
4. 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协助确定部位、进针方向与深度。
同时测量从穿刺部位至心包的距离,以决定进针的深度。
心包穿刺术SOP程序
![心包穿刺术SOP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f68345c0dd88d0d233d46ab9.png)
心包穿刺术SOP程序
(一)、适应证
1、心包积液并有明显心脏填塞症状需穿刺放液以缓解症状者。
2、心包积液,压迫症状虽不严重,但须检查积液性质以明确诊断者。
3、心包积液,须抽液冲洗,注入治疗药物者。
(二)、操作方法
1、穿刺部位的选择。
2、病人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位置要舒适,因在穿刺过程中,不能移动身体。
3、用利多卡因以小号针头作局部麻醉,刺入皮肤后,将针徐徐推进,边进针,边回抽,边注射。
4、术毕拔出针头后,盖以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
(三)、注意事项
1、穿刺点要合适,进针方向要准确,深度要适当。
2、术前应向病人作好解释工作以消除顾虑,并嘱病人在穿刺时切勿咳嗽或深呼吸。
3、若脓液粘稠,不易抽出时,可用消毒温生理盐水冲洗,
冲洗时动作要轻柔,并注意病人反应。
4、如操作过程中出现面色苍白,气促,心慌等情况,应立即终止手术,并作相应处理。
5、首次抽液不超过100ml。
术中和术后均需密切观察呼吸,血压,脉搏等的变化。
心包穿刺术
![心包穿刺术](https://img.taocdn.com/s3/m/5179890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5.png)
心包穿刺术【适应证】1.明确心包积液的性质及病因。
2. 大量积液有心包填塞时,抽取心包积液,降低心包腔压,以解除压迫症状,是急性心包填塞的急救措施。
3.需做心包介入性治疗者。
【禁忌证】1. 凝血功能障碍。
2.胸廓严重畸形或穿刺部位组织感染。
3.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4.主动脉夹层伴心包积血(可使夹层血肿扩大)。
5.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以耐受操作者。
【准备工作】1. 器械及物品准备:无菌心包穿刺包【12号或16号心包穿刺针(针座接胶管)血管钳、孔巾、纱布、无菌试管数支】;消毒治疗盘(2%利多卡因注射液、消毒用品、无菌手套、胶布);5ml和50ml注射器、量杯;备用心电图机、心脏除颤器和人工呼吸器;抢救物品(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2. 医生及患者准备:操作室消毒;核对病人姓名,复核病例、胸部体征、胸片、心脏彩超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术前将穿刺操作程序全过程复习一遍;衣帽口罩穿戴整齐、清洁洗手。
穿刺时患者勿咳嗽及深呼吸。
3.术前沟通,交代检查目的及必要性,缓解恐惧紧张情绪,焦虑可给予镇静剂,签署手术同意书。
(1)必要性:帮助明确诊断和协助治疗。
(2)风险:①麻醉意外②心律失常③血胸④气胸⑤心肌或冠脉血管损伤⑥心室扩张及急性肺水肿⑦损伤周围脏器⑧感染【操作方法】1. 病人的体位:多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体位尽量与超声定位时体位一致),选择适宜穿刺点。
2.选择穿刺点并定位:1)心前区穿刺点:左侧第五肋间隙,心浊音界内1-2cm处,沿第6肋骨上缘向内向后指向脊柱刺入。
2)胸骨下穿刺点:在剑突和左肋弓缘所形成的夹角内,穿刺针与腹壁成30°-45°,向上、后、内可穿刺进入心包腔底部。
3.消毒、铺巾:以消毒点为中心,消毒范围为15cm,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
4.局部麻醉:1)自皮肤至心外膜以2%利多卡因注射液逐层局部麻醉;2)注射局麻药时先回抽判断是否进入血管;3)回抽出心包积液说明进入心包腔内则不可再注入局麻药;4)拔出麻醉针头。
心包穿刺术
![心包穿刺术](https://img.taocdn.com/s3/m/abb1e0ec0066f5335b812129.png)
心包穿刺术心包穿刺术是心包疾病的重要诊断与治疗方法。
一、适应证(1)急性心脏压塞或大量心包积液。
(2)病因未明的心包积液的诊断。
(3)心包腔内注射药物。
二、禁忌证(1)有出血倾向或血小板低于50X 109/L。
(2)正在接受抗凝治疗者。
(3)病人不能配合。
三、操作方法(1)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
(2)部位剑突与左肋弓缘夹角处,亦可在第5肋或第6肋间心浊音界内2cm左右。
(3)常规消毒皮肤、铺巾。
1%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局部麻醉。
(4)术者持针穿刺。
助手用血管钳夹住与其连接的导液橡皮管,剑突下进针,针体与腹壁成30°~ 40°角,针尖指向左肩;心尖部进针,针尖指向右肩。
避开肋骨下缘,待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示针已穿透心包壁层,同时感到心脏搏动应稍退针,以免划伤心脏。
此时,松开血管钳,缓慢抽吸,记液量。
留标本送检。
(5) 术毕拔出针后盖消毒纱布、压迫,胶布固定。
四、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适应证。
(2)术前行心脏超声检查,确定积液的有无、量的大小、穿刺部位等。
在超声指导下穿刺更为准确与安全。
(3)术前向病人作好解释,消除顾虑,术中切勿咳嗽或深呼吸,可用镇静剂。
必要时可肌内或静脉注射阿托品,预防穿刺心包时的血管迷走反射(心动过缓、心脏停搏、低血压等)。
(4)第1次抽液量不宜超过100~ 200ml,以后可渐增至300~ 500ml,不可过多过快。
(5)为防止误穿人心腔,可用无菌导线连接穿刺针的金属尾端与心电图的胸导联(心电图机必须接地良好)。
穿刺时心电图监测,一旦误穿脏层心包与室壁时,心电图上ST段显著上抬;触及心房时,P-R段显著上抬,此时应立即退针。
若抽出鲜血,应立即停止抽吸,密切观察有无心脏压塞症状出现。
(6)术中、术后均应密切观察病人呼吸、血压、脉搏等变化。
心包穿刺术[优质文档]
![心包穿刺术[优质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88278f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c.png)
心包穿刺术目的:1、明确心包积液的病因。
2、抽取心包积液,以解除填塞症状。
3、心包腔内注入药物。
适应症:心包腔穿刺术常用于判定积液的性质与病原;有心包填塞时,穿刺抽液以减轻症状;化脓性心包炎时,穿刺排脓、注药用物准备:常规消毒治疗盘;无菌心包穿刺包,内有心包穿刺针(针座接胶管),5毫升和50毫升注射器,7号针头,血管钳,洞巾,纱布;其它用物如1%普鲁卡因,无菌手套,试管,量杯等;备用心电图机,抢救药品,心脏除颤器和人工呼吸器。
操作方法:1、术前作普鲁卡因皮试。
向病人说明穿刺目的,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给镇静剂。
2、病人取半卧位,检查血压和心率,并作记录。
3、穿刺部位:(1)剑突下与左肋缘相交的夹角处;(2)左侧第五肋间,心浊音界内侧1—2厘米处。
4、常规皮肤消毒,打开穿刺包及无菌手套,协助医师穿刺。
5、术者铺巾,局麻后,持穿刺针并用血管钳夹紧胶管按选定部位及所需方向缓慢推进。
当刺入心包腔时,感到阻力突然消失,并有心脏搏动感,即固定针头,助手协助抽液。
6、抽液完毕,若需注入药物,将事先准备好的药物注入后拔出穿刺针,局部盖以纱布,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适应证。
因此术有一定危险性,应由有经验医师操作或指导,并应在心电图监护下进行穿刺,较为安全。
2.术前须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确定液平段大小与穿刺部位,选液产段最大、距体表最近点做为穿刺部位,或在超声显像指导下进行穿刺抽液更为准确、安全。
3.术前应向患者作好解释,消除顾虑,并嘱其在穿刺过程中切勿咳嗽或深呼吸。
术前半小时可服安定10mg与可待因0.03g。
4.麻醉要完善,以免因疼痛引起神经原性休克。
5.抽液量第一次不宜超过100-200ml,以后再抽渐增到300-500ml。
抽液速度要慢,过快、过多,使大量血回心可导致肺水肿。
6.如抽出鲜血,立即停止抽吸,并严密观察有无心包填塞出现。
7.取下空针前夹闭橡皮管,以防空气进入。
8.术中、术后均需密切观察呼吸、血压、脉搏等的变化。
心包穿刺术操作标准
![心包穿刺术操作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81c635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8.png)
心包穿刺术操作标准心包穿刺术是一种治疗心包疾病的常见方法。
在进行操作前,医生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向他们解释穿刺术的目的,并在同意书上签字。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阅读胸部X线片或B超报告单,并结合心脏叩诊检查,明确病变所在。
医生还需要准备所需物品,如治疗车/或治疗盘、穿刺包、手套、碘伏、麻醉药、记号笔、棉签、胶布、纱布、砂轮、注射器、盛放胸水的、必备的抢救药品。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病人需要取半卧位或坐位。
然后,医生需要选择穿刺点,通常采用的穿刺点为剑突与左肋弓缘夹角处或心尖部内侧。
在心尖部进针时,医生需要根据横膈位置高低,在左侧第5肋间或第6肋间心浊音界内2cm左右进针。
接下来,医生需要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直经约10cm,并戴上无菌手套,铺上消毒洞巾。
然后,医生需要进行局麻,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药物要抽吸。
接着,医生需要进行穿刺,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在穿刺点处缓缓刺入,应使针自下而上,心尖部进针时向脊柱方向缓慢刺入。
剑突下进针时,应使针体与腹壁成30~40度角,向上、向后并稍向左刺入心包腔后下部。
待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已穿过心包壁层。
医生需要固定穿刺针,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
接下来,医生需要抽液,接上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吸积液,抽满后再次用止血钳夹闭胶管,然后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盛放胸水的内,记量或送检。
抽液量一般为首次100-200ml,以后300~500ml。
医生需要拔除穿刺针,局部皮肤消毒,覆盖无菌纱布,压迫穿刺部位片刻,胶布固定。
最后,医生需要进行术后物品放置及清洗、医用垃圾的分类,并记录洗手过程。
心包穿刺术的适应证包括引流心包腔内积液,降低心包腔内压,是急性心包壤塞症的急救措施,以及通过穿刺抽取心包积液,作生化测定,涂片寻找细菌和病理细胞、作结核杆菌或其他细菌培养,以鉴别诊断各种性质的心包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包穿刺术的详细操
作步骤
心包穿刺术
心包穿刺术(pericardiocentesis)是将穿刺针和(或)留置导管置入心包腔,抽吸心包积液(pericardium effusion)用于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心包穿刺患者可通过化验心包(pericardium)腔中的液体了解心包积液的性质,并根据心包积液的性质来查明心包炎(pericarditis)的病因。
此外,当心包有大量积液时,患者的血液循环受到严重干扰,静脉血不能顺利回到心脏,心脏的排血功能发生障碍,心包穿刺放出大量积液便可使患者症状减轻,甚至消失。
1840年维也纳医师Franz Schuh首次演示了心包穿刺术。
心包穿刺必须在无菌技术下进行,局部麻醉,穿刺部位不可过深,以免刺破心房、心室或刺破冠状动脉造成心包腔大量积血。
心包穿刺虽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如严格按操作规程谨慎进行,还是比较安全的一种诊断兼治疗的方法。
1. 心包穿刺可缓解症状、协助诊断和给药治疗。
2. 心包穿刺部位可选择剑突下穿刺、心尖部穿刺或超声定位穿刺。
3. 冠状动脉造影的主要目的是明确有无冠状动脉疾病、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4. 首次抽液量以100 ml左右为宜,以后每次抽液300~500 ml。
5. 穿刺及引流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和生命体征的变化。
一、适应证
1. 大量心包积液出现心脏压塞症状者,可穿刺抽液以解除压迫症状。
2. 抽取心包积液协助诊断,确定病因。
3. 心包腔内给药治疗。
二、禁忌证
1. 出血性疾病、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及正在接受抗凝治疗者为相对禁忌证。
2. 拟穿刺部位有感染者或合并菌血症或败血症者。
3. 不能很好配合手术操作的患者。
三、术前准备
1. 药品
2%利多卡因及各种抢救药品。
2. 器械
5 ml注射器、50 ml注射器、胸穿包。
如行持续心包液引流则需要准备穿刺针、导丝、扩皮器、深静脉输液管。
3. 心脏监护仪、除颤器。
4. 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协助确定部位、进针方向与深度。
同时测量从穿刺部位至心包的距离,以决定进针的深度。
四、操作方法
1. 患者一般取坐位或半卧位,暴露前胸、上腹部。
应尽可能地使穿刺部位离心包最近,同时尽量远离、避免损伤周围脏器。
使用超声心动图来确定穿刺方向和部位。
穿刺部位以剑突下和心尖部最常用。
2. 消毒
局部皮肤,覆盖消毒洞巾,在穿刺点自皮肤至心包壁层做局部麻醉。
3. 将穿刺针在选定且局麻后的部位进针,具体方法为:①剑突下穿刺:在剑突与左肋弓夹角处进针,穿刺针与腹壁呈30°~45°,向上、向后并稍向左侧进入心包腔后下部;②心尖部穿刺:在左侧第5肋间或第6肋间部位进针,沿肋骨上缘向背部并稍向正中线进入心包腔;③超声定位穿刺:沿超声确定的部位、方向及深度进针。
4. 进针缓慢,待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提示穿刺针已进入心包腔。
有心脏搏动撞击针尖感觉时,应稍退针少许,以免划伤心脏,同时固定针体。
送入引导钢丝。
观察有无早搏,如有较多早搏,可疑进入心腔。
5. 扩张器扩张皮肤,沿钢丝送入单腔或双腔深静脉管。
注意尾端钢丝露头固定,以免钢丝带入。
退出导丝,观察引流效果,必要时可适当调整导管的位置,保证引流通畅。
记录导管体表标记,防止脱出或滑入。
首次抽液量以100 ml左右为宜,以后每次抽液300~500 ml,避免抽液过多导致心急性扩张。
6.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脉搏、面色、心律、心率变化,如有虚脱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穿刺,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并给予适当处理。
7. 心包引流管拔出,覆盖消毒纱布,压迫数分钟,并以胶布固定。
8. 从导管中抽出的液体标本送做常规生化检查、细菌培养及脱落细胞等检查。
五、并发症及处理
1. 肺损伤、肝损伤
最好有超声心动图定位,选择合适的进针部位及方向,避免损伤周围脏器。
2. 心肌损伤及冠状动脉损伤引起出血
选择积液量多的部位,并尽可能地使穿刺部位离心包最近,术前用超声心动图定位,测量从穿刺部位至心包的距离,同时缓慢进针。
3. 心律失常
穿刺针损伤心肌时,可以出现心律失常。
术中应缓慢进针,注意进针的深度。
一旦出现心律失常,立即后退穿刺针少许,观察心律变化。
4. 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穿刺部位充分消毒,避免感染。
持续心包引流的患者可酌情使用抗生素。
六、注意事项
1. 严格掌握适应证,应由有经验的医师操作或指导,并在心电监护下进行穿刺。
穿刺及引流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和生命体征的变化。
2. 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嘱其在穿刺过程中不要深呼吸或咳嗽,麻醉及止痛要充分。
3. 穿刺过程中如出现早搏,提示可能碰到了心肌,要及时外撤穿刺针。
4. 引流液有血时,要注意是否凝固,血性心包积液是不凝固的,如果抽出的液体凝固,则提示损伤了心腔或动脉,严密观察有无心脏压塞症状出现,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5. 抽液速度要慢,首次抽液量一般不宜过大。
6. 为了防止合并感染,持续引流时间控制在7天以内。
如果需要长期引流,应考虑行心包开窗术等外科处理。
心包穿刺患者可通过化验心包腔中的液体了解心包积液的性质,并根据心包积液的性质来查明心包积液的病因。
此外,当心包有大量积液时,患者的血液循环受到严重干扰,回心血液不能顺利回到心脏,心脏的排血功能发生障碍,心包穿刺放出大量积液便可使患者症状减轻。
心包穿刺必须在严格无菌下进行,局部应用局部麻醉,穿刺部位可选择胸骨旁及剑突下径路,不可过深,以免损伤心脏及周边组织。
心包穿刺
虽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如严格按操作规程谨慎进行,还是比较安全的一种诊断兼治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