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房性融合波、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

合集下载

心律失常常见类型及诊断治疗

心律失常常见类型及诊断治疗

心律失常常见类型及诊断治疗当人处于健康状况下,心脏会在一定范围的频率下进行搏动,而心率搏动的冲动来源于窦房结,并且按照一定的程序传到心房与心室。

而患者的心率失常就是患者在心脏搏动的过程中因为多种病因或者诱因导致患者的心脏冲动、频率、节律以及起源部位和传导速度等功能发生异常。

心律失常症状发生以后,需要充分的结合患者心率失常的发生类型及对对人体各器官功能的影响进行及时的诊断治疗,使患者的心率失常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否则将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时机进一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1心律失常常见类型分析1.1按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分类冲动形成异常:常见的有窦性心律失常和异位心律。

窦性心律失常是指患者的心脏搏动起源于正常的心脏起搏点,即窦房结,但其节律异常,如窦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者是心律不齐、窦性停搏等等。

而异位心律主要是指患者的心脏搏动不是源于正常的心脏起搏点的窦房结,而是出现了异位心脏搏动,常见的有期前收缩,阵发性的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以及心室颤动等。

冲动传导异常:按照生理性分析包括干扰和房室分离。

按照病理性分析包括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分支阻滞以及室内阻滞。

而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主要包括预激综合征。

1.2按照速率和部位进行分类按照速率和部位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快速型心律失常和慢性心律失常两大类别。

2心理失常的诊断在临床中诊断心律失常采用普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负荷实验、心室晚电位、心脏电生理检查等多种方法。

(1)通过心电图进行诊断是临床中诊断心律失最常见的无创伤性检查技术,通过清晰准确完整的记录心电图,然后针对心电图进行分析,从而,诊断心房与心室节律是否规则,心房与心室的频率是否一致,PR期间是否处于恒定状态,同时P波与QRS 波群的形态是否正常,并且分析P 波和QRS波群的相互关系。

(2)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小型的便携式心电记录仪,可以24小时记录患者的心电活动,而患者在接受心电图记录心率情况时可以不受检测地点限制,可进行正常活动和工作。

快速读懂心电图(口诀速记)

快速读懂心电图(口诀速记)

快速读懂心电图执业医师资格考试10种心电图口诀简化记忆----强化记忆1,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2,左心室肥大:只要看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4,心房颤抖,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5,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6,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7,房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8,室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9,典型心肌缺血:V456的ST段下移10,急性心肌梗死:Q波增宽+ST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前壁看V123456;后壁看Ⅱ,Ⅲ,aVF心电歌人过留名雁留声,网校同学勿忘我。

舍却一刻真辛苦,与尔编成心电歌。

心电一共有仨波,PQRST。

ST段一架桥,平平一线可略坡。

1、2高3,3高5。

其余上下差1个。

①电轴左偏老大好,老三无能走下坡。

②左大V5二十五,右大V1整十个。

③心房扑动波浪起,房颤无P锯齿波。

④假设问心梗看Q宽,保证超过1小格。

⑤ST迎风红旗展,透壁心梗是楚歌。

⑥ST下移还能救,救不及时变大Q。

⑦房早形态似正常,提早出现一组波。

⑧室早高大又宽阔,也可倒置形态恶。

⑨一度阻滞P-R长,别的波型没的说。

2.1阻滞波距缩,直至脱落一组波。

⑩2.2阻滞波距好,突然脱落一组波。

⑴三度阻滞叫脱节,房室分家难搓和。

⑵本来主波上下分,左前阻滞倒个个。

⑶右房肥大P波尖,左房肥大P波宽。

⑷室上速本不见P,主波规整且匀齐。

⑸左束阻滞宽V5,右束阻滞宽V1。

⑹再过复杂不常考,话说多了不好记。

⑺注解:①我说的格是指心电图纸上最小的小格,小格的高和宽都是1毫米。

什么是干扰性房室脱节

什么是干扰性房室脱节

什么是干扰性房室脱节
干扰性房室脱节是指窦性激动与交界区激动在交界区内或附近发生干扰,导致房室分离。

这种疾病有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心电图表现因激动来源和干扰部位不同而异。

干扰性房室分离通常是其他心律失常的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原发疾病,而且大多数是暂时的。

当心脏中存在两个节律点并行发出激动时,会产生相互干扰的现象,称为干扰性脱节。

一般所说的脱节是指房室脱节,或称为房室分离。

房室脱节可分为干扰性房室脱节与阻滞性房室脱节。

心房常呈窦性心律,而心室则呈交界性或室性异位心律,R-R间期均等。

P-R间期不固定且一定小于0.20秒,如P-
R间期超过0.20秒,尚未出现心室夺获,则应考虑可能并发
房室阻滞。

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的心电图特征是房室脱节时出现心室夺获,即夺获的QRS波群提前出现,且必须有一窦性P 波,P-R间期超过0.10秒,数个心室夺获的P-R间期可呈RP-PR关系。

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逸搏或房性逸搏心律、房性期前收缩(房早)、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扑动(房扑)、心房纤颤(房颤)房性逸搏或房性逸搏心律逸搏是基本心搏延迟或阻滞,下级潜在起搏点被动地发出冲动产生的心搏。

最常见的是房室交接处逸搏,室性或房性逸搏较少见。

连续发生3次或以上的逸搏称为逸搏心律。

逸搏和逸搏心律是具有保护作用的生理现象。

房性逸搏及房性逸搏心律较少见,可发生于右房或左房或呈多源性,心电图表现为延迟出现的个别或多个、一种或多种畸形P`波,PR间期>0. 12s,逸搏周期固定于1. 2s左右(多源性时周期不等),Q RS波与基本心律相同。

房性期前收缩(房早)期前收缩、期外收缩亦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

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

期前收缩是常见的异位心律。

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如心房颤动)心律的基础上。

可偶发或频发,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每数个正常搏动后发生,形成二联律或联律性期前收缩。

房性期前收缩是指以为起源点发生在心房的异位期前收缩。

【临床表现】期前收缩可无症状,亦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

频发的期前收缩可致(因心排血量减少引起)乏力、头晕等症状,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听诊可发现心律不规则,期前收缩后有较长的代偿间歇。

期前收缩的第一心音多增强,第二心音多减弱或消失。

期前收缩呈二或三联律时,可听到每两或多次心搏后有长间歇。

期前收缩插人两次正常心搏间,可表现为三次心搏连续。

脉搏触诊可发现间歇脉搏缺如。

【心电图表现】期前收缩的共同心电图特征为较基本心律提早的一次或多次P-QRS波群。

房性期前收缩P波提早出现,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PR间期>0.12s。

QRS波大多与窦性心律的相同,有时稍增宽或畸形,伴ST及T波相应改变者称为心室内差异性传导,需与室性期前收缩鉴别。

房性期前收缩伴心室内差异传导时畸形QRS波群前可见提早畸形的P`波。

提早畸形P`波之后也可无相应的QRS波,称为阻滞性房性期前收缩,需与窦性心律不齐或窦性静止鉴别。

临床心电图-干扰与脱节!

临床心电图-干扰与脱节!

房室交界区干扰
房室交界区干扰:房室交界区是激动传导的通道, 室上性激动由此下传心室,室性或房室交界性异位 激动由此逆传心房,所以房室交界性干扰是各类干 扰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当房室交界区尚处于前一 个激动所造成的有效不应期中,则接踵而来的激动 下传受阻时,称为完全性房室干扰。当房室交界区 尚处于前一个激动所造成的相对不应期,致使激动 通过时传导时间缓慢者,称为不完全性房室干扰。
9
心房内干扰:
心房内干扰:它 是 由 于 两 个 节 奏 点 所 发 放 的 激 动 从 不 同 方向同时到达心房而发生的干扰,结果使一方激动不 能传入另一方所激动的心房肌,而形成不同形态的P 波,称为房性融合波。一般系由窦性激动与心房的异 位节奏点的激动发生干扰而产生的。房性融合波在同 一导联中的形态,究竟偏向窦性,抑或是偏向异位P 波,系取决于哪一个节奏点控制的心房肌较多有关。
6
干扰可以发生在心脏的任何部位,如 1、窦房结干扰; 2、房内干扰(房性融合波); 3、房室交界区干扰(最常见); 4、室内干扰(室性融合波);
7
窦房结干扰
• 包括窦房结内和窦房连接区发生的干扰两类: • 1、窦房结内干扰:当早搏在窦房结的自律除极尚未完
成时侵入,从而干扰及抑制了窦房结激动的发放,致使 窦房结重整其节律,心电图表现为早搏呈不完全性代偿 间歇,即早搏前后的两个窦性P波的时距短于两个正常 的窦性PP间距。
10
女性,41岁。P1—P3为窦性心律,心率64bpm, P5—P7为加速 的房性逸搏心律,心率69bpm,P4为窦性激动与房性激动形成 的房性融合波。
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加速的房性逸搏心律、房性融合波
11
房性融合波与窦房结内或窦房结至房室交 界区游走性心律的鉴别

儿童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

儿童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
儿童常见心律失常的 诊断
熊寿贵
一、 心电图基础
心脏的电位是每个心肌细胞在瞬 时间电位的矢量和,所谓矢量,即指 有大小和方向。心电图记录的是心肌
除、复极过程中总的电位变化。
二、心电图导联的安置
因为某时刻心脏总电位的大小 和方向一定,而记录导联放置位置 不同,所以各个导联记录的电位各
不相同。
导联电极安置
按照起源位置不同分为房性早搏(房早)、室性 早搏(室早)和房室交界性早搏(交界性早搏)。 其中室早最多,其次为房早,交界性早搏最少。
㈠室性早搏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es
1 心电图特点:
⑶⑴ 有提完早全出性现代偿的间宽隙大(畸早形搏Q前R后两S个波窦,性QPR波S时之 ⑵间限的常提间>前隔0的等.1Q于2sR正。S常波P群-前P无间P隔波的或2无倍相)关。P波。
尖端扭转型室速心电图
(三)扑动和颤动
扑动和颤动是比阵发性心动过速更为 快速、更为严重的心律失常,特别是 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发作时心脏已 经无有效收缩。
心 房 扑 动 (atrial flutter,AFF)
心房扑动(房扑)是心房内 大折返环激动的结果。多数 为阵发性,多发生在器质性 心脏病。
(1) 联律(二联律、三联律、……等等) (2) 交界性早搏未下传(阻滞性交界性早搏) (3) 交界性早搏伴心室内差异传导
病理性期前收缩
多有心脏病基础疾病,代谢紊乱及药物中毒等病 理状态。
多源性或多形性期前收缩,连发性期前收缩,Ron-T型期前收缩,各型并存的期前收缩,伴有心 肌损害征象或有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对病理性 期前收缩诊断意义较大。
⑷ T波方向多与QRS主波相反。
2 室早的特殊表现

常见心律失常及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判断与急救

常见心律失常及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判断与急救

常见心律失常及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判断与急救常见心律失常及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判断与急救一.心律失常的分类1.:激动起源异常窦性心律失常:①窦性心动过速;②窦性心动过缓;③窦性心律不齐;④窦性停搏。

异位心律:1)被动性异位心律:①逸搏(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②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

2)主动性异位心律:①过早搏动(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②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③心房扑动、心房颤动;④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2.:激动传导异常传导障碍:如①窦房传导阻滞;②房内传导阻滞;③房室传导阻滞;④室内传导阻滞(左、右束支及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等。

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二.窦性心律失常的判断及急救1.窦性心动过速判断:(1)临床: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频率超过100次/min常见于:1).健康人在吸烟,饮茶、咖啡、酒,体力活动与情绪激动等2).某些病理状态,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休克、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亦经常引起窦性心动过速.(2)心电图表现:显示窦性心律的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0.12~0.20s急救:①让病人大声咳嗽。

②嘱病人深吸气后憋住气,然后用力作呼气动作。

③手指刺激咽喉部,引起恶心、呕吐。

④嘱病人闭眼向下看,用手指在眼眶下压迫眼球上部,先压右眼。

同时搭脉搏数心率,一旦心动过速停止,立即停止压迫。

但切勿用力过大,每次10分钟,压迫一侧无效再换对侧,切忌两侧同时压迫。

青光眼、高度近视眼禁忌。

同时口服心得安或心得宁片。

⑤针对原发病因,必要时可应用镇静剂或β-受体阻滞剂。

2.窦性心动过缓判断:(1)临床: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1).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与睡眠状态2).颅内疾患、严重缺氧、低温、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疽,以及应用拟副交感药物、胺碘酮、β阻滞剂、普罗帕酮、钙拮抗剂或洋地黄等药物3).窦房结病变、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亦常见窦性心动过缓(2)心电图表现: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O次/min(3)急救:①如果急性的可以给以心前区叩击②窦性心动过缓可以安装起搏器3.窦性静止或窦性停搏判断:(1)临床:过长时间的窦性停搏可令病人出现晕眩、视朦或短暂意识障碍,严重者甚至发生抽搐(2)心电图表现:1)为在较正常PP间期显著长的时期内无P波发生,或P波与QRS波群均不出现,长的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2)长时间的窦性停搏后,下位的潜在起搏点,如房室交界处或心室,可发出单个逸搏或逸搏性心律控制心室(3)急救:心肺复苏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判断:(1)临床:1)病人出现与心动过缓有关的心、脑等脏器供血不足的症发作性晕眩, 视朦,乏力,晕厥,如有心动过速发作,则出现心悸、心绞痛等症状.(2)心电图表现:①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②窦性停搏与窦房阻滞③窦房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同时并存④心动过缓一心动过速综合征⑤房室交界性逸搏心律等急救:①心率缓慢显著或伴自觉症状者可试用阿托品、舒喘灵口服。

内科学教学课件:心律失常

内科学教学课件:心律失常
39
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
心电图的预激:心房冲动通过房室旁路提前激动 心室的一部分或全体。
房室旁路:在房室特殊传导组织以外,还存在一 些由普通工作心肌组成的肌束,连接心房与心 室之间)
病因:常无其他心脏异常现象,可发生任何年龄。
临床表现:本身不引起症状,心动过速(发生率 1.8%)发作时所致症状:80%是房室折返性心 动过速,15-30%是Af,5%是AF。
4
心律失常的分类
起源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
窦速 窦缓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停搏
发生机制
传导异常
异位心律失常
被动性
(房性、交界性、室性) 主动性
逸搏 逸搏心律
期前收缩
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
传导阻滞
窦房阻滞 房内阻滞
扑动、颤动 阵发性心动过速
房室阻滞
室内阻滞(左、右束支 、分支)
折返性心律: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25
心房扑动 房扑.FLC
26
房扑的治疗
药物治疗: 控制心室率: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非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转律:IA(奎尼丁)、IC(普罗帕酮)、
III类(胺碘酮) 非药物治疗:
电复律、射频消融术、食道调博 抗凝治疗
27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
房颤:规则有序的心房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 无序的 颤动波
阵发性室上速(PSVT):窦房、房室结、心房折返。房室
结内折返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的室上速
36
阵发性室上速 房室折返.FLC
37
房室结内折返示意图:双径.FLC
38
阵发性室上速的治疗
物理方法:刺激迷走神经、颈动脉窦按摩、valsalva动作 药物治疗 腺苷与钙通道阻滞剂 洋地黄与β受体阻滞剂 普罗帕酮 升压药 非药物治疗 食管心房调搏 直流电复律 射频消融技术可以根治!

心律失常概述

心律失常概述

房室传导阻滞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B)
ECG特点: P-P相等,R-R相等,P与QRS无关(房室分离) P波频率大于QRS波频率(P-P间隔<R-R间隔) QRS波群形态 Ⅲ度: 症状:阿-斯 听诊:S1强度不一,心律慢而规则,HR20~40次/分
扑动与颤动
当自发性异位搏动的频率超过阵速的范围时
听诊慢而规则
治疗:无症状的(生理性)无需治疗 有症状可用阿托品、麻黄碱、异丙肾等
症状不能缓解者应考虑心脏起搏治疗
窦性停搏 sinus pause (sinus arrest)
定义:窦房结在一个不同长短时间内不能产生冲动, 导致心房及心室电活动和机械活动暂停或中断的现象
ECG特征: 1、很长一段时间内无P波发生,或P波与QRS波群 均不出现 2、长的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 3、长时间的窦性停搏后,下位的潜在起搏点,如 房室交界处或心室可发出单个逸搏或逸搏性心律。
房颤
定义:由于心房内多处异位起搏点发出 极快而不规则的冲动引起心房不协调的乱颤 病因: 持续性房颤:绝大多数为器质性,风心二狭最常见 阵发性房颤: 正常人,情激、手术后、运动、急性酒精中毒 部分由器质性心血管病引起
100~160次/分 快速率房颤
<100次/分
慢速率房颤
扑动与颤动
房颤
症状:主要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及原有心脏病的轻重 心室率不快者可无任何症状 心室率快者可有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等 >150次/分心室率重者可心衰、心绞痛、晕厥等
premature beats
P′
房性早搏
ECG特点: 1、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稍有差别 2、P’-R间期≥0.12S 3、P’波后的QRS波多正常 4、P’后代偿间歇多不完全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

2、兴奋功能失常 心肌对各种刺激均可产生兴奋引起反应心肌一次被激动后在整个收缩期对另一刺激不发生反应称为不应期收缩期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称为绝对不应期以后对强刺激起弱的反应称为相对不应期心肌相对不应期中如有另一刺激作用于心肌则可引起心肌一个提早的收缩称为过早搏动 3、传导功能失常
三、过早搏动
135页
预激综合征
房室间有传导旁束的存在室上激动首先通过旁束先使部分心室肌预先激动以后延正常通路传至心室引起整个心室激动 1、P波为正常P波 2、P-R间期缩短<0.12秒 3、QRS时间加宽>0.10秒以上 4、QRS综合波起始部常有显著的模糊或粗钝称为&波
185
心律失常危急值
1、心室扑动、颤动 123
房早未下传
交界性早搏
1、提前出现的QRS-T波群形态与窦性基本相同伴有差异传导着则与窦性下传者不同 2、逆行P波可在QRS波之前或之后或重叠 3、多伴有完全性代偿间歇少数可不完全
P之前交界早搏
P之后交界早搏
室性早搏
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大于等于0.12秒其前无相关的P波 2、代偿间歇大多完全如果室早侵入窦房结使之节律重整则代偿间歇不完全 分类:1、按形态分为单源性、多源性、多形性2、按发生的多少分为偶发<5次/分、频发>5次/分、二联律、三联律、成对室早3、按联律间期分为特早型室早联律间期<0.43秒、RonT型、舒张晚期型RonP4、其他隐匿性、插入性
适用于讲座演讲授课培训等场景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
心律失常常见心电图
一心律失常的定义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失去正常活动的规律即心脏自律、兴奋、传导功能异常的现象
二 心律失常的类型

心律失常的讲解

心律失常的讲解
连续三个以上旳室早 QRS宽敞畸形,常超出0.12秒 心室率为100~250次/分,节律规则 P波与QRS无关系(室房分离) 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确诊室速旳
主要根据)
室性心动过速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特征: 1.为一系列迅速、基本整 齐旳QRS波群(频率 150~200次/分)。 QRS波群时间≥0.12秒。 2.如见到与QRS波群无关 旳P波、或心室夺获或 室性溶合波,则诊疗明确。 图中箭头所示为心室夺获
房颤旳治疗
病因治疗 控制心室率:洋地黄、Ⅱ、Ⅳ类 预防复发 复律:奎尼丁、心律平、胺碘酮、电复律 抗凝:预防栓塞 治愈:RFCA
房颤旳抗凝治疗
房颤患者有较高旳栓塞发生率,应长久抗凝治 疗。
一般主张口服华法令,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原 则化比值(INR)维持在 2.0~3.0之间
不宜用华法令者改用阿斯匹林,每日300mg 警惕抗凝药物旳出血并发症。
预激合并房颤
房颤经旁路前传 轻易出现室颤 QRS波形态多样 禁用:洋地黄、Ⅱ、Ⅳ类 减慢心室率:心律平、胺碘酮 首选(终止):电复律 治愈:RFCA
预激合并房 颤,切忌应用阻 断阻断房室结旳 药物(洋地黄、 β受体阻滞剂、异 搏定等
室性心动过速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室性期前收缩旳处理(3)
慢性器质性心脏病 治疗基础疾病 β-受体阻滞剂 乙胺碘呋酮
急性心肌缺血 改善缺血情况 首选利多卡因 无效则改用β-受体阻滞剂 或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律旳频率超出100次/分称窦速。可见于 生理情况和病理情况下。也可由药物引起。
心电图上P波在Ⅱ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频 率>100次/分。多为100~180次/分

常见心律失常的识别和处理

常见心律失常的识别和处理
窦性心律者频率过快、过慢或节律不规则时,
称为窦性心律失常 常见的窦性心律失常有:
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
搏、窦房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窦性心动过速
ECG :窦性心律,心率 ≥100 次/分
.
窦性心动过速
临床常见
生理性 活动、吸烟、饮酒、情绪激动 病理性 发热、甲亢、贫血、休克、心衰、药物如阿
少数患者在恢复窦律即刻有发生血栓栓塞的可能
房颤----治疗
(一)急性房颤
包括初次发作 、 24 ~ 48小时内
治疗目标:减慢快速的心室率 (1)静脉注射 II、IV 类;必要时加用洋地黄 (2)心衰与低血压者忌用II、IV类 (3)合并WPW者:禁用洋地黄、II、IV类,用III类胺碘酮 (4)药复律无效者:用电复律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由于心排血量明显降低,易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 低血压、休克甚至阿—斯综合征
体 检:心率160~220次/分
.
室上性心动过速
急性发作期:终止发作
1、剌激迷走神经:颈动脉窦按摩、Valsalva动作等
2、药物:首选腺苷
无效改用静脉维拉帕米、心律平、地尔硫卓
洋地黄是伴心功能不全的首选
根据起搏点位置不同分为: 房性、房屋交界区性及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房性、房屋交界区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统称为室上性心
动过速 ( SVT )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 )
• 3个或3个以上连续的室性早搏; • 心率140~220次/分; • 不易辨认P波,节律绝对均齐; • QRS波形态一般为室上型
期 前 收缩
又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是提早出现的异位心搏

室性融合波常见原因

室性融合波常见原因

室性融合波常见原因室性融合波(VF)是一种心电图上的异常波形,它的出现通常表明心脏存在某种异常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室性融合波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些心律失常可以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性颤动等。

当心脏的正常心律被室性融合波所干扰时,就会出现室性融合波。

2. 心肌病变:心肌病变是指心肌发生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

室性融合波的出现可能与心肌病变有关,如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

这些病变会导致心肌细胞的不稳定性增加,从而促使室性融合波的出现。

3. 心脏缺血:心脏缺血是指心脏供血不足的病症,常见的原因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等。

心脏缺血会影响心肌细胞的正常兴奋传导,导致室性融合波的出现。

4. 心脏病理性改变:心脏病理性改变是指心脏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的病理过程,常见的包括心脏肥大、心房纤颤、心肌纤维化等。

这些改变会导致心脏的电生理过程受到干扰,从而引发室性融合波。

5. 药物使用:某些药物的使用也会导致室性融合波的出现,如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

这些药物能够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从而干扰正常心电图的显示。

6. 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是指体内电解质含量异常,常见的包括钠、钾、镁等离子质的浓度变化。

电解质紊乱会干扰心脏的电生理过程,诱发室性融合波的出现。

7. 心脏手术:某些心脏手术如心脏搭桥、心脏瓣膜置换等也会导致室性融合波的出现。

这些手术会干扰心脏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电生理活动,从而引发室性融合波。

8. 其他因素:除了以上列举的常见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室性融合波的出现,如心肌炎、遗传因素等。

总之,室性融合波的出现通常是心脏存在异常情况的表现,这些异常情况可以是心律失常、心肌病变、心脏缺血、心脏病理性改变、药物使用、电解质紊乱、心脏手术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在临床中,针对引发室性融合波的原因进行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以保障患者的心脏健康。

逸搏及逸搏心律

逸搏及逸搏心律

aVR
V1
V6
本图特征:粉色闪动光点为左房下部起源点,该部位 形成起源其方向从左房下部到上部再到右房,故心电 图表现为P波在Ⅰ、Ⅱ、Ⅲ、aVF及V6导联倒置, aVR 直立,尤其是V1导联P波成正向,前部圆钝,后部尖 锐,P-R间期>0.12秒.
逸搏及逸搏心律
第19页

来自左房后壁者,Ⅰ、V6导联P波倒置,V1 导联P波直立,含有前圆顶、后高尖特征;来 自左房前壁时,V3~V6导联P波倒置,V1导联 P波浅倒或双向。

本例心电图为游走心律,从窦房结开始进入房室结,其进入房室 结标志是出现逆行P波,P-R间期小于0.12秒。
逸搏及逸搏心律
第26页
10mm/mV 25mm/秒

本例心电图是在交界性逸搏心律基础上,逆行P波间歇地在 QRS波群前后出现,并有一系列演变过程。提醒:交界性逸搏 心律伴交界区内游走心律
逸搏及逸搏心律
第27页
2、交界性逸搏心律: 是最常见逸搏心律,见于窦性停搏以及三
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其QRS波群呈交界性 搏动特征,频率普通为40~60次/分,慢而规 则。
逸搏及逸搏心律
第28页
10mm/mV 25mm/秒

本例心电图心率迟缓,心室率为57次/分,R-R间期相等,QRS 波群正常,在每组QRS波群之前都有恒定逆行P波,P-R间期小 于0.12秒。提醒:交界性逸搏心律
逸搏及逸搏心律
第2页
10mm/mV 25mm/秒

P2
P3
本例心电图第1、第2次心搏为窦性搏动下传,频率为68次/分。 P2、P3显著延长达2.8秒,与基本窦性周期0.9秒不成倍数关系 ,提醒窦性停搏。第3次心搏是在较长间歇后出现,QRS波群 形态正常,前后均无P波,提醒:交界性逸搏。逸搏后有提前 出现窦性搏动下传,故为心室夺获。

常见心律失常总结

常见心律失常总结

由于心脏冲动的起源或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或心率改变叫心律失常,这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表现之一。

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病症轻重不一,轻者可无任何不适,偶于查体时被发现,严重的可以危及患者生命。

心律失常病因:一、根据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分类(一)冲动起源异常1、窦性心律失常(1)窦性心动过速(2)窦性心动过缓(3)窦性心律不齐(4)窦性停搏2、异位心律(1)主动性异位心律;①过早搏动(房性、交界性、室性);②心动过速(房性、交界性、室性);③扑动或颤抖(房性、室性)。

(2)被动性异位心律:①逸搏(房性、交界性、室性);②逸搏。

心律(房性、交界性、室性)。

(二)冲动传导异常1、传导阻滞(1)窦房传导阻滞(2)房内传导阻滞(3)房室传导阻滞(4)室内传导阻滞(束支或分支传导阻滞)2、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二、根据心律失常原因分类(一)生理性因素如运动、情绪冲动、进食、体位变化、睡眠。

吸烟、饮酒或咖啡、冷热刺激等。

(二)病理性因素1、心血管疾病:包括各种功能性或器质性心血管疾病。

2、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症、嗜铬细胞瘤等。

3、代谢异常:如发热、低血糖、恶病质等。

4、药物影响:如洋地黄类、拟交感或副交感神经药物、交感或副交感神经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扩*血管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

5、毒物或药物中毒:如重金属(铅、汞)中毒、食物中毒,阿霉素中毒等。

6、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高血钾、低血镁等。

7、麻醉、手术或心导管检查。

8、物理因素:如电击、淹溺、冷冻、中暑等。

机理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冲动在窦房结形成后即由窦房结与房室结之间的结间通道解到房室结,同时沿心房肌传抵整个心房。

冲动在房室结内传导速度极为缓慢,到达希氏束后传导速度再度加速,冲动沿浦肯野纤维传到心室肌,使全部心肌冲动一次,完成一个心脏周期。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包括心脏冲动起源异常、传导异常以及起源和传导均异常。

一、冲动起源异常冲动起源异常主要与心肌细胞膜局部离子流的改变有关,其表现形式有二,即起搏点(包括正常和异位)自律性增高和触发冲动。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的病因治疗与预防如果房间的交接区域也受到窦房结等相同原因的影响,当无法发出逃逸战斗时,心室的起搏点是兴奋来控制心室,形成室性逃逸战斗。

连续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室性逃逸战斗构成了室性逃逸战斗的心律。

一、病因常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洋地黄中毒、奎尼丁中毒、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药物中毒等严重心脏病患者,以及低温麻醉等严重心脏病。

但最常见的原因是双侧束支传导阻滞引起的高度和完整的房间传导阻滞。

此时,心电图的性能也更加复杂,心脏病可以由窦房结控制,也可以由心脏扑动、心房颤动、性心动过速等控制。

二、发病机制室性逸搏或室性逸搏心律可发生在以下情况下:1.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或严重窦性心动过慢,房间交接区未能发出交接区。

2、心房颤动的患者在应用洋地黄,尤其是使用过量时,抑制了房室交接区逸搏的产生,而发生室性逸搏。

3.有时上述冲动传入无法通过房间交接区域,由于隐藏传导而产生室性逃逸。

这表明,在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或心房颤动R-R间期时。

4.室性逸搏心律,不伴有心房兴奋(即心房静止),往往是临终前的心律失常。

濒死时,室性逸搏心律的频率可能极不稳定,往往会逐渐减慢,然后发展成听诊心音消失。

a心电图有几个至十几个心跳(每分钟)的室性逸搏心律,QRS波群大畸形,时限可>0.18s,此时称为慢而无效的室性自主心律,即心电-机械分离现象。

有时逸搏心律可转变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等。

因为室性逸搏心律的频率是20~40次/min,心率慢,血流动力学经常发生变化,可能会出现胸闷、头晕、无力等症状。

因为它可能伴有休克、心力衰竭、阿阿-斯综合征,特别是在濒死患者中,其心脏出血量为零。

此外,由于室性逸搏心律在严重心脏病中很常见,因此各种相应心脏病的临床表现。

1.在心电图上可以看到缓慢的宽大畸形QRS波频率多为30~40次/min,QRS波宽大畸形的程度与起搏点的位置有关,如起搏点在房间分叉以上,QRS波宽畸形程度轻,心室率40次/min以上;如起搏点低于房间分叉,QRS波宽畸形程度重,心室率常为40次/min以下,多在30~40次/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两个起搏点激动心房的同时性 两个起搏点发放的激动到达心房的时间差别 必须小于P波时间,才能各自激动心房的一部分, 产生房性融合波。两个起搏点激动发放时间差别 大于P波时间,先期到达的激动已引起整个心房 除极,另一起搏点的激动到达心房时,将遇到绝 对不应期而不能激动心房,房性融合波无从产生。
(三)两个起搏点激动在心房内发生绝对干扰 两个起搏点发出激动在心房内传导过程中, 双方除极波阵发发生犬齿交错式的相遇而干扰, 形成心房融合波,才能称为房性融合波。如果两 处的激动被一阻滞圈所分割,尽管是激动心房的 时间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因波峰不能相遇,更 不会发生干扰,产生的此种房性搏动,称为心房 重叠波,见于心房分离(局限性完全心房肌传导 阻滞)。应注意鉴别,但后者罕见。
心电图特征 房性融合波的心电图基本特征: (1)房性融合波的P’波形态介于两种P 波之间。如 窦性P波与交界性P’波形成房性融合波时,该P’ 波方向可以直立、双向、平坦或倒置。P’波振幅 介于两者之间。P’波时间不会大于同导联上最宽 的单源性P’波时间。 (2)融合波出现的时间,必须是两种激动应同时 出现的时间
2、完全性干扰性窦-交房室分离 (1)窦性节律与交界性节律并存。 (2)每个窦性P波均落入交界性心搏的绝对不应期 内,相当于交界性QRS至T波定点的一段时间。 (3)无心室夺获:完全性干扰性窦-交分离常见于 心脏手术以后的一周内,多数是窦性心动过速与 交界性心动过速并存。心肌水肿、炎症消退以后, 恢复单一的正常窦性心律。卧床休息及夜间睡眠 时,窦性心率下降,低于交界性频率时,出现交 界性心律与窦性心动过缓并存,形成干扰性房室 分离。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少见,只要作长时 间的记录,总有室上性激动夺获心室的机会,交 界区的激动也有机会夺获心房。
心电图特征 (一)一系列宽大畸形的QRS波群为室性 室性QRS波群的特点时宽大畸形,其前无相 关的心房波。根据QRS形态与时间,可大致推测 出起搏点所在的部位。除室间隔逸搏心律的QRS 时间小于120ms以外,其他部位的室性QRS时间 均≥120ms。

(二)心室节律 心室节律明显不齐,平均心室率20-40bpm
连续三次或三次以上窦性或房性激动与交界 性或实行激动在房室交界区发生绝对干扰所形成 的分离,称为干扰性房室分离。
伴有心房或心室夺获者,称为不完全干扰性 房室分离;无夺获者,成为完全干扰性房室分离。
心电图特征 (一)窦性心律与交界性心律并存 形成房室分离的双重节律,即窦性节律与交 界性节律的类型有:窦性心动过缓与过缓的交界 性心律并存,窦性心动过缓与交界性心律并存; 窦性心律与加速的交界性心律并存,窦性心动过 速与交界性心动过速并存。
心电图特征 (一)室性QRS-T波群 延迟出现的一次或连续两次QRS波群宽大畸 形,QRS时间大于120ms。通常T与QRS主波方 向相反。室性逸搏的QRS之前无相关的心房波。 有时室性逸搏本身是一个室上性激动或另一个实 行激动形成的室性融合波。室性QRS之后可有可 无逆行P-波。

(二)逸搏间期 室性逸搏间期变化较大,在1500-3000ms之间。 表明室性起搏点自律性强度不稳定。 (三)基本心律 基本心律是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窦性 心动过缓、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 合并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等。室性逸搏还可出 现于期前收缩、心动过速终止以后的代偿间歇内。

1、不完全性干扰性窦-交房室分离 (1)窦性P波与交界性QRS波群暂时脱离关系。P 波位于QRS之前,PR间期小于基本窦性PR间期, P波位于QRS之中,P波位于QRS之后至T波顶峰 之前的一段时间内。 (2)P波出现于交界性心搏的T波降支以后,便可 夺获心室。意外的情况见于发生于交界性心搏的 ST段内的窦性P波也下传夺获心室并伴有干扰性 PR间期延长。 不完全性干扰性窦-交分离常见于窦性心率减 慢低于交界区起搏点自律性以后,便出现干扰性 房室分离,窦性心率加快以后,又可夺获心室。

一、室性逸搏 逸搏间期在1.5-3.0s之间的室性搏动,称为室 性逸搏。 室性逸搏的发生表明窦性、房性及交界性起 搏点自律性降低或发生了房室传导阻滞,这种心 律失常具有保护作用,避免因较长时间的停搏引 起的循环功能障碍。

产生机制 心室内异位起搏点在无外来刺激的作用下, 每分钟可以发20-40次激动,形成室性逸搏或室 性心律。一般情况下,室性起搏点无保护性传入 阻滞机制,而不能显现出来。但是当窦房结、心 房或交界区起搏点自律性降低,低于室性起搏点 自身的频率以后,即可出现室性逸搏或室性心律。 在窦房传导阻滞或房室传导阻滞情况下,也 可发生室性逸搏或室性心律。

(四)室房传导必须畅通 窦性心律、房性逸搏心律与交界性早搏、交 界性心动过速、室性逸搏心律、室性早搏、室性 心动过速、室性并行心律及反复搏动等形成的房 性融合波的一机制是室房传导畅通,激动才能通 过房室结逆传心房,与窦性或房性激动在心房内 相遇发生绝对干扰,产生房性融合波。如果存在 着干扰性或阻滞性室房传导中断,起自交界区以 下的激动就不会进入心房,更不会产生房性融合 波。
(二)窦性心律与室性心律并存 1、不完全性干扰性窦-室房室分离(周一分析的图形类型) 窦性心动过缓与室性心律并存、窦性心律与 加速的室性心律并存、窦性心动过速与室性心动 过速并存、窦性心律与心室起搏心律并存等都可 形成完全性与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 (1)窦性P波与室性QRS波群无关系。 (2)有窦室夺获心搏。

房性融合波又可分为:
1、窦-房房性融合波 2、窦-交房性融合波 3、窦-室房性融合波 4、房-房房性融合波 5、房-交同特点是P’波形态介于两种P 波之间,又是两个起搏点激动传入心房的时间。

(2)根据两个起搏点的来源部位不同,确定房性 融合波的性质和类型。

2、双重心律的起搏点之间无保护机制。通常是频 率较快的起搏点通过频率优势规律控制着心脏的 活动,另一频率较低的起搏点受到抑制。因此, 单一的心脏节律不伴有折返现象或心房端激动单 一出口者,永远不会产生房性融合波。但是当频 率较低的起搏点自律性强度增高接近另一个起搏 点的频率时,就可以在心电图上显示出来,甚至 形成房性融合波。 两个起搏点相距愈远,频率愈接近,产生房性融 合波的机会愈多。反之,两个起搏点相距愈近, 愈易引起各自的节律重整抑制。也就不会产生房 性融合波。
2、完全性干扰性窦-室房室分离 未见有窦室夺获。 窦性节律、房性节律、心房扑动、心房颤动 与室性节律或心室起搏心律并存,不仅容易出现 房室分离,也容易形成室性融合波及干扰性室内 分离。
心电图诊断 干扰性房室分离的诊断要点: (1)心房波与心室波无关系。 (2)心房波出现于房室传导系统生理性绝对不应 期内。 (3)心房波与心室波的频率相等者,诊断为等频 性房室分离。 (4)有心室夺获者诊断为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 离,不伴有心室夺获者,诊断为完全性房室分离。
(三)室性融合波与室内分离 窦性、房性、交界性节律与室性心律并存者, 可形成室性融合波或心室内分离
(四)基本心律 可为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 缓、过缓的房性及交界性心律。如为窦性心律, 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多合并有 高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诊断 1、室性QRS波群连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 2、心室率20-40bpm。 3、室性QRS波群相同者,为单源性室性心律;室 性QRS波形呈两种以上固定形态者,多为多源性 室性心律。
二、室性心律 室性逸搏连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频率在 20-40bpm之间者,称为室性逸搏心律,简称室 性心律。

产生机制 窦房结、心房、交界区起搏点自律性降低或 丧失起搏功能时,室内异位起搏点,以自身的节 律发放一系列激动,形成室性心律。在传出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三支阻滞及四 分支阻滞时,也可出现室性心律。
房性融合波 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

定义: 发自心脏两个起搏点的激动同时或几乎同时 到达心房,各自激动心房的一部分,所形成的房 性融合搏动,称为房性融合波。 它是心房内绝对干扰的标志。
产生机制 (一)心脏并存两个起搏点 心脏内并存两个起搏点是产生房性融合波的 必要条件。 两个起搏点形成机制有两种: 1 、各起搏点之间存在着保护机制。保护机制出现 于一个起搏点上,形成单源并行心律。两个起搏 点同时受到保护,形成双重并行心律。实验研究 或临床心电图,特别是动态心电图上出现的受保 护的并行心律最易产生心房内绝对干扰,形成房 性融合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