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控制和预防肥胖的措施
幼儿肥胖干预措施
幼儿肥胖干预措施幼儿肥胖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习惯的不健康,越来越多的幼儿正面临着肥胖的困扰。
为了有效干预幼儿肥胖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措施:1. 健康饮食教育:教育幼儿和家长关于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如鼓励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食品,限制高糖和高脂肪食品的摄入。
通过提供健康食谱和食物替代品,帮助幼儿和家长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
2. 增加体育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如户外游戏、球类运动和舞蹈。
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选择,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爱运动。
3. 家庭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幼儿肥胖的干预措施。
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制定健康饮食计划,一起进行户外活动,共同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4. 健康检查:定期进行幼儿的身体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和体脂肪含量。
通过及时监测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和干预肥胖问题。
5. 心理支持:肥胖问题可能对幼儿的自尊心造成负面影响。
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幼儿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自信心。
6. 健康生活环境:为幼儿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如提供新鲜的食物选择、鼓励户外活动和限制电子娱乐产品的使用时间。
创造一个积极的生活环境,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7. 教育宣传:开展幼儿肥胖的教育宣传活动,向幼儿、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传达肥胖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通过多种渠道,如学校、社区和媒体,提高公众对幼儿肥胖问题的认识。
通过以上干预措施,我们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预防和控制幼儿肥胖问题。
同时,这也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教育机构、家庭和整个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只有持续的努力和关注,才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学校如何采取措施防止学生肥胖
学校如何采取措施防止学生肥胖背景在现代社会中,学生肥胖问题日益突出。
肥胖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心理和社交问题。
因此,学校应采取措施来预防和解决学生肥胖问题。
目标本文旨在探讨学校如何采取措施防止学生肥胖,为学校提供一些简单而有效的策略。
措施1. 提供健康饮食选择:- 学校餐厅应提供多样化的健康饮食选择,包括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食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 鼓励学生选择均衡的饮食,减少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 提供食物营养信息,帮助学生和家长做出明智的选择。
2. 加强体育活动:- 定期组织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运动。
- 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项目,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
- 配备专业的体育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进行体育锻炼。
3. 增加健康教育:- 在课程中加入健康教育内容,教导学生正确的饮食和生活惯。
- 组织专题讲座和健康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 鼓励学生向家人传递健康知识,形成家庭共同关注健康的氛围。
4. 提供适当的休闲活动:- 在课间和课外时间提供适当的休闲活动,如跳绳、踢毽子等,帮助学生放松身心。
- 鼓励学生参与校园社团和俱乐部,提供丰富多样的兴趣爱好选择。
5. 家校合作:- 学校与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情况。
- 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向家长传达学校的健康政策和措施。
- 向家长提供肥胖防治的指导和建议,加强家庭对学生健康的关注。
结论学校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学生肥胖问题的发生。
通过提供健康饮食选择、加强体育活动、增加健康教育、提供适当的休闲活动以及与家长合作,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研究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肥胖儿童健康管理措施
幼儿园肥胖儿童健康管理措施摘要:我国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多样化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幼儿肥胖率逐年增加。
肥胖是危害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经过医学研究证明,肥胖症是一种热能代谢障碍,摄入的热量不能完全消耗,引起体内脂肪积累过多。
政府部门与各教育机构探讨肥胖幼儿健康管理措施,制定科学的幼儿饮食,从多方面预防肥胖幼儿的发生。
关键词:幼儿;肥胖症;健康管理措施1、幼儿肥胖症健康危害幼儿肥胖受不同因素影响,饮食上摄取含脂肪量多、高糖分的食物导致营养过剩,导致营养代谢综合征,造成体重严重超标。
其次幼儿易胖或易瘦体质会受父母遗传因素影响,幼儿肥胖可受先天性遗传因素影响,或是在后天生长过程中形成。
幼儿发生肥胖症影响身体素质,引发异常疾病,通常出现肢体发育异常、身体抵抗力下降、皮肤异常、代谢异常、影响呼吸等不同方面的危害。
1.1降低身体免疫力幼儿身体肥胖会降低身体抵抗力,身体各器官脂肪量明显增加,导致各器官功能下降,不能正常工作,使幼儿失去正常免疫力,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容易感染细菌、病毒。
1.2引起高血压幼儿肥胖症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经过医学研究显示,幼儿肥胖会使血压值增高,偏离正常血压值,这种状态会延续到成年甚至更长时间,影响以后的正常生活。
对患有高血压症状的幼儿对其病症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有2/1幼儿患有肥胖症。
肥胖症引起的高血压,对幼儿心血管系统、肾脏、神经系统都有一定危害性,要加以重视。
1.3导致血脂升高幼儿患上肥胖症会导致血脂升高,其症状为头晕、胸闷、头痛等症状。
幼儿在年龄尚小的时期血脂增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成长,家长必须让幼儿摄入充分的蔬菜水果,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避免摄入高盐、高油、高脂肪的食物,适量运动,从而更好的控制体重降低血脂。
1.4肥胖症会引起糖尿病的发生幼儿身体肥胖容易引起糖尿病的发生。
由于大量摄入高油脂、含糖量高的食物,在体内过多堆积脂肪,导致幼儿胰腺功能受损,从而出现血糖升高现象。
儿童肥胖的评估、治疗和预防解读
第 39卷第10 期河 北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Vol.39 No.102018年10月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Oct. 2018・1117・•指南解读•2017版《美国内分泌学会临床实践指南———儿童肥胖的评估、治疗和预防》解读皮亚雷,张亚男,张会丰*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关 键词] 肥 胖症 ;儿童 ;评 估;治 疗;预防;指南 ;解读 [中 图分 类号] R589.2[文 献标志 码] A截至到2015年,世界上有超过1 亿儿童和6亿 成人存在肥胖。
自1980年以来,70多个国家肥胖 患病率增加了1 倍,其 他 多数 国 家 的 患 病 率也 在 持 续上升。
1990年开始,与高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相关的疾病负担开始增加[1]。
1985— 2014年中国7~18岁学生超重、肥胖的检出率亦持 续增 长, 至2014 年 超重 及肥胖总检出率高 达 1 9.4%[2]。
儿童肥胖既是一种独立的慢性代谢性疾 病,也是儿童高血压、高血脂、2型糖尿病、脂肪肝、 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3],且增加 成年期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4]。
超重及肥胖快速增 长,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 问题[5-7]。
目前尚没有针对我国儿童肥胖防治的相 关共识及指南。
美国临床内分泌代谢杂志于2017 年更新了儿童肥胖评估、治疗及预防临床实践指 南[8],现对其进行解读,以期对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 防治起到有效指导作用。
参与指南制定者包括由内分泌学会任命的6名 专家组成的工作组、1 名方法专家及1 名医学作家。
工作组采用建议评估、发展和评价的评级(Gradingof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andEvaluation ,GRADE ) 系统进行证据质量和 推荐 强度的评估,采用一致的语言和图形描述证据质量 和推荐强度。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7)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7)王国年邓小明左明章(负责人) 米卫东黄文起黄宇光喻立文(共同执笔人) 鲁开智路琳(共同执笔人) 缪长虹薛荣亮一、肥胖的定义肥胖是由于环境、遗传以及内分泌等原因所引起的机体生理功能障碍,当长期摄入的食物热量超过能量消耗时,可发生肥胖。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评估患者体重状态最常用的衡量指标,即患者的体重(以kg计算)除以身高(以m计算)的平方(BMI=kg/m2)。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BMI≥25kg/m2为超重,≥30kg/m2为肥胖,针对亚太地区人群的体质及其与肥胖有关疾病的特点,BMI 23 kg/m2~24.9 kg/m2为肥胖前期,≥25 kg/m2 为肥胖(表1)。
BMI是一种较为粗略的指标,定义肥胖特异性高,敏感性低。
相等BMI值的女性体脂百分含量一般大于男性。
表1 WHO及亚太地区肥胖的分类在临床中使用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而不是BMI 来定义促成代谢综合征的脂肪重量成分。
腰围指腰部周径的长度,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程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
脂肪在身体内的分布,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的程度,与肥胖相关性疾病有更强的关联。
腰围的测量采用最低肋骨下缘与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中点作为测量点,被测者取直立位在平静呼气状态下,用软尺水平环绕于测量部位,松紧应适度,测量过程中避免吸气,并应保持软尺各部分处于水平位置。
我国提出了中国人肥胖诊断BMI界值,并结合腰围来判断相关疾病的危险度,见表2。
CT和MRI可以较精确的测定体脂的百分含量,但较为昂贵,难以普及。
表2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和腰围界限值与相关疾病*危险的关系注:*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体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他健康问题。
二、肥胖的流行病学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膳食结构的变化,肥胖已成为第六大疾病危险因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呈现全球流行的态势。
肥胖的干预-健康管理师考试
肥胖症的发生可起促进作用并激活这一趋势,而改 变膳食、加强体力活动对预防肥胖是有效的; Ø 有肥胖倾向的个体定期检查相关指标; Ø 要加强对高危个体监测体重和对肥胖症患者进行管 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8
肥胖干预策略
3.肥胖症和伴有并发症患者的针对性干预
26
肥胖干预策略
2.高危人群的选择性干预 有肥胖症高危因素的个体和人群,应重点预 防其肥胖程度进一步加重,预防出现与肥胖 相关的并发症。
•高危因素:有家族史、相关疾病、膳食 不平衡、体力活动少等。 •目标:增加该群体的知识和技能,减少 或消除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27
肥胖干预策略
2.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
肥胖干预措施
•2.增加身体活动量 •特殊说明:
•运动量(持续时间、运动强度)越大,坚 持时间越长,减少体重状况和保持减肥状态 的效果越好。 •运动量大小:根据个体情况、遵循由小到 大、从弱变强的原则。 •做高强度的运动之前最好做心肺运动测试 ,排除心血管疾病。
39
2、运动
• 安全,强度适宜 • 可接受性,易坚持 • 有氧运动(中等或低强度运
重度营养不良
肥胖的判定标准—— 腰围
A 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 男性大于或等于90cm 女性大于或等于85cm
B 腰围/臀围(waist to hip ratio, WHR) 男性WHR>0.92,女性WHR>0.81为中心性肥胖 男性WHR<0.92,女性WHR<0.81为周围型肥胖
超重与肥胖的膳食调整原则
• 控制总能量摄入
– 循序渐进,控制减重速度 – 肥胖者每日总能量摄入比原来日常水平减少约少600kcal(500kcal
儿童肥胖症的预防及早期干预分析
儿童肥胖症的预防及早期干预分析发表时间:2017-09-18T15:30:11.14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作者:杨思敏[导读] 对于儿童肥胖症患者实行早期的预防和相关手段的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其身体的各项指标,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四川省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目的对儿童肥胖症的预防以及早期干预的作用进行分析,进而为儿童肥胖症的早期预防提供建设性意见。
方法:对2016年5月-2017年5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10名儿童肥胖症患者的进行研究,并随机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别的患者均为55人。
对照组的儿童采用传统的减肥手段对其体重进行控制,研究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早期的干预和预防,并对比两组患者通过身材计算器计算的相关数值、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三围数值。
结果研究组的患者在进行早期干预和预防后,其身材各项数值以及收缩压、舒张压和三围数值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患者。
结论对于儿童肥胖症患者实行早期的预防和相关手段的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其身体的各项指标,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儿童肥胖症;早期干预;早期预防引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逐步发生改变。
对儿童来说,过量高热量事物的摄入以及缺乏体育锻炼等情况都会导致其体重显著上升,进而引发儿童肥胖症的出现。
近年来我国儿童肥胖症患者与日俱增,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儿童肥胖症的治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配合早期的预防和干预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
本研究对我院前来治疗的110名患者中的55名患者实行早期预防和干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一)基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10名儿童肥胖症患者进行分析比对,并将其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别的儿童均为55人。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7)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7)2017-12-13 09:01 来源:未知编辑:shuangkai 点击: 363王国年邓小明左明章(负责人) 米卫东黄文起黄宇光喻立文(共同执笔人) 鲁开智路琳(共同执笔人) 缪长虹薛荣亮一、肥胖的定义肥胖是由于环境、遗传以及内分泌等原因所引起的机体生理功能障碍,当长期摄入的食物热量超过能量消耗时,可发生肥胖。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评估患者体重状态最常用的衡量指标,即患者的体重(以kg计算)除以身高(以m计算)的平方(BMI=kg/m2)。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BMI≥25kg/m2为超重,≥30kg/ m2为肥胖,针对亚太地区人群的体质及其与肥胖有关疾病的特点,BMI 23 kg/m2~24.9 kg/m2为肥胖前期,≥25 kg/m2为肥胖(表1)。
BMI 是一种较为粗略的指标,定义肥胖特异性高,敏感性低。
相等BMI值的女性体脂百分含量一般大于男性。
表1 WHO及亚太地区肥胖的分类在临床中使用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而不是BMI来定义促成代谢综合征的脂肪重量成分。
腰围指腰部周径的长度,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程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
脂肪在身体内的分布,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的程度,与肥胖相关性疾病有更强的关联。
腰围的测量采用最低肋骨下缘与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中点作为测量点,被测者取直立位在平静呼气状态下,用软尺水平环绕于测量部位,松紧应适度,测量过程中避免吸气,并应保持软尺各部分处于水平位置。
我国提出了中国人肥胖诊断BMI界值,并结合腰围来判断相关疾病的危险度,见表2。
CT和MRI可以较精确的测定体脂的百分含量,但较为昂贵,难以普及。
表2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和腰围界限值与相关疾病*危险的关系注:*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体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他健康问题。
二、肥胖的流行病学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膳食结构的变化,肥胖已成为第六大疾病危险因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呈现全球流行的态势。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_共2页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过去20 年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陡然增长的态势。
2013 年《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就已指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6%,糖尿病成为严重影响国人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作为糖尿病患者,最纠结的就是每天该怎么吃,为此指南给出了八点建议。
推荐一,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葛声强调,患者要特别控制腰围、预防腹型肥胖,同时保持规律运动,每天至少运动30 分钟。
专家解读:1. 控制腰围,预防腹型肥胖,男性腰围不超过90 cm,女性腰围不超过85 cm;2. 合理饮食,预防营养不良,成年人BMI 应在18.5~23.9 kg/m 之间;23. 规律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 3 次,每次不少于20 分钟。
推荐二,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
推荐三,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葛声补充道,建议餐餐有蔬菜,深色蔬菜占到1/2 以上。
专家解读:1. 增加新鲜蔬菜摄入量以降低膳食GI,建议餐餐有蔬菜;2. 每日蔬菜摄入量300~500 克,深色蔬菜占1/2 以上,其中绿色叶菜不少于70%;3. 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GI 的水果。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吃水果、肉类等食物方面存在误区,被诊断为糖尿病后就有了诸多饮食禁忌”,葛声说,水果不是不能吃,而应该控制好每次摄入的时间和总量,建议两餐之间吃水果,每次在150g-200g 左右,甚至可以模仿水果拼盘,进行多样化的摄入。
推荐四,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同时减少肥肉摄入。
专家解读:1. 常吃鱼虾蟹贝及禽类,畜肉适量,减少肥肉摄入;2. 每周不超过 4 个鸡蛋、或每两天 1 个鸡蛋,不弃蛋黄;3. 限制腌制、烘烤、烟熏等加工肉类制品的摄入。
推荐五,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特别推荐每日摄入300g 的液态奶,临时加餐可选择坚果。
如何应对青少年生活中的肥胖问题
SPORTS SCIENCE|运动科学中图分类号:G8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02-(2021)-04-103-2-JF如何应对青少年生活中的肥胖问题张伟波(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550001)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改善,青少年肥胖问题日益严重。
青春期肥胖会导致青少年身体素质的衰退和身心发展的不健康遥36%的肥胖青少年成年后会发展成肥胖人群,肥胖将会增加他们有患上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且肥胖会增加心脏负荷,对人体多种生理功能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引发多种疾病。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可以确定遗传、环境和行为因素。
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先天性肥胖因素仍难以有效控制,但后天环境和个体行为会受到人为的影响。
缺乏锻炼、暴饮暴食和其他不健康的习惯是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原因。
运动是提高体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现减肥的重要途径。
运动减肥是通过适量的运动消耗来减少人体脂肪使得我们达到减肥目标。
同时,运动减肥还能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其他减肥方法对健康没有正面积极地影响。
由于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期,成人禁食、药物治疗、手术除脂、饥饿疗法和短期快速减肥疗法不适合青少年和青少年群体。
体育运动作为减肥的主要手段之一,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而且操作简便,使用方便,经济可靠,效果十分显著。
减肥的效果各不相同。
不同的高级运动。
对于肥胖者来说,选择和安排不同的运动类型、时间、频率和强度是很重要的,以获得最佳的整体效果。
然而,有关运动项目中不同肥胖指标对减肥效果的比较分析和研究相对较少。
因此,寻找有效的减肥方法对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对减肥运动方案进行系统合理的组合,以获得最佳的减肥运动方案,提高减肥运动方案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青少年肥胖减肥运动1、研究背景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质量的改善,但健康饮食意识的落后导致了许多年轻人的发胖,青少年的肥胖问题将会严重的影响我国的年轻后备力量的总体身体素质,长久下去会使得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下降,这一严重的问题已引起了专业学者的研究:如“药物饮食、针灸饮食、电疗饮食、运动饮食等”,运动节食比其他节食方法更科学有效。
青少肥胖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青少年肥胖问题的日益严重。
肥胖已成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本报告通过对青少年肥胖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旨在揭示青少年肥胖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统计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官方机构发布的青少年健康监测报告,以及相关学术研究论文。
2. 研究方法(1)描述性统计分析:对青少年肥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肥胖发生率、肥胖类型、地区分布等。
(2)相关性分析:分析肥胖与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饮食习惯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3)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青少年肥胖的关键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三、青少年肥胖现状1. 肥胖发生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2015年我国7-17岁青少年肥胖发生率为12.2%,其中男性为13.7%,女性为10.5%。
与2010年相比,肥胖发生率有所上升。
2. 肥胖类型青少年肥胖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是最常见的类型,占肥胖总数的95%以上。
3. 地区分布我国青少年肥胖问题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城市青少年肥胖发生率高于农村,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
四、青少年肥胖原因分析1.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青少年肥胖中起着重要作用。
父母双方或一方肥胖的青少年,肥胖发生率较高。
2. 生活方式(1)饮食习惯:青少年时期正值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需求较高。
然而,部分青少年存在暴饮暴食、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营养过剩。
(2)运动不足: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运动量不足,导致能量消耗降低。
3. 家庭因素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教育水平、家庭氛围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而影响肥胖发生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1.22•【文号】国办发〔2017〕12号•【施行日期】2017.01.22•【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慢性病防控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国办发〔2017〕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月22日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为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本规划所称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肾脏、骨骼、神经等疾病。
慢性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经济、社会、人口、行为、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方式、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状况等对健康的影响逐步显现,慢性病发病、患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群众慢性病疾病负担日益沉重。
慢性病影响因素的综合性、复杂性决定了防治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推进环境整治、烟草控制、体育健身、营养改善等工作,初步形成了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机制和防治服务网络。
慢性病防治工作已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健康支持性环境持续改善,群众健康素养逐步提升,为制定实施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为重点,以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为手段,提升全民健康素质,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可预防的慢性病发病、死亡和残疾,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促进全生命周期健康,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
2017-2018学生常见病干预措施
2017-2018学生常见病干预措施1)口腔卫生教育:将口腔卫生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口腔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口腔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2)定期口腔检查:每学期开展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疾病问题,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
3)改善膳食结构:减少含糖量高的食品和饮料摄入,增加富含钙、磷、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食品摄入,改善膳食结构,预防龋病和牙周疾病。
4)口腔保健:学生定期进行口腔保健,如刷牙、漱口等,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惯。
5)治疗和修复:对发现的龋齿和牙周疾病进行及时治疗和修复,提高龋齿充填率,控制牙龈炎患病率。
同时,加强对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水平。
以上就是我校针对常见疾病的健康促进措施,希望能够在学生健康成长的道路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针对沙眼的高发情况,应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将沙眼预防知识纳入学生健康教育计划,向学生传授沙眼的危害、预防等眼部卫生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惯。
特别要强调勤洗手、不揉眼、不共用毛巾等预防措施,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2)加强眼部卫生每天早晚洗脸、洗手,勤洗眼、眼周,保持眼部清洁。
不揉眼、不用脏手揉眼,不共用毛巾、洗脸盆等卫生用品,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3)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早发现沙眼症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加重,避免留下后遗症。
4)加强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垃圾,避免蚊虫等传播病原体。
特别要注意公共场所的卫生情况,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5)注重个人卫生保持个人卫生,勤换衣服、洗澡,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6)及时治疗如发现沙眼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科学治疗,避免病情加重,避免留下后遗症。
通过以上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沙眼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学生的眼部健康。
根据1995年《全国学生沙眼综合防治方案》,学生沙眼患病率要控制在5%以下。
为达成此目标,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开展健康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体重和预防肥胖措施
1、减少热量的供给要采取递减的方法。
正常的减肥速度是一个月内体重下降2~3公斤,不应速度过快,以免引起生理上的不良反应。
2. 控制主食、限制纯糖和甜食。
食量较大者,主食也应采用递减法。
一日三餐减去50~100克,逐步将主食控制在200~250克左右。
养成吃七八分饱的习惯,对含淀粉过多和极甜的食物,如马铃薯、红薯、果酱、糖果、蜜饯等尽量少用或不用。
主食最好粗杂粮混用,如小米、玉米、燕麦片、黑米和杂豆等。
3. 适当提高蛋白质的摄入量。
蛋白质是人体组织的主要组成成分,为保护体内组织器官的蛋白质不被消耗,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食物中的蛋白质要充分些,每日要适当提高。
可采用含蛋白质高脂肪少的肉类食品,如鱼、虾、鸡肉、牛肉、兔肉等,它们所含热量比猪肉低3~6倍。
少油的豆制品也是好的食品,而且对降低血脂有益。
4. 脂肪的摄入过多往往是肥胖者热能摄入过高的原因之一,因此要严格加以限制动物脂肪,烹调用植物油,但要在规定的数量之内。
不吃含脂肪高的食物,如黄油、奶油、油酥点心、花生、核桃、瓜籽,油煎炸食物,减肥阶段应禁用。
体重恢复后也要节制。
高脂血症者应限制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肝脏、内脏等。
想要减肥其实并不难,只要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肥胖再对其对症下药,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减肥也就不是难事,不过也有一些人的肥胖是有着遗传因素,就算不吃东西也会变胖,针对这种情况也就只能随遇而安、顺其自然了。
控制体重和预防肥胖措施
涧沟初级中学
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