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3文本解读 张衡:不仅仅是天文学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衡:不仅仅是天文学家
张衡,字平子,公元78年出生于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县石桥镇),因晚年曾当过三年河间相,后人又称他为河间相。张衡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文化巨人,他为天文学、地震学、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大科学家。他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写了不少诗和赋,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很高的地位。更令人钦佩的是,他还是东汉四大画家之一,在我国古代绘画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已故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给张衡的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令人景仰。
张衡语录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不要担心职位不够高,而应该想想自己的道德是不是完善;不要以自己的收入不够高而感到耻辱,而应该想想自己的学识够不够渊博。)
·共夙昔而不贰兮,固终始之所服也。(早晚恭敬没有二心啊,坚持始终所服事的礼义。)
·姑亦奉顺敦笃,守以忠信,得之不休,不获不吝。
·夫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坚冰作于履霜,寻木起于蘖栽。
·苟中情之端直兮,莫吾知而不恧(nǜ)。(如果我内心是正直的啊,没有人了解我,我也不惭愧。)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东汉大科学家张衡
东汉时期,也就是距今约一千八百多年前(公元117年),一台利用水力推动自动运转的大型天文仪器——“水运浑象”(连接到科学里程碑漏水转浑天仪)在东汉的京都洛阳制造成功了。仅仅相隔了二十年(公元138年),安置在京都洛阳的又一台仪器——“候风地动仪”准确地报告了西方千里之外发生的地震。这标志着人类开始了用仪器记录、研究地震的新纪元。这两台著名仪器的发明者就是张衡。
张衡,字平子,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出生于南阳郡西鄂县石桥镇(今河南省南阳市城北五十里)一个破落的官僚家庭。祖父张堪是地方官吏,曾任蜀郡太守和渔阳(今河
北省蓟县一带)太守。张衡幼年时候,家境已经衰落,有时还要靠亲友的接济。“自古英才多贫贱,从来纨绔少伟男”,正是这种贫困的生活对他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当时的南阳是经济和文化都很发达的地区,有“南都”之称。张衡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加上他自幼刻苦好学,在青少年时代就已经为后来从事文学和科学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家中的经卷典籍已经不能满足张衡的求知欲望了,于是从十六岁开始,他便离乡游学,广结学者名流。他曾到汉朝故都长安一带,游览了当地的名胜古迹,考察了周围的山川形势、物产风俗、世态人情。后来他又到了当时的首都洛阳,就读于最高学府——太学,并成为学识比较渊博的学者。当时,地方上曾经推举他做“孝廉”,公府也多次招聘他去做官,但都被他拒绝了。
张衡自幼就对文学有特殊的爱好和研究。他的文学作品很多,风格也各不相同。有的形式短小,重在抒情,如《归田赋》;有的气势磅礴,广写景物,如《二京赋》;有的特色突出,独树一格,如《四愁诗》《同声歌》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23岁的张衡应邀回乡出任南阳太守鲍德的主簿,掌管文书工作。并在办理政务之余,潜心于文学创作。他以游学长安和洛阳的见闻作为素材,先后花了十年工夫,于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写成著名的文学著作《东京赋》和《西京赋》,总称为《二京赋》。文中,张衡以很大的篇幅无情揭露、讽刺了当时京师中帝王贵族“取乐今日,遑恤我后,既定且宁,焉知倾”的腐败寄生生活,受到人们的欢迎而传诵于世。
后来,鲍德调任,张衡便辞职回家。掌握朝政的皇亲邓骘为了笼络士人,几次派人邀请张衡作他的幕僚,以增强自己这一派的势力。但张衡一方面厌恶外戚专权,一方面想专心钻研学问,都坚决地拒绝了。
在张衡34岁的时候,他的研究兴趣逐渐转到哲学和自然科学方面。他很喜爱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的哲学著作《太玄经》。《太玄经》的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引起了他很大的兴趣。《太玄经》里的一些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也给了张衡很大的启发。
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1年),张衡应征进京,先后任郎中、太史令、公车司马令等低、中级官职。其中担任太史令时间最长,前后达14年之久。太史令是主持观测天象、编订历法、候望气象、调理钟律(计量和音律)等事务的官员。在他任职期间,对天文历算进行了精密的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汉朝时,关于天体运动和宇宙结构的学说已经出现了三种: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盖天说创立最早,它认为天在上,地在下,天像一个半圆形的罩子,大地是平的,或者像一
个倒扣着的盘子。浑天说主张天是浑圆的,日月星辰会转入地下。至于大地,早期的浑天说认为大地是平的,东汉三国时期的陆绩(公元187年—219年)等进一步提出了大地是球形的概念,使浑天学说臻于完备。宣夜说却认为天没有一定的形状,而是无边无际的充满气体的空间,日、月、五星(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等都飘浮在气体中。
张衡根据自己对天体运行规律的认识和实际观察,认真研究了这三种学说,认为浑天说比较符合观测的实际。他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浑天理论,在西汉耿寿昌发明的浑天仪的基础上创制了一个能够精确证明浑天思想的“浑天仪”。他精通天文、历算,具有很强的革新思想,先后写出了《灵宪》《灵宪图》《浑天仪图注》等天文学著作,成为东汉中期浑天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衡之所以能够在科学上做出杰出成就,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和他坚持唯物观点,反对唯心主义和迷信思想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张衡一生为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谦虚谨慎、勤学不倦,在所从事的事业中表现出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畏强权、勇于进取的研究风格。而他不慕名利的高尚品德更值得我们学习。
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张衡请求告老还乡不准,又被调到朝中做尚书,但只任职一年就与世长辞了,终年61岁。
(有删节)
“木圣”张衡
我国天文学发展的历史是悠久的。到汉代已有盖天、宣夜和浑天等学派。盖天说认为,天如盖,盖心是北极,天盖左旋,日月星辰右转。宣夜说认为天无定形,日月星辰“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并不附着于“天体”之上。浑天说认为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天地乘气而立,载水而行。
宣夜说后来不幸失传了,盖天、浑天两说并行,竞相争鸣,比较科学的浑天说渐占上风。同时,观测天象的仪器也不断出现,如武帝时洛下闳制造了浑天仪,宣帝时耿寿昌又造了浑天仪,和帝时崔瑗的老师贾逵更制造了黄道铜仪。
张衡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成果。任太史令后,他更加勤奋地“研核阴阳”,终于“妙尽璇玑之正”。元初四年(公元117年),一件成就空前的铜铸浑天仪,被张衡造了出来。
浑天仪主体是几层均可运转的圆圈,最外层周长一丈四尺六寸。各层分别刻着内、外规,南、北极,黄、赤道,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还有“中”“外”星辰和日、月、五纬等等天象。仪上附着两个漏壶,壶底有孔,滴水推动圆圈,圆圈按着刻度慢慢转动。于是乎各种天文现象便赫然展现在人们眼前。这件仪器被安放在灵台大殿的密室之中。夜里,室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