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7心脏检查教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脏检查》课件
04 心脏检查的临床应用
心脏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心电图检查
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判断心 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
。
超声心动图检查
利用超声波技术观察心脏结构 和功能,诊断心脏瓣膜病、心 肌病、心包疾病等。
心脏核磁共振检查
通过强磁场和射频脉冲技术, 获取心脏高分辨率影像,用于 诊断心肌炎、心肌梗死等。
超声心动图检查
使用超声探头在患者胸部进行扫 描,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评估 心脏大小、室壁运动、瓣膜功能 等。
心脏MRI检查
患者进入MRI扫描仪,进行心脏 结构和功能的详细评估。MRI检 查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心脏影像, 有助于诊断心脏疾病。
心脏检查的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解答
注意事项
在进行心脏检查时,需要注意患者的安全,避免过度刺激和不必要的痛苦。同 时,要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以便为患者提供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根据检查结果及时咨询医生, 了解病情和治疗建议。
定期复查
对于已知心脏疾病患者,应遵 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
病情变化。
02 常见心脏疾病及其检查
冠心病及其检查
冠心病概述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 起的心脏病,常见症状包括胸痛、胸 闷等。
冠心病检查方法
冠心病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前需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和 情绪激动;检查后需密切关注病情变 化,及时就医。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
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生成心脏结构和功能的 详细图像,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 价值。
心脏CT
采用X射线旋转扫描技术,获取心脏的三维图像 ,对于心脏血管病变、心肌病变等具有较高的诊 断准确性。
心脏检查技术的优缺点比较
心脏检查最新ppt课件[文字可编辑]
部呼吸震颤感类似,又称猫喘;是器质性心血管病 的体征。 ? 发生机制:系血液流经狭窄的口径或循异常的方向 流动形成湍流而造成瓣膜、血管壁或心腔壁震动传 至胸壁所致。发生机制与杂音相同。 ? 部位、来源、时期 。 ? 临床意义:临床上凡触及震颤均可认为有器质性心 脏病变;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及狭窄性瓣膜病,瓣 膜关闭不全少见。有震颤一定有杂音,但有杂音不 一定有震颤 。
其它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烧、严重贫血时心尖搏动增 强范围增大;
–左侧胸腔积液积气时,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
9
负性心尖搏动(Inward impulse)
1.定义: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 2.见于:
–粘连性心包炎,心包与周围组织广 泛粘连
–重度右室肥大,心脏顺钟向转位, 左室后移位
10
心前区异常搏动
–心脏增大,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特别是儿童时期 心脏显著增大时,由于胸廓骨骼尚在发育中,可 使前胸受压而向外隆起。儿童时期的器质性心脏 病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少数见于风湿性心脏病 和心肌炎后心肌病。
–鸡胸(pigeon breast ),多见于儿童为佝偻病 所致的胸骨前凸。
–大量心包积液,可显示出心前区饱满 。
–胸部疾病所致纵隔移位:
? 一侧胸腔积液或气胸,可将心尖搏动推向健侧, ? 一侧胸膜粘连或肺不张,可使心尖搏动向健侧移位
–腹部疾病所致横隔移位:大量腹水、腹部肿瘤等可 使膈位置上移、心尖搏动上移。
7
强度和范围的改变
生理影响因素:
–身体消瘦、儿童和肋间增宽可使心尖搏动 增强、范围增大。
–相反,体胖或肋间间隙狭窄时心尖搏动弱、 范围小。
–剧烈活动、情绪激动、兴奋时,心脏活动 强,心尖搏动亦增强。
8
其它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烧、严重贫血时心尖搏动增 强范围增大;
–左侧胸腔积液积气时,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
9
负性心尖搏动(Inward impulse)
1.定义: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 2.见于:
–粘连性心包炎,心包与周围组织广 泛粘连
–重度右室肥大,心脏顺钟向转位, 左室后移位
10
心前区异常搏动
–心脏增大,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特别是儿童时期 心脏显著增大时,由于胸廓骨骼尚在发育中,可 使前胸受压而向外隆起。儿童时期的器质性心脏 病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少数见于风湿性心脏病 和心肌炎后心肌病。
–鸡胸(pigeon breast ),多见于儿童为佝偻病 所致的胸骨前凸。
–大量心包积液,可显示出心前区饱满 。
–胸部疾病所致纵隔移位:
? 一侧胸腔积液或气胸,可将心尖搏动推向健侧, ? 一侧胸膜粘连或肺不张,可使心尖搏动向健侧移位
–腹部疾病所致横隔移位:大量腹水、腹部肿瘤等可 使膈位置上移、心尖搏动上移。
7
强度和范围的改变
生理影响因素:
–身体消瘦、儿童和肋间增宽可使心尖搏动 增强、范围增大。
–相反,体胖或肋间间隙狭窄时心尖搏动弱、 范围小。
–剧烈活动、情绪激动、兴奋时,心脏活动 强,心尖搏动亦增强。
8
心脏检查 ppt课件
胸骨左缘第3-4肋间: 右心室肥大
剑突下搏动: 肺气肿或右室肥大 腹主动脉搏动
心脏检查
剑突下搏动的鉴别
右心室肥大
深吸气时
手指平放于剑突下 向上后方加压
搏动增强 冲击指尖
腹主动脉瘤
搏动减弱 冲击手指掌面
心脏检查
右室大
剑突下
心脏检查
锁骨上窝搏动
心脏检查
二、 触诊(Palpation)
❖ 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 ❖ 震颤(thrill) ❖ 心包摩擦感
心脏检查
心脏检查的注意事项
1、环境安静(quiet) 2、光线适当(light) 3、位置正确(position) 4、优质听诊器(stethophone) 5 、充分暴露(exposure)
心脏检查
一、视诊(inspection)
体位:尽可能取卧位
心脏检查
视诊内容
心前区隆起与凹陷 心尖博动(apical impulse) 心前区异常搏动
心脏检查
右心室肥大
心尖搏动
向左移位 风心二狭
心脏检查
3. 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
生理情况下
搏动减弱,范围缩小:胸壁肥厚、乳房悬垂、 肋间隙狭窄
搏动增强,范围扩大:胸壁薄、肋间隙增宽 搏动增强:剧烈运动、情绪激动
心脏检查
3. 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
病理情况下
增强:发热、严重贫血、甲亢、左室肥大 减弱:
先左后右 由下而上 由外及内
左起自心尖搏动外2—3cm,,叩至第二肋间 右从肝上界的上一肋开始,叩至第二肋间
2.采取适当手法 3.叩诊力度适中
心脏检查
叩诊方法
心脏检查
叩诊内容
相对浊音界:心脏左右缘被 肺遮盖的部分 叩诊呈相对浊音 反映心脏的实际大小
剑突下搏动: 肺气肿或右室肥大 腹主动脉搏动
心脏检查
剑突下搏动的鉴别
右心室肥大
深吸气时
手指平放于剑突下 向上后方加压
搏动增强 冲击指尖
腹主动脉瘤
搏动减弱 冲击手指掌面
心脏检查
右室大
剑突下
心脏检查
锁骨上窝搏动
心脏检查
二、 触诊(Palpation)
❖ 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 ❖ 震颤(thrill) ❖ 心包摩擦感
心脏检查
心脏检查的注意事项
1、环境安静(quiet) 2、光线适当(light) 3、位置正确(position) 4、优质听诊器(stethophone) 5 、充分暴露(exposure)
心脏检查
一、视诊(inspection)
体位:尽可能取卧位
心脏检查
视诊内容
心前区隆起与凹陷 心尖博动(apical impulse) 心前区异常搏动
心脏检查
右心室肥大
心尖搏动
向左移位 风心二狭
心脏检查
3. 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
生理情况下
搏动减弱,范围缩小:胸壁肥厚、乳房悬垂、 肋间隙狭窄
搏动增强,范围扩大:胸壁薄、肋间隙增宽 搏动增强:剧烈运动、情绪激动
心脏检查
3. 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
病理情况下
增强:发热、严重贫血、甲亢、左室肥大 减弱:
先左后右 由下而上 由外及内
左起自心尖搏动外2—3cm,,叩至第二肋间 右从肝上界的上一肋开始,叩至第二肋间
2.采取适当手法 3.叩诊力度适中
心脏检查
叩诊方法
心脏检查
叩诊内容
相对浊音界:心脏左右缘被 肺遮盖的部分 叩诊呈相对浊音 反映心脏的实际大小
心脏检查 ppt课件
心前区隆起
(2)胸骨右缘2肋间隆起 主动脉弓动脉瘤 升主动脉扩张
(3)心前区饱满
成人大量心包积液
back
心前区扁平,见于:扁平胸 鸡胸 漏斗胸
back
(二)心尖搏动 1、正常心尖搏动 位置 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 0.5~1.0cm处
范围
直径计算为2.0~2.5cm
心尖搏动的改变
心尖搏动位置的改变 心尖搏动强弱及范围的改变
左侧应轻叩诊
注意(坐位扳指手法)
叩诊心脏浊音界时板指的位置
叩诊顺序
– – 由左而右、由下而上、由外而内 左侧:
由心尖搏动肋间隙,从外2-3cm处开始 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
右侧:
先叩出肝上界, 在其上一肋间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扣到浊音或者达到胸骨右缘
正常成人心浊音界 右界(cm) 肋间 左 (cm)
③体位:
卧位时,心尖搏动可较坐位高一肋间。 右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向右移1.0~ 2.5cm。
左侧卧位时,向左移2~3cm。
④呼吸: 深吸气时,因膈肌下降,心尖搏动可下移至第六肋间。 深呼气时,膈肌上升,心尖搏动则向上移。
2、心尖搏动位置的改变
病理条件
心脏疾病 左心室增大—向左下移位 右心室增大—向左移位
2~3 Ⅱ 2 ~3
界
2~3
3~4
Ⅲ
Ⅳ
3.5~4.5
5~6
Ⅴ
7~9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10cm)
心各部在胸壁的投影
左界:
• 2肋间处:肺动脉段 • 3肋间处;左心耳 • 4、5肋间为左心室
心界各部分组成
右界:
• 2肋间处: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 • 3肋间以下为右心房
《心脏检查》PPT课件
(3)单一心音的改变:
影响S1强度的因素: 房室瓣的位置:呈负相关
心室内压上升速率:精呈选课正件pp相t 关
22
瓣膜的活动性: 瓣膜轻度钙化而活动不受限,S1 ↑ 瓣膜严重钙化粘连使其活动受限,S1 ↓
瓣膜结构的完整性:若完整性遭破坏,S1则↓ ⑴ S1增强:常见于二尖瓣狭窄 ⑵ S1减弱:常见于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S1、S2鉴别要点:产生机理、听诊特点、 临床意义、与心尖搏动的关系
(二)心音异常:
1.心音强度的异常:
精选课件ppt
21
(1)S1、S2同时↑: 生理性—运动后、胸壁较薄者 病理性—见于甲亢、贫血、发热等
(2)S1、S2同时↓: 生理性—肥胖 病理性—心包积液、肺气肿、胸腔积液、 积气心肌炎、心梗等。
(2)胸部疾患:积液精、选课积件ppt气、肺不张等
3
65
男 性 ,
岁 , 右 位 心
精选课件ppt
4
(3)腹部疾患:各种原因引起的膈肌上抬
(二)心尖搏动的范围及强度: 1. 正常范围及强度
2. 病理性改变: 左心室增大—主要呈抬举性搏动 右心室增大—主要呈弥散性搏动 心尖搏动↓/消失—心肌炎、心肌病、心包
(3) 左心房增大与肺动脉段扩张: 心外形呈梨型心,见于风心二窄。
(4) 全心扩大:心界向两侧扩大。见于心包积 液、心肌病等。(注意鉴别)
2. 心外因素对心界的影响:
肺气肿—心浊音界缩小
其它: 胸、腹腔积液,肺实变等均可影响心界
精选课件ppt
8
精选课件ppt
9
精选课件ppt
10
精选课件ppt
11
2、心音性质的改变:钟摆律与胎心律
3、心音分裂: (1)S1分裂:
心脏查体课PPT课件
•
•
触诊时感到的一种细微颤动
为器质性心脏病的体征之一
2.产生机制
•
血流经过狭窄或关闭不全的瓣膜口、 异常通道流到宽广部位而产生湍流, 由此引起血管壁、心壁、瓣膜震动传 到胸壁所致。与杂音产生机制相同。 注意其来源、时相、意义。
一般与病变程度呈正比关系(过分严 重时减弱)
•
二、震颤
3.意义(见下表) • 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 狭窄、先天性心脏病 4.意义与时相 • 收缩期震颤: 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 • 舒张期震颤:二尖瓣狭窄 • 连续性震颤:动脉导管未闭(PDA) 5.影响因素 • 声音频率:有震颤一定有杂音,但有杂音不一 定有震颤。 • 心脏与胸壁的距离
尖搏动。
◇见于: 粘连性心包炎 重度右心室肥大(顺钟转向)并占据心尖时
二、心尖搏动
心前区异常搏动
心底部搏动 1.胸骨左缘第2、3肋间搏动: ◆肺动脉扩张 2.胸骨右缘第2肋间搏动: ◆升主动脉扩张 图片 3.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 ◆右心室肥大 4.剑突下搏动: ◆右心室肥大 ◆腹主动脉瘤 如何鉴别?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部位
胸骨左缘第2肋间 胸骨右缘第2肋间
时期
收缩期 收缩期
常见病变
肺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3-4肋间 胸骨左缘第2肋间 心尖区 心尖区
收缩期 连续性 收缩期 舒张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狭窄
返回
三、心包摩擦感
1.定义 • 心包脏壁两层摩擦产生的震动,传到胸壁。 2.机理 • 心包炎时,脏、壁二层粗糙,摩擦而产生的震 动。 3.意义 • 各种心包炎(pericarditis) 4.触诊部位 图片 • 心前区。收缩期、舒张期皆可触及。前倾坐位 、呼气末明显。心包积液(pericardiol effusion)时消失。
心脏检查(心脏视诊)PPT课件
14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图
15
16
心脏叩诊
17
心脏叩诊
叩诊方法
1.方法:间接叩诊法,轻、中度叩法 2.顺序:先左后右,由下到上,由内到外
叩诊内容
1.心浊音界 2.心浊音界的改变及意义
18
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音界
19
心脏浊音界各部分的组成
20
心浊音界改变的心脏因素和临床常见疾病
21
靴型心
心尖部可闻及4/6级 隆隆样DM
51
杂音的影响因素
体位 运动 呼吸
52
杂音的临床意义
杂音的分类 器质性杂音:较粗糙、强度高,与瓣膜自身改变有关 功能性杂音:较柔和、强度低,无心脏瓣膜病变,与“环境”改变
有关。 生理性杂音 病理性杂音
53
几种重要的杂音
收缩期杂音 二尖瓣区 功能性:心动过速,左心室扩张 器质性:风湿性心脏病等 全收缩期一贯型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
第一心音
产生机制: 心室等容收缩期,二尖瓣、三尖瓣关闭,瓣叶突然紧张产 生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二尖瓣关闭在前,三尖瓣关闭在后,但两成分相距很近,
人耳不能分辨,听诊仅为一个声音 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
32
第一心音
听诊特点:
音调较低钝(55—58Hz) 强度较响 历时较长(持续约0.1s) 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 心尖部听诊最清楚
37
第四心音
产生机制: 在心室舒张末期,收缩期前,与心房收缩使二尖瓣、三尖
瓣及其相关结构突然紧张振动有关。
38
第四心音
听诊特点:
低调、沉浊而弱 在心尖部及其内侧较明显
生理情况下一般听不到,属 病理性
39
心音改变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图
15
16
心脏叩诊
17
心脏叩诊
叩诊方法
1.方法:间接叩诊法,轻、中度叩法 2.顺序:先左后右,由下到上,由内到外
叩诊内容
1.心浊音界 2.心浊音界的改变及意义
18
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音界
19
心脏浊音界各部分的组成
20
心浊音界改变的心脏因素和临床常见疾病
21
靴型心
心尖部可闻及4/6级 隆隆样DM
51
杂音的影响因素
体位 运动 呼吸
52
杂音的临床意义
杂音的分类 器质性杂音:较粗糙、强度高,与瓣膜自身改变有关 功能性杂音:较柔和、强度低,无心脏瓣膜病变,与“环境”改变
有关。 生理性杂音 病理性杂音
53
几种重要的杂音
收缩期杂音 二尖瓣区 功能性:心动过速,左心室扩张 器质性:风湿性心脏病等 全收缩期一贯型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
第一心音
产生机制: 心室等容收缩期,二尖瓣、三尖瓣关闭,瓣叶突然紧张产 生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二尖瓣关闭在前,三尖瓣关闭在后,但两成分相距很近,
人耳不能分辨,听诊仅为一个声音 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
32
第一心音
听诊特点:
音调较低钝(55—58Hz) 强度较响 历时较长(持续约0.1s) 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 心尖部听诊最清楚
37
第四心音
产生机制: 在心室舒张末期,收缩期前,与心房收缩使二尖瓣、三尖
瓣及其相关结构突然紧张振动有关。
38
第四心音
听诊特点:
低调、沉浊而弱 在心尖部及其内侧较明显
生理情况下一般听不到,属 病理性
39
心音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别于明确的肿块 ➢癌的可能
同侧腋淋巴结肿大
➢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可为唯一症状:“隐性乳腺癌”
检查方法
• 乳腺钼靶检查:简单价廉,作为普查手段 • 彩超检查: 与钼靶二者联合应用,准确率达
心脏本身因素
心脏本身因素1
左心室增大
表现:心界向左下增大,心腰加深,靴形心 见于:主动脉瓣病变及高血压心脏病
右心室增大
表现:心界向两侧增大,心尖左上翘 见于:单纯二尖瓣狭窄、肺心病
左、右心室增大
表现:心界向两侧增大,称普大心 见于:扩张型心肌病、克山病
心脏本身因素2
左心房及肺动脉段增大
右手全手掌 手掌掌侧(小鱼际)—震颤 示指、中指的指腹—心尖搏动
心脏触诊
触诊内容
一.心尖与心前区搏动
心尖部抬举性搏动:
左心室肥厚特征性体征
震荡(shock):一种短促的拍击感
心音亢进或奔马律、开瓣音等
二.震颤(thrill) 三.来自包摩擦感震颤一.是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感,是器 质性心血管病的特征性体征之一
1-2个百分点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成为妇女第一位恶性肿瘤
流行病学
• 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近百倍 • 危险因素: • 初潮早于13岁,绝经大于55岁 • 初次足月产年龄大于30岁 • 一级直系家属乳腺癌史 • 乳腺良性疾病 • 肥胖 • 电离辐射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 病史 有无内分泌系统疾患及以往应用内 分泌激素情况(包括避孕药);乳腺区是 否反复接受过放射性照射;有无家族史 (特别是母系);有无乳腺疾患及治疗情 况等
叩诊
一.叩诊方法
患者坐位:
板指与肋间垂直
患者平卧位:
板指与肋间平行
顺序: 从清—浊
注意:
叩诊
心脏的绝对浊音界和相对浊音界
叩诊
一.叩诊顺序
由左而右、由下而上、由外而内 左侧:
由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 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右侧:
先叩出肝上界, 在其上一肋间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7心脏检查
心脏物理检查的基本条件
一.安静的环境 二.适当的光线,来自患者的左侧 三.患者卧位或坐位,检查者在其右侧 四.适宜的听诊器
内容
一.视 诊 二.触 诊 三.叩 诊 四.听 诊
1. 视 诊
❖ 检查方法:视诊时患者仰卧位,检查者站在患
者的右侧,视线与胸廓同高,切线位观察
❖ 视诊内容:
心前区 心尖搏动 心前区异常搏动
中国癌症现状
• 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环境和 生活方式发生了快速变化
• 2 人口结构快速向老龄化转变
• 3 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癌谱将呈现 特征性变化
乳腺癌发病概况
➢女性第一位恶性肿瘤,每年120万妇女患乳腺 癌,50万人死于乳腺癌.
➢发病率以2%/年的速度递增 ➢我国现状以3% - 4% /年的速度递增,超出全球
乳头溢血
➢伴乳房肿块, 1/3为癌 ➢不伴乳房肿块, 1/10以上为癌 ➢高危:50岁以上、血性溢液、单管
乳头改变
➢乳头回缩、固定 ➢反复脱屑糜烂结痂 ➢乳头糜烂消失
乳房皮肤改变
➢皮肤粘连:“ 酒窝征” ➢皮肤红肿:“橘皮样变” ➢皮肤结节:“卫星结节” ➢皮肤受侵:破溃、盔甲样改变
局限性腺体增厚
二.机制:与杂音相同 三.一般情况下,震颤的强弱与病变狭窄程度、
血流速度和压力阶差成正比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时相 收缩期
舒张期 连续性
部位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胸骨左缘第3-4肋间 心尖区 心尖区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常见疾病
AS
PS
VSD 重度MR
MS PDA
3. 叩 诊
一.叩诊目的:确定心界的大小及形状
叩诊
一.心浊音界
正常心浊音界
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
叩诊
心脏各部在胸壁的投影
叩诊
右(cm)
肋间
左(cm)
2~3
Ⅱ
2~3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音界
心浊音界改变
心脏移位
横膈位置上移:肥胖、小儿、妊娠、腹水等 一侧胸膜增厚、肺不张—心界移向患侧 一侧胸腔积液、气胸 —心界移向健侧
表现:心界在胸骨左缘2、3肋间增大 心腰丰满或膨出,梨形心
见于: 二尖瓣狭窄
心包积液
表现:坐位时呈烧瓶样 卧位时心底部浊音界增宽
升主动脉瘤或主动脉扩张
表现:心界在胸骨右缘1、2肋间增宽
二尖瓣狭窄-梨形心 见:双心影,第三弓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南昌市三医院 欧阳倩雯
癌症成为一个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
心尖搏动-1
一.概念:左室收缩时,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
使肋间软组织向外搏动
二.正常心尖搏动:
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 搏动范围为2.0-2.5cm
心尖搏动-2
3. 心尖搏动移位
横膈位置的影响 纵隔位置的影响
一侧胸膜增厚、肺不张——心尖搏动移向患 侧 一侧胸腔积液、气胸 —— 心尖搏动移向健 侧
叩诊结果:绝对浊音区与相对浊音区 相对浊音区反映了心脏的实际大小
心界各部分组成
一.
1. 2.
左界:
1. 2肋间处:肺动 脉段
2. 3肋间处:左心 耳
3. 4、5肋间为左 心室
右界:
1. 2肋间处:升主 动脉和上腔静脉
2. 3肋间以下为右 心房
心底部
1. 2肋间以上为心
叩诊
心脏边界与肺脏重叠关系 示意图
• 年龄是参考因素之一 : 25岁以下可能性小, 高峰年龄45-54岁
临床表现
➢无痛性肿块 ➢乳头湿疹样变、回缩固定 ➢皮肤恶性征象 ➢乳头溢血性液 ➢局限性腺体增厚 ➢同侧腋淋巴结肿大
无痛性肿块
➢80%为首发症状 ➢1/3好发于外上象限 ➢单发,偶多发 ➢边界、质地、活动度 ➢1/3伴疼痛不适
心脏增大 体位
心尖搏动-3
4. 心尖搏动强度变化
心尖搏动增强
运动、激动 发热、贫血、甲亢 左室肥大
心尖搏动减弱
扩心病、AMI 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
5. 负性心尖搏动
粘连性心包炎 重度右心室肥大(顺钟转向)
2. 触 诊
一.触诊应与视诊相互应证 二.触诊的手法
• 近三十年来,癌症发病数以年均3%-5%的 速度递增,75%新增病例发生在新兴工业 国家及发展中国家
• 癌症已经成为人类第二位死因,超过艾滋 病、结核、疟疾致死病例的总和
• WHO要求各会员国制定国家癌症防控规划, 指出: If you’re not planning, you’re planning to fail
同侧腋淋巴结肿大
➢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可为唯一症状:“隐性乳腺癌”
检查方法
• 乳腺钼靶检查:简单价廉,作为普查手段 • 彩超检查: 与钼靶二者联合应用,准确率达
心脏本身因素
心脏本身因素1
左心室增大
表现:心界向左下增大,心腰加深,靴形心 见于:主动脉瓣病变及高血压心脏病
右心室增大
表现:心界向两侧增大,心尖左上翘 见于:单纯二尖瓣狭窄、肺心病
左、右心室增大
表现:心界向两侧增大,称普大心 见于:扩张型心肌病、克山病
心脏本身因素2
左心房及肺动脉段增大
右手全手掌 手掌掌侧(小鱼际)—震颤 示指、中指的指腹—心尖搏动
心脏触诊
触诊内容
一.心尖与心前区搏动
心尖部抬举性搏动:
左心室肥厚特征性体征
震荡(shock):一种短促的拍击感
心音亢进或奔马律、开瓣音等
二.震颤(thrill) 三.来自包摩擦感震颤一.是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感,是器 质性心血管病的特征性体征之一
1-2个百分点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成为妇女第一位恶性肿瘤
流行病学
• 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近百倍 • 危险因素: • 初潮早于13岁,绝经大于55岁 • 初次足月产年龄大于30岁 • 一级直系家属乳腺癌史 • 乳腺良性疾病 • 肥胖 • 电离辐射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 病史 有无内分泌系统疾患及以往应用内 分泌激素情况(包括避孕药);乳腺区是 否反复接受过放射性照射;有无家族史 (特别是母系);有无乳腺疾患及治疗情 况等
叩诊
一.叩诊方法
患者坐位:
板指与肋间垂直
患者平卧位:
板指与肋间平行
顺序: 从清—浊
注意:
叩诊
心脏的绝对浊音界和相对浊音界
叩诊
一.叩诊顺序
由左而右、由下而上、由外而内 左侧:
由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 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右侧:
先叩出肝上界, 在其上一肋间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7心脏检查
心脏物理检查的基本条件
一.安静的环境 二.适当的光线,来自患者的左侧 三.患者卧位或坐位,检查者在其右侧 四.适宜的听诊器
内容
一.视 诊 二.触 诊 三.叩 诊 四.听 诊
1. 视 诊
❖ 检查方法:视诊时患者仰卧位,检查者站在患
者的右侧,视线与胸廓同高,切线位观察
❖ 视诊内容:
心前区 心尖搏动 心前区异常搏动
中国癌症现状
• 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环境和 生活方式发生了快速变化
• 2 人口结构快速向老龄化转变
• 3 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癌谱将呈现 特征性变化
乳腺癌发病概况
➢女性第一位恶性肿瘤,每年120万妇女患乳腺 癌,50万人死于乳腺癌.
➢发病率以2%/年的速度递增 ➢我国现状以3% - 4% /年的速度递增,超出全球
乳头溢血
➢伴乳房肿块, 1/3为癌 ➢不伴乳房肿块, 1/10以上为癌 ➢高危:50岁以上、血性溢液、单管
乳头改变
➢乳头回缩、固定 ➢反复脱屑糜烂结痂 ➢乳头糜烂消失
乳房皮肤改变
➢皮肤粘连:“ 酒窝征” ➢皮肤红肿:“橘皮样变” ➢皮肤结节:“卫星结节” ➢皮肤受侵:破溃、盔甲样改变
局限性腺体增厚
二.机制:与杂音相同 三.一般情况下,震颤的强弱与病变狭窄程度、
血流速度和压力阶差成正比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时相 收缩期
舒张期 连续性
部位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胸骨左缘第3-4肋间 心尖区 心尖区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常见疾病
AS
PS
VSD 重度MR
MS PDA
3. 叩 诊
一.叩诊目的:确定心界的大小及形状
叩诊
一.心浊音界
正常心浊音界
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
叩诊
心脏各部在胸壁的投影
叩诊
右(cm)
肋间
左(cm)
2~3
Ⅱ
2~3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音界
心浊音界改变
心脏移位
横膈位置上移:肥胖、小儿、妊娠、腹水等 一侧胸膜增厚、肺不张—心界移向患侧 一侧胸腔积液、气胸 —心界移向健侧
表现:心界在胸骨左缘2、3肋间增大 心腰丰满或膨出,梨形心
见于: 二尖瓣狭窄
心包积液
表现:坐位时呈烧瓶样 卧位时心底部浊音界增宽
升主动脉瘤或主动脉扩张
表现:心界在胸骨右缘1、2肋间增宽
二尖瓣狭窄-梨形心 见:双心影,第三弓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南昌市三医院 欧阳倩雯
癌症成为一个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
心尖搏动-1
一.概念:左室收缩时,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
使肋间软组织向外搏动
二.正常心尖搏动:
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 搏动范围为2.0-2.5cm
心尖搏动-2
3. 心尖搏动移位
横膈位置的影响 纵隔位置的影响
一侧胸膜增厚、肺不张——心尖搏动移向患 侧 一侧胸腔积液、气胸 —— 心尖搏动移向健 侧
叩诊结果:绝对浊音区与相对浊音区 相对浊音区反映了心脏的实际大小
心界各部分组成
一.
1. 2.
左界:
1. 2肋间处:肺动 脉段
2. 3肋间处:左心 耳
3. 4、5肋间为左 心室
右界:
1. 2肋间处:升主 动脉和上腔静脉
2. 3肋间以下为右 心房
心底部
1. 2肋间以上为心
叩诊
心脏边界与肺脏重叠关系 示意图
• 年龄是参考因素之一 : 25岁以下可能性小, 高峰年龄45-54岁
临床表现
➢无痛性肿块 ➢乳头湿疹样变、回缩固定 ➢皮肤恶性征象 ➢乳头溢血性液 ➢局限性腺体增厚 ➢同侧腋淋巴结肿大
无痛性肿块
➢80%为首发症状 ➢1/3好发于外上象限 ➢单发,偶多发 ➢边界、质地、活动度 ➢1/3伴疼痛不适
心脏增大 体位
心尖搏动-3
4. 心尖搏动强度变化
心尖搏动增强
运动、激动 发热、贫血、甲亢 左室肥大
心尖搏动减弱
扩心病、AMI 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
5. 负性心尖搏动
粘连性心包炎 重度右心室肥大(顺钟转向)
2. 触 诊
一.触诊应与视诊相互应证 二.触诊的手法
• 近三十年来,癌症发病数以年均3%-5%的 速度递增,75%新增病例发生在新兴工业 国家及发展中国家
• 癌症已经成为人类第二位死因,超过艾滋 病、结核、疟疾致死病例的总和
• WHO要求各会员国制定国家癌症防控规划, 指出: If you’re not planning, you’re planning to f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