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培训材料精品PPT课件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培训材料
精选ppt
25
没有包括其流域范围,重要的线路工程两侧 没有外扩500—1000m等等;②评估范围确定 理由论述不足或没有说明外扩的理由,只说 明××方向外扩多少米;③项目类型确定依 据不充分或表达不清楚,有些简单写按照 “技术要求”确定,但技术要求中并没有列 出所评项目的重要性;④地质环境复杂程度 分类表述不准确或漏项。
精选ppt
11
技术要求修改前后的主要变化: 1999年实行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
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与2003年实施的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的主要不同点:
1、名称不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 评估改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评估的 内涵更广,不仅是针对建设用地开展地质灾 害危险性评估,包括城市规划区、村镇规划 等也可能需要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现名 称更加准确。
总体要求
地质环 境条件
现状评估
预测评估
防治措 施建议
成果名称
一级
充足的资料 充分论证
查明
各类灾害体 对各类灾害可能
逐一现状评 性与危害程度分
估
别预测评估
有效的
评估报告
二级
足够的资料 综合分析
基本查明
各类灾害逐 一初步评估
对各类灾害可能 性与危害程度分 别进行初步预测 评估
可行的
评估报告
三级
必要的资料 进行分析
精选ppt
22
估工作无任何关系的成果;③有些成果比例尺 太小,评估无法利用;④对所列成果缺少必要 的评述,不清楚究竟本次评估是否可利用;⑤ 本次评估直接引用的成果缺乏评述。 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要点:工作程序在技术要求中有固定的框图, 工作方法可分为收集资料、野外调查、物探、 钻探、取样测试、综合研究等系列过程,野外 完成的各项工作均作为实物工作量统计。同时 对野外工作三级质量管理和结果进行评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课件
对地面沉降、砂土液化等可进行定量分析的灾种,属 一、二级评估的应进行定量或半定量分析并列出相应的参 数或计算公式。
地质环境简单地区:以野外综合调查和收集资料为主, 可适当进行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9
3、报告编制 是整个评估工作的重点,要求编制人员具有较
高的专业素质、工作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
报告内容包括文字和图件两部分,要点是对野 外调查成果、试验、探测结果及各类资料进行综合 整理、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现状评估、 预测评估及综合评估。
3.2.2.1 区域地质构造位置 3.2.2.2 区内主要断裂及褶皱构造 3.2.2.3 地层分布及特征 3.2.2.4 岩浆岩
3.2.3 水文地质特征 3.2.4 工程地质特征 3.2.5 地震地质概况 4. 危险性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估 4.1 地质灾害类型的确定
4.2 现状评估 4.2.1 活动断裂
对采用物探、钻探、槽探等手段进行测量的,应附相 应的图件及测量结果。
20
✓预测评估 是指工程建设过程中或建成后,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的危险性评估。 任务是依据工程项目类型、规模及采用的施工方法,
预测建设过程中或建成后,对地质环境的改变及影响, 评估是否会诱发或加剧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 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预测可能造成的损失及 危害程度。
21
✓综合评估 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半定
量的方法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确定地质灾害 危险性级别,对建设用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ppt课件
相关术语
❖ 地质灾祸:由自然要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 害人民生命和财富平安的与地质作用有关的 灾祸。
❖ 地质灾祸危险性:地质灾祸发生的能够性及 能够呵斥的危害程度。
❖ 地质灾祸危险性评价:对建立工程的危害程 度及工程活动引发或加剧地质灾祸能够性的 估量。
评价目的
❖ 防止、减小建立工程引发或蒙受地质灾祸的 危险;
❖ 对地质灾祸危险性进展综合评价 ,并进展地 质灾祸危险性分级,必要时进展地质灾祸危 险性分区;
❖ 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提出地质灾祸防治对策 措施,对下阶段任务提出建议 ;
❖ 对拟建工程建立用地适宜性进展评价。
评价任务流程
接受评价委托 建立和规划工程初步分析及现场踏勘
地质环境条件根本特征分析
建立和规划工程分析
简单 二级 三级 三级
❖ 评价技术要求
❖ 总体要求:地质灾祸危险性评价,应根据建 立工程所在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的根本特征, 分析地质灾祸对建立工程的危害性、评价建 立工程引发或加剧地质灾祸的能够性、提出 防治地质灾祸的措施与建议,并作出建立场 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结论。
❖ 一级评价: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
谢谢大家!
❖ 二级评价:以定性分析为主,辅以定量分析;
❖ 三级评价:主要进展定性分析。
报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评价任务概述 ❖ 第三章 地质环境条件 ❖ 第四章 地质灾祸危险性现状评价 ❖ 第五章 地质灾祸危险性预测评价 ❖ 第六章 地质灾祸危险性综合评价及防治措施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公司灾评中心引见
❖ 公司灾评中心现归并在工程勘察三部,技术 力量较强,有3名高级工程师〔其中1名注册 土木工程师〔岩土〕〕,4名工程师及1名绘 图员,虽然平常勘察工程很忙,但他们对灾 评报告非常仔细担任,每次专家评审会都顺 利经过评审,希望公司年轻人向灾评中心学 习,任务中要留意积累,不断提高本身专业 程度,早日成为公司的栋梁。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三)评估报告编写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1、评估级别的确定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中规定,建设用地地质灾 害危险性评估分级按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和建设项目重要性二个指标进 行分级,凡是重要建设项目,无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哪类,均应进 行一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较重要建设项目和一般建设项目则根据地质 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确定评估级别。
中等复杂
简单
一级
一级
较重要建设目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般建设项目 二级
三级
三级
3、区域环境地质特征 应包括:
✓ 评估区所处的环境地质构造位置; ✓ 地质环境特征----气象、水文、地形地貌特征;区域地
质背景特征(大地构造位置、主要断裂及褶皱、地层及 岩浆岩;水文地质特征、工程地质特征及地震地质特征 等。
(二)评估报告编写技术要求
以北京市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暂行)为例
1.概述部分 应包括: ✓ 项目接受委托情况、任务要求、项目评估工作时间等; ✓ 建设工程概况,包括位置、规模、用地范围、项目类
型、建筑物 结构与布局等(一般应附建设工程规划图)。 线性工程需付工程分布图及相关技术要求; ✓ 工作部署及投入的工作量,包括依据、原则、工作方 法、手段及相应的工作量(附工作部署图)。
结论是整个评估工作成果的具体体现,也是评 估报告中各项结论性内容的总结。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制
(一)评估报告提纲
自1999年国土资源部发布实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 法》及《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 以来,全国31个省(区、市)以全部实施建设项目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制度。北京、浙江、河南、湖北、广东、重庆 等省(市)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建设用地地质灾 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及评估报告编写提纲。
地质灾害防治培训PPT43页
或有明显位移迹象,裂缝发育,后缘壁 和明显位移迹象,
后缘有裂缝发育。 上有不明显变形迹 原有的裂缝已被充
象。
填。
10
(2)崩塌 ①崩塌概念
指陡倾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 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 、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 现象。根据运动形式,崩塌包括 倾倒、坠落、垮塌等类型。根据 岩土体成分,可分为岩崩和土崩 两大类。
2021/9/27
龙源村石新建组店门口 汪斌等不稳定斜坡
14
潜在滑坡: 可能发生的滑坡,指已有微量的变
形,但尚未发生明显整体位移的斜坡, 属不稳定斜坡中的一类。
滑坡: 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指斜坡上岩
土体沿着一个或数个贯通的软弱面(带) 发生顺坡剪切滑移的现象,他可能已经 处于稳定状态,形成稳定斜坡,也有可 能在外力作用下继续滑动,形成不稳定 斜坡(潜在滑坡)类型中的滑坡。
2021/9/27
竹棵村切坡建房崩塌
猴坑山顶茶园
13
潜在滑坡、滑坡与不稳定斜坡的区别:
学术界对潜在不稳定斜坡还没有权威定义。可以理解为处于临界 状态即将失稳的斜坡。不稳定斜坡与滑坡最大的区别在于:滑坡有明显 的滑动面,不稳定斜坡则不一定有。 不稳定斜坡:
是指经过对斜坡形态及地质结构分析评价划为稳定性等级较差(欠 稳定)但尚无变形迹象的斜坡。不能确定其可能失稳的方式,在地震、 暴雨、坡脚卸载等外力作用下,可能发生滑坡、错落、表层溜坍、崩塌 或者坡面泥石流等现象的斜坡。
易发生泥石流的沟谷大多具有以下地形特征:沟谷上游三面环山、山 坡陡峻、平面形态呈漏斗状、勺状、树叶状;沟谷中游山谷狭窄,沟谷纵 坡降较大,束流特征明显;下游沟口地势开阔,有利于固体物质停积。
c、沟内能迅速汇集大量水源 流水是形成泥石流的动力条件。局地暴雨多发区的沟谷、有溃坝危险 的水库或塘坝的下游沟谷、季节性冰雪大量消融区的沟谷,可以在短时间 内产生大量流水,在沟道中汇集成湍急水流,易诱发泥石流。
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培训资料PPT课件
地质灾害的类型
• 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进程划分为两大类。 • (1)突发性地质灾害
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 • (2)缓变性地质灾害
地面沉降,地裂缝。 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突然,可预见性差,其防治工作常是被动 式的应急进行。其成灾后果严重,既有经济损失,也常有人员 伤亡。
第7页/共44页
• 2、地质灾害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灾害。由于社会发展和 经济建设的需要,人类对自然无度的索取、各种不合理的工程建设、不规范的采 矿活动等人为活动,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发生的 严重地质灾害中,有半数以上与人为因素有关,并且还有加剧的趋势。因此,除 了自然因素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地质灾害外,因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也是本 条例的调整重点。
•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该 隐患点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为崩塌, 确定为地质灾害隐患点。
第28页/共44页
漆桥镇联合建材厂取土场滑坡隐患点
• 该隐患点为原取土活动形成的土 坡平台,坡体岩性为棕黄色、棕 红色粘土、亚粘土;坡高5m,坡 度65°;坡顶混凝土道路发生开 裂和沉降,裂缝张开1~3cm不 等,裂缝长度最长达12m;局部 坡体有沉降现象,最大沉降达 5cm;在雨水作用下,水体沿裂 缝下渗,加重滑体自重,导致土 体间粘聚力下降,易发生滑坡灾 害。
第8页/共44页
• 3、地质灾害是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和潜在威胁的灾害。发生在人迹 罕至或者人烟稀少地区、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没有或者不会造成危害和潜在威 胁的灾害,不属于本条例的调整范围。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事实求实 的精神。
第9页/共44页
• 4、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是山体崩塌、滑坡、 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根据我国地质灾害已有案例和地质灾害的物质 组成、动力作用、破坏形式和破坏速率,地质 灾害大致可划分10大类38亚类,考虑到关于地 震灾害的防御和减轻目前已有《防震减灾法》 及其配套法规予以调整,而且全国各地地质灾 害的种类均不相同,各地可以按照立法权限和 本地的实际情况来具体界定,因此,《地质灾 害防治条例》仅列举了山体崩塌、滑坡、泥石 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这些常见 多发、危害较大的灾害类型,并明确地震灾害 的防御和减轻依照防震减灾法律、行政法规执 行。
《地质灾害危》PPT课件
第二节 评估范围与评估级别确 实定
• 一、评估范围
• 评估范围应该大于建立用地范围。在课本 和?广西建立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 〔以下简称规程〕中专门有评估范围的规 定。这里给大家专门强调解释几点。
1、一般的工民建,应该考虑到深 基坑边坡的影响,在红线范围内外
扩15m~20m左右,没有深基坑
• 一般工作程序可以参照下面图框:
承受评估委托 收集资料 建立工程初步分析及现场踏勘
地质环境条件初步分析
建立工程工程分析
编制评估工作大纲 地质环境地质灾害调查 资料整理、综合分析与说明书编写
现状评估
预测评估 综合评估 防治措施 结论与建议 提交评估说明书 专家评审与向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评 估 工 作 程 序 框 图
• 按规定的素色表示地形地理要素。
• 以红线圈定建立用地范围。
• 采用不同颜色的点状、线状状符号表示地层、地质构造;或表 示岩土体类型及地质构造。
• 按附录H规定的符号表示各类地质灾害的位置、类型、规模。
• 采用面状普染色表示地质灾害危险性三级分区〔危险性大、 中等、小〕。
• 以代号表示地质灾害点〔区〕防治分级;采用点状符号表示 地质灾害点〔区〕的防治措施;一般分为:避让措施,生物 措施,工程措施,监测预警措施。
《地质灾害危》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 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21条〕,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展工程建立应当在 可行性研究阶段进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 估。。。〞按目前实际执行的情况,只要有 工程建立的,都应进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工作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课件 (一)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课件 (一)地质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灾害之一,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对于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将探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课件的相关内容。
一、地质灾害的定义和分类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变化或人类活动,导致地质体不稳定或受到破坏,引起人員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的事件。
地质灾害主要分为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岩溶、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火山喷发等。
二、评价内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包括以下内容:1.危害性评价:评价地质灾害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等。
2.潜在性评价:评价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可能的规模,包括地形、地质、气候、人类干预等因素对灾害的影响。
3.易损性评价:评价地质灾害对于各种工程建筑和生活财产的损害程度,包括建筑物、交通运输、电力供应、水利工程及农作物、林地等。
三、评价方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定量分析法:基于数据和数学分析模型,通过统计、模型化、预测等方法来进行评价。
2.定性分析法:根据灾害发生的特点、范围、影响因素等,进行对比分析、判断评估和专家咨询等。
3.综合分析法:综合考虑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结果,通过模拟实验、概率论、等方法,进一步增加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评价标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还需要确定评价标准。
标准不仅仅是对于评价结果的描述,同时对于各项参数的度量和确定也极为重要。
标准通常结合实际情况和经验来确定,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实践考察来沉淀下来。
五、结语地质灾害给现代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害和损失。
通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对于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预防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我们需要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不断完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地质灾害培训知识 ppt课件
• 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
• 1.固体物源:山高沟深、沟床纵坡降大(坡降10-30%发生频率最高)、流域汇水条件好(汇水面积0.5-10km2最易发生);上 游形成区多呈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状、漏斗状或树枝状,地势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少;中游流通区的地形沟床 狭窄、沟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较宽阔的河谷,使碎屑固体物质有堆积场 地。
和重大经济损失的区域或地段。
• 危险区的管理:应在周边设立警示标志;禁止在危险区内开展任何建设;严禁任何可能加剧、诱发 地质灾害的活动;当地乡(镇)政府制定防灾预案,并进行监督管理。
•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是指为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而提出的主要工程和项目。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防 治基础调查和科研项目、搬迁避让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测预警工程。
ppt课件
6
• 滑坡裂缝:滑坡在滑动之前和滑动过程中,由于受力状况不同,滑动速度 不同,会产生许许许多多新裂缝,这些裂缝一般分为四种:一是拉张裂缝, 分布于滑坡体上部的地面,多呈弧型,其方向与滑坡壁大至致吻合或平 行;二是剪切裂缝,分布于滑坡体中下部的两侧,方向大致与滑动方 向平行;三是鼓张裂缝,方向与滑动方向或垂直或平行;四是扇型张 裂缝,分布在滑坡中下部,以滑坡舌部为最多,方向大致与滑坡滑动 方向平行或成锐角相交。
• 1.固体物源:①沟内出露软弱或软硬相间的风化地层,如泥岩、页岩、胶结差的疏松岩层及松散土层分布广、厚度大的沟谷。② 沟谷处在断裂发育地带,断层带、断层破碎带的岩体裂隙发育,岩体破碎。③沟谷两岸崩塌、滑坡等地质现象发育,分布集中; 水土流失、坡面侵蚀强烈。④沟内贮集有大量松散土层,包括崩滑堆积、过去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等。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基本知识(PPT 99页) 》
第一部分 基本问题
三、调查评估要求
三、地质调查: (1)调查范围与方法:不同灾种的调查评估范围是不同的,
崩塌、滑坡的调查评估范围应以第一斜坡带为限。调查方法 采用路线穿插追踪调查为主,根据工程性质、前期工程地质 工作程度和资料丰富程度或业主要求,决定是否进行物探、 坑槽探与取样测试。 (2)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参照评估技术要求):调查内容主 要包括历史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及可能原因;活动断层:断 层活动的规模和方式,地震烈度,地壳稳定性;气候环境: 气温变化特征、降水时空分布规律与特征、蒸发与风暴等;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方查评估要求
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区划方法: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区划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工作目的和工作尺度。一 般可考虑两种方法,一是从高到低的方法,二是从低到高的方法,或 二者结合考虑。
(1)从高到低的方法 从高到低的方法是一种先综合再分解的工作方式,一般以定性分析为主,可 能情况下对主要因子予以赋值,给出量的概念。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小比例 尺地质灾害空间区划图的编制和分区评价。由于是在综合意义上的分解工作, 就要求研究者在区域地质灾害调查研究方面有较高的理论基础,对以往资料 的收集分析比较系统全面,对所要研究评价的地区比较熟悉,能够比较准确 地列出不同级别评价单元的主要影响因素。
◆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 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域或地段。
地质灾害基本概念——
广义共分12类48种:
• (1)地壳活动灾害:地震、火山、断层错动; • (2)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 • (3)地面变形灾害: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 • (4)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要求修改前后的主要变化: 1999年实行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
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与2003年实施的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的主要不同点:
1、名称不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 评估改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评估的 内涵更广,不仅是针对建设用地开展地质灾 害危险性评估,包括城市规划区、村镇规划 等也可能需要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现名 称更加准确。
明确提出了适宜、基本适宜、适宜性差的具 体对应条件,概念更加准确。原技术要求中 没有明确。
6、现技术要求中明确提出附图的编制要 求。
总体上,现技术要求更全面、细化,更合 理也更易于操作。
第二部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技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
前言 评估任务由来
要点:评估任务由来,简要说明××单位拟 做什么工程(或规划区),委托××单位承 担××建设工程(或规划项目)地质灾害危 险性评估工作,工作起止时间等。
容易出现的问题:过多介绍项目的重要性及 必要性情况,反而出现画蛇添足的效果。
评估工作的依据
要点:评估工作依据,一般写上国务院394号 令、国土资源部69号文及附件一、安徽省国 土资源厅10号文和项目合同即可。
容易出现的问题:书写时格式不准确,少数 将附件(技术要求)漏写。
急、地质灾害治理、法律责任、附则共七章四十 九条。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三章第 二十一条中规定: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
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 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
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结果的,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 报告。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 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内进 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引自中国地质环境公报(2007年度)
管理职能: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国家将防治地质灾
害的职责赋予国土资源部。 法制建设:
在总结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 上,国土资源部于1999年3月2日颁布并实施了《地 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号)。这 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部门规章,为地 质灾害防治法制建设打下了一个新的基础。办法有 总则、规划、预防、治理、奖励与惩罚、附则共六 章二十八条,其中在第三章预防第十五条中明确提 出:城市建设、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项
2005年1月13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下 发了《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 通知》(皖国土资[2005]10号),针对我省 实际,提出贯彻落实评估制度、加强评估工
作监督管理、严格按级别评估、实行严格准 入制度、加强成果审查监督、加强评估质量 控制、实行专家审查制、实行备案制度等具 体规定,为我省全面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 估工作的规范化实施奠定了基础。 目的: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工作技术要点
第一部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由来 第二部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技术要点
第一部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由来
• 背景:
• 我国是一个自然地理、地质构造复杂的国家, 也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 灾害以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多、经济损失大,并且 具有突发性、群发性、多发性和影响持久等特点 而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占据突出地位。在一些地区 地质灾害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恶化生态 环境、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2、现技术要求更加明确了评估范围的界 定。
3、现技术要求强调了地质灾害调查与地 质环境条件分析,并提出了地质灾害调查内 容与要求。
4、现技术要求对危险性分级主要根据地 质灾害发育程度和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并采 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法;而原技术要求主要 是根据灾害体稳定状态、危害对象和损失情 况。
5、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在现技术要求中
号),作为贯彻实施4号令的具体通知,明确从 1999年12月1日起实施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 评估,同时作为附件下发了《建设用地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作为具体实施的
技术依据。至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正式 起步。
2003年11月24日,国务院颁布《地质灾害 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条例分总则、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地质灾害预防、地质灾害应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地质灾害预防的
重要手段之一,《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 中为什么提出要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关键是为什么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 陷等之所以会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危害而成
为地质灾害,主要有两方面的情况,一是工 程选址不当,将居民点、重要工程选在受崩 塌、滑坡、泥石流等威胁的地方;二是不适 当的工程活动诱发了崩塌、滑坡、泥石流、 地面塌陷等,从而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 因此,在工程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阶段) 必须针对这两方面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建议,以达到规范 和约束人类工程活动,从源头上控制或减少 地质灾害,避免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目 的。
第三章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对从事地质灾 害危险性评估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提 出了评估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第二十三条 中禁止评估单位越级评估、无证评估。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颁布,将我国地质 灾害防治工作的法制建设由部门规章提高到
国家层次上的法规建设。 为认真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相
关规定,2004年3月25日,国土资源部下发 了《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 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 同时作为附件下发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技术要求(试行)》——目前执行的技术要 求。
项目建设和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 在申请建设用地之前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 估。
评估结果由省级以上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
认定。不符合条件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 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第十六条明确提出地质灾 害危险性评估包括: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 质灾害的可能性;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 害的可能性;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1999年11月1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实行建设用 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 (国土资发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