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 09《机器人机械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科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机器人机械手》word教案

苏科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机器人机械手》word教案
教师讲解伺服电机的分类及作用。
2、机器人机械手的搭建
机械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来自活动分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机器人机械手运动流程图
A、前方无物体,直行;
B、前方有物体,停,抓取,前进,松开,后退,停止。
搭建机械手:
出示图片,机械手由哪些部件组成?
学生讨论并交流。
(伺服电机两只;两节模块四个;弯曲九孔两个;固定铜片两个;螺丝等)
⑺加入一组单分支语句,设置条件为“IO6=1”。
⑻停止:选择“直流电机”控件,设置为停止。打开“延时属性设置”对话框,将“延时时间”设为“800(毫秒)”。
⑼抓取:选中“执行控件”,选择“伺服电机”,设置角度为“30°”.。
⑽前进:选中“执行控件”,选择“直流电机”,设置为前进。
⑾放开:选中“执行控件”,选择“伺服电机”,设置角度为“150°”.。
课题
机器人机械手
教学
目标
1.了解伺服电机的工作过程
2.了解插件拓展模块的设置方法
3.学会编写机械手运动的程序
重点
难点
学会编写机械手运动的程序
课时总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网络教室、课件、教学素材
教学设计
亮点解读(设计思路)
一、导入
机器人可以添加新的模块吗?
二、新授
1、认识伺服电机
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伺服电机。
(3)单击“程序下载到主控芯片”按钮,将程序下载到学生机器人主板芯片中。完成后关闭电源,拔下下载线。
⒃启动机器人。
(1)打开电源开关
(2)当等待执行指示灯闪烁时,按下运行键,学生机器人开始动作。
三、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机器人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机器人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机器人教学的策略研究作者:王蕾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年第09期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各个领域,从军事防卫到生活应用,都能看到机器人的身影。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信息素养为宗旨的学科,对新技术的学习一直未曾停步。

将机器人技术引入信息技术课堂,已经成为当前学科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

● 基于信息技术课堂的机器人教学现状分析1.主流教材设置情况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相关规定,当前各省都采用了自己省辖范围内的省编教材为信息技术课的指定用书。

其中多个省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均有“机器人基础”单元的内容。

例如,北京地区采用的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其中六年级的第二学期安排了《机器人单元》教学内容;江苏省采用的是江苏科技出版社编写的信息技术教材,其中在小学六年级及初中九年级,分别设置了一个学期的有关机器人的学习内容。

这说明在中小学教材体系中,已经逐渐将机器人学习纳入到常规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

2.实施教学的可行性分析机器人教学进入中小学课堂,重点面临的是师资问题,能否建立一支具有合格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机器人教学的关键。

以笔者所在的江苏省为例,江苏省的省编教材自2008年引入实体机器人教学内容后,随即于2009年建立了26所省级机器人实验学校,并号召各地级市均挑选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加入省级机器人试验学校中。

期间每年都组织相应的教师培训课程,进而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骨干教师。

除实验学校外,也有很多学校加入到实体机器人的教学中去,江苏省教研室也积极进行项目推进,组织了多次相关的教师赛事。

● 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机器人教学的环境支持1.计算机教室的硬件支持在多数小学无法提供专用机器人实验室的情况下,在计算机教室中实施机器人教学是较为常见的教学方式,而教室基本需要满足如表1所示的硬件要求。

2.机器人器材供给当前小学机器人教学中,使用较多的器材分为“积木类”和“集件类”两种。

《第1课 教学机器人》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六年级下册

《第1课 教学机器人》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六年级下册

《教学机器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使学生掌握教学机器人的基本操作方法;2. 让学生了解教学机器人的功能和特点;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操作教学机器人,熟悉其操作界面和功能;2. 完成基本指令的学习和练习;3. 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让机器人移动、识别颜色等;4. 记录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形成作业报告。

三、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作业,确保质量;2. 积极参与讨论,分享经验;3. 报告中不得抄袭,要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4. 作业报告字数不少于XX字。

四、作业评价1. 作业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合理性进行评价;2. 观察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3. 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参与度,给予相应的评价分数。

五、作业反馈1. 在作业评价后,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指出其优点和不足;2. 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实践,培养其信息技术素养。

具体作业内容如下:1. 学生需要按照说明书操作教学机器人,熟悉其基本操作方法,包括移动、旋转、识别颜色等;2. 学生需要完成基本指令的学习和练习,如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巩固;3. 学生需要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让机器人移动到指定位置、识别红色物体等,并记录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4. 学生需要形成一份作业报告,包括问题描述、解决方法、心得体会等,字数不少于XX字。

这份报告将作为评价学生作业的重要依据。

在作业评价过程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 操作熟练程度:学生能否快速准确地完成基本操作,包括移动、旋转、识别颜色等;2. 基本指令掌握情况: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基本指令,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巩固;3. 问题解决能力:学生能否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记录的问题描述和解决方法是否准确合理;4. 参与度和合作精神: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够与其他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小学信息技术机器人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机器人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机器人教案小学信息技术机器人教案篇一:2015最新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机器人教案认识机器人教学目的: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定义和主要分类。

2.了解机器人的主要发展方向。

3.以知识普及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机器人的涵义。

4.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了解机器人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5.接受高科技的启发,学人所长,并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感受。

6.感悟机器人与普通信息技术手段的不同之处。

7.独立思考,理解机器人的特征。

教具准备: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课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认识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和起源。

2.难点:理解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特征。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嘛?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部电影,请同学们欣赏。

(播放《终结者》片断)这就是我们平时听说过的“机器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机器人的世界,研究有关“机器人”的知识。

(学生回忆有关机器人的印象,讨论并感受机器人的魅力,领略其中的涵义)(板书课题)二、确定主题师:通过初读教材,你最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呢?①什么是“机器人”?和人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②机器人有哪些分类?③机器人有哪些应用?④你的生活中,有机器人吗?请举例说明。

(可将学生的原话,板书在黑板上) ⑤师生共同讨论(结合实物机器人或图片进行讨论)。

三、小组讨论教材中提供了很多机器人的内容,同学们想想,你认为机器人有哪些种类呢?教师参与注意事项:(1)根据不同的学情,采用弹性的方式,可以研究一个问题进行一次全班交流,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交流。

(2)着重引导大部分同学进行发言。

(3)正确处理讨论中出现的争论,随时捕捉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给与表扬鼓励。

方向一:以应用为导向。

方向二:以功能为导向。

方向三:以原理为导向。

四、展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1)点评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

(2)分析讨论结果。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九课《认识机器人》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九课《认识机器人》教学设计

第九课《认识机器人》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⑴了解机器人的产生、现状和发展;⑵能从众多具体机器人中归纳出机器人最基本的特征,能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机器人。

2学情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学生大部分都具有较好的信息技术基础和较强的操作能力,可以独立完成一定的任务。

孩子对于新奇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主观意识较强,同时存在着较为浓厚的竞争心理,适合自主研究学习。

安排固定四人小组合作,并进行小组间的竞赛。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机器人的特点。

教学难点:1、能较快地、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机器人的资料。

2、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机器人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题导入1、老师实物展示机器人,与机器人对话,机器人唱歌、跳舞。

喜欢他们吗?近年来关于机器人的话题是越来越多了,这节课让我们揭开机器人神秘的面纱,来学习第八课认识机器人(板书课题)2、请同学们说说你对机器人的认识吧。

(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对机器人的认识情况进行的摸底谈话。

)展示实物机器人活动2【活动】学习,探讨机器人的特征(二)初识机器人,了解特征1、如果让你拥有一个机器人,你会想拥有一个什么本领的机器人呢?活动:小组讨论下,说说自己的想法(做家务的机器人、陪我玩的机器人等)2、那么你梦想拥有的机器人,它在现实中存在吗?请教搜索引擎。

任务一:你利用你熟悉的搜索引擎来搜索一下,并且跟同伴交流你搜索到的结果。

(拥有一个梦想的机器人是很多孩子们内心最强烈的想法,与伙伴们畅谈机器人有助于孩子们明确机器人的功能和存在的意义,并且以“存在与否”激发孩子们进行第一次有目的地搜索。

)3、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汇报,辩真伪B、你为什么一下子就能找到?没有什么技巧? 关键字提取师提醒:网站资源并不完全可信,需要练就一双火眼精金,知名网可信度较高站如:新浪、网易、报纸网、百度百科等(再搜索让学生体会关键词的重要性,同时了解网络资料来源需要考虑。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10课初识机器人教案闽教版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10课初识机器人教案闽教版
5. 请举例说明机器人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并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
答案:机器人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包括手术辅助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工作原理是通过精确控制和操作,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或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例如,手术辅助机器人可以通过实时影像导航和控制,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教学内容与课本《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10课 初识机器人》相关联,主要内容包括:1.机器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机器人的组成和分类;3.机器人的基本功能和应用领域;4.简单机器人的操作和控制。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伦理等方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培养以下核心素养:
(5)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机器人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学校举办的科技节、机器人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拓展建议:
(1)让学生结合课余时间,阅读推荐的科普图书,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2)鼓励学生参加在线课程,完成课程学习,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课堂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编程技能。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掌握基本操作。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内容逻辑关系
- 重点知识点:机器人的定义、发展历程、代表性事件
- 板书设计:
- 机器人定义:人工智能程序控制的自动化设备
- 发展历程:古代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智能机器人
- 代表性事件:阿西莫夫提出机器人三大法则、机器人首次参加国际象棋比赛

6年级下 机器人信息教案

6年级下  机器人信息教案

信息技术学科教案教材版本: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班级:六年级教师: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机器人教育的核心基础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以物化、人性化、智能化的形式加以利用。

教学应以教师引导为主,使学生拥有更多探索空间。

机器人教育是以机器人为载体开展的教学活动,通过学生的设计、制作和评价,学习和掌握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存在差异,因此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其思维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的积极探索提供多维空间。

教学过程应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被动学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进行发现学习,强调学生的探究过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现成的知识,教师应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独立探究情境的设计者。

二、基本情况分析(一)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小学机器人教学,是一门综合多种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课程。

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信息素养。

学生通过计算机编程,工程设计,动手制作与技术构建,结合学生的日常观察、积累,去寻求自己最完美的解决方案,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研究、创意、动手制作机器人活动已成为新世纪中小学校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新亮点和新领域。

2.教材分析:学习主要是机器人编程参数设置。

声音、红外、轨迹、光敏传感器。

川教版信息科技六年级下册初识机器人教案教学设计

川教版信息科技六年级下册初识机器人教案教学设计
军用机器人是用于车事领域的机器装置,包括地面机器人、空中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空问机器人等。
农业机器人在耕种、施肥、除草、收获等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劳动方式,提高了生产率和农产品品质,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3、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
机器人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机器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
中国“玉兔号”探月机器人
玉兔号是中国首辆月球车,和着陆器共同组成嫦娥三号探测器。玉免号月球车设计质量140千克,能源为太阳能,能够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强辐射、摄氏零下180度到零上150度等极端环境。月球车具备20度爬坡、20厘米越障能力,配备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等科学探测仪器。
机器人具有哪些特征?
机器人一般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自动控制的程序;二是具有一定结构形态的身体;三是具有能够完成一定动作的能力。它既可以由人类操作,又可以按程序自动运行。它的任务是协助或代替人类从事某些领域的工作,例如工业、农业、车事等领域。
例如足球机器人、跳舞机器人、魔方机器人。
活动二:
(二)、机器人的分类
活动三:分享时间,说一说
生活中还有哪些机器人呢?请上网搜索,将你喜欢的机器人介绍给同学们。
拓展
练习
学习延伸,试一试
“机器人”一词起源
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 •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说《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书中,根据ROBATA捷克文,原意为 “劳役、苦工”)和ROBOTNIK(波兰文,原意为“工人”),创造出 “机器人ROBOT” 这个词。
课前指导
预习
指导
了解什么是机器人,机器人的分类
课中活动
导入
度过了愉快的寒假,大家有没有留意身边的信息技术?

苏科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机器人机械手》教案

苏科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机器人机械手》教案

苏科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机器人机械手》教案一. 教材分析《机器人机械手》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重点掌握机器人的机械手部分。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机器人技术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新技术和新事物充满好奇。

但机器人技术相对较为复杂,学生可能对其感到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机器人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

2.掌握机器人的机械手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机器人机械手的工作原理。

2.机器人编程操作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机器人知识。

2.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机器人实物和操作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机器人编程和操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机器人模型或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相关教学软件和设备,如机器人编程软件、电脑等。

3.准备问题讨论和实践活动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机器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机器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机器人有什么了解?”,让学生自由发言,初步了解学生对机器人的认识。

2. 呈现(10分钟)介绍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

讲解机器人机械手的部分,包括其结构、工作原理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机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工业生产、家庭服务、探险救援等。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利用教学软件或设备,进行机器人编程操作。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编程方法,并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亲身体验机器人操作,加深对机器人机械手工作原理的理解。

4. 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机器人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苏科版六年级信息技术09《机器人机械手》教案

苏科版六年级信息技术09《机器人机械手》教案

苏科版六年级信息技术09《机器人机械手》教案一. 教材分析《机器人机械手》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认识机器人的机械手,并了解其工作原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机器人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学生对于机器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拓宽视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认识机器人的机械手,并了解其工作原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机器人的基本操作。

2.难点: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机器人教学软件和硬件设备。

2.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素材。

3.划分学习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机器人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机器人的认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展示机器人的机械手,并讲解其工作原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机器人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机器人操作的要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机器人机械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发挥创新意识。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机器人的操作要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机器人机械手的操作练习题,要求学生在家庭中完成。

8.板书(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复习。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如上所示,总共40分钟。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机器人机械手新版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机器人机械手新版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机器人机械手新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小学教育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要。

其中,机器人和机械手已经成为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讨论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中机器人机械手的新版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更新,现今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也在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内容。

机器人和机械手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新兴工具,它们的使用可以大大提升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首先,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中机器人机械手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理论部分,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或者电子白板展示机器人和机械手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等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介绍机器人和机械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激发学生对机器人和机械手的兴趣。

在实践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亲身体验和操作。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实践任务,让学生使用机器人和机械手去完成。

例如,设计一个迷宫,让学生编程控制机器人走出迷宫。

这样的实践任务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另外,还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分组配合使用机器人和机械手完成一些任务。

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

可以通过讨论、展示和评价学生的成果,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和追求卓越。

其次,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中机器人机械手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围绕以下方面展开。

1. 机器人和机械手的基本知识:包括机器人和机械手的定义、功能、分类、结构和部件等概念。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基本知识,可以对机器人和机械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机器人和机械手的工作原理:介绍机器人和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系统等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配合关系。

学生通过了解工作原理,可以明白机器人和机械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3. 机器人和机械手的编程:介绍机器人和机械手的编程方法和语言,以及编程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09《机器人机械手》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09《机器人机械手》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09《机器人机械手》教学设计第9课机器人机械手一、教材分析本课将舵机原理内容加入到教学中,拓展了学生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帮助学生了解学生机器人的“拓展积木”和“辅助设备”。

流程图的设计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重要作用,学生能根据流程图选用合适的拓展模块来搭建需要的机器人结构,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整合。

二、学情分析舵机是一种位置(角度)伺服的驱动器,适用于那些需要角度不断变化并可以保持的控制系统。

本课首次把舵机运用到机器人机械手的搭建中,学生不了解舵机的作用,在教学时教师要把舵机的特点和作用讲解清楚,学生要能知道如何运营舵机。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机器人机械手活动以及舵机和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学会检测学生机器人机械手抓取、搬运、推动等活动,能够编写学生机器人机械手检测物体、处理物体的程序。

体验学生机器人机械手程序实验过程,感受机器人模块的互动特点。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机器人机械手程序的搭建。

(2)舵机的组合方式。

2. 难点:(1)学会设置舵机参数。

(2)设置学生机器人机械手抓取、搬运、推动的程序。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法、自主探究法、任务驱动法。

六、课时安排安排2课时。

七、教学准备舵机、部分拓展积木。

八、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出示:车间里搬运车抓取物品、运送物品的视频(生观看视频)教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观察到搬运车是怎样抓取物品、运送物品的?学生:搬运车运动到物品前,张开手臂,将物品夹住,然后转向,将物品运送到指定地点,遇到远一点的,还将手臂伸长,再抓住物品,进行运送。

教师:观察得真仔细,今天我们也可以搭建这样一个有手臂的小车,来运送物品,它就是机器人机械手。

(出示课题)【设计意图】机器人机械手是机器人教学单元中运用拓展模块(舵机)进行搭建的内容之一,从观看视频出发,引出机械手的概念,起到帮助学生了解机械手的作用。

(二)认识舵机教师:在刚才同学们观看的视频中,机器人实行的动作是搬运车,搬运车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你们见过吗?学生:汽车生产车间、啤酒厂装配酒瓶盖等。

苏科版六年级信息技术09《机器人机械手》教学设计

苏科版六年级信息技术09《机器人机械手》教学设计

苏科版六年级信息技术09《机器人机械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机器人机械手》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认识机器人的各种部件及功能,学会使用传感器控制机器人机械手的运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掌握机器人机械手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机器人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

同时,学生之间的学习程度存在差异,教学中应兼顾全体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认识机器人的各种部件及功能。

2.培养学生使用传感器控制机器人机械手的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机器人机械手的基本操作方法。

2.难点:如何让学生学会使用传感器控制机器人机械手的运动。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让学生掌握机器人机械手的相关知识。

2.合作学习法: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机器人机械手的相关设备和学习材料。

2.教室环境布置,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实践操作。

3.提前为学生分配好学习小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机器人表演,引发学生对机器人机械手的兴趣,进而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机器人机械手的基本概念、部件及功能,让学生对机器人机械手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控制机器人机械手的运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机器人机械手知识的掌握情况。

同时,让学生再次进行操作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件_第8课 机器人机械手∣苏科版新版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件_第8课 机器人机械手∣苏科版新版

继续
返回
1. 认识伺服电机
伺服电机是一种补助电机间接变速装置。伺服 电机可以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 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 在学生机器人中,伺服电机一般用在机械手、 踢足球等扭矩较大的动作中。
工业用伺服电机
机器人上的伺服电机 继续 返回
知识屋
伺服电机分为直流电机 和交流电机两大类。 伺服电机具有机电时间 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 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 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 位移或速度输出。
读取IO6的值 伺服电机预备状态 机器人暂停 机械手抓物 机器
编写一个机器人机械手的程序,并进 行调试。
继续
返回
探究屋
(1)你能写出搭建机械风扇的程序吗?
(2)在机器人灭火中,用到了哪些插件和电机?
继续
返回
保存 单击 单击 单击 单击 单击 单击
编译
第8课 机器人机械手
继续
学习任务
1、导学牌
2、认识伺服电机 3、知识屋 4、机器人机械手的搭建 5、机器人机械手的程序编写 6、实践园 7、探究屋 8、小结 9、成果篮
继续
导学牌
了解伺服电机的工作过程。
了解插件拓展模块的设置方法。 学会编辑机械手运动的程序。
机器人能添加新的 模块吗?
可以呀,你可以根 据需要为它增加合适的 插件,这样可以完成更 多的动作。
2、搭建机械手:机械手由两个伺服电 机、四个两节模块、两个伺服电机链接、两 个弯曲九孔、两个固定伺服电机的铜片、螺 丝等组成。
继续
返回
保存 单击 单击 单击 单击 单击 单击
编译
下载
3. 机器人机械手的程序编写
单击
单击 单击 右击 单击 右击 单击 右击 设置 单击 单击 右击 右击 单击 右击 启动 单击 单击 单击 单击 单击 继续 单击 单击 单击 单击 单击 单击 设置设置 单击 单击 单击设置 设置 单击 单击 继续 返回

机械手课课程设计

机械手课课程设计

机械手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机械手的原理和应用,掌握简单的机械手编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机械手的基本原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等主要部件的作用;了解常见的机械手编程语言和操作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使用机械手进行简单的操作,如抓取、放下物体;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编写简单的机械手控制程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操作机械手,增强对科技产品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手的基本原理、编程操作和应用案例。

具体安排如下:1.机械手的基本原理:介绍机械手的主要部件,如传感器、执行器等,并解释它们在机械手操作中的作用。

2.机械手编程操作:教授常见的机械手编程语言和操作方法,让学生能够编写简单的控制程序。

3.机械手应用案例:分析具体的机械手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优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教师讲解机械手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操作,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机械手的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机械手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优势。

4.实验法:学生动手操作机械手,编写控制程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械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和教学视频,生动展示机械手的原理和操作。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机械手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六年级信息技术机器人教案

六年级信息技术机器人教案

六年级信息技术机器人教案
嘿,小朋友们!今天咱要来聊聊六年级信息技术机器人这档子有趣的事儿!
你们知道吗,机器人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魔法精灵,它们能做很多超厉害的事情呢!想象一下,有个小机器人能按照你的指示跑来跑去,多有意思呀!
在学习机器人的过程中呀,就好像是在探索一个神秘的科技宝藏。

我们要先了解机器人的身体构造,这就好比我们要知道自己的身体有手有脚一样重要。

那些零件呀,传感器呀,都是机器人的小秘密武器呢!然后呢,我们得学会怎么给机器人下达命令,让它知道我们想要它干啥。

这可不容易哦,就像你跟一个不太懂你语言的小伙伴交流一样,得有耐心,还得讲清楚。

编程就像是给机器人施魔法的咒语。

我们要用那些代码,让机器人乖乖听话,做出我们想要的动作。

这可需要我们动点小脑筋啦!可别小瞧自己哦,你们都是超级聪明的小魔法师呢!当你成功地让机器人按照你的想法行动起来的时候,哇,那种成就感,简直爆棚啦!
学习机器人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哦,得像每天吃饭一样坚持。

就好比你喜欢的游戏,不天天玩怎么能变得厉害呢?而且呀,在这个过程中,可别怕犯错。

犯错就像是不小心摔了一跤,爬起来拍拍屁股继续走就行啦!说不定还能从错误中学到新东西呢。

还有哦,和小伙伴们一起探讨学习机器人,那可比自己一个人闷头学有趣多啦!大家可以一起分享想法,互相帮助。

就像一起去探险,人多力量大嘛!
小朋友们,机器人的世界真的是超级精彩呀!等你们去发现,去探索。

只要你们有热情,有耐心,肯定能在这个神奇的领域里玩得开心,学得愉快!加油吧,未来的机器人小专家们!别犹豫,别害怕,大胆地去和机器人做朋友吧!。

苏科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机器人机械手》说课稿

苏科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机器人机械手》说课稿

苏科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机器人机械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机器人机械手》这一课是苏科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了解机器人的机械手部分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学习如何使用编程软件控制机器人的机械手进行操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机器人机械手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编程软件控制机械手进行简单的操作。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他们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鲜事物。

但是,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此外,学生对于编程可能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编程兴趣和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掌握机器人的机械手部分的组成和功能,学会使用编程软件控制机器人的机械手进行简单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增强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机器人的基本概念,机器人的机械手部分的组成和功能,使用编程软件控制机器人的机械手进行简单的操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编程软件的使用,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团队协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法、分组合作法和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编程软件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机器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机器人的作用和组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演示:讲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介绍机器人的机械手部分的组成和功能,并通过演示使用编程软件控制机器人的机械手进行操作。

3.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编程软件控制机器人的机械手进行简单的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机器人机械手
一、教材分析
本课将舵机原理内容加入到教学中,拓展了学生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帮助学生了解学生机器人的“拓展积木”和“辅助设备”。

流程图的设计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重要作用,学生能根据流程图选用合适的拓展模块来搭建需要的机器人结构,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整合。

二、学情分析
舵机是一种位置(角度)伺服的驱动器,适用于那些需要角度不断变化并可以保持的控制系统。

本课首次把舵机运用到机器人机械手的搭建中,学生不了解舵机的作用,在教学时教师要把舵机的特点和作用讲解清楚,学生要能知道如何运营舵机。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机器人机械手活动以及舵机和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学会检测学生机器人机械手抓取、搬运、推动等活动,能够编写学生机器人机械手检测物体、处理物体的程序。

体验学生机器人机械手程序实验过程,感受机器人模块的互动特点。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1)机器人机械手程序的搭建。

(2)舵机的组合方式。

2. 难点:
(1)学会设置舵机参数。

(2)设置学生机器人机械手抓取、搬运、推动的程序。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验法、自主探究法、任务驱动法。

六、课时安排
安排2课时。

七、教学准备
舵机、部分拓展积木。

八、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出示:车间里搬运车抓取物品、运送物品的视频(生观看视频)
教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观察到搬运车是怎样抓取物品、运送物品的?
学生:搬运车运动到物品前,张开手臂,将物品夹住,然后转向,将物品运送到指定地点,遇到远一点的,还将手臂伸长,再抓住物品,进行运送。

教师:观察得真仔细,今天我们也可以搭建这样一个有手臂的小车,来运送物品,它就是机器人机械手。

(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机器人机械手是机器人教学单元中运用拓展模块(舵机)进行搭建的内容之一,从观看视频出发,引出机械手的概念,起到帮助学生了解机械手的作用。

(二)认识舵机
教师:在刚才同学们观看的视频中,机器人实行的动作是搬运车,搬运车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你们见过吗?
学生:汽车生产车间、啤酒厂装配酒瓶盖等。

(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学生机器人可以增加舵机和模块控件来完成搬运车的基本动作。

这项实验是利用搬运车前端的红外传感器和舵机来完成的。

介绍舵机。

舵机是一种位置(角度)伺服的驱动器,适用于那些需要角度不断变化并可以保持的控制系统。

舵机可以控制角度变化的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完成机器人的某些动作。

舵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往复柱塞式舵机,其原理是通过高低压油的转换而做功产生直线运动,并通过舵柄转换成旋转运动。

另一种是转叶式舵机,其原理是高低压油直接作用于转子,体积小而高效,但成本较高。

【设计意图】舵机相对直流电机而言,具有一些特别的属性。

从实际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掌握舵机的使用方式。

(三)设置舵机
教师:讲解舵机的定义。

(操作演示)
选中“执行控件”,选择舵机,可以对舵机进行设置。

【设计意图】理解舵机的控件模块,领略设置方式。

(四)认识机械手
教师:机器人搬运货物的运动主要通过机械手来完成,机械手主要是使用两个舵机控制机械手臂,从而完成搬运、推动等动作。

学生根据要求,动手搭建机械手拓展结构模块。

(教师巡视辅导)
【设计意图】搭建机械手拓展结构模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认真、仔细地完成。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的机器人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及所需模块,也尝试动手搭建了机械手拓展结构模块,同时学习了舵机的简单设置,下节课我们将对搭建好的机械手进行程序编写。

第2课时
(六)编写机器人机械手流程图
教师:搭建一个简单搬运夹,再利用机器人前端的红外传感器来检测前方是否有物体,如果有物体就将其搬走,如果没有物体则继续前进。

(学生自行搭建)教师:机械手由3个舵机、若干个结构模块、2~3个舵机链接等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流程图的设计,让学生理解机器人机械手运动的基本过程,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七)机器人机械手程序编写
1. 新建一个程序。

2. 设置第一个舵机。

加入一个重复执行语句,在“机器人”模块中,选择“设置舵机接口1红色5V橘色信号棕色GND 输出角度为90°”控件,加入重复语句中,设置舵机接口1的输出角度为45°,等待1秒后,设置舵机接口1的输出角度为0°,再等待1秒。

3. 设置第二个舵机。

继续设置第二个舵机的输出角度,设置舵机接口4的输出角度为135°,等待1秒后,设置舵机接口4的输出角度为45°,再等待1.5秒。

4. 设置第三个舵机。

继续设置第三个舵机的输出角度,设置舵机接口5的输出角度为30°,此时,机械手夹具打开,等待1.5秒后,设置舵机接口5的输出角度为105°。

此时,机械手夹具闭合,再等待1.5秒。

5. 设置机械手抓取的动作程序
继续加入“设置舵机接口1红色5V橘色信号棕色GND 输出角度为90°”控块,分别设置舵机接口为4的输出角度为45°。

等待1.5秒后,再设置舵机接口4的输出角度为135°。

等待1.5秒后,设置舵机接口1的输出角度为45°,等待1秒后,设置舵机接口1的输出角度为90°,再等待1秒。

此时,机械手完成先回收再旋转90°的动作。

6. 设置机械手搬运动作的程序
设置舵机接口4的输出角度为45°,等待1.5秒后,再设置舵机接口5的输出角度为30°。

等待1.5秒后,设置舵机接口5的输出角度为105°,等待1.5秒。

设置舵机接口4的输出角度为90°,等待1.5秒后,设置舵机接口4的输出角度为135°,再等待1.5秒。

此时,机械手完成先向前伸,再将夹具打开,再闭合夹具,回收机械手的动作。

7. 上传程序
保存完整程序,上传Arduino程序至Arduino主板上,下载到机器人机身上,进行活动实验。

【设计意图】教师将程序的详细过程编写出来,并且及时上传Arduino
程序至Arduino主板上,下载到机器人机身上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程
序由文字变为机械手的实际运动。

(八)学生机器人机械手实验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修改机械手的结构,编写机械手的程序,尝试实验。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辅导。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和实验机会,让学生感受机械手的乐趣。

(九)总结与展示
学生按组轮流展示实验情况,并进行小组间评价,再进行修改展示。

教师及时总结,鼓励创新。

【设计意图】总结实验情况,查漏补缺,为参加机器人比赛奠定基础。

九、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到机械手搭建中舵机的运用与直流电机的区别和特殊的功能,学生在设置舵机参数和设计学生机器人机械手抓取、搬运、推动的程序时感到难度较大,但是由于提前准备了流程图,让学生在程序编写时有条不紊,体现出流程图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