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论文
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3篇
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3篇历史小论文写作指导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发现问题,然后搜集史料,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也是历史教学改革和历史高考改革的引擎和成果体现。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历史的小论文范文,仅供参考。
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篇一: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情境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探索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情境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探索《历史与社会》是开放的课程,教学内容紧紧联系社会实践与个人生活,但各部分内容之间并没有遵循传统的逻辑结构,若按灌输知识式教学模式讲授,很难取得较好效果。
为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增强其思考和创造的能力,我们必须更多地结合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积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在该环境下高度还原或仿真实际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激发其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互动中完成对问题的理解、衍生和知识的应用、重建,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以说,创设情境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创设声情并茂的语言情境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最普通、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可能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本身是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然而,中学《历史与社会》教材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往往是抽象概括、提炼浓缩的书面语言。
因此,通过形象的语言,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才能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旺盛的求知欲。
对学生而言,苍白的语言,平铺直叙的讲述,就像是一潭死水,让人昏昏欲睡;空洞的情感,千篇一律的语调,就像是一盘淡而无味的菜,让人兴味索然。
若能丰富语言表达法,或寓事于理,或寓情于景,或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段,声情并茂地再现,就能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增强对历史与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如讽刺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时,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这样说:“慈禧太后多年来都是跟着帝国主义的笛子跳舞。
中国教育历史论文
中国教育历史论文中国教育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教育,这种教育注重个体的德育和修养,强调孝道、忠义等传统价值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并发展,形成了科举制度和私塾教育。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它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官僚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私塾教育则是在家庭或私人经营的学校里进行的教育,它面向的是家庭富裕或贵族阶层的孩子。
随着西方文明的介入,中国的教育体系也发生了变革。
19世纪末,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教育制度,创办了许多近代学校和大学。
同时,中国的教育思想也发生了转变,开始强调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教育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教育体系经历了许多改革和发展,包括取消科举制度、实行义务教育、推行素质教育等。
同时,中国也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建立了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
当前,中国的教育体系正朝着高质量、均衡发展的方向努力。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政策,包括加强师资培养、推进教育信息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
同时,中国也在推动教育国际化,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而努力。
总的来看,中国的教育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取得了许多成就。
同时,中国的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
因此,中国的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抓住机遇,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着力解决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
其中包括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学校的投入,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模式,打造现代化教育体系。
此外,中国还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育发展模式,包括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以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关于中国教育现状论文
中国教育现状可以这么说,教育乃立国之本。
因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投入到国民建设的各行各业中去,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像英美法德日这些发达国家在崛起指出,无一不把国民教育摆在首位。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德国,在普鲁士帝国时期,小学就开始实行真正的义务教育,学习的范围全面实用而科学(中国于07年才开始普及义务教育,晚了几百年啊),从此以后,德国将国民教育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并在各个领域催生出一大批光辉璀璨的巨星。
也正应为如此。
才使德国拥有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叫板英法美等强国的实力。
而在21世纪这个号称信息,知识的时代,不重视教育民族只能等待的淘汰的命运。
中华历经五千年之沉浮而不消逝,我想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几未间断的教育史。
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宓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这应该是教育的萌芽,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奴隶贵族政治,垄断了文化教育,“学在府尹”,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也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目的是维持社会统治职能。
“礼不下庶人”,教育出现阶级性和等级分化,而对于奴隶,则是几乎不需要专门的教育的。
而奴隶的生活技能几乎是在生活中相互交流学习、口授传播或家传的。
此时的教育尽管存在着等级差异,但也算是一种进步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动荡,群雄逐鹿,诸子百家争鸣,各种思想在这时产生。
而诸子百家中每一家都开始广收门徒,其中最著名的孔子的弟子竟多达3000多人,此时的教育已经很正规化了,许多大家都提出了自家的教育主张,如儒家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法家的“以法为教”等等。
到了汉武帝时期,兴办学校,优而则仕,积极地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
“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的确立,不仅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甚至于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更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乃至于现代的中国教育思想意识形态也是如此。
有关历史学科教学论文
有关历史学科教学论文有关历史学科教学论文篇1试论历史教学的学科渗透摘要:历史教学的基础功能是通过描述基本的历史史实,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历史概念,而历史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历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多项联系。
因此历史教学中注重和其它学科的渗透,能更好地完成历史课堂教学的任务。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科渗透人文内涵历史是一门内容相当丰富的综合性人文学科,它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以史鉴今、使人明智、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
中学历史教学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历史教学,要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从历史角度去关注人生,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吸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历史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与其它学科的多项联系,因此教学中既要重视指导学生感悟历史、积累历史和掌握历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又要加强历史教学和其它学科的沟通与渗透。
一、历史与政治的渗透爱国主义是历史教育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历史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适时把握历史知识和时事政治的关联。
今天的政治热点往往蕴涵着复杂的历史因素,或是历史的延续,或是历史对今天的影响,可巧妙地利用或借助时事热点追本溯源,加深对热点问题或历史知识的正确认识。
如围绕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这一热点,让学生思考:历史上香港问题的由来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历史的耻辱新中国又是如何着手解决的经过梳理这一历史线索,学生就能认识到:香港的被侵占是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
香港的顺利回归,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改革开放的成功和新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也进一步印证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要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就必须不断发展我们的综合国力,提高全国族的综合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另外,无论评价历史人物还是历史事件,我们都要力图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引导学生,充分体现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思想。
中国史学史论文3000字
中国史学史论文3000字五十年来中国史学史分期研究述评内容摘要:研究与撰述史学史,分期问题无法回避。
近五十年来(1950——),有关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成果甚丰,分歧很大。
综览各家观点,评判得失利弊,对推进21世纪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研究与撰述史学史,分期问题无法回避。
近五十年来(1950——),有关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成果甚丰,分歧很大。
综览各家观点,评判得失利弊,对推进21世纪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一、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研究的两次高潮五十年来,关于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曾经有过两次高潮。
第一次是20世纪代中前期,第二次是20世纪代以来。
教育部召开文科教材会议,史学史被列入教材计划。
以此为契机,史学史学科的建设引起史学界关注。
北京、上海、广州、济南、武汉、西安等地高校、史学会及研究机构先后召开了多次学术座谈会,就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内容,研究的目的、意义等问题进行研讨,其中关于中国史学史的分期,是讨论的热点之一。
老一代史学家白寿彝、齐思和、刘节、贺昌群、陈千钧、方壮猷、王毓铨、尹达、孙毓棠、何兹全、郑天挺、郑鹤声、胡厚宣、侯外庐、柴德赓、韩儒林、周谷城、耿淡如、周予同、吴泽、余兆梓、李平心、田汝康、郭圣铭等都发表了对中国史学史基本问题的看法,对中国史学史的阶段性分期以及分期的标准,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当时的讨论有不少分歧,但多数人已注意到中国史学史的分期要反映出史学史自身的发展过程,既不能与中国历史的分期相差太远,又不能将对历史的分期照搬到史学史的分期中,“大家同意基本上跟整个中国社会阶段的发展相照应,但社会变化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一般总要晚些”(《关于史学史的讨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白寿彝、齐思和、刘节、贺昌群、陈千钧等人还进行了具体划分,试图将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引入深入。
可惜不久“文革”爆发,这次有关史学史的讨论被迫中断,分期问题也就被搁置起来,再也没人提起。
教育史论文精选对比
一、中国教育思想史论文:论文题目:蔡元培教育思想初探作者:周玉清喀碧竹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摘要:我国现代教育的先驱者蔡元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许多独特而深刻的见解,本文从分析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来源入手,重点论述了蔡元培“五育并举”等教育思想。
论文概况: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蔡元培的生平经历,再次介绍了蔡元培的主要教育思想,其中重点论述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以及蔡元培对各育的认识,最后论述了蔡元培主要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借鉴。
我认为,本文的亮点在于把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和我国当前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联系起来,并论述我国培养目标的发展进程。
选取理由:蔡元培被公认为推动近代社会教育正式纳入国家行政体系第一人。
也是第一个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家,“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与我国当今的教育目标息息相关。
本论文条理清晰的介绍了蔡元培的主要教育思想,以期为今天发展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个人启示:对于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在当时落后的中国的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如果与当今的教育发展趋势结合起来,就要辩证的看待。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的。
但是,他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蔡元培把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又把教育分为隶属于政治和超轶于政治两类,认为军国民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隶属于政治,而其他的超轶于政治,这种划分并不科学;其次,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现世的幸福,而是为了达到那个不可言的实体世界;此外,他在阐述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问题时,也存在超阶级、超现实、牵强附会等弊病。
所以,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在结合当今的培养目标的时候,应该多考虑时代发展现状与我国国情,提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可行的培养目标。
此外,这篇论文的思路十分清晰,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值得借鉴。
中国教育史专业博士论文一览表
郑国民
王炳照
从文言文到白话文——我国近代语文教育变革的历程
1998.7
李罡
王炳照
教育立法与中国教育现代化
1998.7
李文演
王炳照
孟子与荀子道德教育思想之比较
1998.7
徐勇
王炳照
元代书院研究
1998.7
刘绍春
王炳照
晚清教育改革之研究——科举制的废除与新教育运动
1999.7
葛新斌
郭齐家
融合与创新——蔡元培中西文化教育观历史研究
中国教育史专业博士论文一览表
姓名
导师
论文题目
完成时间
俞启定
毛礼锐
独尊儒术与汉代教育
1987.7
毕诚
毛礼锐
阳明学派教育思想研究
1988.7
程方平
毛礼锐
隋唐五代儒学教育思想研究
1988.7
吕达
陈景磐
论我国近代普通课程渊源与沿革及其历史经验
1991.7
史静寰
陈景磐
登州文会馆与燕京大学——近代西方新教传教士在华教育活动研究
1992.7
冯小林
王炳照
儒学的“变古”——王安石“荆公新学”的教育哲学研究
1993.7
宋大川
王炳照
唐代教育体制研究
1994.7
吴霓
王炳照
中国古代私学发展诸问题研究
1995.7
胡艳
王炳照
中国近代私立学校研究
1995.7
赖忠先
王炳照
致良知之学——王阳明道德修养与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1996.7
施99.7
叶富贵
王炳照
中国近代知识阶层与近代教育
2000.7
历史小论文优秀5篇
历史小论文优秀5篇初中历史的小论文怎么写篇一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内涵和重要性教学是一项工作,同时也是一门具有很高技术性的艺术。
贯穿教学始终的根本路线是教育学生,其中包括对学生的激励、鼓舞等。
自从我国实施课程改革政策以来,我国教育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情景教学的出现,其不仅改变了以往教育中的“死板”问题,还给教学带来了一股创新之风。
大量实践已证明,情景教学的方式完全匹配新课标的教育要求和理念,是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实施途径1.积极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为情境教学的顺利开展营造平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氛围的前提和关键。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要想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和历史教学的整体质量,如果仅仅依靠学生的智力因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注意力的集中度等。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尤其是情景教学则更需要人的参与。
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课堂的气氛更加融洽、和谐,进而会促进历史教学的质量得到切实的提高。
此外,教师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即:(1)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彻底的改革,实现平等、公平、自由的教学模式;(2)改变传统的“师为贵,学为贱”的传统思想,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自己为课堂的参与者和学生的引导者;(3)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切不可将学生进行分门别类。
总之,教师在进行历史情境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们可以平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其在课堂中获得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情景教学的根本目的。
2.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我国著名的教学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王国维也曾经说过:“好之者优于不知者,而劣于乐之者。
”通过上述的两句话,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其思维正处在发展的阶段,逻辑性不高。
关于历史学的论文范文2篇-历史学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赏析
关于历史学的论文范文2篇|历史学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赏析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
历史学是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材料进行筛选和组合的知识形式。
关于历史学的论文篇1历史人文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传承摘要:各个民族文化的独立繁荣发展,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永续发展更是离不开对历史人文的传承和创新。
在物质文明日益繁荣的今天,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对历史人文进行传承,把历史文化当中优秀的成分充分的吸收过来转换为可供现代化的社会运转的润滑剂已经成为时代的焦点。
高校的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的意义便凸显出来,尤其是对于那些直接体现历史文明和对历史文明更为具象的表达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在环境艺术设计当中融入历史人文内涵,不但可以增添艺术设计作品的艺术性,而且还符合现代大众的欣赏习惯,并且可以吸引特定的人群,可以说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以及环境艺术作品实践性和艺术性的提高都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关键词:历史人文;环境艺术设计;高校教学;传承艺术设计是决定创意产业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能够实现我们“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当今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物质需求的标准也逐渐最求个性化、完美化,这就对从事美术和设计人才需要重新定位和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如今我国高校都设置了专业课程,重点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以期能够满足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目前高校也都设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对艺术和设计教育的改革与高校艺术教育有着直接性的关联,必须与时俱进。
环境艺术设计之所以不同在于是以环境的本身为前提依据,以达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共同实现,使得艺术设计达到最高的境界。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艺术设计学科中的一门重点学科,它是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史学论文:中国音乐教育史理论研究
中国音乐教育史理论研究众所周知,在学科领域建设中总是离不开前人的经验导论,正是因为前人的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才推动现代教育领域的发展研究,进一步构建音乐教育史的知识理论体系。
在中国的音乐历史道路上,音乐教育史研究的知识体系是在诸多的成果和文献基础上进行多次系统的梳理,掌握真实的历史信息,继而创造、更新、编制而成的。
一、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史发展研究中国音乐教育史的研究对我们国家音乐教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国家在古代就已经埋下了音乐的种子,这属于音乐的萌芽阶段。
(一)夏、商、西周。
我们国家音乐的发展起源于这个阶段,并且音乐在这个时期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
夏代是中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的时期,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教育在这个时代开始兴起。
到了商代、西周,教育制度得到了深层次的发展,音乐开始萌发,人们意识到了音乐为他们带来的乐趣。
西周时期,已经有专业的教师从事音乐教学,并且学习音乐的学生也有很多。
如“成均为学乐之所,由大司乐主之东序为学干戈羽禽舞之所,由乐师主之警宗为演礼习乐之所,由礼官主之”。
这段记载了人们在音乐的学习上还是较为重视且正式的。
经过研究史料我们可以发现,在当时音乐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并不作为当时入仕考试的标准。
音乐运用在官宴、娱乐以及祭典礼仪等,音乐在当时是达官权贵才能享受的东西,这种教育在当时不是学习知识而存在的,学习歌舞技艺为的是满足统治阶级的娱乐,而不是满足国家对于人才的需要。
(二)秦、汉。
秦朝在当时已经统一了中国,统一了货币、度量衡等。
由于政治上的稳定,经济在当时得到了快速发展,音乐在当时更是以娱乐形式存在于整个封建社会。
由于秦朝在当时较为奢靡,音乐教育在当时并没有明显的进步。
但是在汉代时期,乐府开展了大规模的音乐教学活动,这是西汉当时最为重要的音乐研究机构,汉乐府主要负责音乐表演、创作、搜集民歌和训练乐工。
音乐教育思想方面,董仲舒承袭了儒家观点,重视礼乐教育,他认为“仁义礼乐皆其具也。
中国古代儿童游戏的特点及其对当今儿童教育的启示
中国教育史专题期末论文姓名:***专业:教育学学号:**********中国古代儿童游戏的特点及其对当今儿童教育的启示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儿童游戏有着迥异于西方国家的显著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出古人对儿童成长的要求和期待,并事实上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展,其中有些方面值得肯定,而有些方面则应当加以分析和批判。
关键字:古代儿童游戏特点启示一、儿童游戏特点(一)道德为先崇尚道德是中国古代儿童游戏的重要特点。
孟子母亲为了教育和培养孟子而三迁其居的故事,可以看出古人对儿童游戏道德内涵的重视。
古人从“学什么像什么”,以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朴素认识出发,对儿童游戏决不放任。
类似孟母的观点在中国古代非常普遍。
据记载,唐代诗人元结家的乳母制作了一种“圆转之器”让孩子游戏。
元结的朋友得知此事后大为不满,不仅将些玩具当场烧毁,还义正辞严的告诫元结,“圆”代表着圆滑世故之意,为刚正不阿之士所深恶痛绝,人应“宁方为皂,不圆为卿”,意为宁可做一个正直的皂隶,也不做圆滑的卿相。
这是一种极端的道德主义,对儿童游戏的影响可谓深远。
古人推崇智慧类游戏,其原因在于这些游戏具有道德性、政治性,即使某些内容看似较为抽象的儿童游戏,如棋类游戏,它们之所以受到肯定,也是因为具备道德价值。
以象棋为例,象棋中的将、士、相、车、马、炮、兵实际上分为三组三个等级,各有分工作用范围和行动方式,尊卑分明,不可逾越,表现出中国古代严格的等级观念象棋中的各个棋子儿以将帅为中心分列两旁,地位最低贱的兵卒处于战争的前沿,而且只许进不许退,行棋过程都是为了保护“老将”不失,表现出强烈的忠君观念象棋中的各个棋子儿都是男性角色,没有一个女性棋子,表现出传统的夫权观念。
儿童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自然就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传统观念的熏陶。
围棋更为抽象,但在古人眼里,下围棋具有修身养性的功能和作用使激烈的争斗转化为文质彬彬的“手谈”,依旧有着浓厚的道德蕴涵。
历史教育论文范文3篇
历史教育论⽂范⽂3篇历史审美教育论⽂⼀、激发审美情趣学⽣的学习动机是满⾜个体所需的⼀种积极的内在动⼒。
只有诱导出学⽣的学习动机,他们才能够对所需的知识有乐趣。
⽽审美教育更要在兴趣的前提条件下来实施,所以,激发学⽣的审美情趣是我们历史教师⾸先实施的⼀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千次相信:没有⼀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全⾯的智⼒的发展。
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美使知觉更加敏锐,更能唤醒创造性的思维。
”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审美教育去感动学⽣,⽤那些具体⽽鲜明的美敲打在学⽣的⼼灵深处,从⽽激发他们美的效应,促进知识学习和情操陶冶。
⽐如,我们在教学中,⾃霍去病的那种“匈奴未灭,何以家还”⾄⽂天祥的“⼈⽣⾃古谁⽆死,留取丹⼼照汗青”的壮志雄⼼;“天下兴亡、匹⽆有责”的报国⾚诚之⼼,到“⽢愿为变法⽽喋⾎”的壮美情怀;特别是伟⼤的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艰苦奋⽃,不屈不挠建⽴起来的伟⼤新中国,谱写了惊天地,泣⿁神的不朽篇章。
伟⼤的历史仁⼈⽆不表现出来那种⾼尚⽽壮美的道德情操,这些都可以对学⽣进⾏最好的审美教育,提⾼学⽣的审美能⼒。
⼆、从教材中寻找美的元素教材的编者是根据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要体现对学⽣的审美教育的功能”⽽选材的。
因此,教材的每个章节知识点都潜移默化地体现着审美教育的内涵。
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把握审美教育教学,充分利⽤和开发历史课程中审美教育的资源,挖掘出那些蕴含在教材中的丰富审美教育的元素。
历史记录着⼈类⽣活过程,给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物质⽂明和精神⽂明的瑰宝,⽐如“先河的诗经楚辞,汉魏之⽂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戏曲,明清的⼩说,还有那些著名建筑与各种美术⼯艺品,历史学上各时代伟⼤与都雅之⼈物、事迹,⽆不于智育之中蕴含美育之元素。
”那⾥就是美的所在,就是美的摇篮,就是美的宝库。
我们教学中就是要把它挖掘出来,交给我们的学⽣,让他们深深地感受着美的益处,提⾼学⽣的审美能⼒。
高中历史论文15篇
高中历史论文15篇1.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该论文探讨了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通过研究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政治运动、社会动荡以及文化变革,我们可以理解这一时期对中国社会结构、教育体制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2. 中国封建的起源和发展这篇论文研究了中国封建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从封建制度的建立、君权的稳定到官僚体系的建立,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封建如何影响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
3. 秦朝的统一中国和秦始皇的政治手段本文重点探讨了秦朝统一中国和秦始皇赢得统一背后的政治手段。
通过研究秦朝的法律制度、行政改革和军事扩张,我们可以了解秦始皇如何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并对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4.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该论文研究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通过探讨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之间的贸易、文化交流和技术传播的影响,我们可以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5. 明清时期的官僚体系和统治方法这篇论文研究了明清时期的官僚体系和统治方法。
通过研究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官员选拔和统治策略,我们可以了解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秩序。
6.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与影响本文重点介绍了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与其对社会的影响。
通过研究中国古代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发明,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在科技领域的突破和对全球科技进步的贡献。
7. 清朝对西方列强的应对和变革该论文探讨了清朝对西方列强的应对和变革。
通过研究清朝的对外政策、经济改革和军事现代化,我们可以了解清末时期中国在应对外来挑战和实现国家变革方面的努力。
8. 中国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冲突这篇论文研究了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冲突。
通过探讨中国传统价值观、家庭观念和现代社会的冲突,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文化困境和挑战。
9. 中国古代的战争策略和战争文化本文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战争策略和战争文化。
通过研究中国古代的兵法、战争思想和军事组织,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在战争中的优势和对战争的独特理解。
浅谈古代教育对当今的影响
中国文化史结课论文浅谈古代教育对当今的影响学生姓名端小宝学号**********所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法学班级法学16-4浅谈古代教育对当今的影响内容摘要:我国作为世界数一数二的文化大国,特别是在古代的很多朝代在很多方面都走在社会的最前沿,这跟我国古代高度重视的教育史分不开的。
虽然古代的考试制度不被现在很多学者认同,但是古代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对文化著作的高度重视,是我们现在所比不了的。
本文将走进古代的学校教育,从其发展历程、道德教育、学生管理、和对当下影响这四个方面入手,对古代学校教育我整体的认识。
关键词:教育思想影响一、中国古代学校的发展历程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有十分光辉灿烂的文化宝库,在这些辉煌取得进步的时候,有许多人为此默默奉献,也有许多精神层面的东西做出贡献。
我国高度进步的教育思想、学校形式就是很好的例子。
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
那时学校的名字叫“痒”。
高一级的大学叫“上痒”,低一级的小学叫“下痒”。
到了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把学校又分成了四个等级,按级别叫做:“学”、“东序”、“西序”、“校”。
到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时,又把这四种学校的名字给为:“学”、“右学”、“左学”、“序”。
到汉代(公元206年——公元23年),最高一级的学校称做“太学”,下面分别称做“东学”“西学”“南学”“北学”。
再后来把“太学”改为“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
汉代,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个比较昌盛的时期。
汉代的学校分为官学与私学两种。
其中私学的书馆,亦称蒙学,系私塾性质,相当于小学程度。
到离现在最近的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国子监”已经不是学校的性质了,成为国家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
而这时候一般的学校称为“书院”、“书堂”、“私塾”等。
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不但明确了整个学校教育制度,还规定了各级学校的课程。
历史学论文范文
历史学论文范文篇1
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有数千年的文明史,而且有着延绵不断记载历史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我们对于中国古代的了解,正是通过那些传世的文献典籍而获得的。可是,中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的有关历史文献,由于年代久远,或是语之不祥或是神怪传说混杂太多,甚至有些根本就没有任何文字记载。面对此种困境,如果没有考古学的补充,历史学家们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孔子就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夏礼,吾能言之,杞之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当然,有详实的文献资料,也并非就意味着万事大吉。历史注重的是求实。因此,有了详实的文献进一步就是要“去伪证实”。
(一)实物史料的数字化
实物史料较之文献史料,不仅数量少,而且零散,连续性和系统性都比价差,但实物史料的优势在于比较真实可靠,作为史学认识成果的检验形式和依据,它的发掘和发现,不仅可以补充文献史料的不足,而且有助于纠正文献史料记载中的错误,并增强对历史的真实感。目前能够有效保存实物史料的数字化方法即数字博物馆。
著名历史学家张光直先生认为:“考古学与历史学不能打成两截。那种考古归考古,历史归历史,搞考古的不懂历史,搞历史的不懂考古的现象,是一种不应有的奇怪现象,说明了认识观的落后”。他将这个问题提到“认识观”的高度是很深刻的。考古学所研究的是历史的物化表现,而历史学研究的是对历史的文字记录,应该说二者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研究对象的本体,而只是研究对象的不同表现形态。两个学科间因为研究对象表现形态的差异造成的方法与技术层面的差别,只能决定学科各自教学方式与训练方式的区别,不应该成为学科间相互结合的障碍。如果仅仅因为这种差异,形成学科间的封闭,就恰如张光直先生所言,是非常落后的认识观。在提倡多学科交叉进行学术研究的今天,历史科学的这两个分支学科间的不正常状态实在有必要加速改善。
中国教育史论文
学术自由与中国教育发展教育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对于教育的产生,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曾指出:“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自从有了人类的存在,就有了教育活动。
对于教育的发展,从古自今,人们各抒己见,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社会的生产力、政府政策、传统文化……纵观我国的教育的发展,学术自由与我国的教育发展息息相关。
有了人类存在,便有了教育。
原始时期,原始人类为了生活,首先要解决吃、穿、住等生活资料,但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为了满足这些需要,就必须参加集体的或是氏族的劳动生产。
为了生存,人人之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阶级分化,没有思想的束缚,所以这个时期是学术最为自由的时期,但对于原始人类来说,解决温饱问题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教育以生产劳动教育为主,虽然有生活习俗的教育,艺术的教育和文字的产生,但是教育的发展终究围绕生产的发展而进行的,所以教育的发展速度是缓慢的。
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下,相对于那时较低的生产力水平来说,教育的速度是相对较快的。
到了夏、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奴隶社会的形成,国家的出现,教育在受到了奴隶主的控制,学术自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教育的发展还是取得了不少的进步。
夏代已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国家设立机构管理教育工作;商代有了成熟的文字作为教育的手段,并且把文字记载在甲骨或是玉石上,用来记载事件;周代有了较为完整的教育制度,家庭教育、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
夏、商、周的教育虽然取得了不少的进步,但是随着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需要,不断的加强了对学术和人们思想的控制,他们推崇宗教迷信,在一定的程度上也限制了教育的发展,到了商代,出现了只有官府有学,民间私家无学术—“学在官府”的现象。
这种“学在官府”的出现导致了教育只是贵族等小部分人的教育,同时也容易导致学术自由的被限制,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教育的发展,所以相对于原始社会的低生产力水平来说,在生产力水平相对高些的夏、商、周时期,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减缓的趋势。
中国历史论文1000字
中国历史论文1000字篇一:初中历史论文1000字初中历史论文1000字论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当代社会的巨大变化和飞速发展,对人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青少年的人文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在基础教育阶段,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培养青少年应有的公民素质、民族精神和国际意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同时,随着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间的义叉渗透,并逐步趋向融通,注重学科联系的综合认识方式,有利于人们形成对历史与社会生活的整体认识。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这一综合化趋势,促进了学校社会人文学科的综合化进程。
作为综合课程的《历史与社会》,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有利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促进他们整体地、历史地认识社会,在获得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实施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
本课程的综合性不仅在于对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综合,还有对其基本方法和技能的综合;不仅是对历史发展过程和现实社会问题的综合,还体现在对分析、认识某个事件或现象的角度的综合。
它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上都力求整合的新型课程。
二、基本理念(一)本课程将大力提供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7-9SS21.2.1)《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把全体学生培养成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不但引导学生综合地、整体地认识社会,逐步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而且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二)本课程将力求真正实现人文社会学科内容的综合《历史与社会》课程不是学科群体的统称,而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历史、人文地理等相关学科内容的整合。
它力求综合范围适当、融合程度较高、整合形式合理,从而把各学科领域彼此孤立、相互隔离的内容体系,改造成为各学科领域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而不只是形式上的捏合。
四史教育课程实践论文
摘要:四史教育,即对中国历史、哲学史、文化史和革命史的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某中学四史教育课程实践为例,探讨四史教育在中学阶段的实施策略、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四史教育;中学阶段;实施策略;效果;问题与建议一、引言四史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中学教育界对四史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将其纳入课程体系,力求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本文以某中学四史教育课程实践为例,分析其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四史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二、四史教育课程实践的实施策略1. 课程设置某中学将四史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设置了中国历史、哲学史、文化史和革命史四门课程。
每门课程均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四史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四史知识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增强历史意识。
3. 评价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期末考试:以笔试形式进行,考察学生对四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3)实践活动评价: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三、四史教育课程实践的效果1. 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通过四史教育,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 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学生通过学习四史,认识到国家民族的兴衰与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激发了学生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热情。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四史教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培养目之我见论文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培养目的之我见在当今教育竞争越演越烈的时代,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人”是教育内容中的核心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不仅把“人”当作教育的对象,而且把“人”当作教育的核心,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的发展。
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对于培养“人”的理念和措施存在着千差万别,但都是为了满足不同时期社会需求而进行的。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对于今天我们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可以为当今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追溯到原始社会即教育的萌芽时期,虽然没有形成专门的教育组织,但是原始社会的人类已经开始通过语言的交流和行动的模仿对下一代进行教育。
这时的教育多和生产劳动相联系,通过口耳相传和亲身示范,达到传播劳动技能的目的。
所以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社会中,主要还是以培养劳动者为主要目的的,同时也为了维持氏族及自身的生存而服务。
随着物质资料的日益丰富以及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教育的形式和教育目的也在悄然发生着种种变化。
教育已经不再单单为了培养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而是进一步演变为以培养阶级统治者为主要目的。
随后,教育的机构也应运而生。
据记载,在我国的夏朝时期已经产生了正式的学校,夏商周经过三代的发展,也出现了以培养不同人才为目的的学校。
由此可见,当时社会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社会也必然要求学校培养具有不用能力与技能的人才。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争霸,战火不断,社会处于剧烈的变革之中。
官学衰败,私学兴盛,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等。
这个时期不同流派的教育家主要倡导自己提出的政治学说,为各国君主培养可以为国家的生存与发展而效力的知识分子。
秦汉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封建国家,同时这个时代也成为了封建教育制度化的时期。
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在教育文化领域里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由于秦二世的昏庸无能,导致了秦朝的急速灭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史期中作业——《试论科举制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姓名:张**专业:历史学系别:人文学院历史系2011级“专升本”班《试论科举制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姓名:张海涛单位:(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陕西渭南 714000)摘要: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的创立,对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随着科举制的产生、发展与不断完善,相应的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规模、制度、模式以及学校教育在各时期的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改变。
可以说,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极为紧密的。
而研究清楚他们的关系,对研究中国教育史的意义也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科举制度;学校教育;乡贡;三舍法;国子监;价值取向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从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科举制度本属于政治制度,或者说,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是将政治和教育联系起来的桥梁。
国家通过科举考试制度确立了一个“贤才”的标准,并以功名利禄加以隐忧,因而对教育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或者说,教育就据此标准进行培养、造就和输送。
当然,教育中对“贤才”标准的多样化研究也会影响到衡量“大贤”之“量才尺”的确定。
但总的来说,科举考试体现着社会对其成员资格的要求和认定,大规模社会考试还昭示出社会对所需“贤才”的标准和要求,进而成为人才选拔和推进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而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作为一种选拔性教育,科举考试在其发展的全过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哪一种制度像科举制那样长久深刻地影响当时的世道、人心和风俗。
因而,科举制度与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尤其是学校教育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后一千余年影响深远。
在科举时代,科举不但决定应举者个人的前途和家族的兴衰,而且还左右了当时的教育,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士风和文化。
甚至说1300年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各方面的进步和落后,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科举及其所衍生的科举文化的影响,也不为过。
科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又是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一。
或者说,科举由传统文化所孕育和当时社会政治需要所催生,诞生之后又对中国封建社会后半期的社会文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正因为科举在1300年间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有不少学者将隋唐至清的历史称为科举时代,将当时的社会称为科举社会,将当时的文化称为科举文化,将当时的教育称为科举教育。
“科举”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科举指分科举人,即从西汉以后分科目察举或制诏策试人才任予官职的制度;狭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即从隋代设立进士科之后以考试来选拔人才任予官职的制度。
⑴在此时期,隋文帝分科举人奠定了科举考试的制度基础,隋炀帝初置进士科,成为科举考试制度创立的重要标志。
又由于进士科后来逐渐取代其他所有科目而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科目,或者说其它科目考试的内容与方法都逐渐融汇到进士科之中,进士科举即就是狭义的科举考试。
具有一千三百年历史的进士科举考试正是从隋朝开始的,隋朝在中国考试史上开启了一个科举考试的新时代。
我国科举制度的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时期。
与科举制的推行相适应,教育事业逐渐被纳入到为封建官僚政治服务的体系轨道之中,这不仅使古代的官学与私学因此获得了新的契机而一度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同时也引发了教育机制的剧烈变化,特别是在社会间导致了应举教育风气的初步形成。
一、唐代的科举制与学校教育在科举仕途的奖掖之下,唐代学校教育从总体上来说还是获得了蓬勃发展,学校成为唐代科举赖以发展的基础和人才培养的基地,是人才选拔的主要渠道。
但在发展中,科举考试也渐渐成为学校办理和士人求学的支配力量,学校与科举之间变成了学校为科举服务,受科举制约的关系。
在唐代,学校的教育完全仿照科举考试的模式,不仅学校的教学内容便是科举考试的内容,而且“以生徒及第多少,为博士考课上下。
”⑵为补习进士科考试还专门设立了广文馆,特别是在民间带动了科举应试教育风气的初步形成。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生徒与乡贡地位的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科举与学校之间的轻重关系。
具体分析唐代生徒与乡贡地位的轻重变化,有助于从源头上深刻揭示学校与科举之间密切的关系。
唐初,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相当完备的学校教育体系。
中央国子监系统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律学、算学,“凡六学生,每岁有业成上于监者,以其业与司业、祭酒试之。
明经帖经、试策、经义;进士帖一中经、试杂文、策时务征事;其明法、明书、算,亦各试所习业。
”⑶对于业成欲求仕进者,报送国子监,由国子祭酒、司业、监丞等亲自加以复试,“登第者上于礼部”,与乡贡同样取得参加省试的资格。
此外,弘文馆、崇文馆学生的课试和举选也与国子监学生相同。
至于医学、崇玄学等中央各业务部门开办管理的专科学校,其考试登用也基本依照国子监之法,不过各自仍有一些在考试内容和方法上的特殊性。
对于州、县学生的考试和出路,中宗神龙二年(706年)曾敕令“州县学生,当州试。
并选艺业优长者为试官,仍长官监试。
其试者通计一年所受之业,口问大义十条,得八以上为上,得六以上为中,得五以上为下。
及其学九年(律生则六年)不贡举者,并解追。
其从县向州者,年数、下第、并须通计。
”⑷也就是说,唐州县学也要举行类似于国子监学校的“岁试”,其合格者,先在地方官学内部升转,如从县学升入州学等。
对于州县学校的毕业生员则可直接被推荐参加科举考试,不需要参加地方上的乡贡考试。
而成绩优秀的生员,既可以直接升入中央四门学,也可直接参加科举考试,贡举省试不第者,仍可以免试入中央官学深造,从而把地方官学和中央官学连接了起来,并给了州县生员进一步深造提供了机会,这有利于促进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普及。
正是由于唐初学校发达,中央与地方官学仕途畅通,所以学校教育在初唐地位非常高,以致于科举及第者多为国子监学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对由自学和从私学出身的乡贡并不看重。
虽说初唐学校分科与科举分科在当时已存在着相互对应的关系,但实际上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的教学计划并不是按照科举九经取士的要求安排的,反倒是“唐初科举的设科开考正是按中央六学的分科教学而设置的。
”⑸可见,初唐的科场的确是生徒的天下。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生徒在科举及第者中占绝大多数。
《唐摭言》卷一《乡贡》载有咸亨五年至景龙元年之间六榜进士及第数和其中乡贡数,部分反映了唐前期生徒在及第中占绝大比例的情况。
兹参照《文献通考》卷二十九所载《唐登科记总目》列表如下:唐前期生徒占进士及第总数比例举例表⑹二是当时朝廷重臣皆以由国子监毕业、进士及第而入仕为荣。
此外,在唐玄宗开元以前,事实上不仅由两都国子监所培养的毕业生在科场中占有更高比例,在朝廷中位列前班,甚至在文学、法律等方面也可以使令于上者也。
武周时期,为了达到“广收才彦”,稳固自身统治基础的目的,武则天用人开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东西,放手“笼四方豪杰自为助。
”为了满足快速招官和平衡士庶关系的需要,武则天大力发展以乡贡为主体形式的地方贡举制度,对地方贡举的科举人才实行破格选用。
正是由于武则天统治时期,科举士人地位日以攀升,人数大幅增加,故自馆、监系统直接入仕者多难以致显宦。
加之中央官学生徒素质的普遍下降,由此科举入仕者也就绝少有高位者。
武则天时期,馆、监举士的地位比此前明显下降,而以乡贡为主体形式的地方举士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到了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是唐代科举生徒与乡贡地位轻重变化的重大转折期。
前期因官学教育的初步振兴和监官水平、学生素质的逐步提高,进而有效地维持了生徒在社会中的崇高地位。
但终因社会注意力逐渐转移到乡贡一途,使生徒与乡贡地位的轻重易置,进而直接冲击了唐代的官学教育。
究其原因实际是唐代官学教育模式与贡举取士方向的日益脱节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总的来说,唐代学校教育还是获得了蓬勃发展,学校成为唐代科举赖以发展的基础和人才培养的基地,是人才选拔的主要渠道。
但在发展中,科举考试也渐渐成为学校办理和士人求学的支配力量,学校与科举之间变成了学校为科举服务,受科举制约的关系。
二、宋代的科举制与学校教育赵匡胤创立大宋王朝,结束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祸乱天下的局面,进而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强化其既定的“文治”政策,大重儒者,认为“宰相须用读书人”,⑻选拔文臣儒将掌管藩镇大权。
宋太祖还亲自到国子监听讲,令武臣读书,知为治之道,要求文臣在职提高,进一步加强文化修养。
但总的来说,在宋初长达八十余年时间里,学校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宋初唯一的中央官学国子监还是后周时建立的,且在宋朝接管后还办理不善。
为了尽可能维持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宋太祖不得不下诏规定:“原系籍而听习不缺,得与秋试;系籍不至者,听于本贡。
请其未入籍而听习者,或有冠裳之徒不居乡里,令补监生之缺。
”⑼即一方面,要求有学籍的在监学子必须真正在国子监习业方能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否则罢遣归乡里;另一方面,对于无学籍而愿意入学读书者,放宽限制,可以补监生不足之缺。
宋真宗景德年间,又“许文武升朝官嫡亲附国学取解,而远乡久寓京师,其文艺可称,有本乡命官保任,监官验之,亦听附学充贡。
”⑽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则规定,凡有补荫出身的官员子弟,必须先在国学听读二年,期满考试合格后,发给一种资格凭证,叫做“牒”,经审官院试验后,方能差遣官职。
虽然不断出台一些硬性规定,旨在调动官员子弟入学的积极性,刺激和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但还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宋初国学教育萧条的局面。
这说明在社会上,重科举而轻学校以及耻学于师的风气已基本形成。
国子监的堕落,使学校与科举之间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进一步被打破,并导致了此时国子学的最高地位更是虚有其名,其作用主要是取解充贡,演变成为科举考试服务的预备机关。
相对于中央官学,宋初地方官学可以说几乎处于完全消亡的状态,宋初六十多年中,只有极少数州县设有官学,其中大部分是前代遗留下来的,而这些在五代动荡之中保存下来的学校,有不少在宋朝统一后竟然被关闭或破坏。
例如福州州学建于唐代,五代时期福州先后被闽、吴越所占,这所学校一直受到重视和支持。
但在宋朝统一后,福州州学却长期停废。
⑾宋初百废待兴,亟需大批治术人才,只是由于局势尚未稳定,战争没有停息,加上学校破坏严重,政府又无暇顾及兴学设教。
为了缓和人才匮乏的矛盾,就只能大力提倡科举,招揽现成人才。
结果助长了侥幸奔竞风气的形成,士子无心向学,加之官学仍以讲授经术为主,而自唐后期以来,擅长诗赋的进士科仕途最为优越,宋初更是不断扩大进士录取名额。
于是才造成了这种局面的出现。
科举录取人数的猛增和仕途地位的光明,引诱众多士人径去赴试,不愿入官学读书,即使“太学生徒,博士授经,发明章句,究极义训,亦志于仕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