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脸谱音乐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七单元唱脸谱》冀少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七单元唱脸谱》冀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09f2b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5.png)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七单元唱脸谱》冀少版一. 教材分析《第七单元唱脸谱》冀少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以我国传统的京剧脸谱为教学内容,通过学习京剧脸谱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爱国情怀。
教材中包含了京剧脸谱的起源、分类、特点等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典型的京剧脸谱曲目,如《唱脸谱》、《苏三起解》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他们对京剧的了解相对较少,对于京剧脸谱的知识更是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文化内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京剧脸谱的起源、分类、特点等基础知识,学会识别一些典型的京剧脸谱;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模仿、演唱等环节,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京剧脸谱的起源、分类、特点等基础知识,学会识别一些典型的京剧脸谱;2.难点:学会演唱京剧脸谱曲目,如《唱脸谱》、《苏三起解》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模仿、演唱等环节,引导学生体验京剧脸谱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道具等辅助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京剧脸谱的文化内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段京剧表演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脸谱;2.讲解:介绍京剧脸谱的起源、分类、特点等基础知识,让学生对京剧脸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3.欣赏:播放一些典型的京剧脸谱曲目,如《唱脸谱》、《苏三起解》等,引导学生欣赏京剧脸谱的美;4.模仿:分组让学生模仿京剧脸谱的表演,体会京剧脸谱的魅力;5.演唱:教唱京剧脸谱曲目,如《唱脸谱》、《苏三起解》等,让学生学会演唱;6.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京剧脸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唱脸谱》说课稿8篇
![《唱脸谱》说课稿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4d651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9.png)
《唱脸谱》说课稿8篇《唱脸谱》说课稿1(课件)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说课,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课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欣赏《唱脸谱》,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想:(课件)《唱脸谱》是一首京歌,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
(课件)我们知道,音乐是一种感官的艺术形式,而本课京剧艺术博大精深,如果借助于多媒体手段,从网络上搜集脸谱知识,精选的图片,京剧唱段,编辑整理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好的鉴赏体验音乐,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势必会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课我确定了以下的三维目标(课件)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歌曲,使学生了解脸谱的特点及脸谱在京剧中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模仿、演唱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听赏能力及表演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点:(课件)了解京剧知识、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难点:在听赏过程中了解脸谱,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关键:通过各种途径聆听、观察,记忆、模仿。
我是通过三个大环节进行的:(课件)一、首先进入第一大环节激情导入,探索求知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正如古人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开课我就播放京剧《铡美案》片段,(课件)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探索求知的欲望,学生了解了京剧的形成。
(课件)认识京剧的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课件)并且了解了他们的形象特点(课件),以上的多媒体图片的运用让学生的视觉得到充分的审美体验,这更加点燃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又展示了脸谱形象,(课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一次被调动起来。
二、接着进入本课的第二大环节欣赏乐曲,立美实践1、如果说音乐是听的艺术而视觉的辅助更加深学生的鉴赏与感受,所以完整的欣赏音乐时,我运用了特制的动画音乐,(课件)学生也了解本课是一首戏歌。
(课件)2、在接下来分声部欣赏歌曲时,我又用了多媒体剪辑手段,分声部欣赏了音乐,首先欣赏了第一部分音乐(课件)我采用设疑、讨论等方法,放手让同学们自主的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opera”和“四击头”是什么意思?解释“opera”学生可以明白它就是歌剧的意思。
《唱脸谱》音乐教案(优秀3篇)
![《唱脸谱》音乐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05922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2.png)
《唱脸谱》音乐教案(优秀3篇)《唱脸谱》是人音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音乐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京歌,也是整个单元中先进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
本文是勤劳的编辑给家人们找到的《唱脸谱》音乐教案【优秀3篇】,仅供参考。
《唱脸谱》音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京剧的风格特点,并通过听唱等形式学习歌曲《唱脸谱》,激发学生了解京剧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认识了解中国的京剧脸谱,并且可以掌握演唱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教学难点:欣赏全曲,并能用准确的速度和力度演唱《唱脸谱》。
教学准备:视频,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京剧《苏三起解》,提出问题。
二、学习新课。
1、简介京剧的形成。
2、资料展示: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有关京剧的知识。
学生观察图片,说出京剧的行当及京剧中的角色的扮演。
3、多媒体播放《唱脸谱》,听完这首歌曲,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脸谱及人物的知识?剧中人物的'脸谱可以看出他是什么形象?学生听歌曲,自由谈论。
4、歌曲范唱。
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味。
5、学唱新歌。
(1)、教师领唱,学生随教师指挥一起跟唱。
(2)、难点突破,倚音、下滑音。
(3)、随教师一起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
(4)、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
唱脸谱篇二湖北省宜都市姚店中学谭平课题概述《唱脸谱》是人音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音乐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京歌,也是整个单元中先进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
说课稿《唱脸谱》
![说课稿《唱脸谱》](https://img.taocdn.com/s3/m/0941e80e915f804d2b16c1af.png)
word格式整理
《唱脸谱》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弘扬民族音乐,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
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欣赏〈〈唱脸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戏曲的内容。
本单元内容旨在使学生了解传统的戏剧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这是一节音乐欣赏课。
2.教学目标:
⑴欣赏歌曲,感受京剧旋律的音乐美,体验京剧演唱与唱歌的不同。
⑵欣赏京剧脸谱的艺术美,初步认识脸谱。
⑶体验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
3.教学重点难点:
⑴重点:欣赏歌曲,感受京剧的独特韵味。
⑵难点:欣赏京剧脸谱的艺术美,从而喜爱上脸谱。
二、说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直观法、对比法、启发法、谈话法。
三、说学法
由于学生对戏曲音乐了解较少,表现戏曲音乐的能力还有欠缺,所以我在选择学法指导时,采用了听、看、想、说、唱等不同手段,让学生在愉悦中吸收知识。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二)欣赏歌曲
1、初步欣赏,谈感受,识脸谱,了解脸谱色彩所代表的人物性格。
2、分段欣赏,感受京剧唱腔的独特韵味。
①分A、B段对比欣赏。
②重点欣赏B段。
③与通俗版本的对比欣赏。
3、再次欣赏,深入体验。
(三)总结延伸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课余关注戏曲频道,多接触戏曲文化并收集脸谱,学着画一画,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人。
参考资料学习帮手。
唱脸谱音乐课教案8篇
![唱脸谱音乐课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8a297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d.png)
唱脸谱音乐课教案8篇我们在编写教案时要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和挑战,网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唱脸谱音乐课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唱脸谱音乐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生能有兴趣地演唱《唱脸谱》,并能用简单的京剧形体动作参与表演活动。
2.了解京剧行当中净角及其脸谱等相关京剧知识。
教学重点】体验歌曲中京剧音乐风格特征。
【教学过程】一。
复习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三单元——梨园金曲。
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京剧的行当分为——?生:生、旦、净、丑。
(板书: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师:今天我们更多的听到流行歌曲,在流行歌曲中也有一些京剧的元素,请同学们看一看视频,同时思考一个问题:这首歌曲中使用了哪些京剧的元素。
(板书:什么是戏歌)二。
新课1.归纳流行歌曲中戏曲元素的使用师:首先请大家欣赏三段流行歌曲片断,注意这些歌曲有什么特点。
第一段:李宇春演唱会〈北京一夜〉片断。
(播放李宇春演唱会〈北京一夜〉片断。
学生好奇地在观看,完毕鼓掌)师:第二段:周杰伦演唱〈兰亭序〉片段。
(播放周杰伦演唱〈兰亭序〉片段。
学生若有所思地在观看,完毕鼓掌)师:第三段:摇滚乐队“零点乐队”演唱〈粉墨人生〉的歌曲演唱:(播放“零点乐队”演唱〈粉墨人生〉。
学生认真地在观看,完毕鼓掌)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不同风格的演唱,现在我们来归纳一下,这些歌曲有什么共同特点?生:都采用了京剧的元素。
师:哪些京剧的元素,能说的更具体一些吗?生:旦角的唱腔:武场的锣鼓经:西皮唱腔:京剧剧目和人物等。
师:我们已经学过京剧中的四大行当,请问是哪四种?生:生、旦、净、丑。
师:净角所扮演的人物有什么特点?生:性格刚毅、勇猛、鲁莽、奸诈,正反面形象都有。
师:净角有一种特殊的化妆方式——脸谱。
(板书:脸谱是京剧净角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式)师:上节课老师曾布置过查找有关资料的'作业,现在请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唱脸谱》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唱脸谱》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7b0177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0.png)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唱脸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唱脸谱》是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歌曲,它以我国传统的京剧脸谱为题材,将京剧中的人物形象与音乐相结合,展现了京剧艺术的魅力。
这首歌曲的五线谱编写,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京剧的韵味,了解京剧脸谱的文化内涵,同时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他们善于模仿和表现,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在音乐鉴赏力和团队合作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文化内涵,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2.学会《唱脸谱》这首歌曲,提高音乐鉴赏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掌握京剧中的人物形象和脸谱文化。
2.学会歌曲《唱脸谱》,并能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演唱。
3.理解并体会歌曲中的情感,与他人合作完成演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授法,讲解京剧脸谱的来源、特点和文化内涵。
2.运用示范法,教授歌曲《唱脸谱》的歌词、旋律和演唱技巧。
3.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京剧表演和脸谱艺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段京剧表演视频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2.讲解:介绍京剧脸谱的来源、特点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京剧。
3.学唱:教授歌曲《唱脸谱》的歌词、旋律和演唱技巧,让学生跟唱、分组演唱。
4.实践:分组进行京剧脸谱绘制,让学生亲身体验京剧表演的魅力。
5.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1.京剧中的人物形象与脸谱特点2.歌曲《唱脸谱》的歌词、旋律和演唱技巧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京剧脸谱文化的了解程度。
2.学生学会歌曲《唱脸谱》的情况。
音乐唱脸谱说课稿
![音乐唱脸谱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a80ea4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f.png)
音乐唱脸谱说课稿
本次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和演唱唱脸谱,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和节奏感。
1. 唱脸谱介绍
我会向幼儿介绍唱脸谱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他们了解唱脸谱的起源和演唱方式。
2. 学习唱脸谱
我会示范唱脸谱的演唱方法,并引导幼儿逐步学习和掌握唱脸谱的节奏和动作,让他们能够准确地演唱。
3. 音乐表达
我会通过唱脸谱的演唱,鼓励幼儿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让他们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4. 节奏感培养
我会通过唱脸谱的节奏和动作,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让他们能够感受音乐的节奏,并与之合拍。
5. 创造力发展
我会鼓励幼儿在唱脸谱的演唱中展示自己的创造力,让他们尝试不同的演唱方式和表达方式。
6. 总结与反思
在课程结束时,我会与幼儿一起总结他们对唱脸谱的理解和体验,并鼓励他们反思自己的演唱过程和提出问题。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相信幼儿能够在这次音乐唱脸谱的课程中通过唱脸谱介绍、学习唱脸谱、音乐表达、节奏感培养、创造力发展以及总结与反思,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和节奏感。
《唱脸谱》音乐教案
![《唱脸谱》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48312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e.png)
《唱脸谱》音乐教案《唱脸谱》音乐教案(通用7篇)《唱脸谱》音乐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和学唱《唱脸谱》,体验京剧艺术与流行歌曲的融合,进而提高学生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唱脸谱》和亲自学唱其中的音乐片段,充分体验《唱脸谱》中音乐与美术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对综合艺术审美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欣赏《唱脸谱》,掌握京剧与脸谱的一些知识,能够简单的演唱这首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唱脸谱》中的京剧部分,并能知道部分脸谱所代表的一些人物。
【难点】学生能随着京剧的音乐,有感情、简单的演唱歌曲。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钢琴、脸谱的图片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课件播放视频《新贵妃醉酒》,请学生探究以下问题:1、演唱者是谁?2、这首歌曲属于通俗歌曲还是戏曲?“戏歌”是把戏曲声腔和通俗歌曲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既像戏曲又像歌的唱段它就是戏歌。
戏歌是戏曲这种传统而古老的艺术形式与当代流行因素结合的产物,中国戏曲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动听的同时也感动人的心灵,而流行歌曲却是新时代人的极宠,二者结合,自然相得益彰,风格独特。
环节二:新课教学1.欣赏《唱脸谱》,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这首作品跟上面的那首形式是一样的吗?这首歌曲也是“戏歌”,中间我们听到有蓝、红、黄、白、黑几个颜色的脸谱。
(2)什么是脸谱?在传统的戏曲表演中,演员根据剧情的需要,在脸上绘有五颜六色的图案,称为“脸谱”。
(3)什么叫京剧?出示京剧的基本知识以及传统的剧照2.再次欣赏戏歌《唱脸谱》,然后回答问题。
(1)这首戏歌可以分为几个部分?(2)这首戏歌中唱了哪几种颜色的脸谱?出示课件:蓝、红、黄、白、黑、紫、绿、金、银、灰(3)不同颜色的脸谱分别代表的性格?红色:忠勇白色:奸诈黑色:正直蓝色脸谱:窦尔敦,是一员勇猛、刚强的武将。
红色:关羽。
刘备手下的一员武将性格耿直忠勇。
冀少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唱脸谱》说课稿
![冀少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唱脸谱》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ff3148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e.png)
冀少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唱脸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唱脸谱》这首歌是我国一首非常有名的京戏歌曲,它以京戏为题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歌词富含诗意,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聆听、演唱、舞蹈等方式感受音乐的魅力。
但同时,他们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对京戏文化的了解不足,音乐理论知识的欠缺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对京戏文化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戏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学会演唱《唱脸谱》,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自信心和表现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演唱《唱脸谱》,了解京戏文化。
2.难点:掌握京戏的唱腔和表演技巧,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授法,讲解京戏文化和《唱脸谱》的背景知识。
2.采用示范法,展示京戏表演技巧,引导学生模仿练习。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演唱和表演能力。
4.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京戏视频,增强学生对京戏的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京戏文化,引发学生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唱脸谱》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内涵。
3.示范演唱:教师示范演唱《唱脸谱》,讲解京戏唱腔和表演技巧。
4.学生练习: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表演不到位的地方。
5.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进行京戏表演,展示所学成果。
6.总结提升: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京戏表演。
7.课后作业: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京戏文化:《唱脸谱》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大班《脸谱》说课稿(精选17篇)
![大班《脸谱》说课稿(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7c77d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b.png)
大班《脸谱》说课稿大班《脸谱》说课稿(精选1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脸谱》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脸谱》说课稿篇1一、设计意图在进行五大领域课程教学中,《脸谱艺术》一课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课堂上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我想何不根据孩子的兴趣点出发。
进行课的延伸活动。
在前两节课中提到京剧脸谱是我国传统戏曲中角色脸部的化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以这个为根基,何不利用真实脸部化妆的教学形式,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又可以让幼儿在宽松游戏的艺术形式中感受,体验化妆的乐趣。
同时打破了艺术在纸上创作的一贯方式,让幼儿在真实的体验中去感受美创造美,抒发美的情感。
因此我选择了设计脸部化妆,《京剧脸谱》这一艺术教学课。
同时课程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一)《脸谱艺术》(二)制作京剧脸谱(三)脸部化妆《京剧脸谱》本节课为课程的第三部分二、活动目标《纲要》中指出:“艺术活动的目标为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因此根据大班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目标如下:1鼓励幼儿大胆地在脸上创作京剧脸谱。
2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三、重点、难点用对称的方法大胆而有创意地在脸上创作脸谱。
四、教学活动准备京剧脸谱面具,多媒体课件。
化妆中用的人体彩笔、胭脂、口红、镜子、摄像机、毛巾等。
五、教法、学法教法主要采用表演引入法、多媒体示范法、游戏示范法,时刻体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与指导的教学方法。
学法主要采用幼儿合作交流,自主大胆表现,以发展幼儿为主的理念进行教学。
六、活动过程(一)创设环境、兴趣引入利用前一节课的制作脸谱面积及京剧脸谱音乐的播放布置活动室,营造京剧艺术的氛围。
(二)欣赏幼儿的表演请我园一位会表演京剧的幼儿化好妆穿好戏服进行《说唱脸谱》的表演,进一步引发幼儿的兴趣。
北师大版唱脸谱说课稿
![北师大版唱脸谱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d6ece7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7.png)
北师大版唱脸谱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唱脸谱》,这是一节融合了音乐、美术与戏剧的综合性艺术课程。
本节课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中的脸谱艺术的学习和实践,让学生在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的同时,提高音乐、美术及表演的综合素养。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脸谱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戏曲中的作用,掌握基本的脸谱色彩知识和绘制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脸谱的基本知识、色彩象征意义以及绘制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准确把握脸谱的特点和色彩运用,以及如何将脸谱艺术与音乐、戏剧表演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脸谱的资料和图片,准备脸谱绘制工具和材料,如彩笔、面具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有关脸谱的知识,准备参与绘制和表演的服装和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戏曲表演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脸谱在戏曲中的视觉效果和表演艺术。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脸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1) 脸谱的起源与发展:通过PPT展示脸谱的历史演变,让学生了解脸谱的起源和在不同戏曲流派中的表现形式。
(2) 脸谱的色彩与象征:讲解脸谱中不同颜色的象征意义,如红色代表忠勇,白色代表奸诈等,并通过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3) 脸谱的绘制技巧:展示脸谱的绘制过程,讲解线条、图案的基本画法和注意事项。
3. 实践活动(1) 分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戏曲角色,根据角色的性格特点设计并绘制脸谱。
(2) 绘制脸谱: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绘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独特的脸谱作品。
(3) 表演准备:学生根据绘制的脸谱,准备相应的服装和道具,并排练简短的戏曲片段。
《唱脸谱》说课稿
![《唱脸谱》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987890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c.png)
《唱脸谱》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首戏歌《唱脸谱》,也是整个单元中唯一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
2,教学内容的作用和意义:《唱睑谱》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体裁‘戏歌’,以《唱脸谱》为基点加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艺木知识溶入课堂中,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来参与和感受,从中体验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使这节课成为学生热爱京剧的良好开端,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木,并让学生懂得弘扬中国的京剧艺术人人有责,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说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对于古典音乐的理解有一定基础,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
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
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
应通过教师积极的引导和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三、说教学目标(一)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对我国京剧艺木当中的脸谱,行当和表演动作的程式等知识有所了解,并能模仿唱、念、做、打等动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交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京剧的兴趣,掌握京剧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大胆的进行模仿,真正的融入到京剧艺术中去四、说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音乐的核心素养不单纯是要有基础的、最一般的音乐知识与实践能力,还要有对于音乐较高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可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外部事物较深层的感悟能力。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音乐可以净化心灵、美化情操,促使人健康向上。
五、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教学方法时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采用:1情境教学法:学生进教室时创设音乐情境,使学生一进教室就被京剧这种前所未有的氖围包围,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在教学过程中一直贯穿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师生互动,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唱脸谱说课稿(精选5篇)
![唱脸谱说课稿(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6d6dd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e.png)
唱脸谱说课稿(精选5篇)唱脸谱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戏曲音乐是华夏文化的瑰宝,伴随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唱脸谱》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与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所以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可以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了解京剧中的不同脸谱与人物性格的联系。
2、教学内容(1)京剧中的四个行当,以及主要的伴奏乐器。
(2)学唱歌曲《唱脸谱》。
(3)音乐活动:全班表演《唱脸谱》。
3、教学准备:脸谱、打击乐器、电子琴、四个行当图、录音机、磁带、课件等。
4、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中的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以及简单伴奏乐器的使用。
(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感受京剧的演唱气氛,以及京剧中不同脸谱的含义。
(3)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增加学生的表演能力、合作能力,提高学生欣赏、了解、演唱京剧的兴趣。
(4)通过全班讨论,达到相互学习的效果。
5、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全班有表情的表演《唱脸谱》。
(2)难点:1、歌曲中拖腔的演唱。
2、学生对学习戏曲音乐兴趣的激发。
二、说教法1、实践性教学方法:通过乐器、舞蹈、演唱表演,让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体验性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图片、音乐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可以创造可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景。
3、语言性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问答式谈话法以及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进行学习。
三、说学法学会合作:《唱脸谱》这首歌不同角色的扮演培养学生的配合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老师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吗?生:是熊猫。
师:那国花又是什么?生:是牡丹花。
师:那国粹呢?生:是戏曲......是京剧......问题1:这段音乐里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什么?问题2:里面的人物又分别属于什么行当?3、播放京剧,学生找到答案,回答问题。
板书:国粹是京剧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有:京胡、月琴、大锣、小锣、铙、钹等。
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同时展现乐器与四大行当代表人物的图象)4、学唱戏歌《唱脸谱》(1)师:不同的角色用不同的脸谱来表现,不同的脸谱又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与其他流行歌曲不同的歌曲———《唱脸谱》(2)播放《唱脸谱》,思考歌曲里唱的是哪个行当,唱了哪些人物,通过不同人物的脸谱联想不同颜色代表的是什么性格,并找出最难唱的地方。
辽海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唱脸谱》说课稿
![辽海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唱脸谱》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6cf886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a.png)
辽海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唱脸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唱脸谱》这首歌是辽海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我国传统的京剧脸谱为题材,通过歌曲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京剧脸谱的知识。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教材在设计上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传统文化的认知,使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音乐的乐趣,又能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节奏、旋律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他们在课堂上活泼开朗,喜欢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但同时,他们也存在着注意力不集中、自律性差等问题。
在京剧脸谱方面,大部分学生可能只知道一些基本的脸谱形象,对京剧脸谱的内涵和特点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京剧脸谱文化。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唱脸谱》,使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认识不同性格、地位的人物脸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京剧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学会演唱《唱脸谱》这首歌曲。
2.教学难点:理解京剧脸谱的内涵,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互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道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段京剧表演视频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脸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性格、地位的人物脸谱。
3.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唱脸谱》,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情感表达。
4.深入了解京剧脸谱:通过小组讨论、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京剧脸谱的内涵和特点。
5.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设计一款京剧脸谱,并上台展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唱脸谱说课稿
![唱脸谱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918371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6.png)
唱脸谱说课稿《唱脸谱》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唱脸谱》。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唱脸谱》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京腔昆韵”中的一首戏歌。
这首歌曲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既具有流行音乐的特点,又体现了京剧的韵味,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能够了解京剧脸谱的相关知识,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欣赏能力,他们对于流行音乐较为熟悉,但对于京剧这种传统艺术形式接触较少,缺乏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不过,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只要引导得当,能够激发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和学唱《唱脸谱》,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方式,感受京剧唱腔的韵味,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能够准确演唱歌曲中的拖腔和休止符。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含义和特点。
(2)指导学生用富有京剧韵味的声音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1)歌曲中拖腔和休止符的准确把握。
(2)如何让学生在演唱中体现出京剧的韵味。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情境创设法:通过创设京剧表演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京剧的魅力。
(2)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演唱技巧和京剧韵味的表现方法。
(3)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加深对歌曲和京剧艺术的理解。
2、学法(1)聆听法:让学生认真聆听歌曲和教师的讲解,培养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
(2)模仿法:学生模仿教师的演唱和动作,提高演唱水平和表演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唱脸谱》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唱脸谱》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f909c8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d.png)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唱脸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唱脸谱》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中国京剧脸谱为题材,通过歌曲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京剧文化,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富有特色,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但他们在音乐方面的个性发展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唱脸谱》,使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欣赏能力,使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能够流畅地演唱《唱脸谱》。
2.教学难点:理解京剧脸谱的文化内涵,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模仿、实践、创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道具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段京剧表演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教学新歌:介绍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欣赏《唱脸谱》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
4.歌曲欣赏: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唱脸谱》,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5.创意活动:分组让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京剧脸谱,并演唱歌曲,展示成果。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京剧脸谱的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三单元欣赏唱脸谱|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三单元欣赏唱脸谱|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ef5e57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4.png)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剧时,有没有注意过演员们脸上的奇特妆容?”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脸谱的奥秘。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在欣赏京剧唱段时,对唱腔和表演特色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为此,我尝试通过对比、示范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唱腔的特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这种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邀请专业京剧演员进行现场表演和讲解,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在讨论和绘制脸谱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脸谱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但在实验操作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面部绘制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提前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让他们在操作中熟悉绘制技巧。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脸谱的基本概念。脸谱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化妆艺术,通过不同颜色、图案的绘制,表现角色的性格、身份和命运。它是戏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苏三起解》为例,分析不同角色脸谱的特点及其在表演中的作用,了解脸谱在实际中的应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制脸谱的过程及成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脸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音乐唱脸谱说课稿
![音乐唱脸谱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634397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4.png)
音乐唱脸谱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课节选自音乐教材《音乐鉴赏》第五章第二节“唱脸谱”,主要内容包括对京剧脸谱的认识和了解,以及通过学唱京剧中常见的脸谱来感受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包括脸谱的起源、分类和象征意义。
2. 通过学唱京剧脸谱,使学生能够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对京剧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和学唱技巧。
难点:理解脸谱的象征意义和京剧中角色的性格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乐谱、脸谱图示、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以一段京剧表演视频为例,引导学生关注演员脸上的图案,引发学生对京剧脸谱的好奇心。
2. 讲解:介绍京剧脸谱的起源、分类和象征意义,让学生对京剧脸谱有基本的认识。
3. 学唱:教授京剧脸谱的唱腔和节奏,让学生跟随音乐学唱脸谱。
4. 实践:分组进行脸谱演唱,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京剧脸谱的魅力。
5.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脸谱与角色性格的关系,加深学生对京剧脸谱的理解。
6.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脸谱演唱展示,其他学生担任评委,对演唱者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京剧脸谱起源:元代至今分类:生、旦、净、末、丑象征意义:红色代表忠诚、勇敢;黑色代表正直、刚毅;蓝色代表忠诚、坚定等。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课后查找京剧脸谱的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脸谱的起源、分类和象征意义。
2. 学唱一首京剧脸谱唱段,录制视频,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对京剧脸谱的认识和理解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 学生在学唱过程中是否能够跟上节奏,准确演唱?3. 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京剧脸谱的魅力?拓展延伸:1. 邀请京剧表演艺术家进行课堂观摩,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京剧脸谱的艺术魅力。
人教版唱脸谱说课稿
![人教版唱脸谱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2aa368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e.png)
人教版唱脸谱说课稿一、说课背景与目标在本次说课中,我们将围绕人教版音乐课程中的“唱脸谱”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京剧脸谱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包括其起源、发展、意义及在戏曲中的作用。
2. 学习并演唱与脸谱相关的京剧选段,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京剧脸谱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介绍- 脸谱的颜色、图案及其代表的人物性格特点- 京剧中的经典脸谱角色及其故事背景- 学习演唱与脸谱相关的京剧选段2. 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
- 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资料展示不同脸谱的样式和特点,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
-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脸谱的理解和感受,培养批判性思维。
-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脸谱绘画和京剧选段的演唱练习,提高动手能力和表演技能。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京剧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2. 讲授新知详细讲解京剧脸谱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戏曲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 观看演示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角色的脸谱,分析其颜色和图案所代表的性格特征,让学生直观感受脸谱的艺术魅力。
4.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不同脸谱角色的故事背景和性格特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5. 实践操作学生尝试绘制简单的脸谱,并练习演唱与脸谱相关的京剧选段,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并得到实践机会。
6. 总结反馈通过学生展示和表演,对本节课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传统文化。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教学评价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将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脸谱绘制作品以及京剧选段的演唱表现。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三单元唱脸谱∣人教新课标(2023秋)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三单元唱脸谱∣人教新课标(2023秋)](https://img.taocdn.com/s3/m/f56b2d3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18.png)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脸谱的基本概念。脸谱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化妆方式,通过不同的颜色和图案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和角色特点。它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京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脸谱,了解脸谱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角色。
举例解释:
-针对歌曲演唱技巧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分段练习、示范演唱、集体纠错等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掌握。
-对于脸谱文化内涵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故事讲解、角色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在识别音乐元素方面,教师可运用实物演示、互动问答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创新实践能力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2.教学难点
-歌曲演唱技巧:歌曲中部分旋律起伏较大,节奏变化较多,学生可能难以掌握。
-脸谱文化内涵:理解脸谱在京剧中的象征意义和角色关联,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音乐元素识别:区分不同音乐元素,如板式、行当、唱腔等,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有一定要求。
-创新实践能力:在脸谱绘画和角色扮演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提高实践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唱脸谱》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音乐元素和脸谱文化,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脸谱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什么性格?”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脸谱绘画活动。这个活动将让学生亲身体验脸谱的基本绘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国粹唱脸谱》说课稿
北流市大里镇六厚中心小学李珊珊
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本社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戏曲》。
这是以传统民族戏剧——京剧为主题的单元。
《唱脸谱》这一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是一节音乐欣赏课,音乐体裁属于“戏歌”。
通过本节课的欣赏,使学生对京剧的相关知识有进一步了解,并理解“戏歌”这种音乐体裁。
以此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弘扬民族音乐。
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唱脸谱》,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能够模仿京剧唱腔的韵味,进行简单演唱。
并在学习中了解“戏歌”这种音乐风格。
能力目标:在欣赏中通过看听结合、模仿体验的方法感受京剧的魅力,并简单分辨带有特点的京剧脸谱的不同人物性格,进行创作表演。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唱脸谱》,能够产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并主动在这个领域进行一些探索。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唱脸谱》能够模仿京剧唱腔的韵味,并进行演唱。
教学难点:在欣赏中感受京剧的魅力,并简单分辨京剧脸谱的不同人物性格进行创作表演。
说教具: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集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动静结合、声像合一。
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能够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巩固和记忆,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更有效的学习,激发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欲望。
说教学流程:
一、品国粹,分析感受
二、唱脸谱,唱中感受
三、大舞台,演中感受
说教学过程:
一、赏析与导入,感受京剧
(一)课前热身运动:播放歌曲《中国话》,教师带动大家唱起来,动起来。
生问好,组织教学
师:这节课老师看到同学们唱开心,老师还想带同学们唱唱,好不好。
教师跟着视频演唱《谁说女子不如男》和《唱脸谱》。
师:同学们这节课看来心情非常开心,所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
猜猜我手上拿的是什么?
生:脸谱
师:对!是京剧脸谱,今天这节音乐课我们要学的内容就是和京剧、脸谱有关,我们一起用响亮的声音朗读一次课题《品国粹唱脸谱》。
可能有些同学不知道什么是国粹,下面老师来讲解什么是国粹。
((板书课题《唱脸谱》、出示课件)(二)小调查,初步了解京剧
师:下面老师想做个关于你对京剧认识的一个小调查,哪个同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你对京剧的了解呢。
(出示课件:讲解京剧的形成)
【设计意图:】教师范唱戏曲音乐中不同的剧种,并引导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对京剧有初步的体验,使学生初步感受戏曲音乐的演唱风格。
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互动演唱流行音乐,这一设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感受流行音乐与戏曲音乐在风格上的不同,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品国粹,分析感受
(一)播放歌曲《唱脸谱》
师:刚才看见同学们非常认真的品赏着《唱脸谱》,有的同学轻轻地跟着哼起来,说明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很高哦,老师给你双赞。
老师想知道同学们品赏后的感受,谁来告诉老师呢?
生:很好听,不像一起的那种咿咿啊啊的唱法……
师:虽然有些同学不怎么喜欢这咿咿呀呀的声音,但是我相信通过这首歌同学们会喜欢上京剧的。
对不对。
师:我们再来进一步了解京剧。
(出示课件:讲解京剧的表演手段、四大行当、四大名旦)
(二)认识脸谱知识,感受京剧的魅力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的演讲非常的棒,老师越来越喜欢上咱们班的同学了。
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京剧的魅力,它的魅力所在是脸谱。
(播放课件)什么是脸谱?“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
这种脸部化妆主要用于净和丑。
它在形式、色彩和类型上有一定的格式。
内行的观众从脸谱上就可以分辨出这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聪明还是愚蠢,受人爱戴还是使人厌恶。
京剧那迷人的脸谱在中国戏剧无数脸部化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京剧脸谱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
它通过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
眼睛,额头和两颊通常被画成蝙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状,再加上夸张的嘴和鼻子,制造出所需的脸部效果。
课件展示:讲解脸谱的色彩以及代表的意义
红色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
黑色刚正威武,不媚权贵。
白色阴险奸诈;刚愎自用。
紫色刚正威武,不媚权贵。
黄色勇猛而爆躁
金色神仙高人。
绿色勇猛,莽撞。
蓝色刚强阴险。
【设计意图:】讲解带有特点的京剧脸谱以及所代表的人物性格,让学生感受京剧脸谱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下面合作探究环节让学生进行创作表演做了铺垫。
三、唱脸谱——唱中感受
(一)新授引入,初听歌曲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脸谱(由脸谱导入到歌曲《唱脸谱》)师:接下来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歌曲,听的同时请大家思考:这首歌唱的什么内容?找出你不懂的词语?
播放歌曲(学生出听歌曲)
师:听完了歌曲谁能说说歌曲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唱的是什么内容?
生:……唱的是不同脸谱的人物……
师:这首歌是首戏歌。
所谓“戏歌”,就是作曲家做了一个新的尝试,是在通俗音乐中吸取戏曲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的。
这首歌巧妙的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
奏手法与曲艺、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全曲以生动的笔调描绘了京剧中各种人物角色脸谱的特点,是用戏曲唱腔旋律为素材创作的具有较为浓郁的戏曲韵味的歌曲,
师:找出你不懂的词语?
生1:鸳鸯瓦
生2:四击头
师:鸳鸯瓦:脸谱的基本画法谱式,“白色”打底色,“黑色”勾画眉、眼、鼻三窝,是用夸张眉、眼、鼻的手法,使额部和两颊呈现出明显的主色,平整的象三块瓦片,因此而得名,“黑+白”的三块瓦脸即“鸳鸯瓦”脸。
师:四击头也称四记头,京剧武场伴奏(锣鼓经)。
四大件乐器为大锣、小锣、板鼓、铙钹。
师:同学们都了解歌曲的内容,那么我们再把这首优美动听的戏歌听赏一遍,好吗?
【设计意图:】教师采用分析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曲式结构、演唱内容、以及京剧的唱腔特点。
(二)跟唱戏歌(出示歌谱课件)
1.跟唱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
2.(音乐):完整的跟音乐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注意难点部分)
3.了解乐曲中的下滑音、装饰音(倚音)、休止符等音乐记号
共同合作,共同体验: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欣赏聆听这首歌曲的多媒体课件,通过视觉、听觉感受音乐风格的魅力,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完整细致的了解,并初步了解京剧脸谱的作用和特点。
再通过节奏体验环节,提高学生的
学习氛围,增强节奏的训练。
四、大舞台——演中感受
学生戴自制脸谱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唱《唱脸谱》
(教师播放音乐)
【设计意图:】运用听唱、模仿等方式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潜能以及音乐表现力,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歌曲。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歌曲的演唱形式,使学生对“戏歌”这种音乐风格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五、小结
师:关于京剧艺术还有很多博大精深、有趣的东西,真是叫人着迷,要不,在我们身边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戏迷、票友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了解、继承、传播我们中华名族的瑰宝,将京剧进行到底吧!
师:最后让我们大家在歌声中一起唱脸谱吧
六、教学反思
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贴近学生心理,使学生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上完音乐课,并且融入音乐课。
我利用学生的好动、好奇、好强的心理,更多的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到模仿、创作,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和知识与技能多种目标的有机整合从而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