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影响因素
4.2人类活动 4.2.3边地的屯垦与移民实边
以明帝国的边境屯田为例, 明朝统治者将国防重点放在北部边疆,曾在“九边”(甘 肃、固原、宁夏、延绥、太原、大同、宣府、蓟州、辽东)及其附近大搞农垦,即分别用 军屯、民屯、商屯等加强边防建设,支援塞外的军事活动。 军屯,即各卫所驻军发展屯垦,开荒实边,积粮增谷,兵士闲时农耕,战时戍边。 民屯, 明初的民屯主要是将无地少地的贫民迁徙到人稀地广的地方去屯种,即“迁狭 乡之民去往宽多”。明中叶(弘治之后)后,朝廷为解决边军军饷供应问题,屡次招募流 民和编佥土著民户在辽东、大同及宁夏、陕北、甘肃等地进行屯垦。 商屯,是指由商贾负责出资招募无地的贫民到边疆垦种之意。 明帝国的边地屯垦,部分解决了边兵的粮饷问题,也使无地流民有地可种,而且使得原 本塞外草场变为了耕地,农牧交错带由此越过汉民族所能控制的极限向北推进,并稳定了 一百余年。
THANKS
参考文献
[1]赵松乔.察北、察盟及锡盟一个农牧过渡地区经济地理调查[J].地理学报,1953,19(1):43-60 [2]周立三,吴传钧,赵松乔.甘青农牧交错地区农业区划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3]王静爱,徐霞,刘陪芳.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与人口负荷研究[J].资源科学,1999 [4]李霞. 基于GIS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时空变化及特征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9 [5]王绍武主编.现代气候学研究进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6]中国羌族网 [7]《明帝国边防史》,指文烽火工作室 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
4影响因素
4.2人类活动 4.2.1边防工程建设 以长城为例,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取河南 地,伴随着农耕民族领地的向北推进,农牧交错带的分布北移。另一方面,农业 和手工业的发展使人类生产技术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农业生产资料进一步 改进,例如铁农具的发明和使用等,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农牧交错带的北移提 供了技术支持。 从时间间隔来看,战国时期各段长城的修筑到秦长城的建成, 不足百年时间。在这么短的时期内,农牧交错带位置北移最大位置处达150km。 公元1500年后明帝国又在秦长城的基础上,沿榆林——宁夏一线修建了新的长 城,并在山海关外辽东地区修筑辽东边墙。明政府严令禁止边地军民出边耕牧, 使得原本的农地荒废,从阴山脚下一直到毛乌素沙地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完全成 了蒙古人的游牧场。农牧交错带随之南移并稳定下来,直到明亡。
4影响因素
4.1自然气候变迁 农牧交错带位置的变化首先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甚至于影响农牧交错带的分 布的许多人类活动的变化归根结底都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气候变化对农牧交错 带的分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自公元前5世纪以来,中国北方气候处于持续波动过程中,出现了几次较为明 显的温暖期和干冷期。农牧交错带也随之出现了明显的南北位移。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影响因素
4影响因素
影响农牧交错带进退的因素主要有二:自然气候变迁和人类活动。 历史时期,当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农牧交错带一线对峙时,气候变化常常 成为引发社会动荡的“按钮”。气候转冷使得游牧民族的生存条件恶化,他们很 可能要以战争手段来获取新的生存空间,农牧交错带也因此随之南移。气候转暖 时,汉族政权开始采取强势态度,向北方长城沿线大量移民屯田,使得农牧交错 带北进。 因此根本上,历史上气候冷暖干湿的交替运行,左右着这一地区的土地利用 方式,同时又有力地影响了人类的文明史。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往往是非常复 杂的,人类对农牧交错带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特别是明代中后期以来,人类 对农牧交错带的影响急剧上升,大大超过了气候因素。
1世纪初——3世纪初
东汉初至东汉末
3世纪初——4世纪 4世纪末——6世纪末 6世纪末——9世纪初 9世纪初——10世纪中叶 10世纪中叶——14世纪中叶 14世纪中叶——17世纪中叶 17世纪——20世纪初
魏、晋时期 北魏至北周 隋至中唐 唐后期至宋初 宋元时期 元末至明末 清
转入寒冷期,并于400年达到顶点 气候开始逐步转暖 气候相对温暖 气候转冷 寒冷期,1200年气温降至最低点 短暂的温暖后又转入严寒期 小冰期
明九边示意图
4影响因素
4.2人类活动 4.2.3边地的屯垦与移民实边
局部移民,各朝都有此类行为,以清朝为例,清统一蒙古诸部后,长城失去了原有的防 御功能,但清政府害怕蒙汉联络,仍规定长城北25公里外的地区为禁垦区,农牧交错带北 界因而位于这里。后来因中原人口增长过快,被迫允许汉民出关,致使长城外大片草原被 开垦。但由于气候所限,许多地方种不了两三年就撂荒,原来丰美的草场,迅速被关外的 朔风吹成了寸草不生的沙地。 新中国成立后,北方农牧交错带又经历了三次类似的大冲击,大跃进、文革和整个20世 纪90年代,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农牧交错带又在反复的围垦、撂荒、沙化和生态恢复中备受 煎熬。
秦长城与明长城简图
4影响因素
4.2人类活动 4.2.2与游牧民族的边境冲突 如果中原王朝不能完全控制农牧交错带南北的广大地区,那么在农牧交错带 附近必然有游牧民族与之对峙,通常武装冲突是在所难免的。除唐、元、清等少 数朝代外,历代王朝均力求保护农牧交错带以南的农耕区不受骚扰,但频繁的边 境冲突经常使农牧交错带在局部出现很大变化,持续时间及影响程度往往不一。 东汉时西北羌人的三次大起义极大地冲击了汉朝廷的统治,战争的破坏、人 口的流失使得这一时期农牧交错带的西部出现了严重的破碎和局部的南移。
2
空间分布
2空间分布
2.1中国北方潜在农牧交错带(基于气候指标)的空间分布格局
利用GIS技术,首先对气候因子面域化,即根据研究区内每个观测点气候数据,建立观 测数据的点状数据库;然后对点状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得到空间趋势面栅格图形数据。 在此基础上,应用栅格数据的叠置分析功能,获得中国北方潜在农牧交错带地理分布图。 利 用 ArcGIS 建 立 三 个 评 价 指 标 的 空 间 数 据 库 , 运 用 空 间 叠 置 分 析 , 选 择 降 水 量 300~450mm、降水年变率15~30%、干燥度为1.2~2.0的区域,实现中国北方潜在农牧交错带 的可视化表达。
中国北方潜在农牧交错带地理分布图
2空间分布
2.2中国北方实际农牧交错带(基于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格局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是在人类不断利用自然资源、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形成 的。 1994年吴传钧等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作为划分农牧交错带的标准,提 出在降水量300~600 mm范围内,耕地、草地、林地的面积比例为1:0.5:1.5的区域 为农牧交错带。
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北方的气候变迁
不同时期气候变化与农牧交错带位置移动关系图
4影响因素
4.2人类活动 农牧交错带的分布不仅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还和人类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 密切相关。农牧交错带位置的变化,最终通过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体现。 边防工程的建设、与游牧民族的边境冲突、边地的屯垦与移民开发等人类活动都 会不同程度地对农牧交错带产生影响。不同时期与农牧交错带分布相关的主要历 史事件,可以较好地反映人文社会因素对农牧交错带位置变动的影响。
1958年,周立三、吴传钧等将“农牧过渡地带”正式定义为“农牧交错带”,认为中 国存在着东西方向过渡的农牧交错带,从而在赵松乔认识的基础上,将农牧交错带的认识 由北方延伸到西南地带。
1999年王静爱认为农牧交错带为我国北方东部农业区与北方西部干旱农牧业区的生态过 渡带,即年平均降水量大致250 mm-500 mm范围内的半干旱地区。
5
小结
4小结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的农牧交错带并非是一种天然的地理现象,如果只是土地、降水和生 物体的简单堆积,我们只会看到一条宽窄不一的过渡地带,正是由于人的出现,顺应或忤逆自然 的土地利用方式才造就了如斯的农与牧、人与沙交织的奇异景观。中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带正是在 这样的自然力与文明力作用下发展变迁的。 气候的冷、暖变化决定农牧交错带位置移动的方向,人文社会因素影响农牧交错带位置移动 的距离和速度。不同时期气候的冷、暖变化和农牧交错带位置的南北移动呈现正相关。但是气候 冷暖变化的幅度和农牧交错带南北移动的距离并未呈现明显的函数关系。气候变化带来的资源配 置和环境的改变,直接引发不同民族间的冲突。当两民族分属于不同政权领导下时,这种冲突表 现尤为剧烈,多以战争形式解决,此时农牧交错带移动的速度和幅度取决于两种政权的力量对比 ; 当两民族处于同一政权下时,解决的方式相对缓和,农牧交错带移动的距离和速度取决于政府的 意向和政策。 如果用大尺度的目光审视地图,就可以发现如今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每一个地方在历史上 都曾有过大规模的移民开垦,再加上自然变迁的影响,使这个脆弱的地带像一根被拉得过紧的琴 弦,“嘭”地一声断裂之后,就再也难以复原。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曾经的人烟阜盛之地,都化 作了滚滚黄沙。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研究环境变迁,有助于科学地、可持续地开发利用这条中国自 古以来最重要的自然和人文分界线,保护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
年代 公元前5世纪——前2世纪中叶 公元前2世纪中叶——公元1世纪初
朝代 春秋战国至西汉初 西汉初至东汉初
气候变化情况 结束上一个寒冷期,开始进入新的温暖期 阴山南麓、河套平原及鄂尔多斯高原温暖适 宜 转入干旱少雨、旱灾频发的寒冷期
主要事件 农牧交错带的农耕初步发展 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 业开发,农牧交错带中部和西部向北、 向西推进 汉初开垦的土地大规模沙化,南匈奴 归附,乌桓、鲜卑相继入塞,农牧交 错带北界向东南退缩 整个农牧交错带向东南移动 农牧交错带开始北进 北方农耕重新繁荣,农牧交错带北移 陇东、陕北、晋北转为牧区,契丹、 女真南下,农牧交错带南移 蒙古骑兵南下,农牧交错带大幅度向 北向西推移 气候寒冷,农牧交错带大幅退缩 农牧交错带北界北移
中国北方实际农牧交错带地理分布图
中国北方主要半农半牧县分布图
3
历史上的时空变化
3历史上的时空变化
自公元前5世纪至今,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分布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出现南移 和北移的现象。在战至秦的时期内,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呈现北移趋势,北移最 大距离约为150km;在秦至汉的时期内,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向南移动,南移最大 距离约为100km;在汉至明的时期内,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向南移动,南移最大距 离约为290km;在明至今的时期内,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又呈现出向北移动的趋势 ,北移最大距离约为300km
4影响因素
4.2人类活动 4.2.3边地的屯垦与移民实边 从自然条件上分析,农牧交错带是可以进行适度的农业开发的,而这一地区 往往又处在中原王朝控制区的边缘,人口稀少,农业较为落后。出于巩固边防、 开发边疆经济甚至缓解内地人口压力的需要,政府有时会选择向农牧交错带一线 移民开荒,加上当地驻军就地屯田,把原本的牧场或农牧混交地大规模地改为农 地,如果内地发生战乱或灾荒,难以生存的流民可能向长城以北的口外地区逃亡 ,这些都会使农牧交错带的范围和边界发生变化。
1 定义
农牧交错带分为狭义与广义两个范畴。狭义的农牧交错带是气候起决定性作 用,且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生态脆弱地带,是年降雨量在200mm-500mm之间, 兼具农牧业生产条件的过渡地带。广义农牧交错带指农业与畜牧业景观共存、镶 嵌汇合的区域。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主体部分北起大兴安岭西麓呼伦贝尔,向 西南延伸,经内蒙古东南、冀北、晋北直至鄂尔多斯、陕北及陇东,是从半干旱 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地带。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变迁 及影响因素
CONTANTS 1 定义 2 空间分布 3 历史上的时空变化 4 影响因素
5 小结
1
定义
1 定义
1953年,赵松乔从经济地理专业的角度首次提出“农牧过渡地带”这一概念,他明确指 出当时的察北、察盟和锡盟是一个农牧过渡地带。研究区从外长城到己有的集约农业地带 向北递变,依次为粗放农业区、定牧区、定牧游牧过渡区,至游牧区,年降水量400 mm左 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