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晋商乔致庸的理财思想
中国历史故事-乔致庸与胡雪岩谁更有钱?乔致庸的经商之道

中国历史故事-乔致庸与胡雪岩谁更有钱?乔致庸的经商之道乔致庸和胡雪岩,两人都是清末年间著名的富商。
乔致庸是山西晋商的代表,胡雪岩是安徽徽商的代表。
他们一个被称为“亮财主”,一个被人称为“商圣”,两人在商业上的成就皆不可小觑。
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
徽商人则好离别,他们多为外出跑货,主要经营的有盐、米、丝、茶、纸、墨、木材等,其中典当商最为著名,颇具垄断之势。
在中国古代,一般都将晋商和徽商放在一个位置,两者共举,两者皆是古代势力庞大的商业团体。
而乔致庸和胡雪岩,一个是晋商的代表,一个是徽商的代表,那么两者之中谁更富有呢?乔致庸,字仲登,号晓池人称“亮财主”。
乔致庸是乔贵发的孙子,乔全美之子,乔家第三代人,乔氏家族第四大当家人。
他一生娶了六个老婆,生有6子11孙。
他的兄长去世之后,乔致庸执掌了“在中堂”,在他执掌期间,事业突飞猛进,家资千万,商业遍布全国,其财势已跻身于全省富户前列。
胡光墉,幼名顺官,字雪岩。
从一个家贫的幼童,成长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富商,其中艰辛不为人知。
他从杭州于姓钱肆当学徒开始,得肆主赏识,后因肆主无后,临终前,以钱庄赠之,乃自开阜康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成为杭城一大商绅。
胡光墉巅峰时期,家产达四千万两。
要是光比两人的财产的话,好像乔致庸比胡雪岩少。
但是实际上,两人是没有可比性的。
乔雪艳虽然是一个商人,但他最后由商入官,手中资源不少。
他的主要作用,就是购买军火和粮食,为左宗棠的清军筹备军饷。
而乔致庸,仅仅是晋商团体中的一个商人,而且后来还将产业交给自己的子孙打理,自己避居家中,安心读书,闲散过日子。
一个是风风火火,在官场沉浮,一个是褪去浮华,回归清净。
两人的道路不同,没有比较的必要。
乔致庸在进入商业圈之前,是一个安心读书的读书人。
从小熟读儒家经典,走的是科举取仕的道路。
后来他的兄长因病去世,乔家家业需要他继承,刚考中秀才的乔致庸这才放弃了学业,转入商途。
乔致庸的晋商诚信故事

乔致庸的晋商诚信故事乔致庸(1818年-1907年),山西祁县人,清朝末年山西晋商的代表商人。
出身商贾世家,自幼父母双亡,由兄长抚育成人。
本欲走入仕途,刚考中秀才,兄长故去,只得弃文从商。
由于他是儒生出身,他经常把儒学的思想贯穿到商业经营中。
他以信誉徕客,在他执掌家务时期,乔氏家族事业日益兴盛,成为山西富甲一方的商户。
至清末,乔氏家族已经在中国各地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200多处,资产达到数千万两白银。
乔致庸做生意,讲究一个“信”字。
这可以说是乔家的传统,是晋商的传统,更是整个商界应该传承的商业品格。
在乔致庸眼里,宁可赔钱,也不能失信。
他明白,信誉是商家的根基,是商号的命脉。
有一次,复盛油坊往山西运送一批胡麻油,经手的伙计为了从中谋利而在油中掺假。
乔致庸发现后,将伙计痛斥一番,并命人倒掉整批掺假的胡麻油,重新换了货真价实的胡麻油。
这个举动虽然让乔家损失不少,但是却为乔家赢得了守信的美名。
有一年,年成不好,到处都在闹饥荒。
所有的商户都紧闭大门,唯恐灾民闯进来抢了自己的粮食和钱财,而乔致庸却带着家丁搭粥棚,熬粥救济灾民。
为了节约粮食,他们一家人也与灾民同锅喝粥。
20世纪30年代,中原大战,经济衰退,晋钞贬值,晋钞跟新币之间的兑换比例大概是250000:。
若对所有的储蓄户都以晋钞而非新币支付,那么大德通票号就可以利用差价大赚一笔。
但是,如果这样做,乔家辛苦积累的信誉将毁于一旦。
为了维护商誉,乔家毅然决定收晋钞,支新币,让百姓手上的钱可以在各地自由交易,乔家所留下来的商业精神成为晋商的骄傲,也成为了整个商界的财富。
乔致庸其人:儒商大道

乔致庸其人:儒商大道乔致庸,1818―1907,字仲登,是乔家第四位当家人,著名晋商,人称“亮财主”。
自幼父母双亡,由兄长抚育。
本欲走入仕途,刚考中秀才,兄长故去,只得弃文从商。
乔致庸的经商理念是一信、二义、三利。
即以信誉徕客,以义待人,信义为先,利取正途。
乔致庸尤善于用人,这是他经商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他培养出了中国第一任银行行长。
用人案例:马荀,本是复盛西字号下属粮店里的小掌柜,不识字,但经营有方,盈利不小。
乔致庸便给他一副资本,让粮店独立经营,他成为大掌柜后也给乔家赚回不少银子。
看视频——马荀辞号引发的分股。
问题:1、马荀为什么要辞号?答:为了利——分配出了问题,挣得少。
2、为什么掌柜的不愿意辞号?答:一、薪金高;二、有身股、可分红。
3、乔致庸用什么办法留住了马荀?答:给身股——分利。
(伙计四年出师顶一厘身股,马荀8年给2厘身股,几百两银子分红。
不仅为东家干,还为自己干)。
针对之前众多问题提建议,拟定新店规:1、总号对分号统管太严,分号没有自由,只是分摊总号亏欠。
建议:分号和总号各自独立经营,分号按月向总号缴纳银两,其余各自算各自的账,四年账期一到,赏罚要分明。
分享——怎么分。
2、建议对总号大掌柜权力要有约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在店规里写清楚,不能让他的权力无边无际,任人唯亲,否则会造成店内同仁离心离德,影响生意。
分享——定机制,丑话在前讲课注意地方:1、要多做活动。
破壳活动一:“放下架子、死掉面子,呸!去死吧!”学院上台。
破壳活动二:半身不遂——左走画六,右手画七,左腿画圈。
学员上台。
活动三:个人导航图2、与台下老板、员工互动。
每一排上台回答问题。
3、注意时间上的合理安排。
4、重视主持人的存在。
5、给参与活动的学员加分鼓励。
乔致庸的经营管理之道

乔致庸的经营理念
一信、二义、三利。即以信誉
徕客,以义待人,信义为先,利 取正途。 人弃我取,薄利广销,维护信 誉,不弄虚假。 求名求利莫求人,需求己。惜 农惜食非惜财,缘惜福。 达则兼济天下,汇通天下 雄才大略,不拘一格用人才 与员工平等互利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审时度势,精明投资
乔致庸开办票号,从不从票号中抽出红利, 而是将所有红利再一次投入到资本中,使得票号 快速增长。 乔致庸不仅在资金上投资精明,对人 脉投资更甚。 一是帮助张之洞;二是帮助左宗棠 西征;三是帮助李鸿章组建北洋舰队;四是帮助 慈禧流亡政权。
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左宗棠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 是清代著名的晋商代表乔致庸的宅第。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商业世家
乔家的从商之路从乔致庸的祖父乔贵发开始, 早早加入了“走西口”经商行列。在包头和一秦 姓同乡合作,生意越做越大,主要业务是油、酒、 米、面、粮盘、钱盘等生意,成为后面乔致庸的 事业基础。 乔贵发有三个儿子,长子全德、次子 全义,三字全美。乔全美即是乔致庸的父亲。乔 全美接管包头的生意后,其店铺又有了较大发展, 乔家此时家境比较富裕。乔全美有两个儿子,长 子致广,次子致庸。乔致庸幼年父母相继去世, 由长兄致广抚养长大。
华商经营管理之道
第九讲
——乔致乔家大院的“亮财主”
乔致庸(1818 ~ 1907年),字仲登,号晓池, 乔全美之子,乔贵发之孙,山西祁县乔家第三代 传人,晋商著名人物代表。堂名叫在中堂。乳名 叫亮儿,乡人成为亮财主。他出身商贾世家,是 乔家门中最长寿的人,活了89岁。一生娶有6妻, 6妻留下6子11孙。当国家到了国将不国的境地, 大批银子流向海外时,他一改往日不治家宅的习 惯,于同治初年耗费重金扩建祖宅,修建了著名 的乔家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 筑的一颗明珠”。
乔致庸的经商之道

第3组:乔致庸的商业预测

• 乔致庸连演几场戏,骗过达盛昌派 来的暗哨,并几次提价,后又开始 收购马草,众人都相信朝廷攻打准 噶尔确定无疑。陆玉菡也在北京传 达了同样的消息。 • 陆大可先后借给乔致庸百万两银子, 乔致庸几乎全部投入收购高粱,终 于,达盛昌开始大举收购高粱和马 草,不计贵贱。邱天峻吃进了所有 高粱。
• 这是乔致庸的预测最为经 典也最为成功的战例。乔 致庸可谓是步步为营,小 心谨慎。为使达盛昌上钩, 乔致庸不停提高收购价格, 又四处派人传达假消息, 做足了各种准备才有摆脱 高粱霸盘的一天,预测在 其中的巨大作用可见一斑。
• 正是因为预测到崔鸣九必然会处处阻挠银 车到达祁县,乔致庸才采取了一系列计谋 使之束手就擒。假银车,假路线都是科学 分析崔鸣九奸诈狡猾的个性后作出的对策。
6.诚信第一,重建商界秩序
• 在同达盛昌言 和时,乔致庸 提出要重建商 业秩序,建立 诚信第一的行 规作为条件, 获得邱天峻的 赞誉。
• 乔致庸显然预测到了达盛昌大掌柜邱 天峻的作用,所以乔致庸才主动握手 言和。 乔致庸南下贩茶,银两不足,邱天峻主 动送来十万两。 乔致庸借助军粮并护送粮草,邱天峻出 资数百万相助,并明言左右并不指望 乔致庸还。
• 此外还有戴二闾: 为求此人保镖,乔 致庸在此人的母亲 坟前跪了数天,后 来,正是此人助乔 • 还有教书先生刘 致庸脱险。 先生,乔致庸不 畏寒冷,登门相 求,后来,在刘 先生的教育下, 自己的侄子景泰 高中状元。
再比如,非常不会办 事的长栓,在乔致庸 的赏识之下,也完成 了千里送信的艰巨任 务。
巧借龙票,是乔致庸 的精明所在。 预测到水家元家必定 不会将朝廷颁发的龙 票相借,于是诱之以 利,促使对方投资帮 助贩茶,签订投资合 同之后,才说出借龙 票的事情,于是借不 借就由不得对方答应 不答应了。
一代晋商乔致庸的理财思想

的风险 。 进行风 险投资。外头传说太平军} 1
过了黄河 , 就要打进北京。乔致 庸随后又嘶 说率领太平军北 上的竟然是刘黑 七・ 中老 心 愤不 已 , 叫道 : 国都 要亡 了 ・ 。 我一个大清 叠 的臣民. 能选到哪里去 l我要 留下来保卫j I
争。真可谓是。 踏破铁笼翔彩凤 。 冲开潜窟奋
西。‘ 乔家大院> 这部 电视连续剧真实地再现 了一代晋商的经营哲理。它不仅是一部展示 爱情 , 亲情矛盾重 重的杰作 , 更是现 代企业 财务经营的一个真实写照。剧中主人公乔致
纵之术 。 一方面散步朝廷将要出兵打仗 的谣 言; 一方面利用从他岳父那里筹集到的巨额 资金 , 大肆收 购高梁和粮草 , 造成朝 廷真要 出兵的假象 。一来二去 。 引诱竞争对手达盛
案例中 。 求知识
京 !。 由于众商家要 庄, 知道乔致庸不
就将生意托付 他 , 旨 有的还 把房子低价顶 他。几个月过后 。 太平军并没有打进北京, 亏 致庸反倒由于自己的英 明远见 ・ 成了许 § 做 生意 ・ 又狠狠发了一笔大财 。由于别的商 都害怕承担风险 , 愿做 ・ 不 结果就没得到 目
的原 因很多 。 然而成功的企 业家都会善于利 用各个有利的机会使企业度过 危机 。it : 1 t  ̄ 7
展强大 。货币资金作为企业现代运作的主要 'i 它的短缺必然会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 r l。 发生 。 也就是说资金链 的断裂会对企业的发 展带来严重的财务危机。 乔家在包头争做 高梁霸盘 生意 时, 为了 争夺 高梁霸盘 。 乔邱两家 明争暗斗 , 自倾 各
飞龙! 在 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 。 0 要把企业 的发展和 自我的发展联 系在一起 。 在它的诞 生, 成长 。 壮大或衰落的过 程中。 企业每天都 面对 危机 。 括经 常性的 。 包 突发性 的 。 内部 的 。外部 的令许 多企业管理人员疲于奔命 .
历史趣谈:真实的一代晋商乔致庸 乔致庸如何发家致富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真实的一代晋商乔致庸乔致庸如何发家致富导语:乔致庸(1818年-1907年),字仲登,号晓池,山西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乔家第四位当家人,著名晋商,人称“亮财主”。
乔致庸是清朝末年山西晋乔致庸(1818年-1907年),字仲登,号晓池,山西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乔家第四位当家人,著名晋商,人称“亮财主”。
乔致庸是清朝末年山西晋商的代表商人,在家族生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弃文从商接手生意。
在他的不断努力下,生意日渐兴隆,至清末,乔氏家族已经在中国各地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200多处,资产达到数千万两白银。
在国弱民贫的清朝,晋商能够走向全国,实属不易。
嘉庆二十三年,乔致庸出生于山西祁县的一个商贾世家,父亲乔全美,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乔致广抚育长大。
少年时期因兄长病故,乔致庸弃学从商,开始掌管乔氏家族生意。
在他执掌家务时期,乔氏家族事业日益兴盛,成为山西富甲一方的商户。
其下属复字号称雄包头,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
另有大德通、大德恒两大票号遍布中国各地商埠、码头。
乔致庸本人也被称为“亮财主”。
19世纪末,由于连年战乱,清王朝逐渐走向衰落,大量白银外流。
晚年的乔致庸一改以往不治家宅的传统,于同治初年(1862年)开始在家院附近购置地皮,大兴土木,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宅院,即著名的“乔家大院”,至今保存完好,是山西民居的代表建筑。
乔致庸曾先后娶过六个妻子,分别是马氏、高氏、杨氏、周氏、杨氏、杨氏,育有六个儿子,十一个孙子,其中三儿子乔景俨在乔致庸晚年时当家。
乔致庸待人随和,讲究诚信为本、“以德经商”。
乔致庸一生做出诸多善行。
光绪三年天遭大旱,乔致庸开粮仓赈济灾民。
光绪三十二年,生活常识分享。
乔家大院启示:买人心就是买利益乔家大院,管理,企业.doc

乔家大院启示:买人心就是买利益-乔家大院,管理,企业商务指南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伴演的“贼头”黎叔,真是妙语连珠,有两句经典对白令人回味无穷,第一句是:“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还有一句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这“贼头”说的话咋就跟现今的企业家说的话一模一样呢?无独有偶,《乔家大院》里的乔致庸,在包头搞薪酬制度改革的时候,不仅说的话像21世纪的黎叔,整个用人制度的提法,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一套规则。
很难说究竟是晋商当初就有了这一套管理思想,还是今天的作照现如今的风气装点了乔致庸。
姑且就书论事吧。
照《乔家大院》所叙述的情况,在乔致庸之前,晋商的店(企业)里,东家出银子,占的是银股,掌柜的出任经理,以身为股。
掌柜平时的薪金比伙计多十几倍,几十倍;掌柜顶的身股,四年一个账期,能与东家分红利。
伙计从小到店里学生意,四年师满之后,只要本人要走,东家和掌柜一般都不便强留。
正如大掌柜顾天顺说的:“我复字号别的没有,人有的是!生意场上历来只有伙计求掌柜的赏饭吃,还没有听说哪一家掌柜的死乞百赖去求要走的伙计留下来,那成什么道理?”乔致庸在处理完包头的危机之后,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总是能干的伙计辞号,而把复字号弄得险些破产还债的掌柜却没有人真想辞号。
尤其是当他听说马荀这样的人才,虽然是一个跑腿的伙计,但七八成的生意都是他做的,也想要辞号。
就问大掌柜顾天顺:“我们复字号培养出来的人才,放出去帮别人挣钱,那我们不成了傻子?”就这样,乔致庸力排众议,开创了给伙计顶身股的先例。
这条新规可是了不得,它坏了晋商多少辈子的规矩。
在当时着实引起了一场不小的地震,尽管一些晋商为了稳住人才,私下里也采取了给伙计派股的做法,但乔致庸的这个举动,却触犯了众怒,以至于一些相与公开断绝了与乔家的生意。
不过,乔致庸的这一套改革后究竟怎样了,电视剧中没有了下文,只是那个可以顶身股的伙计马荀,其实接下来拿的是大掌柜的身股。
在内行看来,其实把人才安置到他应有的位置上,才是真正可行的做法,比起在店规中加上一款“学徒四年以上出师,本号当伙计,一律顶一厘身股,此后劳绩逐年增加”,更具有可操作性。
最新-探究《乔家大院》带来的理财学思考 精品

探究《乔家大院》带来的理财学思考大型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以山西省祁县乔家大院为背景,艺术地描述了乔家堡著名商家乔家第三代传人乔致庸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展现了节俭勤奋、明理诚信、精于管理、勇于开拓的晋商精神,表现了清朝年间,山西晋商为发展中国民族商业所建立的不朽业绩,同时,这部电视剧中所体现的理财学思想,也值得我们思考。
一、诚信是为商之根基古语云诚者,圣人之性也;至诚则金石为开;至诚者,天之道也,君子诚之为贵,以至诚为远,以至仁为德。
即使在今天,不少商家依然将这段文字作为店训。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诚信是商家的立命之本。
乔家的经商理念是信、义、利,正是将诚信放在首位才使其成为百年乔家。
当乔致庸发现包头复字号的个别店铺出现了以次充好的胡麻油时,果断决定将这批胡麻油以每斤一文的价钱卖给人做灯油,并公告近期凡到该店买过胡麻油的客人,可以去店里全额退银子,同时还要低价卖给他们不搀假的胡麻油,以示赔罪,一举挽回了复字号的声誉。
乔致庸从南方贩茶,考虑到路途遥远、运输时间长,可能会导致茶砖因自然干燥而重量变轻而给其他商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便将标重一斤的茶砖制作为一斤一两重。
按照理财学的观点,人是理性的,理性人在处理各种问题时必然是趋利避害。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亦如此。
在存在竞争的商业社会中,当商家使用了欺骗消费者的手段,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最初可能会上当,但这种当通常只上一次。
从长远来看,有欺骗行为的商家虽然可获得较大的眼前利益,但丧失的是持续经营获得未来现金流的能力,而企业的价值很大程度是由预期未来现金流的大小决定的。
所以,纵观古今中外,凡生命力长久的企业,必定是非常重视诚信的企业。
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二、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之水理财学界有一句名言现金为王足见现金流对于企业的意义。
乔家因在包头与邱家争做高粱霸盘,白银几乎全部变成了高粱堆在仓库,存货大量积压,资金链已经断裂。
如果不是乔致庸以婚姻作赌注及时筹到白银,乔家遭受的将是灭顶之灾!除去战争、自然灾害和政治动荡等不可抗力,企业生存的最大威胁就是现金流的中断。
晋商首富乔致庸:反败为胜——揭秘致富的秘诀……

晋商首富乔致庸:反败为胜——揭秘致富的秘诀……乔家的第一代乔贵发大约是乾隆年间人。
乾隆初年,乔贵发为做生意走西口,在包头一个当铺当店员。
十余年后乔贵发和秦姓同乡开了一个小字号广盛公。
后来生意不景气,广盛公面临破产。
但广盛公的许多生意伙伴认为广盛公东家为人处世不错,不忍看他们破产,相约三年后再来收欠账。
三年后,乔贵发不但还清欠款,生意还重新复兴,把广盛公改名为复盛公。
这已经是嘉庆年间的事了。
这个故事似乎已经奠定了乔家经商重诚信的基础。
而将家族生意乃至票号生意发扬光大的,正是乔贵发的孙子乔致庸。
历经两代人经营,到乔致庸出生时,乔家家境已经比较富裕。
乔致庸青年时代已经考中了秀才,他的生活本来应该与商道无关的。
“当时乔家有三门。
一门人丁不旺,二门已经出了5个举人,家里竖了5个石旗杆,生意则是乔致庸所在的三门主要在做,但三门却没出过一个举人。
乔致庸的大哥有个愿望,就是希望乔致庸能给三门挣个举人,竖个旗杆。
如果将来能再中个进士,这辈子的任务就提前完成了。
然而没想到咸丰初年,北方捻军和南方太平军起义,南北茶路断绝,乔家当时在祁县的大德兴丝茶庄主营生意就是丝茶。
乔家虽然主营丝茶,但在当时山西商人中也并非最大。
乔致庸的大哥因战乱对生意的重大打击而一病不起,本来将以一介儒生终了的乔致庸于是不得不接手家族生意。
从咸丰初年到光绪末年,乔致庸的人生经历了整个清朝晚期。
接手家族生意后,他却在社会动荡、兵荒马乱的清朝晚期把乔家的生意推到了顶峰,尤其是乔家的票号生意。
乔致庸当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疏通南方的茶路、丝路。
当时乔家还没有涉及票号生意。
那时已经有了平遥的日升昌票号,现在找到的最早证据是日升昌在1823年分账的记录,当时是5年一次。
不过公认在日昌升之前,平遥就已经有了商号经营汇兑。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票号是平遥人而不是祁县人开创的。
当时票号很少,全国也只有5家,其中最大的日升昌也只有7个分号,且不和中小商人打交道,影响非常有限,一般小商人还必须带着银子做生意。
乔家大院中体现的管理学思维

乔家大院中体现的管理学思维《乔家大院》是一部成功的电视剧,更是一部催人泪下的商业童话。
本剧讲述了一代传奇晋商乔致庸弃文从商,怀抱以商救民、以商富国的梦想,经历千难万险终于实现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故事。
对电视剧的剧情不再是重点,而是对电视剧纵观前后的乔家的管理营销思维模式做了思考与总结,突然最重要的感受,乔致庸作为董事长兼总经理的角色,能够从几间小铺子做到’货通天下,钱通天下”,分号遍布全国各大城市。
乔家发展的商业之路也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雏形,而乔家管理团队先进的管理理念对于我们目前的企业管理,也有很多借鉴的意义。
首先对于电视剧的管理团队给与合理的定位,乔致庸,当值无愧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从其祖辈和大哥手中接过几间铺子,然后在其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正确领导下,取得企业快速发展;孙茂才,定位为人力资源总监,能够唯才是用,为乔家管理团队选拔并培养的大批中高端人才,辅佐总经理治理乔家的管理团队,并为以后南下扩展。
北方扩展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曹掌柜,相当于财务总监,为乔家的大业提供坚实的财务后盾支持,在做好财务本质工作“算盘算账“的同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不同的”融资方式“,包括和同行竞争对手的合作共赢策略,和政府的合作,争取政府资源的支持,为乔家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投资保障;乔家二奶奶,做为董事长的夫人,定位于乔家企业的党委书记兼营运后勤部长,积极支持并鼓励乔总经理勇敢走出去拓展市场,并做好企业宣传和后勤保障工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利用她父亲的财力和影响力,最后在北京,生死存亡关键时候挽救乔家企业,使企业度过危机,顺利发展;无论出现任何异常变动,都坚信企业的发展一定会成功,为前方营销团队的市场开拓提供坚实的后方支持;马旬,定位为乔家企业的营销总监,后起之秀,从企业的基层干起,成绩优异,在孙总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下,不论资排辈,唯才是用,百乐善事千里马的精神,力排众议,年纪轻轻就提拔为部门总经理,并分配股份,实现年终分红,让其心肝情愿和企业共同发展,同生死,共存亡,也可以说是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献身精神,并根据营销业绩很快提升为西北营销事业部的副总经理,因为其独特的营销理念,把生意深入做到了蒙古大草原,取得了独特的市场份额和销售业绩;直到后来提拔全国营销事业部的总经理,为乔家企业事业集团的全国拓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晋商文化

晋商文化穷则思变,艰苦创业。
山西商人逐利四海,开拓进取。
振兴民族,忠义爱国。
组帮结会,同舟共济。
信誉至上,诚实守义。
尊师重教,以人为本。
勤奋谨慎,俭约自律。
乐善好施,热心公益。
一、进取精神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否亦为之。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由利益而起动的进取精神,是明清山西商人鏖战于商场的精神动力。
山西平阳府席铭(1481——1542),“初时学举子业不成,又不喜农耕,曰:丈夫苟不能立功名世,仰岂为汗粒之偶,不能树基业于家哉!于是历吴越、游楚魏、泛江湖,撤迁居积,起家巨万金,而蒲大家必曰南席云。
”清人纪晓岚说:“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
”这就是说,事业不成,甚至连妻子也不娶。
可见山西人是把经商作为大事业来看,他们通过经商来实现其创家立业、兴宗耀祖的抱负,而这种观念正是使其在商业上不断进取的极其巨大的精神力量。
上述席铭经商成功后,“自是崇义让,淳宗族,睦邻里亲友,赈贫恤乏,解纷讼,成人之美,……嗤蒲之州大夫、所将军不以行伍众庶待之,而席氏之家声益振。
”席氏通过经商致富,提高了其家族的社会威望和地位,自然鼓舞着更多的人来走经商之道路。
山西商人的进取心还表现在强烈的开拓精神上,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有许多山西商人就是靠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白手起家而成大业。
如著名的大盛魁商号,其创始人之一山西太谷人王相卿,幼年家贫,为生活所迫,曾为人佣工,在清军费扬古部充伙夫,服杂役,后来与山西祁县人张杰、史大学一起随营贸易,先是肩挑负贩,拉骆驼,后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开“吉盛堂”商号,其后改名为“大盛魁”,几经磨难,终于白手起家,到雍正时大盛魁已经是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商号了。
山西商人的进取精神还表现在他们不畏艰辛,敢于冒风险方面。
他们拉着骆驼,千里走沙漠,冒风雪,犯险阻,北走蒙藏边疆;横波万里浪,东渡东瀛,南达南洋。
观《乔家大院》品经营理念

观《乔家大院》品经营理念乔家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约十六亩)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
综观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俯视成“喜喜”字形,精工细做,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石木雕,被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电视剧《乔家大院》展现的是一代著名晋商乔致庸的经商经历。
虽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其中所蕴含的经营理念、商业之道让人深思。
21世纪的商战,虽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模式,但传统的经营之精华却始终贯穿于现今商战之中,是现代商战有效制胜的法宝。
乔致庸是商人之中成功的典型,从他的身上所反映出来的商人风度,至今仍值得我们探求。
那么,究竟是什么成就晋商的传奇呢?一下是我们小组的见解:第一:乔致庸将信、义、利作为经营之行为准则。
他主张,经商首要重信,其次重义,最后才重利!无可非议,商人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但是,对于“以义取利”为核心管理思想的晋商乔致庸而言,计谋和策略是企业成功的利箭,但诚信的品质更为至关重要!乔家复字号名下通顺店卖的胡麻油掺假,乔致庸得知此事后非常愤怒,当即命令通顺店掌柜伙计去柜上算账辞号。
为挽回商誉,又命令顾天顺和通顺店李掌柜连夜写出告示,贴遍包头城,说明通顺号掺假事宜,并将掺假的胡麻油以每斤一文的价钱卖作灯油!同时,凡是近期到通顺店买过胡麻油的顾客,都可以去店里全额退银子,并可以低价购买不掺假的胡麻油,以示赔罪之意。
乔致庸宁可忍受眼前的巨大利益损失,也要大力挽回商誉,无偿退货换货,毁销假货,虽然损失不少银两,可是却保证了品牌信誉。
商人重利,无利不足以从商,不足以扩张,但是优秀的商人懂得舍小利而谋大利,守着诚信和信誉,赢得顾客的忠诚,才能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商业神话。
《乔》剧中曾有一段如此感人的场景:乔致庸对刚来工作的雇员们说了这样的话:“你们心中要装有天下”,当时就有人笑了,乔致庸却认真地说:“天下苍生啊,你们要想到天下老百姓的需要,而不是想方设法卖自己的商品赚钱。
探究《乔家大院》带来的理财学思考-最新范文

探究《乔家大院》带来的理财学思考大型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以山西省祁县乔家大院为背景,艺术地描述了乔家堡著名商家乔家第三代传人乔致庸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展现了节俭勤奋、明理诚信、精于管理、勇于开拓的晋商精神,表现了清朝年间,山西晋商为发展中国民族商业所建立的不朽业绩,同时,这部电视剧中所体现的理财学思想,也值得我们思考。
一、诚信是为商之根基古语云:诚者,圣人之性也;至诚则金石为开;至诚者,天之道也,君子诚之为贵,以至诚为远,以至仁为德。
即使在今天,不少商家依然将这段文字作为店训。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诚信是商家的立命之本。
乔家的经商理念是“信、义、利”,正是将诚信放在首位才使其成为“百年乔家”。
当乔致庸发现包头复字号的个别店铺出现了以次充好的胡麻油时,果断决定将这批胡麻油以每斤一文的价钱卖给人做灯油,并公告近期凡到该店买过胡麻油的客人,可以去店里全额退银子,同时还要低价卖给他们不搀假的胡麻油,以示赔罪,一举挽回了复字号的声誉。
乔致庸从南方贩茶,考虑到路途遥远、运输时间长,可能会导致茶砖因自然干燥而重量变轻而给其他商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便将标重一斤的茶砖制作为一斤一两重。
按照理财学的观点,人是理性的,理性人在处理各种问题时必然是趋利避害。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亦如此。
在存在竞争的商业社会中,当商家使用了欺骗消费者的手段,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最初可能会上当,但这种当通常只上一次。
从长远来看,有欺骗行为的商家虽然可获得较大的眼前利益,但丧失的是持续经营获得未来现金流的能力,而企业的价值很大程度是由预期未来现金流的大小决定的。
所以,纵观古今中外,凡生命力长久的企业,必定是非常重视诚信的企业。
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二、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之水理财学界有一句名言“现金为王”(Cashisking)足见现金流对于企业的意义。
乔家因在包头与邱家争做高粱霸盘,白银几乎全部变成了高粱堆在仓库,存货大量积压,资金链已经断裂。
感悟晋商文化之精髓身股和银股的完美结合

感悟晋商文化之精髓身股和银股的完美结合——感悟晋商文化之精髓/身股和银股的完美结合如何看待投资者与打工者的身份、关系?如何巧妙地把投资者与打工者的利益融为一体?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管理问题,这是一个看似复杂但却又极其浅显的哲学命题。
但她需要智慧、胆略与胸怀!当我们今天的许多老板经常为找不到所谓“好员工”而犯愁的时候;当我们的许多企业投资者总是为留不住所谓“精英、骨干”而痛苦得几近崩溃的时候。
我们真正从内心深处做过多少思考与反省?!还是让我们从晋商的杰出代表人物乔致庸说起吧……在电视剧《乔家大院》中,无处不在的晋商文化始终牵动并震撼着我们的神经.主角乔致庸的所作所为,似乎总是超出了一个商人该做的事情。
试看一、二剧情——剧情一、黄河泛滥,乔大东家开粥棚拯救灾民时说:“赈灾期间,我们乔家上下老小与灾民吃一样的东西,我们乔家熬出的粥,筷子插在中间要不倒。
”下人们不理解大东家为何要如此?乔大东家却说:“如果灾民们都死光了,我们靠什么活?”剧情二、为了汇通天下,乔大东家高规格聘请了一个大掌柜,可这位大掌柜上任前却提出了辞呈,并说:“你我的思路不一致,按照您的思路做是不能做到汇通天下的。
如想真正要做到汇通天下,您得完全放手给我去做,您只需在家等着,啥事都别管。
”乔大东家二话没说,完全听从了这位大掌柜的建议。
晋商的辉煌持续了好几百年,其中身股和银股的完美结合,是晋商持续不衰的主要原因。
与当代商业理念结合,晋商的主体出资方就是大东家,也就是现在的董事长;晋商的大掌柜也就是现在的总经理(职业经理人)。
大东家出资所代表的股份叫“银股”,大掌柜、师傅、伙计、学徒等人出力所代表的股份叫“身股”,晋商普遍采用的是身股比例高于银股。
也就是说做事的人比出资的人拿的钱要多,有些晋商的身股比例远高于银股,这样做事之人都自认为事情是为自己做的,所以大家都全力以赴地把事情做好。
同时经营风险主要是由大东家承担,所以为大家的努力工作解除了后顾之忧。
乔家埋银子给我们的启示

乔家埋银子给我们的启示【摘要】山西乔家大院因《大红灯笼高高挂》而出名,因央视一套热播《乔家大院》而火爆。
乔家自乔贵发起逐步发达,生意越做越大,积聚的银子越来越多。
乔家与许多晋商一样将大量的银子埋了起来。
乔家埋银子给了我们四点启示。
乔家的理财思想可以概括成两个字“稳健”。
投机和冒险只能是权益之计偶尔为之,而稳健应该成为经商理财的长久之计长期追求。
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许多人都看过,其作为摄影基地的山西乔家大院也因此而闻名。
乔家大院座落在山西晋中祁县的乔家堡村,占地8724.8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由6个院子19进小院子组成,共计313间房屋,房屋四周是十几米高的青砖院墙,墙上有女儿墙式垛口,院墙四角有挺拔的角楼;院落中央有一条巷道,一头是大门,另一头是祠堂;巷道两侧各有三个大门,共六个院子,每个院子又有两三进小院子。
山西除了乔家大院之外,知名的还有王家大院、常家大院、曹家大院等。
这些院落建筑大都是明清时期建造的,高大气派、气势恢宏,某些方面堪比皇家园林,显示了晋商历史上的辉煌。
乔家大院的奠基人是清乾隆时期的乔贵发。
乔贵发本是一个家徒四壁的孤儿,通过走西口、下包头,从当铺店员做起,到开豆腐店起家。
乔贵发待人接物好,又善经营,生意日益兴盛。
从开始时的豆腐店,到烧饼店、杂货店,再到银器店,店铺越开越多,买卖越做越大,财力越来越雄厚。
经几代人励精图治,更是开设了茶庄、粮行、票号、钱庄等。
先后开设了“复盛公”、“复盛西”、“复盛协”、“复盛锦”、“复盛兴”、“复盛和”等店铺,置屋一千多间,是包头市面的头号大买卖,并由此产生了“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民谚。
乔家到了乔贵发的孙子乔致庸时达到鼎盛,仅票号就在全国各地占有20多个“码头”,“大德恒”、“大德通”成为山西票号的龙头,后来一直延伸到日本、朝鲜,时称乔家票号“汇通天下”,积聚的流动资金总额达1000多万两白银。
数目如此庞大的银子存在哪儿呢?从乔贵发开始,乔家把赚来的银子大都埋在了地窖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代晋商乔致庸的理财思想2007-1-12【大中小】【打印】近20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管理方面的先进理论被引进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给我国的企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一种唯有西方企业经济管理才是我国企业发展模式的观点被广为传播,然而,纵观我国历史发展,聪慧的古人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理财观念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淡忘。
而《乔家大院》真实地再现了一代晋商的经营哲理,闪烁着晋商理财的光辉。
本文从财务管理的视角对故事情节中展现的理财思路、方法、观点进行了诠释和评价。
山西晋商满天下,国库半壁江山在山西。
《乔家大院》这部电视连续剧真实地再现了一代晋商的经营哲理。
它不仅是一部展示爱情,亲情矛盾重重的杰作,更是现代企业财务经营的一个真实写照。
剧中主人公乔致庸这个人物的刻画,为现代企业财务经营提供了一套鲜活的教学案例。
在《乔家大院》这部电视连续剧中,乔致庸在封建社会孕育了现代成功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并且运用一些较为严密的,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使濒临破产边缘的家族企业重振雄风,集中体现了一代晋商的理财思想。
一、财务危机管理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经营,财务危机总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
如何化解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财务危机,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企业发生财务危机一定是企业经营不善的结果。
引起经营不善的原因很多,然而成功的企业家都会善于利用各个有利的机会使企业度过危机,重新发展强大。
货币资金作为企业现代运作的主要工具,它的短缺必然会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也就是说资金链的断裂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财务危机。
乔家在包头争做高粱霸盘生意时,为了争夺高粱霸盘,乔邱两家明争暗斗,各自倾力收购高粱。
邱家计高一筹,待乔家银子全部收购成高粱之后,又将自家收购的高粱抛出,让乔家继续收购,由于乔致广一次次从祁县拉到包头的银子都变成了高粱,堆在库里,无法变现。
同时由于乔致广盲目扩建,而且为了满足资金的需要大量举债,结果由于没有及时供应资金,造成资金供应链断裂,导致乔家无力还本付息,债台高筑,濒临破产,乔家的生意面临崩盘的财务危险。
同时投资者要求返还投入的股银,按照商规,复字号三个月内不能拿出一大笔银子清账,就要破产还债!在这种危机情形下,为了化解家族财务危机,乔致庸利用大哥乔致广新葬四七时间(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不会逼门要债的风俗习惯),乔致庸拿出全部库银厚葬大哥,给外界一个乔家并非像外面所说的那样已经没有钱的假象,这样乔致庸就有时间去筹集盘活家族在包头生意所需的银两。
乔致庸在这段时间里娶了山西第一抠的女儿,这样就可以在岳父陆大可那里筹措到资金。
为了给高粱霸盘生意解套,乔致庸使用欲擒故纵之术,一方面散步朝廷将要出兵打仗的谣言;一方面利用从他岳父那里筹集到的巨额资金,大肆收购高粱和粮草,造成朝廷真要出兵的假象。
一来二去,引诱竞争对手达盛昌的邱老东家上当,决定跟着高价收购起高粱来,使邱家资金链断裂陷入高粱霸盘危机中。
乔致庸为了化解此种危机的再次发生,使家族从苦难的边缘走向辉煌的成功,乔家主动登门,诚恳地与邱家言和,并约定双方今后要联手重建商业秩序,相互扶持,不再做霸盘生意,更不进行两败俱伤的恶性竞争。
真可谓是“踏破铁笼翔彩凤,冲开潜窟奋飞龙!”。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把企业的发展和自我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在它的诞生,成长,壮大或衰落的过程中,企业每天都面对危机,包括经常性的,突发性的,内部的,外部的令许多企业管理人员疲于奔命,但是成功的企业家能够从古时成功和失败案例中,寻求知识,化解危机,发展自我。
二、财务风险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优胜劣汰是大势所趋,适者生存是必然规律。
如何绕开激流险滩,走向成功的彼岸,已经成为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
而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过程的始终,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企业财务活动通常是在有风险的情况下进行的,承担风险就要求有相应的额外收益补偿,否则就没有必要去冒险投资。
投资者由于承担风险而能获得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额外收益,就称之为投资的风险价值,或叫投资的风险收益。
企业在筹集资金,投资过程中,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风险,实质是企业未来经营结果的不可预测性所产生的风险。
在《乔家大院》中陆大可道:“借银子可以,必须以乔家全部十七处生意做抵押,半年为限,不能本利全回,我就收乔家的铺子”。
这样乔致庸才借到了二十万两白银以重新盘活在包头的高粱霸盘生意。
乔致庸决定南下做茶叶生意和北上疏通俄罗斯的商贸,但手头银两短缺。
乔致庸决定向各大商家筹措银子,曹掌柜却极力反对这个风险极大的项目。
“从武夷山到恰克图有万余里之遥,南有大江,北有沙漠戈壁,江南眼下又被长毛占着,你真有能耐,能把它重新疏通?”乔致庸点头。
水长清问他赔了怎么办,乔致庸以乔家的生意做抵押执意做这笔生意。
经过半年的艰辛,终于把武夷山的新茶贩运回来,由于太平军在长江上的封锁,造成北方茶叶的短缺,乔致庸贩卖回来的茶叶在北方卖了个好价钱,狠狠的赚了一笔!乔致庸在北京坐庄时,敢冒别人不敢冒的风险,进行风险投资。
外头传说太平军打过了黄河,就要打进北京。
乔致庸随后又听说率领太平军北上的竟然是刘黑七,心中悲愤不已,叫道:“国都要亡了,我一个大清国的臣民,能逃到哪里去!我要留下来保卫北京!”由于众商家要撤庄,知道乔致庸不撤,就将生意托付给他,有的还把房子低价顶给他。
几个月过后,太平军并没有打进北京,乔致庸反倒由于自己的英明远见,做成了许多生意,又狠狠发了一笔大财。
由于别的商家都害怕承担风险,不愿做,结果就没得到由于承担高风险而获得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额外收益。
风险的背后往往是巨大的商机,合理的市场风险分析和合适的分散方法,必将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财务资金筹集管理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发展,股份制公司在中国得到了高速发展,许多公司都面临如何筹集资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等问题。
筹集资金包括如何有效地筹集资金和合理地安排筹资结构,同时还要在充分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对各筹资方案的优化选择。
项目融资成为现代资本市场比较流行的融资方式。
《乔家大院》乔致庸一惊,对着玉菡,实话实说道:至少需要五十万两银子。
玉菡道:“二爷其实不用借五十万两银子,只要二十万两银子到手,稳住了包头的生意,乔家就会转危为安,这样吧,过了三天,二爷自然要陪我回门,到时我替二爷去向我爹借银子与你。
”这其中就动用了亲情关系进行优化筹资,乔致庸以茶叶生意项目到处借银子,元家老东家对乔致庸的勇气和胸怀十分赞赏,答应和自己的孙子商量借银子的事。
乔致庸离去后,水长清和元家少东家很快见了面。
二人一致认定乔致庸去江南贩茶不会成功,彼此正好利用这一机会一举吃掉乔家的生意。
邱天峻听到消息,却认为乔致庸不一定不能成功,主动拿出三十万银子助致庸南下贩茶,当然也要在乔家与水家、元家的生意里分他一杯羹。
乔致庸大喜,和他们三家顺利地签了约,拿到了一百三十万两银子。
当然这种项目融资中带有很大的恶意,但是在急需资金的情况下,这不失为一个上上之策。
这样乔致庸就动用了在现阶段中国通用的项目融资手段,亲情和关系的筹资,企业之间的拆借业务,还有股东的投资。
正是这些合理的筹资使得各类生意的扩张和发展得到了充足的资金支援,这些都对当时乔家生意的繁荣兴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商界竞争,商家斗智斗勇,各用其所长,帷幄于残酷的商界竞争之中。
四、财务利润分配管理利润分配主要是企业对于其经营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利润如何进行合理分配的问题。
在进行对企业利润分配管理时,对股民和管理层股利分配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是否能长期健康发展。
根据陆正飞老师在其《财务管理》当中的陈述,利润分配应注意:一是股东对分配的要求;二是企业发展对保留赢余的要求;三是影响利润分配的政策的各种因素;四是股利政策的连续性问题。
笔者认为,企业利润的分配还要考虑到社会效应,只有在社会上产生好的效应,才能使经营不断扩展下去。
在乔家生意宏图大展的时候,伙计马荀突然提出辞号,生意现在正需要像马荀这样的商号掌柜。
乔致庸于是打听原由,知道伙计在商号中没有顶股,意思是商号经营的好与坏,与伙计没有什么关系,商号的红利是没有伙计的份子。
在这种情况下,乔致庸力排众议,大力实行给员工配股制,使员工明显感到公司经营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自己的权益。
这样伙计的工作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生意也就好起来,年底分红大家都得到了既得权益(从几十两到几百两不等的红利)。
在家族包头生意萧条的时候,股民要求分配利润和退股,乔致庸从他处拆借来银子分与大家,由于股民得到了应获的股利,满足了股民对投资的回报,这样大家的心理有了安全的保证,则不退股了,这样乔家就可以继续使用这笔资金。
在满足普通股东利益的同时应当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特别关注。
孙茂才作为乔家企业的CEO,在乔家生意暗淡的时候帮助乔致庸渡过难关,把乔家生意发展的如火如荼,最后到孙茂才和乔家翻脸。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应该充分考虑到其利益,要区别于普通股东,应该加大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利益供给。
期股激励作为高级管理人员的奖励方式在现代企业应用广泛,就是给高级管理人员一定的业绩股,其利益和自己的经营成果挂钩,可以调动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作精神。
财务利润分配的各方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他们各自独立又相互合作,构成一个完整的企业经营活动,为企业创造财富。
在财务活动中,彼此之间的联系应是紧密而规范的,不可强调一方而忽视其他方面。
同时应该加强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管体制,约束高级管理人员的出轨行为。
同时,企业的利润分配也应注意到企业的社会效应。
一个战略眼光深远的企业,他的社会职责的体现,同样会对他的经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现代这个农民工工资不能顺利拿到手,贫困大学生交不起上学的费用,牺牲社会资源换取个人利益,牺牲国家利益充实自我利益。
然而诚信为首的现代化社会里,良好的社会效应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每逢年关,乔致庸总是发放面粉和大肉救济生活贫苦的村民,使这些村民过一个祥和安静的大年。
每当发生灾情,乔家总是架锅煮饭救济来往的灾民。
有一年年关到来,潘为严告诉致庸,大德通这一账期的红利达到每股一万七千多两,乔家库存的银子两千多万两,顶得上国库三年的收入。
就在此时,小时在乔家长大的外甥水元楚来到乔家,告诉致庸他正动员一批山西商人捐资从英国人手买回被骗走的阳泉矿山。
致庸二话没说,将那两张银票交给了元楚让其收回矿山,这样企业用自己的盈余利润尽显社会职责,同时得到广大消费者和同行的尊重,生意何有不如日中天之理由!笔者认为,现代企业在其日常经营中应该拿出一部分盈余资金捐赠给社会福利公共部门,支持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促进社会和企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