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的时间叙事结构探析

合集下载

分析《狂人日记》的叙事艺术_文学评论论文

分析《狂人日记》的叙事艺术_文学评论论文

分析《狂人日记》的叙事艺术_文学评论论文文学评论论文《狂人日记》是鲁迅“五四”时期创作的短篇小说,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文学从旧文学到新文学的转变期,是文学与文体的大解放时代。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它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作者突破传统写作语言、体裁及叙事模式,以独特的叙述手法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抨击,体现出鲁迅小说创作“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的特点,展现了其小说所特有的叙事艺术及独特魅力。

一、独特的叙事结构——“二元对立模式”鲁迅的小说创作,从语言风格来看,文体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征,从形态结构来看,他的小说很多有着相同的一面,主要表现为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

叙述结构通常被看做是整部叙事文作品的主干,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贯穿于《狂人日记》全篇,形成作品的主体框架。

(一)“狂人/常人”的二元对立模式《狂人日记》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开篇文言小序,为读者提供写作背景,解释狂人日记由何而来;二是作为正文的“狂人”写的日记,作者将文言文与白话文巧妙地结合。

通过文言小序和白话正文的叙述,清晰地划分出“狂人/常人”的二元对立模式。

文言小序中的“余”与“哥哥”为正常人一类,而昆之弟由于“迫害狂”症被划分在狂人一类,由此,叙事结构的“狂人/常人”二元对立模式得以成立,在此模式中,相对于常人,则更侧重于狂人之狂的部分,透过常人的眼看狂人病中所写日记,“余”为常人一类,将日记“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①(以下关于作品的引文均见此书),构成的正文。

“余”将狂人错杂无伦次的话语集结成,再一次印证狂人之狂的一面,将狂人之狂与常人之清醒同时表达,把“狂人/常人”的二元对立模式推向了“疯狂/清醒”的二元对立,此时狂人之狂在病理学上具有狂人特点,相对于正常人的清醒而存在。

(二)“人/兽”的二元对立模式狂人的十三篇白话文日记构成小说正文,虽长短不一,却清晰地将世界分成“人与兽”两个部分,作者借狂人展开“人/兽”的二元对立叙述。

叙事时间

叙事时间

叙事时间一、何谓叙事时间叙事时间也许是与小说叙事相关的许多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这是因为一方面小说的叙事,本身就是在一个时间过程中完成的,这使小说存在一个"叙述时间"的问题。

而另一方面,小说所叙述的故事也毫无疑问地是一个时间过程中的存在,这里又有了一个"故事时间"。

对于小说家来说,"故事时间"决不是那个现实中无终无始流逝着的、不可人为改变的的物理时间。

为了实现某种美学的目的,它可以被伸长或者缩短,也可以被打断再重新连接,甚至还可以被休止。

那么叙事时间就包含了对"叙述时间"和"故事时间"的处理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

叙事时间的问题是现实时间与小说时间的问题,它关涉到讲述时间与被讲述时间。

现实时间与小说时间不同,二者之间不一定存在同步对应关系。

同时,小说时间又不再仅仅是指被讲述时间,它包括讲述时间与被讲述时间。

讲述时间与被讲述时间,把被描述世界的时间与描述这个世界的话语时间区别开来。

这就突破了讲述时间的单向性和一维性,改变了都是由头说起、从头到尾的老格局,讲述时间可以打乱故事时间,与现实时间不同步进行,运用顺、逆、倒、插多种方法,重新排列组合;改变了历时性线状叙事的单一格局,开创了共时性立体性叙事的新方法,使从空间角度组织材料成为可能,开拓了小说表现的新的空间。

一般来说,小说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即按照"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次序一致的原则来讲述故事;也可以打乱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将事件安排在一个新的、人为的时间次序中来讲述。

这是小说处理时间次序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

前者或许是最简单方便的讲故事的方式。

但是,多数小说家,特别是现代小说家,往往更倾向于采用后一种方式。

究其原因,也许一部分要归之于保持"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的一致的困难。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鲁迅《狂人日记》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鲁迅《狂人日记》

1918年8月20日,鲁迅在写给许寿裳的一封信里说: “借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 此篇。此种发现,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
鲁迅在《灯下漫笔》一文里又对这个发现作了
如下的表述:“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 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 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大小无数的人肉的 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 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 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
鲁迅从1907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 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笔耕一生,留下了大 量著述,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 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 文集《朝花夕拾》,以及《热风》、《坟》、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 《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 《准风月谈》、《伪自由书》、《集外集》、 《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 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 遗》等16本杂文集。
关于作品中的“识”
《狂人日记》在内容的构成是开篇那篇“识” 和十三则日记。识通志,是记,记下的意 思,相当于作品的序或序言,其作用:
1、交代了人物的来龙去脉 2、交代了作品的形式和语言特点 3、交代发表日记的目的
思考
1、为何“识”有文言写,而日记却采用白话 形式?
2、文中人名,为何悉易去?
狂人日记
作者介绍 (1881——1936) 浙江绍兴人, 本名周樟寿,又名
树人,字豫山、豫才 。 1、童年时期:对笔记、野史等的广泛涉猎 2、南京求学时期:进化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3、日本留学时期:弃医从文 4、回国后的活动:27年开始抛弃“进化论”思想、

《狂人日记》解读

《狂人日记》解读

解读《狂人日记》现代白话短篇小说开山作《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一篇振聋发聩的千钧之作,解读起来确实颇费神思,因为它文白间杂,主体部分又似乎语无伦次。

但作者思维严谨思想深刻而且具有过人的语言驾驭能力;正是他创作的这样特别的“格式”,才能承载特别之意蕴。

若能从情节、人物、主题、手法四个方面的各自不同的两个层面去解读,或许可以不太费劲地感悟这经典的千钧之作的特别分量。

所谓四“两”:第一,两层故事;第二,两个人物;第三,两种“吃人”;第四,两重叙述与反讽。

第一,两层故事表层按照序言概述,可以把《狂人日记》看成一个犯“迫害狂”的病人之故事,将十三则日记,切分为下面四个部分:1 回乡警觉着有人要吃自己(第一、二节)2 看病发现吃人有来历并又将开始(第三至六节)3 发作与吃人者辩论与劝说(第七至十节)4 平复发现自己也吃过人便呼救孩子(第十一节至结束)深层根据序言与主体部分深层含义,又可把《狂人日记》视为一个反封建战士的历程,十三则日记,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 觉醒观察现实,感到周遭都是“吃人”者(第一、二节)2 探究联系历史,发现“吃人”的本质与形式(第三至六节)3 抗争与“吃人”者正面交锋,斥责“吃人”的无理而有害(第七至十节)4 反省意识到自己也曾“吃人”,绝望中呐喊救救孩子(第十一节至结束)显然,外层狂人的故事是“宾”,而内层战士的历程是“主”。

第二,两个人物从表层看,小说写的是一个精神病患者。

他多疑猜忌,被兄长带回家乡,却不肯配合治疗,到处乱走,胡思乱想,甚至还和前来治疗的老中医及年轻的心理医生发生争执,对大哥不满,大嚷大叫引来不少看热闹的,之后,在家人的关照下,总算平复,痊愈后,便到外地等官做去了。

从深层看,小说塑造的是一个反封建的战士,一个思想的启蒙者。

他目光敏锐,思想深刻,从现实的观察到历史的研究,发现了整个社会沉浸在一种“吃人”的文化中,“吃人”不但时常发生在身边,而且因为被“仁义道德”掩饰着,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吃人”者既像狮子一样残暴,又像兔子一样怯弱,而且还像狐狸一样的狡猾;“吃人”者并非少数,每一个被吃者也都怀有“吃人”的思想,即便像自己这样的清醒者也曾被“吃人”文化污染过,不自觉地“吃”过人。

简答狂人日记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简答狂人日记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简答狂人日记的结构和表现手法《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创作的第一篇短篇白话文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

在结构上,它属于日记体,采用了横切面式的结构表达和叙述“狂人”的形象。

表现手法上,鲁迅先生大量运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一方面,狂人的确患有精神病,但另一方面,他借着疯言疯语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和罪恶。

在小说中,“狂人”既是一个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体,又是受压迫者和觉醒者的形象,同时也是受害者与战士的形象。

鲁迅先生通过“狂人”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丰富复杂的艺术形象,反映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绩,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狂人形象在《狂人日记》中采用了多种具体表现手法,这些手法使得狂人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狂人形象的表现手法:1.心理描写:鲁迅通过对狂人心理的深入刻画,揭示了狂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这种心理描写不仅展现了狂人自身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社会对个体的压迫和束缚。

2.象征手法:在小说中,狂人代表着被封建礼教所禁锢的个体,而他的“狂”则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挑战。

这种象征手法使得狂人的形象更加深刻,同时也增强了作品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力度。

3.对比手法:鲁迅通过对狂人和其他人的对比,突显了狂人与众不同的思想和行为。

这种对比手法使得狂人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和矛盾。

4.讽刺手法:鲁迅在小说中通过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荒谬。

这种讽刺不仅体现在狂人的言辞中,也体现在整个小说的情节和结构中,使得狂人的形象更加生动有趣。

5.白描手法:鲁迅在小说中运用白描的手法,真实地描绘了狂人的生活和思想。

这种白描手法使得狂人的形象更加真实、立体,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综上所述,狂人形象在《狂人日记》中采用了多种具体表现手法,这些手法使得狂人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这些表现手法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叙事学角度解析《狂人日记》

叙事学角度解析《狂人日记》

叙事学角度解析《狂人日记》摘要:《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小说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主要从叙事学的角度就叙事内容,叙事话语,解析《狂人日记》。

关键词:吃人狂人思想启蒙象征主人公叙述者《狂人日记》写于一九一八年,那时的鲁迅受新思想启蒙,清楚的认识到了中华民族的劣根性。

决心用文学的形式唤醒中华民族,于是,他创作了《狂人日记》,该小说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矛头直指中国封建礼教和封建家族制度。

《狂人日记》是一部日记体小说,小说通过叙述一个狂人身处“吃人”的社会随处可见“吃人”事件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具有迫害症的“狂人”形象,以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

就叙述内容而言,叙事就是讲故事,是通过一定的情节再现某几个事件。

而故事中最重要的便是情节和人物。

《狂人日记》作者通过叙述一个迫害妄想症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揭露了从家族到社会的“吃人”现象抨击了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现代人最初的觉醒意识。

从作品表面来看,狂人确实是个疯子,他具有疯子的症状,如,混乱的思维逻辑,变态的心理,以及虚幻的幻觉。

如“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

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将别人善意的“笑”理解为暗藏杀机的吃人的笑,这是完全背离了正常生活的心理轨道。

再比如,第二则中“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了,精神分外爽快。

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

不然,哪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赵家的狗是没有情感的,况且跟狂人是没有联系的,而狂人却硬要把狗的眼神看成是有特殊意义的。

这是不符合逻辑的。

狂人不仅仅是心理变态,逻辑混乱,他还经常出现幻觉,而这些幻觉又是不自然的。

比如“陈老五送进饭来,一碗菜,一碗蒸鱼;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长着嘴,同那伙想吃人的人一样。

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道是鱼是人…”当陈老五送饭来时,狂人看到的不是可口的饭菜,而是幻想成吃人的人的样子,这是荒诞的。

论《狂人日记》

论《狂人日记》

论《狂人日记》一、导言⑴引言在文学史上,《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这篇小说由作者鲁迅在1918年创作。

本文档将对《狂人日记》进行深入剖析,从多个角度展现该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二、作品概述⑴作者背景介绍鲁迅的生平背景、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等,对于理解《狂人日记》的创作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⑵内容概要简要概述《狂人日记》的主要情节和故事线,包括主人公孔乙己的经历、内心的痛苦和对社会现象的触动。

三、主题分析⑴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分析《狂人日记》中对于封建社会、教育体制、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讽刺,以及对人性的批判和揭示。

⑵精神病患者的形象通过对孔乙己的分析,探讨鲁迅刻画精神病患者形象的意图以及对于精神疾病的思考。

四、文学手法研究⑴叙事视角分析探讨《狂人日记》中使用的叙述视角,如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等方法对故事情节和读者的影响。

⑵符号象征分析分析小说中的符号象征手法,如“城隍庙”、“迁居”等,探讨这些象征所代表的寓意和作用。

五、影响与评价⑴文学影响力讨论《狂人日记》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以及该作品对后来的作家和文化思潮的启示。

⑵评价与争议综合各方观点,探讨《狂人日记》在文学界的评价和存在的争议,为读者提供多维度的解读视角。

六、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以供读者参考:⑴《狂人日记》原文摘录⑵相关研究论文及文献推荐附注:⒈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封建社会:指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和社会结构,尤其是指封建王朝时期的国家和社会组织。

●教育体制:指国家对人民进行教育的管理体制,包括教育机构、课程设置、教师队伍等方面。

●文化习俗:指特定区域或群体的传统行为、礼仪、信念等,反映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惯。

⒉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均为参考解释,读者如需更详尽的解释,请参照相应法律法规或权威词典。

湖南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真题【00—12年】

湖南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真题【00—12年】

2000年真题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1.简述《狂人日记》的叙事结构及其主题表现。

(25分)2.述评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

(25分)3.简述仇虎的复仇悲剧及其象征意义。

(25分)4.简述赵树理小说与二三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在表现方式上有何不同,并请简要阐释“赵树理现象”的消极意义。

(25分)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1.《羊的门》2.荒诞川剧《潘金莲》3.“第三代”诗4.苏童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比较贺敬之、郭小川诗歌创作的异同2.简述张洁“女性小说”的发展演变3.谈谈余光中“现代散文”的艺术追求三、论述题(第1题和第2各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1.新写实小说的“生存”视角对八十年代末以来的小说创作有何影响?试联系创作实际论述之2.试述九十年代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学的基本走向3.以《创业史》、《芙蓉镇》、《白鹿原》为例,论述当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审美视角的嬗变。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文学的民族形式2.形象思维3.艺术风格4.典型人物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阶段。

2.简述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原则。

3.简述文学语言的基本形态及其各自的基本功能。

4.简述诗歌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试论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

2.试论文学发展的内在原因。

2001年真题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一、鲁迅在《自选集•自序》(《南腔北调集》)里回顾“五四” 退潮后的创作经历时说:“《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他“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便将平时的“小感触”写成了《野草》。

接着写道:“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

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

狂人日记深度讲解

狂人日记深度讲解

狂人日记深度讲解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被广泛视为一部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作品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描写了狂人癫狂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下面,我将从主题、结构和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狂人日记》的深度讲解。

在主题上,鲁迅通过狂人这个形象,揭示了现代社会的无常、荒谬和恶劣。

作品以极端的自嘲和自虐的口吻,展示了狂人对现实的绝望和对人性的悲观态度。

狂人的疯狂被视为一种对社会常规的拒绝和对理性价值的冲撞,他通过疯狂的行为来逃避社会的伪善和虚伪,表达了个体存在的无奈与抗争。

在结构上,《狂人日记》呈现了一种扑朔迷离的叙述方式,通过狂人的独白,将读者引入了他扭曲的思维和情感世界。

整篇小说以一种断裂和矛盾的叙事手法,使读者产生了一种错觉和迷惑感。

小说由多个片段组成,每个片段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和空间联系,创造了一种割裂、混乱的效果,增强了小说的疯狂氛围。

在语言风格上,《狂人日记》使用了独特的口吻和语言表达方式。

鲁迅用生动而夸张的笔调描写狂人的思想和情感变化,以及他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鲁迅的语言富有讽刺、幽默和悲剧意味,将现实中的种种问题暴露出来,呼吁人们面对社会问题,勇于解放自己的思想。

总的来说,《狂人日记》作为一部典型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狂人的形象,揭示了现代社会的荒诞和
矛盾,批判了伪善和虚假的社会道德观。

作品中的狂人形象不仅是现实社会中的受害者,也是社会悲剧的象征,通过他的疯狂反叛,诉说了鲁迅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浅谈鲁迅《狂人日记》的写作角度和主题表达

浅谈鲁迅《狂人日记》的写作角度和主题表达

浅谈鲁迅《狂人日记》的写作角度和主题表达《狂人日记》写于20世纪初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有着自身特殊的历史背景。

其文本结构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小说的引子,另一部分是日记。

小说的引子部分统领日记部分,日记部分是小说的主体。

小说在两个结构组成中均运用了第一人称去叙述,两个“我”角色不同,过渡自然。

鲁迅这样巧妙转换写作角度,由一个造访者转换成“狂人”,由此而产生了作品独特的美学价值:直观形象、象征意味、直入主题、表达深刻。

标签:《狂人日记》写作角度象征意义主题深刻《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有这样两句话评价鲁迅先生和他的《狂人日记》:“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由此可见这篇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之重要。

《狂人日记》是名家名篇,幼年时我在父亲的指导下就拜读过。

懂得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疯子形象,可笑也可悲。

一笑过后,再也没有什么印象。

父亲笑着对我说:“你没有读懂,时间会慢慢帮你理解的。

”上了初中,在老师精心指导下,我学习了《藤野先生》《孔乙己》后,才朦朦胧胧地知道鲁迅为何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向残害中国人民的恶势力宣战。

现在带着学生学习鲁迅的作品时,心中便有了更多更深的感悟。

一、巧妙转换角度,两次运用了第一人称叙述,使小说自然、真实、可信认真赏读这篇小说,它的结构极其简单。

小说分为两部分:小说引子部分运用第一人称“我”,日记部分也运用第一人称“我”。

但两个“我”是两个不同的“我”。

第一部分的“我”是一个“拜访者”,或是一个旁观者,是第二个“我”出场的推荐者。

第二部分的“我”才是小说的主人公——“狂人”。

所以,整篇小说“我”是整体的参与者、见证者,用“我”的眼睛去看,用“我”的耳朵去听,用“我”的脑袋去想、去感受。

这样,所有事都是“我”的亲眼见、亲耳听。

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写出来,读者看起来都是可信的,而且是自然的。

在这里,我们来探讨一下,小说中两个“我”,虽然意思不同,但作者为什么运用得如此自然、贴切呢?因为作者运用艺术技巧,巧妙地转换了写作视角。

叙事批评视角下的《狂人日记》

叙事批评视角下的《狂人日记》

叙事批评视角下的《狂人日记》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重要作品。

该作品以白话文为载体,通过日记体的叙述方式,深入剖析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以及作者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运用了日记这一文学形式,使“狂人”作为叙述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内心世界来揭示封建礼教的残酷性。

在叙事过程中,鲁迅通过“狂人”的视角,将个人的内心恐惧、痛苦和挣扎与社会的封建压迫和扭曲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

这种风格既有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有对社会的深刻批判。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运用了一种独特的象征手法。

“吃人”是鲁迅对封建礼教的象征性描述。

这种描述不仅表现了封建礼教对个体的残酷压迫,也隐喻了整个社会制度的残酷和扭曲。

同时,“吃人”的描述也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使读者对封建礼教的残酷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狂人”的形象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他是鲁迅对时代矛盾和冲突的具象化表达,也是他对社会转型期个体处境的深刻反思。

第三,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展现了其深刻的忏悔意识。

他通过“狂人”的口吻,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对传统文化的不满。

但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个体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力感。

这种忏悔意识反映了鲁迅对时代的深刻思考和对自身文化的反思。

《狂人日记》也体现了鲁迅对中国未来的深广忧愤。

在小说结尾,“狂人”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这既是他对现实的无助和无奈,也是他对未来的担忧和希冀。

这一呼声振聋发聩,让我们认识到:尽管历史的残酷已经过去,但我们需要持续反思,警惕“吃人”的传统文化的复苏和反弹。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它的出现标志着白话文学在中国文学历史舞台上的成熟。

鲁迅运用白话文这种新的表达形式,成功地传达了他的思想,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

《狂人日记》也是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刻反思,这种反思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狂人日记读书笔记摘抄(3篇)

狂人日记读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作品背景及主题1. 背景《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正值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民族危机深重,社会矛盾尖锐。

此时,鲁迅先生正处于对旧社会进行深刻反思的阶段,他希望通过文学创作,唤醒民众的觉醒意识,推动社会变革。

2. 主题《狂人日记》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揭露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批判封建社会的黑暗。

(2)呼唤民众觉醒,推动社会变革。

(3)探讨人性与疯狂的关系,揭示疯狂背后的社会根源。

二、作品结构及艺术特色1. 结构《狂人日记》采用日记体的形式,以第一人称叙述,以狂人的视角展开故事。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1)狂人发现家中人吃人,心生恐惧。

(2)狂人试图揭露家人吃人的真相,却遭到家人的误解和排斥。

(3)狂人最终被家人关押,精神崩溃。

2. 艺术特色(1)独特的日记体形式:以第一人称叙述,使读者更容易代入狂人的角色,感受其内心的恐惧和痛苦。

(2)象征主义手法:通过狂人的疯狂行为,象征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虚伪。

(3)对比手法:通过狂人与家人的对比,揭示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

三、作品人物分析1. 狂人狂人是《狂人日记》的主人公,他原本是一个理智、善良的人,但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逐渐变得疯狂。

狂人的疯狂,既是对封建社会的反抗,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2. 家人狂人的家人代表着封建礼教的代表者,他们虚伪、自私、残忍。

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他人的生命,甚至吃人。

四、作品思想内涵1. 揭露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

封建礼教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性,使人们生活在恐惧和痛苦之中。

2. 呼唤民众觉醒,推动社会变革《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疯狂行为,呼唤民众觉醒,勇敢地面对封建礼教的压迫,推动社会变革。

3. 探讨人性与疯狂的关系,揭示疯狂背后的社会根源《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疯狂,探讨了人性与疯狂的关系,揭示了疯狂背后的社会根源。

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本性,最终导致精神崩溃。

浅析《狂人日记》的叙事艺术

浅析《狂人日记》的叙事艺术

浅析《狂人日记》的叙事艺术作者:徐姗姗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08期摘要:《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体小说,鲁迅突破传统写作模式,以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对束缚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抨击,展现出其小说独特的叙事艺术。

本文从叙事角度出发,分别从叙事结构、叙述视角及叙述者形象三个方面深层挖掘《狂人日记》的叙事艺术。

关键词:《狂人日记》二元对立叙事视角叙事艺术《狂人日记》是鲁迅“五四”时期创作的短篇小说,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文学从旧文学到新文学的转变期,是文学与文体的大解放时代。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它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作者突破传统写作语言、体裁及叙事模式,以独特的叙述手法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抨击,体现出鲁迅小说创作“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的特点,展现了其小说所特有的叙事艺术及独特魅力。

一、独特的叙事结构——“二元对立模式”鲁迅的小说创作,从语言风格来看,文体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征,从形态结构来看,他的小说很多有着相同的一面,主要表现为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

叙述结构通常被看做是整部叙事文作品的主干,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贯穿于《狂人日记》全篇,形成作品的主体框架。

(一)“狂人/常人”的二元对立模式《狂人日记》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开篇文言小序,为读者提供写作背景,解释狂人日记由何而来;二是作为正文的“狂人”写的日记,作者将文言文与白话文巧妙地结合。

通过文言小序和白话正文的叙述,清晰地划分出“狂人/常人”的二元对立模式。

文言小序中的“余”与“哥哥”为正常人一类,而昆之弟由于“迫害狂”症被划分在狂人一类,由此,文章叙事结构的“狂人/常人”二元对立模式得以成立,在此模式中,相对于常人,则更侧重于狂人之狂的部分,透过常人的眼看狂人病中所写日记,“余”为常人一类,将日记“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①(以下关于作品的引文均见此书),构成文章的正文。

“余”将狂人错杂无伦次的话语集结成文章,再一次印证狂人之狂的一面,将狂人之狂与常人之清醒同时表达,把“狂人/常人”的二元对立模式推向了“疯狂/清醒”的二元对立,此时狂人之狂在病理学上具有狂人特点,相对于正常人的清醒而存在。

重读《狂人日记》:叙事与空间形式

重读《狂人日记》:叙事与空间形式

l 8世纪莱辛 在 《 拉奥孔 》中认为诗 ( 广义的文学概 念) 是 时 间艺 术 ,而 绘 画 则 是 空 间 艺 术 。但 是 随着 现 代 主 义文 学 的异 军 突 起 ,面 对 新 的 创作 实 践 的挑 战 , 旧 的 小说 理 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危 机 召 唤着 新 的理 论 范 型 的诞 生 。 约瑟 夫 ・ 弗 兰 克便 于 1 9 4 5 年在 《 现 代 小 说 的 空 间形 式 中 》提 出 了新 的空 间形 式 理 论 ,他 认 为 现 代 主 义 文学 作 品在 形 式 上 是 “ 空间性的” ,它们 用 空 间 的 “ 同时 性 ” 取 代 时 间 的 “ 顷 序 ” 或 系列 ,现 代 主 义作 家 总 是 通 过 “ 并 置 ”这 种 手 段 来 打 破叙 事 的 时 间顺 序 ,从 而 使 文 学作 品 取得 空 间艺 术 的效果 。巴赫金在 《 小说的时间形式 和时空体形式 》中 也认 为 “ 在 文 学 中 的艺 术 时 空 体 里 ,空 间 和 时 间标 志 融 合 在 一 个 被认 识 了 的具 体 的整 体 中 ,时 间 的标 志要 展 现 在空 间里 ,而 空 间则 要通 过 时 间 来理 解 和 衡 量 。 ”…国 内 学者龙迪 勇在 《 空间叙事学 》中对西方 空间叙事理论进 行 了 系统 的 梳理 ,并 详 细 分析 了空 间叙 事 的类 型 及 功能 。 但 关 于 鲁迅 小 说 空 间形 式 的专 门研 究 并 不 多 ,多是 一 些 散 篇 的论 文 ,且 多 是 对 鲁 迅 小 说 的 整 体 性 空 间 研 究 ,如
摘 要: 《 狂人 E l记 》虽篇 幅较 短 ,但却 彻底 颠覆 了传统 小说 。在 时 间上 , 小说 用狂 人 混乱 独特 的心 理 时 间取代 了客观 的物 理 时 间;在 空 间上 ,小说摆 脱 了线 性 时 间的羁绊 ,呈现 出一 种 空间化 的 结构 ,时 间破碎 后 空 间因素不仅成 了叙事的支点 ,更推动 了整个叙事进程 ,展现 了独特 的艺术魅力。 关 键词 :狂 人 日记 ;时间 ;空 间形 式 ;并 置 中 图分 类 号 :1 0 6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4 — 8 8 8 3( 2 0 1 4)0 6 — 01 5 4 — 0 2

《狂人日记》简介与评析以及相关问题

《狂人日记》简介与评析以及相关问题

《狂人日记》简介与评析以及相关问题(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狂人日记》简介与评析以及相关问题《狂人日记》篇一:《狂人日记》简介与评析《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

叙述话语 分析狂人日记

叙述话语 分析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小说是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中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文学文类。

叙述故事是小说重要的特点之一。

鲁迅在真实的历史条件下虚构一个“狂人”的文学故事。

作品中的“余”传达出了传记体式的真实背景,把日记处理为病狂者的呓语。

表面上看,是“狂人”起初觉得周围的人很奇怪,而后从怀疑到确定这些人要吃他,然后甚至觉得自己的大哥也参与了吃人,最后疾呼救救孩子。

实际上,作品用狂人的非逻辑心理进行叙事,始终围绕着“吃人”;作品借主人公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人,借狂人之口来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叙述话语解决的是一个怎么讲故事的问题。

《狂人日记》是鲁迅1918年5月发表的一篇小说,其中13则狂人的日记是按心理时间的顺序,20年前的事,前几天听到的事,年幼时听到的事,妹妹的死,四五岁时听到的事交错排列,形成时间迭印现象。

叙述视角是先是以“余”作为信息的发布者,一方面代表着世俗和公众的观点,同时也是“狂人”的知音,取走、阅读并发表了“狂人”的日记。

在日记中,以狂人的“第一人称”叙述,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这就以第一人称的叙述冲淡和消解了文学的虚构性。

叙述动作解决的是谁在讲故事的问题。

《狂人日记》设置了两重叙述者:首先是超越故事的旁观性叙述者――开头作者题记中出现的“余”,他是“狂人”昔日中学好友,得到“狂人”的日记二册并将它公之于众。

其次是故事内叙述者――“我”(即“狂人”),他在日记中“语颇错杂无伦次”地记录下自己的“荒唐之言”,这些“荒唐之言”正构成小说的正文。

1.叙述内容。

这是构成一段叙述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也就是被讲述的故事,包括事件、人物和场景等。

《狂人日记》的叙述内容,可以概括为“狂人”的故事:一个曾患“迫害狂”病症的人曾经有过的“狂人”梦魇。

在这梦魇中,发生了“狂人”与赵贵翁、古久先生、大哥、佃户、陈老五等关于“吃人”的故事。

《狂人日记》的时间叙事结构探析

《狂人日记》的时间叙事结构探析

《狂人日记》的时间叙事结构探析摘要:《狂人日记》作为五四新文学的开山之作,以内容的独特和表现的深切独具异彩。

文章从《狂人日记》的时间叙事结构出发,深入剖析狂人的情感变化、形象衍变以及与常人引发的冲突和吃人意义等方面,力图从时间境遇的角度为我们描述、展示、再现“狂者”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狂人日记》时间叙事结构狂人形象吃人主题一、导言五四时期是一个思想启蒙的时代,也是一个“人的时间文学”发展时期。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鲁迅《狂人日记》,这是时间文学的典型代表,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

所谓“人的时间文学”,从广义上讲,是指某个时期的文学文本以“人”为描写对象,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将人上升到一个独立的、自由的审美层次的文学创作方法;同时将个体的时间置于客观环境、主观感情的表达之中,对事件的构合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统一于文本之中,实现了时间是构合文学文本的关键要素。

从狭义上讲,指的是五四时期,尤其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作家,充分发挥文学创作主体的能动性,让时间成为一种关系文本叙事结构的关键要素,表达作家情感的重要方法和实现个体思想延伸的重要途径。

也就是说,经由作家感知和体验过的时间成为整合的和归属的而非梳理的和破碎的质素,它的最终确立固然离不开作为文本的物质技术条件。

但更深层意义上来说是作家痛苦的体验所致并加以艺术塑造和话语定格,是作为思想家而非社会普通成员的介入和发声。

这种文本的“时间”真正的顺序不是机械式的物理时间顺序,而是主体心灵的独特感悟和当下思考。

现实时间重在展示,客观冷静,为宇宙的原生状态;艺术时间(心理时间)重在展开,抑扬顿挫,为生命的情势征候。

在这类文本中,时间呈现出两种表征系统:其一,它基本上构成了隐藏于人物本身的恐惧、焦虑、绝望;其二,它成为了映射人物生命本体、生命意义的载体。

“余文本”的叙事功能与结构意义——《狂人日记》的文言段落解读

“余文本”的叙事功能与结构意义——《狂人日记》的文言段落解读

言 文 的段 落 呢 ? 笔 者 在 此 将 把 关 注 的 重 心
放 在 这 段 文 字 , 来 考 察 一 下 这 不 到 三 百 字 的 一 小 节 在 《狂 人 日 记 》甚 至 在 鲁 迅 的 小 说 创 作 e l , 的重 要 意义 。 首 先 必 须 面 对 的 问 题 是 如 何 称 谓 《狂
迅漂泊不定又抗争不止 的灵魂 。
【 关键词 ] 叙事; 文本 ; 狂人 ; 启蒙
[ 中图分 类号] I 2 0 6 . 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4— 7 0 7 7 ( 2 0 1 7 ) 0 1— 0 0 8 4— 0 6
人 日 记 》中 这 g 3 , t 文言部 分 , “名 不 正 则 言 不
您所在的网络环境存在频繁操作滑动滑块进行验证
2 0 1 7年 1月 第3 4卷 第 1 期
枣庄学院学报
J O UR NA L 0 F Z AO Z HUA NG UN I VE RS I T Y
J a n. 2 O l 7
Vo 1 . 3 4 N0. 1
‘ ‘ 余 文本 " 的叙 事 功 能 与 结构 意 义
完 全 割裂 的 文 本 组 成 : 一 个 是 第 一 段 的 由
叙 述 人 “余 ” 讲 述 的文 言部分 , 另 一 个 是 由
1 3/ i - - 小 节 组 成 的 叙 述 人 “我 ”讲 述 的 白 话 部 分 。一 直 以 来 , 无 论 评 论 者 还 是 读 者 都 把关 注 的 重 点 放 在 白 话 部 分 , 因 为 白 话 部 分 不 仅 从 篇 幅 和 字 数 上 占优 势 , 而 且 为 我 们 塑 造 了一 个 现 代 文 学 史 上 颇 具 经 典 意 义

狂人日记文章结构

狂人日记文章结构

狂人日记文章结构
狂人日记的文章结构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是狂人的形象。

在狂人这个形象中,鲁迅运用精神病患者的思维特点和相关症状,构造了一个跳跃性思维、逻辑混乱的表象。

通过这个表层结构,鲁迅锐利地呈现了社会中“吃人”的现象。

深层结构则反映了鲁迅自己的思想。

在序言和日记正文的两个叙事视⻆里,狂人呈现出的跳跃性思维、逻辑混乱的语言,实际上是鲁迅有意为之,它们构成了一种表层结构,所塑造起来的是精神病患者狂人的形象。

这个形象背后隐藏的是鲁迅对封建礼教的“吃人”的控诉和反抗。

《狂人日记》叙事学新解

《狂人日记》叙事学新解

《狂人日记》叙事学新解
邬春立
【期刊名称】《学术问题研究》
【年(卷),期】2007(000)001
【摘要】学术界对《狂人日记》叙事学解析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对序的忽视或误解。

只有在细读序的基础上,才能深入文本的叙事结构,洞悉叙事者、叙事接受者、人物角色之间的多重复杂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狂人日记》并非如一些论者所言,是独白性的、只有两个时间系统。

而实际上是具有多重对话关系和三个时间系统。

并且"癫狂"、"眼光"等行动元对文本的叙事结构等具有重要作用。

【总页数】6页(P64-69)
【作者】邬春立
【作者单位】仰恩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10
【相关文献】
1.父权缺失与个性意识的觉醒——鲁迅小说《狂人日记》新解 [J], 李宗刚
2.叙事学视野中的《狂人日记》 [J], 许昭;曾宏伟
3.从叙事学看《狂人日记》的现代意义 [J], 王远秋;刘婷婷
4.熟悉而又陌生的“吃人”话语——鲁迅《狂人日记》新解 [J], 邓齐平
5.心理动力定型与文学作品中的“狂人”新解──《狂人日记》《七巧板》的比较研究 [J], 张有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狂人日记》的时间叙事结构探析摘要:《狂人日记》作为五四新文学的开山之作,以内容的独特和表现的深切独具异彩。

文章从《狂人日记》的时间叙事结构出发,深入剖析狂人的情感变化、形象衍变以及与常人引发的冲突和吃人意义等方面,力图从时间境遇的角度为我们描述、展示、再现“狂者”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狂人日记》时间叙事结构狂人形象吃人主题一、导言五四时期是一个思想启蒙的时代,也是一个“人的时间文学”发展时期。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鲁迅《狂人日记》,这是时间文学的典型代表,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

所谓“人的时间文学”,从广义上讲,是指某个时期的文学文本以“人”为描写对象,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将人上升到一个独立的、自由的审美层次的文学创作方法;同时将个体的时间置于客观环境、主观感情的表达之中,对事件的构合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统一于文本之中,实现了时间是构合文学文本的关键要素。

从狭义上讲,指的是五四时期,尤其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作家,充分发挥文学创作主体的能动性,让时间成为一种关系文本叙事结构的关键要素,表达作家情感的重要方法和实现个体思想延伸的重要途径。

也就是说,经由作家感知和体验过的时间成为整合的和归属的而非梳理的和破碎的质素,它的最终确立固然离不开作为文本的物质技术条件。

但更深层意义上来说是作家痛苦的体验所致并加以艺术塑造和话语定格,是作为思想家而非社会普通成员的介入和发声。

这种文本的“时间”真正的顺序不是机械式的物理时间顺序,而是主体心灵的独特感悟和当下思考。

现实时间重在展示,客观冷静,为宇宙的原生状态;艺术时间(心理时间)重在展开,抑扬顿挫,为生命的情势征候。

在这类文本中,时间呈现出两种表征系统:其一,它基本上构成了隐藏于人物本身的恐惧、焦虑、绝望;其二,它成为了映射人物生命本体、生命意义的载体。

时间既是人生活状态里的基本命题,也是生存目的本身,两者既相互排斥又互为前提,由此形成了关于人类生存命运的主旋律,并外化为时间存在的一种结构形式。

英国作家伊丽莎白?鲍温就曾指出:“时间是小说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时间同故事和人物具有同等的重要的价值。

凡我所能想到的真正懂得或者本能懂得小说的技巧的作家,很少有人不对时间因素加以戏剧性利用的。

”在中国现代小说领域里,除了《狂人日记》之外,另外还有鲁迅的《孤独者》、《祝福》,冰心的《疯人日记》,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庐隐《丽石的日记》、《海滨故人》等都充分地体现了时间叙事的结构特点。

这种对时间维度的运用体现出五四时期,尤其是鲁迅文学革命时期文学样式的多元化、人物形象的独特性(农民、知识分子等)。

当时,在世界文学领域里,也出现了运用这种文学叙事结构来完成它最初建构的社会状态原型,如果戈理《狂人日记》(明确的时间概念表达作者思想主旨),福克纳《喧闹与骚动》等。

本文就以《狂人日记》这种对时间运用的叙事结构作一探索,即以鲁迅小说的时间意识为参照,从时间意识的角度来体验历史人物的生存境遇,为我们理解狂人在特定时间境遇里的生存现状和人物在特定时间领域中的矛盾以及所引申出的“吃人”主题提供了新的视域,从而为深入透析新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其现代化的进程探索出一条新路。

“由此,以鲁迅的时间意识为切入点,不仅能探究他及创作文本的思维意识,而且能从他及创作文本的思维意识推导出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另外,亦可以从生存论的角度认识到:时间亦是我们观察人的发展和历史的发展的一面镜子。

时间的逝去意味着主体生存境遇的无所依靠,抛去时间意识的观照也难以明晰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进程。

现具体分析如下:二、《狂人日记》的时间叙事结构《狂人日记》作为一个典型的时间叙事结构文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现实时间,小说借助狂人对外界事物的自然认知确认时间的具体刻度;第二,是心理时间,小说摆脱了线性的时间束缚,表现出一种空间化的时间叙事结构。

1.现实时间——流线型叙事结构。

所谓现实时间,亦称之为物理时间,是指通过自然现象的显示、反映来表征时间刻度,且这种表征是不受外界(环境、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的是事物的发展状态和事件的进程。

这是一种客观的、相对的状态。

在现实时间的考察量度中考察的是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具体性。

在《狂人日记》中表现得很充分,给人以完全置身于其境之感。

如第一节:“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

”第二节:“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

”第四节:“早上,我静坐了一会。

”作者在叙述狂人的心理活动状态时,他完全按照“日记”特有的格式进行呈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

但在此他也借助自然环境的描写对人物的思想感情进行侧面的烘托。

在第一节里,作为刚回乡的“我”,心情大好,月光的描写仅用了“很好”一词,完全可以表现出回家时的喜悦之情。

然而,在第二节,“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从这点可以看出:月光已成为“狂者”心目中的希望之光,用“月光”的明暗来表征人物的思想情感,也可以预示出狂人将会在行为、心理等方面发生变化。

作者通过现实时间进行预设人物的行为活动和心理变化,从而达到人物在时间维度上的一致性,具体可以说:一方面,现实时间在正常的运行轨迹上完成,刻画出明确的时间刻度,如:“今天”、“早上”等明显的标志时间的词语。

另一方面,作者在运用这种现实时间刻度时,也借助了自然现象(尤其以月光为代表),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变化。

另外还有第十节、十一节等均体现了这一时间特征。

2.心理时间——立体型叙事结构。

所谓心理时间亦称为艺术时间,即“通过主体感受、感知等意识来表征时间的流动,属于主体心理时间的流动和体验,从而摆脱了自然和社会惯例时间的禁囿,以心灵的非惯性时间实现了自由王国向自觉王国的飞跃”。

在心理时间的考察量度中考察的是历史事件的当下性、价值性。

在心理时间方面,《狂人日记》这篇文本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展示:第一,通过客观的自然物象进行标明时间的刻度,例如文中第六节:“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

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

”从“黑漆漆”的自然现象投射至狂人身上,确认是黑夜。

但是“不知是日是夜”的心理独白,又增加了其心理的想象,时间出现破碎,打破原有的线性时间序列,形成了狂人特有的时间特征。

第二,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呈现心理时间。

例如文中第十节中,我与大哥的对话。

大哥在第四节的“今天你仿佛很好”的平和语气,第十节中“他赶紧回过头来”的急速,使得狂人在此的心态发生巨变。

狂人由此前历史上“吃人”现象的疑惧到现在对大哥“吃人”的更加肯定。

狂人通过对整个持续到现在以至未来还有吃人现象的历史性梳理,不仅从现实上肯定了吃人现象的合理存在,而且也从时间的角度为我们预设了一个未知的“未来”,即借助“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对过去、现在和将来所有吃人的人给予一个整体性消解,从自我的心理时间预设打破完整的现实时间序列,进而突破至整个人类,构成一个完整的与常人对话的空间。

且这种心理时间的呈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步步紧逼的。

3.两种时间叙事结构在《狂人日记》中的综合运用。

在《呐喊?自序》中提到:“我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却都忘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自己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却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由来。

” 另外,《故乡》中结尾也提到,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小说创作的一个基点——以现在为原点,依靠过去和未来为时间支点,灵活的时间跨度转换,借助“梦”这种特殊的生存环境来支撑和维系自己的文学世界以及现实生活。

因年轻的“梦”是相对“我”过去的回忆,以至于“使人寂寞”。

所谓“回忆”,亦可以使人忧伤,使人寂寥,但更多的是忘却。

这种“忘却”是对希望中的“路”的期许,这种期许是建立在“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渺茫的。

希望是指向将来的,正如鲁迅所言“将来是现在的将来,于现在有意义,才于将来有意义”。

他用“梦”对现实的世界进行期许,这种指向未来却又回归现实的期许注定是渺茫的。

这在《狂人日记》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文中的第二节,在叙述与赵贵翁相见的情景时,“今天全没有月光”,这是现实时间的预设。

一方面是以“我”与赵贵翁的眼神进行交流时,“我”的心理活动表现出异常的不平静;而另一方面则是以“我”为中心,看见孩子的脸色、回忆起二十年以前的陈事等等。

心理时间的植入,狂人在心理上进行了一次历史梳理,在这一层上,狂人的心态倒是平静了许多。

但是狂人在“似乎想害我,似乎怕我”的心理陈述时,更多的是一种胆怯或是懦弱。

所以说在《狂人日记》中,并不是单一地使用现实时间或是心理时间,两者是同时并用的。

一则,在现实时间的干预下,狂人的心理和行为遭到了常人世界的挑衅;二则,在心理时间的投射中,狂人的心理和行为在逐步地得到自我辩解、自我承认。

这样,在一个文本中,双重的时间概念设置使得“狂人”这一形象立体化,既可以从纵向的现实时间历程中剖析人物的思想、行为、情感的变化,也可以从横向的心理时间外延里触碰到狂人自身的变化以及作者的情感给予。

另外还如文中第四节、第六节、第五节等。

综上所述,《狂人日记》是一篇与时俱进并且始终在为小说的特定时间叙事结构作典范的文本,它采用时间境遇的视角描绘、叙述、展示人物,为现代文学(小说)史奠定了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鲁迅小说的外在结构,往往是由文本间的只言片语流露出外在的时间忧虑,充斥着人物的内心,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紧张、恐惧等心理矛盾,它们构成了时间行驶的外在线索,遍于文本肌理之中。

而内在结构则是其本人对社会历史的自我体悟,凝结了他内在的时间观念的生成与创造。

可以说,鲁迅是对时间的一种游刃有余的完全掌控,他将时间看作整体,利用时间的维度来维护文本的统一性、整体性,使得人物游离于时间状态中,建构出最佳的人物模型和文学世界。

参考文献[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30。

[2]吴翔宇鲁迅时间意识的文学建构与嬗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1+222+328。

[3]伊莉莎白?鲍温论小说家的技巧[J].世界文学,1979,(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