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成语教案

合集下载

高考基础知识教案――正确使用成语

高考基础知识教案――正确使用成语

高考基础知识教案――正确使用成语(7课时)复习目标让学生把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重点: ①明白得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②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知识讲解讲解正确明白得和使用成语的方法:1. 明白得关键词的含义,不可望文生义2. 在明白得原意的基础上,把握比喻义3. 辨清容易混淆的成语①形相近而义不同的②意义相近而有细微差别的③褒贬色彩不同的4. 符合语法规范或逻辑关系一、导入:成语运用题在高考中属必考题,从1992至2002年每年都有一道题。

命题点往往落在成语使用不当的四个方面:对象搞错、望文生义、语境不合、褒贬失当。

至于高考考查的成语的生疏度是有所操纵的:既非十分生僻,又非过于浅显。

选项设置的语境,大多是通过强调的语境。

高考试卷,除了以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为要紧题型外,汉字的字形、字音的考查也常常以成语为载体。

二、考点落实要求:成语的复习,一是要注意积存的“量”,二是要注意在使用过程中的“质”。

具体说,要做到以下几点:1、高度重视积存。

第一对课文中显现的成语,专门是各册教材附录“现代汉语词表”中的成语及课文注解中的成语,要做到读得准确,写得无误,用得自如。

其次,把平常学习和复习中用错的成语进行梳理归纳,每隔一段时刻分批分类复习一次,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

再次,要注意收集成语,注意积存报刊及其它课外读物中一些正确使用成语的例句或成语使用不规范的病句。

2、确切把握意义。

第一要弄清成语的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

现代汉语中大部分的成语的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并不一致,它们的意义并非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往往是通过引申或用本义作比喻而产生的整体意义。

其次要注意成语中某些字的古义,了解成语的出处有助于对成语的明白得。

成语要紧来自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名句和口头俗语。

比如:汗牛充栋、望洋兴叹、目无全牛、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刎颈之交、破釜沉舟、狡兔三窟、青出于蓝、登堂入室、屡试不爽、一衣带水、东施效颦、请君入瓮等成语,假如不追其本源,简单的照现代意义去明白得,就会弄错成语的含义,以致误用成语。

正确使用成语教案

正确使用成语教案

正确使用成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2.掌握常用成语的意思和用法;3.能够正确运用成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1.成语的含义和用法;2.常用成语的意思和用法;3.成语的正确运用。

三、教学难点1.成语的正确运用;2.成语的辨析。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组合法;3.情景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谈论成语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可以让学生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并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2. 讲授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成语的来源、含义和用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成语。

可以通过举例子来说明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3. 组合教师可以将一些成语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分开,让学生自己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成语。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4. 情景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用法。

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成语,从而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5. 辨析教师可以将一些容易混淆的成语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辨析。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成语的用法和含义。

六、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练习来检验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2.通过作业来检验学生对成语的正确运用;3.通过口头表达来检验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多样,既有讲授法,又有组合法、情景法和辨析法。

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成语的用法和含义。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高三语文正确使用成语教案

高三语文正确使用成语教案

高三语文正确使用成语教案正确使用成语【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

”考查能力为D级,即表达应用。

该考点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望文生义是由于不能准确理解成语的整体含义,甚至以今义曲解成语引起的。

例如:“在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文不加点”应指作文一挥而就,不加修改成文,例句显然将它理解成了“写不加标点符号”。

色彩不当是由于不能辨识表义相近的成语的褒贬色彩而引起的。

例如:“谭嗣同是甘为变法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似乎少些刚烈。

”“始作俑者”是指首开某种恶劣风气的人,或个做坏事的人,属于贬义词,例句显然未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

用错对象由于未弄清成语的特定含义、适用范围而引起的。

例如:“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的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当然不能用来修饰商品。

轻重不当由于不能理解词义相近的成语表义程度的轻重而引起的。

例如:“你这真是高瞻远瞩啊,开学就提前准备好了,因此这次考试取得了班上前三名的好成绩。

”“高瞻远瞩”语义太重,应用“先见之明”。

【知识梳理】成语是俗语的一种,是指语言现象中常用而又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它结构凝练而富于表现力。

成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它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成语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恰当地引用成语,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使言简意赅,并增加表达的广度和深度。

反之,则容易产生误解,甚至闹出笑话。

但由于成语的结构固定而类型又多种多样;表达一个整体的意义而意义又比较丰富,另一方面,大量成语源于我们初中生不大了解的古代典籍,所以,正确使用成语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积累,不断丰富词汇。

积累的方法很多,譬如有的教师让学生化整为零,每天积累一两个成语;有的在每天的语文课前让学生讲一两个成语故事;既激发兴趣,又记住了成语。

正确使用成语优秀教案

正确使用成语优秀教案

正确使用成语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3.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1.成语的运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谈论一些常用的成语,如“一马当先”、“一举两得”等,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存在和使用。

2. 学习成语的定义和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词组,由两个或多个汉字组成,具有一定的意义和特定的用法。

成语的特点是:语言简练、意义深刻、形象生动、富有文化内涵。

3. 学习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成语的正确使用技巧。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几点:1.熟记成语的意义和用法;2.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3.注意成语的搭配和用法;4.避免滥用成语。

4. 练习成语的运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练习,让学生提高成语的运用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出一些句子,让学生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或者让学生自己编造一些句子,运用所学的成语。

5. 总结归纳教师可以通过总结归纳,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成语的定义和特点,以及正确使用成语的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例如,教师可以出一些成语的选择题或填空题,让学生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或者让学生自己编造一些句子,运用所学的成语,检验自己的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成语的运用水平。

同时,我也会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得到更加全面的提高。

教案成语的正确运用

教案成语的正确运用

教案成语的正确运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汉语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和结构:成语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固定短语,具有特定的含义。

2. 成语的用法:成语可以作为谓语、宾语、定语等,用于表达完整的意思。

3. 成语的来源: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结构和用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成语,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讲解成语的含义和结构:通过讲解成语的构成和特点,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

3. 讲解成语的用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成语在不同句子中的用法。

4. 练习:让学生练习使用成语,加深对成语用法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对成语用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起源和故事背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 成语接龙: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记忆力。

3. 成语应用比赛:设置成语应用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正确运用成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成语故事书籍:提供成语故事书籍给学生阅读,帮助他们了解成语的来源和背景。

2. 成语卡片:制作成语卡片,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成语。

3. 在线成语字典:提供在线成语字典给学生使用,方便他们查询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八、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高考基础知识教案――正确使用成语

高考基础知识教案――正确使用成语

高考基础知识教案——正确使用成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成语误用的辨识能力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分类3.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4. 成语的误用情况及辨识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3. 成语的误用情况及辨识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误用情况3. 互动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成语使用心得4.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成语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2. 讲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详细讲解成语的含义、结构、来源和分类3. 分析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举例说明成语在句子中的正确运用,强调成语的语义、感情色彩和搭配关系4. 分析成语的误用情况:列举常见的成语误用类型,如望文生义、褒贬失当、搭配不当等,并解释误用的原因5. 训练学生辨识成语误用: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判断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6. 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成语及其使用心得,互相交流学习7.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使用成语的重要性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和分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和辨识能力。

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发现和纠正错误。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含有成语的短视频,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成语在日常沟通中的重要性。

2. 成语接龙游戏: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说出一个成语,下一个学生需要接上一个成语的一个字,以此类推。

这个活动有助于学生记忆成语并提高反应能力。

3. 成语故事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熟悉的成语故事,通过故事的形式帮助其他学生理解和记忆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一中高三语文-正确使用成语教案

一中高三语文-正确使用成语教案

一中高三语文-正确使用成语教案一、教学目标•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培养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培养高三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成语的理解和识记2.适当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和写作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成语的理解和识记教学内容•成语的概念和分类•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成语在文章中的运用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和讨论•课堂练习和互动•课外阅读和积累2. 适当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和写作教学内容•如何正确使用成语•如何在写作中适度运用成语•如何在语言表达中运用成语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和讨论•课堂练习和互动•作文指导和点评四、课时安排•第一课:成语的概念和分类•第二课:成语的含义和用法•第三课:成语在文章中的运用•第四课:如何正确使用成语•第五课:如何在写作中适度运用成语•第六课:如何在语言表达中运用成语五、教学评估1. 课内评估•课堂练习•课堂互动2. 课外评估•独立完成写作任务•成语积累和应用情况考察六、教学资源•课本•成语词典•语文学习网站七、学生要求•课前预习相关内容•课内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课外积极学习,灵活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和写作八、教学建议1.激发学生兴趣,开展成语知识竞赛等活动;2.定期进行成语积累和应用情况调查,对学生的成语应用能力进行评估和指导;3.鼓励学生阅读名著,提高对成语的识别和理解能力;4.加强与其他语文知识点的联系,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一中高三语文-正确使用成语教案

一中高三语文-正确使用成语教案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三语文正确使用成语教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正确使用成语能力要求:成语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在汉语言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高考一直将其列为测试的重点。

除了以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为主要题型以外,汉字字形和语音的考查也常常以成语为载体.考点分析:成语运用题在高考中属必考题,从1992年至2001年每年均有一道题。

命题点往往落在成语使用不当的四个方面:对象搞错、望文生义、语境不合、褒贬失当.成语的使用考查难度大,多设计考生成语学习中的盲点和误区,如1993年考查的“差强人意"“不刊之论”“苦心孤诣",1995年考查的“首当其冲"“想入非非”,1997年考查的“不负众望”“万人空巷”,2000年考查的“汗牛充栋”“洗心革面”“左右逢源”,2001年考查的“饮鸩止渴”“穷形尽相”“未雨绸缪”,2002年考查的“光怪陆离"“雨后春笋"“有口皆碑”等,都暴露了考生成语学习过程中不辨褒贬、望文生义、读音不规范等毛病.题型分析:高考中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考查,已确定了固定的题型。

考查成语一般采用选择填空和选择辨析两种题型。

1994、1996、1998三年采用选择填空题型考查容易混淆的近义成语.而1999、2000、2001、2002几年均采用选择辨析题型。

由于辨析近义词和辨析成语在方法和技巧上有许多共同点,前者既已采用了较固定的选择填空形式,那么,变换另一种形式考查成语运用显得更合理。

因此,2003年高考的成语运用题很可能还沿用选择辨析题型。

高考例题:①2000年全国高考题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 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成语教学案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成语教学案

正确使用成语教学案(高三)【教学目标】(1) 了解易设误的成语的几种类型。

(2) 掌握成语题的解题技巧。

【知识梳理与解题思路】一、高考试题示例1、(2004年某某)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B.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XX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2、(2005年某某)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C.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

D.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3、(2006年某某)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句是()A.西班牙、比利时、保加利亚等国政府,连日来纷纷发表公报或声明,再次申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谴责某某当局的“台独”行径。

B.狼的顽强的生命是靠与凶狠的公马、凶悍的猎狗、凶残的外来狼群和凶猛的猎人生死搏斗而存活下来的。

C.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D.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二、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成语的使用教案

成语的使用教案

成语的使用教案教案标题:成语的使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语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一些常用的成语,并能正确运用;3.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成语词典、PPT、教学素材、小黑板等;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插图或播放一段视频,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让学生猜测插图或视频中的成语含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简要介绍成语的定义和作用,以及成语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同时,向学生展示一些常用的成语,并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3. 成语学习与运用(20分钟)(1)教师选择一些常用的成语,通过PPT或黑板依次展示,带领学生一起读音、理解意思,并给出一些例句进行运用。

(2)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成语,设计一个小故事或对话,尽量运用到所选成语,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4. 拓展活动(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说出一个与上一个成语相连的新成语,并解释其含义。

(2)学生自主查找一些新的成语,并进行小组分享,让其他小组猜测其含义。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成语,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四、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天选择一个成语,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一天,并解释所选成语的含义。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成语活动,例如参加成语接龙比赛、成语故事创作等。

五、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成语的使用。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引导他们深入学习成语的来源、演变等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

教案高考正确使用成语

教案高考正确使用成语

高考正确使用成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技巧和策略。

2. 提高学生对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汉语成语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3. 高考成语题的常见题型和解题方法。

4. 成语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的正确使用。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述成语故事或成语接龙游戏,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举例说明成语的演变过程。

3. 练习:提供高考成语题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题。

4. 讨论:分组讨论成语的正确使用场合和语境,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5. 总结:总结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成语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讲解、练习和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练习答题正确率:评估学生在高考成语题中的答题正确率。

五、教学资源1. 成语故事书籍或视频资料。

2. 高考成语题练习册和参考答案。

3. 成语接龙游戏道具或应用程序。

4. 汉语成语文化相关背景资料。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1:成语接龙游戏目的: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步骤: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

每个小组轮流说出一个成语,下一个小组需要接上上一个成语的一个字,说出一个新的成语。

如果某个小组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接出成语,则其他小组得分。

活动2:成语猜谜游戏目的:帮助学生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步骤:教师准备一些成语谜语,挂在教室的不同位置。

学生需要分组寻找谜语,并猜出成语。

猜对的小组获得相应分数。

公布答案并总结。

七、教学策略策略1:案例分析法目的:通过分析典型的高考成语题案例,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策略。

步骤:教师挑选一些典型的高考成语题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析。

每组需要找出案例中的关键信息,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

各组分享成果并进行讨论。

策略2:情境教学法目的:帮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理解和运用成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 《正确使用成语》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 《正确使用成语》教学设计

语文总复习之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使用成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强对成语错误类型的理解;2、让学生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通过适量练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成语答题技巧。

3、了解易设误的成语的几种类型,掌握成语题的解题技巧。

★教学重点:1、了解易设误的成语的几种类型。

2、辨析容易用错的成语。

3、有的放矢,加强积累。

★教学难点:1、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语境中的成语。

2、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设想:成语是高考的一大重点,几乎每年都有1道题,考的是判断成语运用的正误。

熟语总的来说,考得极少,而且这些熟语在各省都应是常听说的,一般都知道意义,所以重点仍在成语。

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

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特别提醒:复习要特别留心有几个意义的成语,不要因熟知一种含义而出现另一种含义导致判断失误。

以前考过的,后来的高考题仍然可以考,其它省市往年考过的,在第二年的另一个省市的试题中仍可出现,所以高考题中出现的成语或熟语仍是重要积累内容。

掌握高考试题错误用法的规律对答题大有帮助。

★课型及课时安排:复习课;一课时★教学方法:1、通过探究寻求规律,利用规律指导做题;2、讲练结合。

★教学手段与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中国成语大会二、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成语三、引导学生明确考纲要求,教师解读考纲。

四、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五、引导学生了解成语使用中的八种常见错误六、复习策略(一)望文生义1、引导学生通过真题感知,让学生体会“望文生义”误用的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成语积累展示,让学生认识到积累易“望文生义”成语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通过真题小练,让学生总结并掌握掌握“望文生义”误用的特点。

(二)对象误用1、引导学生通过真题感知,让学生体会“对象误用”误用的特点。

高三成语 教案

高三成语 教案

高三成语教案教案标题:高三成语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成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2.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成语,并能正确运用于写作和口语中。

3. 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拓宽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1. 学习掌握常用成语的意义、用法及相关的典故和背景知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应用成语的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成语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正确、恰当运用成语。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及成语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材料。

2. 与高三学生学习内容相关的成语词汇表。

3. 组织学生参与的互动活动或游戏。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时间:5分钟)通过展示几个精选成语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好奇心,并进行猜测、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导入:(时间:10分钟)向学生介绍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知识,并通过示例句子让学生初步了解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成语学习与掌握:(时间:20分钟)1. 针对高三学生学习内容,选取与之相关的成语进行教学,例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金玉满堂"等。

2. 向学生介绍每个成语的背景典故或由来,并讲解其含义和用法。

3. 配合多媒体材料展示相关成语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内涵。

4. 给学生提供成语词汇表,鼓励他们进行背诵和记忆。

练习与应用:(时间:15分钟)1.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填空或选词等练习,巩固所学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 给学生几个主题,要求他们运用所学成语写一篇短文或进行口头表达,展示学习成果。

巩固与反馈:(时间:5分钟)提醒学生保持对成语的学习兴趣,鼓励其在平时的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积极运用所掌握的成语。

并进行简单的口头评价或互评,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成语比赛、阅读相关成语故事和解析,拓宽对成语文化的了解和鉴赏能力。

正确使用成语教案

正确使用成语教案

正确使用成语教案教案标题:正确使用成语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正确使用一些常见的成语。

2. 学生能够在适当的语境中运用成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成语,增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重点:1. 学习并理解常见的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 学会在适当的语境中正确运用成语。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成语教材、多媒体设备、课件、学生练习册。

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或课件展示一些常见的成语,例如“一箭双雕”、“亡羊补牢”等,并向学生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2. 引导学生思考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成语的理解和使用经验。

Step 2: 学习成语(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学习一到两个成语。

2. 学生利用教材或其他参考资料,了解所负责的成语的意义、来源和用法,并记录在学习笔记中。

3. 学生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所学的成语知识,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Step 3: 运用成语(2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日常生活或学习中常见的情景,例如描述一个人的特点、讲述一个故事等。

2. 学生利用所学的成语,尝试在适当的语境中运用成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表演的方式展示。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Step 4: 拓展和巩固(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与成语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成语知识。

2. 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任务,教师进行检查和评价。

Step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成语,并总结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3.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故事或新闻,进一步了解和运用成语。

正确使用成语优秀教案

正确使用成语优秀教案

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三维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高考成语考查的设误类型2.正确理解常见成语的意思3.积累易误用的成语(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辨析成语的能力2.培养迁移能力,提高学生使用成语的应试能力(三)情感和态度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热情2.激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努力学习教案重点: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教案难点:具体语境中形近义近成语的辨析教案时数:三课时教案过程:第一课时一、考点介绍1.词语题考查重点是什么?考查重点固定突出:考查重点是常见成语的辨析和使用,实词、虚词未曾设题。

其中常考设误类型为: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误用、词义混淆、搭配不当。

2.考查形式有何特点?考查形式稳中有变:一般为选择题,2013年以前采用传统的成语正误辨析形式,2014年则采用选词辨析式,注重近义成语的辨析应用。

,2016年改为考查6个成语。

二、透析七大设误类型成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悉、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词语。

要准确、快速解答成语题,一方面要多积累,正确理解成语;另一方面要掌握高考成语题的常见命题设误角度,掌握辨析技巧。

高考成语题一般从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误用、谦敬错位、重复累赘、轻重不分、词义混淆、搭配不当等角度设置错误。

备考时应关注以下几方面:错误类型一:望文生义,曲解成语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仅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造成不确切的理解,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思维流程][知识储备]望文生义是对成语关键字词理解不准确造成的。

请识记下列成语中关键字词的意思:①不足为训.(准则)②不刊.之论(更改)③久假.不归(借) ④危.言正色(正直)⑤七月流火.(火星) ⑥屡试不爽.(差错)⑦一文不名.(占有) ⑧哀而不伤.(伤害)⑨不孚.众望(令人信服) ⑩犯而不校.(计较)⑪一傅.众咻(教导) ⑫差.强人意(稍微)⑬安土重.迁(不轻率) ⑭细大不捐.(抛弃)⑮春意阑珊..(衰落,将尽) ⑯不速.之客(邀请)⑰不赞.一词(说) ⑱计日程.功(计算)⑲莫衷一是.(对,正确) ⑳首当其冲.(要冲)○21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删去)○22大方..之家(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应用体验]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专家指出,强烈的地震极易引发海啸,沧海横流....,巨浪奔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应切实建立健全的预警机制。

高三语文 正确使用成语教案(新人教版)

高三语文 正确使用成语教案(新人教版)

《正确使用成语》学习目标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掌握成语的辨析与运用的方法,强化基础训练。

学习重难点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学习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教学时数 3课时教学过程一、考点解读探究考情,成竹在胸考纲要求本考点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E。

成语在新课标全国卷中属于必考题型,《考纲》规定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运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能够辨析词语使用的正误。

(一)命题形式:从2010年以来,一道题四个选项,都是成语使用的辨析,“使用不恰当”或“使用恰当”的选择判断成为命题形式的主流。

(二)考查范围:注重各类型的考查,三个错误选项一般是三种不同的类型。

重点考查以下几种类型:色彩不明或褒贬误用;望文生义;对象误用或范围大小不当,搭配不当。

(三)考查方向:因它约定俗成,含义相对固定,用法相对单一,是新课标全国卷命题的热点题。

(四)考查内容:正确使用成语,辨析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正确使用。

考查成语的误用类型一般是色彩不明,望文生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重复赘余等,对成语本身的含义、使用范围、情感色彩尤为重视。

二、真题引路(2013·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幸福感”“幸福指数”毋庸置疑....地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

B.《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片中由近距离拍摄呈现出的各类食材的纹理构造,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

C.如今,视觉文化方兴未艾....,在这图像和文本相互转换、相互模仿、共同存在的现实状况下,图文关系正在成为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跨学科研究热点。

D.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

最新高考语文成语的正确使用教案

最新高考语文成语的正确使用教案

最新高考语文成语的正确使用教案学习目标:掌握高考常考特殊用法类成语学生活动一,根据所给意思写出成语例:暗勾结+偷传情=暗送秋波人和蔼+文通俗=平易近人不团结+重修养= 暗勾结+互传情=登舞台+讽政客= 无灰尘+思想纯=独失意+自欣赏= 很畏惧+显谨慎=无变通+合规矩= 文短精+人矮精=文缺情+人矫情= 珍爱物+受宠孩=观点明+人痛快= 嘴巴馋+羡慕人=守单纯+顾自己= 打手势+乱批评=共患难+同处境= 百花开+百家鸣=财富多+学识广= 顺自然+无作为=摆资格+缺朝气= 歪法律+玩文字=节约财+坚持做= 规模大+才思赞=扮鬼神+玩手段= 重形式+依惯例=闹得凶+变化大= 立新门+从头做=迷信话+自言语= 柔中钢+心恶毒=平争端+自让步= 斗不停+关系亲=很贫困+难应付= 同欣赏+共批判=百花开+事物盛= 寻奢华+城繁华=枝叶密+子孙多= 丑态露+刻画细=物精巧+人伶俐= 无不到+作恶绝=乐曲美+喻知音= 事顺利+人圆滑=按步骤+无变通= 风景美+女子靓=学生活动二判断下列多意成语使用正误1、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2、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

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

3、中国这如许的城市中,最是江城得了个中滋味,且将它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

4、吴羽先生知道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5、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6、观众期盼已久的歌剧《三兄弟》近日在人民大剧院上演,其音乐大气磅礴,跌宕起伏,让人赞叹不已7、“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8、今天,它们并没有因为现代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高三成语教案

高三成语教案

高三成语教案教案标题:高三成语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常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 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3.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拓宽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1. 掌握常用成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2. 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教学难点:1. 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和文化内涵。

2. 运用成语进行灵活的语言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

2. 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一些常用成语,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激发学生对成语的思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成语的定义和特点,解释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2. 通过PPT或教学课件,给学生呈现一些常用成语及其基本意义和用法,并解释其中的文化内涵。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句子,包含了一些常用成语,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成语的意义。

2. 分组讨论,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成语,并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让学生理解成语的多义性和灵活性。

四、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练习册或作业纸,让学生根据提示填写合适的成语。

2.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一些句子,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并解释所选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可以通过PPT或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与成语相关的文化知识,如成语故事、成语典故等。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成语的理解和使用经验。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编写一篇短文,运用5个以上的成语进行语言表达。

2. 提醒学生复习所学的成语,准备下节课的复习与检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并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成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正确使用成语教案
正确使用
【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考查能力为d级,即表达应用。

该考点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使用得好不好)。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
(1)望文生义
是由于不能准确理解成语的整体含义,甚至以今义曲解成语引起的。

例如:“在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文不加点”应指一挥而就,不加修改成文,例句显然将它理解成了“写文章不加标点符号”。

(2)色彩不当
是由于不能辨识表义相近的成语的褒贬色彩而引起的。

例如:“谭嗣同是甘为变法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似乎少些刚烈。

”“始作俑者”是指首开某种恶劣风气的人,或第一个做坏事的人,属于贬义词,例句显然未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

(3)用错对象
由于未弄清成语的特定含义、适用范围而引起的。

例如:“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的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当然不能用来修饰商品。

(4)轻重不当
由于不能理解词义相近的成语表义程度的轻重而引起的。

例如:“你这真是高瞻远瞩啊,开学就提前准备好了,因此这次考试取得了班上前三名的好成绩。

”“高瞻远瞩”语义太重,应用“先见之明”。

【知识梳理】
成语是俗语的一种,是指语言现象中常用而又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它结构凝练而富于表现力。

成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它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恰当地引用成语,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使文章言简意赅,并增加表达的广度和深度。

反之,则容易产生误解,甚至闹出笑话。

但由于成语的结构固定而类型又多种多样;表达一个整体的意义而意义又比较丰富,另一方面,大量成语源于我们初中生不大了解的古代典籍,所以,正确使用成语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积累,不断丰富词汇。

积累的方法很多,譬如有的教师让学生化整为零,每天积累一两个成语;有的在每天的语文课前让学生讲一两个成语故事;既激发兴趣,又记住了成语。

但关键还在于自己平时的积累,如:遇到不理解的成语随时借助工具书——成语词典,弄清这个成语的来龙去脉,这样就可以从音、形、意三个方面三位一体地去积累成语。

另外写作中使用成语时,也要多加斟酌和辨析,学会结合语境,结合说话的场合、对象、语体、情景、题旨、词语之间的呼应情况选用成语。

只有这样,在应试时我们才能驾轻就熟,准确辩识,不误用和乱用成语。

从以上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对成语的考查,主要是要求我们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

而要正确判断成语运用是否恰当,就必须了解成语的意思,明确成语的使用范围、对象及褒贬色彩等情况。

在复习中,只要针对这些情况,从了解成语的特点出发,加强练习,勤于积累,就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平时对成语的练习、积累,要注意下面的一些情况:
(一)了解成语的特点。

一般说来,成语具有古语性、定型性、完整性的特点。

1. 古语性。

有的成语中保留了古汉语词语的意思或用古汉语语法结构。

如"不过尔尔"中,前一个"尔"是"如此、这样"的意思;后一个"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意思是"也不过如此而已,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又如"时不我待",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应理解为"时不待我","不我待"是"不待我"的倒装。

意思是"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