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精品学校——桐乡市高级中学校长陆炳荣访谈录
突破瓶颈 化整为零——对改革高考作文命题方式的一点思考

突破瓶颈化整为零——对改革高考作文命题方式的一点思考吕东初
【期刊名称】《语文教学之友》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 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30多年来,高考作文一直难以跳出"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三大类的范畴.可以说,高考作文积30多年之重,是惟一没有多少变化与创新的题型,已经走入了一条狭窄的死胡同,没有了回旋的余地.因此,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改革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式,也已经是箭在弦上,势在必行了.【总页数】3页(P43-45)
【作者】吕东初
【作者单位】桐乡市高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理清思路突破瓶颈夯实基础提高质量 --校长访谈:深化"改革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J], 亦文
2.对2003年高考作文设计的一点思考 [J], 史玉霞
3.对高考作文“一点四面”导向的一些思考 [J], 史芳芳;
4.“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不应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唯一导向──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关系的一点思考 [J], 张建奇
5.让套作无处容身——对改革高考作文命题方式的思考 [J], 郭菊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对德育创新的几点思索桐乡市高级中学陆炳荣一时代呼唤创新教育。
从事德育工作的人更要确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观念。
人类已大步迈进了一个新的千年,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面对这个日新月异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社会和时代,教育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支柱产业,以高科技为主要依托,势必促使人们更加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重视教育。
知识经济把教育推进到社会的核心地位。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有远见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教育。
法国《教育法》第一句话都是“教育是国家优先发展的事业”,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连任总统就职演说中谈教育的内容几乎占了三分之二的篇幅;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反复谈到发展科技、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朱镕基总理则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当作本届政府的最大任务,《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则更明确地提出了中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这是教育发展的良机,同时又是对教育提出的一大挑战。
因为知识经济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包括能驾驭全局的帅才、能在本领域内跟踪世界科技前沿的有突破能力的攻坚型人才、有科学知识的企业家、有经营头脑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管理人才等。
面对这一全新的人才要求,我们的整个人才培养模式要进行反思和调整。
让我们来听听教育界高层领导和权威的忧虑吧:“如果分数考100分,呆头呆脑,那有什么用处呢?我们都培养这样的人,中国将来怎么办呢?我担心这个事情。
”(李岚清副总理《在上海市中学素质教育座谈会上的讲话》)“如果不是拿最新的知识来教学生的话——我三十年前、四十年前学基础、学初中、高中知识的课本和今天的课本也差不了太多——这是要出问题的,我们那些东西都是老一套不变的话,基础教育是要出问题的。
”(教育部吕福源副部长《在育才中学同部分中小学校长座谈会上的讲话》)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杨振宇教授在《中国要有自己的爱因斯坦》一文中,谈到中国的教育现状时,十分忧虑地说:“中国的小学、中学、大学和研究院的教育,一直都在把学生赶到一个越走越窄的道路上去,把学生变成念死书的人。
培养责任感

培养责任感----基础道德教育的支点--"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公民意识培养"研究实验报告陆炳荣我校是桐乡市委市府市教委为落实"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基本国策,实现"科教兴市,育才兴邦"而兴建的一所高级中学,1996年被省教委批准为省一级重点中学。
桐高自建立之日起,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国家教育部陈至立部长、省政府、省教委、嘉兴市领导先后到我校视察指导工作,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学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力争抓一流管理、办一流学校、育一流人才。
据此我校实施了一个旨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素质教育特色工程"。
我们认为落实素质教育要从教育学生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好公民开始,因为这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及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的基础和前提。
一、课题的提出一个好公民应当是一个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应当具有鲜明的道德意识、民主和法律意识、权利和义务意识、环保意识、政治意识等等。
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品德素质中的最重要特征之一。
因为一个社会责任感不强的人是不可能在社会工作中作出杰出贡献的。
反之,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而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后果和损失的例子则是举不胜举的。
人类社会将进入21世纪,面临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曾经错失了一次又一次发展机遇的中华民族,再也不能坐失良机,而要增强国力,振兴中华,关键是要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要造就大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公民。
现在由于青少年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当中的不少人社会责任感不强,"自我"意识却很强,他们很少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与自然相联系的,更没想到自己应负的责任。
例如有的学生只顾自己的学习,不愿担任班团干部,不愿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更不想参加公益劳动,怕的是影响自己的学习。
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

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
佚名
【期刊名称】《语文教学通讯》
【年(卷),期】2024()21
【摘要】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坐落于茅盾、丰子恺、钱君甸等名人的故里——桐乡市。
学校以“教育:为了生命的致远”为理念,以建设“面向未来的一流知名高中”为办学目标,着力培养具有“雅正、雅实、雅趣、雅润”品质、个性鲜明的和谐生命个体,逐步形成了“人文见长,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
【总页数】1页(PF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回眸与思考——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图书馆服务素质教育的实践
2.高考综合改革形势下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探索r——以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为例
3.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4.弘扬生态文明,打造幸福校园——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5.构建“四雅”模式,打造“红色德育”--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红色德育”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走向研究型教师

从教书匠走向专家型教师——谈优秀教师的基本素质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陆炳荣(314500)【内容提要】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就需要一流的老师。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确立先进的教育观念,具有强烈的改革和创新意识,具有渊博的知识,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职业专门化程度高,并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和反思能力,能在工作中不断自我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优秀教师素质研究反思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就需要一流的老师。
教师被誉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从教师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来说,一点也不为过。
有人把教师比作“园丁”,可园丁所从事的是简单劳动,根本没法和有“人类灵魂工程师”之称的教师相比;有人把教师比做“燃烧的蜡烛”,这仅仅强调了教师要有自我牺牲精神,而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也享有公民的各种权利,也同样该有显示其自我价值的主体取向;有人把教师比做“装满水的水桶”,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是对在知识储存方面提出的要求,但我们忘记了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君子不器”这样话,在知识爆炸的年代,知识更新翻番的周期越来越短,仅仅满足于“一桶水”的教师迟早要被时代所淘汰……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对飞速发展的世界,怎样当一名合格的教师,怎样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教师到底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担当什么角色,在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哪些作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深深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作为当代教师应该牢固地确立先进的教育观念,具有不断改革和创新的强烈意识,具有渊博的知识并能在工作中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术,具有较强的反思能力和教科研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必须从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这一角色中脱胎出来,塑造一个全新的当代优秀教师形象。
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古今中外的先知有过不少的论述。
一、孔子论教师的素质古今中外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只有两人,其中一位便是被清朝康熙皇帝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
以高品质学校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

以高品质学校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作者:姚伟荣陆宝初来源:《华人时刊·校长》2018年第05期新一轮课改以“立德树人”为总目标,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我校在“十三五”期间,将探索“立德树人”的新途径、新方法,奉行学校“敦本”教育理念,以“和而不同”为校训,以学校内涵发展为抓手,努力提高高品质思想、队伍、课程、生活、文化和管理的建设内涵,提高师生核心素养,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创建高品质示范高中。
理念是品质学校建设的方向和中先贤给我们留下了“敦本”两字,可谓厚重笃实。
“敦本”是“崇尚根本”的意思。
那么,教育的根本是什么?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办学的根本——校本:和而不同。
教育需要和谐,需要上下和融,协力奋进,让每一个人都精彩。
古语云,“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教育尤须“不同”,需要因材施教、因境施教,做到校有特色,教有特点,师有特技,生有特长。
这是我校的校风。
教育的根本——师本:博纳归真。
教育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每一朵花都能尽情绽放。
教育的根本宗旨是追求真理,崇尚真理,而不是膜拜权威、金钱和利益。
這样才能品格优秀,人格强大。
这是我校的师风。
发展的根本——生本:慎思笃行。
办学的根本在于“以生为本”,教育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却难免鱼龙混杂,需要培养学生慎重地考察、分析,努力践履所学,做到“知行合一”。
这是我校的学风。
我们把“敦本”作为办学理念,敦本务实,内涵发展,用这把钥匙,打开学校新百年的发展大门,实现由课堂模式到课堂建构、由课堂改革到课程建设的深化改革。
课程是品质学校建设的标志我们的课改,从“双基”教学目标,到“三维目标”,前一阶段课改完成了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今天,新课改的“再出发”,强调“核心素养”,意味着素质教育的深化。
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学校发展的目标和导向。
目前,我校积极探索“问题+”教育教学模式,努力探索学与教方式的转变,着力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初见成效;致力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多元发展,努力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聚焦发力,打通教师队伍校本化培养路径

54嘉兴是浙江省较早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即“双名工程”)的地区之一。
笔者有幸经历了“双名工程”的多次淬炼:2013年参加了“嘉兴市名教师”培养项目,2015年又参加了“嘉兴市名校长”工作室项目。
通过参与两个项目,笔者提升了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学校管理能力。
2021年至2023年,笔者成为嘉兴市“陆国良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
两年来,工作室以“共建、共享、共生”为指导思想,紧紧聚焦教师队伍建设这一主题,以办学实践为土壤,以工作室共同体为平台,建立起研习交流的有效机制,提升了工作室成员的管理能力,帮助学校凝练了办学思想,丰富了办学内涵。
项目研修定向工作室成立之初,为改变传统名校长工作室研修不够聚焦的问题,笔者在深入思考和广泛听取工作室成员意见的基础上,将研修主题确定为学校管理中的关键和难点环节——教师队伍的建设,以点带面,聚焦发力。
无数实践表明,教师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要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这吹响了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号角。
为此,工作室将教师队伍的校本化培养策略作为研修方向,各项工作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开展。
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研修的规划性与过程管理的科学性,工作室又申报了“基于生命自觉的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探索”这一专项课题作为研修项目。
两年来,工作室紧紧围绕这一研修主题,将学校管理与教师培养紧密结合,实现管理理论学习和教师队伍建设实践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理论研习探真专业阅读是专业发展的基石,作为校长,不仅要勇于实践探索,还需要有超前的理论学习。
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极有可能是盲人瞎马似的摸索,这是学校发展的大忌。
有鉴于此,从工作室成立起,围绕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笔者带领工作室成员先后研读了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杨江峰的《教育管理的智慧:校长访谈录》等教育专著,并给工作室成员统一订阅了教育期刊,使他们能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和相关热点,进一步拓宽教师队伍建设校本化培养的视野。
校长应成为研究生在中学发展的助推力

校长应成为研究生在中学发展的助推力
陆炳荣
【期刊名称】《师道·情智》
【年(卷),期】2018(000)007
【摘要】一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大学扩招,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这些年,硕士研究生进入重点中学任教已经屡见不鲜见怪不怪了,博士研究生进入中学课堂也呈现出
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招聘的16位教师就包括7名硕士、9名博士,全都来自国内外的著名高校。
2017年,杭州的几所重点中学招聘教师,许多博士都投来了简历;在招聘过程中.
【总页数】4页(P9-11,18)
【作者】陆炳荣
【作者单位】浙江桐乡市高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让研究、思考成为中学校长的生活方式——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王中立
2.校长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奠基人——访杭州市闲
林职业高级中学校长丁卫东3.让研究、思考成为中学校长的生活方式——访教育
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王中立4.校长应成为教师专
业发展的奠基人——访杭州市闲林职业高级中学校长丁卫东5.让学生在和谐发展
中学会创新——访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张正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坚持以人为本强调文化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的几点设想

坚持以人为本强调文化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的几点设想陆炳荣
【期刊名称】《《教学月刊(中学版)》》
【年(卷),期】2008(000)008
【摘要】学校不仅仅是教师谋生、学生学知识的场所,更是实现师生自我价值和人生追求的平台。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把“文化”摆到“引领”的位置,发挥旗帜的作用。
改变一个人,首先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和人生目标,学校管理要通过位置尊重、情感关怀、潜能开发、价值激励等方法,让教职员工把工作当事业干,让全体学生把学校当乐园看。
【总页数】3页(P17-19)
【作者】陆炳荣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浙江桐乡 314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回良玉副总理在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上强调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扎扎实实做好防震减灾各项工作 [J], 中国地震局办公室
2.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员工第一" [J], 唐金辉
3.以核心理念引领学校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层次——以咸宁市横沟桥镇小学“快乐教育”学校文化建设为例 [J], 邹强;吴亚林;潘传国;廖伟
4.以核心理念引领学校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层次——以咸宁市横沟桥镇小
学“快乐教育”学校文化建设为例 [J], 邹强;吴亚林;潘传国;廖伟;
5.坚持以人为本强调文化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的几点设想 [J], 陆炳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提高素质为目标 创新学校德育

以提高素质为目标创新学校德育
陆炳荣
【期刊名称】《《教学与管理》》
【年(卷),期】2001(000)012
【摘要】应该告别纯口头的德育模式 ,以创新的精神探索德育的新路子 ,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桐乡高中的突出管理主题、找准突破口、把握结合点、探求新路子的创造性教育实践 ,会给我们新的启迪。
【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陆炳荣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1
【相关文献】
1.围绕和谐目标创新学校德育 [J], 邱伟光
2.浅议和谐目标下学校德育创新体系 [J], 张和
3.以提高素质为目标创新学校德育 [J], 陆炳荣
4.以提高素质为目标创新班主任工作 [J], 陈辛红
5.德育一体抓落实创新管理重实效——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管理的几点做法与目标[J], 刘士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设精品学校——桐乡市高级中学校长陆炳荣访谈录

建设精品学校——桐乡市高级中学校长陆炳荣访谈录
佚名
【期刊名称】《教学月刊(中学版)》
【年(卷),期】2011(000)014
【摘要】陆炳荣,现任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全国陶行知研究学会理事,浙江省创新教育学会理事,嘉兴市中语会副会长;浙江省首批“5522”名师培养对象中学语文名师班班长,浙江省首批中小学名师高级访问学者,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百佳校长,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春蚕奖”获得者.
【总页数】3页(P3-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教育要与时代发展同行——天津市瑞景中学校长吴毅荣访谈录
2.质量为根树人为本——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校长简期颐访谈录
3.实施有效教学提升办学质量——浙江省德清县高级中学校长陆国民访谈录
4.建设精品学校——桐乡市高级中学校长陆炳荣访谈录
5.辽宁省第二批中小学专家型校长培养对象大连市金州高级中学校长于炳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桐乡市高级中学简介

系统的柱子、横梁与钢筋。
美国不仅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更是世界上文化最强势的国 家,“美国方式”正以“普世真理”的形象影响着世界各国人 民的价值观、生活方式。
好莱坞与美国大片, 比核武器更具穿透力 的软实力
2、文化在哪里?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成尚荣语:
文化是个怪物,它没有腿,却能到处行走, 无处不至;它没有翅膀,却能任意翱翔,无孔不 入。 ▲台湾著名文化人龙应台女士: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 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 会。
学校按照5:4:3比例配置理 化生实验室共12个,已能完全满 足新课改的要求。
现代化电脑房
物理数字实验室
化学数字实验室
生物数字化实验室
地理实验室
微格教室
电子钢琴教室
学校建有心理教室、心理活动室和心理咨询室
新建学生公寓楼跟大学接轨
——谈谈学校管理
(一)、坚守一个核心价值观:
(二)、牢固树立两种意识: 一是牢固树立“德育为首”意识;
教育以人为本,育人以德为 先。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 之重,我们始终把校风学风建设 当作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来抓。
二是牢固树立“轻负高质”意识;
“减负”与“增效”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规定教师做到“四精四必”: “四精”:“精选、精讲、精练、精批”; “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 必评,有评必纠”。
今天的教育是为了学生明天的发展 !
我们所处教育环境:不谈升学率, 没有今天;只谈升学率,没有明天。 以牺牲学生整体素质为代价而片面 追求升学率是一种教育道德的缺失!
是培养优秀考生重要,还是培养优秀 学生重要?这个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现 在却成了一个大问题! 美国人对高中教育的认识: 高中教育事关国家安全 高中教育事关个人尊严!
夯实基础 发展能力 推陈出新 减负增效

夯实基础发展能力推陈出新减负增效——谈谈高三语文复习中的几点做法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一、树立新观念,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往的高三语文复习,大都是教师围着教材转,学生围着老师转;课内围着知识转,课外围着题目转。
转来转去,教师筋疲力尽,学生苦不堪言,最终效果也不理想。
我组老师通过对现状的讨论、分析认识到,要改变这种现象,首先必须改革旧的教学思想,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在反复的实践中,我们对高三语文复习有了以下的新认识:1、多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少作理性分析。
比如我们进行了常规性复习与研究性复习并举的尝试。
为避免因复习形式的单一而造成复习的枯燥、乏味,我们随着常规复习的正常教学进度,在其间适当穿插一些研究性学习。
要求学生最好能自己定专题,有时时间实在不允许,我们也提出一些指令性或选择性专题,如“中外重要作家及其作品”“如何解答文字衔接题”“文言阅读如何利用题干信息”“作文题的审题规律”“解题后如何反思”“怎样合理安排考试时间”,等等。
这种新复习形式的穿插,一则可让学生变被动复习为主动复习,提高兴趣;二则可提高学生的笔头能力;三则可从课外抢点语文学习的时间,这也算是我们语文老师的一点私心吧,因为我们语文老师都很清楚,课外绝对是数理化的天下。
这样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2、基本舍弃教材(当然是除文言复习外),另求“例子”。
现在的总复习书基本上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几乎都抛开了语文教材,基本上遵循了“考点知识的讲解+习题练习”这一模式。
笔者在这里想强调的是,即使有了本详尽的总复习用书,教师最好还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多方面的资料,另求“例子”,自己整合,设计专题,切忌对复习用书照本宣科,以保持学生的新鲜感,兴奋度。
我们老师的具体做法是:“专项考点解题技巧课与习题训练课相结合”。
即在进行每一个考点的专项复习的第一、二节课,甚至第三节课,都先进行考点相关知识及解题技巧的讨论、分析,然后再在大量的习题练习中来实际运用这些技巧、规律。
汇报材料字体范文

汇报材料字体范文高中图书馆汇报材料xx年04月07日xx年3月31日东风浩荡,春潮涌动。
追随柳绿桃红的脚步,聆听浙江前进的音律,xx年3月29~30日,在教育局副局长傅剑敏带着下,教育局普教科、督导室、研训中心的负责人和县域各下中校长、分管高三教学副校长赴桐乡市高级中学、杭州市第四中学等地考察。
在考察学习期间,考察组成员听取了桐乡市教育局副局长曹富祥、桐乡市高级中学校长陆炳荣和杭州市第四中学校长于萍等指导的情况先容,参加了嘉兴市中语会第七届年会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与当地学校指导和老师开展了交流活动,参观走访了整洁美丽的,圆满完成了考察学习任务。
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请示以下。
桐乡市高级中学,1996年被认定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
学校所处的桐乡市人口66.7万,在全国经济百强县排位榜上的位置约为20名左右。
校园位于桐乡市梧桐镇中山西路,占地140余亩,建筑面积近60000平方米,设施完善,校容美观,可绿化面积的绿化率到达100%。
现有45个教学班,学生2363人,教职工178人,专任老师162人,其中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老师30人,特级老师2人,高级老师73人,嘉兴市名师6人、嘉兴市学科带头人9人,桐乡市学科带头人23人。
桐乡市高级中学兴建于1995年,是一所年轻的学校。
在并不长的办学过程中,凭借优异的教育质量及高考质量,学校获得了较高的社会美誉度,在xx年浙江日报社组织的“我心中的浙江名校社会评议活动”中被评为全省三十所着名中学之一。
近年来,学校高考一本率一直保持在60%左右,并先后培养了3名浙江省高考状元、10名嘉兴市高考状元,有50多名学生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深造。
在xx年高考中,学校文科一本上线101人,理科一本上线274人,共有5人进入浙江省文理科前100名。
在刚刚完毕的xx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中,学校有14名学生通过“千分考”笔试而获得资格,并且在面试中有13名获得预录取资格,预录取人数超过了浙江全省的10%;在“华约”自主招生考试中,有3人获得清华大学加分资格。
实施有效教学 提升办学质量——浙江省德清县高级中学校长陆国民访谈录

都 荣获 了省级二 、 三等奖 , 并有 多篇论 文发 表 于《 学月 教
刊・ 中学版》 德 育教 育》 政 治课 教 学》 政 治教 育》 浙江 《 《 《 《
教 育报 》 。
从教 2 3年 来 . 国民认真做好 了学科教 师、 主任 、 陆 班
年级 组长 、 教 主任 、 校 长 、 长的各项 工作 。 些年 , 政 副 校 这
—
—
—
乱 0
黧誉誉麓釜嚣墨拦釜 兰
访
谈
的学 科 的 课 , 仅 会 增 进 与 学 生 的 情 感 交 流 , 会 不 也 增 进 教 师 间 的情 感 交 流 与 教 学 效 果 。
研究 中迅速成长为优秀教师 , 实现其教育教学理想 。 这三年我们有过很 多困难 , 遇到过很 多感人 的
施 成效显著 关于“ 效教 学”很 多学校都在 实施 , 有 ,
请您谈谈贵校的“ 有效教 学” 是如何 定位 的? 陆国民 好的。 当前很多教研员 和学校都 在提 或者实施“ 有效教学 ”大家对 “ , 有效教 学” 的认识都
从 20 0 9年开始的 。 我们定 义 20 0 9年为有效教 学行
是仁者 见仁 、 智者见智 的。 我个人认为 ,有效 教学” “
是 实现教师专业化 、提高教学 与管理 质量的关键 。 各个学 校在实现 “ 有效教学 ” , 时 不仅 在理论层面要 创新 . 要结合 自身 的条 件和优 势求发 展 。 为省 更 作
一
动年 .0 0年为有效教学 深化年 ,0 1 21 2 1 年为有 效教
事 。 本 人 的 这 三年 , 听 了 3 0 课 ; 教 了 3 0 就 聆 1节 执 8
同时 ,我们还进行了备课组和教研组建设 , 进 行集体 备课 、 听课 、 评课 。
由博士到正高级教师的蜕变

由博士到正高级教师的蜕变作者:杨大忠来源:《师道》2020年第05期2019年年末,凭借精深的教学研究、精巧的教学设计、娴熟的说课能力以及圆满的论文答辩,我终于评上了浙江省高中语文正高级教师。
这意味着我成为了我国以全日制博士身份进入中学而评上正高的第一人,对我而言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2010年博士毕业进入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任教至今,走过太多的艰辛与坎坷,终于获得了中学阶段的最高职称,其中的感慨远多于欣喜。
在浙江,博士进入中学任教,最早也要追溯到2005年,由一位浙大中文系博士进入杭州第十四中发端,迄今已过去了15年。
2010年8月,当我以全日制历史文献学博士的身份入职桐乡市高级中学的时候,浙江全省中学里的博士有几人呢?蔡伟教授给拙著《语文深度解读论》所作的序言中是这样说的:“据我所知,当时整个浙江省进入中学的博士不会超过三个人,都在杭州的重点中学,并且后来都先后脱离了中学岗位。
”浙江如此,其他省市中学里的博士也是凤毛麟角。
但从2015年开始,博士进入重点中学的趋势开始变得明朗起来。
现在,就杭州来说,几所重点中学都引进了博士,而且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至于名校的硕士研究生任教中学,早已是遍地开花见怪不怪。
撰写这篇文章,旨在以我的收获与感悟,给那些已经进入中学或即将进入中学的高学历人才一点有益的启示,使他们不至于像我一样经历那么多失落与彷徨。
一、培养教育情怀,以爱心对待学生如果博士能够轻松地进入大学任教,他们还会选择中学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博士之所以选择中学,往往有以下几种因素:1. 博士大规模扩招导致大学招聘教师的条件越来越高,这些苛刻的条件制约了许多博士的求职之路;2. 很多博士想要留在大城市,但大城市里的大学入职门槛太高,竞争太过激烈,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大城市的重点中学;3. 硬性条件的制约,我入职中学就属此类。
我博士毕业的时候,应当说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毕竟当年博士数量还不像如今这样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示范性重点高 中”在此基础 上 , 。 我们 明确 了学校 的管理定 位 :始 终把促进 学生健 康成 长作 为学校 “
工 作 至 高 无 上 的追 求 . 为学 校 一 切 工 作 的 出发 点 作
陆炳荣
好 的。 了实现“ 设精品学校 ” 目 为 建 的
标 . 校 在 教 学 和 管 理 方 面 进 行 了大 量 的研 究 与 实 我
高 水 平 , 生 高 素 质 的精 品 学 校 ” 发 展 愿 景 是 “ 学 , 成 为 省 内一 流 、 内 知 名 、 有 国 际 视 野 和 鲜 明 个 性 国 具
记
者
桐 高在 “ 设 精 品 学 校 ” 有 一 些 具 建 上
体 实施 方 法 , 您 结 合 实践 , 谈 具 体 的做 法 。 请 谈
们 要在党 的十七 大和十七届 四中全会精 神指引下 , 深 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 , 抓住新课程 改革的战略 机遇 , 面落 实《 全 国家中长期 教育 改革 和发展 规划 纲要 (0 0 2 2 2 1- 0 0年 ) , 》 创新 发展理 念 , 求真务 实 ,
真 抓 实 干 , 各 项 工 作 做 实 做 细 , 住 教 育 教 学 管 把 抓 理 中 点 点 滴 滴 的变 化 , 据 学 校 的实 际情 况 寻 找 新 根 的 增 长 点 , 进 科 学 发 展 。0 0年 , 校 新 科 研 办 公 推 21 学
校 在 教学 上 仍 然 坚持 走 轻 负 担 、 高质 量 之 路 , 持 教 坚
关系 、 构建学校 和谐 的重要依 据和保证 。 但是 。 随着 时 间的推移 , 不难 发现 , 仅进行 制度 化 的管 理 已经 明显不适应形势 的发展 。 如果说制度管理要求人们 哪些该做 、 哪些不该做 , 带有一定 的强制性 。 那么文 化管理则更多地强调价值 观 、 理想信念和道德 的力 量, 体现 内在 的 自觉与 自律 。 在这方面 。 桐高 的其 中
实 践 活 动 四个 学 习 领 域 课 程 的有 效 实 施 。几 年 来 ,
我校 的综合 实践活动 、 校本选 修课 、 体育 与健康 课
程 、 修 校 本 课 程 以 及 高 二 年 级 的音 乐 课 得 到 了 良 选 好发展 , 不 少课程 实行 了“ 班学 习制 ” 方式 。 有 走 的
践 。 教 学 上 , 们 倡 导 构 建 四种 课 堂 , 成 良好 的 在 我 形
和落脚点 。 为学生 今天 的学 习、 明天 的升学 和终身
发 展 负 责 。 心 办教 育 , 心 抓 管 理 。 心 育 新 人 。 静 精 潜 ”
教学 生态 : 学校管理 上 , 在 我们 主要 抓好 三支 队伍
悉也是最亲切的 , 最容易使学生接受 。 学生在耳濡 目
染 中整体 素 质 也得 到 了提 升 。
的 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跟踪调 研 ,发 布信息 , 撰
写质量分 析报告 , 并督促有关部 门撰写整改措施 。
为 了更 好地落实对学生 的个 别辅导 . 为了更 也
好 地 发 挥 名 师 的 指 导 作 用 , 校 建 立 了名 师 指 导 中 我
上 课 充 满 激 情 , 采 飞扬 , 力 旺 盛 , 神 精 以教 师 激 情 唤 起 学 生 参 与 的热 情 。2 和谐 课 堂 。 师 上 课 要 充 分 () 教 尊 重 学 生 , 扬 教 学 民 主 . 极 主 动 创 设 一 个 富 有 发 积
实 现新 的跨 越 。 记 者 桐 高办学 1 6年 以 来 , 终 坚持 “ 天 始 今
陆炳荣
一
个新 目标 。 国家 制定新规 划纲要 , 分体 现 了国 充
价值 多元 的社会 。 尚特 色 、 断创新 是 这个社会 崇 不
的 特 征 。 所 学 校 的定 位 就 是 如 何 在 全 面贯 彻 党 的 一
家对教 育 的重视 、 学生发 展 的重视 。 对 我们 学校将
继续牢 固确立 以学生发展 为本 的教育理念 。 切为 一
一
学创新 , 通过优化 整合教学资源 , 强调有 效教学 , 改 进教学方式 , 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 , 减少无 效时间 ,
实现有效 时间最大化 , 保证课堂教学 质量 。 改善学生
学习方式 , 以此来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
桐高是浙 江省普 通高 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 校 。 在教学上 除开足规 定的必修课程 、 开齐规 定的选 修
访 谈 蠢
篓篓兰篓塞 兰篓 釜兰黧 兰 ■ 斑—一
建设精 品学校
— —
桐 乡 市 高 级 中 学 校 长 陆 炳 荣 访谈 录
口 本 刊 记 者
陆 炳 荣 , 任 浙 江 省 桐 乡市 高 现
级 中 学 党 总 支 书 记 、 长 , 江 省 校 浙 语 文 特 级 教 师 , 江 师 范 大 学 兼 职 浙
了学 生 , 了一切 学生 , 了学 生的一 切 。 此 , 为 为 为 我
教 育方针 的同时形成 自身的特色 , 到“ 达 人无 我有 ,
人 有我优” 的境 界 , 而 实 现 学 校 的成 长 和 发 展 。 进 为
们也制定 了学校 的“ 十二 五” 规划 , 力求实现一 个 目
此。 我们确定桐 高的形象定位是“ 教学 高质 量 , 管理
的 文 化 资 源 来 教 育 学 生 , 到 了 良好 的 效 果 。 茅 收 如 盾 在 乌 镇 植 材 小 学 读 书 时 , 一 篇 文 章 最 后 写 下 了 在 “ 丈 夫 当 以天 下 为 己任 ” 心 愿 , 师 用 这 个 故 事 大 的 教
选修课 程 , 实保证技 术 、 术 、 切 艺 体育 与健 康 、 合 综
目标 即 “ 设 精 品 学 校 ” 并 展 开 实施 , 得 了一 些 建 , 取 效 果 。 个 “ 品 学 校 ” 有 意 思 , 您 具 体 谈 这 精 很 请
谈 . 吗? 好
至于为何 提 出这 个 目标 . 认为 . 我 一个 明智 的
好 的 。建 设 精 品 学 校 ” 我 校 提 出 的 “ 是 办学 者必须找准学校管理 的定位 。 今社会是一个 当
人情 味的 、 学生感觉 愉动 态 课 堂 。 师课 堂 教 学 要 充 分 发挥 学 () 教
生主体作用 , 积极调动学生参 与到教学中来 , 营造 一
个 师 生 互 动 、 生 互 动 的 良好 的 教 学 氛 围 。 时 合 生 同
的 教 育是 为 了学 生 明 天 的 发 展 ” 一 理 念 。 刚 才 这 您
提 到 了“ 设 精 品 学校 ” “ 个 重 点 ” 其 中“ 行 建 的 三 , 推 人 文 管 理 , 升 管理 内涵 ” 否 针 对 学 生 管理 呢 ? 提 是 这 与提 高学 生 整 体 素 质 有 什 么联 系? 陆炳 荣 是 的 。 强 制 度 建 设 , 化 对 学 生 的 加 优
“ 十二五” 发展规 划正在坚定落实 。0 1 2 1 年是学校改
革 发 展 的奋 战之 年 ,也 是 继 往 开 来 的关 键 之 年 。 我
心 。 高 名 师 指 导 中心 整 合 了 学 校 的市 级 骨 干 教 师 桐 以及 市 级 以 上 的 各 级 名 师 7 0多人 , 用 名 师 坐 堂 、 采
教育学生要树立崇高理想 : 乡籍名人钱君匀起初 桐 文化基础 不高 , 只是个 高小毕业 生 。 为了补好 语文 基础 , 找 出了商务 印书馆 编印的《 他 实用学生字典》 进行背诵 ; 桐乡籍摄影艺术家徐 肖冰小时候为 了写
好 毛笔字 , 因为 家 里 穷 买 不 起 纸 。 用 毛 笔 蘸 水 在 便
建设 , 分挖掘人才资源。 充
这个定位也成为学校 的发展起 点 、 学校培养人才 的
起 点 。 们 今 后 要 做 的就 是 推 动 学 校 在 新 的起 点 上 我
提高教 学质量 , 堂教学 是关键 。 课 在课 堂建设 上, 我们着力 构建好 四种课堂 。 1情 感课 堂。 师 () 教
评估 。 中, 括质量反 馈 、 其 包 质量 投诉 等 内容 。 质量
保 障 中心对全校德育 、 学以及 后勤服务工作实施 教 全面全程的质量过程监控 , 年级部 、 对 教研组 、 教师
用本校 文化 、本土文化作 为教育学生 的突破 口? 道
理 也 是 显而 易 见 的 。 因为 它 离 学 生 最 近 . 学 生 最 熟 是
硕 士 生 导 师 , 国 陶 行 知 研 究 学 会 全
理 事 ,浙 江省创新教 育 学会理 事 ,
嘉 兴 市中语会 副会 长:浙 江省首批 “5 2 52 ”名 师培 养对 象 中学语 文名 师班 班长 , 浙江省 首批 中小 学名师 高级 访 问学者 , 国中学生文 学社 全
团百佳校 长 . 江省人 民政府颁发 浙
的成 绩 , 发表 的论文和 编著的 图书共一 百多万字 , 与和主持 了多项省 市级课 题 , 参 并多次 荣获各 种级 别的
奖项 。
记 者 陆校 长 , 随着各 校全 面 落实《 家 中 国 长期教育 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 (0 0 2 2 年 ) , 2 1- 0 0 》
桐 高也 制 定 了学 校 的 “ 二 五 ” 划 . 求 实现 一 个 十 规 力
标 , 出三个重点 。 突 一个 目标 即以“ 建设 精 品学校 ”
为 目标 ; 个 重 点 那 就 是 : 1 明 确 管 理 定 位 , 准 三 () 找
发展起 点 ;2 推行人文管理 , () 提升管理 内涵 ;3 落 ()
实 精 致 管 理 。 显 管 理 成 效 。 是 新 时 期 我 校 的形 凸 这 象 定 位 问题 , 是 我 校管 理 努 力 的方 向 。 也
的“ 蚕 奖” 得 者 。 春 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