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驱动汽车新型动力传动技术(1)

合集下载

玩转四驱(22)奇瑞智能四驱技术详细讲解

玩转四驱(22)奇瑞智能四驱技术详细讲解

学习用具的具体要求∙资料∙配备独立差速器的实习车辆∙与实习车辆相关的维修手册∙举升器∙常用手动工具∙油液加注工具∙差速器油样品∙更换部件∙差速器油(API GL4或GL5,SAE 90(在-18摄氏度或更高) SAE 80W-90(低于-18摄氏度)∙有助于理解本单元内容的其它辅助资料目录1智能四驱系统基本介绍2智能四驱系统组成工作原理3智能四驱电路控制部分4智能四驱在维修当中的基本规格和参数5故障诊断及故障码含义6小结测试目的对智能四驱的发展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四驱的工作原理并且了解智能四驱的启动条件了解智能四驱在维修时候需要注意点哪些方面的内容一智能四驱的发展情况1.系统介绍瑞虎四驱产品是奇瑞公司第一款四驱产品,配置奇瑞自制QR523T传动箱。

瑞虎四驱的开发,除变速箱、分动箱及关键四驱系统差异外,整车的悬架系统、车身、车身附件系统等通用,电器系统除电路系统外均通用。

采用国际同类品牌领先的动力传动技术。

采用主动扭矩分配系统,装备了ITM 智能扭矩管理系统,可根据不同的路况智能分配前后轴的驱动力,在良好的路面上为主要以前轮驱动,在恶劣路面上自动进入四驱状态,这样大大提高了瑞虎使用的经济性,避免了普通四驱系统传递效率低,整车耗油量大的缺陷。

2规格参数(2)分动器(4)力矩清单二 智能系统工作原理1、系统工作简介它的控制器通过CAN 接收到的四个车轮的转速,判定前后桥的工作状况。

再根据设定好的程序,将扭矩分配给前后桥。

路面正常,则扭矩全部分配给前桥,即前轮驱动。

如果前轮打滑,则根据打滑状况,将扭矩分配给后桥;分配比例0%~100%。

如果前轮完全打滑,则扭矩全部转到后轮。

这是世界顶极分动器生产商博格华纳的一款畅销全球的主动式扭矩分配管理器。

2、系统采集信号3、ITM 模块针脚定义局部CAN -BUS 原理图ESP/TCS接收ESP/TCS信号,能立即钝化,保证ESP/TCS系统完全发挥作用。

与 ESP/TCS55.12四轮驱动系统最主要部分是两个差速器(前桥和后桥)和分动器。

四驱技术

四驱技术

• 大众4MOTION 大众4Motion则是以前轮驱动为主。正是因 为横置发动机的设计,使得大众无法给旗 下的车型装配中央差速器(因为结构上不 允许),所以4MOTION只能从前驱动桥引 出一根传动轴把动力分担给后轮。不过, 我们知道,刚性地把前后桥动力连接起来 是不能的,因为会产生转向制动,但在这 种情况下又不能布置中央差速器,所以大 众的解决方案就是在后转动轴的末端(接 近后差速器处)安装了一个电控液压多片 离合器。
汽车四驱技术
四驱技术的起源
• 奔驰不仅是汽车发展的鼻祖,也是四驱车的第一 个缔造者。在19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奔驰公司 接到了一个制造能够满足恶劣路况需求的汽车订 单,由于此前早有开发军用越野车和装甲车经验, 设计师保罗· 戴姆勒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世界上第一 辆四轮驱动的汽车——Dernburg Wagen。采用了 六座旅行车的车身设计,并装备了全时四轮驱动 以及四轮转向系统提高操控性和通过能力,这就 是四轮驱动技术的最初雏形。
• 奥迪A4 3.2 FSI QuattroFra bibliotek大众CC
分时四驱
• 分时四驱(PART-TIME 4WD)——这是一种驾驶者可以 在两驱和四驱之间手动选择的四轮驱动系统,由驾驶员根 据路面情况,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器来变化两轮驱动或四 轮驱动模式,这也是越野车或四驱SUV最常见的驱动模式。 • 分时四驱靠操作分动器实现两驱与四驱的切换。它的优点 是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坚固耐用,但缺点是必须车主手 动操作,有些操作复杂,不止是一个步骤,同时还需要停 车操作,这样不仅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而且遇到恶劣路况 不能迅速反应,往往错过了脱困的最佳时机;二是因为分 时四驱没有中央差速器,所以不能在硬地面(铺装路面) 上使用四驱系统,特别是在弯道上不能顺利转弯。

四驱越野车主传动装置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26)

四驱越野车主传动装置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26)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四驱越野车主传动装置结构设计参考文献[1] 杨立成,刘广森.全时四驱越野车新型传动系统[J].百科之窗,2011(7):24-25.[2] 孟文阁.四轮驱动汽车的工作特性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6,36(4):57-58.[3] 杨立成,刘广森.淇林全时四驱系统—新型全时四驱技术[J].百科之窗,2011(9):25.[4] 赵治国,顾君,余卓平.四轮驱动混合动力轿车驱动防滑控制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1,47(14):83-98.[5] 本刊编辑部.莫让浮云遮望眼—越野车四驱技术[J].汽车与安全,2011(4):29-31.[6] 关大勇.四轮驱动汽车的机构特点及合理使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2(1):66.[7] 杨立贵,周毅.四轮驱动汽车新型动力传动技术[J].百科之窗,2011(6):24-25.[8] 胡建军,王银,秦大同等.基于轴间转矩分配的四轮驱动汽车牵引力控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0,38(1):108-112.[9] 李明成.四轮驱动胸的结构特点及故障检修[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3,(10):57-59.[10] 戚烈.车辆四轮驱动系统研究及仿真分析[D].辽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11] 吴乙万,付苗苗,陈广.菱形四轮驱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0,27(2):286-289.[12] 叶斌,王洪军,王丹.齿形链传动在汽车变速箱及分动箱中的应用[J].机械传动,2012,(1):14-16.[13]蒋振江.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策略的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2,4.[14] 赵治国,何宁,朱阳等.四轮驱动混合动力轿车驱动模式切换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 ,2011,47(4):100-109.[15] 王贵明,王金懿.四轮驱动四轮转向的汽车电子差速转向控制[J].变频器世界,2011,(2):48-51.[16]QIZh-i quan,MA Yue-feng, LIU Zhao-du. Estimation of Vehicle Speed Based on WheelSpeeds from ASR System in Four-Wheel Drive Vehicles[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Technology,2010,19(2):153-157[17]CHEN S-i zhong,SHU Jin, Y ANG Lin. Research on Vehicle Control Technology usingFour-Wheel Independent Steering System[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ute of Technology,2006,15(1):22-26.[18] CHEN Ning,CHEN Nan, CHEN Yan-dong.On fractional control method for four-wheel-steering vehicle[J]. Science in China(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2009,52(3):603-609.。

四轮驱动汽车构造及原理全部

四轮驱动汽车构造及原理全部


从而完成二轮或四轮驱动的选择。
• 液压多片离合器

该离合器布置在多片式分动器内,

驾驶员在遇到紧急情况采取紧急

制动或紧急加速时,可自动转换

成四轮驱动。液压油压力大小可

根据发动机油门开度和车速大小

加以控制。
短时四轮驱动汽车的传动效率
• 效率问题 • 短时四轮驱动汽车在二轮驱动时,2个 • 非驱动轮不起驱动作用而在路上空转, • 并且带动与之相关的驱动轮系如半轴、 • 差速器、传动轴等也跟着空转,从而消 • 耗了大量的能量,降低了传动效率。 • 解决方案 • 1.自由轮毂 • 自由轮毂布置在车轮轮毂处,其功能是在四轮驱动时锁死连接;在二轮驱动时分开空转,
• •
差速器
• 工作原理

如图:当左右车轮转速相同时小齿轮不转动,
差速器的齿轮托架和两个侧齿轮以相同的转速旋
转;当左右车轮发生转速差时,小齿轮被迫作旋
转运动吸收左右车轮的转速差。
• 差速器形式

1. 锥齿轮式差速器

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一般小齿轮

有2个,有时为减轻小齿轮的工

作负荷,也有使用4个小齿轮的。

固定扭矩分配方式利用布置的中间差速器把扭矩分配到前后车轮,扭矩分配比取决于中
间差速器的结构,多数为50:50。
• 中间差速器锁死方式

汽车正常行驶时,中间差速器自由差动。下图为当一个车轮陷进泥坑,差速器锁死与不
锁死情况下的示意图:


如左图,当作前轮陷

进泥坑时,司机将中

间差速器锁死,后轮

ssp617-冠装齿轮中间差速器和可选车轮扭矩调节(扭矩矢量控制)的四轮驱动-1

ssp617-冠装齿轮中间差速器和可选车轮扭矩调节(扭矩矢量控制)的四轮驱动-1

AudiService TrainingAudi RS 5 ’10 und RS 4 Avant ’13传动系统配备冠状齿轮中间差速器和可选车轮扭矩调节(扭矩矢量控制)的四轮驱动自学手册SSP 617仅供内部使用2与所有RS-车型一样,Audi RS 5’10和Audi RS 4 Avant’13也配备了全时四驱装置,可将331kW (450PS)的发动机功率完美传至路面。

这两种车型使用相同的传动系统,其中间差速器是新开发的,称为冠状齿轮中间差速器。

强大的牵引力: 配备冠状齿轮中间差速器和可选车轮扭矩调节(扭矩矢量控制)的四轮驱动这种小巧而轻便的差速器,可以让前桥和后桥之间动力的分配瞬间(无延迟)完成,动力的分配均匀且工作范围宽。

最大可以把70%的扭矩分配给前桥,最大可以85%的扭矩分配给后桥。

自锁式冠状齿轮中间差速器与可选车轮扭矩调节(扭矩矢量控制)功能一同工作,该功能可以对全部的四个车轮进行扭矩干预。

如果弯道内侧车轮在以运动方式驾车时负荷降得过低了,那么在出现打滑前会对该车轮进行轻微制动。

另外,还可选装运动型差速器,它借助于两个纵向重合度将力矩在两个后轮之间动态分配。

发动机动力经7-挡运动型双离合器变速器0B5 S tronic来传递。

具体应用在Audi RS 5’10和Audi RS 4 Avant’13时,有其特殊之处,本自学手册就是要探讨这个内容的。

617_028617_0273引言传动系统一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quattro 四驱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冠状齿轮中间差速器 - 可选车轮扭矩调节(扭矩矢量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运动型差速器后部主传动 0B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更换ATF和机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冠状齿轮差速器冠状齿轮差速器–结构和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非对称基本分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非对称动态扭矩分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工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0B5-变速器的特点花键式万向节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ATF-滤清器 (压滤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更换MT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MTF-温度监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变速器机油温度传感器2 G75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MTF-温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温度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温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安全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换挡操纵机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可选车轮扭矩调节(扭矩矢量控制)引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工作原理和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附录考考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 目录4最新一代的quattro系统配备有冠状齿轮差速器和可选车轮扭矩调节(扭矩矢量控制),最早是用在了Audi RS 5车上的,该系统在Audi RS 4 Avant也使得该车获得了出色的行驶动力学性能。

四轮驱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研究

四轮驱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研究
图 2 皮 带 轮 直径 变 化 方 案 图
输出轴间差动联 系, 得前 后驱动轴输出力 矩能够根据 使 . 不同的地面附着条件 自动调整和分配 , 迂 了汽 车沿平 2 1 假定 条件 保 为 了研究 四轮驱 动 汽车分 动 器变 速器 动 力性 能 坦路面行驶时具有稳定 的行驶特 陛。
虑 。但是 为 了计算极 限扭矩 , 轮与路 面连 接处必 须 车
注意到汽车 起步时前 后轴 车轮 垂直 载 荷再 分 配 动 传
系统 中阻尼 系数 是线 性 的 , 在计 算 振动 的 固有频率 时
图 1 四轮 驱动 汽 车传 动路 线 圈
不 考虑 。
} 稿 日期 :090 —0 收 20 -11 作者简介: 赵向阳( 9 1) 男, 18. , 河南洛阳人 + 硕士, 主要从事汽车检测 与维修研究。
Vo . № . 1 7 6 IO . ( 9 、 V2) O
四轮 驱动 汽车 动 力传 动 系统 研 究
赵向 阳, 朱命 怡
河南机 电高等专科 学校 , 河南 新 乡 43 0 ) 50 2 摘要 : 针对四轮驱动汽车传动系统的缺 陷, 出了变传 动比轴 间差速机构 , 提 并建立 了四轮驱 动汽车沿平 坦路 面行 驶时变速器和分动器 的数学模 型, 计算了该动态系统在不同传 动比时的固有振动 频率, 分析 了该系统的动力 学特 性 , 现 了输 出力 矩 的 自动调 整 , 分 发挥 了汽 车 的 动力 性 。 实 充
赵向 阳等 : 四轮驱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研究
这 时得 到系统 的惯性 参 数 和弹性 参 数 , 系统 的 固有 频 率/ 与变速器传动 比有关。从表中所列结果 可以看 =
出, 振动固有频率值在变速器传 动比 U U2 8 = s的值取 最 / ( . ) 中等 ( . ) 最大 ( . ) J o4 、 , 14 、 2 4 时 的计算 结果 。

汽车转向新技术-四轮转向和电动助力转向

汽车转向新技术-四轮转向和电动助力转向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技术一、技术概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把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给转向轴或齿条,进行转向助力的机构。

该系统由转向扭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控制器、电动机、离合器和减速机构组成。

比起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它的优点是:系统中的电机只在需要转向助力时才工作,汽车大部分时间正常行驶时电机并不工作,这样能量消耗很小,而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由液压泵及管路和油缸组成,为保持压力,不论是否需要转向助力,系统总要处于工作状态,能耗较高。

据估计,电动助力转向只是液压助力转向能耗的1/2,前者比后者使整车油耗下降3%。

二、现状及国内外发展趋势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美国德尔福等国际上大的汽车零部件公司,都已开发出产品,并在一些车上装用。

三、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电机、离合器、减速机构技术等。

汽车电子控制四轮驱动与四轮转向技术一、技术概述--汽车电子控制四轮驱动技术(4 Wheels Driving System 4WD)汽车的驱动力来源于轮胎对地面的附着,四轮驱动充分利用了车轮对地面的附着,当然会获得好的驱动性能。

但因转向时各轮的转弯半径不同,车轮转动的速度也就不同(内外、前后),四个轮不能通过刚性传动系统连接,必须在左右两轮间,在前后驱动轴间设置差速器。

带来的问题是四个轮的驱动力受与地面摩擦力最小的轮的限制,需要再设置差速锁。

汽车电子控制四轮驱动技术是通过传感器感知四个轮路面的情况,通过微电脑进行分析判断,通过电磁阀驱动,改变黏液偶合器的特性,在前后驱动轴之间,在左右轮上分配驱动力。

--汽车电子控制四轮转向技术(4 Wheels Steering System 4WS )汽车在行驶中转向时,由于受恻向力的作用,前轮有不足转向的特性,后轮有过度转向的倾向。

后者会引起汽车失去转向行驶的稳定性,车速越高问题越明显,甚至出现侧滑翻车。

解决措施一般是通过使后轮在与前轮相同的方向转动1-2度角进行补偿。

四驱车的机械原理

四驱车的机械原理

四驱车的机械原理四驱车,即四轮驱动车辆,是指通过四个车轮同时传动动力的汽车。

相比于普通的两驱车辆,四驱车具有更好的操控性和通过性,在越野、陡坡等复杂路况下表现更为出色。

那么,四驱车是如何实现四轮驱动的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四驱车的机械原理。

1. 分类根据不同的驱动方式,四驱车可以分为全时四驱和可切换四驱两种类型。

全时四驱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四个车轮始终都能获得动力,而可切换四驱车辆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前驱、后驱或四驱模式。

2. 传动系统四驱车的传动系统是实现四轮驱动的关键。

传统的四驱车采用的是机械式传动系统,其中包括传动轴、变速器、传动箱、差速器等组成。

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首先通过变速器传给传动箱,然后通过传动轴分别传递给前后两个差速器,最终分配给四个车轮。

3. 差速器差速器是四驱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实现驱动力的合理分配。

差速器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分别位于前、后驱动轴上。

差速器的作用是使左右两个驱动轮能够以不同的转速旋转,以适应转弯时内外侧轮胎行驶距离的差异。

当车辆行驶直线时,差速器中的齿轮会滚动,使两个驱动轮以相同的转速旋转;而当车辆转弯时,差速器中的齿轮会相对滑动,使内外侧驱动轮以不同的转速旋转,从而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4. 中央差速器对于可切换四驱车辆来说,中央差速器是实现前后轮驱动力分配的关键。

中央差速器位于传动箱和前后驱动轴之间,它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前后轮驱动力的比例。

当车辆行驶在平坦的道路上时,中央差速器可以将驱动力的大部分分配给前驱轮或后驱轮,以提高燃油经济性;而当车辆行驶在复杂路况下时,中央差速器可以将驱动力的一部分分配给前驱轮,以增加车辆的通过性。

5. 电控系统现代四驱车通常配备了电子控制系统,以提高驱动性能和安全性。

电控系统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和路面情况,智能地调整驱动力的分配。

例如,在起步或加速时,电控系统会将更多的驱动力分配给后驱轮,以增加牵引力;而在转弯时,电控系统则会根据车辆的横向加速度智能地调整前后轮驱动力的分配比例,以提高操控性和稳定性。

华泰特拉卡-四轮驱动系统-1

华泰特拉卡-四轮驱动系统-1

HP 四轮驱动系统-EST(电子变换式分动器)-TOD(基于需求的扭矩分配系统)传动系串联HP 4轮驱动系统订购技术参数驶员能够在8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在两轮和四轮驱动模式之间进行“动态切换”。

A TT:主动式扭矩型分动器(或“基于需求的扭矩分配系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电子方式从后向前传递动力和扭矩,它有利于增加路下行驶的牵引力、实现灵活性和转弯精度。

EST引言EST是一种部分时间4轮驱动系统,它的全称是“电子变换式分动器”。

,EST采用CADS (中间车桥断开系统)代替以前使用的自由轮毂,并且这个系统S可用于在驾驶过程中进行SOTF(动态切换)。

当汽车再一次以两轮驱动方式运行时,前桥会由于汽车速度而空转,并且这会在传动桥和齿圈组上产生噪声和振动。

因此,CADS可以防止这种现象的产生,从而获得更好的驾驶稳定性、效率并提高NVH。

器弹簧力以及电磁阀压差的作用下而移动。

接着套筒移动并使车桥传动轴与差速器轴断开。

相反,如果驾驶员选择了四轮驱动,车桥轴会与差速器轴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四轮驱动行驶。

加入机油排出机油在部分时间四轮驱动中SOTF系统的种类1)CAM型自动自由轮毂-适用汽车:Galloper-SOTF会在40公里/小时或更低车速下激活。

-对于从四轮驱动变换到两轮驱动,汽车应该大约向前移动1到2米。

2)真空型自由轮毂-适用汽车:H-1,KMC Sportage-SOTF会在80公里/小时或更低车速下激活。

-在耐用性方面,很难防止在车轮端部存在空气泄漏。

3)CADS(中间车桥断开系统)型-适用汽车:HP,MMC Pajero,Challenger,Big horn,Surf-SOTF会在80公里/小时或更低车速下激活。

CADS结构CADS工作原理车桥传动轴电磁阀GSL:进气歧管DSL:真空泵接合两轮驱动方式传动轴(左前)传动轴(左前)真空执行器自由车轮离合器大气电磁阀“B”-关闭电磁阀“A”-关闭止回阀稳压罐或真空泵真空罐CADS 工作原理CADS 电磁阀您可以在蓄电池旁边发现这些电磁阀。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工作原理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工作原理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工作原理嗨,朋友!今天咱们来唠唠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这个超酷的家伙的工作原理吧。

咱先来说说啥是四轮独立驱动。

简单来讲呢,就是汽车的四个轮子,每个轮子都有自己独立的动力来源,就像四个小伙伴各自带着小马达一样。

这种设计和传统汽车那种靠一个发动机然后通过复杂的传动系统来带动四个轮子的方式可不一样哦。

那这四个独立的动力是怎么来的呢?这就涉及到电机啦。

每个轮子旁边都装着一个电机,这个电机就像是轮子的专属小助手。

当你踩下加速踏板的时候,电信号就会告诉这些电机开始工作。

比如说,你想让车缓缓起步,电信号就会温柔地对电机说:“小电机,咱慢慢转起来吧。

”然后电机就开始慢悠悠地转动起来,带动着轮子开始滚动。

这些电机可聪明着呢。

它们能根据不同的路况和驾驶需求来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

要是车在平坦的马路上直线行驶,四个电机就会协调一致,就像四个小伙伴手拉手一起向前走一样。

它们的转速基本保持相同,这样车就能稳稳地向前开啦。

但是,如果遇到了特殊情况,那可就显示出四轮独立驱动的厉害之处喽。

比如说,车要转弯的时候。

在传统汽车里,转弯的时候外侧轮子和内侧轮子走过的路程不一样,就需要差速器来帮忙调节。

可是在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里,外侧轮子的电机就会自动加快转速,内侧轮子的电机呢就会适当减慢转速。

就好像外侧的小伙伴说:“我得走快点,这样才能顺利转弯。

”内侧的小伙伴说:“那我就慢一点,配合你。

”这样车就能很顺畅地转弯啦,而且还比传统汽车转弯更精准呢。

再说说在不好的路况下吧。

如果车行驶在泥泞的路上,有一个轮子陷进去了。

在传统汽车里,可能就会有点麻烦,因为动力是通过传动系统分配的,陷进去的轮子可能会空转,白白消耗动力。

但是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就不一样啦。

其他三个轮子的电机可以正常工作,加大动力,把车从泥泞里拉出来。

就像三个小伙伴齐心协力,对陷进去的小伙伴说:“别怕,我们拉你出来。

”还有哦,在爬坡的时候。

四个电机可以一起发力,根据坡度的大小调整各自的动力输出。

汽车四轮驱动技术课件

汽车四轮驱动技术课件
汽车四轮驱动技术
三、四轮驱动的总体布置
以前纵置发动机后轮驱动为原型的四轮驱动 以前纵置发动机前轮驱动为原型的四轮驱动 以前横置发动机前轮驱动为原型的四轮驱动 以中置发动机为原型的四轮驱动 后置发动机的四轮驱动
汽车四轮驱动技术
1、以前纵置发动机后轮驱动为原型的四轮驱动
在传动轴前面的万 向联轴节处布置一个 分动器,再在分动器 前端布置一个传动轴 和前差速器即可。
点:没有可以预先100%锁止的限
滑装置,扭矩感应自锁式差速器和
制动干预系统的极限辅助能力有限,
缺乏可以将扭矩成倍放大的越野低
速挡。
汽车四轮驱动技术
奥迪Q7
5、中央扭矩感应自锁式差速器加越野低速挡
路虎揽胜
保证车辆平稳下坡,攀爬能 力更强。缺点:不具备可以 100%锁止的限滑装置,扭矩感 应自锁式差速器的极限辅助能力 有汽车限四轮。驱动技术
2、常时四轮驱动系统
又称主动式四轮驱动,通过中央差速器或粘性联轴器实现, 有电脑控制的多碟式离合器来介入的,车子随时根据路面状 态的反馈信息电脑会不断收集轮胎的转速与油门的大小等数 据,在轮胎发生空转以前汽合车四理轮分驱动配技术前后轮子的动力。
汽车四轮驱动技术
二、四轮驱动的存在问题
采用四轮驱动主要改善汽车的通过性和运动性,增 加其越野能力,但同时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
前差速器内有一由电 控装置控制的多片摩擦 离合器,从而控制分配 给前差速器的驱动力。
如波尔舍959汽车。
汽车四轮驱动技术
五、四轮驱动各装置的作用
1、短时四轮驱动防止轮胎打滑方法
对短时四轮驱动汽车,由驾驶员选择判断,平时 使用二轮驱动,只在需要时,将汽车4轮直接连接进 行四轮驱动。
2、用单向超越离合器避免急转弯制动现象

四驱车多片离合差速传动与控制[宝典]

四驱车多片离合差速传动与控制[宝典]

四驱车多片离合差速传动与控制[宝典] 四驱车多片离合差速传动与控制一(四驱系统四驱系统一般分为:全时四驱、分时四驱和适时四驱。

全时四驱指的是车辆在整个行驶过程中一直保持四轮驱动的模式。

这种驱动模式拥有较好的越野和操控性能,但它不能根据路面情况做出扭矩分配的调整,油耗偏大,经济性差。

分时四驱是由驾驶者手动切换的驱动模式,驾驶者可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器来选择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模式。

这是SUV车型中最常见的驱动模式,其优点是既能保证车辆的动力性和通过性,又能兼顾燃油经济性,略显不足的是驾驶者需要自行判断路况,手动操作驱动模式。

适时四驱又称为实时四驱,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技术,它由电脑芯片控制两驱与四驱的切换。

该系统的显著特点就是它在继承全时四驱和分时四驱的优点的同时弥补了它们的不足。

它能自行识别驾驶环境,根据驾驶环境的变化控制两驱与四驱两种模式的切换。

在颠簸、多坡多弯等附着力低的路面,车辆自动设定为四轮驱动模式,而在城市路面等较平坦的路况上,车辆会自行切换为两轮驱动。

二.多片离合器式差速器多片离合器式差速器依靠湿式多片离合器产生差动转矩。

这种系统多用作适时四驱系统的中央差速器使用。

其内部有两组摩擦盘,一组为主动盘,一组为从动盘。

主动盘与前轴连接,从动盘与后轴连接。

两组盘片被浸泡在专用油中,二者的结合和分离依靠电子系统控制。

在直线行驶时,前后轴的转速相同,主动盘与从动盘之间没有转速差,此时盘片分离,车辆基本处于前驱或后驱状态,可达到节省燃油的目的。

在转弯过程中,前后轴出现转速差,主、从动盘片之间也产生转速差。

但由于转速差没有达到电子系统预设的要求,因而两组盘片依然处于分离状态,此时车辆转向不受影响。

图1 前、后轴之间的多片离合器式差速器-模型图当前后轴的转速差超过一定限度,例如前轮开始打滑,电控系统会控制液压机构将多片离合器压紧,此时主动盘与从动盘开始发生接触,类似离合器的结合,扭矩从主动盘传递到从动盘上从而实现四驱。

四驱技术

四驱技术

江淮瑞鹰
3.关键零部件技术原理
请观看视频
22
4.T11与P11四驱技术探讨
23
T11四驱结构
在恶劣路面上自动 切换为四轮驱动。
T11
瑞虎所配备的是一套适时四驱系统,从 结构上看这套系统非常的简单。中央采 用了电控多片离合式的四驱系统,前后 桥的位置均为开放式差速器,并且没有 锁止机构,四轮也不具备任何形式的电 子辅助。电脑自动切换二驱与四驱
雪弗兰科帕奇
雪佛兰科帕奇四驱技术 车型 2.4MT 5座舒适型 2.4AT 5座舒适型 2.4AT 7座豪华型 2.4AT 7座旗舰型 电控多片离合器式 差速器 适时四驱 中央差速器结构 四驱形式
现代
现代四驱技术 车型 途胜 新途胜 维拉克斯 适时四驱 四驱类型
小于等于40Km/h 时可以进行手动启动 操作
与前两代相比,将后轴差速器使用了带自动锁止的托森扭矩感应式A型差速器取代了原有的带手动锁止功能的开放式差速 器。从这代开始,奥迪四驱系统告别了手动调节差速器的历史。
自动挡车型使用了平行齿轮结构的纯机械式托森B型中央差速器。托森B型中央差速器同样具备自动锁止功能。手动挡车型 则仍然使用扭矩感应式A型中央差速器。与上一代四驱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在前后轴上首次使用了EDL电子差速锁。当单 侧车轮出现打滑时,位于前后轴的电子辅助系统可对打滑车轮进行制动,有效增强另外一侧车轮的驱动力。 优化了托森扭矩感应式A型中央差速器,并且首次将四驱系统与ESP电子稳定程序配合使用。这也是与上一代产品最大的变 化。Q7开始标配该系统。
液力耦合器
电控多片离合器
经常采用 的中间差 速器
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前轮出现打滑空转, 前后车轮出现较大的转速差。粘性联轴节的内、 外板之间的硅油受到搅动开始受热膨胀,产生 极大的粘性阻力,阻止内外板间的相对运动, 产生了较大的扭矩。这样,就自动地把动力传 送给后轮,汽车就转变成全轮驱动汽车

汽车四驱技术培训ppt课件

汽车四驱技术培训ppt课件

案例二:某品牌皮卡车型分时四 驱控制策略分析
该车型采用分动箱实现四驱和两 驱的切换。
案例分析:典型四驱车型控制策略
01
在两驱模式下,车辆仅由后轮驱动; 当需要四驱时,驾驶员需停车操作 分动箱切换至四驱模式。
02
该控制策略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但要求驾驶员具备一定的越野驾驶 经验。
REPORT
CATALOG
燃油经济性测试
在特定工况下对四驱汽车的油耗 进行测试,以评估其燃油经济性。
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建立
评价标准
根据测试结果,制定相应的评价 标准,如优秀、良好、一般、较
差等。
指标体系
建立包括越野性能、操控性能、动 力性能、燃油经济性等多个方面的 指标体系,以全面评价四驱汽车的 性能。
权重分配
针对不同测试项目,合理分配权重, 以体现各项目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 性。
下一步课程安排建议
深入讲解四驱系统控制技术
包括电子限滑、差速锁等高级控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增加实际操作环节
组织学员进行四驱车辆的实际驾驶和操作,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 力。
开展专题讨论会
针对四驱系统的常见故障和维修案例进行讨论,提升学员的故障诊 断和维修能力。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增强车辆通过性
四驱系统能够使车辆更好地应对复杂路况,如泥泞、雪地、沙石等路面,提高 车辆的通过性。
优缺点分析及应用领域
• 提高车辆安全性:四驱系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 更好的制动性能和稳定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优缺点分析及应用领域
01
结构复杂,成本高
四驱系统相比两驱系统结构更为复杂,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也更高。

全轮驱动车辆(AWD)传动系统

全轮驱动车辆(AWD)传动系统

多年的工作经验表明,熟悉全轮驱动车辆(AWD)传动系统的一些技术细节,将十分有助于增强在四轮驱动车辆(4WD)传动系统的保养与维修方面的业务竞争力。

当我们嘟嘟囔囊发着牢骚,一肚子怨气地看着运货卡车停在皮卡车的后面时,当然也会看到了红色的4x4平头驾驶室连同两个车轮悬在半空中。

但悬置在空中的并不是卡车的两个前轮,也不是它的两个后轮,也就是说,并不像运货卡车通不过一个大圆木时的情形那一样,其两个前轮或后轮悬置于空中。

在这个例子中,当该辆卡车停在路边时,人们会看到一个锈迹斑斑的下水道格栅盖坍塌了。

这样就造成了卡车重心偏移,使卡车的左后轮脱离了路面,同时使右前轮悬空。

这时,司机坐在这辆四轮驱动的卡车的驾驶室内,同时车辆在轻轻地摇晃着,两个悬空的车轮空转着。

但这个拖车是很容易恢复到位的。

人们只要使用几分钟的时间,先正确地将缆绳连接好,然后用绞车或牵引车拖拉,就可使拖车重新回到坚固的地面上。

这样就意味着工作结束了吗?不完全是这样!当客户付了呼叫服务的帐单后,司机也愿意将他的卡车开到一个汽车维修厂里等候修理。

这时他很可能会抱怨地说,很显然汽车的四轮驱动系统根本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他也不希望他刚刚付出血本购得的卡车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麻烦。

“刚刚才接触到四轮驱动车吧?”我们问道,“是的。

”站在卡车旁边的司机回答说。

接下来,我们极富专业化的解释,就迅速消除了一些司机此前曾听说的有关四轮驱动汽车常见的荒唐错误的说法。

了解四轮驱动系统也许你已经知道了,在我们称作为4WD、 AWD (all-wheel drive)以及其它各种牵引力控制的车辆中,他们的四轮驱动(4x4s)系统之间是存在有差别的。

正是他们之间的这些差别,不仅说明了它们应该在什么样的路面上驾驶,以及如何经营这些车辆,同时也说明了怎样才能对这些四轮驱动系统进行正确的保养和维修。

一辆四轮驱动汽车一般是指该车的前、后差速器锁定在一起,这是靠分动器来实现的,把分动器从2WD 转换为4WD,就可以实现四轮驱动。

论述四轮驱动的形式和特点

论述四轮驱动的形式和特点

论述四轮驱动的形式和特点(三级)一、什么是四轮驱动?说到四轮驱动,总能使人们想起那些身材魁梧、威猛超群的越野车。

的确,四轮驱动的出现就是为了针对恶劣路况,征服那些两只车轮无法通过的险峻地形。

最初,四轮驱动是纯种越野车的专门配备。

但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汽车文化更加深入的认识,四驱车型通过性、爬坡性、转弯性能、启动和加速性能以及直线行驶性能都有较高的提升,虽说结构复杂、重量增加、成本升高、震动和噪音略有升高、油耗增加,但越来越多的车辆采用了四轮驱动系统。

四轮驱动,顾名思义是指汽车前后轮都有动力驱动,可以按照行驶路面状态的不同而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前后所有的轮子上,遇到路况不好才不易出现车轮打滑,汽车的通过能力得到相当大地改善:对SUV、越野车来说,能提高越野路况的通过能力,而对轿车来说,则主要提高弯道的操控性能。

四轮驱动一般用4×4或者4WD来表示,注明这些符号的汽车就是有四轮驱动的功能。

二、为什么很多车辆需要四轮驱动呢?根本原因就在于,通常情况下四轮驱动比起两轮驱动,具有更高的通过性能,也就是指车辆通过复杂地形的能力。

当车辆行驶于复杂路况时,对于一辆普通的两驱车来说,一旦两个驱动轮中的任何一个车轮无论何种原因而失去行驶附着力的话,理论上讲,在不借助任何外力的情况下,车辆将无法继续前进。

车辆进行直线行驶时,两侧车轮的行驶距离是完全相同的,并无转速差异。

但在转弯时,如果继续保持这种行驶状态,将会对车辆造成严重的损伤,并且无法顺利通过弯道,原因是,车辆在弯道行驶时,外侧车轮行驶的距离要大于内侧车轮,由于通过的时间相等,所以两侧车轮之间存在转速差,所以不能采用刚性连接。

差速器的出现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差速器的差速原理是:弯道行驶时,车辆两侧驱动轮所受到的转动阻力是不同的,差速器的实际功能就在于消除两侧车轮的阻力差,也就是说,只有两侧驱动轮出现阻力差,差速器才会工作,并且差速器的“差速程度”与“阻力差”是成正比的。

四轮驱动汽车新型动力传动技术

四轮驱动汽车新型动力传动技术
百科之窗
y y ̄ uo nn
● 河南
杨立贵
周 毅
四轮驱 动 技 术是 为适 应 汽 车越 野行 驶 的要 求
而 产 生 的 . 用 于 越 野 汽 车 。 由 于 四 轮 驱 动 汽 车 具 多
有 较 好 的动 力 性 、 全 性和 越 野 性 , 年 来 。 安 近 一些
轿 车和 旅 行 轿 车也 纷纷 采用 四轮驱 动 , 现全 时 、 实
在 扭 矩 分 配 上 ,理 论 上 可 以达 到前 轴 与 后轴
5 %:0 , 个 车 轮 各 占 2 % 。 0 5% 每 5
对 于任何 四轮 车辆 , 首先 要保 持 车辆 的稳定 在 状态下 , 必需 要有 3个 车轮 着地 , 并且 对 角 线 车轮
差速传 动装 置” 明专利 的改进实 用新 型专利 。 发 “ 互锁万 能 差速传 动装 置” 常 专利 获得 了美 国、
止 一 组 差 速 器 达 到 了传 统 四驱 锁 止 2组 或 3组 差
速 器 的功 能。解 决 了传统 分 时 四驱 、 时 四驱 车辆 适 所 存 在 的通 过 能 力低 、 油耗 高 等缺 陷 : 少 了两驱 减 至 四驱 转化 环 节 , 高 了操 作 的安 全 性 . 纯机 械 提 为 式结 构 , 不借 助 任何 电子 系统 , 以消耗 动 能来 实 不
鹤 壁 淇 林 车辆 传 动有 限公 司 是 从 事此 专 利 技 或前 后轴 间会 出现 滑转 , 车辆 不 能行 走。在 此 时, 可 术 的 开发 、 生产 、 售 服 务 的专 业 厂 家 。2 1 销 0 0年 2 以通过 图中 A 处 的差速锁 锁止 一组差速 器 , 动力 把 月 , 壁 淇林 车辆 传 动 有 限公 司 引进 了“ 时 四驱 传 输 到前右 轮和 后左 轮 ,保 证 了单边 有 一个 车轮 , 鹤 全 差速 传 动装 置 ” 利 技 术 , 成 了该 专 利 技 术 产 品 专 完 或 前 后 轴 有 一 个 车 轮 有 驱 动 力 . 决 了单 边 车 轮 滑 解 的开发 、 试制 、 试验 、 鉴定 、 型等各 项工作 。 定 全 时四驱 差速传 动 装置工 作原理 与 结构特 点

四电机驱动技术解析及电驱和新能源汽车的新发展形势

四电机驱动技术解析及电驱和新能源汽车的新发展形势

四电机驱动技术解析及电驱和新能源汽车的新发展形势01四电机驱动技术解析四电机驱动分为三种形态:集成式四电机驱动、轮边式四电机驱动和轮毂式四电机驱动,其中轮毂式四电机驱动又可分为内转子式和外转子式。

比亚迪“易四方”平台属于集成式四电机驱动范畴。

各类四电机驱动架构示意图生理信集成式四电机驱动:四电机驱动的初级形态号的内容技术原理:前后两组驱动系统未能实现横向机械解耦,前驱动系统和后驱动系统分别由两个电机集成在一起,通过减速器减速增扭后,与传动轴连接,可独立控制车轮。

相比传统双电机四驱,取消差速器,轮间转速差和动力分配可控制电机自由调节。

技术难点:电机协同控制是首要难题。

四个高转速电机独立驱动四个车轮,考验车身稳定性,影响轮胎寿命,尤其在起伏或转向等路面,对传感器精度、信号传输速度、控制计算、驱动执行等要求更高。

在机械强度、电磁兼容、低速温升管理等也面临挑战。

技术趋势:提升自动驾驶执行层性能,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自动驾驶执行层中最重要系统是电驱动和转向。

四电机驱动融合驱动与转向,实现车轮驱动和转向的双重动力源作用,更易于控制,同时,配合自动驾驶软件算法,提升动力系统控制精度,可进一步拓展更多自动驾驶场景。

轮边式四电机驱动:聚焦商用车特定领域技术原理:四个驱动电机实现横向机械解耦。

四个驱动电机独立分布于车轮内侧。

电机与减速器集成,减速器与车轮连接。

相比于集成式,轮边式四电机驱动由于取消传动轴,传输效率更高。

技术难题:受制于现阶段电驱系统体积功率密度,轮边电机布置在车轮内侧,电机布置在车轮内侧与悬架等会产生一定空间占用,因此轮边驱动系统目前仅应用在商用车领域。

技术趋势:受制于结构影响,在乘用车领域应用难度大;可利用轮边驱动的特点,在特定领域发挥优势。

轮毂式四电机驱动:四电机驱动的最终形态技术原理:轮毂式四电机驱动可分为内转子电机和外转子轮毂电机两类。

内转子的电机、电控、刹车片等集成在轮毂内,与轮边式驱动原理类似。

汽车四轮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车四轮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车四轮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汽车四轮驱动系统是指能够将动力传递给所有四个车轮的系统。

它通常用于提高汽车的牵引力、稳定性和驾驶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四轮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传统四轮驱动和先进的四轮驱动技术。

一、传统四轮驱动系统传统四轮驱动系统由发动机、传输机构、差速器和四个车轮组成。

当发动机提供动力时,通过传输机构将动力传递到前、后两个差速器。

而差速器的作用是使两侧车轮在转弯时可以自由旋转,以避免驱动轮之间的滑动。

前后两个差速器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前后的车轮,使车辆能够前进。

二、先进的四轮驱动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汽车四轮驱动系统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创新。

以下是几种先进的四轮驱动技术:1. 全时四轮驱动系统:这种系统能够实时调节前后轮之间的动力分配比例。

通过传感器和计算机控制单元(ECU),系统可以根据驾驶条件和路面状况智能地调整前后轮的动力分配,以提供最佳的牵引力和稳定性。

2. 可变扭矩分配系统(VTM-4):这种系统可以根据车辆需要自动调整各个车轮的扭矩分配。

它能够根据车辆的牵引力需求和轮胎的抓地力智能地控制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分配到前后轮之间,以提供更好的防滑性能。

3. 智能四轮驱动系统:这种系统结合了传感器、计算机控制单元和多个驱动模式,能够根据不同的驾驶条件和需求智能地调整前后轮的动力输出。

例如,在普通道路行驶时,系统可以将80%的动力传递给前轮,以提供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而在恶劣的路况下,系统可以将更多的动力传递给后轮,以提供更强的牵引力。

总结:汽车四轮驱动系统是汽车动力传递和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合理分配动力到各个车轮,提高了汽车的牵引力和行驶稳定性。

传统的四轮驱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而先进的四轮驱动技术则进一步提升了汽车的整体性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汽车四轮驱动系统将会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以满足驾驶者对安全性和性能的要求。

汽车动力传动装置的新技术与发展方向

汽车动力传动装置的新技术与发展方向

汽车动力传动装置的新技术与发展方向摘要:针对现阶段汽车动力装置的研究重点主要在如何降低废弃排放量、提高传动效率以及燃油的经济性。

本文主要对动力传动装置中变速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探讨未来新技术、新结构、新设计在手动变速器、无极变速器、自动变速器以及混合动力车专用转速器的应用情况,并指出其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动力传动装置;新技术;研发动向;设计理念前言随着世界各国开始关注环保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也越来越严格,由此推动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零排放车辆的发展;进而加快了传统动力传动装置的变革和创新,以满足整个市场环境及政策环境的需求。

由此进一步提高传动部件的性能成为了汽车企业需要面对的难题。

本文主要对汽车行业的动力传动装置所用到的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1传动装置参数与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之间关系通过汽车的传动系可以解决车辆行驶功率与发动机工作特性曲线相匹配的问题。

传动系的参数设置直接影响着汽车的燃油消耗量、行驶功率等;以往在设计传动系统时,行驶动力边界条件要求会对其产生一定的约束。

若是能够将这些条件达成,适度地更改传动系的传动比,以使汽车的常用工况契合于发动机特征曲线,那么汽车的耗油量也会大降。

传动分配比例、驱动桥传动比、档位数、传动比分配规律等均为传动系的关键参数。

在实际选取的时候,需对下述要求加以满足:适宜的传动比、比较高的传动销量、合适的档位数、性价比高、易于安装和拆卸、振动和噪声较小,维修方便。

1.1 传动比范围的影响结合车辆的最大速度、最低稳定速度、使用条件以及发动机特性,由此确定传动系的范围。

最大传动比的确定需要从三个方面予以考虑,即为附着力、汽车最低稳定速度、最大爬坡度。

最小传动比的确定,不仅要考虑车辆的最大速度,还要考虑车辆要有足够的动力在最高档位行驶,简而言之需要有充足的最高档动力因数。

1.2变速器档位数的影响增加车辆的档位数,可以提高发动机最大功率的概率,进而提升车辆的动力性能;同时让发动机处于最佳经济区工作的概率大幅度提高,使得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暑薯■;骞
日科乙画_____—嘲黼黼艄黼黼黼㈣㈣㈣黼Qicheyunyong

河南杨立贵周毅
四轮驱动技术是为适应汽车越野行驶的要求 而产生的,多用于越野汽车。由于四轮驱动汽车具 有较好的动力性、安全性和越野性.近年来.一些 轿车和旅行轿车也纷纷采用四轮驱动,实现全时、 分时及适时的四轮驱动,成为所谓的“多用途运动 车(SUV)”,形成了“四驱”热潮。但是,四轮驱动汽 车的结构复杂,技术难度高,进口车辆的价格昂 贵。所以,开发生产使用普通材料、传统工艺和价 格经济的国产全时四轮驱动传动装置已迫在眉 睫。“四轮驱动汽车新型动力传动技术”是利用“全 时四驱差速传动装置”专利技术设计制造的传动 装置。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与当代的全时 四驱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是四轮驱动技 术的重大创新。 新型动力传动技术的概况 “全时四驱差速传动装置”专利是“常互锁万能 差速传动装置”发明专利的改进实用新型专利。 “常互锁万能差速传动装置”专利获得了美国、 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14个汽车产业发达国家 的专利。 鹤壁淇林车辆传动有限公司是从事此专利技 术的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的专业厂家。2010年2 月.鹤壁淇林车辆传动有限公司引进了“全时四驱 差速传动装置”专利技术,完成了该专利技术产品 的开发、试制、试验、鉴定、定型等各项工作。 全时四驱差速传动装置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 全时四驱差速传动装置包括2个直齿圆锥行 星齿轮差速器,此2个差速器串联在一起,行星架 固定在2个差速器的公共壳体上.具有相同的公转 转速。2个差速器公共壳体与动力输入齿轮连接。一 个差速器的两个半轴齿轮通过轴、齿轮、传动轴等 传动机构分别连接车辆的一条对角线车轮;另一个 差速器的2个半轴齿轮同样方式连接车辆的另外 一条对角线车轮(如图1所示)。 根据普通差速器原理。双对角线车轮转速之和
通用车等。③郊野SUV车型:在中国民用汽车市场
上目前出现的SUV全时四驱车辆.都是进口的国外 品牌,价值均在60万元以上,价格昂贵,一般消费 者可望而不可及。在国内自主品牌整车上,嫁接此 全时四驱技术.可以满足对全时四驱技术车辆的追 求。(蓟军用车辆:战争的环境需要高通过性、高机动 性、高可靠性的越野车辆。使用全时四驱差速传动 装置的车辆.无电子辅助伺服系统,不怕电子干扰。 由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战时物资供应储备方 面,能够得到保障。 几点认识 (1)该专利传动装置是四轮驱动汽车的一种新 型动力传动技术,属于原始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适合国情。 (2)分析与试验表明,汽车装备全时四驱差速 传动装置后.可得到高性能的全时四驱车辆,可填 补了国内全时四驱车辆的空白。 (3)该装置生产容易、整车改装方便,易于推广。 (4)该装置在商务越野车、特种专用车底盘、郊 野SUV及军用车辆上都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实 现批量化生产销售.具有着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价值。口
万方数据 目多2011年・第6期・汽车运用
(2icheyunyong一..=葺剁0;峦1嬲㈣㈣㈣㈣艄㈣黼艄黼黼黼黼嘲黼__日斛乙囱
裹1 新型动力传动技术车辆与传统四驱车辆主要性能对比
现四驱的通过能力,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全时四驱差速传动装置的技术特性 (1)较高的地面附着利用率,提高了车辆的通 过性。由于四轮全时驱动。整车重量系数的利用率 接近于1,充分利用了地面附着利用率;混合差速: “全时四驱差速传动装置”可实现轮问、轴间、对角 任意混合差速。单个车轮、对角线双轮不会发生滑 转,即使单个车轮悬空,车辆仍有驱动力而能够正 常行驶:高速性能:四驱状态下铺装路面高速行驶 性能优良,不受最高时速限制;几何通过性:增大 了离地间隙。传统汽车由于主减速比全部分配在 驱动桥上,在桥中间形成了“大鼓包”,直接影响汽 车离地间隙,而“全时四驱差速传动装置”把主减 速比分配为2个部分.这样驱动桥处的速比就大 大减小,提高了驱动桥处的离地间隙,越野通过性 能大大提升。 (2)提高了车辆行驶的主动安全性。行车安全 性:单个车轮、对角线双轮不会打滑,操纵稳定、安 全;转弯容易:车辆急转弯时,不会发生转向沉重, 车速下降,不会因侧滑而冲出道路造成事故:加速 性能:车辆抓地能力强.在低附着路面上的汽车起 步加速性能、转弯时的极限加速性能优异.转弯加 速安全有保障,大大降低了车辆侧翻的可能性;制 动稳定性:制动时4个车轮相互牵制,同时制动,克 服了传统单轮率先制动出现甩尾现象,造成车辆的 安全事故;实现全时四驱的功能,没有专门操纵转 换机构。随时遇到恶劣路况时,只要掌握方向即可 通过。 (3)提高了汽车传动系的寿命和可靠性。延长 传动部件的寿命,提高可靠性:因实现了任意差速, 消除了功率循环,克服了分时四驱在四驱状态下传 动系统因内耗而产生的机件损坏。同时牵引力被分 配到了每个车轮。不存在单车轮承受发动机100% 的扭矩的可能,而造成半轴变形或折断;减轻了轮 胎磨损;传动轴转速大大降低,减小了传动轴震动 噪音。 (4)具有良好的经济性。驱动效率高,经济环 保:采用本传动方式。无功率循环,不依靠损失发动 机的功率来实现全时四驱功能.具有国内外同类产 品的领先水平;制造成本低、维修简便:采用传统工 艺制造,工艺性好。 (5)新型动力传动技术车辆与传统四驱车辆主 要性能对比。见表l。 应用前景 该专利装置总成应用于新车型的设计时.易于
万方数据
2011年・第6期・汽车运用。
四轮驱动汽车新型动力传动技术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杨立贵, 周毅
汽车运用 AUTO APPLICATION 2011(6)
本文链接:/Periodical_qcyy201106011.aspx
田I“全时四驱差速传动装置”专利原理示薏(X传动J
恒等.即
n1+n2=n3+n4=2n
在扭矩分配上。理论上可以达到前轴与后轴 50%:50%,每个车轮各占25%。 对于任何四轮车辆。在首先要保持车辆的稳定 状态下,必需要有3个车轮着地,并且对角线车轮 的连线基本都通过或接近于质心。而这一双对角线 差速传动布置的驱动方式。满足了基本的驱动条 件。 根据原理。在极端的情况下。车辆的左右轮间 或前后轴间会出现滑转,车辆不能行走。在此时,可 以通过图中A处的差速锁锁止一组差速器,把动力 传输到前右轮和后左轮,保证了单边有一个车轮。 或前后轴有一个车轮有驱动力。解决了单边车轮滑 转或者前后轴车轮滑转的现象,使车辆能够顺利通 过,提高了车辆应对多工况路面的能力。 全时四驱差速传动装置是双对角差速装置。布 置在分动箱内的2套差速器,解决了车辆全时四驱 差速的问题。与传统的轮间差速四驱系统相比。取 消了桥中轮间的差速器,增强了分动器的功能,锁 止一组差速器达到了传统四驱锁止2组或3组差 速器的功能。解决了传统分时四驱、适时四驱车辆 所存在的通过能力低、油耗高等缺陷;减少了两驱 至四驱转化环节.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为纯机械 式结构,不借助任何电子系统,不以消耗动能来实
布置。对现有的纵置发动机后驱动车辆易于改装. 原车的发动机、变速箱、前后悬架、转向梯形、制动 系统、车身等都能保留。不予改动。车架基本结构保 持不变。
其适用车型:①公务越野车:公安巡逻车、环保
监测车、生产安全监督用车、抢险救灾用车、医疗救
护车、消防指挥车、警用防暴车等。②商务专用车:
我国每年改装专用车约100万辆左右。按GB/ T17350—2009的284类车型中,有100多种宜用四 驱底盘。还有草原牧场、沙漠、沼泽等地区的生产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