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15. 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15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走近古诗1.指名背诵送别诗《别董大》。

2.读题,揭示诗题中包含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诗人在早晨送别友人林子方,写下了这首诗,接下来就请大家读一读这首诗:1.自由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读顺诗句。

3.指导读,读出节奏。

(三)品读赏析,感悟古诗再读古诗,想必也一定能读懂。

1.再认真地读几遍,想想诗中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试着和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诗中写了什么?(1)出示一二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理解“毕竟”“四时”的意思。

学生质疑。

(2)出示三四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着重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3.回归整体,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四)读写结合,内化古诗1.出示荷花图片,看着此情此景,想说什么?2.出示朱自清《荷塘月色》选段,引导学生根据诗意,结合图画,抓住映日荷花的特点写一段话。

3.诗人看到这样的美景,情不自禁地赞叹——﹙回归一二句﹚。

4.这首诗题目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写的是西湖的景色,诗中有送别的意思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5.想象一下,诗人面对这无边的美景,会向友人林子方说点什么?指名说,并把诗“送”给友人林子方——﹙学生朗诵,老师配乐朗诵﹚。

6.背诵古诗。

(五)课外拓展,丰富积累介绍杨万里有关荷花的其他诗作。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第六单元单元妙解导航本单元教材是围绕大自然和太空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四篇精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古诗二首》由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之情。

《雷雨》一文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儿童诗,全诗融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之中,向学生介绍了大自然中许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

《太空生活趣事多》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

《语文园地六》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六个板块。

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52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34个生字。

2.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在生活中、阅读时积累词汇。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太空的神秘。

4.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学习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意识。

单元重、难点重点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感受太空的神秘。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意识。

难点1.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在生活中、阅读时积累词汇。

2.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意识。

单元课时分配《古诗二首》2课时《雷雨》2课时《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课时《太空生活趣事多》2课时《语文园地六》3课时15古诗二首妙析教材本课的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诗人以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之情。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第六单元15古诗二首本课的两首古诗都是写景的。

第一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整首诗字里行间不同于传统送别诗中的离别凄婉之情,反而显现出欢快、明朗的基调。

全诗意境优美,诗中有景,景中寄情,情之所至,至情至性。

第二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这首诗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

诗中的景物,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景象。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

能正确书写“湖、莲”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3.理解古诗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景,从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语言美。

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结合起来,入情入境,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比较两首古诗异同,体会诗人情感。

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你能列举出一些你熟悉的诗人的名字吗?指名回答、相机点评。

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古诗二首。

(板书课题)这两首诗都是描写自然美景的,语言浅显明白,清新自然,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其中的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简介作者课件出示,介绍诗人,请一位同学帮忙向大家介绍一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

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mào)、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他一生作诗20000多首,有4200首留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

二、整体感知1.理解诗题。

课件出示诗题。

(1)请看诗题,来,读一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指名读,齐读。

(2)读了这个诗题,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时间:晓,早上。

地点:净慈寺,在西湖边上,净慈寺的大雄宝殿有济祖殿,殿内供奉着妇孺皆知的济公像。

最新2022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2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2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精美教学设计最新2021-2022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一、教材分析全册课文共三十二篇,设计了八个专题,热爱祖国山河、大自然的奥秘和带给人的启迪、亲情关爱、生活哲理、幽默与智慧、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人物形象人格精神,生命的真实与完美、传统文化的展现。

这些课文体裁不同,风格各异,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可以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表达同类文化主题和相关事物的规律中,从不同角度、不同的语言方式中去学习、吸收、借鉴。

二、教学目标(一)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二)认识386个字,会写281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书写。

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三)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四)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六)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七)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八)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

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九)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515古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515古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 《中国文学史》: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学体裁,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详细解读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和理解古诗的美。
-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选读》:收录了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义、韵律和修辞手法,掌握古诗的鉴赏技巧。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古诗中的自然景象,如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古诗描绘的景物。
2. 教学软件辅助:运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式学习,如通过古诗填空、选择题等游戏形式,巩固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数字化资源利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古诗解读、诗人介绍等,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
- 要求学生在课后拓展中,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以便在课堂讨论中分享和交流。
- 鼓励学生参加古诗朗诵比赛或诗歌创作比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 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如结合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的知识,全面理解古诗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
十.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情况,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第15课《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15课《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15课《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中的重点词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能够体会古诗的意境,培养朗读和欣赏古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古诗《静夜思》和《夜宿山寺》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

3. 体会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4.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中的重点词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古诗的图片和背景音乐。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古诗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3. 理解:老师解释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4. 感受: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齐读、分组读、个人读等,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5. 体会:老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古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古诗的意境。

6. 背诵:学生尝试背诵两首古诗,巩固记忆。

8.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将两首古诗背诵给家长听,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的意思。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第15课《古诗二首》2. 内容:两首古诗的和作者3. 重点词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4. 意境:描绘两首古诗的意境,如明月、山寺等七、作业设计1. 背诵两首古诗,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的意思。

2. 画出两首古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古诗的意境。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两首古诗,并理解古诗中的重点词语。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 15 古诗二首--绝句 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 15 古诗二首--绝句 优秀教案

绝句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过程: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

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2.自读诗歌,要求学生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3.理解上述词语的意思,逐句诗句的内容。

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

身体呈黄色,嘴淡红,在春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

翠柳------翠,就是新绿。

翠柳就是指处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鹭------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鸣------鸣叫。

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

千秋就是千年。

万里船------万里指遥远。

万里船指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点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

句意: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4.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同时用简笔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使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

5.川联诗句内容,要求学生独立说出译文。

6.结合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近景------- 两个黄鹂鸣翠柳,远景------- 一行白鹭上青天。

数量远景------- 窗含西岭千秋雪,色彩近景------- 门泊东吴万里船。

7.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知道朗读,背诵。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5《古诗二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5《古诗二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5《古诗二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12个生字,包括“晓”、“慈”、“毕”等,以及“湖”、“莲”、“穷”、“荷”等8个生字。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读背古诗。

课时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5个生字,包括“晓”、“慈”、“毕”、“竟”、“映”,以及“湖”、“莲”、“穷”、“荷”等4个生字。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和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一、揭题导入1.今天我们要研究一首描写西湖风光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从课题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是___,他要送别一位名叫___的友人。

从“晓”字中可以看出送别的时间是早晨,送别的地点是净慈寺外。

3.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林子方是南宋诗人___的一个朋友。

这一天,___要到外地做官,___在西湖边上送别他。

根据我们过去读过的送别诗的内容,我们可以猜测这首诗中会写些什么,比如离愁别绪、临别嘱托、牵挂不舍等。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播放名家朗读音频,学生认真倾听,圈出生字,感受诗句的停顿。

2.学生借助拼音自主练朗读,将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3.出示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指名学生朗读,适当强调:“竞”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几名学生朗读诗句。

2)出示生字“毕”、“湖”,指名认读,鼓励学生为生字组词(毕业、完毕)(湖水、西湖),记忆生字的字形。

4.回顾名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出示西湖图片,教师简介西湖。

5.全班齐读这两句。

6.出示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指名学生朗读,相机正音:“穷”和“莲”都是三拼音节,“穷”和“映”是后鼻音,注意发音准确到位。

正音后再次指名几名学生朗读诗句。

2.教师解释:这首诗虽然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离别的情感,而是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案

15、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背诵古诗。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古诗词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挥洒笔墨,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园,走进南宋诗人杨万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板书课题。

介绍作者杨万里。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一)初读:1、自由练读。

2、指名读(注意断句,读出古诗的韵律美)课件出示古诗3、齐读。

(二)理解诗句:1、读了诗句你看到了什么?2、诗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毕竟、四时)相机理解前两句诗的大意3、理解后两句诗的大意。

出示图片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荷叶绿得充满生机,绿的无边无际。

荷花格外红艳,红得另有一种模样)小结:这“无穷的绿”和“别样的红”给作者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难怪诗人走出净慈寺就脱口称赞:“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4、齐读古诗课件出示。

三、体会诗情: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大致意思。

(讨论)2、体会作者的感情。

(引导说出作者是通过对西湖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3、齐诵古诗。

(创设情境:同学们就是杨万里,在送别时读给你的朋友林子方听……)四、指导书写:1、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红。

2、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3、展示、交流评议。

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古诗,背诵古诗。

3、预习下一首古诗。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的意境。

难点1.理解古诗中的词语和意境。

2.通过古诗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西湖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西湖的美景,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西湖的印象和感受。

2.研究新词教师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认读、写出词语,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3.朗读古诗教师朗读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让学生跟读,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4.理解古诗教师分段讲解古诗的意思,并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来理解古诗。

5.背诵古诗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背诵古诗,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6.课堂小结教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1.会认“绝、鸟、啼、枝、绿”5个生字,会写“春、草、闲、径、深”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的意境。

4.通过朗读,感受春天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的意境。

难点1.理解古诗中的词语和意境。

2.通过古诗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春天的印象和感受。

2.研究新词教师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认读、写出词语,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3.朗读古诗教师朗读古诗《绝句》,让学生跟读,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4.理解古诗教师分段讲解古诗的意思,并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来理解古诗。

5.背诵古诗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背诵古诗,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6.课堂小结教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古诗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景,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热爱之情,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开篇即说六月的西湖风光与其它季节是不同的,是足可留恋的。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优美秀丽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粉红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意。

◆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学过的方法诵读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多媒体课件。

1 / 18一、创设情境,走近古诗 1.出示荷花图,请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形容自己看到的荷花时的感受。

2.八百多年前,诗人杨万里用一首诗将这样的画面写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古诗诵读。

揭示课题,指名读诗题。

3.谁知道诗题的意思?解释诗题:晓,是早晨的意思。

净慈寺,是西湖边一座有名的佛寺。

林子方,是诗人的朋友。

4.谁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5.齐读诗题。

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 1.自由读,读准字音,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诗。

齐读。

3.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和同桌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4.学生反馈,简介古诗大意。

相机板书:西湖六月风光、莲叶、荷花。

三、品读赏析,感悟古诗 1.哪一句话描写了西湖的荷叶与荷花呢?◆ 教学重难点◆ ◆ 课前准备◆ ◆ 教学过程 2.出示第二句。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古诗二首》教学方案一、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中的《古诗二首》包含了两首古诗,这两首古诗都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学生能够感受到古代诗歌的优美意境、韵律之美,同时也能初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 会认、会写诗中的生字词。

- 能够理解古诗的基本含义,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 借助多媒体资源、插图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

-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古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如热爱自然、思念家乡等。

- 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喜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 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意境。

- 例如在《咏柳》一诗中,理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柳树的形态是重点之一。

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柳树的图片或者在校园中观察真实的柳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柳树像一位经过精心打扮的亭亭玉立的少女(碧玉妆成),那无数柔软的柳枝就像绿色的丝带(万条垂下绿丝绦)。

2.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中蕴含的情感,并能简单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 例如在《回乡偶书》中,理解诗人贺知章久客他乡、返回故里时的那种既喜悦又感慨万千的复杂心情是难点。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缺乏这种长时间离家又归家的生活体验。

可以通过讲述诗人的生平故事,让学生了解到诗人年轻时离开家乡,年老才归来,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很久很久没有见到自己的亲人,当你再次见到他们时,你会有怎样的心情?这样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诗人的情感相联系,帮助他们理解古诗中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诵读法- 古诗具有独特的韵律美,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精品教案)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

(精品教案)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

(精品教案)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晓、慈”等11个生字,会写“湖、莲”等8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行”。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3.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背诵古诗。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诗赏句,感受诗人所描绘的美景和诗人的心境。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揭题导入出示诗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指名读、齐读。

教师注意指导“净慈寺”的读音及诗题的停顿。

2.相机解释“净慈寺”和“林子方”。

3.从诗题当中你知道了什么?想想诗题是什么意思。

(诗人杨万里)早晨从净慈寺出门去送别他的朋友林子方。

二、朗读古诗,识记生字1.朗读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检查指正。

(3)听朗读音频,指名读,指导古诗要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有节奏感。

(4)分组比赛读,读出诗的韵味。

2.学习生字。

(1)学生根据读诗的感受,指出不好读的字,教师指导。

(2)玩一玩“生字连连看”游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读古诗,学生仔细听,思考下列问题: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2.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六月西湖风光:莲叶荷花)四、品析诗句,想象意境过渡:我们知道诗人在诗中写了六月西湖的莲叶和荷花。

那么诗中具体是怎样写的呢?1.出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自由读第一句“接天莲叶无穷碧”,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样的莲叶?(碧绿碧绿的莲叶无穷无尽的绿色)①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接天无穷碧)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看,体会这句诗。

③请学生来讲一讲自己看到的画面,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④让学生说说“接天”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领会。

(荷叶挨挨挤挤,向远处看,看不到尽头,仿佛与天相接了。

)⑤指名朗读。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教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教案

第15课《古诗二首》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晓、慈、毕”等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湖、莲、穷、荷”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诵读古诗,理解古诗A意,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物。

4.内化古诗,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读背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物。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磁性田字格;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晓、慈、毕、竟、映”5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湖、莲、穷、荷”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中描绘景色之美。

4.感悟诗句意境,理解诗人对友人含蓄的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一、播放图片,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意思是天上的天堂是最美的,人间的苏杭是最美的)?师:对,杭州历来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

那么,你们知道杭州最有名的景点是哪里吗(西湖)?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西湖的醒片,学生欣赏,感受西湖之美。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风光的古诗-一《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板书课题,学生朗读课题,指导学生读好课题的停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学生根据拼音,自主学习生字“晓”和“慈”。

教师适当解释:净慈寺是西湖旁边的一个寺院的名字,林子方是杨万里的好朋友,也是一位诗人。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杨万里,你对他有哪些了解?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由举手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简要概括。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倾听,注意诗句的停顿。

2.学生借助拼音自主练习朗读,将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3.初读指导。

(1)多媒体出示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指名学生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当强调:“竞”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几名学生朗读诗句。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秀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秀教案.docx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材分析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 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热爱之情,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诗人在 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开篇即说六月的西湖风光与其它季节是不同的,是足可留恋的。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优美秀丽的画面:翠 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粉红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 更显得格外艳丽。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2. 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学过的方法诵读古诗。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A下册 £1J【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走近古诗1. 出示荷花图,请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形容自己看到的荷花时的感受。

2. 八百多年前,诗人杨万里用一首诗将这样的画面写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古诗诵读。

揭示课题,指名读诗题。

3. 谁知道诗题的意思?解释诗题:晓,是早晨的意思。

净慈寺,是西湖边一座有名的佛寺。

林子方,是诗人的朋友。

4. 谁能连起來说说题忖的意思?5. 齐读诗题。

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1. 自由读,读准字音,多读儿遍。

2. 指名读诗。

齐读。

3. 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和同桌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4. 学生反馈,简介古诗大意。

相机板书:西湖六月风光、莲叶、荷花。

三、品读赏析,感悟古诗1. 哪一句话描写了西湖的荷叶与荷花呢?2. 出示第二句。

3. 静静地欣赏荷叶荷花的美。

自由轻声读读,看看美在哪里?4. 品读赏析。

(1)体会“绿”。

从那个词读出了这种美?“无穷碧”会是怎样的?指名说。

指导朗读。

(2)体会“多”从这一行里你还感受到了什么美?从哪里体会出来的?“接天”是怎样的一幅景象?能读出来吗?分组读,齐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
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走近古诗
1.指名背诵送别诗《别董大》。

2.读题,揭示诗题中包含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
诗人在早晨送别友人林子方,写下了这首诗,接下来就请大家读一读这首诗: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读顺诗句。

3.指导读,读出节奏。

(三)品读赏析,感悟古诗
再读古诗,想必也一定能读懂。

1.再认真地读几遍,想想诗中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试着和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诗中写了什么?
(1)出示一二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理解“毕竟”“四时”的意思。

学生质疑。

(2)出示三四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着重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3.回归整体,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四)读写结合,内化古诗
1.出示荷花图片,看着此情此景,想说什么?
2.出示朱自清《荷塘月色》选段,引导学生根据诗意,结合图画,抓住映日荷花的特点写一段话。

3.诗人看到这样的美景,情不自禁地赞叹——﹙回归一二句﹚。

4.这首诗题目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写的是西湖的景色,诗中有送别的意思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5.想象一下,诗人面对这无边的美景,会向友人林子方说点什么?
指名说,并把诗“送”给友人林子方——﹙学生朗诵,老师配乐朗诵﹚。

6.背诵古诗。

(五)课外拓展,丰富积累
介绍杨万里有关荷花的其他诗作。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绝句背景图,创设情境),那你能告诉我,看了这幅画面,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太美了)
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
周围美景。

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流传古今的千古《绝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件:在背景图上一行行出示,同时加入音乐,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

)想听一听那优美的诗文吗?
2.学生初读感知:你是不是也想读啊?(学生自由读文,注意把生字的读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3.指名读、齐读。

读的真好,因为诗真美,想不想走进诗人,走进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这天成之美。

(三)随文识字,理解古诗内容,指导朗读。

A.学习第一句(课件:“两个黄鹂鸣翠柳”,声景并茂。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两个黄鹂在树梢上鸣叫。


2.所以诗人脱口而出“两个黄鹂鸣翠柳”。

3.学习“鹂”、“鸣”、“翠”(课件:3个字在诗中逐渐变大,跳出来,达到重点学习的目的。


(鹂:lí,黄鹂,一种鸟,所以鸟字旁,左声右形。


(翠:绿的意思。


(鸣:鸟的叫声,出示字理。

汉字就像个成长的孩子。

课件:鸣的字理图,使学生清晰看到鸣的历史演变过程。


4.看吧,两只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在翠绿的柳梢间欢快地鸣叫。

他们是春的使者,给人以希望和向往。

闭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吗?你能读出这春的生机吗?(课件:这3个字跳回句子。


B.学习第二句(课件:“一行白鹭上青天”,让学生感受意境。


1.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
2.这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

(课件“鹭”逐渐变大,跳出来)
3.仰望苍穹,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又是一幅多么高远而开阔的美呀!
豪放的男孩们,让我们敞开胸襟,读出这深邃却又让人充满遐想的美吧!(学生齐读)(课件:“鹭”跳回句子。


C.学习第三句
1.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真是色彩鲜明,到外莺歌燕舞,绿
柳垂丝,春意融融,怎不令诗人陶醉其中,此时他透过窗户,极目凝视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被远处的西岭雪山吸引住了。


2.这便是“窗含西岭千秋雪”。

(课件:第三句配图,感受“窗含”意境。


3.瞧,又有两个生字朋友跳出来了,看看这两个小淘气谁认识呢?(课件,蹦出“含”、“岭”)
你觉得他们长得像吗?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岭”去掉“山字旁”,你还认识它吗?(令)那么,“令”字家族除了“岭”你还想起了谁?
(玲、拎、冷、铃、零、龄、领)
(课件:指“岭”出现“令”家族,使学生一目了然。


4.汉字多变,汉字真的很神奇,一个“含”字将西岭雪山美景尽收眼底,不防也让我们感受一下。

同学们,让我们透过窗户看眼前的这片蓝天,想象一下,和下课后我们站在操场看到的无边无际的蓝天感受一样吗?
5、可爱的女孩们,你能读出这含蓄的美吗?让我们闭上眼睛和诗人一同去感受这千秋雪景吧!(齐读)
D.学习第四句(辗转)
1.诗人忽又低下头,这次,他看到了“门泊东吴万里船”。

(课件:第4句配图,感受意境。

)原来俯首处,门外还停泊一艘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2.学习“吴”(课件:“吴”跳出,重点学习。


3.同学们,战乱过后,江河畅通,路路通,万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诗人看到此情此景,会是怎样的心情?(愉快)
4.让我们用愉快的语气读出诗人愉悦的心。

(齐读)
(四)感悟课题
1.同学们,句句品过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诗句太美了)
2.是啊,诗句太美了,是因为大自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是因为此时此刻诗人有一颗欣赏的心太美了。

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处处是美景,也只有诗人这样绝妙的语句才能配得上大自然这绝伦的美景绝句,无与伦比,而不仅仅是一种诗的体裁。

(课件:回到首页图,
学习“绝”,使课的本身达到“扣题”的效果。


3.学习“绝”(课件:出示字理图,演示字理。

(“绝”与“决”对比练习填空。


(课件:1.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只要下定决心,努力向前,就一定会春光无限。

2.朋友们,让我们怀揣坚毅的决心,谱写绝妙的人生。


(五)想象诗句,感受美
1.真是妙啊,同学们,我们学完了整首诗,恐怕我们的脑中不停的闪现的就只有一个字——美。

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这种美,印记这种美,吟诵这种美。

(生配乐读,想象画面)
2.总结《绝句》(课件:杜甫画像前一行行出现总结性语句,使学生了解诗的背景和意图。


3.练习。

(才子对对碰。

课件:出练习题,在横线上填上本课的生字。

翠柳丝线,黄鹂悠鸣。

一行白鹭,志向青天。

雪岭含窗,别具一格。

泊船万里,驶之东吴。

千古佳句,万世称绝。


(六)拓展欣赏
(课件:美景图片,让农村孩子欣赏到他们所看到的大自然。


同学们,你看,不仅是杜甫草堂,其实你的身边处处是大自然的美景,让我们拥有一颗快乐的心,去拥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叶——无穷碧
不同情在景中
花——别样红
绝句
黄鹂翠柳
白鹭青天
西岭千秋雪
东吴万里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