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护理教学组织形式
护理教育学题库及答案第六章解析

护理教育学题库及答案第六章解析第六章:教学法和课程设计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不属于教学目标中的认知目标? A. 理解性目标 B. 应用性目标 C. 情感性目标 D. 注意力目标正确答案:D解析:教学目标中的认知目标包括理解性目标和应用性目标,情感性目标是目标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2.教学的核心环节是: A. 教学计划 B. 教案 C. 教学设计 D. 教材正确答案:C解析:教学设计是教学的核心环节,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等。
3.下面哪个教学法适用于解释基础概念和原理? A. 讲授法 B. 演示法 C. 实验法 D. 讨论法正确答案:A解析:讲授法适用于解释基础概念和原理,并通过讲解、讲解实例、讲解过程等方式进行知识传授。
4.教学评价的基本特点是: A. 主观性 B. 客观性 C. 统计性 D. 直观性正确答案:B解析:教学评价的基本特点是客观性,即通过客观的方法和评价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
5.课程设计的第一步是: A. 教学目标的确定 B.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C. 教学方法的设计D. 教学评价的进行正确答案:A解析:课程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教学目标,即明确教学的预期结果和教学的方向。
二、判断题1.逻辑学讲授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正确2.演示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正确3.逆授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错误4.命题式讲授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正确5.教师讲授是教学的唯一方式。
错误三、简答题1.什么是教学法?它的作用是什么?答:教学法是指指导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是根据教育的目的、内容和特点,科学地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规则和原则的总称。
教学法的作用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2.请简述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答: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的确定:明确教学的预期结果和教学的方向,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
第六章 外科患者的代谢及营养支持护理教案

参考书目:《外科学》陈孝平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护理学》郭书芹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
课后作业
1.记忆本章重点内容.
2.完成本章课后护资体验。
教学内容
情景导入
患者李某,男性,60岁。食道癌晚期,吞咽困难,无法正常饮食。查体:神志清楚,消瘦,贫血貌。
(1)胃肠道梗阻。
(2)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3)重症胰腺炎。
(4)高分解代谢状态,如大面积பைடு நூலகம்伤、严重复合伤、感染等。
(5)严重营养不良伴胃肠功能障碍,无法耐受肠内营养者。
2.禁忌症
(1)早期复苏阶段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存在严重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的病人;
(2)严重肝功能障碍的病人;
(3)急性肾功能障碍病人;
工作任务
1.正确为李某进行护理评估。
2.正确为李某进行营养支持。
第一节外科患者的代谢及营养支持概述
一、机体正常的物质与能量代谢
(一)能量需求
(二)维生素
(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二、机体饥饿、创伤的代谢改变
1.饥饿状态下的代谢变化特点
2.严重创伤或感染时的代谢变化特点
(1)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形成高血糖
(2)蛋白质分解加速,出现负氮平衡
教 案
系部:
教研室
课程名称
外科护理
学时
层次、专业
授课方式
多媒体
授课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
授课章节
第六章外科患者的代谢及营养支持护理
教学目标
1.掌握外科病人营养支持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2.熟悉外科病人代谢特点及护理诊断。
第六章 护理教学设计

1.阐述如何根据教学的实际要求选择适合的教学媒体。 应用 1.运用多种媒体组合设计 15’的课堂教学。
一、教学媒体的分类 媒体——media :传递信息的工具,或信息的载体 教学媒体——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传递和储存教学信息的工具(载 体)。 杰拉克(Gcrlack,V.S)和伊利(E1y.D.P)为教学媒体所下定义是: “教学是为了要将必要的视觉资料、听觉资料、语言资料或反应资料,加以 处理、记录、再生(再现)并提示,从利用图书,照片到现代的机械性、电 气性及电子技术上各种器具的手段, 这些在教学上使用的媒介物, 统称为教 学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记录、传递、储存教育信 息的载体。 二、各种教学媒体的功能 (一)传统教学媒体的功能及使用注意事项 1.黑板 优点:经济、简单,实用,教师书写方便,用于教学中的文字、图表、 图画的制作,而且可使学生跟随教师的板书、板图的制作进行连贯思维。 缺点: 教师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书写和绘画, 所需要的时间要长一些。 注意:相同层次内容的板书排列整齐。字体要工整、结构匀称、大小适
完整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环节
1.陈述目标 2.分折任务 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 4.课堂教学活动设 5.教学 6.评定 三、 教学设计过程的步骤
1.制定教学目标 2.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3.选用教学方法 4.开展教学评价
第二节 护理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 (Objective of teaching)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测达到的学 习结果和标准, 对学生来说则是学习的目标。 一、布卢姆的目标分类 (一)认知领域目标 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于 1956 年公布, 它将认知目标从低到高分成 6 级。 1.知识 2.领会 3.应用 4.分析 5.综合 6.评价 (二)情感领域目标分类 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涉及行为、意识,价值和所有情感, 同以上认知领域目标一样,此类也形成连续的行为反应,当行 为变成个人实现价值的一部分时,从简单的意识接受到内在 化.这些情感转变为可观察行为,其具体目标又分为五项: 1.接受(注意) 2.反应 3.评价 4.价值体系化 5.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三)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类 1、 模仿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模拟。 2、 使用、 操作 3、 正确、精密 4、 互相连贯,有条不紊 学生能将个别动作程序化,使一 学生按照规定的程序与技术要求进行活动。
【教学】第六章-护理教学过程和原则pppt课件(专业版)

.
〔一〕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原那么
科学性是指传授的知识必须是准确无误的科学知
识,能反映最先进的科学思想及理论体系
思想性是指护理教材内容的安排和教师的教学过
程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学生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艺术性是指护理教学应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
充分发挥教学的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学规律〔objective law of teaching)——客观存在,是 教学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制定 教学原那么的重要依据,是根本。 教学原那么是有教学规律派生的。
教学原那么的作
.
用
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制定教学方案、编写教 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准那么。
是教师合理组织教学,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顺 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南。
际的量与度
.
护理是助人的专业 人具有多面、复杂、广泛、综合性 护士除掌握自然科学知识,还必须了解社
会、人文科学知识
.
〔三〕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那么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以整体化观点指导各种教学活动 进行专业方向性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
〔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那么
此原那么是按学生身心开展的特点和规律而 提出的,是指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 使学生在学习护理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 研究的根本方法,养成科学精神与科学态 度,开展从事护理科学研究的能力。
和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理解记忆的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或形成适合自己的记忆知识
经验的方法。
.
.
对教师的具体要求: 1. 研究保持记忆规律,开展学生记忆 2. 引导学生在理解根本上记忆,注意记忆技
巧,提高记忆效果 3. 科学地组织学习材料 4. 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 5. 根据遗忘规律,正确组织复习。
第六章_护理教学过程和原则

第六章_护理教学过程和原则护理教学是护理人员培训的重要一环,它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使学习者掌握和运用护理知识、技能和态度。
为了提高护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过程和原则。
一、护理教学过程1.教学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
首先要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学习背景、学习目标、学习态度等,以便根据学员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
其次要准备充足的教学材料,包括教材、教具、模拟器材等。
最后要对教学环境进行准备,确保教室设备齐全、整洁,为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2.教学实施阶段教学实施阶段是教学的核心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计划,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
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
教师要保持教学的规范性和系统性,让学员明确学习的目标,掌握关键技能和知识。
3.教学反馈和评价阶段在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反馈和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测试、观察、讨论等方式对学员进行评价,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同时,教师要听取学员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学反馈和评价可以有效地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二、护理教学原则1.多元化原则护理教学需要根据学员的基本情况和学习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可以根据学员的兴趣、特长和学习风格设计教学内容,提供不同的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实践性原则护理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师应该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员能够实际操作,掌握护理技能。
教师可以组织实际护理操作、模拟临床等活动,帮助学员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护理工作中。
3.学习主体性原则护理教学应该注重发展学员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员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培养学员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护理教育学》理论教学大纲

《护理教育学》教学大纲(2016年修订)适用专业护理学前言课程简介:护理教育学是一门阐述护理教育知识,研究护理教育对象,探讨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理论和方法,揭示护理教育特殊规律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护理专业全日制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总授课学时为36学时,将采用讲授、讨论和自学等教学方法。
课程负责人及授课团队:课程负责人:李小寒教授************.cn护理学院院长办公室主讲教师:马晓璐讲师************.cn护理学院208室刘诗盈讲师*************.cn护理学院207室宋冰助教*************.cn护理学院207室考评方式:1、过程性评价作业一:制定教学目标20%根据教学目标的编制标准与步骤,每人挑选一项基护操作,制定5条正确且包含三个不同领域及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学目标,并在每条教学目标后标明其所属领域及层次。
2、过程性评价作业二:教案书写20%打印表格后,手写教案内容;授课时间20分钟;为护理学专业课程,内容自选;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时间安排合理,语言通顺准确精炼。
3、理论考试:60%使用教材及其他建议参考书:教材:姜安丽.护理教育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参考书:1.李小寒.护理教育学(专升本教材,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 郑金洲.教育通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 李小妹.护理教育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课程目标:护理教育学课程的开设旨在使学生能够获得护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教学能力和技巧。
同时,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形成良好的学者个性品质。
此外,通过实施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将来从事护理教学工作及临床病人健康教育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和能力基础。
能力和素质培养目标:《护理教育学》是护理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是临床护理实践的基础课程,学好本课程对护理本科生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教育导论教学大纲

《护理教育导论》教学大纲护理教育是一门研究护理领域内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学科。
该课程是护理学专业专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掌握有关教育学理论、课程设置、教育评价学的理论及其在护理学科中的具体应用,学会课堂教学及临床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及技巧为目的,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探索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
护理教育导论使用的教材是由姜安丽主编的《护理教育学》(第二版)。
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导论【目的要求】1.掌握教育与护理教育的概念、要素、特点发展趋势;2.熟悉护理教育学的任务,护理教育的历史和现状;3.了解护理教育的结构体系。
认识我国护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教学内容】一、教育概述1.教育的概念和发展2.教育的本质和功能3.教育与社会的发展4.教育与人的发展二、护理教育学概述1.护理教育学的概念2.护理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护理教育的性质和任务4.护理教育的基本特点三、护理教育体系的结构1.护理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2.护理教育体系的形式结构四、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1.国外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2.我国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3.21世纪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策略第二章护理教育的目标体系【目的要求】1.掌握护理教育目的的概念,护理教学目标的概念,掌握教学目标层次体系;2.熟悉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护理教育培养目标,护理教学目标的功能,编制护理教学目标的依据和基本要求;3.了解教育目的的作用,护理教学目标的特点,其他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护理教学目标的实施。
【教学内容】一、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概念2.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3.我国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二、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1.护理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2.培养目标的概念3. 制定护理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4. 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三、护理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分类理论2.教学目标的功能与局限性3.护理教学目标的编制技术第三章护理教育的课程【目的要求】1.掌握课程设置的概念,课程的类型、常见的护理课程结构类型,课程设置的有关概念;2.熟悉课程的组成部分,学校课程编制的基本依据,课程编制的指导模式;3.了解课程的功能,课程改革的策略。
护理教育学-第6章 护理教学过程及原则-2021-1

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的区别
比较内容
形式教育论
实质教育论
代表人物
洛克、赫尔巴特
斯宾塞
主要论点 合理性 片面性
教育应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掌 握知识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发展
能力
教育的实质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 实用性知识,不需要专门训练能力
人的学习时间有限,不可能学习 所有知识,发展了能力,则可随
时学习所需知识
1. 激发学习动机
➢直接推动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心理动因 ➢教学过程的前提条件,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动力
2.感知教材
➢ 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 ➢ 提出问题和要求,引导有目的的观察 ➢ 提出问题,引导回忆以往经验 ➢ 生动形象的语言唤起学生的表象和经验 ➢ 复习旧知识,引发新联想和新表象
3.理解教材
护理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一、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和 基本要素
(一)护理教学过程的概念
护理教学双方为完成护理教学任务,以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为中介所进行的共同活动的全过程,是使学生掌握护理专业知 识体系和基本护理操作技能,形成独立从事护理工作能力的过 程。
(二)护理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护理学教师 护生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第六章 护理教学过程和原则
Teaching Process and Principles of Nursing Instruction
护理教学过 程 1
护理教学 原则
2
教学目标
能正确概述护理教学过程的阶段、各阶段之间关系及主要任务;分述各条护理 教学原则的依据、含义和运用要求。
能举例说明护理教学过程的特点;比较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说明两者的区别。 能运用教学规律基本原则分析、评论护理教学中常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能正 确运用1-2个护理教学原则,对你认为上的最好的一堂课进行评价。
《基础护理学》教案三篇

《基础护理学》教案三篇篇一:《基础护理学》教案病人的清洁护理,是整体护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危重或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来说,机体的清洁、舒适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产物的排泄,能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第一节口腔护理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
正常人口腔中有大量的细菌存在,其中有是的致病菌,当人体抵抗力降低,饮水、进食量少,咀嚼及舌的动作减少,唾液分泌不足,自洁作用受影响时,细菌可乘机在湿润、温暖的口腔中迅速繁殖,造成口腔炎症、溃疡、腮腺炎、中耳炎等疾患;甚至通过血液、淋巴,导致其它脏器感染,给全身带来危害;长期使用抗菌素的病人,由于菌群失调又可诱发霉菌感染。
所以,做好口腔护理对病人十分重要。
(一)目的1.保持口腔清洁、湿润、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2.防止口臭、口垢、增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3.观察口腔粘膜、舌苔的变化及有无特殊口腔气味,协助诊断。
(二)用物1.轻病人口腔护理用物脸盆、毛巾、漱口杯盛清水或漱口溶液、牙刷、牙膏。
2.重病人口腔护理用物治疗盘内盛换药碗、漱口溶液浸湿的棉球,弯钳与压舌板各1,纱布1块,小茶壶或杯内盛温开水,弯盘,手电筒,毛巾,石蜡油,棉签,珠黄散或冰硼散,锡类散,漱口溶液,必要时备开口器等。
(三)常用漱口溶液1.正常口腔用清水、生理盐水、朵贝尔液。
2.口腔糜烂、口臭用1%-3%过氧化氢(遇有机物时放出氧分子,有防腐、防臭作用),2%-3%硼酸溶液(酸性防腐药,可改变细菌的酸碱平衡,起抑制作用),0.02%呋喃西林(有广谱抗菌作用),以及甘草银花液等。
3.酸中毒、霉菌感染用1-4%碳酸氢钠溶液(属碱性药,对霉菌有抑菌作用)。
4.绿脓杆菌感染用0.1%醋酸溶液。
5.中西药制成的含漱消炎散、口洁净等,具有消炎止痛,防治口腔疾患作用。
(四)操作方法1.一般病人的口腔护理适用于不能起床的病人。
抬高床头支架,使病人取斜坡卧位,也可侧卧或头偏向一侧,取病人的干毛巾围于领下,脸盆放于旁边接取漱口污水,备好牙刷、牙膏、漱口水,让病人自己刷牙。
(word完整版)《护理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2016年修订)一、课程基本信息(黑体四号)二、课程简介:《护理教育学》是护理学中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技术应用于护理教育领域,研究护理领域内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学科。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护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观,逐步学会发现、思考、解决护理教育领域中的具体问题。
三、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熟悉教育学理论、课程设置及教育评价方法,掌握课堂教学及临床教学的技巧与方法,培养其初步的护理教育能力.(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护理学专业的教师与学生、护理教育的目标体系、护理教育的课程、护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护理教学过程和原则、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护理教学的方法与媒体、护理教学评价、护理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章导论1。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护理教育体系的结构,国内外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21世纪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策略;熟悉教育与社会、个体发展的关系,护理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护理教育的性质与任务;掌握教育、教育学及护理教育学的概念、要素、特点。
2。
学时分配:理论课:1学时3.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教育和护理教育的概念、要素及特点.4.教学难点:本章的难点是理解教育与个体的发展,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策略。
5.理论教学内容:(1)教育与教育学概述教育的概念与本质功能;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教育学的概念和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个体的发展.(2)护理教育学概述护理教育学的概念;护理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护理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护理教育的基本特点.(3)护理教育体系的结构护理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护理教育体系的形式结构.(4)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国外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我国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21实际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与策略。
第二章护理学专业的教师与学生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教师劳动的价值与特点,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的职责与角色;熟悉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基本属性、权利与义务,护理学专业教师的职业素质与专业发展,护理学专业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掌握护理学专业师生关系的概念、基本性质及基本特征。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六章 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妇产科护理》课程教案课题: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教学目的:1.识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概念、分类、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
2.识记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筛查方法。
3.理解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围生期监护。
4.理解妊娠合并贫血的病因、临床类型、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5.学会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6.学会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课型:新授课课时:本章共4个项目,安排2个课时。
教学重点: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概念、分类、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
2.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筛查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学会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教学过程:1.教学形式:讲授课,教学组织采用课堂整体讲授和分组演示。
2.教学媒体: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媒体技术。
作业处理:完成每个任务的目标检测。
板书设计:本课标题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课次4授课方式理论课□讨论课□习题课□其他□课时安排2学分授课对象院系、专业:护理专业任课教师教材及参考资料1. 《妇产科护理》,主编:黄群、姜梅;复旦大学出版社。
2.本教材配套视频教程及学习检查等资源。
3.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资源。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课堂导入孕妇邓某,女性,25岁,孕1产0,孕38周,因停经38周,胎膜早破,先兆临产伴血压升高急诊入院。
入院体查:T 37℃,BP 160/80mmHg,P 86次/分,双下肢水肿(++),尿蛋白(+++)。
入院后给予解痉、降压、对症支持治疗。
产妇在21:30,宫口开至1cm;21:50,产妇出现疲惫,神色淡漠;22:10,护士巡房时发现患者突然面部抽搐,口吐白沫,双眼上翻,牙关紧闭,神志不清,随后发展至全身抽搐,四肢僵直,双手紧握。
请问,护士应从哪些方面对该产妇进行评估?针对该产妇目前的症状和体征应进行哪些处理与护理?针对该产妇的主要护理问题护士该如何为其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分析提示护士应通过全面收集产妇相关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孕期产科检查资料、诊断及检查结果、平日的饮食状况等进行护理评估;针对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类型、程度和特征,落实好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观察治疗后的效果;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及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教育学第六章教案怎么写

护理教育学第六章教案怎么写1. 简介教案是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教学的指导工具,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护理教育学第六章教案的写作方法和要点,帮助护理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2. 教案结构护理教育学第六章教案的结构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2.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案的核心,它明确了学生在学习护理教育学第六章内容时应实现的能力和目标。
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以便指导教学过程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2.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和概念。
在编写教案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重点和难点,结合实例和案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教学手段和策略。
在护理教育学第六章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分组合作等,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的方法和标准。
在编写教案时,需要考虑如何评价学生对护理教育学第六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可以采用平时成绩、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评价,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2.5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等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物质和技术工具。
在编写教案时,需要考虑如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3. 教案写作要点3.1 简洁明了教案要求简洁明了,尽量避免冗长的叙述和无关的细节。
教案应具有逻辑性,各部分之间要有明确的框架和联系。
3.2 重点突出教案应突出教学目标和重点内容,并给予足够的解释和示例。
重点内容要通过清晰的语言和恰当的示意图表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3 具体可操作教案中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应具体可操作,即教师能够清晰地指导学生完成相关任务。
教学方法要求多样化,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4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教案应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
第6章 护理教学过程和原则

注意概念的确切,形成科学的概念体系
巩固知识
研究记忆规律,发展学生记忆能力 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提高记忆效果 科学地组织学习材料 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 根据遗忘规律,正确组织复习
第一节
护理教学过程
一、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概 念和基本要素
(一)护理教学过程的概念
护理教学双方为完成护理教学任务,以 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为中介所进行的共同活 动的全过程,是使学生掌握护理专业知识体 系和基本护理操作技能,形成独立从事护理 工作能力的过程。
(二)护理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护理学教师 —— 主导
四、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 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最主要、最本质的关系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
运用知识
组织设计循序渐进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活动 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检查实践结果,提高实践效果
检查评定学习结果
适当进行过程性评价及结果性评价
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我检查能力和习惯
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感知教材 理解教材 激发学习动机 检查评定学习结果 运用知识 巩固知识
激发学习动机
直接推动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心理动因
教学过程的前提条件,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动力
感知教材
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
提出问题和要求,引导有目的的观察
提出问题,引导回忆以往经验
第六章 护理教学过程和原则

1.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
2.护理教学原则受到护理教学目标的制约
3.护理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目前,可以把护理教育的教学原则归纳为以下十条
(1)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3)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
(4)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
四、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1.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2.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与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
(二)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获取直接经验,即学生亲自活动获得的知识;另一方面是获取间接经验,即他人的认识成果。
Ⅱ正文:(63分钟)
第六章护理教学过程和原则
第一节护理教学过程
一、护理教学过程的概念和基本要素
(一)护理教学过程的概念
护理教学过程是护理教学双方为完成护理教学任务,以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为中介所进行的共同活动的全过程,是使学生掌握护理专业知识体系和基本护理操作技能,形成独立从事护理工作能力的过程。
(二)护理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2.向学生提出问题和要求,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培养观察力。
3.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忆以往的经验。
4.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描述,唤起学生已有的表象和经验。
5.复习已学过的基础知识,促进新旧知识连接,引发丰富联想,产生新的表象。
(三)理解教材
学生在感知教材的基础上,逐步对教材进行理解和概括,形成科学概念,这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科学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具体体现和直接反映。教学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重要依据,是根本,而教学原则是由教学规律派生的。教学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教学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学业成 绩的测量 及评定
一、备课
• 三项工作 • (一)钻研大纲和教材 • (二)了解学生 • (三)设计教学方案 • 1.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 2.课题或单元计划 • 3.课时计划(教案)
教案的内容
① 确定具体、可行、可测的教学目标; ② 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③ 确定课程的类型和结构; ④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⑤ 设计教学的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 ⑥ 设计提问、练习和课外作业; ⑦ 确定各个教学进程的步骤和时间分配。
⒋它的时循间序、渐内进容地和学进习程和都掌固握定各化学、科形的式系化统,不能够 容纳和适应更多科的学教知学识内;容和方法。
⒌它以“4.能课充”分为发活挥动教单师元的,主而导“作课用”,又提有高时教间师限制, 因而工往作往效将率某,些并完使整各的科教教学师内的容教和学教活学动活动 人为地分割以协适调应一“致课;”的要求。
影响师生2.之有间利、于学开生展之项间目的或相作互业作活用动;,使 3.学保生证认小知组领所域以的成某员些积高极层地次活技动能状态 得有到一较定好的发难展度。; 3.有助4.于教提学高进学度生不组容织易和控表制达。自己 见解的能力; 4.有助于不同经验和想法的交流,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情况, 给予适当指导,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上课
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一)课的类型和结构 类型:单一课、综合课 结构:就是一节课的操作程序,基本程序是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教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作业。
(二)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1.明确目标 2.重点突出 4.方法恰当 5.表达清晰 7.师生互动
3.内容正确 6.组织得当
三、作业的 布置及批改
⒍它强调5的.有是利统于一发,挥齐班步集走体,的难教以育照作顾用学,生的个别 学生相互差鼓异励。、取长补短。 ⒎它缺乏真正的集体性。
• 小组教学( )是将2人以上的学生编成一个小组,以各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
• 1.优点
• 2.局限性
1.教学组织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准备 比较困难,1稍.有有利疏于忽情就感会领影域响的学教习学效果; 2.教师的发言目时标机的和实时现间;长度控制不当会
• 1.优越性 • 2.局限性
个别教学 12.1学.3.学34可作.生缺..4生允学能用2.能乏需.许习自不会和按能自要教的定培是导多照最觉有师时学于养对致样自大性充花间习高学所缺化己限的足更和进年生有少的的度学的健多空度级的师的教能地生资康时间,及自生学学力获可源发间灵自主成之生影选得能支展去活负学年间和响择学会持;关 性学学习和教,相习导,注 大习能 生学师不应效致不个 ,责力 。生都利的益拖够别 特任;之适于学;延经学 别,间用个习学济生 适有的;性条业。; 应利相的件;于互,
第一节 护理教学组织形式
• 4.护理教学组织形式选择的依据 • 依据护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 依据护理教学内容 • 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 依据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
课堂教学和临床教学时目前护理专业教学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
第二节 课堂教学
及批改
四、课外 辅导
• 包括课内作用和课外作业; • 三方面: • 口头作业(请回答人体正常体温范围是多少?); • 书面作业(书写护理病例); • 实践作业(书写一份教案并用幻灯汇报)
四、课外 辅导
• 有几个方面: • 1.答疑,补缺补漏 • 2.给学习优异的学生个别指导 • 3.指导学习方法 • 4.进行学习态度教育 • 5.为有学习兴趣的学生提供课外研究的帮助 • 6.开展课外辅导教学活动(参观、看教学影片、录象等)
• 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并存
•
(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开放教学、凯勒制教学等)
第一节 护理教学组织形式
• 3.分类及特点
•
(一)班级授课制
•
(二)小组教学
•
(三)个别教学
• 班级授课制( )
•
又称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根据教学
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实习节4周的的带主教教要学制工活度作动内计容划。。 2.能4举.能例正说确明陈课述堂临教床学教的学特的点主及要优形缺式点。。 3.能比较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正确说明它们 各自在护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环节。 4.能比较临床教学的各种形式,正确说明它们
各自的教学作用、运用方法和要求。
第一节 护理教学组织形式
一 份 规 范 的 教 案
包括
• 授课课程 • 授课对象 • 授课时数 • 目的要求 • 重点难点 • 教学内容和进程 • 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 使用的教具 • 时间安排 • 复习要点 • 思考讨论提及作业题 • 参考资料 • 实施后情况记录
书写教案注意事项
1. 全面、透彻掌握教材; 2. 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3. 材料充实、重点难点突出; 4. 语言通顺、精炼和准确。
• 1.特点:班、课、时
•
2.优点:
•
3.局限性:
⒈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
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⒉学生主要1接.保受证现教成学的正知常识有成序果地,开其展探和索达性到、创造性 不一易定发的挥质。量;
⒊学2生.有动利手于机经会济较、少有,效教、学大的规实模践地性培不养强人,才不;利于 3.便于培系养统学地生传的授实各际科操知作识能,力保。证学生
• 1.概念
•
教学组织形式( ),简称教学形式,是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的诸要素如何组合和表
现,即如何控制教学活动的规模,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和利用教学活动的场所,是教学活动的一定结构形
式。
第一节 护理教学组织形式
• 2.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 • 个别教学( )
• 班级授课制(最基本的授课形式)
第六章护理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目标 • 识记: • 理解: • 运用:
1.能根据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 正确、恰当的分析、评议一堂课。 11.能.能2正.用能确自根说己据出的所教语学学言知组正识织确,形结写式实出的下一定列份义概符和念合分:类。 2教.能学正组确织说形出式护规、理范班教的级学授教组课案织制。形、势小选组择教的学依、据。 个别33..能教能为学正护、确理临陈本床述科教课生学堂制、教定临学一床的份实基在习本内、程科临序或床和外见各科习个、环